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热点•微专题【知识分析】运用所学地理原理、理论,科学评析生态文明案例(模式)。1.以区位理论评析生态文明案例(模式)发展的条件生态文明案例或模式的形成、发展、变化,是当地自然、人文区位条件综合影响的结果。分析此类试题时,要基于区位分析的视角,从自然、人文两方面的具体区位条件入手分析(试题特别指明仅分析自然或人文的除外)。微专题生态文明案例(模式)的科学评析2.以整体性理论评析生态文明案例(模式)中某一地理事物(要素)的特点按照整体性原理,生态环境中某一地理事物(要素)的特点,是其他与之相联系的地理事物(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为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中,牵一发而动全身。故分析某一事物(要素)的特点,要从其他要素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如对于水源干涸的原因,要从易渗漏的土质(土壤要素)、埋藏较深的地下水(水文要素)、易排水的坡地(地形要素)的影响进行分析。3.以可持续发展理论评析生态文明案例(模式)的影响对地理事物影响的评析,关键是要科学、全面。可持续发展就是一种全面、综合的发展,能全面兼顾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故在评析生态文明案例(模式)的影响时,要善于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角度进行全面评析。【试题演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凤堰梯田位于陕西省南部。乾隆年间,湖南长沙移民见此地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茂密,与江南相似,于是游说当地农户共同开垦,并逐渐完善梯田灌溉系统。凤堰梯田主要位于山前冲积扇,在修筑初期,常发生“前一天灌满水,第二天就干涸”的情形。后来,当地农户采取各种措施,解决了这个问题。该梯田现为我国北方省级行政区面积最大的水稻梯田,成为旅游胜地。材料二下图为凤堰梯田位置及景观。(1)分析凤堰发展水稻梯田的有利条件。【答案】自然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位于山前冲积扇,坡度较缓,利于修筑梯田;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近河流,水源充足。人文条件:湖南移民具有修建水稻梯田的技术。(2)说明梯田修筑初期水源易干涸的主要原因。【答案】土质疏松,孔隙大,地表水易渗漏;地下水埋藏较深;有一定坡度,排水条件好。(3)分析凤堰梯田的修筑对当地的有利影响。【答案】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活水平;缓解人地矛盾;减轻水土流失,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可利用梯田景观发展旅游业。【背景材料】2023年4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该法律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坚持生态保护第一,聚焦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主要矛盾、特殊问题、突出特点,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综合治理、系统治理、
源头治理,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法治保障。热点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试题演练】1.(2023年广西钦州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青海省南部,河流密布、湖泊众多,是世界海拔最高、跨流域最广、我国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长江、黄河、澜沧江均发源于此,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建立三江源国家公园,对我国的生态保护及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材料二冬虫夏草又叫中华虫草,极喜低温,一般3~5年才能长成,且温度高于20℃就不能正常生长,主要生长在海拔3000~5000米阴坡、半阴坡湿润的灌木和草甸中。过去十多年间,虫草的价格暴涨。青海虫草产量占我国总产量的60%左右,主产区是玉树藏族自治州和果洛藏族自治州。每年夏季,数以万计的人们进入青藏高原挖虫草。(1)简述目前三江源地区可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答案】草场退化;水土流失;虫鼠猖獗;湖泊萎缩,湿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2)说明建立三江源国家公园对我国生态保护的意义。【答案】涵养水源,保障水质;防止水土流失;防止草场退化和沙化;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3)简析玉树藏族自治州和果洛藏族自治州适合冬虫夏草生长的独特地理条件。【答案】海拔高,气温低,气候寒冷,适合虫草生存;地势起伏大,山谷的阴坡、半阴坡为虫草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夏季高山灌木、草甸发育,适合虫草生长;蒸发弱,潮湿的土壤利于虫草生长;地广人稀,人类活动影响较小。(4)有人提出,冬虫夏草利润可观,市场需求大,这是青海经济发展的契机。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答案】赞同。理由:青海具有适合虫草生长的独特环境;农牧民采挖虫草可以增加收入;可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或不赞同。理由:青海省地处高寒区,生态环境脆弱;过度采挖会导致草场、湿地退化,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虫草利润较高,过度采挖会加剧人地矛盾,影响社会安定。)2.(2022年内蒙古赤峰市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青藏高原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热点区域之一,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对该区域相关研究成果的“关键词”(下表)分析发现:随着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变化,不同阶段研究主题也相应调整。其中,1951—1992年以基础调查为主,摸清资源环境状况,关注高原隆起对环境的影响,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提供了支撑。归纳出1993—2020年青藏高原研究的两类主题,并分别指出其环境意义。阶段主要“关键词”1951—1992年植被类型、冰川冻土、降水量、海拔、大气环流、高原隆起、东亚季风1993—2020年气候变化、人类活动、青藏铁路、三江源、物种多样性、珍稀动物保护【答案】研究主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