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课件_第1页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课件_第2页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课件_第3页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课件_第4页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第14课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中国古代医药博大精深,至今还发挥着巨大作用疫病在给人们带来灾难的同时,也客观促进了医学和公共卫生的进步西医传入中国后改善了中国的医疗卫生条件二战后现代医疗卫生体系逐步建立完善,对现代人的社会生活带来了积极影响选择性必修2第六单元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目录【课程目标】知道古代疫病的流行及其影响;

了解中医药的主要成就与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三、西医在中国的传播一、历史上的疫病二、中医药的成就壹历史上的疫病

疾病?疫病?“疾病”则是各种病的总称。使地区与国家的稳定受到严重冲击,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灾难。(因而不仅是个体问题,更涉及公共卫生与国家安全问题)病因:一般由细菌、病毒等致病性微生物或寄生虫引起“疫病”:流行性急性传染病影响:一、历史上主要的疫病疫,民皆疾也。——《说文解字》疫,病流行也。——《字林》南方多疫,劳者先死。——柳宗元《永州龙兴寺息壤记》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

——吴有性《温疫论》那时,面对疫病,他们也是束手无策霍去病死于瘟疫,时年24岁

伯利克里死于鼠疫,时年66岁亚历山大死于疟疾,时年33岁面对疫病,众生平等,没人能拥有特权玛丽二世(1662-1694年)死于天花彼得二世(1715-1730年)11岁登基,14岁死于天花

顺治皇帝(1638年3月15日-1661死于天花,时年24岁①整个18世纪,欧洲死于天花的人数在1.8亿仅1347-1350年,欧洲死于黑死病的人数在2000万—3000万1918—1919年的西班牙流感,造成世界约10亿人感染,2500万—4000万人死亡②⑤③④★⑥⑦⑧⑨天花鼠疫黄热病斑疹伤寒西班牙流感天花席卷尼罗河沿岸,法老拉美西斯五世罹患天花欧洲天花肆虐,彼得二世、路易十五等多位君主就死于天花。康熙皇帝得过天花。被天花传染的普通百姓不计其数。阅读教材P82-P83归纳古埃及时期18世纪中国清朝6世纪地中海沿岸爆发鼠疫,人口死亡,拜占庭帝国人口锐减一半14世纪欧洲鼠疫大流行(黑死病)。黑死病猖獗了3个世纪,欧洲人口死亡过半,导致劳动力短缺,生产停滞,欧洲许多地区严重饥荒。17-19世纪墨西哥爆发,在美洲、非洲与欧洲国家流行,肆虐两个世纪20世纪早期俄国和波兰大流行,造成数百万人死亡1918-1919年西班牙流感全球大爆发,全世界死亡人口在2000万以上。特点:历史悠久、持续时间长、多源发生、范围广、传播快、死亡率高历史上主要的疫病人类:分散——整体疫病:局部——全球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感染人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痊愈后可获终生免疫。因为感染者会在脸上留下永久性的瘢痕,俗称麻子,故而得名天花。

天花是最古老也是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传染性强,病情重,没有患过天花或没有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均能被感染。天花解决办法:在人类征服天花的历程中,中国发明的人痘接种法和英国琴纳发明的牛痘接种法,都为消灭天花发挥了作用。1980年,第33届世界卫生大会宣布全球范围内消灭天花以后,世界上已经见不到天花病人,全世界停止接种牛痘。随后也再没有发现天花病毒。十四世纪黑死病的流行——吴于廑主编:《大学世界历史地图——从地图看世界历史行程》,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8页十四世纪四五十年代,对于欧洲来说,是一个极为悲惨的时期。从1347至1353年,席卷整个欧洲的被称之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夺走了2500——4000万欧洲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黑死病是鼠疫是的一种,因患者皮肤呈出黑斑,故称“黑死病”。高传染率高死亡率黑死病

黄热病是由黄热病毒引起,主要通过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高热、头痛、黄疸、蛋白尿、出血、精神失常等为主要表现。一般在7-9天出现死亡的情况。黄热病1918-1919年的西班牙大流感,曾经造成全世界约10亿人感染。而当时的世界总人口不过17亿人左右。大流感导致2500万-4000万人死亡,相当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的4倍。比一战的死亡人数还多,这也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提早结束的原因之一。

西班牙大流感这很有可能是有史以来人类所受到的最大的一次种群打击。西班牙大流感二、疫病的影响(1)健康: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2)经济、政治:导致经济政治变动(劳动力匮乏,经济停滞不前)(黑死病间接推动封建制度瓦解)(重要历史人物丧命,政权更迭)(疫情影响世界格局)①古希腊:伯里克利;②亚历山大身染疫病而亡,导致亚历山大帝国土崩瓦解。③中国明朝末年鼠疫横行,17世纪爆发于墨西哥的黄热病,给历史发展造成一定影响。(3)思想:疫病带来精神冲击,出现信仰危机(4)社会:社会秩序混乱(5)军事:士兵大量死亡,军队战斗力降低,军队和难民的流动扩大疫病传播范围政治:国家治理的改善。经济:客观上有利于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思想:新思想的酝酿与传播社会:卫生意识加强;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转型医学:医疗与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1.消极2.积极中国古代古罗马东晋明朝西汉隋唐古罗马三、疫病的防治古人哪些防治疫病的措施值得今天借鉴?组织人力清理污水、疏通井渠河道;在大灾之后,及时掩埋尸体,发放药物修建饮水道、下水道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为了防治天花,发明了人痘接种。人痘接种法在明朝中期已经广泛使用,后传到欧洲政府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寺庙病坊收治病人医院收治疫病患者1.古代疫病防治重视公共卫生采取防治方法建立救治机构③青霉素: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音译盘尼西林),改变了人类对细菌传染束手无策的状态。2、近代控制疫病的医学成就①牛痘接种法:18世纪晚期,英国医生詹纳发明牛痘接种法,使天花的发病率大大降低。②巴氏灭菌法:19世纪,细胞与细菌学说发展迅速,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创立的巴氏灭菌法(一般在60~82℃的低温消毒法),被广泛应用到医学领域。贰中医药的成就一、中国古代1.理论体系2.临床经验战国至西汉间成书的《黄帝内经》,总结了先秦、秦汉时期大量的医家经验,以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阐明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是一部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战国:扁鹊已经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进行诊断。唐朝:医学家孙思邈总结前代经验,著成临床百科全书《千金方》。他被后人尊称为“药王”东汉晚期,名医华佗精通外科手术,创制了麻醉药“麻沸散”以及健身方法“五禽戏”医学家张仲景积累临床经验,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3.针灸在中医治疗中发挥很大作用。4.中医药典《唐本草》《本草纲目》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明朝·李时珍这部著作集中药学知识的大成,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结合所学谈谈中医药发展历程,呈现出怎样的特征?重视临床经验;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立足实践;形成大量中医典籍;政府重视;形成独具特色的医学遗产:针灸、推拿、食疗等;长短大小与真人同,体内装配五脏六腑,与真人生理结构一致,四肢及内脏均可拼拆。外表刻有三百五十四个穴位旁用金字标明穴位名称。年代人物医学著作成就医学、临床医学药物学战国扁鹊汉不详东汉不详张仲景华佗东晋葛洪唐孙思邈政府明李时珍明末清初吴有性《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肘后备急方》《千金方》《唐本草》《本草纲目》《温疫论》“望、闻、问、切”中医基础理论著作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奠定中医临床学基础“医圣”“麻沸散”、“五禽戏”总结晋以来医疗发展方面先进成就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东方药学巨典”古代中医发展中医药事业焕发新的生机

屠呦呦等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受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关于青蒿抗疟记载的启发,从青蒿中分离出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对人类防止疟疾发挥了巨大作用;2015年,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二、新中国成立以下被称为中国医学教育四家“百年老店”,均起源为近代的教会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华西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以下学校为中国较好的中医药大学叁西医在中国的传播一、西医的发展伦勃朗的油画《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1.背景:2.成就:近代以来,西医以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实验科学为依托,借助精密仪器及数据分析,在解剖学、诊断学、药学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③19世纪,人们将生理与临床结合起来,探索各种药物的功能和作用,创立了实验药理学①17世纪,英国生理学家威廉·哈维著称《心血运动论》,揭示了血液循环的规律②荷兰人列文虎克通过手工磨制的显微镜。西式医院建立这些医院分科完备,技术先进。牛痘接种法、麻醉术、放射技术以及其他近代西医成就陆续被引入中国西医院校建立把教学、科研与临床结合在一起,培养了相当数量的西医人才引入西方公共卫生措施①西医凭借其特有的消毒、化验等手段,积极采取措施预防传染病、隔离传染源、治疗感染者、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对人们的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②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借鉴了西方的公共卫生措施,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初步发展起来二、西医传入中国鸦片战争后:迅速传播明末清初:

西医传入中国,但影响有限19世纪中叶以后,西医在中国日益广泛而深入地传播开来。许多传教士在华行医、建立医院、开办医学校、翻译医学书籍和出版医学刊物。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开始官派留学生,1872—1875年选派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其中有5人从事医学工作。明治维新后日本西医发展很快,不少中国留学生在日本间接吸收了西医知识。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清廷官员和洋务人士体验到了西医的功效,就带头或动员富商捐资教会医院,各地受医人数大为增加。20世纪初,中医人士开始自发地学习西医,西医影响逐渐超过了中医。

——《论近代“西医东渐”的途径与反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医在近代中国迅速传播的背景,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背景:

列强入侵打开中国国门;

西方文明的传入;

洋务运动的兴起;

受到日本的影响。(2)影响:①推动了中国近代医学事业的发展;②促进国人思想解放和社会生活的变化;③动摇了中医的地位。当时的东北医护人员都带上了伍氏口罩中国的近代公共卫生事业就在这场防控鼠疫的斗争中起步了临危受命的伍连德伍连德,字星联,出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17岁时赴剑桥大学学医,1902年获得医学学士学位,1904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04年底回国。希波克拉底誓言

古代西方医生在开业时都要宣读一份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