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检测与评估手册_第1页
产品质量检测与评估手册_第2页
产品质量检测与评估手册_第3页
产品质量检测与评估手册_第4页
产品质量检测与评估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品质量检测与评估手册TOC\o"1-2"\h\u3379第1章产品质量检测基础理论 4196011.1质量与质量管理 4138731.1.1质量管理的内涵 417501.1.2质量管理原则 477571.1.3质量管理方法 4260891.2产品质量检测方法 498541.2.1感官检测 467011.2.2理化检测 4275891.2.3无损检测 5190081.3检测数据统计分析 5270001.3.1描述性统计分析 5323891.3.2假设检验 5161761.3.3方差分析 5138051.3.4相关与回归分析 516106第2章产品质量评估体系 5220262.1质量评估指标 5197942.1.1实物质量指标 5308982.1.2功能质量指标 5116102.1.3可靠性质量指标 6275782.1.4售后服务质量指标 6229162.2质量评估方法 670602.2.1检测方法 6247172.2.2评价方法 6101972.2.3统计分析方法 6103282.2.4模型分析方法 663782.3质量评估流程 6208132.3.1制定评估方案 6103822.3.2收集数据 614082.3.3数据处理与分析 6232212.3.4评估结果输出 767612.3.5跟踪与改进 721255第3章产品外观质量检测 7248123.1外观缺陷识别 7294873.1.1缺陷分类 779343.1.2缺陷识别方法 7287963.2尺寸与形状检测 7182273.2.1尺寸检测 7173193.2.2形状检测 7261013.3表面质量检测 7111993.3.1表面粗糙度检测 7146443.3.2表面缺陷检测 814193.3.3表面涂层检测 820173第4章产品内在质量检测 87404.1材料功能检测 899814.1.1材料化学成分分析 8270794.1.2材料物理功能测试 89224.1.3材料耐腐蚀功能检测 83174.2结构完整性检测 845884.2.1外观检查 8169734.2.2尺寸测量 8195344.2.3结构强度检测 8218974.3功能性检测 866754.3.1功能性试验 9271254.3.2可靠性试验 9100404.3.3安全功能检测 962484.3.4环保功能检测 931457第5章产品可靠性评估 9242005.1可靠性基本概念 9191465.1.1可靠性的定义 9222905.1.2评价指标 9151035.1.3影响因素 9166635.2可靠性评估方法 10298555.2.1概率统计方法 10138975.2.2模型分析方法 1049855.3可靠性试验 10124345.3.1试验目的 10106855.3.2试验类型 10167805.3.3实施步骤 1021022第6章产品安全性检测 11129506.1安全性标准与法规 11194796.1.1国家标准 11149906.1.2行业标准 11151456.1.3国际法规 1178136.2机械安全检测 11105826.2.1结构安全检测 11319746.2.2防护装置检测 12118096.2.3稳定性检测 12160926.3电气安全检测 12263286.3.1绝缘功能检测 12189526.3.2漏电保护检测 1246056.3.3接地检测 127361第7章产品环境适应性检测 12284097.1环境适应性基本理论 1244687.2高温环境适应性检测 12195967.2.1检测目的 13107167.2.2检测方法 13172987.2.3注意事项 1323497.3低温环境适应性检测 13187087.3.1检测目的 13154647.3.2检测方法 13229767.3.3注意事项 13108617.4湿热环境适应性检测 13210507.4.1检测目的 1444907.4.2检测方法 14253197.4.3注意事项 1426263第8章产品包装质量检测 14171858.1包装材料检测 14189138.1.1物理功能检测 1499748.1.2化学功能检测 14103498.1.3生物降解功能检测 14214628.2包装结构检测 1452148.2.1尺寸精度检测 14214848.2.2结构强度检测 14300838.2.3密封功能检测 1512608.3包装完整性检测 15315748.3.1外观检查 15262678.3.2检漏测试 15173958.3.3功能性检测 1528259第9章质量检测设备与仪器 1520059.1常用质量检测设备 1542679.1.1测量设备 15226119.1.2检测仪器 16301599.1.3在线检测系统 16120869.2检测设备校准与验证 16163559.2.1校准 16163569.2.2验证 16122139.3设备维护与管理 16161129.3.1设备维护 17109169.3.2设备管理 1715116第10章质量检测与评估结果处理 172872910.1检测数据整理与分析 171502710.1.1数据整理 17146210.1.2数据分析 171127110.2质量问题诊断与改进 182021410.2.1质量问题诊断 182475610.2.2质量改进 181824810.3检测报告编写与发布 182402510.3.1检测报告编写 18875010.3.2检测报告发布 19第1章产品质量检测基础理论1.1质量与质量管理质量是衡量产品或服务满足规定要求和用户期望的程度。质量管理则是为保证产品或服务达到预定质量标准而进行的全面、系统的规划、控制、保证和改进活动。本节将阐述质量管理的内涵、原则和方法,为产品质量检测提供理论基础。1.1.1质量管理的内涵质量管理包括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四个方面。质量策划是为了明确质量目标、制定质量计划和质量策略;质量控制是通过对产品形成过程进行监控,保证产品符合规定要求;质量保证是向顾客提供信任,保证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满足质量要求;质量改进则是为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不良品率。1.1.2质量管理原则质量管理原则包括:以顾客为中心、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系统管理、持续改进、事实依据的决策、互利的供应商关系。1.1.3质量管理方法质量管理方法包括:全面质量管理(TQM)、六西格玛管理、零缺陷管理、质量功能展开(QFD)等。1.2产品质量检测方法产品质量检测是通过对产品进行观察、测量、试验等手段,以判定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本节将介绍常用的产品质量检测方法,包括感官检测、理化检测、无损检测等。1.2.1感官检测感官检测是依靠人的感觉器官对产品进行评价,包括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此方法简单易行,但主观性较强,检测结果受评价人员个体差异影响较大。1.2.2理化检测理化检测是通过对产品进行化学分析和物理测试,获取产品的质量特性数据。此方法具有客观性、准确性和可重复性,适用于各种产品的质量检测。1.2.3无损检测无损检测是利用声、光、电等物理方法对产品进行检测,以判断产品内部和表面的缺陷。无损检测方法包括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磁粉检测、涡流检测等。1.3检测数据统计分析检测数据统计分析是对检测结果进行整理、分析、评价和解释的过程,以揭示产品质量的规律和趋势。本节将介绍检测数据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1.3.1描述性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是对检测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得出平均值、标准差、极差等统计指标,以描述产品质量特性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1.3.2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总体质量特性是否符合预定要求。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有t检验、卡方检验、F检验等。1.3.3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是研究多个总体均值的差异是否显著的方法。通过方差分析,可以判断不同产品、不同生产线或不同时间段的质量是否存在显著差异。1.3.4相关与回归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是研究两个或多个质量特性之间关系的方法。通过相关分析,可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回归分析,可以建立数学模型,预测产品质量特性。第2章产品质量评估体系2.1质量评估指标产品质量评估指标是衡量产品品质的关键参数,它为评估过程提供了具体、可量化的评价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1实物质量指标实物质量指标主要包括产品的外观、尺寸、重量、材质、结构等方面,用以评价产品在物理形态上的质量。2.1.2功能质量指标功能质量指标涉及产品功能、功能、效率、安全性等方面的指标,用以评价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功能表现。2.1.3可靠性质量指标可靠性质量指标主要评价产品在规定条件下,长时间稳定运行的能力,包括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故障率等指标。2.1.4售后服务质量指标售后服务质量指标关注企业在售后服务过程中的响应速度、问题解决能力、客户满意度等方面,以保障消费者权益。2.2质量评估方法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产品质量,本手册推荐以下几种质量评估方法:2.2.1检测方法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实验室检测、现场检测和在线检测等,通过专业设备和技术手段对产品各项指标进行检测。2.2.2评价方法评价方法包括专家评价、用户评价和第三方评价等,从不同角度对产品质量进行综合评价。2.2.3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方法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大量产品质量数据,找出产品质量的规律性和趋势,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2.2.4模型分析方法模型分析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产品质量进行预测、分析和优化,提高质量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2.3质量评估流程产品质量评估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3.1制定评估方案根据产品特性和质量要求,制定相应的评估方案,明确评估指标、评估方法和评估周期。2.3.2收集数据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产品质量数据,包括生产过程数据、检测数据、用户反馈等。2.3.3数据处理与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找出产品质量问题及其原因。2.3.4评估结果输出根据分析结果,输出产品质量评估报告,明确产品质量等级、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2.3.5跟踪与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跟踪和改进,提高产品质量水平。第3章产品外观质量检测3.1外观缺陷识别产品外观缺陷识别是评估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本章首先对产品外观缺陷进行分类,并对各类缺陷进行详细阐述,以便于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准确识别。3.1.1缺陷分类根据外观缺陷的成因及表现形式,将其分为以下几类:裂纹、气泡、夹杂、氧化、划伤、变形等。3.1.2缺陷识别方法缺陷识别方法主要包括:目视观察、触摸检测、光学检测、超声波检测等。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可结合多种方法,提高识别准确率。3.2尺寸与形状检测产品尺寸与形状的准确性对产品质量具有直接影响。本节主要介绍如何对产品尺寸与形状进行检测。3.2.1尺寸检测尺寸检测主要包括线性尺寸、角度尺寸和直径尺寸等。检测方法有:卡尺测量、投影仪测量、三坐标测量仪等。3.2.2形状检测形状检测主要包括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等。检测方法有:模板比对、光学投影、三坐标测量等。3.3表面质量检测产品表面质量对产品的使用寿命、美观度及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本节主要介绍表面质量的检测方法。3.3.1表面粗糙度检测表面粗糙度检测方法有:触针式测量、光学测量、激光测量等。3.3.2表面缺陷检测表面缺陷检测方法有:目视观察、光学检测、超声波检测、激光检测等。3.3.3表面涂层检测表面涂层检测主要包括涂层厚度、附着力、耐腐蚀性等。检测方法有:磁性测量、电涡流测量、划格法、盐雾试验等。通过以上检测方法,可对产品外观质量进行全面评估,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第4章产品内在质量检测4.1材料功能检测4.1.1材料化学成分分析对产品所使用的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保证其符合规定的标准和要求。通过光谱分析、X射线荧光分析等方法,定量检测材料中的元素含量。4.1.2材料物理功能测试对材料的物理功能进行测试,包括密度、硬度、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延伸率等。采用相应的测试设备和方法,如万能材料试验机、硬度计等。4.1.3材料耐腐蚀功能检测评估材料在特定环境下的耐腐蚀功能,通过盐雾试验、腐蚀电位测试等方法,判断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抗腐蚀能力。4.2结构完整性检测4.2.1外观检查对产品外观进行目视检查,保证其表面无明显的缺陷、划痕、裂纹等。4.2.2尺寸测量采用卡尺、投影仪等测量工具,对产品的尺寸进行精确测量,保证其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4.2.3结构强度检测通过有限元分析、静力试验、动力试验等方法,评估产品结构在规定条件下的强度和稳定性。4.3功能性检测4.3.1功能性试验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对产品的各项功能进行试验,如电气功能、机械功能、热功能等,保证产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正常工作。4.3.2可靠性试验通过对产品进行高低温循环、湿度试验、振动试验等,模拟实际使用环境,以评估产品的可靠性和寿命。4.3.3安全功能检测针对产品的安全功能进行检测,如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等,保证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4.3.4环保功能检测对产品进行环保功能检测,如有害物质含量、噪声、电磁兼容性等,保证产品符合国家相关环保标准。第5章产品可靠性评估5.1可靠性基本概念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特定的使用条件下,能够正常运行,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它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节将从可靠性的定义、评价指标、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阐述。5.1.1可靠性的定义可靠性的概念源于对产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规定功能的要求。它涉及到产品在规定时间内,不发生故障或失效的能力。5.1.2评价指标(1)可靠度:描述产品在规定时间内正常工作的概率。(2)失效概率:描述产品在规定时间内发生故障的概率。(3)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描述产品平均无故障运行的时间。(4)故障率:描述产品在单位时间内发生故障的频率。5.1.3影响因素(1)设计因素:产品的设计质量和可靠性水平直接影响产品的可靠性。(2)材料因素:产品所选用的材料功能、质量等对产品可靠性有重要影响。(3)制造因素:制造过程中产生的缺陷和误差会影响产品的可靠性。(4)使用条件:产品在不同的使用环境、负荷和操作条件下,可靠性表现不同。5.2可靠性评估方法可靠性评估是对产品可靠性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的过程。本节将介绍常用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包括概率统计方法、模型分析方法等。5.2.1概率统计方法(1)不可修复产品的可靠性评估:基于可靠度、失效概率等指标,采用概率统计方法进行评估。(2)可修复产品的可靠性评估:利用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故障率等指标进行评估。5.2.2模型分析方法(1)串联模型:描述多个组件组成的系统,其中任一组件失效都会导致整个系统失效。(2)并联模型:描述多个组件组成的系统,当所有组件均失效时,系统才失效。(3)混联模型:描述由串联和并联组件组成的系统。5.3可靠性试验可靠性试验是通过模拟实际使用条件,对产品进行规定时间的运行,以验证产品可靠性水平的一种方法。本节将介绍可靠性试验的目的、类型和实施步骤。5.3.1试验目的(1)验证产品设计、制造和使用的可靠性。(2)发觉产品潜在的可靠性问题,为改进提供依据。(3)评估产品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水平。5.3.2试验类型(1)强化试验:在高于正常使用条件的环境下进行,以加速产品失效。(2)模拟试验:模拟实际使用条件,验证产品可靠性。(3)耐久性试验:在规定时间内,验证产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5.3.3实施步骤(1)制定试验方案:根据产品特性和使用条件,制定试验方案。(2)试验准备:准备试验所需的设备、仪器和人员。(3)试验执行:按照试验方案进行试验,记录试验数据。(4)数据处理与分析: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评估产品可靠性水平。(5)撰写试验报告:总结试验过程和结果,为产品改进提供参考。第6章产品安全性检测6.1安全性标准与法规产品的安全性检测是保证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环节。本章首先介绍产品安全性检测所依据的标准与法规。我国产品安全性检测的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还需遵循国际相关法规,如IEC、ISO等国际标准,以保证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6.1.1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我国产品安全性检测的基础,主要包括通用安全标准、产品安全标准和方法标准。通用安全标准如GB6675《消费品安全通用要求》等;产品安全标准针对特定产品制定,如GB4706《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等;方法标准为检测提供技术依据,如GB/T16855.1《安全防护装置的固定》等。6.1.2行业标准行业标准针对特定行业制定,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例如,机械行业可参考JB/T8859《机械安全防护装置技术条件》等标准;电气行业可参考GB/T14048.1《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等标准。6.1.3国际法规国际法规主要包括IEC、ISO等国际标准,如IEC60364《低压电气装置》系列标准、ISO12100《机械安全》系列标准等。这些国际标准为我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6.2机械安全检测机械安全检测主要针对产品的结构、防护、稳定性等方面进行评估,以保证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6.2.1结构安全检测结构安全检测主要包括对产品结构强度、刚度的检测,以及可能产生危险的结构缺陷的评估。检测方法有静态强度测试、动态强度测试、疲劳测试等。6.2.2防护装置检测防护装置检测旨在评估防护装置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检测内容包括防护装置的结构、材质、固定方式等,以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能有效防止危险的发生。6.2.3稳定性检测稳定性检测主要包括对产品在正常使用和异常情况下稳定性的评估。检测方法有倾斜测试、抗倾覆测试等。6.3电气安全检测电气安全检测主要针对产品的绝缘功能、漏电保护、接地等方面进行评估,以保证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电气安全。6.3.1绝缘功能检测绝缘功能检测包括对产品绝缘电阻、绝缘强度等方面的测试。检测方法有绝缘电阻测试、耐压测试等。6.3.2漏电保护检测漏电保护检测主要评估产品在发生漏电时是否能及时切断电源,防止触电。检测方法有漏电电流测试、动作时间测试等。6.3.3接地检测接地检测主要包括对接地电阻、接地方式等方面的测试,以保证产品在正常使用和异常情况下具有良好的接地功能。通过本章对产品安全性检测的介绍,有助于企业了解并掌握相关标准与法规,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安全。第7章产品环境适应性检测7.1环境适应性基本理论环境适应性是指产品在特定环境条件下,能够保持正常运行和功能稳定的能力。环境因素对产品功能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对产品环境适应性的检测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章首先介绍环境适应性的基本理论,包括环境适应性概念、环境因素分类及环境适应性检测方法。7.2高温环境适应性检测高温环境对产品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材料老化、电器功能下降、结构变形等方面。本节主要介绍高温环境适应性检测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7.2.1检测目的评估产品在高温环境下的功能稳定性,保证产品在高温环境中能够正常运行。7.2.2检测方法(1)高温试验:模拟高温环境,对产品进行规定时间的温度暴露试验。(2)高温功能测试:在高温环境下,对产品的各项功能指标进行测试。(3)高温老化试验:在高温环境下,对产品进行长时间的老化试验,评估产品的寿命。7.2.3注意事项(1)保证试验温度符合实际高温环境条件。(2)检测过程中,注意观察产品外观、结构及功能的变化。(3)对试验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7.3低温环境适应性检测低温环境对产品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材料脆化、电器功能下降、润滑油凝固等方面。本节主要介绍低温环境适应性检测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7.3.1检测目的评估产品在低温环境下的功能稳定性,保证产品在低温环境中能够正常运行。7.3.2检测方法(1)低温试验:模拟低温环境,对产品进行规定时间的温度暴露试验。(2)低温功能测试:在低温环境下,对产品的各项功能指标进行测试。(3)低温老化试验:在低温环境下,对产品进行长时间的老化试验,评估产品的寿命。7.3.3注意事项(1)保证试验温度符合实际低温环境条件。(2)检测过程中,注意观察产品外观、结构及功能的变化。(3)对试验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7.4湿热环境适应性检测湿热环境对产品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材料腐蚀、电器功能下降、微生物生长等方面。本节主要介绍湿热环境适应性检测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7.4.1检测目的评估产品在湿热环境下的功能稳定性,保证产品在湿热环境中能够正常运行。7.4.2检测方法(1)湿热试验:模拟湿热环境,对产品进行规定时间的温度和湿度暴露试验。(2)湿热功能测试:在湿热环境下,对产品的各项功能指标进行测试。(3)湿热老化试验:在湿热环境下,对产品进行长时间的老化试验,评估产品的寿命。7.4.3注意事项(1)保证试验温湿度符合实际湿热环境条件。(2)检测过程中,注意观察产品外观、结构及功能的变化。(3)对试验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关注湿热环境对产品功能的影响。第8章产品包装质量检测8.1包装材料检测8.1.1物理功能检测对包装材料进行物理功能检测,主要包括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度、耐穿刺功能等指标。通过检测这些指标,评估包装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耐用性和防护功能。8.1.2化学功能检测包装材料的化学功能检测主要包括对重金属含量、有害物质含量、抗氧化性等指标的检测。这些检测有助于保证包装材料对产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8.1.3生物降解功能检测针对可降解包装材料,检测其生物降解功能,以评估其在自然环境中的分解速度和降解程度,为环保提供依据。8.2包装结构检测8.2.1尺寸精度检测通过测量包装的尺寸,如长度、宽度、高度等,评估包装结构的尺寸精度,以保证产品在包装内的稳定性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8.2.2结构强度检测对包装结构进行强度检测,包括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以评估包装在运输、搬运过程中对产品的保护能力。8.2.3密封功能检测对具有密封要求的包装结构进行检测,以保证包装在储存、运输过程中不会出现泄露,保证产品质量。8.3包装完整性检测8.3.1外观检查通过目视或借助仪器对包装外观进行检查,包括颜色、形状、标识等,保证包装表面无破损、变形、污染等缺陷。8.3.2检漏测试对包装容器进行检漏测试,如真空包装、气体充填包装等,以确认包装密封处的完整性,防止产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受到污染或损坏。8.3.3功能性检测对包装的功能性进行检测,如易开启性、重复封口性、防潮功能等,保证包装满足产品使用和消费者需求。通过以上各项检测,对产品包装质量进行全面评估,以保证产品在储存、运输、销售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第9章质量检测设备与仪器9.1常用质量检测设备质量检测设备是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的关键工具。本章将介绍常用的质量检测设备,并根据其功能和应用范围进行分类。9.1.1测量设备测量设备主要用于产品的尺寸、形状、位置等参数的测量。常见的测量设备包括:卡尺:用于测量内径、外径、深度和距离等尺寸;千分尺:用于测量小尺寸物体的精度;水平仪:用于检测设备或工件的水平度;测角仪:用于测量角度;三坐标测量机:用于复杂零件的三维尺寸测量。9.1.2检测仪器检测仪器主要用于分析产品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功能。以下为常见检测仪器:电子天平:用于精确测量质量;硬度计:用于测试材料的硬度;电导率仪:用于测量液体的电导率;分光光度计:用于分析物质的浓度和成分;拉力试验机:用于测试材料的拉伸、压缩、弯曲等力学功能。9.1.3在线检测系统在线检测系统主要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实时质量监控,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常见的在线检测系统包括:激光测距仪:用于测量物体距离;视觉检测系统:通过图像处理技术识别和检测产品缺陷;振动检测仪:用于监测设备运行状态。9.2检测设备校准与验证为了保证检测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校准和验证。9.2.1校准校准是指对检测设备进行调整,使其满足规定的技术要求。校准过程包括:选择合适的校准设备和方法;对设备进行调整,直至满足技术要求;记录校准结果,并出具校准报告。9.2.2验证验证是指通过比对、检验等方法,确认检测设备功能是否符合要求。验证过程包括:选择合适的验证方法;对设备进行测试,并与标准样品进行比对;评估设备功能,保证其满足质量检测需求。9.3设备维护与管理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是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环节。9.3.1设备维护设备维护包括日常保养、定期检修和故障排除。具体措施如下:保持设备清洁,定期进行润滑;检查设备连接、紧固件,保证无松动;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定期检修;及时排除设备故障,保证设备正常运行。9.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