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古诗词诵读课后习题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古诗词诵读课后习题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古诗词诵读课后习题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古诗词诵读课后习题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古诗词诵读课后习题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0-古诗词诵读一、名句名篇默写1.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1)《拟行路难(其四)》中运用反问语气表现鲍照忍辱负重、冲突苦痛精神的两句诗是“?”。

(2)《拟行路难(其四)》用比兴的手法对当时门第确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生气的控诉的两句诗是“,”。

(3)《拟行路难(其四)》中,“,”是作者的自我劝慰:认命,不再忧愁!

(4)在《拟行路难(其四)》中,作者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

答案(1)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2)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3)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4)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2.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1)《客至》中,表现孤独之中嘉客临门而喜不自胜的句子是“,”。

(2)《客至》中,写款待寒酸简洁却满蕴真情的句子是“,”。

(3)《客至》中,“”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非常秀丽可爱;“”点出环境清幽偏僻,为作者的生活增加了隐逸的色调。

(4)《客至》中,诗人以“,”作结,把气氛推向高潮。

答案(1)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2)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3)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4)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3.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1)《登快阁》中,“,”透露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登上快阁观赏自然景色的满意。

(2)《登快阁》中,“,”两句是诗人初登快阁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

(3)《登快阁》中巧用典故,其中“”化用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化用阮籍青白眼事。在良辰美景中,诗人心中的忧烦无端而来,表达了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胸怀无人理解的苦痛。

(4)《登快阁》中,“,”道出了作者的希望。解脱的出路何在呢?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诗人的归船、白鸥之想。

答案(1)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2)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3)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4)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4.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1)《临安春雨初霁》中,“,”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它在全诗中的作用不仅在于刻画春光,而且与前后诗意浑然一体。

(2)《临安春雨初霁》中,“,”两句采纳一个独具匠心的比方,感叹世态人情浅薄,同时诗人自问为什么过客居孤独无聊的生活。

(3)《临安春雨初霁》中“,”两句,表面上看是写诗人写书品茗极闲适安静的生活,实际暗含诗人有志难为的无限感慨和牢骚。

(4)《临安春雨初霁》中,用来描写诗人因闲居无聊,志不得伸,还是争取清明之前回到家乡的句子是“,”。

答案(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2)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3)短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4)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二、课内古诗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5~6题。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5.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诗开头两句中,作者恰当地运用了借代手法,用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代指社会生活中有着不同地位的人。B.本诗第三、四两句以宿命论观点来说明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表明据此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中求解脱的渴望。C.诗的结尾写人心非草木,不行能没有感情,心中的愤懑好像到了随时都会爆炸的程度,但到了嘴边却突然被克制住了。D.作者从一般自然现象顿悟出了与之相类似的某种人生哲理,全诗托物寓意,突显出含蓄不露、蕴藉深厚的艺术效果。答案A解析A项,不是“借代”,是“比方”。6.清代沈德潜评价此诗说:“妙在不曾说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参考答案①对不公允门阀制度的不满。②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③世路艰难、忍气吞声的无奈与悲伤。解析解答该题,应当结合诗中表现作者情感的诗句以及作者的身世生平和诗歌的写作背景考虑。本诗表面上叫人们放宽心胸,承认现实,内里蕴蓄着无限的辛酸与愤慨。诗人出身寒微,渴望能以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却受到社会现实的压制和世俗偏见的阻碍,于是常借助诗歌创作来抒发心中建功立业的愿望,倾吐志士备遭压迫的苦痛,流露出对门阀社会的不满和抗争心情。(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7~8题。客至 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交代了户外环境,点明白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作者的心境。B.颔联采纳与客谈话的口吻,通过扫花径、开蓬门的行为增加了生活实感。C.颈联描绘了待客的生活场景,让人感受到主客之间的深厚情意和融洽气氛。D.尾联呼邻共饮的细微环节描写别开生面,尤其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答案D解析D项,尾联平白如话,没有体现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所谓“沉郁”,主要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厚;所谓“顿挫”,主要指诗歌表情达意抑扬跌宕,音调声情起伏迭变。“沉郁”与作品的主要意境有关,“顿挫”则与作品的表现技巧有关。8.本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结合详细诗句简要分析。参考答案前两联虚写客至,后两联实写待客。“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两句虚写客至,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下句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日才第一次为客人打开。孤独之中,嘉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子不由得喜不自胜。“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两句实写客至,作者专拈出最能显示宾主情意的生活场景,实写待客就餐、频频劝饮的场面,字里行间充溢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气氛。解析“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两句虚写客至,“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两句实写客至款待客人。(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9~10题。登快阁 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了却”二字,渲染了诗人办完公事后如释重负的欢快心情,与“快阁”之“快”暗相呼应。B.诗人登上快阁,在晚晴余晖里倚栏远眺,“倚晚晴”三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诗人的情态,也为下句的描写做了铺垫。C.诗人只有见到美酒,才值得加以青眼,而一个“横”字却又传神地勾画出诗人无可奈何、孤独无聊的神情。D.尾联以景结情,作者看到眼前的“归船”“白鸥”,想到人生羁绊、为官艰辛,真心希望自己早日脱离官场,回到家乡。答案D解析D项,“以景结情”不当,最终一句是直抒胸臆;且“归船”“白鸥”是想象之景。10.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诗歌的颔联。参考答案①本联抓住典型景物写了登高所见秋景——千山重叠,无边落木,江水清澈,夜月清明;②写出了秋景高远壮阔的特点,营造了一种空明阔大的意境;③情景交融,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投身自然的喜悦心情,也是作者胸襟怀抱的写照。解析“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远望多数秋山,山上的落叶飘舞了,浩渺的天空此时显得更加辽远阔大;澄净如玉的澄江在快阁下淙淙流过,一弯新月,映照在江水中,显得更加空明清澈。这是诗人初登快阁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1~12题。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1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诗与《书愤》同年创作,但二者风格不同,本诗清雅自然,而《书愤》豪壮苍凉。B.绵绵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明如春光,则在卖花中透出,写得形象而有深致。C.“闲”和“戏”写出诗人闲居京华以草书消遣以及在晴窗下煎茶的闲适安静的心境。D.诗人巧用修辞:“薄似纱”运用比方,生动形象;“风尘”,一语双关,寓意深刻。答案C解析C项,“闲适安静的心境”错误。“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的意思是,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煎茶,表面上看是极闲适安静的境界,然而结合作者的爱国思想及创作的背景,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而诗人却在以作书煎茶消磨时间,多么无聊而可悲,正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选项中“闲适安静的心境”理解错误。12.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参考答案①世态炎凉的感慨、对官场的厌倦;②不被重用的无聊与无奈;③国家多事的忧虑。解析此题解答时应先联系作者陆游是南宋闻名爱国诗人,联系创作背景并结合注释可知,作者当时奉诏入京,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百无聊赖。再来逐联理解诗句:由首联“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的“薄”“谁令”可知,作者感叹世态人情薄得就像半透亮的纱,表达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客居京华的蹉跎之感。由颔联“小楼一夜听春雨”的“一夜”可知,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它示意了诗人因国事家愁一夜未曾入睡。由颈联“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的“闲”“戏”可知,诗人客居京华,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煎茶,表面上看是极闲适安静的境界,实则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由尾联“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可知,诗人声称清明不远,应早日回家,其实是在自我解嘲,是本已厌倦官场却又客居京华的无奈之举。课时作业建议用时:40分钟实际用时:分钟

满分:38分实际得分:分

一、课外古诗阅读(18分)(一)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第1~2题。(9分)夜过邵伯湖 李东阳苍苍雾连空,冉冉月堕水。飘飖双鬓风,恍惚无定止。轻帆不用楫,惊浪长在耳。江湖日浩荡,行役方未已。羁栖正愁绝,况乃中夜起。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句的“连”字,形象地写出了邵伯湖夜晚水汽蒸腾、与天相接的特点。B.第三、四句“飘飖”与“恍惚”对仗工整,体现了近体诗格律谨严的特点。C.“轻帆不用楫”与李白的“轻舟已过万重山”表达的乘舟体验大为不同。D.诗歌由眼前景开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了夜行邵伯湖时的感受。答案B解析本诗是古体诗,不是近体诗。2.诗歌是如何表现羁旅之愁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①开头两句用湖中夜景的浩大开阔反衬诗人羁旅的孤独。②后四句以描写行程的艰险烘托羁旅之愁。③最终四句抒怀,表达羁旅中的无限愁绪。(每点2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3~4题。(9分)寒硖① 杜甫行迈日静静,山谷势多端。云门转绝岸,积阻霾天寒。寒硖不行度,我实衣裳单。况当仲冬交,溯沿增波澜。野人寻烟语,行子傍水餐。此生免荷殳②,未敢辞路难。注①寒硖:地名,在今甘肃西和。②殳(shū):古代兵器,多用竹或木制成,有棱无刃。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日静静”描写长时间跋涉,“势多端”描写谷壑幽深,重峦叠嶂,山路险峻。首联通过险恶的环境,烘托日高人困之情态。B.其次联承首联描写环境的恶劣:阴云密布,硖谷幽深,寒意逼人,光线昏暗,好像无路可寻。诗句中透露着严峻惊慌的气氛。C.第三、四两联采纳比方的手法,着重描写诗人途中啼饥号寒的感受,表达了长期饱受饥寒艰辛之苦的凄凉沉郁、哀壮感伤之情。D.第五联描写诗人走出寒硖后,沿途所见景象:时局动荡,百姓流离失所,到处找寻做饭的烟火,流浪的行人只能在河边餐饮。答案C解析“采纳比方的手法”错,采纳的是白描手法。4.有诗评家说这首诗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尾联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①尾联的意思是:假如能免除战祸,百姓不再扛着武器从军作战,而能安家立业,自己历经艰险,长途跋涉,又何妨呢?②尾联中诗人由自身遭受、眼前现实而联想到百姓的苦难,表现了诗人忧民感乱、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情怀。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主题有异曲同工之妙。(每个要点3分,意思对即可)二、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苍苍的榕树啊,用怎样的魔力把全村的人召集到膝下?不是好听的言语,也不是诱惑的微笑,只是静默地张开温顺的翅膀,在风雨中为他们遮挡,在燥热中给他们阴凉,以无限的爱心庇护着劳苦而淳朴的人们。我深深怀念在榕树下度过的开心的夏夜。有人卷一条被单,睡在光滑的石板上;有人搬几块床板,一头搁着长凳,一头就搁在桥栏杆上,铺一张草席躺下。我喜爱跟大人们一起挤在那里睡,仰视头上黑黝黝的榕树的影子,在神奇而安静的气氛中,专心灵与天上微笑的星星沟通。①,如水的月华给山野披上一层透亮的轻纱,将一切都变得不很真实,似梦境,似仙境。在睡意蒙眬中,有嫦娥驾一片白云静静飞过,有桂花的芳香自榕树枝头轻轻洒下来。而桥下的流水静静地唱着甜蜜的摇篮曲,催人在夜风温馨的摩挲中渐渐沉入梦乡……

那样的日子不会回来了。我仿佛刚刚从一场梦中醒转,身上还留有榕树叶隙漏下的凉爽。小儿子摘了一把榕树叶子,递到我面前,于是我又一叶一叶卷起来给他吹。那忽高忽低、时远时近的哨音,充溢成一片浓浓的乡愁,覆盖在我的四周。家乡的亲切的榕树啊,我是在你绿荫的怀抱中长大的,假如你有知觉,会知道我在这遥远的异乡怀念着你吗?假如你有思想,你会像慈母一样,②?

(有删改)5.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A.设问、通感、拟人B.设问、排比、拟人C.比方、通感、对偶D.比方、排比、对偶答案A解析“苍苍的榕树啊,用怎样的魔力把全村的人召集到膝下?不是好听的言语,也不是诱惑的微笑,只是静默地张开温顺的翅膀……”问后自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只是静默地张开温顺的翅膀”把榕树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有桂花的芳香自榕树枝头轻轻洒下来”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芳香”是嗅觉感受,“洒”是视觉感受。“如水的月华”把“月华”比成“水”,运用了比方的修辞手法。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有嫦娥驾一片白云飞过,有桂花的芳香自榕树枝头洒下来。而桥下的流水唱着甜蜜的摇篮曲”。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参考答案“静静”“轻轻”“静静”等形容词的叠用,把动作表现得温顺,衬托出环境的静谧,渲染出美丽、温馨的意境,表现出音韵美。解析“有嫦娥驾一片白云飞过,有桂花的芳香自榕树枝头洒下来。而桥下的流水唱着甜蜜的摇篮曲”和原句“有嫦娥驾一片白云静静飞过,有桂花的芳香自榕树枝头轻轻洒下来。而桥下的流水静静地唱着甜蜜的摇篮曲”比较,题干句少了“静静”“轻轻”“静静”这些叠词。叠词能增加音韵美。“静静”“轻轻”给人以温顺感,“静静”给人以静谧感。7.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4分)参考答案①要是有月亮的夜晚(关键信息为月亮)②思念我这漂泊天际的游子吗(关键信息为思念、游子,意思对即可)解析由“如水的月华”可以推知,①应填写“要是有月亮的夜晚”等内容。由“遥远的异乡”“像慈母一样”和问号,可知,②应填写的关键信息为思念、游子,详细可填写“思念我这漂泊天际的游子吗”。8.下面是某同学为高校自主招生打算的材料片段,有五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进入中学以来,我非常自律,攒劲学习,学业成果名列前茅,得到了同学和先师的赞扬,心里踌躇满志。惊闻贵校学术气氛深厚,是一所名校,我很憧憬到贵校学习生活。希望贵校务必考察本人,本人表示万分感谢。参考答案①“攒劲”改为“努力”;②“先师”改为“老师”;③“踌躇满志”改为“相当兴奋”;④“惊闻”改为“欣闻”;⑤“务必”改为“予以”或删去。解析第①处,“攒劲”是口语,应改为书面语“努力”或“勤奋”;第②处不得体,“先师”指已故的老师,应改为“老师”;第③处不得体,“踌躇满志”,自以为了不得,表示很得意,是带贬义色调的词语,语体色调不恰当,应改为“相当(很)兴奋”;第④处,“惊闻”后一般接不好的事情,应改为“欣闻”;第⑤处不得体,“务必”指肯定、必需的意思,有吩咐的意味,应删去。9.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