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四单元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教案_第1页
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四单元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教案_第2页
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四单元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教案_第3页
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四单元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教案_第4页
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四单元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四单元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教案科目授课时间节次--年—月—日(星期——)第—节指导教师授课班级、授课课时授课题目(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四单元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教案教学内容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四单元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汉朝的民族关系:两汉时期的民族政策、匈奴与汉朝的关系、西域的开发与治理。

2.唐朝的民族关系:唐朝的民族政策、西藏地区的开发、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3.宋朝的民族关系:辽、金、西夏与宋朝的关系,以及各民族间的交流与合作。

4.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汉代的丝绸之路、唐朝的对外交往、郑和下西洋等历史事件。

5.总结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的特点及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核心素养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的历史,理解民族融合与国家统一的关系。

2.增强学生的历史实证意识,通过对史实的考察与分析,形成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客观、全面的认识。

3.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历史事件,提升其历史思维和历史价值观的构建。

4.激发学生的国家认同感,通过了解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的成就,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

1.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脉络及其特点。

2.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主要成就及其影响。

难点:

1.理解民族关系与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

2.分析对外交往对国内民族融合的促进作用。

解决办法:

1.利用历史地图、时间线等教学工具,直观展示民族关系的发展变化,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历史框架。

2.通过案例分析,如汉朝与匈奴的和战关系,唐朝与吐蕃的交流,让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关系的变化及其背景。

3.引导学生进行史料阅读,培养其批判性思维,通过对比分析,理解对外交往如何影响国内民族融合。

4.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教师适时提供引导,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配备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历史地图、民族关系发展时间轴、对外交往相关历史事件的视频资料。

3.教学工具:PPT演示文稿,包含关键词点拨、图片展示和重要事件的时间线。

4.教室布置:安排座位便于小组讨论,准备白板和标记笔供学生讨论时使用。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古代丝绸之路的短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古代对外交往的繁忙与重要。

2.提出问题:询问学生短片中的丝绸之路对古代中国有哪些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的关系。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讲解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通过历史地图展示汉朝至宋朝的民族分布与变迁。

2.分析重点:以唐朝为例,详细讲解唐朝的民族政策及其对民族融合的推动作用。

3.讲解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成就,通过视频资料介绍郑和下西洋等历史事件。

4.引导学生理解对外交往对国内民族融合的促进作用。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古代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中的一个具体案例,如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2.分享成果:每组选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师生互动环节(15分钟)

1.课堂提问:教师提问关于本节课内容的思考题,如“古代民族关系与国家统一的关系是什么?”

2.学生回答: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教师给予反馈。

3.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个关于宋朝与辽国关系的复杂案例,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4.互动讨论: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参与其中,引导讨论方向,确保讨论深入。

五、总结环节(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对历史发展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布置作业(2分钟)

1.学生阅读下一节课的相关内容,预习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的进一步发展。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节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教学资源拓展1.拓展资源: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纲》:全面介绍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各个时期民族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详细记录中国古代与世界各地的交往活动,展现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

-《中华民族简史》:简要回顾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强调各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重要事件汇编》:收录了从先秦到宋元时期的重要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事件,方便学生查阅。

2.拓展建议:

-阅读推荐书籍: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以加深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

-制作时间轴:让学生尝试制作一份从汉朝到宋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时间轴,标注重要事件和趋势,帮助记忆和分析。

-撰写小论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历史事件或人物,撰写一篇小论文,探讨该事件或人物在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中的作用和影响。

-参观博物馆:建议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博物馆或民族博物馆,实地了解不同时期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的实物证据。

-开展小组研究:学生分组研究某一特定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形成小组研究报告。

-观看纪录片:推荐学生观看《中华文明》、《世界历史》等纪录片,特别是涉及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的相关集数,以拓宽视野。

-参与历史论坛: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举办的历史论坛,与其他学生交流学习心得,提升历史思维和表达能力。

-创作历史漫画:学生可以尝试创作历史漫画,将复杂的历史事件以简洁有趣的方式呈现,增强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

-撰写历史日记:让学生以历史人物的视角,撰写一篇历史日记,描述其在某一历史时期所经历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事件。

-跨学科研究:鼓励学生将历史学科与地理、政治等学科结合起来,进行跨学科研究,深入探讨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的多维度影响。重点题型整理题型一:简答题

1.题目:简述汉朝时期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

答案:汉朝时期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包括: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设立边郡加强管理,对西域地区进行开发,设置西域都护府等。

题型二:论述题

2.题目:论述唐朝时期民族政策的制定及其对民族融合的影响。

答案:唐朝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如对吐蕃实行和亲政策,对回纥等民族进行安抚和联合,这些政策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加强了中央政权对各民族的凝聚力。

题型三:案例分析题

3.题目: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及其对明朝对外交往的影响。

答案:郑和下西洋是明朝对外开放的重要表现,它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促进了文化和商品的交流,提升了明朝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题型四:材料解析题

4.题目: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唐朝与吐蕃关系的发展对民族融合的推动作用。

材料:“唐玄宗时,封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为‘怀远国王’,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为‘舅’,吐蕃赞普为‘甥’,后世子孙,永为一家’。”

答案:唐朝与吐蕃通过和亲、封号等方式加强了双方的友好关系,这种关系促进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为后世民族团结奠定了基础。

题型五:综合题

5.题目:结合所学知识,论述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对国内民族关系的影响。

答案:中国古代对外交往通过丝绸之路等渠道,不仅促进了经济贸易的发展,也带来了文化的交流,这些交流促使了不同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和融合,如在唐朝时期,通过对外交往,促进了与边疆民族的友好关系,加强了中央政权对各民族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板书设计①民族关系发展脉络

-汉朝:和亲政策、边郡设立、西域开发

-唐朝:开明政策、和亲、册封、民族融合

-宋朝:辽、金、西夏关系、民族交流合作

②对外交往主要成就

-汉朝:丝绸之路的开通

-唐朝:郑和下西洋、中日韩交流

-宋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③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的影响

-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经济合作、政治联盟

-国家统一:边疆稳定、中央集权、民族认同

-对外影响:文化传播、国际地位、贸易往来反思改进措施(一)教学特色创新

1.在导入环节,我尝试通过播放视频短片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期待值。

2.在巩固练习环节,我采用了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这种互动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在教学组织方面,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讨论题目设置不够吸引他们,或者是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不明确。

2.在教学方法上,我意识到自己在讲解过程中可能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的学习过程。

3.在教学评价方面,我注意到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主要依赖于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这种方式可能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进步。

(三)改进措施

1.为了提高小组讨论的参与度,我计划在讨论题目设计上更加贴近学生的兴趣和实际,同时在小组内部明确分工,确保每个成员都有发言的机会。

2.我将调整教学方法,更多地采用问题驱动和案例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学习历史,从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