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轮题型·必刷卷】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题型突破训练专题13人口与地理环境精选高频考题50题·非选择题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广东省户籍人口迁移统计(单位:人)图。(1)据材料一分析广东省人口迁移的特点。(2)简述广东省大量人口流入带来的影响。(3)为广东省山区劳动力流失提出应对策略。【答案】(1)人口由省外迁入省内,为人口净迁入区;省内人口主要由东翼、西翼和山区迁入珠三角地区。(2)有利影响:带来大量劳动力;促进城市化和城市经济发展;有利于加强与外界的交流,提升科技水平等;缓解老龄化。
不利影响:人口流入,会增加交通、住房、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压力。(3)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回乡创业;完善社会福利等。【详解】(1)从广东省户籍人口迁移统计图,可以看到人口净迁移部分省外迁入省内的数量较多,故人口由省外迁入省内,为人口净迁入区;从省内人口流动情况来看,东翼、西翼和山区向珠三角迁入的数量较多,故省内人口主要由东翼、西翼和山区迁入珠三角地区。(2)人口大量迁入,带来大量劳动力,为该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支持;人口向城镇集中,促进城市化水平上升,人口流入促进该地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人口的流动,有利于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促进该地文化对外开放,利于人才的流动,提升科技水平;迁入人口以青壮年为主,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但是大量人口流入,可能造成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影响社会秩序,加大公共服务的压力等。(3)目前影响山区人口迁出的主要因素仍为经济因素,加快山区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该地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能够有效的缓解人口的流失;同时加强对农民工技术、技能的培训,提升农民相关技能发展,利于农民增加收入;加强社会管理,促进乡村合理有序的人口流动,加强对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引导;鼓励有技术和经验的人员返乡创业;完善社会福利和各项保障制度,使人们能安居乐业等。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摸底从2020年10月11日开始,10月31日结束;登记从11月1日开始,12月10日结束。这是在我国人口发展进入关键期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可以为编制“十四五”规划、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重要信息支持。材料二我国人口分布图。(1)根据图表,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特点。(2)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入手,分析我国人口分布这一现状存在的合理性。(3)我国西部地区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可能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问题产生?【答案】(1)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内陆地区人口稀少。(2)我国东部地区气候适宜,水源丰富,土地平坦肥沃,交通方便,科技水平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可养育的人口多;而西部地区大多为高原、荒漠,土地可垦殖率低,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生产力水平低,资源环境承载力小,可养育的人口少。所以,我国人口分布现状是合理的。(3)注意保护环境,避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注意保护资源,不要盲目开采资源,造成资源破坏和资源浪费;统筹考虑西部资源、劳动力与东部资本、技术的结合方式,在东部技术、资本西移的同时,可以考虑西部部分劳动力、人口的东迁,以减轻西部人口对环境的压力。【详解】(1)读图,结合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人口分布密度大致以黑河—腾冲为界,该线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内陆地区人口稀少。(2)东南部人口密集,意味着东南部资源环境承载力更大,西北部人口稀疏,意味着西北部资源环境承载力更小。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资源、科技水平、消费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等。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我国东南部地区主要为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淡水资源较丰富;土地较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粮食的种植。同时,东南部科技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资源环境承载力更大,而我国西北部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多高原、荒漠,土壤肥力低,水资源短缺,土地可垦殖率低,粮食生产受限。同时,生态环境脆弱,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较低,科技水平低,资源环境承载力小,可养育的人口少,所以我国人口分布现状是合理的。(3)首先,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资源开发中要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其次,西北地区资源丰富,但资源的开采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不可盲目开采,造成资源破坏和浪费;最后,西部地区的发展要统筹东西,将东部的优势如资金、技术与西部的优势如资源、劳动力等有效结合,促进东部优势要素向西部转移,而针对西部某些生态脆弱区,也要促进劳动力东迁,减轻人口对环境的压力。3.赣南聚落迁移赣南位于江西省南部,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占区域总面积的81%,兼有若干个大小不等的红壤盆地,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的17%,有“七山一水一分田,还有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形成独特的客家文化。赣南地处中亚热带南缘,属亚热带丘陵山区湿润季风气候。由于原有的乡村聚落自然条件已经不适宜现代人的居住,当地政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形成了人口和聚落在人地关系紧张状态下垂直向下(下图左)和水平指向(下图右)的迁移。(1)结合赣南的地形条件和气候因素,分析当地的聚落分布特征。(2)分析当地人口和聚落垂直向下和水平指向迁移的原因。【答案】(1)受地形条件和气候因素的影响,河流冲积平原、山间盆地及缓坡地等低海拔和低坡度地区的人口和聚落分布较密集;海拔高度较高的山地地区因交通不便利,气温相对较低,不利于开展农业生产,人口和聚落分布较稀少。(2)由于赣南地区山地多,平地少,地处山地的乡村聚落自然条件相对脆弱,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较差,已经不适宜现代人的居住,所以当地人口和聚落垂直向下迁移。交通干线和河流两侧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环境优越,建设成本较低,所以这些地区成为当地人口和聚落迁移的水平指向。【详解】(1)赣南的“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占区域总面积的81%”,“赣南地处中亚热带南缘,属亚热带丘陵山区湿润季风气候”,因此赣南聚落分布受地形条件和气候因素的影响深刻。赣南海拔较低的河流冲积平原、山间盆地及缓坡地等地区地形平坦,气候温暖,农业生产条件良好,是人口和聚落分布较密集;海拔高度较高的山地地区因交通不便利,气温较低,地块狭小,不利于开展农业生产,人口和聚落分布较稀少。(2)本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自然因素。推力因素:由于赣南地区山地多,平地少,地处山地的乡村聚落自然条件相对脆弱,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较差,建设成本高,已经不适宜现代人的居住,所以当地人口和聚落垂直向下迁移。拉力因素:是交通干线和河流两侧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临近河流,生产生活用水方便,环境优越,建设成本较低,所以这些地区成为当地人口和聚落迁移的水平指向。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秦岭处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交界处,总面积约为5.35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有不少2500米以上的中山和少数3000米以上高山。该地气温在0℃上下波动的高山地区,分布着大量的花岗岩巨石,形成石海景观。2001年以前,观音山地区铁路主要采用马蹄形和螺旋形的迂回展线方式建设。下图示意秦岭位置、观音山地区铁路线形态及石海景观演变,下表示意秦岭地区人口密度(单位:人/平方千米)情况统计。秦岭地区全国高山区中山区河谷、盆地区平均12.2551.26180.46102134.93(1)从物质基础和动力条件等角度,分析秦岭山区石海景观的形成过程。(2)说明秦岭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河谷、盆地地区的原因。(3)分析观音山地区铁路迂回展线布局原因。【答案】(1)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受地壳运动影响,花岗岩层整体抬升,出露地表;海拔高,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受风化(或冻融)作用形成石海。(2)海拔较低;气温适宜;水源丰富;土壤肥沃;农业基础较好;交通便利。(3)山区地形起伏大,采用展线,可延长铁路线路,降低坡度(或工程难度小),保障列车安全运行。【详解】(1)由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形成。由材料可知,石海地貌分布大量花岗岩巨石,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花岗岩为侵入岩,形成之初埋藏于地下,受地壳运动影响,花岗岩层整体抬升,出露地表;由材料可知,平均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有不少2500米以上的中山和少数3000米以上高山,说明该地海拔较高,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风化作用强,受风化(或冻融)作用形成石海。(2)河谷和盆地地区海拔较低,气温较高,温度适宜;河谷和盆地地势较低,有河流流经,水源丰富,生产生活用水方便;多形成河流冲积平原,土壤肥沃;适于发展耕作农业,农业基础较好;河谷盆地有利于交通线的建设,交通便利,交通通达度高。(3)由图可知,该地地处山区,山区地形起伏大,采用迂回展线路线,延长了铁路线路,降低了坡度,同时也降低施工难度,有利于保障列车通行安全。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坦桑尼亚是东非第三大经济体和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在民族解放和独立后,坦桑尼亚城镇化发展较快,2020年城镇化水平整体达到35.2%。前首都达累斯萨拉姆是该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全国第一大城市,人口达450万,年均新增城市人口超过20万。姆万扎地处坦桑尼亚西北部的中央高原,是非洲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已经发展成为该国的第二大城市。下图示意坦桑尼亚区位。(1)坦桑尼亚是东非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对此做出合理解释。(2)简析姆万扎成为坦桑尼亚第二大城市的有利条件。(3)达累斯萨拉姆年均新增城市人口较多,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并说明理由。【答案】(1)社会稳定且经济发展速度快;医疗卫生条件较好;民众生育意愿高;人口结构高度年轻化,适龄婚育的青壮年人口多。(2)海拔高,终年气候温暖,光照充足;毗邻维多利亚湖,水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等。(3)应该限制:外来人口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加大了社会服务设施的压力;加剧城市人地矛盾;加大城市就业压力;导致城市交通拥堵;降低城市环境质量等。不该限制:外来人口(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域和城乡间的文化交流。【详解】(1)根据材料可知,坦桑尼亚取得了民族解放和独立,是东非第三大经济体,其社会较为稳定,经济发展速度快;由于该国经济水平相对较高,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较好,使该国人口死亡率降低;由于该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民众的生育意愿相对较高,有助于促进人口增长;由于该国为发展中国家,人口结构以年轻化人口为主,适龄婚育的青壮年人口多,人口出生率较高,使该国人口增长速度快。(2)影响城镇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矿产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交通、政策、政府、军事、宗教等。据图可知,姆万扎低处坦桑尼亚西北部的中央高原,海拔较高,气候终年温暖;该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干季光照相对充足,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据图可知,由于该地毗邻维多利亚湖,淡水资源丰富,能够为工农业发展和城市供水提供丰富的水源;濒临湖泊,环境较为优美,适合将湖泊作为城市景观;姆万扎有铁路与沿海地区和首都相连,交通较为便利。(3)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可以从限制和不限制两方面分析。应该限制:城市的新增人口较多,会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由于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用地将会变得紧张,会加剧城市人地矛盾;由于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就业岗位的竞争日趋激烈,加大了城市就业压力;人口的增加使交通工具数量也随之增加,容易导致城市交通拥堵;城市人口数量增长较多,使生活垃圾、污水的排放量增加,容易导致城市环境质量的下降。不该限制:外来人口,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和人才,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同时,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口,促进了不同地域和城乡间的文化交流。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经过综合治理,一度断流的新疆塔里木河已实现连续17个月不断流,下游地区草木复苏,生态趋于好转。下图为南疆人口分布图。(1)据图描述南疆人口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2)20世纪80年代以后到新疆务工、投资的人口不断增长,分析原因。(3)有人认为新疆地广人稀,应大量迁入人口,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答案】(1)特点:主要沿河流和山麓绿洲分布。原因:水源充足,地形平坦。(2)新疆资源丰富;当地技术人员和劳动力短缺;沿边地区改革开放;边境贸易的发展等,吸引了大量内地人员。(3)不合理。新疆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环境承载力小;如果大量人口迁入,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加剧土地荒漠化。【详解】(1)从图中可看出,南疆人口主要沿河流和山前绿洲分布;原因在于南疆深居内陆,降水少,水资源短缺,河流沿岸和绿洲地区水源充足,能够提供稳定的水源,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灌溉需求;山麓绿洲地区地形相对平坦,有利于城市建设、农业发展和交通布局。(2)新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等矿产资源,广袤的土地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技术支持。由于新疆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相对不够完善,导致本地的技术人才和劳动力不足,无法满足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的需求。改革开放政策为新疆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吸引了外部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沿边地区的开放使得边境贸易蓬勃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商业机会。新疆地处中国与中亚等多个国家接壤的边境地区,边境贸易的兴起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吸引了众多外来人口前来务工和投资。(3)新疆地处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水资源总量有限。水资源是制约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新疆的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土地沙漠化、草原退化等问题较为突出。大量人口迁入可能会增加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进一步破坏生态平衡。有限的水资源、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相对不发达的经济基础,决定了新疆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小。如果盲目大量迁入人口,可能会超出当地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导致生态恶化、资源短缺等问题加剧。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山东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中部和南部为突起的鲁中南山地、丘陵,东部是起伏和缓的丘陵,西部和北部是黄河冲积而成的鲁西北平原。历史上黄河下游多次改道,每一次改道都会形成巨大的黄泛区。黄河入海口处,由于海水入侵,土壤盐碱化严重。东营市是山东省地级市,成立于1983年10月,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左下图示意山东省地形、矿产资源分布,右下图示意某年山东省17地市人口密度。(1)根据材料,描述山东省人口分布的特点。(2)简析与菏泽市相比,东营市人口密度较小的主要原因。(3)近年来,东营市人口大量迁出,说明该现象对当地的影响。【答案】(1)人口分布不均;西南多,东北少(或大致由西南向东北递减)。(2)东营市位于黄河入海口,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地势低洼,海水入侵,土壤盐碱化严重(或土壤肥力低);开发历史短。(3)有利影响;加强了和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等联系;轻了人口压力,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等。不利影响:造成部分人才流失;产生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详解】(1)根据2012年山东17地市人口密度分布图可知,总体而言,山东省人口分布呈不均衡的特点,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西南部,东北部较少(大致由西南向东北递减)。(2)读图可知,相比而言,东营人口密度较小。结合图示以及材料信息可知,东营位于黄河入海口,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其次,根据材料“黄河入海口处,由于海水入侵,土壤盐碱化严重。”可知,东营位于黄河入海口附近,地势低洼,受海水入侵的影响,土壤盐碱化严重,不适合发展农业生产,人口密度较低;最后,1983年东营市才正式挂牌,东营市开发历史短,人口密度较低。(3)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要从加强对外联系、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阐述。人口的大量迁出会加强和外界的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的联系;人口的迁出减缓了本地的人地矛盾,减轻了供养人口的压力;人口迁出本地劳动力减少,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收入;人口减少,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不利影响主要是造成部分人才流失,高素质劳动力减少;年青人迁出,产生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8.左图为加拿大人口及自然资源分布图;右图为加拿大西南沿海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问题。加拿大国土面积为998万平方千米,人口约为3830万人(2021年),是世界上社会富裕、经济发达的国家之一。(1)简述加拿大人口分布特点。(2)说明加拿大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大的原因,并简述该国北冰洋沿岸人口稀少的自然原因。加拿大西南沿海地形复杂,同时这里也是该国花卉的重要产区。(3)指出右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最适宜建设花卉农场的地点,并说明理由。【答案】(1)(整体)人口密度小;空间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南部地区(南多北少)。(2)承载力大:国土面积广阔;自然资源丰富;科技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人口稀少:气候寒冷;冻土广布(或冰雪覆盖/植被稀少)。(3)③地。理由:海拔低,热量充足;临近城市,靠近消费市场,靠近河流,灌溉便利;交通运输便利。【详解】(1)结合材料读图分析,总体特征:由加拿大面积和人口数量可知,加拿大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小;读图可知,加拿大人口分布不均。具体特征:加拿大人口主要分布在南部,加拿大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是东南部五大湖沿岸和圣劳伦斯河谷地,其次是纬度较低的加拿大南部地区,北部人口稀少。(2)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有资源、科技水平、开放程度、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包括阳光、可利用土地等)对环境承载力有较大影响。加拿大是世界面积第二大的国家,国土面积广阔;加拿大各种自然资源丰富;加拿大属于发达国家,科技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大。加拿大北冰洋沿岸地区人口稀少的自然原因主要有:纬度高,气候严寒;常年被冰雪覆盖,冻土广布;纬度高,极夜期长;冰雪覆盖,植被稀少等,不适合人类居住,地广人稀。(3)读图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最适宜建设花卉农场的地点是③地,因为③地等高线数值较低,海拔较低,热量充足;花卉农场最好布局在城市附近,有便捷的交通和广阔市场;③地附近有河流,灌溉便利。①②等高线密集,地势较陡,④地海拔太高,都不适合发展花卉种植。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下图示意我国中部某省三项常住人口统计及预测数据,其中抚养比是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概括该省人口抚养比的特点。(2)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图示省份人口抚养比变化的可能原因。(3)分析图示省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答案】(1)人口总抚养比较高,且逐渐增长;其中,老年人口抚养比持续增加;少年人口抚养比在2016年后开始增加(或少年人口抚养比相对稳定,在2016年后开始缓慢增加)。(2)可能原因:部分劳动力人口进入老龄化人口序列,造成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老龄人口数量增加;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改变,生育率降低,造成少年人口增长缓慢;因为经济原因导致劳动年龄人口迁移等,造成该地人口抚养比增加。(3)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加重。解决措施:适当放宽生育政策,积极提倡优生;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流。【详解】(1)读图,根据曲线判断,该省人口总抚养比较高,且逐渐增长。其中,老年人口抚养比持续增加,少年人口抚养比变化较小,在2016年后开始增加。(2)该地人口抚养比变化的原因,包括人口惯性的影响,部分劳动力人口年龄逐渐增大,进入老龄化人口序列,造成劳动年龄人口减少,老龄人口数量增加;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改变,生育积极性不高,生育率降低,出生人口较少,造成少年人口增长缓慢;该省位于中部地区,经济较不发达,因为经济原因导致劳动人口迁出,空巢老人增多,老年人口比重大幅上升,造成该地人口抚养比增加。(3)读图可知,该省老年人口抚养比上升速度明显,养老负担重,人口老龄化严重。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适当放宽生育政策,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积极提倡优生,提高出生率;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减轻政府养老负担;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经济发展,吸引劳动力回流。1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亿万人口由县域流向大城市,为经济高速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然而,过去中国城镇化并未充分考虑流动人口迁移所需的基本条件,造成了“人口流,人难留”的窘境,形成了“异地城镇化”现象。国家将推动3亿农民落户城镇,广大县域作为基层生产与生活单元,其有效发展对推动“人口流”向“人口留”转变、实现本地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两种城镇化。(1)分析造成我国“人口流,人难留”现象的原因。(2)县城通过嵌入区域城市网络借用大城市的规模效应,来保障本地城镇化的顺利实施。说明大城市在推动县域“本地城镇化”中的作用。(3)简述推进本地城镇化对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影响。【答案】(1)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人口流”,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就业不稳定,导致“人难留”。(2)大城市为县域城镇化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大城市为县域城镇化提供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了县域房地产等行业的发展。(3)人口的跨区域迁移规模减少;加快了本地人口户籍城镇化;增加人口就业,带动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详解】(1)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追求经济收入,亿万人口由县域流向大城市,导致“人口流”,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就业不稳定,流动人口难以在大城市生根,导致“人难留”。(2)县城通过嵌入区域城市网络借用大城市的规模效应,来保障本地城镇化的顺利实施,说明大城市为县域城镇化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大城市为县域城镇化提供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给县域城镇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人口的流动,促进了县域房地产等相关行业的发展。(3)人口的跨区域迁移规模减少,异地城镇化逐渐减弱;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完善,加快了本地人口户籍城镇化;增加就业岗位,增加人口就业,带动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1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一直以来,上海都是我国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地区之一,人口大量迁入使上海的人口密度不断增大,2021年人口密度达3923人/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仅次于澳门和香港。材料二:高端海洋航运服务业是航运服务业的上游产业,具有服务链条长、辐射面积广、带动效应强等特征。需要具备大量的专业人才和较高的服务水平。上海也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上持续发力,加快补齐高端海洋航运服务短板。下图为2018年长三角地区高端海洋航运服务企业数量分布图。(1)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大量人口迁入对上海产生的影响。(2)列举2项海洋航运服务业的上游产业并简述高端海洋航运服务企业集聚上海的原因。(3)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有利: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促进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带动经济繁荣;引进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不利:造成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问题。(2)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管理、船舶制造、燃料供应、港口建设、物流仓储等。原因:上海经济发达;河运和海运便利。(3)完善基础设施、港口建设;发展科技和教育,培育高素质人才;加强上海与中小城市的航运服务业的交流协作;完善路网,加强陆海联运等。【详解】(1)人口迁入的影响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有利:大量人口迁入,为上海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促进城市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有利于带动经济繁荣;较高的收入和较多的机会吸引了大批高素质人才流入上海,为上海产业升级和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不利:现有交通、住房等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大量人口的需求,造成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等问题;就业岗位有限,人口密集、就业困难,容易造成社会不安定;人口多,排放的生活废弃物多,造成环境污染等。(2)航运服务业是由港航服务、航运管理等支持性服务业务相互联结而成的供应链。高端航运服务业是航运服务业的上游产业,包括航运金融、航运保险、海事理赔和航运管理等,需要具备航运专业知识,又具备金融和保险或法律等知识,还具备高端航运服务业实践经验的复合性人才。同时,造船业和港口码头等基础供应产业如燃料供应、港口建设、物流仓储等也是海洋航运服务业的上游产业。高端海洋航运服务企业集聚上海的主要原因是上海经济发达,高端海洋航运服务需求大,与西部相比,上海沿海、沿江,河运和海运特别便利。(3)上海应加快补齐高端航运服务等方面的短板,提升国际航运中心地位。要加强港航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优良发展环境,吸引各类航运要素集聚,提升航运服务能力。航运是全球资本、技术、信息和人才充分竞争的产业,全球航运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各项科技创新也更为迅猛,所以要发展科技和教育,培育高素质人才,提高服务水平。加强上海与中小城市的航运服务业的交流协作,促进航运与金融、贸易、科技的全面交流,提升产业链的生态价值。完善路网,加强陆海联运,扩大航运服务范围。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是反映某一地区范围内人口疏密程度的指标。下图为2015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密度示意图。材料二:“胡焕庸线”作为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共形成是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1)在图中所标注的城市中画出“胡焕庸线”并相应位置正确填写两个端点城市名称。(2)请从自然和人文方面分析造成“胡焕庸线”人口分布差异的原因。(3)分析将“胡焕庸线”向西推移的措施。【答案】(1)(2)“胡焕庸线”东侧为东部季风区,气候优越:多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流众多:农业、工商业、交通发达,经济发达,城镇多,人口多。而西侧降水少,且多山地、高原、荒漠和草原,工商业、交通欠发达,经济欠发达,人口密度小。(3)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选择局部水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打造区域核心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重点发展优质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旅游业、特色农业等: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发展石油化工等工业,提供就业岗位,吸引人口迁入。【详解】(1)由所学知识可知,“胡焕庸线”从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如图所示:(2)自然原因主要从我国东部自然条件较为优越(即气候、地形、土壤、水资源等条件较优越)分析,东部地区为季风气候,水资源丰富,西部地区降水少;东部地区主要位于二、三级阶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西部地区地形起伏大,土壤发育程度低,多荒漠。人文原因主要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东西部差异及开发历史方面分析,东部地区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达,西部地区开发较晚,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科技水平较落后。(3)将“胡焕庸线”向西推移,实质是要提高西部的环境承载力,可以根据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胡焕庸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即从黑河市至腾冲市一线,以东的东区人口密集,以西的地区人口稀疏。“胡焕庸线”向西推移即人口的西进,即采取措施吸引人口的迁入。由于“胡焕庸线”以西地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较少。开发这些地区要符合当地实际,要节约水资源,因地制宜保护好生态环境,选择局部水资源条件好的地区,建设区域核心城市;同时“胡焕庸线”以西地区的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类型多样,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胡焕庸线以西”地区要不断完善交通,提高交通通达度,完善信息网络,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发展附加值更高的优质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旅游业、石油化工、特色农业等,扶持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吸引人口迁入。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胡焕庸线”的向西推移。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人口净迁移率是一定地区、一定时期迁入和迁出人口数量的差值与平均人口数之比,其中正值反映人口净迁入,负值反映人口净迁出。材料二:下图为中国2005-2010年省城人口净迁移分布图。(1)指出影响甲、乙两省区人口净迁移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
(2)简要分析甲省环境人口合理容量较大的原因。(3)试说出人口净迁移对丙地的影响。【答案】(1)甲地经济发达,吸引外来人口务工和经商;乙地受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影响吸引人口迁入。(2)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资源丰富;受教育水平高。(3)丙地:有利影响:缓解当地人地矛盾;利于提高经济收入;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不利影响:人才和劳动力的外流;留守儿童问题加重。【详解】(1)读图联系材料“正值反映人口净迁入,负值反映人口净迁出”可知,甲、乙两省的人口都是净迁入。甲地为广东,是我国最早进行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该地区有外资企业,经济发达,优惠的开放政策,故主要吸引外来人口务工和经商;乙地为新疆,该地受到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影响,加上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丰富,在边境贸易发展的影响下吸引人口迁入。(2)人口容量主要受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发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技术水平、资源基础、环境变化趋势等因素的影响。广东位于沿海地区,自然和人文资源都较丰富,故环境人口容量较大;位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资源利用率高,使得环境人口容量大;是我国最早进行对外开放的地区,对外开发程度高;高校众多,人口受教育水平高。(3)人口迁移对当地的影响主要从对环境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分析,既要分析积极影响又要分析消极影响。丙省为人口净迁出区,从环境角度看,人口迁出利于缓解当地人地矛盾,促进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人地矛盾缓解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从社会经济角度看利于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提高经济收入。不利的影响主要是:流动人口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会导致人才和劳动力的流失;出现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俄罗斯存在着人口分界线“圣彼得堡一图瓦线”(简称“圣图线”),与我国的“胡焕庸线”类似。结合83个联邦主体的人口密度、人口地理集中度、主要城市人口规模等3项指标绘制俄罗斯人口空间格局图(如下图所示),图中圆圈大小表示人口规模,圆圈越大,说明人口规模越大。(1)推测形成俄罗斯“圣图线”西南侧人口分布状况的主要原因。(2)简述人口分布状况对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3)请你为俄罗斯应对该国的人口分布状况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而献计献策。【答案】(1)“圣图线”西南侧大致位于东欧平原,气候相对温和,自然条件优越;开发历史较长,工农业基础好;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城市众多,是俄罗斯人口重要流入地等。(2)“圣图线”东北侧广大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冬季寒冷漫长,经济落后,基础设施滞后,人口稀疏,劳动力短缺,不利于资源的开采利用;“圣图线”西南侧人口高度集聚,环境压力大,城市化问题显著,人地矛盾突出;人口要素在地区间的配置失衡,不利于俄罗斯东西部的均衡发展等。(3)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部分产业向东部地区转移,给东部地区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加强东部地区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宜居性;加大科技、资金投入,提高东部地区资源开发能力;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人口迁入东部地区等。【详解】(1)俄罗斯纬度位置高,热量条件整体较差,“圣图线”西南侧纬度相对低,气候条件相对优越,气温相对高,更适合人类生活;该地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广阔,利于人类活动;该区域开发历史悠久,工农业发达,经济发达,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相对更优越,对人口的吸引力强;同时该区域铁路线稠密,对外联系方便等。而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大多气候严寒,环境恶劣,不适合人类生存;东部区域工农业发展缓慢,交通条件落后,人口稀少;亚洲部分是后来扩张所得到的领土,历史较短,未得到有效开发,人口稀少。(2)结合第一问可知,俄罗斯人口分布差别大,主要集中在欧洲部分,但该区域面积占俄罗斯总面积较小,导致欧洲部分人地矛盾突出,城市化问题显著,环境的压力大,环境污染严重,限制了经济的发展;东部的广大地区人口非常少,地广人稀,缺少劳动力,导致资源开发力度小或者没有开发,资源浪费严重,限制了经济发展。(3)俄罗斯人口分布差别大,西部稠密,东部稀疏,可以将西部的人口吸引至东部地区。一方面,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部分产业向东部地区转移,另一方面,开发远东地区,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加强东部地区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宜居性,增加东部就业机会,从而吸引西部人口迁入;同时,政府采取措施,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以吸引人口迁入东部,还可以接纳一定数量的国外劳动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等。1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海南岛有两千多年的移民历史,移民迁入初期,往往根据语言与来源地聚族而居。明代,苗族人迁入聚居,形成了蕃话区(图左)。蕃话区聚落中房屋多背山面田,其内多以旱作种植为主,兼有山林放牧,聚落中基本不设水塘,形成了独特的聚落景观。图右示意蕃话区聚落布局。(1)描述蕃话区的分布特点。(2)蕃话区聚落中农田间局部有小面积椰林,外围则常为环形布局的椰林。说明椰林的主要作用。(3)概括历史上人口大规模迁入海南岛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答案】(1)主要分布与海南岛中部山区;呈零散状分布。(2)农田间局部小面积椰林可用作农耕休憩之地;外围环形布局的椰林可遮挡视线、提高聚落防御性。(3)过度开垦,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旱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增多。【详解】(1)据图可知,蕃话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中部山区,山区地表崎岖,适合耕作的土地数量少且较为分散,故呈零散状分布。(2)明代,苗族人迁入聚居,形成了蕃话区。基于古代历史与战争背景,外围常为环形布局的椰林,椰林高大,呈环形布局可起到遮挡视线、提高聚落防御性的作用;海南岛纬度较低,蕃话区主要位于中部山地,地势开阔,太阳辐射较强,农田间局部有小面积椰林,可用作农耕休憩之地。(3)历史上人口大规模迁入海南岛,对耕地资源需求增加,导致过度开垦,耕地上山,海南岛是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容易导致水土流失;植被破坏,森林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平衡失调,旱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增多,环境恶化。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成为吸引和承载人口的重要节点。但近年来,随着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等国家战略的颁布和实施,镇和乡村对人口的吸引力逐步提升,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城乡人口变动和区域人口增减分化模式。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户籍制度的不断松绑伴随着中国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流动。与此同时,随着区域城镇化水平的分异,中国人口分布的区域分化特征趋于明显。表为江苏省城—镇—乡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包括政府公共投入、人民生活水平和产业发展三个维度)。自变量城—镇—乡流动人口综合吸引力指数自变量城—镇—乡流动人口综合吸引力指数变化政府公共投入1.946···政府公共投入变化1.849···产业结构高级化﹣4.179···产业结构高级化变化﹣1.936··工业发展0.886··工业发展变化1.159·城乡收入差距0.053城乡收入差距变化﹣0.443该指数越大反映流动人口在城(镇)和乡的集聚程度越高,即综合吸引力越大。(1)请说出1978年以来中国城镇和乡村人口的变化特点。(2)任选表中两个自变量并说明其与城—镇—乡流动人口综合吸引力的关系。(3)分析在当前城镇化发展阶段,乡镇吸引人口回流对当地产生的影响。【答案】(1)表现为城镇人口快速增长;乡村人口持续外流。(2)政府公共投入能显著促进城—镇—乡流动人口综合吸引力,说明政府对公共品的投入越多,对城—镇—乡流动人口综合吸引力越大。产业结构高级化负向影响了城—镇—乡流动人口综合吸引力,可能由于第三产业通常对人力资本有更高要求,在城市就业机会更多,在镇区和乡村的三产就业机会相对有限;工业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城—镇—乡依托工业发展对流动人口产生了较大吸引力,就业机会增多。城乡收入差距并未成为影响城—镇—乡流动人口综合吸引力的关键因素,这可能由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会对城镇和乡村产生相反作用,城乡收入差距增加会引发人口向城镇流入,而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会促使本地户籍人口留下和外来人口流入,因此削弱了该因素对城—镇—乡流动人口综合吸引力的影响。(3)有利:为乡镇带来劳动力人口、资金、经验和理念;消费需求扩大,提升生活品质;有利于乡镇基础设施完善;促进乡镇产业发展和升级;促进乡镇经济发展,带动乡村振兴;缩小乡镇与外界的差异,增强对外联系,促进城乡融合;缓解家庭结构性问题,有利于解决“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问题;减轻乡村养老压力和耕地撂荒现象。不利:可能会给镇和乡村带来生态压力;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压力增大;就业压力增加。【详解】(1)自1978年以来,中国城镇和乡村人口的变化特点主要体现在城镇人口数量增多、城镇化率不断上升,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乡村人口持续外流。(2)由表格的数据可知,政府公共投入越多,对城—镇—乡流动人口综合吸引力越大,公共服务越完善,对城—镇—乡流动人口综合吸引力越大;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为负数,说明其对城—镇—乡流动人口综合吸引力产生负向影响,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提高,在城市就业机会更多,在镇区和乡村的三产就业机会相对有限,使人口流动减弱;工业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工业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城—镇—乡依托工业发展对流动人口产生了较大吸引力;城乡收入差距对城—镇—乡流动人口综合吸引力影响较小,一方面,由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会对城镇和乡村产生相反作用,城乡收入差距增加会引发人口向城镇流入,而另一方面,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会促使本地户籍人口留下和外来人口流入,因此削弱了该因素对城—镇—乡流动人口综合吸引力的影响。(3)本题应从有利与不利两方面分析。有利:人口回流,为当地提供大量劳动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人口回流,对消费需求增多,促进当地的商品贸易,提升生活品质;人口回流,对教育医疗需求增加,推动当地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人口回流创业,利于促进乡镇产业发展和升级;促进乡镇经济发展,带动乡村振兴;人口回流可以有效解决解决“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问题;同时,缩小乡镇与外界的差异,增强对外联系,促进城乡融合;劳动力的回流,可以轻乡村养老压力和耕地撂荒现象。不利:可能会给镇和乡村带来生态压力;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压力增大,如教育资源不足,医疗条件跟不上等;也会给就业带来一定压力。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陕南指陕西南部,辖汉中、安康、商洛三市,北靠秦岭,南有巴山,且有汉江、嘉陵江、丹江三大流域交错分布,河网密集。图1示意陕西省地区分布,图2示意不同影响因素下陕南各地区最大人口容量。(1)土地资源是陕南地区最大人口容量的主要限制因素,试分析原因。(2)汉中市区最大人口容量显著高于其他地区,试分析其原因。(3)说出汉中市区最大人口容量,并说明理由。【答案】(1)陕南地区地形多山,平原面积狭小,土地资源不足。(2)汉中市区地形平坦,土地资源广阔,人均建设用地、人均居住面积大;汉中市区森林茂密,人均绿地大,最大人口容量高于其他地区。(3)577万人。一个地区的最大人口容量,是由其短板决定的,汉中市区最大人口容量的短板是人均绿地,为577万人。【详解】(1)读图可知,陕南地区地形多山,北部为秦岭,南部为大巴山,地势起伏大,多山地,平原面积狭小,土地资源不足,是陕南地区的最大人口容量的主要限制因素。(2)读图2可知,汉中市区最大人口容量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主要原因是:汉中市区地形平坦,土地资源广阔,人均建设用地、人均居住面积大;汉中市区位于秦岭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有秦岭阻挡南下的冷空气,气温较高,植被茂盛,森林茂密,人均绿地大,生物多样性丰富,因此汉中市区最大人口容量显著高于其他地区。(3)根据“木桶理论”,一个地区的最大人口容量,是由其短板决定的,图2示意不同影响因素下陕南各地区最大人口容量,图中可以看出,汉中市区最大的短板是人均绿地,为577万人。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2年,浙江省常住人口达到6500多万人,其中省外流入人口1600多万,甲省流入人口最多,将近200万人。下图为我国人口分布图。(1)图中由甲省流入浙江省的人口数量最多,其中浙江省杭州市作为新一线城市,也是年轻人最喜爱的城市之一。简述杭州市吸引人口大量迁入的原因。(2)评价人口迁入对浙江省的影响。(3)简述浙江省人口合理容量较大的原因。【答案】(1)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生态环境优美;政策环境好。(2)有利影响:利于引进人才;促进文化交流;增加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不利影响:就业压力增大;加剧环境污染,导致生态破坏;增加城镇基础设施负担;加大治安管理压力等。(3)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自然环境良好;资源丰富等。【详解】(1)浙江杭州作为新一线城市,也是年轻人最喜爱的城市之一,其吸引人口迁入的原因主要有: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城市配套服务好;杭州市的绿地数量多,国家5A级景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主城区内,生态环境优美;作为新一线城市,通过如如住房援助、户籍政策创新、创业就业保护等政策吸引人口流入。(2)人口迁移的影响可以从利弊两方面展开,有利影响包括:大量人口迁入有利于引进人才;人口数量多可以增加劳动力,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外来人口多,还可以促进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而不利影响包括:人口数量激增会导致就业压力增大;生产生活排污增加、加剧环境污染,进而导致生态破坏;增加城镇交通、医疗等基础设施压力,造成交通拥堵,看病难等;失业人口增多、加大治安管理压力等等。(3)人口容量取决于资源赋存、教育及科技水平、开放程度和人均消费水平。浙江省作为全国经济大省,经济发达;科研院所多,科技水平高;作为沿海省份,其对外开放程度高;地处南方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阿拉斯加面积为171万平方千米,人口仅60多万,矿产资源丰富。阿拉斯加输油管道连接了北部石油产区和南部不冻港—瓦尔迪兹,有近一半的输油管道架空并在平坦地区采用“之”字形铺设(如下图)。(1)分析阿拉斯加人口稀少的原因。(2)分析瓦尔迪兹港成为不冻港的原因。(3)分析输油管部分架空修建,并采用“之”字形铺设的原因。【答案】(1)阿拉斯加纬度高,气候严寒,多山地;开发历史晚,人口稀少。(2)北部有高大山地对冷空气有强烈的阻挡作用,受冷空气影响小;受阿拉斯加暖流的影响,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3)避免油管散热融化永冻层,防止管道出现沉降,损坏管道设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多地震,避免管道设施遭受破坏;为野生动物迁徙留出通道;采用弯曲铺设为管道横向和纵向移动保留了空间;避开沼泽、沟谷等地形,提高安全性。【详解】(1)由图可知,阿拉斯加地处高纬度地带,获得太阳辐射量少,气候严寒,气温低,且由地形图可知,区域内多山地,交通不便;不在美国本土,开发历史晚,发展时间较短,人口稀少。(2)由图可知,瓦尔迪兹港北部有高大山地对冷空气有强烈的阻挡作用,位于冷空气的背风坡,受冷空气影响小;受沿岸阿拉斯加暖流的影响,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气温较同纬度偏高。(3)该地多冻土分布,输油管部分架空修建,可避免油管散热融化永冻层,防止管道出现冻融沉降,损坏管道设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避免管道设施遭受破坏;为野生动物迁徙留出迁移生态廊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采用弯曲铺设为管道,为管道的位移保留了空间;避开沼泽、沟谷等恶劣地形条件,提高管道运营的安全性。20.新疆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巨大差异,其中准噶尔盆地南部最高,塔里木盆地南部最低。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分析准噶尔盆地南部资源环境承载力最高的原因。(2)为提高塔里木盆地南部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简述当地可采取的措施。(3)新疆最大可能人口密度约32人/km2,目前已达13人/km2,有人认为“为促进该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不宜限制人口”,但对人口环境学颇有研究的某专家却认为这种看法不妥试为该专家的说法提供依据。【答案】(1)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好;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较高;水资源较丰富。(2)种草治沙,改善生态环境;加速节水工程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实行农牧结合;发展经济。(3)资源环境承载力决定人口的最大容量,如果人口密度达到最大值,不但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较快,因此应控制人口;新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好;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较高;水资源较丰富。【详解】(1)环境承载力的高低与区域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与科技水平、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有关。读图可知,准噶尔盆地南部矿产资源以及水资源较丰富,经济基础较好;同时,铁路经过,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较高,所以环境承载力相对较高。(2)提高塔里木盆地南部的环境承载力,必须围绕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及区域环境、资源特点进行分析。由图可知,塔里木盆地南部以沙漠为主,生态环境较为恶劣;且由所学知识可知,该区域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故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应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发展经济。具体措施有:种草治沙,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建设节水工程,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实行农牧业结合,促进发展经济。(3)新疆地处我国内陆地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小,需适当限制人口数量。同时,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一般,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较快。如果不限制人口快速增长,容易加大生态环境压力,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应控制人口。另外,环境承载力决定人口的最大容量,如果一味追求资源开发和偏面追求经济增长,使得人口大量增加,人口密度达到最大值,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会进一步加大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99年,国务院对三峡水库移民安置规划进行了调整,即库区环境容量不足地区的移民需要外迁。在试点的基础上,三峡移民外迁采取的是“相对集中到县乡,分散安置到村组”的方式。分散安置难度较低、有助于社会融合与稳定;采取集中安置模式则主要是出于移民在安置地的生产生活便利等方面的考虑。材料二
一项针对部分从重庆迁往安徽、江苏的三峡移民社会融合状况的调查研究结果(调查于2020、2021间进行)。表:两种安置模式移民社会融合状况对比安置模式经济融合文化融合社会关系融合工作来源居住环境经济状况语言适应文化习俗适应与当地人的关系分散安置较少,以自己“碰运气”找为主,包括当地人介绍房屋质量较差,基础设施陈旧落后收入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移民内部讲重庆方言,后辈讲普通话或当地话初期不理解、贬低当地风俗,后逐渐按照当地风俗办事相对更亲集中安置较多,包括自己找,以及老乡、当地人帮助介绍新建房屋、新建基础设施收入达到或超过当地平均水平移民内部讲重庆方言,与当地人讲重庆普通话不了解当地风俗,按照老家风俗办事相对较疏(1)从三峡工程建设对库区环境人口容量影响角度,分析库区外迁移民的必要性。(2)与集中安置相比,分散安置的经济融合程度较低,社会文化融合程度较高。试分析其原因。【答案】(1)三峡库区地处山区,人口、城镇、耕地主要集中在河谷低地,水库修建后,水位上涨,淹没大量低地,土地资源减少。(2)分散安置,移民居住环境较差,需要资金维修或重建;工作机会较少,收入偏低,低于当地平均水平;分散安置,移民分散孤立,难以互帮互助。所以,经济融合程度低。分散安置,移民与本地居民相比,数量少而分散,难以形成移民文化圈子;移民为了适应新环境,积极学习迁入地风俗文化,并逐渐接受当地风俗习惯,形成新的身份认同。所以,社会融合程度高。【详解】(1)注意解题角度要求“从三峡工程建设对库区环境人口容量影响角度”,从这个角度得到的“影响”结论是“库区环境人口容量减小”,再去探寻其原因:三峡库区地处山区,人口、城镇、耕地主要集中在河谷低地,水库修建后,水位上涨,淹没大量低地,土地资源减少。农业上耕地减少、城镇化所需建设用地减少,导致整个区域环境人口容量变小,居民外迁就成为必要。(2)对比分析材料二表格内容,以“集中安置”作参考,探因“分散安置”,由“结论”探求“原因”。经济融合方面(结论是“分散安置,经济融合程度较低”),据结论寻因,思考方向分别是(经济三个比较项):工作来源看,分散安置,工作机会较少,移民分散孤立,难以互帮互助;居住环境来看,分散安置,移民居住环境较差,需要资金维修或重建;经济状况看,收入偏低,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社会文化融合方面(结论是“分散安置,社会文化融合程度较高”),据结论寻因:分散安置,移民与本地居民相比,数量少而分散,难以形成移民文化圈子;移民为了适应新环境,积极学习迁入地风俗文化,并逐渐接受当地风俗习惯,形成新的身份认同。(基本思路是,分散安置的对象更易被当地社会文化同化,这部分人更容易选择融入当地的社会文化氛围与体系之中)。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02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到厦门调研,针对“厦门本岛基本饱和,岛外发展明显滞后”的状况,提出“提升本岛、跨岛发展”的重大战略。作为岛外首个新城集美新城(下图)于2010年正式启动建设。集美新城延续集美学村的嘉庚建筑风格,保留“穿西装、戴斗笠”的独特建筑外观,蕴含“忠公、诚毅、勤俭、创新”的嘉庚精神。经过十余年的高速发展,集美新城已建成全市最大的软件园、民俗文化园、科技探索中心、多家大型商场及大批现代文艺街区。如今,蓝色的摩天写字楼与红顶的嘉庚建筑群连片成势,与杏林湾的潋滟波光、园博苑的青草翠木交相辉映,形成一座集产、学、研、居于一体的现代新城。2020年,根据实际用地情况,集美新城实施“非改住”项目,即核心区部分未利用的商业规划用地调整为居住用地,建设从功能到品质再到颜值的新型长租公寓。(1)推断“提升本岛、跨岛发展”战略提出时厦门市人口分布特征,并推测岛外各新城建成后厦门人口分布的可能变化。(2)简述集美新城的建筑景观对城镇景观设计的启示。(3)说明软件园三期选址集美新城的合理性。(4)有专家曾提议厦门地铁1号线杏林湾西侧一段应绕至杏林老工业区,使之与软件园三期相连,但最终未被采纳。说明未采纳该提议的理由。(5)阐述“非改住”项目对集美新城合理利用空间的意义。【答案】(1)人口分布不均,厦门本岛人口密度大于岛外。岛外人口密度提高,岛内外人口分布差异减小。(2)传承地域文化,融合现代与传统,功能与美观并重,强调生态协调等。(3)远离市中心,地租低;新城基础配套完善,还可为员工提供就近居住的便利;位于最小风频的下风地带,受工业区污染影响小;邻近大学城,便于庭门市教开展产学研合作。(4)杏林老工业区人口和建筑密集,拆迁难度大;线路长,地铁建设投入资金量大;地铁建设对集美新城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与杏林老工业区相比,新城居住密度大,对地铁出行需求量较大。(5)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满是日益增长的居住需求;提供居住生活便利,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详解】(1)材料中提到“厦门本岛基本饱和,岛外发展明显滞后”,可以推断出当时厦门本岛的经济发展更为成熟,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更加完善,吸引了大量人口聚集,导致本岛人口密度较大,而岛外地区相对落后,人口密度较小,人口分布不均衡。随着岛外新城的建设和发展,岛外的基础设施、就业机会、生活环境等不断改善,会吸引更多人口向岛外迁移,从而使得岛外人口密度逐渐提高,岛内外人口分布的差异会逐渐减小。(2)根据材料可知,集美新城延续了集美学村的嘉庚建筑风格,保留了独特的建筑外观和蕴含的嘉庚精神,这启示城镇景观设计应注重挖掘和传承当地的历史文化,使城镇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身份认同。蓝色的摩天写字楼与红顶的嘉庚建筑群连片成势,实现了现代与传统建筑的和谐共生。这启示城镇景观设计不应一味追求现代化,而要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有机结合,创造出既有时代感又有历史韵味的景观。集美新城的建筑不仅在外观上具有特色,还具备实际的功能,如居住、商业、办公等。这表明城镇景观设计要兼顾美观与实用,使建筑和景观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集美新城与杏林湾的潋滟波光、园博苑的青草翠木交相辉映,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生态的融合。这启发城镇景观设计要充分考虑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协调性,打造绿色、生态、宜居的城镇景观。(3)软件园三期选址集美新城,因为其远离市中心,土地租金相对较低,能够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集美新城经过多年发展,基础配套设施完善,能够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为员工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部分未利用的商业规划用地调整为居住用地,建设新型长租公寓,可为员工提供就近居住的便利,减少通勤时间和成本。位于最小风频的下风地带,受工业区污染影响小,有利于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邻近大学城,便于企业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4)杏林老工业区人口和建筑密集,拆迁难度大,会增加地铁建设的成本和时间。线路绕行会导致线路变长,地铁建设投入的资金量会大幅增加。地铁建设对于集美新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能够促进新城的进一步发展和人口聚集。与杏林老工业区相比,集美新城居住密度大,对地铁出行的需求量更大,因此优先考虑连接集美新城更符合实际需求。(5)将未利用的商业规划用地调整为居住用地,避免了土地的闲置和浪费,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随着集美新城的发展,人口增加,居住需求日益增长,“非改住”项目能够提供更多的居住空间,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提供更多的居住选择和便利,能够增强集美新城对人才的吸引力,有利于留住人才,促进新城的持续发展。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21年6月1日,广东省印发《促进海上风电有序开发和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方案》,加速推进“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项目开发。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地大部分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向粤东、粤北和粤西等边远地区逐步转移,导致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明显。材料二:左图为粤港澳大湾区示意图;右图为“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开发模式图。(1)简析部分在大湾区从业人员返回粤西创业的原因。(2)从国家安全角度,说明广东重视发展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开发的原因。(3)从大都市辐射带动角度,列举粤港澳大湾区与广东其他地区未来进一步加强区域协作发展的主要措施。【答案】(1)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发展机会增多;与大湾区相比,粵西的生产生活成本较低,劳动力资源丰富,能源、原料充足;粵西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改善;返乡人员掌握了技术、市场信息,积累了资金,当地创业政策扶持。(2)缓解能源紧张,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减少污染和生态破坏,保障生态安全。(3)推进区域内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互联互通;发挥比较优势,寻找最优区位,资源优化配置,优势互补;加强统一规划与管理;加强产业分工协作,形成产业集群,积极融入全产业链协作体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充分发挥粵港澳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核心城市的产业升级,做强区域核心城市,培育中小城市。【详解】(1)材料显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地大部分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向粤东、粤北和粤西等边远地区逐步转移,导致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明显,粤西地区承接了大量大湾区产业转移,发展机会增多;与大湾区相比,粤西地区相对经济落后,生活成本更低;同时劳动力资源丰富,能源、原料充足,粵西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改善这些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优势条件;返乡人员掌握了技术、市场信息,积累了资金,当地创业政策扶持,也促使大湾区从业人员返回粤西创业。(2)广东省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大力推动发展“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项目,可以缓解能源紧张,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同时新能源比重的增加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进而减少污染和生态破坏,保障生态安全。(3)北部湾经济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各自区位优势不同,发挥比较优势,寻找最优区位,北部湾有廉价劳动力、资源优势,且生态环境较好,可以利用其优势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优势互补;加强统一规划与管理;利用廉价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优势参与产业分工协作,形成产业集群,积极融入全产业链协作体系;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北部湾经济区距离奥港澳大湾区较近,应发挥粤港澳辑射带动作用,推动核心城市的产业升级,做强区域核心城市,培育中小城市;北部湾经济区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应加强(区域内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互联互通。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人口增长、人口构成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人口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也折射出一个国家可能面临的人口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去行动。下表为2019年甲、乙、丙三国人口、社会和经济指标。国家甲国乙国丙国出生率/%0.82.23.8死亡率/%1.10.71.5人口年龄构成0~14岁/%133542≥65岁/%1965城镇人口比重/%882816人口/每公顷耕地0.23.35.3材料二:老年人口抚养比(ODR)是指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需要负担老年人的人口数,是反映青壮年负担状况的指标之一。衡量一个国家青壮年负担状况,除考虑老年人口抚养比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材料三:下山头村地处浙江省乐清市北部山区,人均耕地不足0.5亩,青壮年多外出经商或进城就业。该村积极探索“村企共建,以企带村”的发展模式,引导村民将2000多亩土地经营权进行流转,其中200多亩用来种植铁皮石斛,石斛有入药、观赏、制作香料等用途。目前,下山头村石斛田园综合体已成为省级创建项目。(1)甲国ODR大于丙国,但甲国青壮年负担压力比丙国小,根据表中信息分析其主要原因。(2)说出丙国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和人口发展趋势。(3)说出人口外出经商或就业对下山头村带来的有利影响。【答案】(1)人均GDP高(收入高);少年儿童比重小,抚养负担轻。(2)特点:少年儿童比重大,老年人口比重小。趋势:人口将快速增长,规模迅速扩大。(3)增加经济收入;缓解人地矛盾;调整农业结构;有利于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增加乡村人均资源占有量;增加建设用地。【详解】(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抚养比由老年人口抚养比和少年儿童抚养比构成。表中显示甲国城镇人口比重高,其就业率高,因此人均GDP高,应为发达国家。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生育观念的影响,出生率低,少年儿童比重小,少年儿童抚养比小,抚养负担较轻。反之丙国城镇人口比重小,且少年儿童比重占42%,因此青壮年负担压力大。(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表中显示丙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1.5%=2.3%,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应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高,少年儿童比重高,老年人口比例较低,典型的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所以人口增长快。发展趋势是:人口将快速增长,人口规模将迅速扩大。(3)结合所学知识,由材料“青壮年多外出经商或进城就业”可知,进城务工,可以增加经济收入;下山头村人均耕地不足半亩,人口外出可以缓解人地矛盾;由材料“引导村民将2000多亩土地经营权进行流转,其中200多亩用来种植铁皮石斛,石斛有入药、观赏、制作香料等用途”可知,下山头村人口外出,可以加快当地土地流转,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增加乡村人均资源占有量;增加建设用地等。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人口安全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规模适度、人口结构合理以及人口流动有序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不但可以充分满足该国或该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有利于实现该国或该地区的社会、政治稳定。东北三省的边境县域位于东北亚的核心地带,与俄罗斯和朝鲜接壤,共有30多个县级行政区划单元,共同组成了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的“桥头堡”和“防护网”。然而,这些边境地区往往自然环境恶劣、人文环境复杂、经济发展落后。下图为东北三省边境各县域人口数量增长状况及其变化率。(1)分析东北三省边境地区人口变化的原因。(2)指出边境地区人口变化对当地的不利影响。(3)试说出东北三省边境地区降低人口风险的应对措施。【答案】(1)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群众增收乏力边境地区就业空间有限,就业及发展机会不足;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相对艰苦。(2)减少稳边固防的群众力量;人口数量下降,削弱经济增长后劲;人才流失和匮乏,导致社会事业难以更好发展;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导致老龄化问题的加剧。(3)设立人口安全问题的专门机构;建立实施人口安全预警机制,促进边境地区人口均衡发展;提高边境地区工资福利待遇;通过简化招聘程序,给予补贴等政策吸引人才;加快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缓解老龄化问题压力;加快城市化进程,增强边境乡镇人口集聚能力。【详解】(1)读题干“这些边境地区往往自然环境恶劣、人文环境复杂、经济发展落后。”可知,东北三省边境地区地形多山,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相对艰苦,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群众就业困难,收入偏低;因国防安全、边界限制等人文环境复杂影响,企业发展较为困难,边境地区就业空间有限,导致东北三省边境地区总体出现数量减少、人口外迁的情况。(2)读图可知,东北三省边境地区总体出现数量减少、人口外迁的情况,人口流失对当地的不利影响表现在:减少稳边固防的群众力量,不利于国防安全;人口数量下降,消费市场进一步缩小,削弱经济增长后劲,形成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人才流失和匮乏,导致社会事业难以更好发展,缺乏科技创新能力,不利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导致老龄化问题的加剧,社会抚养压力加重等。(3)针对上述边境地区人口减少导致的各种问题,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大政策的倾斜力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设立人口安全问题的专门机构,加强监测和预警,促进边境地区人口均衡发展,及时补充边境地区的人口;加大政策倾斜力度,设立边境地区工作补贴政策,提高边境地区工资福利待遇,特别是要简化招聘程序,给予购房、生活补贴等政策吸引人才,特别是高科技人才;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快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养老基础设施的建设,缓解老龄化问题压力;加快城市化进程,建立一批经济发展较快、吸引力较强的中小城市,增强边境乡镇人口集聚能力。26.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海拔4442米羊卓雍错是高原内流湖,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70公里。总面积638平方千米是杭州西湖的70倍,湖水均深20—40米,最深处有60米。大约亿年前因冰川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它的形状很不规则,分叉多,湖岸曲折蜿蜒。调查发现,其他相同海拔地区油菜、豌豆等作物受生长期短、霜冻自然灾害的影响严重,而在入湖河口冲积扇区域种植作物基本不受霜冻影响。图1为羊卓雍错及周边地区示意图。(1)比较羊卓雍错湖水盐度南北空间差异,简析造成差异的理由。(2)从湖气相互作用角度,分析湖滨冲积扇地区油菜生长不受霜冻影响的原因。“易地扶贫搬迁”是通过对生活在不适宜人类生存地区的贫困人口实施搬迁,达到消除贫困和改善生态的双重目标。藏南河谷区作为西藏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和工农业相对发达的区域,成为西藏易地扶贫搬迁的主要迁入区。藏南河谷区的林周县白朗村原住户138户,到2019年末迁入住户157户,图2是白朗村作为迁入区前后的土地利用分布图。(3)简述西藏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有利影响。(4)请为藏南河谷区迁入村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答案】(1)南部比北部盐度低。羊卓雍湖为内陆湖,南部比北部河流支流多,注入淡水多;湖水面积与水量大,湖水蒸发量大,分叉多,南北部湖水交换慢。(2)白天湖水蒸发量大,湖滨处水汽含量大,晚上大气逆辐射强,大气保温作用强,散失热量少,气温高,不易发生霜冻。(3)迁出地:植被覆盖率提升,生态环境修复;迁入地:增加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迁移人口:提高居民收入,改善生活水平。(4)评估藏南河谷区迁入村的环境承载力;合理规划迁入村的土地利用;加强供水、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村民就业培训等。【详解】(1)读材料,观察图中信息可知,羊卓雍湖是一个内陆湖,南部有较多的河流流入,稀释较多的湖水,因此南部湖水盐度较低;而北部河流较少,且流程短,盐度较高;且图中和材料显示,羊卓雍湖湖水蒸发量大,分叉多,南北湖区相连较窄,湖水的交换速度很慢。故南部的盐度比北部低。(2)霜冻大多是发生在晴天的晚上,因为晴天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降温幅度大。白天,湖水的蒸发量较大,受热力环流的影响,水汽吹拂到沿岸区域,导致湖滨区域云层增厚,大气逆辐射增强,在夜晚较强的保温作用下,热量散失较少,气温相对其他相同海拔的地区要高,故不易发生霜冻现象。(3)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应该从迁出地和迁入地和迁移人口分别进行说明。迁出地:人类活动减少,放牧量减少,草原等植被覆盖率提升,生态环境修复;迁入地:人口增多,劳动力数量增多,促进经济发展;迁移人口:改善了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居民收入,改善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进步和发展。(4)人口迁移前要评估藏南河谷区迁入村的环境承载力,以确定迁入人口数量;合理规划迁入村的土地利用,既要保护生态环境,也要提高人民生产生活水平;加强供水、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居民生活更便利;加强村民就业培训,提高劳动技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人口耕地弹性系数为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可以衡量人口耕地关系紧张程度。乌蒙山区地处滇、黔、川三省交界处,地势东北低西南高,境内山高坡陡、切割纵横,相对落差大,低海拔地区多为河谷地带,中高海拔地区分布有西南地区最大的高原草场,受自然和人为双重原因的影响,耕地减少的现象突出。下表为乌蒙山区人口、耕地情况统计表,下图为乌蒙山区各海拔高程地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驾照科目一2013年驾校一点通新题库
- 《导体电介质作业A》课件
- 2024年家居拖鞋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班数学活动教学课件教学
- 2024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毕业生招聘1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奥康亚洲风尚年》课件
- 2024中国振华集团永光电子限公司招聘4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启源工程设计研究院限公司招聘48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人寿浙江省分公司校园招聘109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交建筑集团限公司招聘3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年秋新人教版7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 第5单元19《大雁归来》
- 2024年辅警考试公基常识300题(附解析)
- 舞蹈就业能力展示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资料-研究生
- 俄语视听说基础教程1
- 天津市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评价表
- 城镇基准地价技术方案和工作流程
- 影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几大瓶颈 (毕业论文)
- 日用百货购销合同最新
- 安全组织机构框架图
- 北京住总精装修冬季施工方案【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