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选择压轴题综合(原卷版)_第1页
专题04选择压轴题综合(原卷版)_第2页
专题04选择压轴题综合(原卷版)_第3页
专题04选择压轴题综合(原卷版)_第4页
专题04选择压轴题综合(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4选择压轴题综合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X,Y表示的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包含”关系的是选项ABCD概念X氧化物纯净物饱和溶液化合反应Y化合物单质不饱和溶液氧化反应A.A B.B C.C D.D2.三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B、C三种物质都含有同一种元素,B、C为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BC组成元素相同,则A一定有可燃性B.若BC组成元素相同,则C只有在催化剂作用下才能转化为BC.若AB组成元素相同,则A只能通过化合反应转化为BD.若AB组成元素相同,则A一定有可燃性3.H2、CO、CO2和CH4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气体。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上述4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认气体X的组成,同学们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碱石灰是生石灰和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装置④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知气体X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B.装置③④顺序可以调换C.有无装置②,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D.若装置①中无明显变化,装置③变蓝,装置④变浑浊,则气体X的组成最多可能有5种情况4.某研究小组做了以下定性和定量实验研究,A管中盛有干燥炭粉,C管中盛有干燥CuO粉末,B、D中装有碱石灰(NaOH和CaO的固体混合物)。将3.0g干燥CO2全部通入A管,实验结束后,B管质量增加了0.3g,D管质量增加了3.3g。根据该实验小组的记录,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在较高温度下CO具有还原性B.碱石灰的功能是吸收CO2C.C管中有4.8g红色固体生成D.离开D管的CO为2.1g5.某气体X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这三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多种,为了确定其成分,甲、乙两个小组的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将等体积气体X(所含气体分子个数为m)分别通入足量碳粉和足量氧化铜固体粉末中,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实验过程中气体分子个数随时间变化关系分别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气体X可能是纯净物B.气体X中一定有二氧化碳,可能有一氧化碳或氢气中的一种C.若m=2n,则气体X只含氢气和二氧化碳D.参加反应的碳粉和氧化铜粉末的质量比一定为3:206.如图是由传感器采集实验相关信息描绘出的曲线,其中物质X表示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某液体,纵坐标y表示烧杯中的某个量。下列对物质X与纵坐标Y的分析正确的是选项物质X纵坐标YA水溶液的质量B水溶液的pHC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质量D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中钙元素的质量A.A B.B C.C D.D7.HDPE膜是一种有极好的抗冲击性和防潮性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为了探究HDPE膜的组成,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将4.2g的HDPE膜样品在质量为m的氧气中点燃,恰好完全反应。然后用下图所示装置测量燃烧产物(装置中药品足量,每一过程都吸收完全,将燃烧产物通入装置前后都通了氮气。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B硬质玻璃管中部分黑色固体变红)。实验后测得装置A、C质量分别增加5.4g、13.2g。查阅资料:HDPE膜能够燃烧,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完全燃烧还可能生成一氧化碳。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中HDPE膜样品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B.氧气的质量m可能是4.4克C.HDPE膜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反应后装置B硬质玻璃管内固体的质量可能减少了4.0克8.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微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先挤压右侧滴管,使液体A与固体D接触,产生大量气泡,同时微热燃烧管,观察到纸屑先于木屑燃烧,然后挤压左侧滴管滴下液体,也产生气泡,同时纸屑和木屑均熄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可证明纸屑、木屑均为可燃物 B.该装置的优点有:操作简单、节约药品,现象明显C.实验过程中产生的CO2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 D.液体B和固体C一定是稀盐酸和石灰石9.用下图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其方法是分别测定通氢气前后玻璃管(包括氧化铜)的质量差和U型管(包括碱石灰)的质量差,计算得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大于1﹕8。下列对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的分析中合理的是A.I、Ⅱ装置之间缺少干燥装置B.III装置干燥剂量不足,水没有被完全吸收C.CuO没有全部被还原D.I先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对Ⅱ装置中玻璃管进行加热10.已知: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现将mgFeC2O4和FeCO3的固体混合物在N2气流中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剩余14.4g固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成CO2的质量为8.8gB.m的质量范围是23.2<m<28.8C.若m=26.0,则生成气体中CO2和CO的质量之比为11:7D.将14.4g剩余固体完全溶于185.6g稀盐酸中,所得溶液中FeCl2的质量分数为12.7%11.某气体中可能含有CO2、O2、N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该气体依次通过:①炽热的焦炭;②足量灼热的氧化铜;③足量的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每一步均充分反应,最终得到的气体为纯净物。气体的分子数目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点气体中一定含N2,同时含CO2和O2中的至少一种B.b点气体由两种分子构成C.b点气体中CO和N2的分子数目比为2:1D.该过程中发生了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12.氯代烃在内燃机中燃烧会生成氯化氢等气体。某氯代烃甲(化学式为CxHyClz)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氯化氢和17.6g二氧化碳。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和分子数目如表所示。物质甲氧气氯化氢二氧化碳反应前分子数目a3a00反应后分子数目0a3a待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2,y=3B.甲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生成氯化氢的质量为21.9gD.一个氧分子的质量为g13.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或吸收均完全:无色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燃烧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装置质量增加

;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盛溶液的洗气瓶,装置质量增加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该气体一定含有、、 B.该气体可能只含有和C.该气体可能只含有和 D.该气体不可能只含有14.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探究炭粉还原氧化铁,称取3.2g氧化铁与2g过量炭粉均匀混合,放入重48.48g的玻璃管中。实验中观察到A中固体全部变成黑色,B中变混浊。实验结束后称得玻璃管和固体的总质量为52.24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假设每个步骤均反应完全,2Fe2O3+3C4Fe+3CO2↑)A.参加反应的炭粉的质量是0.36gB.该装置的缺点是无尾气处理装置C.称量B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增重0.88gD.充分反应后,先打开K,通入氮气,再熄灭酒精喷灯,防止石灰水倒吸15.某兴趣小组用图1装置探究集气瓶内压强、温度和O2体积分数的变化情况(集气瓶内气体的体积为100ml),得到实验数据如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B段下降原因主要是氧气被消耗了B.EF段上升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放热C.由Y曲线可知实验结束,进入瓶内水体积约为20.5mlD.CD段对应的操作是打开活塞,水进入集气瓶16.以甲烷为燃料、含铜氧化物为载体的化学链燃烧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流程中无需补充CuOB.空气反应器中的反应为C.理论上燃料反应器中每产生22.0gCO2,空气反应器中要消耗16.0gO2D.该流程比传统燃烧更有利于捕集CO217.某电镀厂为减少水污染及节约成本,从含有CuSO4、ZnSO4、FeSO4的废水中回收ZnSO4和有关金属,有关该实验流程分析不正确的是A.“操作1”和“操作2”的名称是过滤 B.固体A的成分是Cu、Fe、ZnC.废液的质量大于滤液1的质量 D.滤液1和滤液2中均含有ZnSO418.实验室中有一定质量的AgNO3和Mg(NO3)2的混合溶液,现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通过分析图中信息进行判断: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有Ag+、Mg2+、Fe2+ B.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gC.滤液的颜色为浅绿色 D.现象X为有大量气泡冒出19.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实验步骤如下:I.将足量的NaOH浓溶液装入分液漏斗,再打开阀门K1II.待NaOH浓溶液完全进入广口瓶后,立即关闭K1,待充分反应后打开止水夹K2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①打开K2前,广口瓶内压强大于大气压;②打开K2后,Ca(OH)2溶液会倒吸入广口瓶;③打开K2后,注射器内的酚酞溶液会自动注入U形管;④实验结束后,广口瓶中一定会有白色沉淀存在;⑤实验结束后,广口瓶中溶液可能为无色A.5个 B.4个 C.3个 D.2个20.向一定质量的Cu(NO3)2溶液中加入a克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仍为a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①滤渣中可能有铜②向滤渣中加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③滤液中一定有Zn(NO3)2和Fe(NO3)2,可能有Cu(NO3)2④若忽略过滤操作中溶液损失,滤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大于原混合溶液溶质的质量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二、多选题21.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O2、H2O(气)、CO和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验证其组成,同学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和现象如下(夹持仪器已省略,假设每步气体均吸收完全):有关上述实验的判断正确的是A.取装置A中的固体少量到烧杯中,再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不一定有气泡产生B.装置C的作用是为了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蒸气C.点燃尾气,产生淡蓝色火焰,则尾气中一定只有一氧化碳D.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O、H2可能有CO2或H2O(气)22.兴趣小组利用压强传感器研究氢氧化钠溶液和饱和澄清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用3个250mL的烧瓶收集满纯净的二氧化碳,连接压强传感器,同时采集数据,用注射器同时等速度分别注入三种溶液各5g如下图1所示。片刻后,同时振荡烧瓶,等待反应完成。采集的数据如下图2所示。关于该实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资料:(1)过量CO2与NaOH溶液反应时生成NaHCO3,(2)20℃时,Ca(OH)2的溶解度是0.16g。A.600s时烧瓶内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若实验1对应的曲线是b,该实验中CO2完全反应C.若实验2对应的曲线是c,则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小于10%D.若实验3对应的曲线是a,可得结论:NaOH吸收CO2的效果好于Ca(OH)223.某气体X中可能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X的成分,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A中出现浑浊现象,则X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B.若C中固体变黑E中石灰水变浑浊,则X中一定含COC.若AB装置位置互换,则无法判断X中是否含有COD.若D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X中含有水蒸气24.如图所示,烧瓶内盛有X气体,若挤压滴管的胶头a,使液体Y进入烧瓶中,振荡烧瓶,并倒放在铁架台上,将导管插入滴有Z的水,打开弹簧夹b,可见烧瓶液体如喷泉一样喷入烧瓶,并出现颜色改变,则X、Y、Z可能是(

A.X是,Y是硫酸溶液,Z是石蕊试液B.X是,Y是氢氧化钠溶液,Z是酚酞试液C.X是,Y是氢氧化钙溶液,Z是酚酞试液D.X是,Y是硝酸银溶液,Z是石蕊试液25.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象是()A.向一定质量的水中加入硝酸钾晶体B.向一定量的氧化铜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加热C.一定量的镁在空气中燃烧D.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红磷26.用气体压力传感器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如图。图Ⅰ表示的是该实验的设计方案,图Ⅱ中曲线1和曲线2分别表示瓶1和瓶2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1说明1体积水约消耗1体积二氧化碳B.曲线1不能说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C.对比曲线1和曲线2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D.继续向瓶2中注入20mL稀盐酸,瓶内的气压一定能恢复到起始气压27.铜元素有多种氧化物,如.称取14.4g仅含Cu、O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采用如下装置实验(夹持装置省略)。测得实验前后装置B增重4.4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和B.实验开始前应先关闭,打开,让CO通一段时间C.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可以确定该固体的组成或有三种可能D.若缺少装置C,则实验所得Cu、O个数比偏高2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杂质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AH2HCl气体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BNaOH溶液Ba(OH)2溶液先加入CuSO4溶液、过滤CCO气体CO2气体通过灼热的CuODCuSO4溶液H2SO4溶液加入足量的氧化铜、过滤A.A B.B C.C D.D29.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物质杂质除杂质应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ACO2CO通入O2点燃BNaCl固体Na2CO3固体加入适量盐酸,蒸发CCu(NO3)2溶液AgNO3溶液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DKNO3溶液KOH溶液加入适量的CuSO4溶液,过滤A.A B.B C.C D.D30.在一密闭容器中,W、X、Y、Z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的分子数目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X、Y、Z三种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可表示为B.参加反应的X和Z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Y和W的质量总和C.反应中Z和W的质量变化比为7:3D.若W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31.山茶油是一种绿色健康食品,主要成分是柠檬醛。先从山茶油中提取7.6g柠檬醛,使其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2g二氧化碳和7.2g水。根据以上数据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柠檬醛的化学式为C5H8O D.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232.将一定量H2和CO的混合气与足量的氧气充入一密闭容器中,用电火花引燃后,H2和CO充分燃烧,将充分燃烧后的气体先通入盛放浓硫酸的洗气瓶,装置增加1.8g。再通入盛放石灰水的洗气瓶,装置增加4.4g(提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石灰水能吸收CO2,两个洗气瓶作用是充分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2gB.密闭容器中气体充分燃烧后,冷却到室温,容器内的压强会变小C.该测定过程中的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该混合气体的总质量是3g33.KCl和KNO3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温度/℃20304050溶解度S/gKCl34.037.040.042.6KNO331.645.863.985.5A.甲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B.温度t1应在30℃~40℃之间C.50℃时,30gKNO3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再降温到30℃,有晶体析出D.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相等34.下表是K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温度/℃20304050溶解度/gKCl34.037.040.042.6KNO331.645.863.985.5A.20℃时,KCl的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B.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30~40℃之间C.40℃时,5gKCl中加入10g水可得33.3%的溶液D.50℃时,10gKNO3中加20g水,充分溶解后再降温到30℃有KNO3固体析出35.MgSO4和Na2SO4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203040506070溶解度S/gMgSO433.738.944.550.654.655.8Na2SO419.540.848.847.545.344.8A.甲为Na2SO4B.t3℃应介于40℃~50℃之间C.t4℃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的过程中,一直有晶体析出D.b、c点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大于a点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36.将Ba(OH)2溶液滴入50.0gMgSO4和HCl的混合溶液中,产生的沉淀质量与滴加Ba(OH)2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