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九年级(上)第一次学情调研化学试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九年级(上)第一次学情调研化学试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九年级(上)第一次学情调研化学试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九年级(上)第一次学情调研化学试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九年级(上)第一次学情调研化学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九年级(上)第一次学情调研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食盐 B.干冰 C.香醋 D.医用酒精2.(2分)下列现象主要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A.铁锅生锈 B.滴水成冰 C.花香四溢 D.电灯发光3.(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B.用液氮作医疗冷冻剂 C.铜常用于做电线电缆 D.氧焰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4.(2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共享单车,节能减排 B.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C.深埋电池,消除污染 D.推广公筷,减少疾病5.(2分)下列归类正确的是()选项归类内容A可燃气体氢气、氧气、天然气B大气污染物固体粉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碳C受热会分解的物质铜绿、碳酸氢铵、水D缓慢氧化金属生锈、食物的腐烂、新陈代谢​A.A B.B C.C D.D6.(2分)下列为实验室制备、收集、检验CO2的一系列操作和装置,其中错误的是()A.装置甲:加入大理石 B.装置乙:产生二氧化碳 C.装置丙:收集二氧化碳 D.装置丁:检验二氧化碳7.(2分)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O2和N2 B.用50mL量筒量取5.0mL的水 C.启用闲置的地窖前先进行灯火实验 D.用活性炭软化硬水8.(2分)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空气中体积含量: B.物质中元素种类: C.气体密度的大小 D.物质的热稳定性:9.(2分)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P+O2P2O5 B.实验室制CO2:C+O2CO2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Fe+O2Fe2O3 D.水分解:H2O2H2+O210.(2分)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A.白酒和食醋(闻气味) B.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振荡) C.食盐和高锰酸钾(观察颜色) D.蒸馏水和食盐水(过滤)11.(2分)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CO2+H2OX+O2。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X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B.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O2的主要来源 C.该反应中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D.CO2参与光合作用,可用作温室肥料12.(2分)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进装置(已知浓硫酸可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无须提前制备和收集 B.用塑料瓶代替集气瓶,实验更安全 C.该装置也可用于二氧化碳的制备和干燥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黑色固体13.(2分)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够实现的是()A.H2OO2SO3 B.CaCO3CO2O2 C.KClO3FeFe2O3 D.石蜡COH2CO314.(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物质目的主要实验操作A双氧水、蒸馏水鉴别分别加入黑色的MnO2粉末,观察现象BK2MnO4(KMnO4)除杂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CCO2(N2)气体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DKClO3与MnO2混合加热后的剩余固体分离溶解、过滤、洗涤、干燥​A.A B.B C.C D.D15.(2分)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是由于氧气浓度低 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能跟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氧气能供呼吸,对于不能正常呼吸或缺氧条件下的工作人员,需直接提供氧气 D.石墨是一种黑色质软的固体,可用于生产铅笔芯16.(2分)如图1所示,向袋内缓缓吹气(袋内装有下雨天收集的空气样品),用传感器采集O2、CO2、湿度(测水蒸气)的相关数据如图2所示。纵坐标均为某气体体积分数(%),横坐标均为时间(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表示CO2变化的曲线是X B.通过实验探究,呼出气体中O2的含量比吸入空气中的O2含量低 C.200s时保鲜袋内含量最多的是O2 D.Y曲线60s之后逐渐下降,推测保鲜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保鲜袋内壁有水雾产生17.(2分)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常伴随着发光发热的现象,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B.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气体中一定不含有氧气 D.在燃烧匙中灼烧面粉,有黑色物质残留,所以面粉中一定含有碳元素18.(2分)一种新型合成氨的方法如图所示(Li是一种金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①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反应②是化合反应 C.反应③的表达式为:Li3N+H2O→LiOH+NH3 D.理论上,整个转化过程需不断补充金属Li和H2O19.(2分)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MnO2混合加热制取O2并用排水法收集,混合物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0~t1时刻固体混合物质量未变化,是因为未达该反应温度 B.P点处固体成分是氯酸钾和氯化钾 C.t1~t2时,MnO2在固体混合物中质量不变 D.在反应过程中,固体里所含氧元素质量不断减小20.(2分)N2是重要的资源,其生产与性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产生N2是物理变化 B.反应①进行的能量转化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反应②中涉及到的气体都是无色、无气味的,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D.反应③说明氮气有时也能助燃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21.(4分)用相应化学符号填空:(1)硅元素;(2)干冰;(3)汽水中含有的酸;(4)氧化铜。22.(6分)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A.氧气B.碳酸氢C.氮气D.金刚石E.二氧化碳F.食盐G.镁粉H.明矾。(1)常用作调味品的是;(2)可用于工业炼钢的气体;(3)可用作切割玻璃的是;(4)净水过程中的絮凝剂;(5)用于食品保护气的是;(6)可作照明弹的是。23.(2分)用氧气传感器测定铁粉生锈过程中氧气浓度的变化如图。(1)铁粉铺在滤纸上目的是。(2)集气瓶内的压强逐渐。(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4.(4分)明代科学著作《天工开物》中记载:“轧蔗取浆”、“其滓①为薪”、“取汁煎糖”。某蔗糖的制备的流程如图(注①“>”是指沉淀的杂质)(1)操作A名称是,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时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2)糖汁呈棕黄色,工业上可加入对糖汁进行脱色处理。(3)由甘蔗制得蔗糖的整个过程中主要是(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5.(2分)化学在交通“节能减排”中发挥重要作用。(1)汽车尾气中NO与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两种无毒气体,它们是空气中的成分。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2)我市倡导自行车“低碳出行”。采用碳纤维材料的自行车轻便、机械强度大,这应用了碳纤维的(填“物理”或“化学”)性质26.(10分)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②。(2)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O2,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填序号),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3)实验室可用B或C装置制CO2,符号表达式为。C相对于B装置的优点有。用装置F测定生成CO2的体积时,需要在水面放一层植物油,目的是。(4)在装置G中连接压强传感器(如图)测定装置G内压强变化,图H记录压强随时间变化情况。图H中ab段对应的现象是试管中液面逐渐(选填“上升”或“下降”)。(5)实验室用FeS固体和稀H2SO4反应制取H2S。H2S是有毒气体,能溶于水。①图中“防倒吸装置”应选择(选填“甲”或“乙”)。②水的作用是。27.(5分)化学与生活、环境、材料等密切相关。请根据信息,回答问题:(1)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中通过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在自来水的净化过程中,常用氯气消毒(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①控制CO2的排放,目的是减缓效应。②写出日常生活中中学生能做到的一种“低碳”行为。③利用一种新型“人造树叶”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乙醇(C2H5OH)和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28.(7分)镁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金属,可以在多种气体中燃烧。(1)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同学们发现生成的白色固体中还夹杂少量淡黄色固体。他们查阅几种物质的颜色,记录如表,有同学认为不必查阅氯化镁的颜色。物质MgOMgCl2Mg3N2MgCO3颜色白色白色淡黄色白色(2)进一步查阅资料可知,镁条还能在二氧化碳或氮气中燃烧。同学们用如图所示装置分别进行镁条在二氧化碳和氮气中燃烧的实验。[查阅资料]a.氧化镁、碳酸镁(MgCO3)均可以和盐酸反应,固体均会消失,仅碳酸镁(MgCO3)会与酸反应产生气泡。b.氮化镁(Mg3N2),淡黄色固体,无味,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实验一: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现象]实验中观察到生成黑色固体和产生白烟。[猜想]黑色固体可能是,白烟可能是猜想①MgO;猜想②MgCO3;猜想③。[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实验一中生成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白色固体消失,无气泡生成。白烟是。②将操作①反应后的剩余物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在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点燃,熄灭后向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黑色固体燃烧,发白光,放热黑色固体是炭。写出黑色固体燃烧时的化学符号表达式。[结论]写出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实验二:镁条在氮气中燃烧[现象]实验中观察到冒出淡黄色的烟,并闻到刺激性气味。[猜想]镁条在氮气中燃烧闻到刺激性气味的原因与集气瓶中的水有关。[验证]将点燃镁条伸入只盛有氮气(不含水)的集气瓶中,只观察到,说明猜想正确。[分析]金属镁着火燃烧时,(填“能”或“不能”)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29.(6分)有一包固体混合物粉末,可能含有KMnO4、Fe粉、Ca(OH)2、CaCO3、NaCl、NH4HCO3六种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1)取一定量固体,用磁铁吸引,无变化。再放于试管中微微加热一段时间,则固体中一定没有、。(2)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气泡,则固体中一定还有,一定没有。(3)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向上层清液通入CO2气体,上层清液立即变浑浊,则固体中一定还含有,可能含有。30.(14分)化学研究的对象是我们身边的物质一、氧气通过“红磷燃烧”的实验我们测定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暖宝宝贴”是冬天常见的取暖小物件,其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反应的原理就是铁生锈消耗空气中氧气和水并放出热量。实验开始前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进入广口瓶(容积为250mL)(铁粉锈蚀消耗的水忽略不计)。回答问题:(1)成分中的食盐的作用是。(2)和红磷燃烧相比,该实验的优点有。(3)本次实验中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保留一位小数)(4)若测得空气中氧气含量偏低,可能原因是。二、双氧水小明同学在家里的药箱中发现一瓶用来清洗伤口用的消毒液—“双氧水”,他联想到在化学课上曾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过氧气,他高兴的将家中的“双氧水”拿到学校的实验室[实验一]探究该双氧水是否失效。(1)实验过程:①在试管中加入5mL“双氧水”,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未复燃:②给上述试管加热,液体中有较多气泡产生,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③如图装置进行操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水槽中冰水所起的作用是。(2)实验结论:。[实验二]探究二氧化锰在双氧水的分解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改变。(3)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4)实验步骤:①称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②将二氧化锰装入大试管中并加入5.0mL“双氧水”;③待反应结束后,将大试管里的固体物质进行过滤、洗涤、烘干、称量:④得出结论。(5)做完此实验后,小方认为要证明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还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探究通过实验确认它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实验反思]依据实验一、实验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可能有等。三、碳酸氢铵如图是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改进装置,[查阅资料]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回答下列问题:(1)按要求装配好仪器,实验前首先要检查。(2)在烧杯中先加入水,然后向其中加入生石灰,烧杯A中生石灰(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实现了反应所需的温度条件,说明该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写出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符号表达式。(3)根据现象:,证明实验后生成了水和氨气。(4)写出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2023-2024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九年级(上)第一次学情调研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根据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故选项错误;B、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属于纯净物;C、香醋中有醋酸,属于混合物;D、医用酒精是乙醇溶液,属于混合物。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2.【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解: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A、铁锅生锈有新物质铁锈生成,故选项符合题意;B、滴水成冰,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C、花香四溢是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属于物理变化;D、电灯发光,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考查基础。3.【分析】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解答】解: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故错误;B、液氮可用于外科手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错误;C、铜常用来做电线电缆,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故错误;D、氧炔焰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助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4.【分析】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来分析。【解答】解:A、共享单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不符合题意;B、垃圾分类,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不符合题意;C、深埋电池,符合题意;D、推广公筷,减少疾病。故选:C。【点评】本题是一道化学和生活相结合的题目,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要求学生熟记教材知识,灵活运用。5.【分析】A、根据氧气不具有可燃性分析;B、根据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分析;C、根据水加热不会发生分解反应分析;D、根据缓慢氧化反应的定义分析。【解答】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故A错误;B、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故B错误;C、水加热能变成水蒸气,故C错误;D、金属生锈、新陈代谢都属于物质和氧气发生的不易被人察觉的缓慢氧化反应。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6.【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向试管中装大理石时,用镊子把大理石放在试管口,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通过控制活塞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将空气从短导管排出。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检验二氧化碳应使用澄清的石灰水。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分析】A、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B、根据量筒量程的选择,应遵循“大而近”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C、久未开启的地窖中可能含有大量的不能供给呼吸的二氧化碳。D、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CO2和N2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不能鉴别。B、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尽量保证量取一次,量取5.0mL的水,且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不能使用50mL的量筒。C、久未开启的地窖中容易积聚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燃烧,启用久未开启的地窖前可以先做灯火实验以检验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过高。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但不能除去水中的钙,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8.【分析】A、根据空气成分含量分析;B、根据物质组成元素种类分析;C、根据气体密度分析;D、根据物质的稳定性分析。【解答】解:A、空气中体积含量N2为78%,O2为21%,CO5为0.03%,则空气中体积含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2>O8>CO2,故A错误;B、NH4HCO3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NH4NO3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NH6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故B错误;C、CO2的密度比空气大、O2密度比空气略大,则它们密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O4>O2>空气,故C错误;D、2KMnO7K2MnO4+MnO5+O2↑,所以MnO2的稳定性大于KMnO8的稳定性,NH4HCO3常温下就分解,因此三种物质的热稳定性MnO5>KMnO4>NH4HCO6,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常见物质的性质、组成等基础知识,需熟练掌握。9.【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符号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注)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A、该符号表达式书写完全正确。B、碳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不能用于实验室制CO2,故选项错误。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2Fe8O4,故选项错误。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2O2H2O+O5,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符号表达式的能力,符号表达式的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化学式书写错误、不写条件等。10.【分析】A、根据白酒有特殊香味,食醋有酸味来分析;B、根据硬水中加肥皂水振荡会产生大量浮渣,软水中加肥皂水振荡会产生大量泡沫来分析;C、根据食盐是白色固体,高锰酸钾是暗紫色固体来分析;D、根据蒸馏水和食盐水都是无色液体,过滤都没有明显现象来分析。【解答】解:A、白酒有特殊香味,闻气味能区别白酒和白醋。B、硬水中加肥皂水振荡会产生大量浮渣,用肥皂水能区分硬水和软水。C、食盐是白色固体,观察颜色能区别食盐和高锰酸钾。D、蒸馏水和食盐水都是无色液体,用过滤的方法无法区别二者。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1.【分析】A、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进行分析;B、根据氧循环进行分析;C、根据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进行分析;D、根据二氧化碳的用途进行分析。【解答】解:A、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中含C、H,生成物中含氧元素、H元素;B、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生成氧气,故说法正确;C、由表达式可知,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D、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故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义的应用及氧循环和碳循环,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作答即可。12.【分析】铁丝燃烧的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改进后的优点是:①氧气无需提前制备和收集;②塑料瓶代替集气瓶,防止集气瓶炸裂,更安全;③装置集氧气的制取、干燥和性质验证于一体。【解答】解:A、改进后,操作更方便,故正确;B、塑料瓶代替集气瓶,更安全;C、由装置的特点和药品的性质,故正确;D、铁丝燃烧的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故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氧气的制取原理、实验基本操作等方面的知识,只有综合掌握教材内容才能正确的做出解答。13.【分析】A、二氧化锰不能使水分解。B、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叶绿素作用下反应生成有机物和氧气。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不能生成铁。D、石蜡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不能和水反应。【解答】解:A、二氧化锰不能使水分解。B、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故选项正确。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选项不正确。D、石蜡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选项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4.【分析】A、根据加入黑色的MnO2粉末,双氧水中有气泡产生,蒸馏水中无气泡产生进行分析。B、根据加热使KMnO4分解,产生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分析。C、根据待检验物质氮气无法被检验出来进行分析。D、根据KClO3与MnO2混合加热后的剩余固体为氯化钾和二氧化锰进行分析。【解答】解:A、加入黑色的MnO2粉末,双氧水中有气泡产生,故可鉴别;B、加热使KMnO4分解,产生锰酸钾,引入二氧化锰新杂质,故B错误;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C错误;D、KClO8与MnO2混合加热后的剩余固体为氯化钾和二氧化锰,通过溶解、洗涤,氯化钾还需通过蒸发得到。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充分利用相关的知识,学会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的方法和技巧是最大的收获。15.【分析】A、根据铁丝燃烧的条件分析;B、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分析;C、根据氧气的用途分析;D、根据石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解答】解:A、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是由于空气中氧气浓度低;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在特定条件下也能与其它物质反应,故B错误;C、氧气能供呼吸,需直接提供氧气;D、石墨是一种黑色质软的固体,故D正确。故选:B。【点评】明确常见物质铁、氧气、氮气以及石墨的性质与用途是解答本题关键。16.【分析】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0.036%,随着呼吸作用的进行,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渐增大,曲线X表示二氧化碳;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0.77%,随着呼吸作用的进行,氧气的含量逐渐降低,则Z表示氧气;Y曲线表示随着呼吸作用的进行,含量增大,60s后含量下降,Y曲线表示水蒸气。【解答】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说法正确;B、呼吸作用是消耗氧气,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0.77%,氧气的含量逐渐降低;通过实验探究,说法正确;C、由图可知,则Z中呼出气体中约含有17.17%的氧气,说法错误;D、温度降低,所以Y曲线60s之后逐渐下降是因为水蒸气冷凝造成的,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空气的成分、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基础知识。17.【分析】A、根据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B、根据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C、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气体中不一定不含有氧气分析;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解答】A、化学变化常伴随着发光发热的现象,如电灯通电时,只是能量的转变,属于物理变化;B、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但是生成物有两种,故B错误;C、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如空气中含氧气,故C错误;D、在燃烧匙中灼烧面粉,说明生成了碳,化学反应前后,生成物中含碳元素,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变化的特征、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8.【分析】A、根据反应①中氢氧化锂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氧气、水和锂来分析;B、根据反应②中Li和N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Li3N来分析;C、根据反应③是Li3N和H2O反应生成LiOH和NH3来分析;D、根据在整个转化过程中Li和H2O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来分析。【解答】解:A、反应①中氢氧化锂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氧气,电能转换成了化学能。B、反应②中Li和N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Li3N,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故选项说法正确。C、反应③是Li3N和H2O反应生成LiOH和NH3,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Li7N+H2O→LiOH+NH3,故选项说法正确。D、在整个转化过程中Li和H4O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可循环利用,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转化和制备,解答时要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9.【分析】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解答】解:A、0~t1时刻固体混合物质量未变化,是因为未达该反应温度。B、t5时固体质量开始减少,氯酸钾开始分解,t2时,氯酸钾完全分解,因此P点处固体成分是氯酸钾,故选项不正确。C、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故选项正确。D、在反应过程中,氧气逸出,故选项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20.【分析】A、根据图中生产N2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进行分析;B、根据反应中能量的转化进行分析;C、根据氨气有刺激性气味进行分析;D、根据反应现象进行分析。【解答】解:A、图中生产N2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反应①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反应②是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D、反应③是镁条在氮气中燃烧,故D正确。故选:C。【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21.【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硅元素符号为Si;(2)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2;(3)汽水中含有的酸是碳酸,其化学式为H2CO8;(4)氧化铜的化学式为CuO。故答案为:(1)Si;(2)CO2;(3)H2CO6;(4)Cu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22.【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常用作调味品的是食盐;故答案为:F;(2)可用于工业炼钢的气体是氧气;故答案为:A;(3)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硬度最大的物质,可用作切割玻璃;(4)明矾溶于水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可用作净水过程中的絮凝剂;(5)氮气的化学性质较稳定,可用于食品保护气;(6)镁粉燃烧放出耀眼的白光,可作照明弹。【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解答。23.【分析】(1)根据加快铁锈蚀的因素来分析;(2)根据装置内的气压来分析。【解答】解:(1)铁与水、氧气同时接触时会生锈,将铁粉铺在滤纸上增大铁粉与氧气,加快铁的生锈;(2)铁生锈消耗了装置内的氧气,集气瓶内的压强逐渐变小。故答案为:(1)加快铁的生锈;(2)变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的生锈条件和防止金属生锈等方面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24.【分析】(1)过滤能够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2)活性炭能够吸附色素、异味。(3)由甘蔗制得蔗糖的整个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解答】解:(1)操作A是把液体和固体分离,名称是过滤。故答案为:过滤;引流。(2)糖汁呈棕黄色,工业上可加入活性炭对糖汁进行脱色处理。故答案为:活性炭。(3)由甘蔗制得蔗糖的整个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故答案为:物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25.【分析】(1)NO和CO气体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相互反应生成两种无毒气体,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物是氮气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题意,采用碳纤维材料的自行车轻便、机械强度大,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NO和CO气体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相互反应生成两种无毒气体,由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是氮气和二氧化碳2CO2+N8。(2)采用碳纤维材料的自行车轻便、机械强度大,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答案为:(1)2CO+2NO3CO2+N2;(2)物理。【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应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6.【分析】(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解决此题;(2)根据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O2,需要加热,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纯净来分析解答;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来分析解答;(3)根据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来分析解答;根据装置C的特点来分析解答;根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来分析解答;(4)根据a点压强开始升高,a点对应的操作是关闭活塞,试管内压强增大,试管中液面下降来分析解答;(5)①根据防止倒吸是水流入倒吸装置后不会继续前流来分析解答;②根据硫化氢是有毒气体,则收集完硫化氢后需要进行尾气处理来分析解答。【解答】解:(1)由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为酒精灯;(2)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O2,需要加热,则发生装置选A,则用E排水法收集2,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AE,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成锰酸钾,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KMnO5K2MnO4+MnO2+O2;(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3+HCl→CaCl6+H2O+CO2,在装置C中,固体药品放在多孔隔板上,反应开始后,试管中的气体增多,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反应停止,气体导出,压强减小,反应进行,C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为使结果准确,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4)图H中a点压强开始升高,a点对应的操作是关闭活塞,试管中液面下降;(5)①防止倒吸则是水流入倒吸装置后不会继续前流,则图中“防倒吸装置”应选择乙;②硫化氢是有毒气体,则收集完硫化氢后需要进行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故答案为:(1)酒精灯;分液漏斗;(2)AE;KMnO2K2MnO4+MnO6+O2;(3)CaCO3+HCl→CaCl2+H2O+CO2;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4)下降;(5)①乙;②吸收硫化氢,防止污染空气。【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27.【分析】(1)根据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有新的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进行分析。(2)根据控制CO2的排放,目的是为减缓温室效应,“低碳”行为,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乙醇(C2H5OH)和氧气进行分析。【解答】解:(1)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有新的物质生成。(2)①控制CO2的排放,目的是为减缓温室效应。②日常生活中能做到的“低碳”行为有:节水、节电。③利用一种新型“人造树叶”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乙醇(C2H8OH)和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CO2+H2OC3H5OH+O2。故答案为:(1)煮沸;化学。(2)①温室。②乘坐公共交通上学等(合理即可)。③CO4+H2OC2H4OH+O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28.【分析】(1)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2)稀盐酸和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和碳酸镁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解答】解:(1)有同学认为不必查阅氯化镁的颜色,理由是空气中不含有氯元素。故答案为:空气中不含有氯元素,不能生成氯化镁。(2)[猜想]黑色固体可能是碳,白烟可能是猜想①MgO3;猜想③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