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件_第1页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件_第2页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件_第3页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件_第4页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一、淝水之战1、背景强大后的前秦,疆域东濒大海,南抵汉水,西至龟兹,北达沙漠,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局面。。前秦87万东晋

8万2、淝水之战383年,苻坚不顾一致反对,强征各族人民当兵,拼凑了步兵60万、骑兵27万、从长安南下,企图一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苻坚骄狂地宣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淝水之战在决战即将爆发时,东晋将领提出要前秦军队稍稍后撤,以便晋军过河交战。苻坚认为在晋军渡河时发动突然袭击,定能一举获胜,随即命令军队后撤。不料,当前秦军队后撤时,有人在阵后大喊“秦军被打败了!”前秦顿时大乱,自相践踏,一溃而不可收拾。晋军乘机发动猛烈进攻,打败前秦军队。苻坚中箭负伤,带领残兵败将讨回北方。

材料一:370年车骑十六万灭前燕;371年步骑七万灭仇池;373年五万攻取梁、益二州;374年五万甲士平定叛乱;376年三十万大军灭代国;378年十七万人攻取襄阳;383年战争前,朝臣皆反对出兵。①征战次数多,人民厌战材料二:苻融哭着对苻坚说出自己最大的心事:鲜卑人、羌人、羯人布满在长安附近一带,他们都是前秦的仇敌,大军一旦东下,关中会发生极大危险。——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②民族矛盾尖锐材料三:出师前,苻坚自恃兵多势强,号称自己的百万大军,“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晋书》③苻坚骄傲轻敌,指挥不当,战线过长。东晋胜利的原因:①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②内部团结,军队士气高涨。③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思考:前秦拥兵八十余万,为什么却不能统一江南?影响东晋在淝水之战中战胜前秦,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相对稳定的局势,使社会经济得以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而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二、北魏孝文帝改革内蒙古呼伦贝尔鲜卑族发祥地----------嘎仙洞遗址嘎仙洞刻石拓片维太平真君四年,癸未岁,七月廿五日/,天子臣焘,使谒者仆射库六官、/中书侍郎李敞、傅㝹,用骏足、一元大武、/柔毛之牲,敢昭告于/皇天之神:启辟之初,佑我皇祖,于彼土田。/历载亿年,聿来南迁。应受多福,/光宅中原。惟祖惟父,拓定四边。庆流/后胤,延及冲人,阐扬玄风,增构崇堂。剋/翦凶丑,威暨四荒。幽人忘暇,稽首来王。始/闻旧墟,爰在彼方。悠悠之怀,希仰余光。王/业之兴,起自皇祖。绵绵瓜瓞,时惟多祜。/归以谢施,推以配天。子子孙孙,福禄永/延。荐于/皇皇帝天,/皇皇后土。以/皇祖先可寒配,/皇妣先可敦配。/尚飨。/东侯帅使念凿。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北魏前期官员没有俸禄,收入主要还是依靠掳掠与赏赐战利品的办法,统一北方后,战争与掠夺的机会少了,于是,官员开始公开贪污受贿,搜刮百姓。霸占农民土地,农民流离失所,激化了阶级矛盾。在战争中往往驱使汉人为先锋,鲜卑骑兵在后面督阵并任意践踏汉人。当时北方各族人民长期杂居,民族聚落已不多见。内迁的各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与汉族已无明显的区别。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激化北方出现了民族交融的趋势1、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背景思考:北魏面临哪些难题?

①当时,北方各族人民长期杂居,民族聚落已不多见。内迁的各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与汉族已无明显的区别。②鲜卑拓跋部因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汉名元宏。北魏王朝第七位皇帝,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生母李夫人。皇兴三年(469年),册立皇太子。按照北魏子贵母死制度,拓跋宏成为太子时,生母惨遭赐死,由祖母文明太后抚养成人。拓跋宏五岁即位,年号延兴,祖母文明太后临朝执政,对鲜卑化的朝廷进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改革,冯太后先整顿吏治,立三长制,实行均田制,再颁俸禄制,孝文帝深受影响。太和十四年(490年),孝文帝正式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孝文帝拓跋宏(467—499)

北魏孝文帝即位时才五岁,由祖母冯太后临朝听政。冯太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推动了鲜卑族汉化,促进了民族交融。孝文帝受她的影响很大。冯太后去世后,他继续推行改革。相关史事:材料1“此间(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魏书·任城王传》材料2:秦汉以来,北部的两个文化中心,一是长安,一是洛阳。北方汉人士族并不以江左政权为依归,并不向往南朝。洛阳为东汉、魏、晋故都,……谁能定鼎嵩洛,谁便是文化正统的所在。……当然,但是定鼎嵩洛,不搞汉化也不行。孝文帝迁都洛阳,厉行汉化,其目的正在统一胡汉,确保北魏统治。

——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494年,迁都洛阳思考: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平城地处偏远,不利于对广大中原地区的统治和吸收汉文化,而迁都洛阳有利于统一胡汉,巩固北魏统治。打破民族地域,促进民族互动、交融。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改革目的:维护北魏政权的统治(巩固统治)(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30岁以上的鲜卑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要立即改说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罢官降爵。——《资治通鉴》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说汉语

打破语言障碍,便于鲜卑族与汉族的交流学习。以汉服代替鲜卑服鲜卑姓汉姓拓跋元贺楼楼邱穆陵穆步六孤陆贺赖贺独孤刘④改鲜卑姓为汉姓;改汉姓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汉族贵族)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⑤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通汉婚减少胡汉观念,促进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促进鲜卑与汉族的交往和民族交融材料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般阜。——[北魏]杨衒之著:《洛阳伽蓝记》材料中孝文帝改革的目的达到了吗?能否从材料中找到依据?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①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皇帝,是少数民族政治家和改革家;(地位)

②他进行的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迁都洛阳,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正)

③但从鲜卑族拓跋部角度看,孝文帝改革忽视了保持本民族文化特点,使鲜卑族丧失勇武之气,是最终导致鲜卑族分裂和消亡的原因之一。(反)材料二:鲜卑族作为一个民族,已经不存在了。因此有人说:“孝文帝的改革使一个有近千年历史的纯粹的鲜卑族及其文化和语言很快消亡,所以他是千古罪人。”材料一: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阅读下面的材料,思考问题。如何评价北魏孝文帝?启示:①改革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历史发展趋势。②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③应有改革创新与与时俱进的精神④改革要有不畏阻力的精神⑤要善于学习先进文化

汉服胡服牛耕,铁犁少数民族开始定居,从事农业生产;汉族学习畜牧,接受少数民族的食物、用具等。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1、民族交融的表现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扬场采桑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

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犁地图》汉人《放牧图》汉族妇女蒸馍与烙饼砖画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胡床、方凳胡床椅子方凳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学习畜牧经验,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融入到汉族的生活中。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北魏经典拓碑实行君主专制制度政治制度: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君主专制制度。由于北方民族善于骑射,涉水草,所以多上身着褶,下身着裤,称为“裤褶服”。裤褶服是北方民族日常穿用的服饰,但在传入中原后为了符合汉族服饰的特点进行了改进,主要是改大袖口,改阔裤腿,多作为军服或休闲装,在南朝时盛行。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北魏骑兵俑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受到汉族民众的喜爱。汉人演奏少数民族乐器图敦煌飞天乐舞壁画北魏书法北朝乐府《木兰诗》魏晋时期,少数民族音乐不断传入中原,西域的乐器也大量传入——魏晋时期的北方,胡汉合舞已成为普遍风气,各兄弟民族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推进了乐舞的民展。北魏盛乐乐舞俑云冈石窟乐舞石雕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胡汉合舞已成为普遍风气云冈石窟汉族妇女蒸馍与烙饼砖画

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材料:他们带来的有战乱,还有北方民族的充满活力的气质与气魄。……北方草原民族文化是极富生气和极其活跃的。它为中华民族注入新的活力与生命。——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材料:……北朝的强盛来自……变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③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2、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影响①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②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课堂小结

背景:前秦统一黄河流域,与东晋形成对峙局面经过:南下进攻东晋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背景: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鲜卑习俗治理国家困难重重措施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淝水之战方式迁都洛阳推行汉化(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联汉姻)意义: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经济生活:各民族相互学习政治制度:实行君主专制制度民族心理: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影响: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意义: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思想文化: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汉族学习少数民族乐舞1.下图是一件来自北魏时期的彩绘文官俑。该俑深目高鼻,似外族形象,着汉族服饰,宽衣博带,身姿修长,具有极高的史学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件文物反映出()A.北魏时期佛教盛行B.北魏时期民族交融C.文学艺术繁荣发展D.民族隔阂已不存在2.史学家陈寅恪在《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中说:“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