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13讲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商业的发展[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工商食官”与民营商业的崛起1.商业的产生(1)原始社会末期,氏族部落内部和氏族部落之间出现商品交换。(2)商代后期,货币广泛流通。2.“工商食官”制度形成商代后期,官府限制着绝大部分手工业品的生产和商业经营,形成“工商食官”制度。3.民营商业的崛起(1)时间:春秋战国时期。(2)缘由: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使商业冲破“工商食官”制度的束缚。(3)表现①涌现出很多大商人。②城市不断涌现。③金属货币出现并大量流通。4.商业的发展(1)时间:秦汉时期。(2)缘由①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修建驰道,促进了商业的发展。②西汉开通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展。(3)城市经济的特点①都城长安等中等以上城市设“市”,即商业区。②市与居民区(坊)严格分开。③市内设官署,监管交易。④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二、唐宋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初步旺盛1.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1)缘由①政治统一。②隋朝大运输河开通。③南方的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大量涌入市场。(2)表现①城市增多,长安和洛阳是全国著名的商业大都会。②农村的草市和墟市日益增多。③出现兼营旅店、货栈和商品交易的邸店,后来分别出专营货币存取和借贷的柜坊。④出现最早的兑汇飞钱。2.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1)北宋中期1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增多,草市和墟市普遍。(2)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3.唐宋城市的变迁(1)唐代:市与坊分开,市有时间限制。(2)宋代:打破坊市制度,出现了瓦肆,营业时间不受限制。4.元朝商品经济接着发展(1)交通发达,漕运畅通,海运规模空前,海外贸易繁盛。(2)元大都是著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三、明清的商帮1.形成缘由: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旺盛。2.概念:以血缘、乡谊为纽带,以会馆、公所进行联络,形成的地域性的商人集团。最著名的是徽商和晋商。3.特点(1)人数多、资本雄厚。(2)经营大宗商品交易和长途贩运,且走出国门。(3)晋商还创办票号,开展汇兑、存款、放款业务。(4)其经营之道在于高度重视商业信誉和商业道德,以儒道经商。4.评价(1)活动于明清商界,推动着商业的发展。(2)其经营之道,反映了中国传统商业经营的最高水平。商业发展的“三先”“三后”[教材拓展]清代三大移民浪潮清代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清初以来经过康雍乾三世的复原发展,到乾隆年间全国人口突破三亿。人地冲突尖锐,大量内地贫民迫于生活压力,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形成三股大的移民浪潮。(1)闯关东:是指华北地区农夫向东北三省移民的运动。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中原大地。清初满人倾族入关,东北人口剧减,但清政府将东北视为“祖宗肇迹兴王之所”,长期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照旧禁关。破产农夫不顾禁令,成千上万地冒着被惩处的危急,“闯”入东北,此为“闯关东”。(2)走西口:即清代以来成千上万的晋、陕等地老百姓涌入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和鄂尔多斯等地谋生的移民活动。伴随着“走西口”移民的进程,口外蒙古地区从传统单一的游牧社会演化为旗县双立、牧耕并举的多元化社会。在这一演化过程中,作为移民主体的山西移民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因而当地的移民文化更多地富有晋文化的特色。(3)下南洋:南洋是明清时期对东南亚一带的称呼,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一个概念,包括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也包括中南半岛沿海、马来半岛等地。在下南洋的移民浪潮中,福建、广东人占据大多数,这与其地理、人文因素极有关系。大量的华人涌入东南亚后,对当地的生产、生活以及经济建设,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很多华人在侨居国从事商业活动,负责管理海外贸易,收购当地土特产,销售该国货物,从而形成一个沟通中国与海外贸易的商业网络;另一方面,还有相当一部分华人从事手工业,从事农业、园艺和渔业的华侨人数也很多,他们同样在当地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了主动作用。[素养提升·融会贯穿]►探究1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史料一皇城之南,东西十坊,南北九坊;皇城之东、西各十二坊,两市居四坊之地;凡一百一十坊。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摘编自《唐六典》史料二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摘编自《东京梦华录》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摘编自《梦粱录》史料三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新安奢而山右俭也。——摘编自谢肇淛《五杂俎》[思索](1)依据史料一、二,指出宋朝商业活动与唐朝相比的主要变更。(2)依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明清时期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现象,并分析其特点。[解读](1)史料一表明唐代市坊分置,商业活动有严格的时空限制。(2)史料二反映了北宋城市商品经济的旺盛,“市”已经突破了时空限制。(3)史料三表明明代中后期出现了很多地域性商人群体。江南新安为徽商,江北山右为晋商,两者皆因经商而致富,徽商尚奢而晋商尚俭。[试答](1)变更: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2)新现象:商帮出现。特点:商帮有各自特定的经营范围;财力都特别雄厚;徽商奢侈,晋商节俭。古代商业发展的六大趋势(1)商业场所的变更:先在城市,后向农村发展;先有固定的时间、地点限制,宋元时期这一限制被打破。(2)交易内容的变更:先以贩运、交易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须要的奢侈品为主要内容,后以交易一般老百姓所须要的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品为主要内容。(3)易媒介的变更:商品交换最原始的形态是以物易物;随着商品交换的内容和地域的扩大,出现了以贝壳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随着贸易进一步发展,一般等价物起先固定为金属货币;秦统一后,统一了货币;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4)商人组织的变更:由最初的宗族血缘组织发展为地缘组织(徽商、晋商等商帮)和行会。(5)城市职能的变更:传统的政治性城市渐渐向商业化、专业化城市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6)交易范围的变更:由地区贸易向全国性贸易、国内贸易向对外贸易扩大。►探究2古代中国城市化历程史料一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则规定:“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史料二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县城数量表(单位:座)时间区域东汉后期唐朝前期黄河流域765669长江流域342611[思索](1)唐朝后期与前期相比,政府对“市”的看法发生了怎样的变更?(2)依据史料二,概述县城数量及分布的变更并分析缘由。[解读](1)抓住史料一中“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等信息,这说明对“市”的规定有所放松。(2)史料二表明长江流域县城数量总体有所增加。[试答](1)随着经济的发展,唐朝后期,对“市”的建置与监管有所放松,但仍存在相关限制。(2)变更:从东汉后期至唐朝前期,长江流域县城数量总体有所增加。东汉后期,县城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数量较少;唐朝前期与东汉后期相比,黄河流域县城数量削减,长江流域数量增加。缘由:①这一时期,北方战乱频仍,人口大量南迁,黄河流域县城数量削减;②人口南迁加速了南方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经济重心渐渐南移,南方县城数量增加;③隋唐时期,社会安定,经济旺盛,县城总体数量增加。古代中国城市发展变更的总体趋势(1)从周至唐:严格限制①市坊分开,商业活动受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官府干脆管理市场交易。②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③唐代商业都市有所发展,农村集市贸易也进一步发展。(2)宋元:逐步放松①坊市界限被打破,突破了时间、地域限制;农村的“草市”发展。②城市商品经济旺盛,出现了夜市、晓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加。③海运的兴盛带动了我国沿海一大批港口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3)明清时期,走向旺盛。商业活动旺盛,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城市的生产性、专业性、商业性增加,对政治中心的依靠性渐渐减弱。以唯物史观看待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材料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学说来考察古代中国社会,可以看到,至明代中后期,古代封建社会业已高度成熟,在明成化、弘治与正德年间(15世纪中叶至16世纪初叶),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苗头已经出现;明嘉靖年间至明末(16世纪初叶至17世纪中叶),新的近代社会因素更为普遍而显著地增长起来,向近代社会的转型起先启动。……因而,各种新因素纷纷出现的明代后期明显就成为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开端。——摘编自张显清《晚明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开端》分析材料,结合所学学问对其中的观点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解析:首先要找到材料的观点,观点往往出现在材料的开头或结尾。其次,依据所学学问对观点进行论证,要留意论据一般应在三条以上,不能太少,而且论据必需与观点完全吻合,语言简练而内涵丰富。答案:观点:明朝中后期是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启动时期。论证:明代中后期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且经营方式发生变更;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商品农业发展;商业贸易旺盛、商人势力壮大和区域性市场网络形成;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一批新的工商业市镇蓬勃兴起,这些都预示着古代中国开启了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明朝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1)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2)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3)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市民的生活和观念发生了变更。(4)有利于社会的转型。[跟踪训练·即学即用]1.商人直到春秋晚期还只是封建领主的家臣;而市场、商品和货币都不普遍运用,以物物交换为基本形式。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A.商业的需求很少 B.贵族们生活的自足C.自然经济的影响 D.商品经济还未出现C[题干提及商人是领主的家臣,商品交换为物物交换,这反映出商业不是很发达,其主要缘由在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故选C项;商业交换的媒介不是货币,而是物物交换,说明当时有肯定的商业需求,故解除A项;商业交换主体是贵族或者部落,故解除B项;原始社会末期,商业就出现了,故解除D项。]2.(2024·赣州模拟)北宋孟元老所撰《东京梦华录》中描述京城:“其阔略大量,天下无之也。以其人烟浩穰,添十数万众不加多,减之不觉少。所谓花阵酒池,香山药海。别有幽坊小巷,燕馆歌楼,举之万数,不欲繁碎。”材料反映出()A.城市街道拥堵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B.宋代商业经济发达,城市经济旺盛C.宋朝实际仍旧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度D.宋朝时期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B[“人烟浩穰”“花阵酒池”“燕馆歌楼”说明东京人口众多,消遣场所分布广泛,反映的是商品经济发达,城市经济旺盛,故选B项;材料来自《东京梦华录》卷五,是对民俗的描写,未涉及东京城内的街道状况,解除A项;“别有幽坊小巷,燕馆歌楼”说明民巷中亦有消遣场所,坊市制度已被打破,解除C项;材料是对北宋京城商业旺盛的描述,未涉及商人社会地位,解除D项。]3.明代一位名叫顾清的官员,在《松江府志》中描述了当时松江地区民风向奢的23种常见变更,并对这些民间消费行为都进行了特别严厉的指责和否定。这一现象说明()A.重农抑商政策进一步强化B.奢侈行为危及社会发展C.商品经济冲击了传统观念D.资本主义萌芽受到抑制C[顾清“对这些民间消费行为都进行了特别严厉的指责和否定”,这说明商业发展极大地影响到人们的消费观念,故选C项;材料无法体现国家政策的变更,故解除A项;材料没有说明民风向奢对社会的危害,故解除B项;题干信息与资本主义萌芽没有必定联系,故解除D项。]4.唐高宗成亨二年(671年)某月,粟特胡商曹禄山对来自长安的汉族商人李绍谨提出诉讼,希望官府给出公道,官府在审判这个商业纠纷时,没有偏袒任何一方。这反映出,唐朝政府()A.重视汉族与少数民族榷场贸易B.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C.力图营造良好的商业运行环境D.完善了国家法律体系C[商业审判客观公正,说明唐朝政府重视商业发展,努力营造良好的商业运行环境,故选C项;榷场是宋辽金元政权在边疆所设的互市市场,解除A项;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解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政府秉公处理胡商与汉商的商业纠纷,而非完善国家法律体系,解除D项。]“以末敛财,以本守之”——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明清的资本主义萌芽1.起先产生:明中期以后,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产生。2.产生条件(1)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达。(2)小商品生产者产生两极分化①破产的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②少数人积累资金,变成商人或手工业作坊主。3.产生标记: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的出现。4.发展表现: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包买商更为活跃,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行业增多。5.评价(1)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特别缓慢而曲折,直到鸦片斗争前夕,始终处于萌芽状态。(2)就全国而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旧占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则是稀疏而又脆弱的。资本主义萌芽二、明清的“重农抑商”政策1.产生: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2.含义及措施(1)重农政策①含义:重视农业生产,爱护小农经济。②目的:确保封建赋税和地租的征收。③措施:抑制土地兼并,兴修水利、恤贫救灾、蠲免税粮等。(2)抑商政策①含义:压制和限制民营工商业的发展。②措施:继承传统的禁榷制度,对盐、茶叶等实行专卖;设置关卡,对民营商业、民营手工业征收重税等。3.影响:不仅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而且强化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农本思想农本思想是“农为本,工商为末”,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黄宗羲“工商皆本”的思想,是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状况下产生的,是对古代中国“农本”思想的一种冲击。三、清朝的“海禁”政策1.实施缘由(1)防止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阻挡外族入侵。(2)受“天朝上国”思想的支配。(3)根本缘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2.表现(1)下令“海禁”,禁止商人前往南洋贸易,实行“闭关锁国”政策。(2)只开广州一个口岸进行对外通商,由“十三行”统一经营外贸事宜。3.影响(1)阻碍了国内工商业的发展和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2)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刚好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3)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落后于世界潮流。“海禁”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海禁”是指明清时期严厉禁止私人出海贸易,海外贸易必需在正式的主持下进行,主要是防内。闭关锁国是指明清时期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如清朝规定一切对外贸易均在广州“十三行”进行,主要是防外。[素养提升·融会贯穿]►探究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史料一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史料二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皇明祖训》记载,朱元璋认为,日本……等15国,“……得其地不足以供应,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史料三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商,后之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入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皆贼,有诛之不行胜诛者。——[明]谢杰《虔台倭纂》[思索](1)依据史料一观点,说明“重农抑商”政策形成的缘由。(2)依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3)依据史料三,说明“海禁”政策的消极影响。[解读](1)史料一中“帝王们也是经济人”意在强调帝王们制定的政策皆出于现实经济发展的须要,任何政策都是历史条件的产物。(2)史料二分两层意思。第一句为一层,着眼于歼灭反明势力;其次、三句为一层,体现了朱元璋的“天朝上国”观念,轻视对外交往、贸易。(3)史料三中“市禁则商转为寇”说明“海禁”加剧了寇患,“禁之愈严而寇愈盛”“于是海滨人皆贼”主要体现了“海禁”的负面作用。[试答](1)缘由:重农抑商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定选择。(2)背景:明廷的残余敌对势力利用大海接着对抗;倭寇侵扰,海盗与沿海不法之徒勾结;自然经济的影响;统治者对海外诸国的轻视。(3)消极影响:使沿海人民失去生计,铤而走险,走私严峻,与海外势力勾结,威逼了沿海地区的稳定。重农抑商政策与“海禁”政策的异同比较项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实施时期战国时期起先实行,贯穿整个封建社会明清时期目的相同点维护封建统治不同点压制商人势力,维护封建统治基础,发展地主经济防卫外来殖民势力,维护封建体制内容相同点压制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同点严格限制国内市场和商业活动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影响相同点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不同点前期对古代农业的发展有利,后来阻碍了生产力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有肯定的防卫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限制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沟通,使中国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以唯物史观看待“闭关锁国”政策材料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博厄斯说:“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集团,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接近社会群体的阅历。一个社会集团所获得的种种发觉可以传给其他社会集团;彼此之间的沟通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就愈多,信息沟通关系到社会群体是否能够与世界发展保持同步。大体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那些长期与世隔绝的部落,因为,它们不能从邻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获得好处。”——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运用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提炼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实精确、逻辑清晰)解析:本题属于观点提炼阐释类试题。首先,依据题干材料信息,拟定一个或多个观点,如本题材料主要阐释了人类社会相互学习与沟通的重要性;然后,依据所选观点并结合所学学问,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答案:观点:各地区或民族内部由于缺乏沟通沟通导致自身发展的落后。说明: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东西文化沟通,抑制了社会发展活力,导致中国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缘由和评价(1)缘由①自给自足、落后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是“闭关锁国”政策推行的根本缘由。②明中期,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以及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是明清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客观缘由。③清朝统治者民族狭隘性是重要缘由。清朝统治者企图通过“海禁”“闭关”,将反清势力与外界完全隔绝,以防他们内外联结。(2)评价①主动作用:清政府试图通过“闭关锁国”政策,对内巩固自身统治,对外进行民族“防卫”。这种消极防卫手段,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外侵略的日益迫近和愈加狂暴,曾起到肯定的民族防卫作用。②消极作用:它阻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沟通,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持续,从而助长了封建统治者故步自封、盲目自大的心理。[跟踪训练·即学即用]1.1566年后,明穆宗、明神宗及其辅政大臣都主见实行比较敏捷的政策,先后开放海禁。有学者认为由于海禁的开放,刺激了私人海上贸易的发展与旺盛,所谓“倭患”也就烟消云散了。这表明()A.明王朝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B.明朝重农抑商政策渐渐松弛C.海禁是倭寇猖獗的缘由之一D.倭患解除促使海禁政策瓦解C[学者认为由于海禁的开放刺激私人海上贸易的发展,从而有助于消退“倭患”,说明海禁政策是导致倭患的缘由之一,故选C项;明穆宗、明神宗时曾开放海禁,说明明朝大体上实行海禁政策,解除A项;海禁政策是抑商政策的对外表现,解除B项;学者观点说明海禁政策的松弛有助于解除“倭患”,D项因果关系倒置,解除。]2.(2024·扬州模拟)明朝陈子龙《明经世文篇》记载了唐枢论述“倭患”根源的一段言论:“中国与夷各擅生产,故贸易难绝。利之所在,人必趋之。本朝立法,许其贡而禁其为市,夫贡必持货,与市兼行。盖非所以绝之。”此论述可以佐证当时()A.中外贸易空前旺盛 B.民间贸易突破海禁政策C.海禁政策全面瓦解 D.禁止外商来华进行贸易B[依据材料“中国与夷各擅生产,故贸易难绝。利之所在,人必趋之”可知,原有贸易关系的存在使得政府立法难以禁止民间贸易,侧面说明民间贸易突破海禁政策,B项正确;A、C、D三项均与史实不符,解除。]3.乾隆二十年,一些英国商船从广州开往浙江宁波贸易,乾隆帝批示:“今番舶既已来浙,自不必强回棹;惟多增税额,将来定海一关,即照粤关之便。”材料表明()A.清朝加强防范中外交往B.清朝已放弃闭关锁国政策C.宁波与广州贸易地位一样D.中外贸易冲击原有管理体制D[乾隆帝的批示体现了清朝政府针对一些英国商船来浙江贸易的现状,中外贸易冲击原有管理体制,故选D项;题干中乾隆帝批示敏捷处理英商在浙贸易,故解除A项;闭关锁国政策贯穿清朝前期直到鸦片斗争后,且乾隆帝时期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故解除B项;由题干中“将来定海一关,即照粤关之便”可知广州地位高于定海,故解除C项。]4.有学者认为,重农抑商政策基本上贯穿古代中国封建帝制王朝时期,其中秦朝、汉朝、唐朝、明朝、清朝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更具有典型性。这一观点突出反映了()A.封建政权加强对社会经济的干预B.重农抑商政策多出现在统一王朝C.重农抑商的程度与王朝兴衰相关D.商业过度发展往往影响社会稳定A[秦朝、汉朝、唐朝、明朝、清朝是王权强大的时期,当时的政府大都力行重农抑商政策,可见封建政权对经济的干预特别明显,故选A项;重农抑商是个普遍性的政策,不仅仅表现在统一的王朝,故解除B项;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与王朝兴衰的关系不大,故解除C项;D项说法本身有误,故解除。]2024-2024全国卷考情统计学问点卷别命题角度商业的发展2024全国Ⅲ卷·24中国古代货币形制的变更2024全国Ⅰ卷·27重农抑商下的明代商业2024全国Ⅱ卷·27清代商业规模的扩大2024全国Ⅰ卷·27明朝的朝贡贸易2024全国Ⅱ卷·24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2024全国Ⅱ卷·41“海禁”政策2024全国Ⅱ卷·41古代中国的矿业政策2024全国Ⅰ卷·40明清人口膨胀问题2024全国Ⅲ卷·40明清时期的救济制度[命题规律]1.从考查内容看,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是高频考点,其次是“重农抑商”政策。前者主要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商业区域专业化以及不同时期商业发展的缘由、表现和影响等角度考查,后者要留意政策的含义、实施过程、影响等。另外,从文明演进的角度分析明清经济政策对社会进步发展的影响,理解明清时期东西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等也是重要考查内容。2.从考查形式看,试题多以“新材料、新情境”形式呈现,材料形式多样,有历史文献,也有历史图片。“商业的发展”皆以选择题呈现,“经济政策”部分大多以非选择题呈现。3.从命题方向看,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和经济政策以及同期中国与西方不同的发展特征之比较照旧是重点。可能还会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长效热点,考查古代商业发展对今日的现实意义:既要旺盛市场,又要规范市场秩序。[真题研练·感悟考法]还原历史情景教材主干学问常考常新练点1:古代货币的发展变更(2024·全国Ⅲ卷·24)下面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更的共同缘由是()A.铸铁技术的进步 B.商品交易的须要C.审美观念的不同 D.国家统一的推动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两个关键信息“形制变更”“共同缘由”。先秦到汉朝,货币形制的演化满意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须要,B项符合题意;A项与商周贝币、春秋战国布币不符,解除;货币形制的演化与审美有关,但不是主要缘由,C项解除;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分裂割据,与D项不符。]练点2:重农抑商下的明代商业(2024·全国Ⅰ卷·27)明中后期,大运输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输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C.货币制度的变更 D.地区经济的差异D[依据材料可知,明朝中后期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棉花被江淮商人收购后,在江南生产棉布,之后棉布又被卖回山东,三个地区具有不同的经济特色,故D项正确;运输河运输是隋唐以后重要的常规航运方式,交通方式没有出现变革,故A项错误;不同区域呈现不同经济特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非土地制度调整的产物,与货币制度变更也没有关系,故B、C两项错误。]题号命题特点练点1以图证史以不同时期的货币图片切入,考查古代商品交易,引导考生在探讨历史中运用不同形式的史料练点2转换思维棉花的收购和棉布的返销反映的是农产品的商品化挖掘历史题源学科考核目标活学活用练点3:明代的朝贡贸易(2024·全国Ⅰ卷·27)右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闻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A.对外沟通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沟通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B[此图绘画风格为中国传统绘画,无法体现新类型的出现,故解除A项;郑和下西洋是官方组织的朝贡贸易,海禁政策主要是禁止民间私自出海贸易,由材料无法得出海禁政策解除的信息,故解除C项;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闻中的‘麒麟’”,这属于中国传统观念,没有推动传统观念的更新,故解除D项;明朝君臣对朝贡贸易贡品的相识不是很清晰,遂用传统文化来对其加以解读,认为它就是传闻中的“麒麟”,故B项正确。]题号命题特点练点3视角独特考查古代中国对外贸易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新题快递·自我评估]1.(2024·茂名一模)下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图中城门不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驻兵,而是在城门内侧设了一间税务所。这反映了当时()A.实行不抑兼并政策 B.民众税收负担沉重C.城市经济功能增加 D.对外贸易高度旺盛C[由材料“在城门内侧设了一间税务所”可知,北宋城门仅设税务所负责征税管理,这说明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加,故选C项;材料中未提及宋代的不抑兼并政策,解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民众税收负担沉重,解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北宋汴河沿岸商业发展状况而不是对外贸易,解除D项。]2.(2024·大庆二模)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宋代婚俗的记载史料出处今人不复以氏族为事,王公之女苟贫乏,有盛年而不能嫁者,闻阎富室便可以婚侯门、婿甲科《云麓漫钞》卷三今世俗之贪鄙者,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司马氏书仪》卷三广南风俗,市井坐估,多僧人为之,率皆致富……妇女多嫁于僧人《鸡肋编》卷中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亦于榜下捉壻(婿),厚捉钱以饵士人,使人俯就,一壻(婿)至千余缗《萍洲可谈》卷一据此表能够被认定为历史事实的是宋代()A.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婚俗B.重农抑商政策瓦解C.富绅渴望进入上层社会D.程朱理学受到冲击A[材料分别表述了富商可与贫困贵族联姻、以财宝多少论婚嫁、富僧可娶妇以及富商用金钱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2024学年高一秋学期期末语文模拟测试(二)试题
- 小学生处处防患时时安全
- 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练习(B卷)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总结
- 初级会计实务-初级会计《初级会计实务》模拟试卷277
- 智研咨询-2024年中国半导体激光器行业市场全景调查、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基于动态物体先验的物体级SLAM算法研究
- 基于SCR结构的抗闩锁ESD保护器件优化设计
- 应急预案的指挥中心
- 初中定语从句讲解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研学旅行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初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课件
- 2023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数学试卷
- 【可行性报告】2023年电动自行车行业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临床见习教案COPD地诊疗教案
- 中考数学复习《平行四边形》专项练习题-附带有答案
- 猪的信号:母猪奶课件
- 红色喜庆公司年会客户答谢模板
- 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数学高二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铁未来商业模拟挑战赛规则与流程
- 对账单标准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