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 高考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 《新唐书》专题(含答案)_第1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 高考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 《新唐书》专题(含答案)_第2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 高考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 《新唐书》专题(含答案)_第3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 高考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 《新唐书》专题(含答案)_第4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 高考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 《新唐书》专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新

唐书》专题(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新唐书》专题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

读之,作《指瑕》以撞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

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

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①《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

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

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

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

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畤,繇②

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址令。勃往省,度海溺水,瘴④而卒,年

二十九。

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

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③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

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

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

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尤喜著书。初,祖通,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门人甚众。尝起汉、

魏尽晋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

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

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尝读《易》,夜梦若有告者曰:“《易》有

太极,子勉思之。”寤而作《易发挥》数篇,至《晋卦》,会病止。作

《唐家千岁历》。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初唐四杰。炯

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

(《新唐书王勃传》节选)

【注】①论次:评定编次。②繇:同“由二③泛然:漫不经心,

随意。④瘴:同“悸”,因受惊吓心跳加速。

1.下列对词句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为僚吏共嫉”“连辟公府不就”两句都是被动句。“客剑南”

中的“客”与“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中的“目”都是名词活用

作动词。

B.“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由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两句中“以”

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C.“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两句中

“乃”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D.“因出纸笔遍请客”“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两句中“因”

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2.下面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对策:自汉代起作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应试者就政事、经

义等设问作答。答策出色者,可以评为“第一”或“高第”。参加对

策者一般都能得到任用,拜为中大夫、谏大夫、议郎、郎中、县令等。

B.及冠:也称加冠、弱冠,中国古代男子满十八岁之后,举行”及

冠”之礼,表示已经是成年人了,可以取“字”,意味着要承担对于

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C.斗鸡:一种游戏,在唐朝是普及率非常高的运动,不光在民间

有着大量拥是,即便是在皇室贵族中也大受欢迎。

D.左迁:犹言下迁,即贬官。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白居易《琵琶行》序中“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的“左迁”即此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王勃在年幼时就表现出才华,后来在麟德初年给到关内查巡的

刘祥道献上文章表露才华,并在朝廷的策试中取得了优秀成绩,并被

授予官职。

B.由于王勃倚仗才华常常让同僚难堪,所以在后来他窝藏、杀死

官奴并被判处死后,同僚们都高兴不已。

C.王勃在滕王阁的聚会上依旧是恃才不羁,众位客人没有能为聚

会写出序言,他毫不推辞,他的才华初现便令已经起身去厕所的都督

闫公欣赏赞叹,也给宴会增加了又一乐事。

D.王勃既才华横溢,有喜欢著书立说,曾给祖父王通撰写的《尚

书》中残缺内容补出二十五篇。后又写出《易发挥》、《唐家千岁历》

等。

4.翻译下面三个句子。

(1)父福畤,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址令。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广5题。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为儿时,门人有被害者,吏就诘,

众争辨对,仁杰诵书不置,吏让之,答曰:“黄卷中方与圣贤对,何

暇偶俗吏语耶?”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阎立本召

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荐授并

州法曹参军。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

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同府参军郑崇质母老且疾,当使绝域。仁杰

谓曰:“君可贻亲万里忧乎?”诣长史蔺仁基请代行。仁基咨美其谊,

时方与司马李孝廉不平,相语曰:"吾等可少愧矣!”则相待如初,每

曰:“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稍迁大理丞,岁中断久狱万

七千人,时称平恕。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坐误

斧昭陵柏,罪当免,高宗诏诛之。仁杰奏不应死,帝怒曰:“是使我

为不孝子,必杀之。”仁杰曰:“汉有盗高庙玉环,文帝欲当之族,张

释之廷铮曰:'假令取长陵一杯土,何以加其法?'于是罪止弃市。

陛下之法,固有差等,犯不至死而致之死,何哉?今误伐一柏,杀二

臣,后世谓陛下为何如主?”遂免死。数日,授侍御史。左司郎中王

本立怙宠自肆,仁杰劾奏其恶,有诏原之。仁杰曰:“朝廷借乏贤,

如本立者不鲜。陛下惜有罪,亏成法,奈何臣愿先斥,为群臣戒。”

本立抵罪。由是朝廷肃然。使岐州,亡卒数百剽行人,道不通。官捕

系盗党穷讯,而余曹纷纷不能制。仁杰曰:“是其计穷,且为患。”乃

明开首原格,出系者,禀而纵之,使相晓,皆自缚归。帝叹其达权宜。

圣历三年卒,年七十一。赠文昌右相,谥曰文惠。仁杰所荐进,若张

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皆为中兴名臣。中宗即位,追赠司空。

(节选自《新唐书・狄仁杰传》)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

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

B.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

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

C.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

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

D.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

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卷,文中指书籍。古时人们为了防止书蠹,多用黄巢汁来染

纸,因纸色发黄,故称书为“黄卷”。

B.黜陟使,是唐代考察地方官吏的政绩并提出推荐或贬黜建议的

官员。其中“陟”为“贬斥”之意。

C.大理丞,又称大理寺丞,秩从六品上。唐时规定分管中央各部

门、地方各州的司法案件的复审。

D.高宗,文中指唐代李治的庙号。庙号是我国封建时代皇帝死后

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狄仁杰读书专注。他小时候家里有门人被害,官吏查究情况,

众人都争着对答,只有狄仁杰不为所动,因此受到官吏礼让。

B.狄仁杰推己及人。有同僚需要离开年老病弱的母亲出使到边远

地区,狄仁杰主动请求上级官员让自己代替前往。

C.狄仁杰善于劝谏。在“砍柏”一案中,狄仁杰巧引汉代旧事,

成功说服唐高宗,使权善才和范怀义被免去了死罪。

D.狄仁杰富有谋略。狄仁杰在岐州公开宽免自首者的条例,释放

了被关押的人,让他们回去后相互传话,盗党余曹都前来自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之法,固有差等,犯不至死而致之死,何哉?

(2)朝廷借乏贤,如本立者不鲜。陛下惜有罪,亏成法,奈何?

5.蔺仁基为什么称赞狄仁杰“贤”?请根据原文简要说明。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八岁就学,诵记日千余言,

暗记《三礼义宗》。及长,明服氏《春秋传》、郑氏《尚书》、《诗》、《礼

记》、王氏《易》,善属文,通步历。尝造同郡刘焯,焯名重海内,初不

之礼,及请质所疑,遂大畏服。

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炀帝召天下儒官

集东都,诏国子秘书学士与论议,颖达为冠,又年最少,老师宿儒耻出

其下,阴遣客刺之,匿杨玄感家得免。补太学助教。隋乱,避地虎牢。

太宗平洛,授文学馆学士,迁国子博士。贞观初,封曲阜

县男,转给事中。时帝新即位,颖达数以忠言进。帝问:“孔子称'以

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何谓也”对曰:“此圣人

教人谦耳。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

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非特匹夫,君德亦然。故

《易》称‘蒙以养正','明夷以莅众若其据尊极之位,炫聪耀明,

恃才以肆,则上下不通,君臣道乖。自古灭亡,莫不由此。”帝称善。除

国子司业,岁余,以太子右庶子兼司业。与诸儒议历及明堂事,多从其

说。以论撰劳,加散骑常侍,爵为子。

______________皇太子令颖达撰《孝经章句》,因文以尽箴讽。帝知数

争太子失,赐黄金一斤、绢百匹。久之,拜祭酒,侍讲东宫。帝幸太学

观释菜①,命颖达讲经,毕,上《释奠颂》,有诏褒美。后太子稍不法,

颖达争不已,乳夫人曰:“太子既长,不宜数面折之。”对曰:“蒙国厚

恩,虽死不恨。”割切愈至。后致仕,卒,陪葬昭陵,赠太常卿,谥曰宪。

初,颖达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受诏撰《五

经》义训,凡百余篇,号《义赞》,诏改为《正义》云。虽包贯异家为

详博,然其中不能无谬冗,博士马嘉运驳正其失,至相讥诋。有诏更令

裁定,功未就。永徽二年,诏中书门下与国子三馆博士、弘文馆学士考

正之,于是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右仆射张行成、侍中高季辅就加增损.

书始布下。

(《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三》全文节选)

①释菜:古代入学时祭祀先圣先师的一种典礼。

1.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与诸儒议历及明堂事,多从其说

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③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④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2.下列对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师宿儒耻出其下耻:以……为耻

B.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举:考中

C.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资:资助

D.非特匹夫,君德亦然特:只是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直接表明孔颖达“博学”和“忠直”的

一组是()

A.与诸儒议历及明堂事,多从其说帝知数争太子失,赐黄金一斤、

绢百匹

B.诏国子秘书学士与论议,颖达为冠,又年最少时帝新即位,颖达

数以忠言进

C.八岁就学,诵记日千余言皇太子令颖达撰《孝经章句》,因文以

尽箴讽

D.就加增损,书始布下后太子稍不法,颖达争不已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颖达博学多才,在与国子秘书学士辩论中,他最为突出,而且

年龄最小,老师及有修养的儒士耻于在他之下,暗中派刺客去刺杀他,

他躲藏在杨玄感家中得以幸免。

B.孔颖达在回答太宗的询问时,首先概括了孔子那句话的意义和

作用,然后具体解释了各句的意思,接着进一步把道理引入执政治国

的事情中。这样主要是为了表现他思维缜密、知识广博。

C.太宗听了孔颖达的解释和讽谏以后,认为孔颖达博涉经书,学

问渊博,特别是孔颖达忠正的讽谏精神很值得称许。于是授予他国子

司业官职。

D.孔颖达等人撰著《五经》义训的百余篇文章,虽然包罗各家很

是广博,但其中不可能没有谬误,博士马嘉运批驳指正他们的失误,以

至于互相讥讽诋毁。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尝造同郡刘焯,焯名重海内,初不之礼,及请质所疑,遂大畏服。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苏安恒,冀州武邑人。武后末年,太子虽还东宫,政事一

不与,大臣畏祸无敢言。安恒投魏①上书曰:“陛下膺先圣顾托,受嗣

子揖让,应天顺人,二十余年,岂不闻虞舜褰裳②事乎今太子孝谨,春

秋盛壮,使统临宸极,何异陛下身抚天下哉!自昔天下无二姓并兴,且

梁、河内、建昌诸王,以亲得封,恐万岁后不能良计,宜退就公侯,任以

闲简。又陛下二十孙,无尺土封,非长久计也。请以都督府要州分而王

之,且择立师傅,养成德器,簿屏皇家。”书奏,后虽猜克,不能无感,乃

召见赐食,厚慰遣之。

明年,复谏曰:“臣闻天下者,高祖、太宗之天下。陛下

虽居正统实唐旧基日前太子在谅暗相王非长嗣唐祚中弱故陛下因以

即位。今太子年德已盛,尚贪有大宝,忘母子之恩,以据神器,何旅颜面

见唐家宗庙哉!臣谓天意人事,还归李氏。诚能高揖万机,自怡圣心,

史臣书之,乐府歌之,斯盛事也。臣闻见过不谏非忠,畏死不言非勇。

陛下以臣为忠,则择是而用;以为不忠,则斩臣头以令天下。”书闻,不

报。

于是魏元忠为张易之克弟所构,狱方急,安恒独申救。曰:

“王者有容天下之量,故济其心;能进天下之善,故除其恶。陛下始革

命,勤秉政枢,博逮谋猷,天下以为明主。暮年厌怠,谗佞炽结,百姓不

亲,天下以为暗君。邪正糅进,狱讼冤剧。何昔是而今非邪居安忘危

之失也。窃见元忠廉直有名,位宰相,履忠正,邪佞之徒嫉之若傩。易

之兄弟无功无德,指马献蒲,先害善良。自元忠下狱,人人偶语,谓易之

交乱,且及四国。况贼虏方强,赋敛重困,而自纵谗慝,摇变遐迩。臣恐

四夷低目窥觇,为边鄙患,百姓托义以清君侧,逐鹿之人叩关而至,问

鼎大明之宫③,陛下何以谢之臣今计者,莫若收雷电之威,解恢恢之

网,复爵还位,君臣如初,则天下幸甚。陛下纵不能斩佞臣,塞人望,且

当抑夺荣宠,翦其羽翅,无使骄横为社稷之忧。

疏奏,易之等大怒,遣刺客邀杀之,赖凤阁舍人桓彦范等

悉力营解,乃免。

神龙初,为习艺馆内教。节愍太子难,或谗安恒豫谋,死

狱中。睿宗立,知其枉,诏赠谏议大夫。

(选自《新唐书》)

【注】①投鼠:武则天时设立四个“铜匾”,以鼓励臣民直接上疏

皇帝,铜断,是一种铜制的容器,相当于现在的检举箱。②虞舜褰裳:

帝王让位。③大明宫:大唐帝国的大朝正殿。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陛下膺先圣顾托膺:接受,承当。

B.任以闲简任:任用,委任。

C.遗刺客邀杀之邀:邀请,约请

D.节感太子难难:发难,反抗。

2.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陛下虽居正/统实唐旧基/前日太子在谅/暗相王/非长嗣唐祚

中弱/故陛下因以即位

B.陛下虽居正统/实唐旧基/前日太子在谅暗/相王非长嗣/唐祚

中弱/故陛下因以即位

C.陛下虽居/正统实唐/旧基前日太子在谅暗/相王非长/嗣唐祚

中弱故/陛下因以即位

D.陛下虽居正统/实唐旧基前/日太子在谅/暗相王非长/嗣唐祚

中弱故/陛下因以即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安恒首次上书武则天,请求其让位于太子,并将武氏诸王降

为公侯,将二十个李姓皇孙都分封为王。

B.苏安恒第二次进谏请女皇禅位,恢复李唐,认为女皇贪恋皇位,

违背天意人心,措辞相比首次尖锐。

C.苏安恒在奏疏中指出武则天当政初期的贤明和当政后期的昏

瞧,并说明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不能居安思危。

D.苏安恒直言张易之兄弟陷害贤良,若一味纵容必致内乱外患,

并借机重提还位于李唐认为这是天下之大幸。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诚能高揖万机,自怡圣心,史臣书之,乐府歌之,斯盛事也。

②于是魏元忠为张易之兄弟所构,狱方急,安恒独中救。

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

向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

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

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

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

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

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

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

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

犹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桓褐,而饥者甘糟

糠。天下嚣嚣,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向使二世有庸主

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缩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

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圄而免开U戮,去收孥污秽之罪,

使各反其乡里;发仓縻,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

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

身;塞万民之望,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即四海之内皆欢然各自

安乐其处,惟恐有变。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

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

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繁刑

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

而主不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

而天下苦之。自群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

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

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故先王者,见终始不变,知存亡之由。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

已矣。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

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于戮者,正之非也。

是二世之过也。

(节选自《新书•过秦论》)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

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B.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

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C.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

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D.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

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2.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内,指国境之内,全国。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

境之内为海内。

B.缩素,多指丧服,白色,穿戴于丧礼之中,多用粗布棉麻制成。文

中指穿丧服守孝。

C.收孥,亦作“收帑”。古时,一人犯法,家中的奴隶也要连坐,没

籍成为官奴婢。

D.公侯,公爵与侯爵的简称,或者泛指有爵位的贵族和官高位显

的人。周代有五等爵位。

3.下列对原文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看来,秦统一天下,吞并诸侯,临朝称帝,士人们顺风响应

的原因就是近古以来已经很久了没有统一天下的帝王。

B.作者认为,秦王如果选择和商周帝王一样的治国理政的道路,

那么后代即使出现骄奢淫逸的君主,也不会有倾覆危亡的祸患。

C.作者看来,秦二世刚登上王位之时,老百姓对他的新政是有所

期待的,天下苦苦哀叫的百姓,正是新皇帝执政的资本。

D.作者认为,天下容易发生动乱的原因,是上至君卿下至百姓,人

人心中自危,身处穷苦之境,到处都不得安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

(2)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矣。

5.贾谊认为秦二世为政失败的主要表现有哪些请结合这篇文本

简要说明。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韩充,本名璀,少依舅家。李元为河阳节度使,署牙将。元改昭义,

又从之。元尝谓宾佐曰:“充后当贵,诸君必善事之。”未几,兄韩弘领

宣武,召主亲兵,元曰:“我知君旧矣,吾儿不才,无足累君者,二女方幼,

以为托遂辞去。弘峻法,人人不自保。充谦慎无少懈,念弘在镇久,

不入见天子,身又得士,不自安,因请入宿卫,弘许之,不即遣。后因猎,

单骑走洛阳,朝廷亮其节,擢右金吾卫将军。斥军士虚名不如令者七百

人。穆宗立,幽、镇、魏复乱,王承元以冀兵二千屯滑州,朝廷恐冀兵

相秫为叛,而授充义成军节度使。会汴军逐李愿,以李竭主留事。帝谓

充素为汴士悦向,诏节度宣武,兼统义成兵讨竭。战郭桥,破之。会李

质斩竭,遂入汴。初,陈许李光颜亦奉诏讨竭,屯尉氏,意先得汴,欲俘

掠以饵军。充闻其谋,驰至城下,汴人望见充,欢跃无复贰者。始,帝遣

人问破贼期,充对:“汴,天下咽喉,臣颇习其人,然王师临之,一月可

破。”方二旬即克。帝喜日:”充科敌若神。”加检校司空。籍竭所胁

为兵者三万,悉纵之。又责首乱者千余,斥出境,令曰:“敢后者斩!”

由是内外按堵,汴人爱赖之。卒,年五十五,赠司徒,谥曰肃。充虽将家,

性俭节,乘机决策无余悔,世推善将。李元没,充为嫁二女,周其家。自

弘去汴,监军选军中敢士二千直阁下,日秩酒肴,物力几屈,然不敢废。

充未入时李质总军事乃曰韩公至而顿去二千人食岂不失人心乎不去

且无以继可以弊事遗吾帅乎因悉罢之而后迎充。

(节选自《新唐书・韩充传》)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充未入时/李质总军事/乃曰/韩公至而顿去二千人食/岂不失

人心乎/不去/且无以继/可以弊事/遗吾帅乎/

B.充未入时/李质总军事/乃曰/韩公至而顿去二千人食/岂不失

人心乎/不去/且无以继/可以弊事遗吾帅乎/

C.充未入时/李质总军事/乃曰/韩公至而顿去/二千人食岂不失

人心乎/不去/且无以继/可以弊事/遗吾帅乎/

D.充未入时/李质总军事/乃曰/韩公至而顿去/二千人食岂不失

人心乎/不去/且无以继/可以弊事遗吾帅乎/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名,这里是曾用名的意思,即原来的名字,韩充原本叫作韩璀,

后来改名叫韩充。

B.镇是节度使的管辖之地,唐朝中后期称方镇,其兵称镇兵,镇将

掌管戍守防御之事。

C.节度,官名。三国吴孙权始置,掌管军粮。唐以后则为领兵之官。

文中意为节度使。

D.阁下,这里指官署,它在古代也常用作敬词,与陛下、殿下、执

事的称法来源类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韩充为人所重,受人之托。河阳节度使李元很看重韩充,委任他

为牙将,并对幕宾佐吏说一定要好好对待他,韩充离开他时,李元把

两个幼女托付给他。

B.韩充很有见识,心向朝廷。韩充觉得兄长在军镇时间久了,应入

朝见天子,于是他请求人朝在官禁中值宿,韩弘答应了他,但没有让他

立刻离开。

C.韩充平定叛乱,安抚地方。面对穆宗时幽、镇、魏等地的叛乱,

朝廷授任韩充为节度使讨伐叛军。他因为一向受到汴军士兵的喜爱而

很快平定了汴州叛乱。

D.韩充料敌如神,处事稳妥。皇上派人询问破贼期限,韩充回答一

个月,结果二十天就击破叛军;韩充把那些受胁迫的人全部释放,只责

罚为首作乱之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因猎,单骑走洛阳,朝廷亮其节,擢右金吾卫将军。

(2)令曰:“敢后者斩!”由是内外按堵,汴人爱赖之。

7、材料一: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

迈,与兄励、勤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

沛王贤闻其名,召为沛府修撰,甚爱重之。诸王斗鸡,互有胜负,勃

戏为《檄英王鸡》文。高宗览之,怒曰:“据此是交构之渐即日斥

勃,不令入府。久之,补虢州参军。

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有官奴曹达犯罪,勃匿之,又惧事泄,

乃杀达以塞口。事发,当诛,会赦除名。时勃父福畤为雍州司户参军,

坐勃故左迁交趾令。上元二年,勃往交趾省父。渡南海,堕水而卒,

时年二十八。

初,吏部侍郎裴行俭典选,有知人之鉴。李敬玄尤重杨炯、卢照

邻、骆宾王与勃等四人,必当显贵。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

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

得令终为幸。”果如其言。

(选自《旧唐书・王勃传》,有删改)

材料二:

父福畤,坐勃故左迁交趾令,勃往省。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

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

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

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

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

骆”,号“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

(选自《新唐书•文艺上》,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

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

B.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

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

C.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

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

D.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

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

2.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檄文是古代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

文书。

B.参军即参军事,掌参谋军务,唐代诸卫及王府俱有录事参军事

等。

C.左迁,降低官职,即“降官”。汉代时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

为左迁,汉代的这种习惯用语沿袭至唐。

D.吏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隋、唐时吏部为六部之首,吏部侍

郎为吏部最高长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勃六岁时就才情过人,与其兄王励、王助的才华相当。兄弟

三人为父亲的朋友杜易简所赞赏。王勃写文章时的独特习惯,给世人

留下了“腹稿”的典故。

B.当时的吏部侍郎裴行俭认为,王勃将不如杨炯显赫富贵,能善

终就已是万幸。果然,后来王勃专门写了《檄英王鸡》一文严厉批评

诸王,结果差点被诛杀。

C.王勃因官奴曹达而获罪,他的父亲也被牵连贬谪到非常偏远的

交趾。王勃前往探望父亲途中为都督阎公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

D.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但对于他们

的排位先后,杨炯很有意见,并不心服口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高宗览之,怒曰:“据此是交构之渐。”即日斥勃,不令入

府。

(2)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

罢。

5.裴行俭认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王勃的浮躁浅露体

现在哪些事情上?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韩思复,字绍出,京兆长安人。祖伦,贞观中历左卫率,

封长山县男。思复少孤,年十岁,母为语父亡状,感咽几绝,故伦特爱之,

尝曰:“此儿必大吾宗。”然家富有,金玉、车马、玩好未尝省。笃学,

举秀才高第,袭祖封。永淳中,家益篓,岁饥,京兆杜瑾者,以百绫饷思

复,思复方并日食,而绫完封不发。

调梁府仓曹参军,会大旱,辄开仓赈民,州劾责,对日:

“人穷则滥,不如因而活之,无趣为盗贼。”州不能讪。转汴州司户,

仁恕,不行鞭罚。以亲丧去官,鬻薪自给。姚崇为夏官侍郎,识之,擢司

礼博士。五迁礼部郎中。建昌王武攸宁母亡,请鼓吹,思复持不可而止。

坐为王同皎所荐,贬始州长史。迁滁州刺史,州有铜官,人铲凿尤苦,

思复为贾他鄙,费省获多。有黄芝五生州署,民为刻颂其祥。徒襄州。

入拜给事中。帝作景龙观,思复谏曰:“祸难初弭,土木遽兴,非忧物恤

人所急。”不见省。迁中书舍人,数指言得失,颇见纳用。

开元初,为谏议大夫。山东大蝗,宰相姚崇遣使分道捕瘗。

思复上言:“夹河州县飞蝗所至苗辄尽今游食至洛使者往来不敢显言

且天灾流行庸可尽瘗望陛下悔过责躬,损不急之务,任至公之人,持

此诚实以答谴咎,其驱蝗使一切宜罢。”玄宗然之,出其疏付崇,崇建遣

思复使山东按所损,还,以实言。崇又遣监察御史刘沼覆视,沼希宰相

意,悉易故牒以闻,故河南数州赋不得蠲。崇恶之,出为德州刺史。拜

黄门侍郎。帝北巡,为行在巡问赈给大使。迁御史大夫,性恬淡,不喜

为绳察,徙太子宾客,进爵伯。累迁吏部侍郎。复为襄州刺史,治行名

天下,代还,仍拜太子宾客。卒,年七十四,谥日文。天子亲题其碑曰“有

唐忠孝韩长山之墓二故吏卢傻、邑人孟浩然立石崛山。

(选自《新唐书•韩思复传》,有删节)

1.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夹河州县飞蝗/所至苗辄尽/今游食至/洛使者往来/不敢显言/

且天灾流行/庸可尽瘗

B.夹河州县/飞蝗所至/苗辄尽/今游食至洛/使者往来/不敢显言

/且天灾流行/庸可尽瘗

C.夹河州县/飞蝗所至/苗辄尽/今游食至/洛使者往来/不敢显言

且天灾流行/庸可尽瘗

D.夹河州县飞蝗/所至/苗辄尽/今游食至洛/使者往来/不敢显言

/且/天灾流行庸可尽瘗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的表字。在本名之外另取一个和本名意思有某种关系的名字,

叫做“字古人自称称名,称人称字,这是基本的礼貌。

B.“迁”指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一般情况下,“转迂”、

“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迁谪”表示升职;“左迁”表

示削职降级等。

C.战国、秦、汉时称靖山或华山以东地区为“山东”;战国时除

秦外,六国都在靖山函谷关之东,故称六国为“山东”;也指太行山以

东地区。

D.“玄宗”是李隆基的庙号。庙号指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

并追尊以名号,如某祖,某宗。始于殷代,汉以后历代帝王都有庙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思复秉性恬淡,他经历过家族的富有生活,而遭遇家贫,又能

甘居贫困;饥荒年两天吃一天的饭,但他都不接受别人的馈赠。

B.韩思复为政行事仁恕爱民。任梁府仓曹参军时遇大旱,他不顾

州府弹劾责备,开仓赈济民众。任汴州司户时不实行鞭罚。

C.韩思复敢于陈述时政得失,坚持己见。他曾上谏反对皇帝造景

龙观,山东蝗灾时更是上疏让皇帝悔过责己,停止一切不急之务,任用

公正之士。他的建议均被采纳。

D.韩思复为官治理有方,名满天下。他去世后天子亲笔为他题写

墓碑,原属下卢俊、同乡孟浩然在砚山为他立石纪念。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母为语父亡状,感咽几绝,故伦特爱之,尝日:“此儿必大吾宗。”

②沼希宰相意,悉易故牒以闻,故河南数州赋不得蠲。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高适,字达夫,沧州渤海人。少落魄,不治生事。客梁、

宋间,宋州刺史张九皋奇之,举有道科中第,调封丘尉,不得志,去。客

河西,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表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禄山乱召翰讨

贼即拜适左拾遗转监察御史佐翰守潼关翰败帝问群臣策安出适请竭

禁藏募死士抗贼未为晚不省。天子西幸,适走间道及帝于河池,因言:

“翰忠义有素,而病夺其明,乃至荒踣。监军诸将不恤军务,以倡优蒲

篥相娱乐,浑、陇武士饭糊米日不厌,而责死战,其败固宜。“帝颔之。

俄迁侍御史,擢谏议大夫,负气敢言,权近侧目。帝以诸王分镇,适盛言

不可。俄而永王叛。肃宗雅闻之,召与计事,因判言王且败,不足忧。

帝奇之,除淮南节度使。诏与江东韦陟、淮西来理率师会安陆,方济师

而王败。李辅国恶其才,数短毁之,下除太子少詹事。未几蜀舌L,出为

蜀、彭二州刺史。梓屯将段子璋反,适从崔光远讨斩之。而光远兵不

戢,遂大掠,天子怒,罢光远,以适代为西川节度使。广德元年,吐蕃取

陇右,适率兵出南鄙,欲牵制其力,既无功,遂亡松、维二州及云山城。

召还,为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永泰元年卒,赠礼部尚

书,谥曰忠。适尚节义,语王霸衮衮不厌。遭时多难,以功名自许,而言

浮其术,不为措绅所推。然政宽简,所莅,人便之。年五十始为诗,即工,

以气质自高。每一篇已,好事者辄传布。其诒书贺兰进明,使救梁、宋

以亲诸军,与许叔冀书,令释憾;未度淮,移檄将校,绝永王,俾各自白,

君子以为义而知变。

(节选自《新唐书高适传》)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禄山乱/召翰讨贼/即拜适左拾遗/转监察御史/佐翰守潼关/翰

败/帝问群臣策安出/适请竭禁藏募死士/抗贼未为晚/不省。

B.禄山乱召/翰讨贼/即拜适左拾遗/转监察御史/佐翰守潼关/翰

败/帝问群臣策安出/适请竭禁藏募死士/抗贼未为晚/不省。

C.禄山乱/召翰讨贼/即拜适左拾遗/转监察御史/佐翰守潼关/翰

败/帝问群臣策安出/适请竭禁藏募死士抗贼/未为晚/不省。

D.禄山乱召/翰讨贼/即拜适左拾遗/转监察御史/佐翰守潼关/翰

败/帝问群臣策安出/适请竭禁藏募死士抗贼/未为晚/不省。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道科,是古代选举官员或科举考试科目之一,指有道德、有才

艺的人可以被举荐为官。

B.节度使,是唐代总揽军政、行政权力的地方长官,他们享有在军

政人事等方面的专断权。

C.赠,指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赐以官爵或荣誉

称号,如追赠、赠谥等。

D.王霸,"王"指春秋时各诸侯国之共主,"霸"指诸侯国中的盟主;

文中指代王业与霸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适颇有才干,屡受赏识任用。张九皋推荐他参加有道科考试,

哥舒翰荐举他做掌书记;朝廷后来又委任他辅佐哥舒翰镇守潼关。

B.高适富有远见,反对诸王分镇。他向皇帝进谏,强烈反对让诸王

分镇各道;后来永王果然发动叛乱,为此高适也参加了平叛行动。

C.高适志存高远,为政宽松简明。他生逢乱世,以建功立业自我期

许;他有自己的治理思想和策略,每到一处任职,都让人们感到便利。

D.高适颇擅诗文,洞察时局变化。他虽中年开始写诗但写得很好,

作品为人传诵;他给多位长官写信提出合理建议,引导他们勤政爱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光远兵不戢,遂大掠,天子怒,罢光远,以适代为西川节度使。

(2)未度淮,移檄将校,绝永王,俾各自白,君子以为义而知变。

5.面见皇上时,高适从哪几个方面解释哥舒翰兵败的原因请简

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房玄龄,临淄人。开皇中,皆谓隋祚方永,玄龄密白父曰:“上

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阅

终当内相诛夷”年十八,举进士。吏部侍郎高孝基名知人,曰:“仆

观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当为国器。”太宗以墩煌公徇渭北,杖策

上谒军门,一见如旧。公为秦王,征伐未尝不从,众争取怪珍,玄龄

独收人物致幕府,与诸将密相申结,人人愿尽死力。居府出入十年,

军符府檄,或驻马即办,文约理尽,初不著藁。高祖曰:“若人机识,

是宜委任。每为吾儿陈事,千里外犹对面语。”太子将有变,王召以

方士服入,夜计事。事平,第功班赏,功第一,食邑千三百户。淮安

王神通曰:“义师起,臣兵最先至,今玄龄以刀笔吏居第一,臣所未

喻。"帝曰:“叔父兵诚先至,然未尝躬行阵劳。今玄龄有决胜帷幄、

定社稷功,此萧何所以先诸将也。”居宰相积十,自以权宠隆极,累

表辞位,诏不听。帝遣使谓曰:“让,诚美德也。一日去艮弼,如亡

左右手,毋多让!”会伐辽,留守京师。诏曰:“公当萧何之任,朕无

西顾忧矣。”玄龄数上书劝帝,愿毋轻敌,久事外夷。晚节多病,玄

龄顾诸子曰:“今天下事无不得,惟讨高丽未止,上含怒意决,群臣

莫敢谏,吾而不言,抱愧没地矣!”遂上疏,帝得疏,曰:“是已危慑,

尚能忧吾国事乎!”玄龄当国,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

无媚忌,闻人善,若已有之。明达吏治,议法处令,务为宽平。不以

已长望人,取人不求备,虽卑贱皆得尽所能。”治家有法度,常恐诸

子骄侈,乃集古今家诫,书为屏风,令各取一具,曰:“留意于此,

足以保躬矣!汉袁氏累叶忠节,吾心所尚,尔宜师之。”

(节选自《新唐书房玄龄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

竞侈僭/相倾阅/终当内相诛夷/

B.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

竞侈僭/相倾阅/终当内相诛夷/

C.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

竞侈僭/相倾阅/终当内相诛夷/

D.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

竞侈僭/相倾阅/终当内相诛夷/

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考试的人,

即殿试及第者。

B.刀笔吏,在本文中指掌管文案的官吏。因为古代读书人常刀笔

并用修改文字,故名。

C.幕府,古代君王或军中将帅在外临时设置作为府署的营帐,也

泛指官署。

D.夷,我国古代称东方的民族,也泛称周边的民族。东夷、西戎、

南蛮、北狄统称蛮夷或四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房玄龄深得太宗信任。太宗巡行渭北时,房玄龄与太宗一见如

故;后来凡有战事,房玄龄就一定跟随。

B.房玄龄为国尽心竭力。他不爱奇珍异宝,一心广揽贤才,为国

效力,即使病重,也不忘为国事上疏进言。

C.房玄龄做事才能卓著。年轻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