专题06古诗词赏析(考题猜想)(原卷版)_第1页
专题06古诗词赏析(考题猜想)(原卷版)_第2页
专题06古诗词赏析(考题猜想)(原卷版)_第3页
专题06古诗词赏析(考题猜想)(原卷版)_第4页
专题06古诗词赏析(考题猜想)(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6古诗词赏析【课内古诗词赏析】(2023·天津市河北区期末)(一)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完成问题。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中的“金樽清酒”“玉盘珍羞”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反衬出了诗人的悲苦、感伤。 B.“欲渡”两句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仕途的艰难,寓含无限悲慨,写出诗人内心的迷惘惆怅。 C.“闲来”两句运用典故,表现出诗人想要像姜尚、伊尹那样可以渴望过上闲适的隐居生活。 D.本诗中诗人的感情不断变化,最末两句表明诗人重新鼓起了勇气,坚定了信心。(2023·河北省保定市雄县期末)(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诗歌题目中的“乐天”指的是诗人,“乐天”是他的。2.诗人往往借助特有的意象来反映自己的主观情感。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中,刘禹锡分别选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其怎样的情感?(2023·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期末)(三)古诗词赏析。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愿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是吟咏中秋的名作,词的上阕写作者在“天上”“人间”徘徊的矛盾,下阕写词人对月思人,怀念手足兄弟,心情极为抑郁不平。 B.开篇写中秋之夜苏轼把酒问天,流露出作者对宇宙人生的疑惑,而且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也更加深了一层,竟产生乘风归去的念头。 C.“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既指“嫦娥”也代“月”,通过婵娟月色来传达一种美好祝愿,一同忘却忧愁,共享这良辰美景。(2023·广东省广州市期末)(四)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1.诗句“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2022·广东广州越秀区期末)(五)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咸阳城东楼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1.“山雨欲来风满楼”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尾联的“当年事”是指什么事?说说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023·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期末)(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1.“东风无力百花残”这句诗是什么描写,简要分析在诗中的作用?2.初中三年,同学们即将毕业,大家纷纷在给老师的寄语一栏写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两句诗,请结合你对诗歌的理解,分析这样的引用是否合理。(2023·新疆吐鲁番市期末)(七)阅读诗歌,完成问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对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词是词人边塞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想念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 B.这首词上阕以大雁、边声、长烟、落日、孤城等意象描绘出清朗、秀美的边塞风光。 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 D.“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点明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2023·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期末)(八)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ㅤㅤ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ㅤㅤ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射天狼。1.词人借“射天狼”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2.请结合首句的“狂”字,简要分析这首词“豪放”的特点。(2023·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期末)(九)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请概括这首词所写内容。2.这首词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023·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一模)(十)阅读,回答问题。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1.请从写法角度赏析“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一句的妙处。2.本词末尾借用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典故,有何用意?(2023·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期末)(十一)古诗词阅读。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宋)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1.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是词人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旧游而作的上片忆旧,下片感怀。

B.上片的“忆昔”和下片的“三更”很好地呼应了词题“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C.下片的“新晴”与上片的“长沟流月”照应,巧妙地将忆中之事与目前之境联系起来,再现作者今昔不同的精神状况。

D.本词运用象征的手法,“今”与“昔”,“豪英”与“此身”,“吹笛”与“渔唱”呈现出词意跌宕、词境多变的特色。2.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语:“‘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句,造语妙绝,清婉奇丽”。请结合词句内容简要分析。3.有人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一句表达了作者的旷达之情。你是否同意该说法?简要阐述理由。(2023·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一模)(十二)阅读诗歌,完成问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温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本诗有四处提及“雪”:A、饯别之时的雪景,临别之时的雪景、B。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022·山东淄博张店区期末)(十三)阅读下面一首散曲,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A.“聚”字化静为动,赋予静态山峰以动感;“怒”字运用拟人,生动表现黄河的奔腾之势。“山河表里”四个字暗示了潼关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B.“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西都”即长安,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可作者眼前只剩下一片凄凉。C.“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这两句话暗示了只有改朝换代,老百姓才能摆脱痛苦的生活,过上幸福美好的日子。D.“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全曲之眼,是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课外古诗词阅读】(2023·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联考期末)(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题。早发唐韦庄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①。树色遥藏店,泉声暗傍畦。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②.【注】①嘶:马叫。②珪(guī):古代用作凭信的玉,上圆(或尖头形)下方1.诗歌题为“早发”,请简要分析全诗是怎样扣住“早”字来写的。2.诗歌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2023·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期末)(二)古诗文阅读。金陵驿①二首(其一)【宋】文天祥草合离宫②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③。【注释】①此诗是文天祥抗元兵败被俘后,由广州押往元都燕京(今北京)途经金陵(今江苏南京),此处代指南宋王朝。③古代有“望帝啼鹃”的传说。据说蜀王国亡身死后魂化为鸟,暮春苦啼,名为杜鹃。1.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漂泊”道出了国家和个人的双重不幸:朝廷沦亡,个人漂泊。B.“元无异”“半已非”形象地写出山河依旧,百姓却已多沦为异国统治的臣民的现状。C.颈联化用了刘禹锡《乌衣巷》中的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D.诗人由满地芦花白联想到自己的白发,主要想表达时光易老、青春不在的沉痛感伤。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2023·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期末)(三)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题。画菊【宋】郑思肖①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选自《绝句三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版)【注】①郑思肖:南宋爱国诗人,画家。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为思肖,因为“肖”是宋朝国姓“趙(赵)”的组成部分。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写菊花挺立风霜,不与百花争妍斗艳,这是菊花的特性。B.第二句写菊花独放光华,但“独”“穷”也写出了菊花的不良处境。C.第三句中“抱”既写菊花花瓣弯曲合抱的特点,又写菊花珍惜自己的芳香。D.整首诗句句紧扣菊的自然物性,又处处关联,暗示出诗人的情怀。2.郑思肖和陶渊明对“菊”的情感表达有何异同?结合诗句具体作答。(2023·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期末)(四)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孤桐王安石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①。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②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③。【注释】①寻:古代度量单位,八尺为一寻。②明:(政治)清明。③五弦琴: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1.下列对于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写孤桐茂盛高耸,对应诗人人格上的高大挺拔和自信,表明诗人对变法新政充满信心。B.颔联写孤桐一心向上,绝不屈服,扎根大地,坚定谦虚,在表达方式上属于议论。C.“岁老根弥壮”,孤桐虽年岁长久,但是根须更加强壮。暗示诗人年老愈坚。D.“愿斫五弦琴”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弹琴奏乐,追求潇洒快乐的人生。2.诗人借孤桐来表达情感,请简要分析。(2023·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期末)(五)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过山农家(唐)顾况①板桥②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③焙茶④烟暗,却喜晒谷天晴。【注释】①顾况:唐代诗人,提倡质朴诗风。其诗清新自然,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②板桥:横跨山溪的木板桥。③嗔:责怪、埋怨。④焙茶:用微火烘烤茶叶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按走访顺序,选取了山行途中、到达农舍、参观、焙茶等镜头。B.“莫嗔”二字,从山农请客人不要责怪被烟熏的口吻中,表现了山农的爽直性格。C.诗人写出了亲自参加山乡养鸡、焙茶、晒谷等劳动的感受,表达了对劳动的喜爱。D.“却喜”二字,道出了山农对雨后天睛,能翻晒谷子的喜悦。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2023·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期末)(六)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渔父•渔父醉苏轼渔父醉,蓑衣舞,醉里却寻归路。轻舟短棹任斜横,醒后不知何处。1.作者用“蓑衣舞”三字描绘渔父醉态,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2.同是写“醉”,苏轼的“渔父醉”与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太守醉”,二者所表现的情怀志趣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2023·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期末)(七)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冬夜对雪忆胡居士家[唐]王维寒更传晓箭①,清镜览衰颜。隔牖②风惊竹,开门雪满山。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借问袁安③舍,翛然④尚闭关。[注]①箭:指漏箭,古代计时器漏壶中用以指示时间刻度的箭状指针。②牖yǒu:窗户。③袁安:东汉大臣,袁安还没有做官时,人多出乞食,安独僵卧不起,见而贤之,举为孝廉。后人常用“袁安高卧”指身处困境但仍坚守节操的行为。这里用于指胡居士。④翛xiāo然:自由自在的样子。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听着声声更漏,一夜未眠,拂晓时分,看到自己衰老的容颜。B.颔联写诗人夜间隔窗听见竹动的声响,清晨推门一看,才发现满山已是皑皑白雪。C.颈联对雪展开铺写,从天空到地上,从深巷到广庭D.尾联由实入虚,由雪景描写转入对人的怀想,表达诗人对袁安的关怀和敬仰之情。2.这首诗的中间两联是写雪景的名句,历来评价很高,任选一联赏析其表达技巧?(2023·辽宁省丹东市一模)(八)选出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晚晴李商隐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乌巢干后,归飞体更轻。A.诗的首联交代诗人居住地的环境。“清”字,既点明景色的清丽,也透露出作者轻松爽快的心情。 B.颔联是写景名句,诗人用比喻的手法,写出天的善良体贴,让人觉得亲切可爱。 C.颈联由远及近,由室外引向室内,以诗人生活环境的温馨,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愉悦心情。 D.此诗没有出现诗人宦游客居时的自伤身世的哀叹,而是满怀着轻松和愉快的感情,来吟咏初夏雨后晚晴的风光。(2023·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一模)(九)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秋海棠

袁枚①

小朵娇红窈窕姿,独含秋气发花迟。

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②不得知。【注】①袁枚,三十多岁以后不再出仕,过了几十年悠游林泉山野的闲适生活。②幽人,高洁的隐士。1.试赏析“小朵娇红窈窕姿”中的“娇”字。2.三四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怀?(2023·山东省潍坊市新纪元学校滨海校区一模)(十)古诗文阅读。中秋夜南楼寄友人李群玉①海月出银浪,湖光射高楼。朗吟②无渌酒②,贱价买清秋。气冷鱼龙寂,轮高星汉幽。他乡此夜客,对景饯多愁。【注】①李群玉:字,唐代澧洲(今湖南澧县)人,极有诗才。②朗吟:高声吟诵。③渌酒:美酒。1.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以景衬情,首联以乐景衬哀情,颈联以哀景衬哀情,反衬正衬相结合,彰显艺术魅力。B.首联“出”“射”二字动感十足,形象地描绘出中秋夜月光的皎洁,诗人的视角在远近高低之间切换。C.颈联借“鱼龙寂”暗示天气的寒冷,加上明月高悬,营造出凄冷清幽的氛围。D.尾联运用侧面描写,间接塑造出一个身在异乡的孤独游子形象。2.该诗尾联中的“饯”字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2023·山东省枣庄市一模)(十一)阅读下面古文,完成问题。夕次①盱胎县

[唐]韦应物

落帆遮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注释】①次:止宿、停留,此指泊船。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落帆”“停舫”意为黄昏时分船要停泊靠岸,诗人独自客居孤驿,尽显孤寂。

B.颔联承接首联,写泊岸停宿之后所见之景,烘托诗人漂泊异乡的凄苦心情。

C.颈联描写靠岸后放眼所见景象,眼见人回家鸟回巢,诗人孤独的心得以安慰。

D.尾联“独夜”“听钟”“未眠”处处点“夕”。处处写夜,写出相思客愁之深。2.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的画面。3.从全诗看,作者“未眠”的原因有哪些?(2023·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一模)(十二)阅读下列诗歌,回答以下各题。金城北楼①高适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垂竿已羡磻溪老②,体道③犹思塞上翁。为问边庭更④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注释】①此诗作于作者赴边途中经过金城时。金城,今兰州。②磻(pán)溪老:指姜太公吕尚。③体道:体悟道理。④更:经历。1.颔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尾联哪个字用得最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023·浙江省金华市五校一调)(十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①[清]秋瑾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珑。铜驼②已陷悲回首。汗马③终惭未有功。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注释】①这首诗是诗人1904年赴日留学途中应日本人石井菊次郎要求所作。②铜驼:借指国家。③汗马:指为革命奔走的自己。1.秋瑾在《满江红》中写道:“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本诗中与之表意相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2023·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一模)(十四)古诗词阅读寻南溪常道士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白云依静渚①,芳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①渚:水中的小洲。1.颔联中“依”“闭”两字用得极妙,请任选一字作简要分析。2.这首诗的标题是“寻南溪常道士”,结合诗意谈谈,诗人“寻”到了什么?其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词比较阅读】(2023·山东省青岛六十五中期末)(一)下列各项,对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写春蚕吐丝,蜡烛自煎,生命耗尽,但是爱心不变,表达了对爱情的坚贞。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写住在“琼楼玉宇”里的仙人们在天上起舞,影子也随着舞动,就好像在人间的人们一样。 C.《无题》表达相思之苦;《水调歌头》在表达思念的同时,还表达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D.《水调歌头》中,以“月有阴晴圆缺”的自然规律,劝慰“悲欢离合”的人们,表现了作者旷达与乐观。(2023·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期末)(二)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甲】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乙】火山①云歌送别岑参火山突兀②赤亭⑤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④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平明乍⑤逐⑥胡风断,薄暮浑⑦随塞雨回。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迢迢征路火山东,山上孤云随马去。【注释】①火山:指火焰山,在今新疆,横亘于吐鲁番盆地的北部。②突兀:高耸的样子。③赤亭:即今火焰山的胜金口,在今鄯善县七克台镇境内,为鄯善到吐鲁番的交通要道。④火云:炽热的赤色云。⑤乍:突然。⑥逐:随着。⑦浑:还是。⑧氛氲:浓厚茂盛的样子。A.【甲】诗“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比喻的修辞,用梨花比冬雪,生动地写出了边塞雪大的特点。 B.【乙】诗前四句写火山云既有动态描摹,又有静态刻画;既有时间纵向变化,又有空间横向展开。 C.两首诗都描写了边塞将士所处的恶劣环境,也正面表现他们不畏艰辛、保家卫国的英雄精神。 D.两首诗都写出诗人送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景结情。全诗言辞雄壮,含蓄委婉,充满现实主义色彩。(2023·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期末)(三)阅读下面诗词,回答小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①,风吹一夜满关山。【注】①梅花何处落:《梅花落》本是汉乐府横吹曲,这里将《梅花落》拆用,嵌入“何处”两字,意思是何处吹奏《梅花落》。1.《渔家傲•秋思》中,词人主要描写塞下风景的“异”,勾勒出西北边境的秋景;《塞下听笛曲》中,诗人用“雪“牧马”“月明”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和平宁谧的边塞风情图。2.两首诗词都以边塞为题材,诗词中的羌笛蕴含着相同的情感,都抒发了之情。(2023·甘肃省白银市期末)(四)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题目。[甲]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乙]西江月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注释]本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1.从炼字的角度赏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2.甲、乙两词同样是写中秋,分别用“人生几度秋凉”的“凉”字和“高处不胜寒”的“寒”字表达情绪意境,试比较这两个字的异同。(2023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一模)(五)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南轩竹[宋]曾巩密竹娟娟数十茎,旱天萧洒有高情。风吹已送烦心醒,雨洗还供远眼清。新笋巧穿苔石去,碎阴微破粉墙生。应须万物冰霜后,来看琅玕①色转明。【注释】①琅玕(lónggān):翠竹的美称。1.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生动形象地写了竹子生长茂盛又繁密的样子,即使在天旱的情况下,仍然蓬勃生长。B.颈联一个“穿”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竹笋破土而出的情景,表现了竹子旺盛的生命力。C.尾联既实写了眼前的南轩竹,又虚写了回忆、想象中的竹子,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D.这是一首咏物诗,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南轩竹隐寓了作者藐视俗见的刚劲风骨。2.诗歌展现了南轩竹的形象特点,请结合颔联内容赏析。(2023四川省遂宁六中一模)(六)阅读《渔家傲•秋思》和《从军行》,完成下面小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从军行①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注)①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1.上面是两首边塞诗。《渔家傲•秋思》上阕侧重写景,用一个“异”字统领下文的景物描写,揭示了边关将士险恶危急的处境;下阕侧重抒情,抒发了边塞征人的复杂感情。《从军行》一、二句侧重写景,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句侧重抒情,抒发了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2.下列关于这两首诗的认识和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渔家傲•秋思》中,“四面边声连角起”的意思是带有边地特色的声响从各个角落里传来。B.《渔家傲•秋思》中,“燕然未勒归无计”的意思是战争还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事还不能谈起。C.《从军行》中,“黄沙百战穿金甲”的意思是黄沙滚滚,战斗频繁,战士们穿着坚固的铠甲奋勇杀敌。D.这两首诗,都是既写了边塞的特有景物,又写了战斗的激烈场面,意境悲壮开阔,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真挚深沉。(2023·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一模)(七)阅读,完成问题。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以上两首词皆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期,仔细阅读,回答问题。1.第一首词中“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写景很有特点,请作赏析。2.从尾句来看,两首词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2023·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一模)(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满江红岳飞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1.下列作品和这两首诗情感基调最为接近的一项是()A.《游山西村》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C.《渡荆门送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