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赏析技巧-如何读懂诗歌+课件_第1页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赏析技巧-如何读懂诗歌+课件_第2页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赏析技巧-如何读懂诗歌+课件_第3页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赏析技巧-如何读懂诗歌+课件_第4页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赏析技巧-如何读懂诗歌+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读懂古诗直接间接,找准路径考情微观年份卷别篇名朝代作者体裁题材2023全国甲卷《临江仙》宋代晃补之宋词送别诗全国乙卷《破阵子》宋代陆游宋词闲适诗新高考Ⅰ卷《答友人论学》宋代林希逸七言律诗说理诗新高考Ⅱ卷《湖上晚归》宋代林逋七言律诗即景抒情诗考情微观年份卷别篇名朝代作者体裁题材2022全国甲卷《画眉鸟》《画眉禽》宋代欧阳修文同七言绝句咏物诗全国乙卷《白下驿饯唐少府》唐代王勃五言律诗送别诗新高考Ⅰ卷《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宋代魏了翁宋词节令诗新高考Ⅱ卷《送别》唐代李白古风送别诗考情微观年份卷别篇名朝代作者体裁题材2021全国甲卷《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宋代陈师道七言律诗酬和诗全国乙卷《鹊桥仙·赠鹭鸶》宋代辛弃疾宋词闲适诗新高考Ⅰ卷《寄江州白司马》唐代杨巨源七言律诗寄赠诗新高考Ⅱ卷《示儿子》宋代陆游七言律诗教子诗考情微观从时间上看,多读读唐诗宋词。从体裁上看,多读读近体诗,尤其是律诗(以七律为主)。从题材上看,既要关注传统的题材诗,如咏史诗、边塞诗、送别诗,更要关注新高考背景下选材由传统到注重古诗的交际属性的趋势,熟悉寄赠诗、酬和诗、干谒诗等题材类型。从作者上看,多读读名家作品,尤其是名家写的陌生作品。从内外结合看,多注意课内诗歌与课外诗歌的联系。高考近年来很注重课外与课内的关联。选材特点

友情爱情总难顾

孤寂失落梦难安

朝代更迭忧国民

一朝归隐山水间

从此名利最卑贱

古来文人皆寂寞

诗词歌赋多闲官

男儿有志在朝堂 报国无门负壮志

羁旅漂泊客天涯1.

山水•田园——厌恶官场、远离世俗/尘世、超凡脱俗、淡泊名利、对宁静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寄情山水的闲适和恬淡、闲情雅致、热爱大自然、向往自由2.边塞•战争——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报国无门的怨愤;塞外生

活的艰辛,连年征战的惨烈;久居边关的乡愁,归家无望的哀痛3.送别•怀人——离愁别绪、离情别恨、深情厚谊、劝勉激励4.羁旅•思乡——客居他乡、羁旅漂泊、浮生漂泊、羁旅之苦、思乡之愁5.怀古•伤今——借古讽/伤今、盛衰无常、昔盛今衰、壮志未酬、报国无门6.咏物•抒怀——托物言志、寄寓情怀、吟咏个人抱负或表达自身理想、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感

伤、物是人非、岁月易逝功业难成7.即事•明理——借景喻理、借事说理、从现象到本质反映一定的人生哲理8.讽喻•论政——关注民生、为民请命、揭露时政黑暗、怜悯百姓苦痛9.爱情•闺怨——绵绵思念

款款深情、离情别恨诗词常考主题思想及答题词汇方法点拨1.精准审题(1)审答题范围:局部(一句、一联、一片等)/整体。内容越多,层级越大,情感要点越多。(2)审答题要求:分析手法+概括:

先分析具体诗句和手法,后概括出情感内涵。O2.规范答题(1)从内容上规范:分层作答,分对象作答(对自己/友人,国家/人生,历史/朝廷,故乡/自然等)。(2)从表达上规范:使用情感术语。格式规范:情感=对(情感对象)+手法+由

情境+

感情基调。(3)从类型上规范:①情感变化型,表述为“由……(情感)”到“……(情感)”再到“……(情感)”。②情感矛盾统一型,表述为“既有……(情感),又有……(情感),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情感有机地统一于诗人的情绪中”,或者为“诗人表面上看是在表达……(情感),实质上是在表达……(情感)”。③情感单一型。这类题题干上已经给出某种情感,只要求分析。对于这种“逆向分析”型,只要抓住诗中词语,作多角度分析即可。巧记:古代诗人喜怒哀乐的缘由喜乐自然

对自然山水景物的热爱;对春夏秋冬的喜爱人生

隐逸生活闲适、自由;政治得意;功业有成

历经战乱后暂得安宁;亲人(友人)团聚;回归故乡国家

国家太平繁荣;百姓安居乐业悲愤国家

山河沦丧;小人当道;报国无门

统治者穷兵黩武;当权者昏庸腐朽百姓

剥削者压榨人民;人民遭受苦难历史

昔盛今衰;王朝兴替

借古讽今;由历史寄托怀才不遇、统治者昏庸、壮志未酬等悲愤人生

不得志,仕途失意

人生短暂,年华易逝

年华已老,壮志未酬

客居他乡,孤独寂寞

人生无常,伤春悲秋,自然/社会(规律)更替的无奈亲人

相思不得相见友人

依依不舍的留恋;离愁别恨;相思担忧情感分类常见术语被贬【自己】孤独、无奈、苦闷——基本心情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生活状态

宦海沉浮(仕途数起数落。如辛弃疾、白居易、苏轼)【别人】仕途不顺——生活状态

人情淡薄、世态炎凉(无人理会)——感叹奸臣当道、小人得志、贤愚不分(皇帝是非不分)【社会】忧国忧民(担心国家和人民)战争战胜(1)战胜,继续作战【自己】勇敢杀敌,必胜的信念,以英雄自况【别人】全歼敌人的决心【社会】爱国主义(2)战胜,停止作战【自己】愉悦之情,凯旋,以英雄自况【别人】思归之情【社会】对战争的反思战争战败(1)战败,继续作战(一般是正在打仗的人写的诗)【自己】英勇杀敌,必胜的信念,力挽狂澜的决心,以英雄自况【社会】爱国之情(2)战败,停止作战(国破)(将领一般不会说“停止作战”和认输,这样说的大多是文人,诗中多形容“惨状”,即“国破”。少数将领则是诉说战败的无奈)【自己】以英雄反自况了无知己的孤独、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无奈、怀才不遇的苦闷【别人】对君主无能/官僚军营的痛心,对敌人入侵的痛恨,

对百姓离散的同情【社会】对国家昔盛今衰的感慨,对国家破败的感怀,亡国之痛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渴望,对国家破败、分裂的感怀等山水之乐【自己】愉悦之情、归隐之情、闲适淡泊(状态)【别人】劝慰友人【社会】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情感)豁达之情【社会】困境中依然乐观(困境:被贬、分别、思乡)

被贬:先答怀才不遇,再答乐观豁达

分别:先答依依惜别,再答乐观豁达

思乡:先答孤独、无奈、苦闷、羁旅漂泊,再答乐观豁达【别人】劝慰友人【自己】愉悦之情、历经坎坷、乐观豁达功名哲理【自己】不贪图功名(一般是由无法得到官职之人所作的诗)【社会】自然规律的人生哲理(结合诗句情境进行分析)【别人】对读者/友人的一种告诫与劝慰(看写给谁,该怎么做)

读懂诗歌的突破口一、读标题,挖信息二、联作者,知人世三、抓情语,明主旨四、读注释,明暗示五、看意象,悟内涵六、看尾句,寻情志七、借试题,巧理解方法小结方法一、读标题,挖信息标题,通常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重要载体,是解读诗歌的第一把钥匙。其蕴含的信息有:特别提醒:规避读标题的误区《饮中八仙歌》《丽人行》《李凭箜篌引》《病妇吟》,这里的“歌”“行”“引”“吟”表示诗歌的体裁类型。词牌名“昭君怨”“虞美人”“祝英台近”“二郎神”“忆王孙”等不能反映词作的具体内容。乐府旧题一般只揭示诗歌的题材类型,而不反映诗歌的具体内容,如“出塞”“塞下曲”“关山月”“将进酒”等。对点练习:从诗歌的标题你能读出哪些信息?1.《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①交代写作缘由、地点和特定读者;②暗示诗歌类别(贬谪诗)。2.《咏素蝶诗》①交代了写作对象;②点明了诗歌类别(咏物诗);③暗示了写作方法(托物言志)。3.《送进士下第归南海》①交代了写作对象;②交代了写作缘由;③暗示诗的类别(送别诗)。4.《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①交代了时间是中夜;②地点是西园;③人物动作:中夜起来后望月亮。方法二、联作者,知人世要真正读懂一首诗歌,必须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读诗歌时,必须注意作者的遭遇、境况,注意作者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了解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关于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题目会提供相关注释,有的因为是名家名篇则不再加注,需要考生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古人“身退”的前提是“功成”,但是有作为的诗人大多不能“功成”,只好走三条路:其一,愤世嫉俗,郁闷伤感(多信奉儒家思想),如屈原、杜甫。其二,黯然退隐,悠然闲适(多信奉道家思想),如陶渊明、孟浩然。其三,愤世嫉俗,不得不退隐,却又心有不甘,饱受出世与入世矛盾的煎熬(多信奉儒家、道家、佛家思想),如王维、苏轼。“身退”后,不再关注天下,而是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品性,在“未功成”和“退隐”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九死不悔:漫漫长路的探索——田园恬淡:疲惫灵魂的皈依——诗中有画:描摹景物的顿悟——笑傲公卿:傲岸人格的张扬——忧国沉郁:大唐衰微的见证——强者宣言:永不放弃的追求——明白晓畅:现实主义的革新——放浪形骸:盛事难再的挽歌——委婉隐晦:迷惘无助的宣泄——联作者:屈

原陶渊明王

维李

白杜

甫刘禹锡白居易杜

牧李商隐辛弃疾、陆游、文天祥忧心抗侵,慷慨悲壮:国难当头的无奈——知人世:诗歌作为典型的文学样式,思想内容必然打上时代的烙印。①北朝诗多写征战尚武。南朝诗多写男女相思。②唐诗题材丰富多彩。有希望建立军功的、反映边塞生活的、描绘山水田园的,也有献诗以求引荐(干谒诗)的、离别思乡的,到唐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文人悯之,于是悯农诗又兴起。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巅峰时期。③北宋诗重义理革新,自然哲理和社会规律,儒道两家思想的矛盾。④南宋诗重抒爱国情,南宋投降政策,偏安江南,中原沦于敌手,这一时期的时危显臣节,未老报国,收复失地,力主抗敌,君军无能,家国命运与个人命运的联结。⑤南宋末年以及明朝末年的汉族爱国诗人面对异族入主中原,纷纷亡国之痛,离乱之恨,百姓悲惨,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对点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宋诗,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陆游(宋)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做了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对惨失家国的百姓的同情。第四句中“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又”字则曲折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李白(唐)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②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到长沙。

③古曲有《梅花落》。描写了黄鹤楼幽清景色,运用用典和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又借梅花证清白的傲岸不屈对奸佞小人的不忿,

和眷恋朝廷、思而不得的苦闷。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思考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方法三、抓情语,明主旨诗歌如果有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或句子,就应紧紧抓住,这是理解诗情的一条捷径。情语多出现在诗的后半部分,尤其是尾句,还有词的下片。有时,作者也“移情”到景、物中,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中的“哀”字。当然,诗中所谓的“情语”并不都是诗人最真实的情感表达,有的诗人会故意用反语(这种情况很少)。但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能够通过抓“情语”进而读懂诗歌的。

诗歌中的“情语”可分为显性词语和隐性词语。1.显性词语指可以明显看出诗歌情感类型的词语,也叫“情感语”,多为动词和形容词,表意功能明显,大多数情况下决定了诗歌抒情的方向和基调。如“愁”“怨”“恨”“愤”“忧”“凄”“悲”“喜”“乐”“悔”“思”“怜”“泪”“闲”“怅”“怆”“孤”“独”“寂寞”等。2.隐性词语(1)描摹景、物、事、人等要素的词语。“景物语”。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两句借“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点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给人以沉郁苍凉、悲壮压抑之感。(2)表情态、语气的虚词。如“但”“却”“惟”“仍”“又”“只”“徒”“空”“尚”“犹”等词语。物是人非、无限怅恨的感叹传达了出来。巧记:色彩特点定情(1)揣摩所写景物的特点,包括声、色、形、态、味、虚、实、时令方面的特点:如:西风(秋风,含愁情)、节日(向往团圆)、夜(夜不能寐,心事重重,有所思)、塞外(建功立业或表明战争残酷,环境艰苦)、他乡(颠沛流离之苦)、远离京城之地(仕途坎坷)。(2)以通过景物的冷暖色调或时令色彩等来揣摩作者的情感情绪。如“黄”“红”等暖色调词,表明心情愉悦;“白”“蓝”等冷色调词,暗示心情伤感。早春之景给人的感觉是充满生机,富有生命力,抒发喜悦、向上的情感;暮春之景衰败纷乱,抒发感伤、惋惜之情;秋冬之景给人凄凉、萧瑟之感,抒发悲哀、惆怅之情。“哀景哀情,乐景乐情”。“乐景哀情,哀景乐情”。(3)善于抓住景物前面的修饰语及后面的动词、形容词,把握景物特征,从中捕捉背后的情感。(1)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练习:圈点出下列诗句中能够提示诗歌情感的关键词,并据此推断出诗句所要表达的情感。“独”,表明孤独感;“夜”,有一种漂泊感。“泪”,内心伤感。(3)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入浅黄。[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二)》]形态词:明、净。色彩词:深红、浅黄。时间词:夜、霜。合起来说,虽说已处深秋,深夜霜降,但山水明净,景色鲜艳绚丽,表现出诗人并不悲秋,反而有爱秋之意。

(1)显性词语:

表达效果:(2)隐性词语:

表达效果:悔将少妇对让夫君长年征战求取功名的做法的悔恨和自责之情表达了出来。忽将登楼时的兴冲冲到因柳色想起丈夫而生伤感的这种情绪变化,传达得淋漓尽致。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方法四、读注释,明暗示诗歌后面如果有注释,则注释也蕴含着丰富的信息;知晓这些信息,会对读懂诗歌有直接的帮助。注释作用介绍作者,提供与“此诗作于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的注解暗示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暗示作者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的深层原因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本诗的思想主旨注释作用介绍疑难词语、地名和相关诗句帮助读懂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链接他人评价暗示本诗的艺术特色或思想内容要把注释当成正文来读!注释是诗歌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寓意;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或主旨;还有些是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那是在降低你阅读的难度。对点练习:思考下列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概括说明。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①沈佺期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洛浦②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注】①作者和杜审言都于神龙初年(705)流放岭南,杜审言先起程过大庾岭去峰州(今越南境内),沈佺期随后也过大庾岭去驩州(今广西崇左县)。②洛浦:洛水之滨,这里指唐东都洛阳。①流放岭南、去国离家的凄苦。②对友人杜审言和家乡的思念。③渴望能够重回朝廷得到重用。意象:是指诗人为抒情或言志而精心挑选的客观自然景物(山川草木、日月星辰、亭台楼阁、名胜古迹等),这些客观物象加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意之后,便成了诗词中的意象。古诗常见意象内涵:(积累)松梅菊竹寓高洁,借月把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落叶透悲意。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寓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方法五、看意象,悟内涵送别类意象: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者叙写别后的思念。柳“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如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休憩或饯别送行。“长亭”作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酒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如王维《渭城曲》中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以酒抒写别离之情。(1)思乡类意象:或者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者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月亮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美好的祝愿出发,写兄弟之情,意境豁达开朗,意味伸长,从深邃无底而又美妙的自然境界体味人生。鸿雁鸿雁是典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想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元代《西厢记》结为崔莺莺长亭送别时唱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情景相生,其情不堪,成千古绝唱。蒓羹chúngēng鲈脍典出《晋书•张翰传》。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家乡的美味“蒓羹鲈脍”,便毅然弃官归乡,从此有了“蒓羹鲈脍”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双鲤鲤鱼代指书信,典故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互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再因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书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诗文中以鲤鱼代指书信。捣衣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使思妇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也是思乡的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如唐代李白《子夜吴歌》“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1)思乡类意象:或者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者表达对亲人的牵挂。(2)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的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的气氛。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以梧桐叶落来写凄苦愁思。芭蕉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宋词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把伤心、愁闷一股脑儿倾吐出来。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表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哀愁。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天去也,天上人间。”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动流。”宋代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猿猴古诗词中常常借助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唐代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鹃鸟杜鹃,又名杜宇、子规、布谷等。古代神话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因为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暮春啼哭,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唐代李白《蜀道难》:“又闻归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宋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这些诗句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2)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的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的气氛。物象诗句特征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非高秋月。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岁寒只孤秀,万木非吾侪。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坚贞不屈、自强不息质朴文静、淡雅高洁宁折不弯、正直清高菊隐田归、坚韧淡泊清露高声、高风亮节傲霜斗雪坚贞孤直不谄媚梅兰竹菊松蝉(3)抒怀类意象:托物以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黍离“黍离”常用来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典出《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冰雪草木古代诗歌中,常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以草木繁茂凋落来抒发对盛衰兴亡的感慨。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以“冰心在玉壶”比喻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3)抒怀类意象:托物以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代指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指悠然自得的心境。三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追怀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3)抒怀类意象:托物以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或顺利黄叶凋零、美人迟暮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海浪人生的起伏东风春天、美好春风旷达、欢愉、希望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3)抒怀类意象:风霜雨雪云类,托物以抒发感慨和哲理。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绦污秽的力量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海浪汹涌人生凶险、江湖诡谲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天阴压抑、愁苦、寂寞破晓朝阳初现希望、朝气活力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深夜愁思怀旧(4)爱情类意象:用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红豆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表达相思。如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莲“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主要是用来描写爱情和清白的。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对纯洁爱情的向往之情。连理枝比翼鸟连理枝,指根和枝交错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鸟同雄鸟共飞,古典诗歌里用来比喻恩爱夫妻同甘共苦。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5)战争类意象: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长城“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楼兰“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疆域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柳营指军营。后代多以“柳营”指纪律严明的军营。请缨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其喻杀敌报国。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羌笛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5)战争类意象: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6)动物类子规悲惨、凄惨鱼自由、惬意鸿鹄理想、追求猿猴哀伤、凄厉乌鸦、鸱鸮chīxiāo小人、俗客庸夫沙鸥飘零、伤感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瘦)马奔腾、追求、漂泊(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7)其他类英雄追慕、自愧自叹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衰败、萧条草原辽阔、人生境界、人的胸襟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天地山河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淳朴美好、安逸宁静玉高洁、脱俗簪缨(冠)官位、名望城市(市井)繁荣热闹、富贵奢华1.(2022·北京)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任务。病柏①杜甫有柏生崇冈,童童状车盖。偃蹇龙虎姿,主当风云会。神明依正直,故老多再拜。岂知千年根,中路颜色坏②。出非不得地③,蟠据亦高大。岁寒忽无凭,日夜柯叶改。丹凤领九雏,哀鸣翔其外。鸱鸮志意满④,养子穿穴内。客从何乡来,伫立久吁怪。静求元精理⑤,浩荡难倚赖。问1:这首诗中的主要意象有哪些变化?表达了诗歌什么思想感情。这首诗主要运用了病柏、丹凤、鸱鸮三种意象。病柏由盛而衰的变化,象征了朝廷从强盛到衰落的沧桑巨变;丹凤哀鸣,象征了正直之人被摈斥在外;鸱鸮意满,象征了奸佞小人盘踞于朝中。诗人借助这些意象表达了对国运时局的忧虑。【注】①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秋,杜甫时居成都草堂。②中路:中途。③出:生长。④鸱鸮chīxiāo:猫头鹰。⑤元精理:事物根本的道理。二、与意象有关的诗歌情感内涵与作用题型积累问2:分析意象作用要注意以下角度:①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营造意境。②创设情境,提供背景。③表情达意,感发兴寄。④衬托人物,铺垫蓄势。⑤衬托对比其他意象。⑥结构上的线索作用。寄东鲁二稚子①李白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②田。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问2:这首诗多处写到桃树。请分析桃树在诗中的意义与作用。桃树为诗人亲手所种,是思家的象征。桃树不断长高,是时光流逝的象征。桃树是抒情的线索,诗人由酒楼边的桃树想到桃树下的儿女。桃树是构造意境的要素,酒楼春景、娇女流泪、儿女行走,这些画面都包含桃树,形成优美的意境。【注】①这首诗作于金陵。②龟阴:地名,与后文的“汶阳川”都在鲁地。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任务。练习:(2018•全国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问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春晚书山家屋壁贯休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注】鸂鶒xīchì:水鸟名。问2:诗前三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1)景象:前三句写池塘里蒲草森森茂密繁盛;微风吹过,传来清香;水鸟如家禽一样悠闲嬉戏不怕人;桑树和柘树到处都是,显得翠色葱茏。描绘了山村晚春景色秀美、物产丰富的景象。(2)作用:①渲染了山村静谧安恬的氛围。②为下文描写和谐安宁的山村生活做铺垫。

③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美好、民风淳朴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古诗常见六种意境(1)豪放类: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浩瀚辽阔、广袤高远、旷达洒脱。(2)清幽类:清新明丽、宁静恬淡、淡雅闲适、和谐静谧、恬静优美。(3)华美类:富丽堂皇、华美绚丽、华妙艳丽、瑰丽神奇、色彩斑斓。(4)伤感类:凄清冷寂、孤寂冷清、哀怨低沉、凄惨萧条、苍凉悲壮。(5)婉约类:缠绵悱恻、哀婉动人、委婉含蓄、蕴藉风流、朦胧缥缈。(6)超脱类:超脱世俗、远离尘嚣、高雅脱俗、超凡脱尘、风致雅洁。阅读下面的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游月陂

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注】①月陂(bēi)月形的池塘。②中天:天空③无端:没有头绪。④计:算计、计较。⑤重陪:再来陪赏

问3: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答案: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营造了宁静(或静谧、幽静等)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的心情或随遇而安,不计较得失的淡泊情怀。绘景析境悟情问4:结合诗歌前两句简析“杏花”的形象特点。(3分)北陂①杏花(宋)王安石②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注释】:①陂(bēi),池。这里指的是池边或池中小洲。②这首诗系王安石晚年所作。诗人原先积极推行新法,晚年被迫闲居江宁,眼看着自己亲手制定的新法被一一废止。(1)诗歌前两句描绘出了杏花花影相映、鲜艳绚丽的形象。(1分)傍水而开的杏花,妖娆美丽,水中倒影荡漾,树上水下,相映生辉,饱含着浓郁的春意。(2分)(翻译+特点)阅读下面的诗,回答后面的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问5:诗中的“汉江”有什么特点?试简要分析。“回万里”体现水流漫长;“派作九龙盘”体现支流众多;“飞迅湍”体现浩大湍急;“横溃”“崔嵬”体现雄壮磅礴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歌元丰五首(其五)①王安石豚栅鸡埘②晻霭间,暮林摇落献南山③。丰年处处人家好,随意飘然得往还。【注】①宋神宗元丰初,王安石退居江宁,于元丰二年写下一组《歌元丰》诗,这是其中的第五首。②埘shí:古代称墙壁上挖洞做成的鸡窝。③南山:钟山的南面。问6:“暮林摇落献南山”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它和陶渊明的诗句“悠然见南山”在意境上有何不同?试作简要分析。“暮林摇落献南山”描绘了一幅深秋山林图:深秋时节,树林里木叶凋尽,钟山呈现出清晰的身影。王诗重在客观地描述眼前之景,描绘出了苍茫开阔的意境;而陶诗蕴含了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的意境。方法六、看尾句,寻情理诗歌的结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以景结句、或以情结句、或以理结句、或以问结句。不论以什么形式结尾,诗人都喜欢在结尾这个地方用点心机,因为结尾在全诗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对点练习1.阅读下面诗歌,思考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望蓟门祖咏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要在边塞建功立业的思想情感。问1.(2018·全国Ⅰ卷)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翻译最后两句: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情&理: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三、尾联与情理有关的题型积累(2019·全国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任务。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注】许道宁:北宋画家。三、尾联与情理有关的题型积累问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第一问:(翻译尾句):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相关的内容,只能意会。第二问:(直接评价):这幅画意境深远,韵致悠长,令人玩味不已。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一向广阔辽远的万里江山,如今尽入图画。(2023·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答友人论学林希逸逐字笺①来学转难,逢人个个说曾颜②。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③。【注】①笺:注释。这里指研读经典。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③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三、尾联与情理有关的题型积累首联主要是概述当时学风趋易避难。“逐字笺来”指的正是逐字逐句地研读儒家经典。研读困难,因此当时的学者纷纷选“说曾颜”从孔门后学的学说入手。问3.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得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翻译题句:卖花担上的桃李花虽然美丽,但已失去根基,只有枝头树梢上的花朵才能使人感受到生机活力。哲理:读书治学不能满足于道听途说,要自身认真阅读原典,回归本源,自己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2023·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湖上晚归林逋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依稀渐近诛茅地[注],鸡犬林萝隐隐声。【注】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自己乘船归家途中所见,景物在秋日余晖的映照,有动有静,多姿多彩,令人愉悦,人居之地,只能望见错落杂生的林木与纵横缠绕的藤萝,唯有鸡犬之声表明此地有人烟,隐约的鸡鸣犬吠强化了此地的静谧清幽之感。问4: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6分)诗人心境澄清:首句以“归思清”三字点出归家途中诗人的内心状态,此时的他归家之清悦,平和静谧。心境投射出仙境:受心境影响,诗人眼中的桥、寺、翠羽、红蕖等,或宁静安详,或灵动明快,仿佛有了感情,令人如入“蓬瀛”。例2.(2021·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任务。示儿子陆游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最亲切处今相付,熟读周公七月诗。

【注】。【注】七月诗:指《诗经·豳bīn风·七月》,是一首描写农民劳作和生活的农事诗。问5: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题句1)蕴含于“六经”中的圣人之道博大精深,普通人用尽一生钻研也无法穷尽。(题句2)《诗经》中就有像《七月》这样重视农事的诗篇,熟读可以悟出立身根本,从而做到脚踏实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任务。题弟侄书堂杜荀鹤①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注】杜荀鹤:晚唐诗人,曾历黄巢之乱。问6:诗歌最后一联富有哲理,“寸功”极小,“终身事”极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