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热点问题(三峡问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2A/16/wKhkGWcXDxGARE83AAQzfqJeD98743.jpg)
![2011年热点问题(三峡问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2A/16/wKhkGWcXDxGARE83AAQzfqJeD987432.jpg)
![2011年热点问题(三峡问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2A/16/wKhkGWcXDxGARE83AAQzfqJeD987433.jpg)
![2011年热点问题(三峡问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2A/16/wKhkGWcXDxGARE83AAQzfqJeD987434.jpg)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热点问题:三峡问题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三峡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跨奉节、巫山、巴东、秭归、宜昌五县市,全长约200公里。199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兴建长江三峡工程;1994年12月三峡工程正式开工;1997年11月三峡工程实现大江截流。这是黄万里教授去世之前发生的。2003年6月三峡水库开始蓄水,之后三峡船闸试运行,三峡第一台发电机组投入运行;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全部完工。有一种论点说:在对三峡工程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时,中国科学院指出:工程最具破坏的方面是大规模的移民和大片土地被淹没。移民安置向来是中国修建大坝过程中较为头痛的问题,特别是三门峡、新安江和丹江口水库,每次移民的人数都超过30万。然而,三峡工程造成的移民规模之大是史无前例的。大坝工程将淹没19个县的部分地区,其中包括有着1000多年历史文化的涪陵和万县的部分地区以及重庆的部分地区。移民人口总数超过100万并可能将近190万。在这次移民的人口中,城镇居民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致使三峡工程的移民工作比以往的难度更大,费用更高。又因缺少合适的地点安顿如此多的移民人口,移民工作变得更加艰难。由于中国人口众多,适宜的土地已被开垦和占用,大部分的人口将会被安置到近年来人口业已过剩的水库上游贫瘠的高地上。安置100多万人的生产生活,无疑是等于重建一个社会,必将打乱原有的经济结构,生产秩序、工作秩序和社会秩序会在相当长的时期造成生产力水平下降,致使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再者,由于历史和交通的原因,境内工业集中布局于长江沿岸的城市和集镇。所以三峡工程淹没的工厂多,损失也大。虽然受淹厂可重新搬迁新建,但是因停产必将打乱相互协作配套的原有系统,对经济发展会造成较大的损失,最重要的是长江沿岸的千年古镇人文遗失,那些古调古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赖以发展的土壤,到他乡人生地不熟悉,尤其是那些方言和地方戏曲无法再发展传承.另外对农业,前面所提到的14000h平方米肥沃农田将会没入水底,土地资源严重丧失。正如这个庞大的工程在规划时所预料的,它将给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长江的鱼类资源丰富且易受破坏。由于河流的动态,河水的温度和化学组成的变化,以及符合这些鱼类生活特性的自然生活环境和食物来源的改变,都有可能对鱼的种类、数量产生影响,某些鱼种有可能因无法适应新的环境而数目骤减。特别是工程将会严重影响到生活在长江中游的鱼类,而这一水域恰恰是中国特有的千种珍稀鱼类的主要栖息地,其中仅仅只生活在长江中下游的中华鲟和白鳍豚更令人关注。葛洲坝的建成可能已严重影响了中华鲟的繁殖,白鳍豚的数量也下降到仅有几百条,此外,另一值得关注的野生物种当属濒临灭绝的西伯利亚鹤,长江中下游恰恰是其越冬的栖息地,无疑也将受到大坝的影响。河流的泥沙会带来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后果。长江是世界上泥沙量最大的河流之一,每年都会带走5到10亿吨的泥沙,尽管水库的泥沙流速难以预测,但专家普遍认为一般情况下每年河流携带的泥沙都将会被大坝截住。若此种假设成立,长江所携带的泥沙将在100年内填满水库。水库中的泥沙沉积会对下游造成影响。几千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带一直把这些泥沙作为农田和渔业的营养源泉。反对三峡工程的人发出警告:水库尾部附近的泥沙流速会加快,在旱季将严重影响上游的通航,水库尾部的泥沙还会抬高河岸。成问题的是还无法准确的预测水库泥沙的沉积速度。此种情况有可能使经济效益比预期的要低很多,即便有可靠的泥沙,沉积速度记录,泥沙沉积的速度与位置也是难以预测。以印度的多用途水库为例,水利专家穆尔蒂说:“大多数水库每年的泥沙沉积速度是建设时计算速度的145%到875%。”利奥波德指出:“世界范围内,三峡大坝是在未经充分验证的情况下进行施工的,中国约有330个大型水库,其中230座的泥沙问题相当严重,导致总蓄水量减少了14%,其中一些水库由于分析不足和设计缺陷,在不到10年的时间蓄水量下降了50%。”三峡工程还会产生其它多种影响因素,水库所处的地区还是水源传染病易发地区,如血吸虫病。水库中的水大量政法会减少大坝下游的水流量。该工程的反对者对大坝方形来往船只的连环闸的可靠性也表示担忧。一旦五个密切相连的闸门中的一个出现问题,那么长江的航运将会中断。葛洲坝的船闸升降机就出过类似的问题,而它只有一个闸门,在技术上比三峡工程船闸设计要简单得多,原本自由流动的河流将要变成一个缓慢流动的水库,人们担心被淹没的农田和居民区会释放出有毒物质和污染物。水库对水流的控制会增加上海市地下含水层海水入侵的可能,从而影响到上海市的供水,归根结底,三峡大坝造成的影响可涉及的范围是事先无法预测的。一旦大坝建成,它的影响将持续几十年乃至几个世纪。从三峡工程一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水利工程在兴建的同时必然会产生许多对我们有害的方面。特别是大型水利工程,移民问题,泥沙问题,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经济效益减少等问题更令人担忧。我们兴建水利工程是为了使人类更好的生活在这一“水”球上,但若不经切实真正有效详细的设计和思考,也许弊还是要大。若一个工程真正投入建设实施,我们一定要尽量减少它给我们带来的弊端,使得人们受之福而不患其灾。。水利工程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方面,它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是水利工程成功的重要途径有一种论点说:在对三峡工程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时,中国科学院指出:工程最具破坏的方面是大规模的移民和大片土地被淹没。移民安置向来是中国修建大坝过程中较为头痛的问题,特别是三门峡、新安江和丹江口水库,每次移民的人数都超过30万。然而,三峡工程造成的移民规模之大是史无前例的。大坝工程将淹没19个县的部分地区,其中包括有着1000多年历史文化的涪陵和万县的部分地区以及重庆的部分地区。移民人口总数超过100万并可能将近190万。在这次移民的人口中,城镇居民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致使三峡工程的移民工作比以往的难度更大,费用更高。又因缺少合适的地点安顿如此多的移民人口,移民工作变得更加艰难。由于中国人口众多,适宜的土地已被开垦和占用,大部分的人口将会被安置到近年来人口业已过剩的水库上游贫瘠的高地上。安置100多万人的生产生活,无疑是等于重建一个社会,必将打乱原有的经济结构,生产秩序、工作秩序和社会秩序会在相当长的时期造成生产力水平下降,致使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再者,由于历史和交通的原因,境内工业集中布局于长江沿岸的城市和集镇。所以三峡工程淹没的工厂多,损失也大。虽然受淹厂可重新搬迁新建,但是因停产必将打乱相互协作配套的原有系统,对经济发展会造成较大的损失,最重要的是长江沿岸的千年古镇人文遗失,那些古调古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赖以发展的土壤,到他乡人生地不熟悉,尤其是那些方言和地方戏曲无法再发展传承.十八年后再谈三峡工程利与弊,功在当代,立不在千秋。我们先看看作为三峡工程最主要效益的防洪和发电效益的表现。据新华社报道,截止7月23日上午,长江中下游干流仍超警戒线,而三峡大坝却在泄洪,每天4万立方米每秒的洪水向下游倾泻。长江流域共180万平方公里,三峡大坝的调节范围在它上游的100平方公里,而它下游的80万平方公里,三峡大坝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但从今年的三峡大坝调度从4月份开始来看,当时上游来水比较少,洞庭湖鄱阳湖水比较大,三峡大坝截水20多亿立方米,6月底7月初时曾经大量下泄,减轻库存,迎接第二场洪水,7月中上旬又拦了20多亿,目全流域的大洪水,可以说三峡在防洪方面还是很不错的,是利大于弊的。发电,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三峡电站共有单机70万千瓦的机组26台,总装机量1820万千瓦,年发电847亿千瓦时,相当于6个半葛洲坝电站和10个大亚湾核电站,每年为全国人均提供70千瓦时电。电站单机容量、总装机容量、年发电量都堪称世界第一。三峡电站的发电效益发挥还是相当明显的,但为什么作为三峡周边省份的重庆、湖南还常常缺电,且电费很高?三峡的电不是宜昌的,也不是湖北的,国家在电力调配方面还应更合理。我们现在在来看看航运、养殖、旅游等其他效益的表现呢?三峡工程的完工,使上游川江的通航能力从过去的每年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对上游重庆市的发展以及整个西部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三峡库区是天然的渔场,对库区人民发展养殖,提高收入了很好的条件。三峡工程的修建使毛主席描述的“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景观得以实现,三峡旅游区再添新景。综上所述,说三峡工程是功在当代是不为过的,那为什么是立不在千秋?笔者认为,一、我们生活在三峡地区,我们的祖先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而我们却不能在把这些留给我们的子孙。三峡库区蓄水后,长江沿岸的千年古镇人文遗失,如涪陵白鹤梁、忠县石宝寨、丁房双阙——无名阙、云阳张飞庙、丰都鬼城、奉节白帝,那些古调古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赖以发展的土壤,到他乡人生地不熟悉,尤其是那些方言和地方戏曲无法再发展传承,如川江号子几乎绝迹.二、三峡蓄水之后,水流变缓,河流的自净能力大减,三峡水库水质明显变坏,特别是过去水质好的支流河段,水质恶化问题更加严重。三峡工程论证时,三峡河段的水质是全中国最好的,大部分河段属于二类水。虽然现在三峡河段的水质为三类水,但是由于这期间水质指标的更改,现在的三类水只是当年的四类水。由于三峡水库水质问题,三峡库区的各市、区、县都不准备把三峡水库作为生活饮用水源,而要另辟水源。可以说,三峡工程留给我们的子孙只是一潭死水。三、河流的泥沙问题。长江是世界上泥沙量最大的河流之一,每年都会带走5到10亿吨的泥沙,尽管水库的泥沙流速难以预测,但专家普遍认为一般情况下每年河流携带的泥沙都将会被大坝截住。若此种假设成立,长江所携带的泥沙将在100年内填满水库。水库中的泥沙沉积会对下游造成影响。几千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带一直把这些泥沙作为农田和渔业的营养源泉。如果,专家的预测正确,那100年后我们的子孙看到的三峡工程只是一个耗费了900亿元的大型“堆土场”,而长江下游的上亿人民又只有望泥兴叹呀!而由于泥沙的沉积又回使三峡水库的库容大大降底,随之而来三峡工程引以为豪的防洪、发电效益也会大大减弱!四、生态问题。高峡出平湖,三峡工程造就的如此大的一个湖对当地气候有什么影响?会不会因为蝴蝶效应而影响其他地区的气候?通过10年来的观测,可以说是相当明显的。白鱀豚、中华鲟等珍稀物种,因大坝阻挡,不能回游,生存受到巨大影响,长江的生物链以受到巨大破坏。其次,三峡工程的修建对整个三峡地区生态系统的影响也是相当明显的,进入21世纪三峡地区特别是重庆频频出现的干旱、洪灾等极端气候现象与这不无关系。除了上述问题,三峡工程的安全问题以及潜在地质灾害问题,如同一把利剑一样长长的悬在空中,令整个三峡地区,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的人们以及他们的子孙,感到巨大的危险,制约着当地的发展。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国家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修建三峡工程出发点是好的,但通过18年的发展三峡工程的弊端逐渐显现,所以说三峡工程是功在当代,立不在千秋。在此,顺便希望国家在修建任何工程时,多调研,多论证,能修就修,不能修就等到技术成熟再修,而不应该现在需要什么就修什么,而不去充分的调研,充分的论证,违背科学发展的规律。三峡工程是中国唯一一个通过立法程序,即全国人大来决策的工程。在1992年的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人大代表们以1767票赞成、177票反对、664票弃权批准三峡工程“上马”,其中赞成票仅占全部票数的67%,为全国人大通过议案赞成票的罕见低票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店铺展示架制作材料选购申请协议
- 2025年度城市综合体酒店管理授权协议
- 2025年农业灌溉水管升级及安装协议
- 2025年儿童抚养协议新策略
- 车辆合作经营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年个人协作协议书
- 2025年兼职护士劳动保护协议
- 2025年宽带通信技术协议策划与实施要点
- 2025年企业财务管理系统软件授权协议
- 2025年城市综合体策划合资开发意向协议书
- 《肝豆状核变性》课件
- 农村公路质量监督管理及措施
- 小学体积单位换算练习100道及答案
- 体育教学小组合作
- 分布式储能系统的成本效益评估
- 心肺复苏指南
- 《智能物联网导论》AIoT导论-第2章课件
- 柴油加氢装置知识培训课件
- 《妇女保健》课件
- 汽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及其治理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