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A卷知识通关练)(原卷版)3_第1页
第一单元(A卷知识通关练)(原卷版)3_第2页
第一单元(A卷知识通关练)(原卷版)3_第3页
第一单元(A卷知识通关练)(原卷版)3_第4页
第一单元(A卷知识通关练)(原卷版)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第一单元(A卷·知识通关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萦带(yín)秩序(zhì)校补(jiào)至死不懈(xiè)B.疙瘩(gēda)迭起(dié)选聘(pìn)深恶痛绝(wù)C.硕果(shuò)孕育(yùn)调羹(gēng)鞠躬尽瘁(chuì)D.呼啸(xiào)赫然(hè)咳嗽(késōu)任人宰割(zhǎi)(2023春·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期中)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谣言昼夜慷慨淋漓目不窥园 B.调羹绞肉锋芒毕露妇儒皆知 C.选聘深宵气冲斗牛契而不舍 D.小楷吩咐一反即往当之无愧(2023春·安徽省宿州市泗县期中)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ㅤㅤ每一次抵达,都意味着新的出发。奋进新征程,大力

北京冬奥精神,崇扬

卓越、

的精神境界,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不弃微末、不舍寸功,积小胜为大胜,我们就一定能继续创造令人

的新的奇迹,不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A.弘扬

追求

精益求精

刮目相看 B.推崇

追逐

精益求精

刮目相看

C.弘扬

追求

精雕细刻

振聋发聩 D.推崇

追逐

精雕细刻

振聋发聩(2023春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期中)4.下列句子加点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2分)A.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他终于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B.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C.“天宫一号”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冲斗牛,直上云天,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D.面对重重艰险,中国航天人沥尽心血,无畏前行,探索着浩渺的宇宙。(2023春·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期中)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通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一粒种子,使世界上成千上万的人告别了饥饿。 B.北京国际速滑馆之所以用最新环保技术制冰,是因为要实现低碳冬奥的目标。 C.不少中小学的课后服务存在着形式单一、内容单调,难以促进学生高素质发展。 D.菜鸟驿站采用共同配送的方式可以大幅度增加快递员的配件效率。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闻一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学者。臧克家是他的学生,被誉为“农民诗人”,代表作《烙印》等。B.《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是萧红,她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C.《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物理学家杨振宁,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

D.《孙权劝学》选自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362年间的史事。作者司马光,北宋政治家、文学家。(2023春·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期中)7.名著阅读,完成问题。(6分)(1)祥子从农村来到城市谋生,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这些祥子周围的人物,深深的影响着祥子的生活、思想。请写出二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写出其名字或称呼及与祥子的关系,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他们对祥子的影响。(2分)(2)读完此书,祥子最终走向毁灭的命运悲剧,无疑会给你带来强烈的震撼。到底是什么力量毁灭了这个曾经生气勃勃的人?请你从社会和个人这两方面的因素写出你的思考结果。(4分)(2023春·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期中)8.“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在中华家。”国家因英雄辈出而强大,民族因精神挺立而兴旺,社会因正气浩荡而温暖,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儿女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七年级(2)班开展以“山河岁月,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1)请你将此次活动的主题“山河岁月,天下国家”,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2分)(2)百集文献纪录片《山河岁月》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山河”代表空间,代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岁月”代表时间,代表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的风雨历程,也代表那些成千成万的先烈们用生命写下的流金岁月。请仿照示例,写出你所知道的革命先烈或爱国人士,并用一句话概括他(她)的爱国事迹。(2分)示例:鲁迅——他以犀利的笔锋揭露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他以满腔的热情讴歌共产党领导的革命。(3)班级要办一期“爱国诗词”的主题黑板报,下面是小艾同学在活动中搜集的素材,请阅读后回答问题。(2分)①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②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③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④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⑤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以上诗句不符合爱国主题的两句是和。(只填序号)(4)小林同学对这次活动不以为然。他认为,活动影响他的学习时间,并且爱国那是长大以后才可能付诸实践的事,现在谈爱国为时尚早。作为同学的你,会如何劝解他?(2分)二、阅读理解(44分)(2023春·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期中)(一)文言文阅读。(13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路,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孙权动学》)[乙]濮州刺史庞相寿坐①贪污解任,自陈②尝在秦王③暮府。上怜之,欲听还旧任。魏征谏曰:“秦王左右,中外④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足使为善者惧。”上欣然纳之,谓相寿曰:“我昔为亲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赐帛遣之。相寿流涕而去。(选自《资治通鉴》)【注释】①坐:因犯……罪或错误。②陈:陈述。③秦王:唐太宗李世民。他在称帝前被封为秦王。④中外:宫内、宫外的故人。9.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①但当涉猎②即更刮目相待③上欣然纳之④相寿流涕而去10.翻译下面句子。(4分)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②上怜之,欲听还旧任。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文主要用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B.甲文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C.从乙文可以看出魏征是一个直言进谏的大臣。D.乙文划线句子的断句应为“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12.甲文“结友而别”与乙文“相寿流涕而去”各有什么妙处,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3分)(2023春·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期中)(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0分)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鲁迅先生的休息,不听留声机,不出去散步,也不倒在床上睡觉,鲁迅先生自己说:“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就是休息了。”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吃完茶走了,或者还没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陪到夜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也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大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轻一点走,轻一点走。”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选文开头写鲁迅先生的笑声,寥寥几笔,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其乐融融的场面。B.第⑤段连用七个“陪”字,写出鲁迅陪客人时间之长,同时也表现先生烦不胜烦。C.选文片段之间似乎没有紧密的逻辑关系,却串珠成线勾勒出了鲁迅的个性和气质。D.选文用平实自然的语言叙写鲁迅先生一天工作和起居情况,如话家常却感人至深。14.根据提示写批注。(4分)内容提示批注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还”字有怎样的内涵?①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为什么强调鲁迅背影是灰黑色的?②15.鲁迅在《答客诮》一诗中写道:“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对鲁迅的印象。(4分)(2023春·福建省福州市福清期中)(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2分)永远盛开在罗布泊的“马兰花”李清华高腾ㅤㅤ①地处罗布泊大漠深处的新疆马兰,屹立着一座用天山花岗岩砌成的革命烈士纪念碑。这里安葬着林俊德等为我国核试验事业牺牲奉献的开创者们。【资料链接“浩浩乎!平沙无垠,夏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邓稼先》ㅤㅤ②林俊德生前系中国人民解放军63650部队研究员,是我国核试验爆炸力学领军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他长期隐姓埋名、潜心铸造大国重器,扎根新疆罗布泊戈壁大漠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ㅤㅤ③“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林俊德去世后,被中央军委授予“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称号,是全军挂像英模。ㅤㅤ④林俊德,1938年出生,福建永春人。1955年,17岁的他考入浙江大学机械系。由于家境贫穷,大学全是靠党和政府助学金读完的。为此,林俊德常对儿女们说,我能有今天,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培养。做人,一定要懂得感恩,要赤诚报国。【批注1:“常”字有什么表达效果?】ㅤㅤ⑤1960年,从浙江大学毕业的林俊德参军人伍,从此隐姓埋名,成为新中国核试验科研队伍中的一员。ㅤㅤ⑥1964年10月16日15时,罗布泊一声巨响,蘑菇云腾空而起。林俊德研制的“林氏”压力自记仪,在我国第一颗核爆试验中首战立功。自此,作为功勋装备,它应用于各种高尖端武器试验之中,出现在试验场的各个角落。ㅤㅤ⑦……他担当10多项国防科研尖端课题研究,一年几乎有300多天都在大漠戈壁、试验场区度过。ㅤㅤ⑧2012年5月4日,林俊德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ㅤㅤ⑨面对猝不及防的重大变故,林俊德首先想到的是已到关键时刻的国防重大科研项目还未完成。ㅤㅤ⑩在医院的最后时光里,他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尽快把思考很久、趋于完善的学术思想和技术思路留给后人。ㅤㅤ⑪5月30日下午5时30分,林俊德要求把办公桌椅搬进病房。这一次,他继续吸着氧气,按着鼠标,强撑着工作到当晚9时45分。ㅤㅤ⑫5月31日,从早上7时44分到9时55分,林俊德先后9次下床工作。这时他腹胀如鼓,呼吸困难,手颤得握不住鼠标,也渐渐看不清。【批注2:为什么这两段都写到他按鼠标?】ㅤㅤ⑬在笔记本电脑上,林俊德先后整理科研资料1.5G;3次用加密打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当他感到稍微有点儿精力时,又为一名博士生的毕业论文写下300余字的评语和6条建议;在病房两次召集课题组成员交代后续实验任务。ㅤㅤ⑭5月31日20时15分,当这个国防科技战士的心脏停止跳动的时候,在场的和早已守候在病房门口的所有医护人员,再也控制不住奔涌的感情,一个个掩面而泣……ㅤㅤ⑮在生命最后时刻,林俊德只留下一句话:“死后把我埋在马兰。”ㅤㅤ⑯“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世甘做隐姓埋名人。”这是马兰基地官兵对林俊德的评价。(新华每日电讯2021年6月8日,有删改)16.读完本文,小福对文本的内容有许多自己的理解,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标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林俊德比作“马兰花”,生动优美。B.因为不舍与崇敬,所有医护人员在得知林俊德去世时掩面而泣。C.文中多处出现具体时间,增强了人物传记记事可信度、真实性。D.本文主要采用了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讲述林俊德的感人故事。17.请你根据时间轴梳理林俊德主要的生平事迹,补写小清发言中空缺的部分。小清:当我看到文章第②自然段写“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的核试验任务”的时候,我只是稍有感动,但当我照着时间线梳理他的生平事迹的时候,我发现,这52年是他到重(填写事件)的全部时间,我真切感受到他的伟大精神。(3分)18.文中两处批注是小语同学提出的疑问,请你帮助解答。(4分)①批注1解答(从字词角度):②批注2解答(从描写角度):19.小文不知道下面两段文字哪段更适合补充到文章第⑦段省略处,请你替她选择并说明理由。(3分)【甲】“我这辈子就干了一件事,核试验。咱们花钱不多,干事不少。搞科学实验,就要有一股子拼劲儿。”这是林俊德经常引以为豪的话。【乙】他一辈子就干了一件事,核试验。他花钱不多,干事不少。搞科学实验,有一股子拼劲儿。20.本文与课文《邓稼先》都引用了一段文字(见文章第③段与旁批的资料链接),它们有什么相同的作用?(3分)(2023春·山东省潍坊市五县期中)(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9分)哭佩弦①郑振锋ㅤㅤ①从抗战以来,接连的有好几位少年时候的朋友去世了。哭地山、哭六逸、哭济之,想不到如今又哭佩弦了。在朋友们中,佩弦的身体算是很结实的。矮矮的个子,方而微圆的脸,不怎么肥胖,但也决不瘦。一眼望过去,便是结结实实的一位学者。说话的声音,徐缓而有力。不多说废话,从不开玩笑;纯然是忠厚而笃实的君子。ㅤㅤ②【甲】他教了三十多年的书,从来不肯马马虎虎地教过去。每上一堂课,在他是一件大事。尽管教得很熟的教材,但他在上课之前,还须仔细地预备着。像这样负责的教员,恐怕是不多见的。【乙】我上半年为《文艺复兴》的“中国文学研究”号向他要稿子,他寄了一篇《好与巧》来;这是一篇结实而用力之作。但过了几天,他又来了一封快信,说,还要修改一下,要我把原稿寄回给他。我寄了回去。不久,修改的稿子来了,增加了不少有力的例证。【丙】他就是那么不肯马马虎虎地过下去的!【丁】ㅤㅤ③他的主张,向来是老成持重的。ㅤㅤ④有一天,在燕京大学一位友人处晚餐,我们热烈地辩论着“中国字”是不是艺术的问题。向来总是“书画”同称,我却反对这个传统的观念。大家提出了许多意见。有的说,艺术是有个性的;中国字有个性,所以是艺术。又有的说,中国字有组织,有变化,极富于美术的标准。我却极力地反对着他们的主张。我说,中国字有个性,难道别国的字便表现不出个性了么?要说写得美,那么,梵文和蒙古文写得也是十分匀美的。ㅤㅤ⑤当时,有十二个人在座。九个人都反对我的意见,只有冯芝生和我意见全同。佩弦一声也不言语。我问道:“佩弦,你的主张怎么样呢?”他郑重地说道:“我算是半个赞成的吧。说起来,字的确是不应该成为美术。不过,中国的书法,也有他长久的传统的历史。”ㅤㅤ⑥这场辩论,我至今还鲜明地在眼前。但老成持重,一半和我同调的佩弦却已不在人间,不能再参加那么热烈地争论了。ㅤㅤ⑦这样的一位结结实实的人,怎么会刚过五十便去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