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5-第一节生物圈与植被分析土壤形成的缘由[课标内容要求]1.通过野外视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野外视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学科核心素养]综合思维:相识生物圈对地表环境的作用,学会分析植被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结合视察地的地形、气候、植被等,分析土壤形成的因素。区域认知:结合材料、图像,认知典型区域的植被与土壤。地理实践力:通过野外视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视察并分析土壤的外部特征及土壤的剖面层次、颜色、质地等。[学问体系导图]一、生物圈与植被1.相识生物圈❶(1)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和整个水圈。(2)生物圈的作用:①生物圈对地表环境的形成和变更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②生物圈具有调整和稳定地表环境的作用。❶地面以上100m,大致相当于木本植物的最大生长高度,水面以下200m大致是阳光能够透射的深度,这一薄层是生命活动最活跃的圈层,即生物圈的核心部分。2.识别植被类型(1)森林植被❷森林植被是主要由树木组成的植物群落。典型的森林植被包括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等。❸类型概念植被特点分布常见树种常绿阔叶林主要由常绿的阔叶树组成的森林植被一年四季常青;树冠浑圆、树叶叶面多呈革质,表面光滑、无绒毛,质地较硬一般分布在暖和潮湿的热带、亚热带气候区樟树、椰子树落叶阔叶林主要由落叶的阔叶树组成的森林植被夏季葱绿,冬季落叶;叶片多呈纸质,宽而薄潮湿、半潮湿的温带气候区桦树、杨树、柳树、榆树、银杏树等针叶林主要由针叶树组成的森林植被叶子呈针状;针叶树包括常绿和落叶、耐寒和耐旱、喜温柔喜湿等不同类型分布比较广泛,主要分布在寒温带(亚寒带)气候区,其北界就是森林的北界❹主要由云杉、冷杉、落叶松等一些耐寒树种组成。其中由落叶松组成的称为光明针叶林,主要由云杉、冷杉组成的称为暗针叶林❷森林植被还有热带雨林和常绿硬叶林。❸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区,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类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❹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北纬50°以北至北极圈的地区。俄罗斯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南半球没有此植被。(2)草原植被①热带草原a.分布: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0°~20°的热带大陆上,年降水量在500~1000mm,降水主要集中在湿季,干季几乎没有雨水。b.特点:具有很强的耐旱性,通常是成片的高草中点缀着零星的树木,湿季时郁郁葱葱,干季时一片凋萎。②温带草原a.分布:主要分布在温带半潮湿、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400mm,且主要集中在夏季。b.特点:群落结构简洁,几乎没有树木,仅有草本层。植物具有耐旱的特征,且”一岁一枯荣”。(3)荒漠植被❺①分布: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以及温带的干旱气候区。②特点:有的植物叶面缩小或退化,呈鳞片状、刺状或无叶,以削减水分蒸腾;有的具肉质茎或叶,以贮存水分;有的茎叶覆盖茸毛,以反抗灼热;大多数植物根系发达,利于从深层土壤中汲取水分。❻❺旱生植物与水生植物(1)旱生植物:叶子退化或成刺状,根系发达,肉质茎并且外层有角质膜。(2)水生植物:叶子硕大,根系退化,茎内有孔。❻除了以上讲的自然植被以外,还有人工植被,如花园、果园、人工的竹林等。3.植被与环境的关系(1)环境对植被的影响①植物的种类与分布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对植物影响最大的是气候,此外还受土壤、地形等因素影响。②植物生长依靠于环境,因此植物的生长状况及分布可以反过来指示环境。(2)植被对环境的影响(以森林植被为例)①固碳释氧,净化空气。②涵养水源,保育土壤。③积累养分物质,爱护生物多样性。④防风固沙,减轻灾难。二、分析土壤形成的缘由1.相识土壤(1)土壤概念:指陆地表面具有肯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❼(2)分层结构:发育成熟的土壤,从地面对下有明显的垂直差异,如下图所示,自上而下为A腐殖质层,B淋溶层,C淀积层,D成土母质层和基岩。(3)土壤剖面的意义①反映了土壤的发育程度:土层厚、层次多或分层明显,表明土壤发育程度高;土层薄、层次少或分层不明显,表明土壤发育程度低。②土壤的颜色、有机质含量等,在肯定程度上反映环境因素对土壤形成过程的影响。(4)土壤的物质组成:土壤由A矿物质、B有机质、C水分和空气等物质组成。❼土壤的本质属性: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❽土壤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因此,农作物可以抵挡适度的旱情。❾有机质是土壤肥力凹凸的重要标记,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森林中植被茂密,但一般而言森林土却不如草原土肥沃。这是因为草类根系茂密且集中在近地表的土壤中,从而为土壤表层供应了大量的有机质。2.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因素作用表现成土母质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为土壤形成供应最基本的矿物质和无机养分不同的成土母质会造成土壤性状的差异气候是土壤形成的动力因素为土壤的形成供应水分和热量,影响矿物质风化、物质迁移,以及植物、动物、微生物的活动生物是土壤形成的确定性因素为土壤供应有机物,变更土壤的结构,形成肥力。其中,植物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地形高度、坡度、坡向等地形因素影响土壤的发育影响光照、热量和水分等条件,同时还影响物质的转换,进而影响土壤的发育时间确定土壤的发育进程随着时间推移,土壤从无到有,从薄到厚,层次由少到多,逐步发育成熟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形成产生了不行忽视的影响改善土壤的结构与性状,提高土壤的生产实力。但一些违反自然成土过程的人类活动,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退化、肥力下降寒冷条件下,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利于有机物积累;暖和潮湿条件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全年都能分解有机物质,使有机质含量削减。水稻土是人工培育土壤;南方低山丘陵的红壤、东北的黑土、华北的黄土、四川的紫色土是自然土壤。过量运用化肥会导致局部地区土壤板结、质量退化,有机质含量不足,保水、保肥、透气性能下降;超量运用的肥料还会随着雨水进入江河,引发水体富养分化。考点一识别植被类型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下题。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获得信息】①两张照片拍摄于3月25日,拍摄当日,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②由照片看出,树叶为阔叶。【尝试解答】B解析:3月25日是我国的春季,由于我国北方冬季气温低,所以树叶凋落,春季气温回升时,树叶起先萌芽。照片显示树叶为阔叶而非针叶。植被类型的判读技巧(1)依据气候类型推断①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②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热带草原。③热带沙漠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热带荒漠。④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潮湿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⑤地中海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⑥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亚寒带针叶林。⑧温带草原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温带草原。⑨温带沙漠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温带荒漠。(2)依据植被的垂直结构、生态特征推断①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困难、有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常见茎花、板根的为热带雨林。②森林常绿、乔林多革质叶片、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初的为常绿阔叶林。③乔木叶片宽敞、春季发芽、夏季葱绿、秋冬季落叶的为落叶阔叶林。④叶片呈针状的为针叶林。⑤以高大的草本植物为主,也有乔木和高大灌木分布的为热带草原。⑥以低矮的草本植物为主,没有乔木,有低矮灌木分布的为温带草原。(3)依据分布规律推断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各地水分条件不同,植被分布发生明显的变更,由森林依次变为草原、荒漠。例如,40°N~60°N大陆西岸,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大陆内部为温带草原、荒漠。我国森林植被分布我国森林植被主要分布于年降水量大于400mm的季风气候区,即大兴安岭-长城-横断山区一线以东地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热带雨林。下图为六种主要植被类型的气候要素分布范围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年平均气温分布范围最大的植被类型是()A.热带雨林B.草原C.阔叶林D.针叶林2.图中植被分布能体现出降水量渐渐削减的是()A.热带雨林、阔叶林、针叶林B.热带雨林、阔叶林、草原C.阔叶林、草原、荒漠D.阔叶林、针叶林、苔原1.B2.C解析:第1题,图示纵坐标代表的是年平均气温,可以看出草原的年平均气温分布范围最大。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阔叶林、草原、荒漠这三种植被类型所对应的年平均气温相差不大,而年降水量渐渐削减。【备选题】读我国四幅闻名林木景观图,完成1、2题。1.关于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冬冷夏热,光照足够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C.丙-黑土肥沃,水源足够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2.关于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B.乙地叶呈针状-常年降水丰富C.丙地四季常青-常年温度较高D.丁地生长较快-常年高温多雨1.A2.C解析:第1题,胡杨位于我国西北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该地区冬冷夏热、光照足够。乙景观图属于亚寒带针叶林,位于我国东北地区,而雪域高原、冻土广布是对青藏地区的描述。丙景观图属于热带季雨林,分布于我国海南,典型土壤为砖红壤。丁景观图属于亚热带景观,黄山所处区域流水侵蚀作用强,风力侵蚀作用弱。第2题,甲地植被根系发达,是当地水资源不足引起的,植被向土壤深处找寻水源;乙地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该地区冬季长而寒冷,暖季短促,气温年较差大;丁地植被生长较快,该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柔少雨。考点二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024·天津高考)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1)、(2)题。(1)最有可能视察到图1中景观的地点,是图2中的()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2)在图1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A.终年积雪区B.高山草甸区C.云杉林带D.山麓草原【获得信息】①由图1可知,该景观图的拍摄者应位于草原地区,且在草原上方1400米~2700米处出现了云杉林。②云杉林上方依次是高山草甸、终年积雪区(3700米以上)。③由图2可知,甲地海拔约为1000米,乙地是位于天山山脉北面的准噶尔盆地,丙地海拔在3000~5000米,丁地位于天山山脉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尝试解答】(1)A(2)C解析:第(1)题,由信息①③可得,最有可能视察到图1中景观的地点,海拔应在1400米以下,且处于草原地区。乙地应是荒漠景观,丙地海拔较高,丁地因地形封闭,潮湿气流难以深化,故天山山脉南坡没有云杉林。第(2)题,依据上题分析,图1景观的观测点在甲地,甲地所在的伊犁河谷受来自大西洋气流的影响,山腰地带降水较多,形成了森林。植被与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要素影响气候对植被①热量:确定了植物的种类、生长速度、生长量,不同的热量带,植被的类型不同②光照:影响喜光、喜阴植物的生长,喜光植物向阳一侧生长好③降水:同一纬度,降水从沿海到内陆削减,植被呈现出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同一地点,降水多的年份树木生长好,年轮宽气候植被对气候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森林茂密的地区,空气湿度大,气温日较差小地貌地貌对植被①山地阳坡和阴坡植被不同,一般马尾松生长在阳坡,而冷杉生长在阴坡②海拔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因此在山区,不同海拔的植被不同③受地形的阻挡,山脉两侧植被不同,如安第斯山脉南部西侧为迎风坡,降水多,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东侧为背风坡,降水少,形成温带荒漠和草原;天山北坡有森林,南坡则没有植被对地貌一方面加快岩石的风化过程,变更地貌形态;另一方面又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水文水文对植被水文条件好的地方,一般植被繁茂植被对水文植被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促进水循环,减小河流含沙量,减小河流径流量的变更幅度土壤土壤对植被土壤肥力、水分含量、特性等影响植被生长,如茶树耐酸怯碱,喜排水良好的土壤植被对土壤植被生长可以变更土壤的性质,如大豆可以固氮;亚热带气候区植被繁茂,导致土壤有机酸含量增加,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不同的区域森林的主要环境效益不同区域森林的环境效益举例降水丰富潮湿地区(尤其是丘陵山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削减水土流失长江中上游山区的防护林主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干旱半干旱地区防风固沙、爱护农田牧场西北地区风沙大,“西北防护林”的主要功能是防风固沙沿海地区防止海风侵袭,爱护海堤红树林是自然的海岸防线,具有减小风速、防止海风和海水对海岸侵蚀,净化海水、促淤造陆等作用城市绿地可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滞尘、减弱噪声城市工业、交通污染严峻,故城市绿地主要功能是吸烟滞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减弱噪声杨柳飞絮是杨树和柳树雌株在春天种子成熟时,产生羽绒状花絮随风飘散的自然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城市绿化率低。20世纪60年头起先,北京等北方城市选取杨树、柳树为主要树种开展大规模城市绿化活动。近年来,每年春天杨柳飞絮漫天飘舞,对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危害越来越大。下图为某年杨柳絮飘飞预警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20世纪60年头北京等城市选用杨树、柳树作为城市绿化主要树种,主要是因为杨树和柳树()A.树冠高大,树形美丽B.释氧除菌,净化空气作用明显C.涵养水源,水土保持效果好D.适应性强,生长快2.近年来,杨柳飞絮对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危害越来越严峻的主要缘由是()A.城市公园、湿地等绿化用地增多B.气候变暖,杨柳飞絮期提前且延长C.城市高大建筑及硬化路面增多D.杨树和柳树在城市绿化树种中的数量和比例提高3.下列四个城市杨柳絮飘飞发生时间最早的是()A.济南 B.青岛C.北京 D.石家庄1.D2.C3.A解析:第1题,留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联系时代背景,当时我国城市绿化率很低,须要快速提高绿化率,故选择适应实力强、生长快、廉价的树种进行绿化。第2题,杨柳飞絮可在公园绿地落下、积累,削减危害。城市中建筑和硬化路面增多,使飞絮无法附着,接着飘扬,增加危害。气候变暖不会明显变更飞絮期。杨树和柳树在城市绿化树种中的数量和比例提高不是主要缘由。第3题,济南的纬度比北京和石家庄的低,气温回升快;济南比青岛干燥,升温快。【备选题】在热带雨林中,植物叶子具有尾状尖端的现象就叫作“滴水叶尖”(下图所示)。“滴水叶尖”反映出的气候特征是()A.暖和潮湿B.温柔干燥C.高温干燥D.高温多雨D解析: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为适应这一环境,植物叶子具有尾状尖端,即“滴水叶尖”。考点三分析土壤形成的缘由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①至⑤代表了自然环境的大气、生物、地质、地形、水文要素,其中对土壤形成比较稳定的影响要素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2)图示区域()A.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亲密相关B.山坡上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C.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D.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获得信息】①由图及题干可得,①②③④⑤分别代表大气、生物、地质、地形、水文。②由图可知,该区域植物茂密,既有森林,也有草地,动物种类繁多。【尝试解答】(1)C(2)A解析:第(1)题,由信息①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各种成土因素中,母质(与地质亲密相关)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气候和生物则是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第(2)题,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关系亲密。山坡上因地形坡度大,土壤易被侵蚀搬运,故土壤厚度较薄。土壤的矿物养分来自成土母质,植被供应有机质。草地由于根系密集,利于有机质富集,有机质含量较森林土壤高。土壤的组成组成特征作用关系矿物质①土壤的物质基础,成土母质(风化壳或风化积累物)风化形成的土壤固体颗粒;②经风化分解,释放一些养分元素(K、P、Ca、Mg等),供植物汲取主要成分,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①彼此间有亲密联系,共同形成了土壤的肥力特性;②肥力凹凸取决于水、肥、气、热四个因素的协调程度有机质(腐殖质)①多集中在表层;②释放氮,干脆影响土壤肥力的形成和发育最重要成分,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土壤形成发育的主要标记空气贮存在土壤孔隙中,具有很大的流淌性,使土壤能通气透水,蓄水保温不行缺少的成分,影响土壤的热量状况水分自然环境各要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1.成土母质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的影响2.气候与土壤3.生物对土壤的影响(1)生物在土壤形成中起着主导作用,如下图:(2)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对土壤肥力产生重要影响,如下图:4.地形与土壤【备选要点】不同颜色的土壤土壤主要分布区成因及特点黑色土壤我国东北地区夏季暖和潮湿,草类生长茂密,冬季寒冷,微生物活动较弱,土壤中有机物分解慢,积累较多,土色较黑红色土壤南方地区高温多雨,土壤中矿物质的淋溶作用剧烈,氧化铁含量高,所以土壤呈红色青色土壤东部雨水较多且排水不畅或长期被淹的地区土壤中的铁多以氧化亚铁形式存在,土壤呈青灰色白色土壤西部地区气候干旱,土壤中盐碱含量比较高,有机质含量较低,水分较少,土壤经常呈白色黄色土壤黄土高原地区风力搬运的黄色粉土沉积物(2024·济宁模拟)土壤种子库是指土壤内部及其表面具有生命力的种子总和,来源于地表植被,植物群落对土壤种子库的组成及空间分布有着干脆影响。下图示意川西山区采集到的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季节性商品存储租赁协议
- 煤矿开采挖机手招聘合同
- 建筑制冷合同管理:提升制冷效果
- 2025赞助商合同写范文
- 生物医药领域技术聘用协议范本
- 港口装卸杂工招聘协议
- 时尚家居展模特展示合同
- 授权代理协议书范例
- 美容师专属职位聘用协议
- 公路交通标志牌安装合同
- 办公楼消防改造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家长会 课件
- 溯源与解读:学科实践即学习方式变革的新方向
- 班克街教育方案
- 护理教育改革与创新研究
- 2024年日历(打印版每月一张)
- 技术总监年度述职报告
- 孔雀东南飞课本剧剧本
- 幼儿园大班科学课件:《植物的生长》
- DB3212T 2002-2019 鹅性能测定操作技术规程
- 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