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科学发展,薪火相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A.诺贝尔 B.道尔顿 C.门捷列夫 D.侯德榜2.(2分)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提出了“宇宙不守恒”的问题,最终被科学家吴健雄证实,结果只有杨振宁、李政道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事实充分说明在科学探究过程中()A.建立假说 B.实验论证 C.详细观察 D.提出问题3.(2分)“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云南建水人早在3500多年前就掌握了制陶技术。下列陶瓷制作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镇浆制泥 B.拉坯造型 C.高温烧制 D.磨光上釉4.(2分)绿满中原需要天蓝、地绿、水清。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A.燃放烟花爆竹 B.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处理 C.露天焚烧秸秆 D.实验室含酸废水倒入下水道5.(2分)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工业用盐,人若误食会中毒,下列选项中给出了亚硝酸钠的性质()A.NaNO2有咸味——物理性质 B.NaNO2的水溶液为无色液体——化学性质 C.NaNO2为白色固体——物理性质 D.NaNO2有毒——化学性质6.(2分)在下列仪器中,可用于加热较多量液体及反应容器的是()A.试管 B.烧杯 C.广口瓶 D.量筒7.(2分)下列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氧气能作助燃剂 B.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的存在 C.煤作燃料 D.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正立在桌面上8.(2分)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食物腐败 B.汽油燃烧 C.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D.醋的酿制9.(2分)人类离不开空气,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 B.空气中氧气与氮气体积比约为4:1 C.空气中各成分含量始终固定不变 D.空气中臭氧含量少,属于稀有气体10.(2分)下列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滴管取液 C.取用氯化钠 D.液体的量取11.(2分)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使视线同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面的最低处,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A.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6mL B.小于6mL C.等于6mL D.大于6mL12.(2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铜绿受热分解产生了两种物质 B.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口应向上倾斜 D.铁锈是黑色的13.(2分)下列方法能鉴别空气、氧气和氮气3瓶气体的是()A.闻气味 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C.观察颜色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14.(2分)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并有黑色固体产生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淡蓝色火焰产生,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5.(2分)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关系的是()A.氧气具有助燃性——潜水、登山 B.氦气密度小,性质稳定——制探空气球 C.红磷燃烧产生白烟——制作烟幕弹 D.金刚石硬度大——切割玻璃16.(2分)某同学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称量2.5g药品,称量中发现天平指针向右偏移,他应该()A.添加药品 B.减少药品 C.添加砝码 D.减少砝码17.(2分)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A. B. C. D.18.(2分)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物质方法一方法二A空气和氧气用带火星木条检验闻气味B蔗糖和食盐看颜色尝味道C铜丝和铁丝用磁铁吸引观察颜色D氧气和氮气澄清石灰水燃着的木条A.A B.B C.C D.D19.(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碱式碳酸铜并检验气体生成物实验结束之后,先熄灭酒精灯再撤离导管 B.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避免浪费 C.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为了防止液体洒出,将滴管紧靠容器口 D.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灭20.(2分)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A.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B.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C.镁条燃烧 D.在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8分)21.(4分)现有下列仪器,根据要求用相应的序号填空:A.镊子B.集气瓶C.广口瓶D.胶头滴管E.药匙F.试管(1)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药品应使用;(2)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3)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4)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仪器是。22.(19分)回答问题(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大约占0.94%。(2)现有如下几种物质:①洁净空气,②液氧,③五氧化二磷,⑤自来水,⑥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的是(填序号)。(3)从氧气、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四种气体中,按题意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也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食品包装袋中常充入的气体是;敞口放置的饼干会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4)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炎热的夏天农民伯伯在使用化肥(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铵)前,发现仓库里的化肥气味变得浓烈,而且有些破损袋中化肥变少了(填写文字表达式),因此该化肥保存方法是。(5)钢铁具有优良性能故被广泛应用,然而一般的铁制品并不耐腐蚀容易生锈,因为铁生锈需要的条件是和,写出两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6)取少量葡萄糖、砂糖、面粉,分别放在燃烧匙上加热至完全烧焦,发现都得到黑色物质元素(填元素名称)。(7)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在做镁条燃烧的实验中,需要借助实验仪器来完成(填仪器名称,下同),开始燃烧时立即移到上方。写出镁条燃烧的文字表达式。23.(5分)臭氧(O3)是地球大气中的一种微量气体。O3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能吸收太阳光中绝大部分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与氧气(O2)不同,O3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气体,有鱼腥味。在一定条件下,O2可以转化为O3。研究人员分别在充满氧气、空气的反应器中,用臭氧分析仪监测紫外灯照射产生的臭氧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实验结果见图1。O3比O2活泼得多,是一种强氧化性气体,具有较强杀菌能力,结果见图2。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大气中O3的作用是,O3的物理性质是(写出一点即可)。(2)O2转化成O3属于(填写“物理”或“化学”)变化。(3)由图1可知,紫外线照射时间相同时,氧气产生的臭氧量比空气(填写“大”或“小”)。(4)由图2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臭氧浓度范围内,。三、实验及探究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2分)24.(15分)通过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下列装置图(1)C图中仪器①的名称为。(2)实验室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若要收集较干燥的氧气,应选用装置A~F中的装置(填字母)收集。(3)下列是小王同学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不合理的是。A.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药品B.先固定试管,后放置酒精灯C.实验结束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D.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倒放在桌面上(4)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制较多量的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填字母),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5)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方法。(6)小李同学在做此实验时却失败了,原因可能是制备的氧气不纯,下面实验操作会导致制备的氧气不纯的是。A.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刚开始冒气泡就用集气瓶收集了B.加热药品时没有先预热C.排水法收集时在水下盖上玻璃片D.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没有装满水(7)某中学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有关的氧气实验时,发现“一同学不慎碰倒装满氧气的集气瓶,迅速扶起后;对此,老师让该同学往集气瓶装入半瓶水,发现瓶中的氧气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①用排水法收集二分之一集气瓶的氧气,以下最合理的是。β②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时,如何判断集气瓶中气体已收集满?。③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计算本实验中,集气瓶内的氧气实际占瓶中气体总体积的%(保留小数点后一位)。25.(9分)《蜡烛的化学史》是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所著的传世科普经典。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蜡烛的性质、火焰、组成元素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展开了项目化探究。任务一:探究蜡烛的物理性质用小刀切一小块蜡烛投入水中,观察到蜡烛浮在水面上,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任务二:对比蜡烛火焰各层温度的高低同学们将一块打磨光亮的铁纱窗置于蜡烛火焰之中(如图1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外焰处的铁纱窗,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窗无明显变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任务三: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实验】同学们将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2所示)。【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小组讨论】若欲证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则应进行的操作是。【得出结论】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思评价】蜡烛的主要成分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任务四:探究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查阅资料】物质熔点/℃沸点/℃燃烧时温度/℃是否产生火焰石蜡50~70300~550约600是铁15352750约1800否钠97.8883约1400?【小组交流】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选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燃烧时,(选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26.(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实验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展开了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双氧水的浓度双氧水的体积/mL温度/℃二氧化锰的用量/g收集氧气的体积/mL反应时间①5%1200.1416s②15%1200.146s③30%5350498min④30%5550420min(1)写出用上述方法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2)能说明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与其浓度有关的实验是(填实验序号)。(3)实验③④的实验目的是。(4)为完成上述实验中收集氧气及数据的测定需要用到的部分装置如图1所示,与c连接的是(填“a”或“b”)端,进行操作时,集气瓶中未装满水(填“会”或“不会”)产生影响。​(5)兴趣小组探究了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他们在等体积的三个锥形瓶中加入4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加入等量的二氧化锰(MnO2)、氧化铁(Fe2O3)、氧化铜(CuO)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产生的氧气体积和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观察该图得出结论:、(从不同角度写出2条)。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分析】根据科学家们各自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他的发明在军事,故选项错误;B、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C、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故选项正确;D、侯德榜是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关注化学学科成就、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提出了“宇宙不守恒”的问题,结果只有杨振宁。这一事实充分说明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再根据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镇浆制泥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错误。B、拉坯造型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C、高温烧制的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D、磨光上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4.【分析】根据已有的环境保护和防止污染的措施分析判断有关做法。【解答】解:A、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烟尘,不利于环境保护;B、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处理,有利于环境保护;C、露天焚烧处理农作物秸秆、有害气体等;D、实验室含酸废水倒入下水道,不利于环境保护。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5.【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主要有:可燃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解答】解:A、NaNO2有咸味是指物质的味道,味道属于物理性质;B、NaNO2的水溶液为无色液体,描述的是NaNO7能溶于水,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C、NaNO2为白色固体指物质的颜色,颜色,选项正确;D、NaNO2的毒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6.【分析】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的用途分析即可。【解答】解:A、试管用于少量液体试剂的加热以及发生反应;B、烧杯可以用来溶解固体、加热较多量液体试剂及发生反应;C、广口瓶用于存放固体化学药品;D、量筒只用来量取液体、配制溶液。故选:B。【点评】此题看起来简单,但同学们的答分并不高,同学们对这些仪器的使用范围很模糊,这就需要同学们注重课本,留意常见仪器的使用规则,同时做实验时要严格要求自己。7.【分析】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可以据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氧气能作助燃剂,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故A错误;B、氧气能支持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故B错误;C、煤作燃料,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故C错误;D、由于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D正确;故选:D。【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8.【分析】根据缓慢氧化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缓慢氧化是指反应进行的很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解答】解:A.食物的腐烂,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B.汽油的燃烧,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C.动植物的呼吸,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D.醋的酿制,是粮食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缓慢氧化的概念、特征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9.【分析】A.根据氮气的用途来分析;B.根据空气中各成分气体的含量来分析;C.根据空气的组成和含量并不是一直不变化来分析;D.根据稀有气体的种类来分析。【解答】解:A.液氮汽化会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B.在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所以空气中氧气与氮气体积比约为1:4;C.空气中各成分含量不是始终固定不变,随时间和地点发生微量变化;D.空气中臭氧含量少,但不属于稀有气体(包含氦、氖、氩、氪,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题考查了空气的组成、气体的性质与用途等,难度不大。10.【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B.根据胶头滴管使用的方法进行分析;C.根据从广口瓶中取用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D.根据量筒的正确读数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点燃酒精灯时要用火柴或打火机点燃,严禁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防止污染胶头滴管;C.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故C错误;D.读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选:A。【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11.【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解答】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如果仰视液面,若俯视液面。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使视线同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实际体积等于18mL,俯视凹面的最低处,那么实际体积应小于12mL。故选:D。【点评】量筒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量筒操作错误时会出现“俯大仰小”,即俯视读数,数值比实际体积大,反之,则小。12.【分析】A、根据铜绿分解的产物来分析;B、根据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转化来分析;C、根据给试管固体加热的注意事项来分析;D、根据物质的颜色来分析。【解答】解:A、铜绿受热分解产生了氧化铜,故A错误;B、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炸裂试管;D、铁锈是红棕色的固体。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原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以及常见物质的颜色是解题的关键。13.【分析】根据三种气体性质的不同,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达到一次鉴别出三瓶气体的目的。【解答】解:A、空气,用闻气味的方法不能鉴别。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氧气,集气瓶内液面无明显变化。C、空气,用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D、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个集气瓶中,则是氮气,则是氧气,则是空气,能一次鉴别出这三瓶气体。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常见气体的鉴别方法,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所要鉴别气体的性质的差别,根据实验中是否出现明显的不同现象判断能否鉴别。14.【分析】A、根据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时,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有黑色固体生成。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15.【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氧气能供给呼吸、登山,故A符合题意;B、氦气密度小,因此氦气可用于制探空气球;C、红磷燃烧产生白烟,故C不合题意;D、金刚石硬度大,故D不合题意。故选:A。【点评】加强对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6.【分析】根据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称量指定质量的药品,此时先调好砝码和游码,再向左盘增减药品至天平平衡;指针偏右,说明药品质量小于砝码质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某同学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称量2.5g药品,称量中发现天平指针向右偏移,故应继续向左盘添加药品。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托盘天平的使用是化学的基本操作之一,是中考考查的热点,掌握天平的使用步骤、注意事项、误差分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7.【分析】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一般用到的方法有:空气热胀冷缩法、注水法、抽气或压气法等;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该选项用的是空气热胀冷缩法,试管内温度升高,若烧杯内有气泡产生,则证明气密性良好;B、该选项用的是注水法,直到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于集气瓶中的液面,就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C、该选项用的是抽气或压气法,会漏气。D、该选项用的是抽气或压气法,直到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于集气瓶中的液面,就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故选:C。【点评】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是常考的实验题,也是一个难点,掌握检验装置气密性时可以通过改变体系内的压强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8.【分析】A、根据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而空气不能,以及空气和氧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来分析;B、根据蔗糖和食盐都是白色固体,以及实验室严禁品尝药品的味道来分析;C、根据铁丝能被磁铁吸引而铜丝不能,以及铜丝呈紫红色,铁丝呈银白色来分析;D、根据氧气和氮气都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以及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氮气会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来分析。【解答】解:A、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而空气不能;空气和氧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蔗糖和食盐都是白色固体;实验室严禁品尝药品的味道;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铁丝能被磁铁吸引而铜丝不能;铜丝呈紫红色,观察颜色能区分铜丝和铁丝。D、氧气和氮气都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用燃着的木条能区分氧气和氮气。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9.【分析】A、根据氧气的制取步骤分析判断;B、根据剩余药品的处理方法分析判断;C、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分析判断;D、根据酒精灯不当使用引起火灾的灭火方法分析判断。【解答】解:A、加热碱式碳酸铜生成气体是二氧化碳,检验气体产物,再将导管从石灰水中移出,压强减小,使试管骤然遇冷而炸裂;B、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在指定的容器中,否则污染试剂,故选项错误;C、为防止污染药品,要在试管口的上方悬空滴加,进而污染药品;D、不小心碰倒酒精灯,应用湿抹布扑灭,以隔绝氧气。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操作步骤等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20.【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解答】解:A、用两份等质量,该选项不正确。B、反应前氧气质量是0。C、镁条燃烧前固体质量大于0。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的质量增大,该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8分)21.【分析】根据已有的仪器的名称及其主要用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药品应使用药匙;故填:E;(2)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胶头滴管;故填:D;(3)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广口瓶;故填:C;(4)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仪器是试管;故填:F。【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22.【分析】(1)根据空气中的成分来分析;(2)根据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来分析;(3)根据空气的成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4)根据物质的性质以及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5)根据铁锈蚀的条件以及防锈措施来分析;(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7)根据仪器的用途、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以及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解答】解:(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稀有气体大约占0.94%;(2)①洁净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②液氧中只含一种物质,③五氧化二磷中只含一种物质,④稀有气体包括氦、氖,属于混合物、可溶性杂质等,⑥冰水混合物中只含一种物质,⑦二氧化碳中只含一种物质;故答案为:①④⑤;(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食品包装袋中常充入的气体是氮气;敞口放置的饼干会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水蒸气;二氧化碳;水蒸气;(4)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氨气+水+二氧化碳、低温,故答案为:碳酸氢铵;避光、密封保存;(5)铁生锈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所以防锈的方法是隔绝水或氧气,或涂油等方法(合理即可);氧气;涂油(合理即可);(6)取少量葡萄糖、砂糖,分别放在燃烧匙上加热至完全烧焦,说明有炭黑生成,所以它们都含有碳元素;(7)镁条燃烧实验的仪器是夹持镁条的是坩埚钳,用酒精灯引燃氧化镁;酒精灯氧化镁。【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主要是利用物质的性质来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23.【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由题干信息可知:大气中O3的作用是吸收太阳光中绝大部分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O3的物理性质是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气体,有鱼腥味;(2)氧气和臭氧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不同的单质,O3转化成O3,属于化学变化;(3)在一定条件下,O2可以转化为O6,由图1可知,紫外线照射时间相同时;(4)由图2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臭氧浓度范围内,臭氧浓度越大。故答案为:(1)吸收太阳光中绝大部分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有鱼腥味;(2)化学;(3)大;(4)臭氧浓度越大,其杀菌效果越好。【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仔细阅读题干,根据题干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答。三、实验及探究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2分)24.【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2)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生成物进行文字表达式的书写,及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进行分析;(3)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4)根据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及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进行分析;(5)根据万用瓶的选择进行分析;(6)根据收集气体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7)①根据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方法进行分析;②利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若瓶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收集满了;③根据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分析计算。【解答】解:(1)由图可知,仪器①为长颈漏斗;(2)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可防止加热时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若想收集较纯的氧气,且氧气密度比空气大;(3)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再加药品;B、组装仪器时,即先放置酒精灯,该选项操作不合理;C、实验结束后,引起试管炸裂,再熄灭酒精灯;D、氧气密度比空气大,该选项操作不合理;故选:BD;(4)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为固液发生装置,会导致氧气逸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5)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则用G装置收集时,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若木条复燃;(6)A、由于刚产生的气泡中混有空气,会导致气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