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新教材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第三十六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学案部编版_第1页
2025届新教材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第三十六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学案部编版_第2页
2025届新教材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第三十六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学案部编版_第3页
2025届新教材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第三十六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学案部编版_第4页
2025届新教材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第三十六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学案部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第三十六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探究活动落实素养课标要求学习清单核心素养了解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识别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1.描述与分类: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2.解析与论证:解析民法基本原则;阐释民法优先爱护民事主体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3.预料与选择:理解如何依法行使民事权利、担当民事责任。4.辨析与评价:结合法律爱护个人隐私权,说说对网络“人肉搜寻”现象的看法;结合案例,分析爱护英烈名誉的意义。1.法治意识:通过具体案例,正确分析担当民事责任的主体,维护他人民事权利,增加法治意识。2.科学精神:依据相关法律学问,提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实力。必备学问关键实力考点一仔细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精梳细理——重基础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1.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2.民法典规定民法调整的关系:调整同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3.民事法律关系(1)含义:民事法律关系就是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2)主体与客体①主体: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担当民事义务。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A自然人:从诞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实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担当民事义务。B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自合法成立时起到终止时止,具有民事权利实力和民事行为实力。②客体: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3)内容: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担当的义务。(4)全面依法治国必需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二、解析民法基本原则1.民法规定基本原则的依据:社会成员之间可能形成各种利益冲突。2.民法规定一系列基本原则的目的:确保各成员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调整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3.民法基本原则(1)内涵: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和司法机关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2)内容:同等、自愿、公允、诚信、遵守法律和公序良俗、绿色等基本原则。易混易错1.民法调整同等主体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是同等的享有权利。提示×。各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同等。同等地享有权利、担当义务。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受法律的同等爱护,民事主体的民事责任同等。2.全部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都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提示×。并非全部自然人和法人(或组织)都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只有具有民事权利实力和民事行为实力的才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3.国家机关不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提示√。国家机关及其下属单位在进行签订租赁合同、选购 办公用品等一般民事活动时,是与自然人、一般法人处于同等地位的,因此,国家机关及其下属单位也可以以民事主体的身份进行民事活动,享受权利并担当义务。4.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从法律角度来说该行为仍属于有效行为。提示×。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不得违反法律,也不行违反公序良俗。这一原则在社会生活中起到了维护国家和社会一般利益和基本道德的作用,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从法律角度来说该行为属于无效行为,没有法律效力。微研深究——明方法命题点一民事法律关系【例题❶】2024年8月,李某从黄某处借得A牌自行车一辆,期间双方达成转让协议,李某以2000元的价格购得该车。8月20日,李某又以2200元的价格将该车卖给了不知情的王某。但约定仍由李某接着运用一个月。李某骑行不当,造成该车链条断裂,送至宋某的修车店进行修理,但未刚好支付修理费用。本案中()A.王某于9月20日取得自行车的全部权B.宋某可行使留置权取得自行车的全部权C.李某系无权处分,自行车仍归黄某全部D.黄某不得向李某和王某主见返还自行车解题指导【素养点】以必备学问民事行为实力、财产权考查辨识和推断问题实力,渗透法治意识和科学精神。对点金题1王某7周岁的儿子在家里玩打火机引发火灾,消防人员接警后快速赶来。因李某的私家车停在小区消防通道,消防车无法顺当进入火灾现场,导致王某的财产损失扩大。本案中,应对王某的财产损失担当民事责任的是()①王某的儿子②物业公司和消防部门③王某④李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命题点二民法典的制定【例题❷】2024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呈现在世人面前,中国迈入“民法典时代”。民法典是公民权利的宣言书。胎儿具有民事权利实力、爱护个人信息、见义勇为免责、守护头顶上的平安、将人格权单独成编……编纂民法典是适应时代发展,回应社会诉求。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保障法。从体现交易自由,到强调契约精神;从财产权属与利用,到提倡诚信、绿色;从设立“特殊法人”,到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民法典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明确民商事活动的行为规则和基本遵循,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部富民兴国之法。民法典在“民”与“法”之间彰显为民情怀。切实实施民法典,各级党和国家机关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带头宣扬、推动、落实民法典实施;须要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化体系,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化。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从法律与生活角度,阐释民法典是一部富民兴国之法。(2)令在必信,法在必行。请以“切实实施民法典”为主题,写一份策略性报告。要求:①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合乎逻辑。②综合运用所学学问加以论述。③学科术语运用规范,字数在250字左右。对点金题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通过,标记着中国民法制度进入新的时代。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各分编草案至少两次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向社会公开征求看法,仅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看法建议数量就达到102万多条。其间,诸如胎儿所享有的权利、个人隐私的明确、为见义勇为者免除后顾之忧、防止高空抛物坠物等规定,一度成为热点话题。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与每个公民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将成为公民日常生活的基本遵循。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堪称一部新时代大写的公民权利宣言书。某同学参与班级组织的以“民法典与我”为题的演讲活动,以下是他的演讲稿提纲。请你运用所学法律与生活的学问,帮助该同学续写完演讲稿提纲。(要求:①紧扣主题;②学科术语运用规范;③合乎逻辑,条例清晰;④字数60字左右。)考点二主动维护人身权利精梳细理——重基础一、生命健康俱珍贵1.民法优先爱护民事主体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2.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权利(1)自然人的权利:依据民法典,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以及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的身份权。(2)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权利: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3.侵扰他人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应当担当法律责任依据民法典的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担当民事责任。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养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削减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协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等。二、姓名肖像受爱护1.姓名和姓名权(1)姓名:是我们用来表现自我、区分于他人的符号。姓名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个人在人格上的基本特征。(2)姓名权:自然人对其姓名享有的人身权利。(3)自然人运用自己姓名的规定:自然人有权依法确定、运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运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反公序良俗。(4)姓名权不受侵害: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2.肖像权(1)肖像的含义: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肯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2)肖像权不受侵害①自然人有权依法制作、运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运用自己的肖像。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三、名誉隐私不行侵1.名誉和名誉权(1)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2)名誉权不受侵害: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羞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也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3)从爱护社会公共利益角度特殊设定的“英烈条款”民法典规定:“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担当民事责任。”2.法律爱护个人隐私权(1)民法爱护隐私权的意义①是对宪法规定的通信隐私受法律爱护、住宅不受侵扰等公民权利的落实。②敬重他人隐私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2)个人信息与隐私权亲密相关,受到法律爱护。易混易错1.区分身体权和健康权。提示侵害身体权的行为是以身体权为侵害客体的侵权行为。侵害身体即指损害身体内部或者外部之组织,而且这种损害不破坏受害人的生理机能和身体完整,不以受害人感到肉体上之苦痛为必要。如非法搜查公民身体,非法侵扰公民身体等。2.区分盗用和假冒(冒用)姓名的情形。提示盗用姓名:指并不自称自己就是某人,而只是以他人名义行事,往往就是为了借此抬高身份,以谋取不正值的利益。假冒(冒用)他人姓名:指运用他人姓名、冒充他人进行活动,往往自称自己就是某人。如假冒他人发表作品,假冒他人名称缔结合同等。微研深究——明方法命题点一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例题❶】农家女陈某2004年参与高考,以546分的成果被某理工高校国际经济与外贸专业(专科)录用,却被李某顶替而未上成高校。本案中()①陈某的姓名被盗用②客体是人格权③陈某的姓名被冒用④客体是身份权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解题指导【素养点】以必备学问优先爱护民事主体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考查辨识和推断问题实力,渗透法治意识。对点金题1李某常以未完成作业和撒谎为由殴打养子,致其体表广泛挫伤并产生畏惧心理。事务披露后,警方对李某实施刑拘,检察院提起公诉。近日,法院一审宣判,李某犯有意损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在本案中,李某()①侵害了养子的人身权②侵扰了养子受教化的权利③侵扰了养子的身份权④侵害了养子的生命健康权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命题点二名誉隐私不行侵【例题❷】张某通过其微博发文,毫无依据地质疑和否定某知名抗战烈士的英雄事迹,损害烈士形象,在社会上产生了严峻的负面影响。为此,烈士子女向法院起诉。张某的行为侵扰了()A.烈士和其子女的名誉权B.烈士子女的隐私权C.烈士的名誉权D.烈士子女的名誉权解题指导【素养点】以必备学问自然人的人身权利考查关键实力,渗透法治意识和政治认同。对点金题2甲与乙因工作缘由结怨。为报复乙,甲在网络上散布乙有婚外情等不实之词,还将偶然偷拍到的乙与异性多人在饭店大堂正常聚餐的照片发布在网络上作为佐证。甲的行为侵扰了乙的()A.名誉权 B.肖像权C.姓名权 D.隐私权热点引路知能训练背景材料民法典对隐私权与个人信息的爱护是如何规定的M市某设计公司明知在案发前从未承接过M市“香溢璟庭”小区住户发包的设计业务、没有得到住户许可或授权的状况下,擅自将该小区22幢楼952家住户的“户名”“公安编号”“电话”等具体个人信息资料以JPEG格式保存在公司办公用的电脑F盘内供员工运用。思维解码(1)民法典规定的隐私和个人信息: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静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个人信息包含个人私密信息,对于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民法典首次明确了隐私的定义。(2)措施:遇到骚扰电话、短信、邮件,偷拍、偷录、偷窥等侵扰隐私的行为,受害者可以干脆诉诸司法,适用人格恳求权,恳求侵权人担当停止侵害、解除阻碍、消退危急等侵权责任。备考猜练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个人信息、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爱护有明确规定。民法典的这一规定保障了公民的()A.隐私权和财产权B.隐私权和学问产权C.姓名权和学问产权D.姓名权和财产权2.年终岁末,某宝公布了用户“2024年度账单”。当用户一不当心勾选“我同意《××服务协议》”查看账单时,就意味着同意授权××信用服务公司采集个人信息,默认同意该公司可以干脆向第三方供应用户的相关信息。这种行为()①遵循了履行合同的同等互利原则②因为盗用冒用,侵扰了姓名权③违反了履行合同的协作履行原则④泄露个人信息,侵扰了隐私权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第十五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第三十六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必备学问·关键实力考点一例题❶D8月20日,李某又以2200元的价格将该车卖给了不知情的王某,因此王某于8月20日取得自行车的全部权,A项错误;宋某可行使留置权,但并未取得自行车的全部权,B项错误;材料中,李某与黄某双方达成转让协议,李某以2000元的价格购得黄某的自行车,可见,黄某已不再拥有该车的全部权,此时,该车全部权属于李某,李某有权处分该车,因此,黄某不得向李某和王某主见返还自行车,D项正确,C项错误。对点金题1D王某的儿子是无民事行为实力人,其民事责任由其监护人担当,所以解除①,③入选。火灾是由王某7周岁的儿子在家里玩打火机引发,与物业公司的管理无关,导致王某的财产损失扩大的缘由是李某的私家车停在小区消防通道,消防车无法顺当进入火灾现场导致,责任不在消防部门,解除②,④入选。例题❷答案(1)①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为人民美妙生活供应法治保障;②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须要法律的规范和引导,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保障法,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③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行少的条件,民法典提倡的诚信原则、强调契约精神,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或规范市场秩序);④民法典提倡绿色原则、公允、同等等,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2)示例:各级党和国家机关重视民法典的实施,明确自身行为的范围和边界,爱护民事权利不受侵扰、促进民事关系和谐有序;执法和司法部门要全力保证民法典有效实施,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确保民法典的生命力蓬勃兴盛;要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加强解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成为全体社会成员自觉遵循的法律规范。解析依据材料中“市场经济保障法、为民情怀”等信息,从经济和社会两方面阐释民法典是一部富民兴国之法,提建议或书写策略性报告时,要留意限定条件,提炼信息,概括主题;明确主体责任,阐述目标任务;书写内容精确,有逻辑,可操作性强。对点金题2答案可以从公民学法、懂法、遵守法律、用法、护法等角度作答。示例如下:学习民法典基本内容,领悟民法典精神;增加法治观念,敬重和信仰民法典,依据民法典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运用民法典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敢于同侵害民法典的行为作斗争,维护民法典的权威。解析1.理清论点和论据(1)明确论点(观点)。(2)论据(证明观点的证据):证据要精确求真,要紧扣情境材料中心内容。(3)论证(用证据证明观点的过程)A.论证过程逻辑要清晰、严密,经得住推敲,做到证据与观点之间的无缝连接。B.论证过程应有理论逻辑和实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