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点大串讲 史料学史(第1~10课)_第1页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点大串讲 史料学史(第1~10课)_第2页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点大串讲 史料学史(第1~10课)_第3页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点大串讲 史料学史(第1~10课)_第4页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点大串讲 史料学史(第1~10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

期中期末一站式复习大全

(复习课件)史料学史:第1--10课材料二: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遗址堆积厚40多米,1921年一1927年先后发现3枚古人类牙齿化石。1929年,我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此后又相继发掘出土4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共出土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万件石器和大量动物化石。此外,还发现了成堆的灰烬、炭块和燃烧过的角、骨、石头以及大量的树籽。材料一:1965年5月1日,我国考古学者在云南省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①制造工具②知道使用火①使用火并保存火种②捕猎、采集③使用打制石器史料实证第1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知识点1

北京人相关史事:人类由古猿演化而来。距今300万年左右,有的古猿已能直立行走,并会制作工具,后来进化成直立人。距今约20万年,直立人经过演化发展到更高一级的.人类,即早期智人。到距今约5万年,早期智人进化为晚期智人,即现代人。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元谋人牙齿化石山顶洞人的骨针和饰品名师点拨1.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2.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及保存火种;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

①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①群居生活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材料二:“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之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①居住在洞穴史料实证启示:原始居民智慧地适应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他们利用不同的自然环境,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原始农耕文明。多雨潮湿、夏季高温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粟(小米)水稻(大米)半地穴式房屋干栏式建筑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知识点2

半坡、河姆渡居民图一中国远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图二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遗址图特点: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原因: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气候适宜,有利于原始农业发展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察图一、二,指出中国远古人类和原始农耕文明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知识点2

半坡、河姆渡居民良渚古城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理由:①良渚古城出现了宫殿、大型公共设施;②良渚古城墓葬中出现了王权物化标志;③良渚古城中已经出现了阶级分化。良渚古城的城内建筑、城墙、外城以及水利系统的土石方工程量达1005万m3。其中,良渚古城核心区面积约为6.3km3,是世界上同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市系统之一。宫殿区营建在长方形人工土台上,面积约30万m3,发现了35座长方形房址,多为南北朝向,排列整齐。发掘的墓葬显示,社会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分化和职业差别,以12号墓规格最高,出土了600余件(组)玉器,包括体量最大的“玉琮王”和“玉钺王”,标志着墓主人很有可能是一位同时掌握着神权、军权和王权的统治者。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根据以上考古史料判断良渚古城是否进入文明社会?并阐述理由。材料·分析材料·分析材料1:山东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父系氏族社会的典型文化形态。距今5千年前后,大汶口原始居民会制作黑陶和白陶。大汶口晚期的墓葬,有的随葬品很多且精美,有的墓室一无所有。据材料分析材料内容反映出怎样的社会状况?

表明新石器晚期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的现象,私有制产生,社会阶级分化已相当明显。材料2:良渚遗址位于浙江杭州余杭区,距今5300—4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祭坛上权贵的墓地里,随葬品丰富且有制作精美的玉器。普通墓葬的随葬品很少。发明:1.炎帝会制作生产工具,教民开垦耕作。发明:2.种植五谷和蔬菜《礼纬含文嘉》曰:“始作耒耜,教民耕种。”——《太平御览》第七十八卷《炎帝神农氏》“···神农···,制耒耜,教民耕作···”——《白虎通义》卷二“(炎帝)能殖百谷百蔬。”——《国语·鲁语上》“神农耕而作陶”——《太平御览》引《周书》神农氏“始削桐为琴,练丝为弦。”——《新论·琴通篇》

“神农····始尝百草,始有医药。”——《史记·补三皇本纪》发明:3.炎帝神农发明陶器发明:4.炎帝神农发明医药发明:5.炎帝神农发明弦琴炎帝第3课

远古的传说知识点3-1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黄帝作车、引重致远。——《古史考》“黄帝作弩。”—《古史考》发明:1.黄帝造车发明:2.黄帝制造船只发明:3.黄帝发明弓箭

“轩辕变乘桴以造舟楫。”—《拾遗记》“黄帝之史仓颉······初造书契。”——《易系辞》发明:4.仓颉造字“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

——《史记·五帝本纪》“西陵氏始劝蚕。”——《蚕经》发明:5.黄帝妻子嫘祖会养蚕缫丝隶首作数伶伦造律隶首发明算盘发明:6.伶伦、隶首的发明

仓颉,姓侯刚,号史皇氏,黄帝时史官,汉字创始人,被尊为“造字圣人”。河南省濮阳市有仓颉陵、仓颉庙和造书台,史学家认为仓颉生于斯,葬于斯。知识点3-1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改革开放以来,黄帝陵迎来了海内外同胞祭祀黄帝的盛况,前来黄帝陵寻根祭祖、祭祀黄帝的人数日益增加,并逐步形成了清明节公祭、重阳节民祭的惯例。①因为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②一方面缅怀先祖的丰功伟绩,表达全体中华儿女尊祖敬宗的民族感情;另一方面有利于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海内外华人齐聚祭拜炎帝和黄帝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祭拜黄帝陵有何意义?知识点3-1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①皇帝、指南车、涿鹿之战②认识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从而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①禅让制;世袭制①大禹治水材料三“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吕氏春秋》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材料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礼记·礼运》家国情怀知识点3-2

尧舜禹的传说夏禹BC207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礼记·礼运》材料中“天下为公”和“天下为家”各指的是什么制度?中国最早具备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是哪个朝代?原文大意:在施行政治上的最高思想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有才能的人选出来,这就叫做理想社会。如今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已经消逝了,天下成了一家一姓的财产。这种社会就叫做小康。禅让制和王位世袭制;夏朝。世袭制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知识点4-1

王位世袭制该制度通过血缘关系,把政权与族权紧密结合,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对于维护以周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控制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广大地区是一种有效的统治方式;同时,密切了西周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推动了边远地区的民族融合、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说一说此制度的作用。知识点4-2

分封制夏末商末周末秦末统治者残暴统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执政者要勤于政事,关注民生。依据材料中的图片和漫画,总结夏、商、西周、秦朝灭亡的共同原因?这对后世统治者有何启示?知识点4-3

夏商周的更替左侧是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周王朝对礼器使用规格还制定了制度,鼎和簋配合使用,鼎是奇数,簋配偶数,如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等。青铜器种类丰富;工艺高超;青铜器广泛用于生活。青铜器作为礼器,反映了等级制度;根据材料,你能获取夏商周时期的哪些历史信息?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

——《春秋公羊传·桓公二年》国家权利的代表,礼器的数量反映了权利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知识点5-1

青铜器利簋克盉①记录了牧野之战过程、分封制内容,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②反映了商周时期青铜铸造工艺水平高超③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青铜器是承载文字的工具周王将太保召公分封在燕国作侯,可太保位高权重,还要继续留在宗周辅佐王室。于是太保的长子就代替他,成为第一代燕侯,同时还赐予了一些部族由燕国来管辖。武王伐纣,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根据以下史料可以得出哪些历史信息?知识点5-1

青铜器甲骨文记录了商王的活动,反映了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这块龟甲上卜辞内容是:卜一位地位极高的贵族外出打猎,能否遇到野猪、鹿等动物,以及能否将它们猎获。

甲骨文的史料价值——知识点5-2

甲骨文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甲骨文和现代汉字的关系解读:甲骨文对于研究商周时期社会状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发展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图1春秋战国时期的铁犁图2春秋末期穿有鼻环的牛尊(1)铁制农具、牛耕的使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私田的不断增多,分封制逐步瓦解,诸侯崛起,王室衰微。(2)目的:如何有效的治理国家,巩固统治(3)经济、政治的变革,促成了思想文化的繁荣。(1)根据材料一,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对周王朝的统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材料二这些学派“互相辩论”的目的是什么?(3)材料二局面的形成与材料一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知识点6-1

春秋时期经济发展春秋争霸形势图(七上P31)解读:形成了多个政治中心,周王室已失去号令诸侯的实力,诸侯国各自为政,相互争战楚庄王齐桓公晋文公齐桓公

越王勾践“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史料实证知识点6-2

王室衰微王室衰微诸侯崛起争霸

材料一:春秋战国混战期间,人民长期处于分裂和动乱,大量人口失去生命或流离失所。同时战争对生产的破坏也是空前的,大量的田地荒芜。

材料二:春秋战国期间的混战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过程,各诸侯国为了不被吞并,纷纷实行改革来提高自己的国力。著名的有楚国的吴起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

材料三:春秋初期的100多个小国逐步归并成战国初期的10多个诸侯国。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使秦国加快了统一步伐,华夏族和其他各族交往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战争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各诸侯国变法图强,推动社会变革趋势:分裂走向统一,民族交流加强

结合以下材料,概括春秋争霸战争的影响。知识点6-3

诸侯争霸材料一: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野以战,杀人盈野。——《孟子》材料二:春秋时期各大国努力开疆拓土,以前零零碎碑的小国和部落,到这时已合并成几个大国。楚、晋、秦、齐、吴等大国开始创立郡县制……原来的封建组织一天天破坏,奏汉时期的统一规模就酝酿于这时了。——摘自童书业《春秋》积极性:大国兼并小国,为结束分裂,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民族融合。消极性:给人民带来了灾难;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请用“一分为二”的唯物史观简要评述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争霸兼并战争。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知识点7-1

战国七雄史料实证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田地间纵横的小路,这里引申为不同田块之间的界限),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战国策·秦策三》人物:商鞅、秦孝公内容:统一度量衡,废井田,奖励耕织和战功影响:国富兵强知识点7-2

商鞅变法材料: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街、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人物:秦孝公。措施:统一度量衡;废除井田制;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影响: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文中商君在谁的支持下进行的变法?变法的措施及影响是什么?知识点7-2

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请说明理由。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成功了,一场变革的成败标准不在于实施者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是否推动了社会发展。商鞅虽死,但他所推行的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时最强大的封建国家,所以商鞅变法取得了成功。①根本原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②变法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③商鞅个人公正无私,敢于与旧势力坚决斗争,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变法是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顺应了...的历史潮流;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改革者的精神品质。衡量某一变法(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某一变法(改革)成功的原因?知识迁移知识点7-2

商鞅变法都江堰是中国水利史上与传统科技的缩影与典范。都江堰建成后,不断改善成都平原的生态环境,扩大灌溉效益,它把各组成部分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用自然规律巧妙控制和调动起来,为我们所用。它追求人与自然的一体、协调,体现出一种和谐的美学价值并最终成为重要的旅游胜地。都江堰,架起了连接古今科技文化智慧和绿色发展理念的桥梁,充分反映出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先进性和可持续性。

——《从都江堰看水利如何重拾古代智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工程是如何体现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①都江堰利用地势和河道,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一个整体,是治水环保的典型;②都江堰利用自然条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为今天的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以借鉴的思路和理念。由此可见都江堰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知识点7-3

都江堰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学习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遵法治等精神孔子、孟子、墨子:以德治国,以民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要坚定文化自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实现中华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和发展,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孔子“有教无类”:教育公平和教学方法韩非:依法治国,构建法治社会道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孔子老子源自百家争鸣的诸子思想,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也形成了中华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第8课

百家争鸣知识点8诸子百家

材料一: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责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的高峰。材料二:百家争鸣构成了后续中华文化,构成了我们民族的大传统……。两千年间,它的影响是如此深刻而久远。

依据材料并结合课本,归纳“百家争鸣”的重要意义?①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的高峰。②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知识点8

诸子百家材料一: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中华文化崇德尚贤,推崇以天下为公。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摘编自《文化交流与传播》材料二: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1)精华:以人为本、道法自然、追求家国情怀、崇德尚贤。举例:孔子提倡“仁者爱人”,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2)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在创新中实现发展;学习历代先贤的智慧和情怀。(1)概括材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来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哪些思想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2)请根据材料和自己的理解,说说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点8

诸子百家时空观念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北至长城一带南到南海东至东海西到陇西秦始皇灭六国统一第9课

秦统一中国知识点9-1秦灭六国郡县制废除分封制,设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皇帝制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三公制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决断权由皇帝掌控理论基础—法家韩非: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建立—秦朝: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顶峰—清朝:雍正设立军机处灭亡—辛亥革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影响深远。知识点9-2秦中央集权制度根据材料,简述郡县制的形成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地方行政管理的变化。该变化有何历史意义?材料:

春秋时期,秦国已经置县。不过,此时的秦还是一个僻居西部的小国。至战国时期,秦对外扩张活动不断加剧,县的数目也越来越多。……而秦国置郡,还仅见于战国时期的史料记载。……秦帝国建立后,废除分封制,确立郡县制为帝国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的发展,促使了地缘关系取代血缘关系。

——摘编自《秦汉郡县制、罗马行省制与古代中西文明的特点》过程:春秋时期置县;战国时期置郡;秦朝建立后,确立郡县制。变化: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意义:①地缘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②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知识点9-2秦中央集权制度历史解释

秦始皇的千秋功过历代都有评说。当时有人称赞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有,五帝所不及”。而也有人记载:“秦王贪狼暴虐......穷困万民,以适其欲也......功—(1)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2)首创中国历史上延续两千多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过—(1)“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2)广建宫殿,大修陵墓,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等。(3)实施暴政、刑罚残酷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评价方法:①呈现观点-例:XXX是......的人②按照客观公正,一分为二的原则把人物活动分为积极(功绩)、消极(过失)两方面。③总结这些活动带来的影响知识点9-3评价秦始皇秦的暴政1)过度使用民力:赋税沉重、繁多,使农民阶级受到残酷的剥削和压迫,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2)法律异常严苛:法律名目繁多,刑罚残酷,且实行连坐;3)禁锢思想言论:焚书坑儒。烧毁民间诸子百家书籍,仅保留医药、占卜和种植之类的书籍;把提出非议的一批儒生和方士在咸阳活埋,给中华文化带来重大损失;4)秦二世对民众剥削更为残酷,且穷奢极欲,使人民陷入无法生活的境地秦代刑具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法律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知识点10-1秦的暴政(1)陈胜、吴广在______(地名)发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项羽率领起义军在______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巨鹿材料二:秦王足已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

——《史记•秦始皇本纪》(2)原因:秦朝的暴政;农民起义;启发:失民心者失天下,治国应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注意缓和社会矛盾。(2)结合材料,概括秦朝灭亡的原因。秦帝国的兴亡史,对当今的治国理政有何启发?大泽乡知识点10--2秦末农民大起义1.(2023年贵州贵阳)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的重要依据之一,历慎思同学开展了以下历史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共同完成。活动三【探寻我国五千年文明史】(3)说出活动三中三处遗址的考古发现有哪些共同点,并概括这些考古发现的重要意义。(4)综上所述,请你为历慎思同学的历史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答案】(3)共同点:都出现了宫殿或宫城;都发现了墓葬;都发现了礼器等。重要意义:距今约5000-4000年左右,我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都出现了早期国家。考点过关·复习反馈【答案】(4)主题: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中华文明探源等3.(2023年宁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下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目录中第三章的子目名称第三章第一节(1)王室衰微大国争霸(2)铁犁牛耕的出现井田制的逐渐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工商业的发展(3)老子孔子第二节1.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封建集权制度的初步形成2.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商业的活跃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3.合纵连横的斗争长平之战与赵的削弱(4)诸子百家——摘编自詹子庆《中国古代史(上)》(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归纳“第三章”所述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变化。(2)请你为“第三章”确定一个主题名称。【答案】(1)经济方面:生产力水平提高,封建生产关系出现并形成。政治方面:周王室衰微,诸侯进行争霸兼并战争,各国变法,中央集权初步形成。思想文化方面:各种学说兴起,形成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2)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考点过关·复习反馈5.(2023年湖南郴州节选)为宣传第二届湖南省旅游发展大会,某校计划开展“旅游+历史”系列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系列活动二

参与交流互动

弘扬中国文化“文化中国行——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优秀学员团访华计划”始于2003年,旨在加强五大洲优秀学员学习中国文化艺术、汉语、中医、武术等各项技能,来华体验、感受和交流,加深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增进友谊。学校计划邀请“文化中国行”优秀学员艾丽丝来校访问,让同学们与她面对面进行交流。艾丽丝喜爱儒家思想、书法和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