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鉴赏真题分析+习题闯关古诗鉴赏真题分析+习题闯关一、真题解析(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守风①淮阴唐·许浑遥见江阴夜渔客,因思京口钓鱼时。一潭明月万株柳,自去自来人不知。【注释】①守风:等候适合行船的风势。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1.下列诗句中的形象,与《守风淮阴》中“京口钓者”最为接近的一项是(
)A.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B.坐观垂钓者,徒有美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C.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儿垂钓》)D.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2.同是看见渔人,两位诗人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答案】1.D2.《守风淮阴》表达对渔人闲适的羡慕(或“艰辛的同情”),以及对闲适自在生活的向往;《江上渔者》表达对渔人捕鱼艰险的同情(或“对民生疾苦的关心”),以及对世人只知品尝美味而不知渔人捕鱼艰险的批评(或“对世人的规劝”)。(意思对即可)【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守风淮阴》中的“京口钓者”形象描绘了一个在江边悠然垂钓的渔人,他自在、悠闲,不为外界所扰。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同样表现出渔人自在、悠闲生活状态的诗句。A.“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出自李白的《行路难》,这里的“垂钓”更多是用来表达诗人仕途不顺时的一种自我排遣和向往,与《守风淮阴》中的“京口钓者”形象不符。B.“坐观垂钓者,徒有美鱼情”出自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里的“垂钓者”是诗人所观之景,并非诗人自己,且诗句重点在于表达诗人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求仕之心,与《守风淮阴》中的“京口钓者”形象不符。C.“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出自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这里的“垂钓者”是一个小孩,虽然也在垂钓,但更多的是表现出小孩的童趣和天真,与《守风淮阴》中悠然自得的“京口钓者”形象不符。D.“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出自张志和的《渔歌子》,这里的“垂钓者”在斜风细雨中悠然自得,不为风雨所动,与《守风淮阴》中“京口钓者”自在、悠闲的形象最为接近。故选D。2.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情感把握。《守风淮阴》中,诗人许浑通过描绘自己遥见江阴夜渔客的情景,引发出对京口钓鱼时的回忆。诗中的“一潭明月万株柳,自去自来人不知”生动展现了渔人在月光下、柳影间悠然垂钓的闲适画面。诗人以此表达了对渔人这种自在、无拘无束生活的羡慕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对这种闲适自在生活的向往。在漫长的守风等待中,诗人或许正渴望能像渔人一样,摆脱尘世的烦恼,享受片刻的宁静与自由。《江上渔者》中,范仲淹则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为引子,将读者的视线引向那些只知享受美味鲈鱼的人们。紧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直接展现了渔人在江上捕鱼所经历的艰辛与危险。这里的渔人形象,不再是悠然自得的象征,而是成为了劳苦与危险的代名词。诗人通过对渔人捕鱼艰险的描绘,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心,同时也对那些只知品尝美味而不知渔人捕鱼艰辛的世人提出了批评。诗人希望世人能够关注到渔人的不易,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同时也对世人进行了一种规劝,提醒他们应当时时怀有同情之心,关注社会底层的民生状况。(2024·山东潍坊·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各题。春归次金陵吴融①春阴漠漠覆江城,南国归桡②趁晚程。水上驿流初过雨,树笼堤处不离莺。迹疏冠盖③兼无梦,地近乡园自有情。便被东风动离思,杨花千里雪中行。[注]①吴融,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龙纪元年进士。②桡;船桨,借指船。③冠盖:官吏的官腿和车盖,借指官吏。3.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抒写了诗人在春天归家途中路过并停留金陵时的所见与所感。B.首联总写春归之事,交代时间和方式,首句渲染了雨前金陵烟尘弥漫的凄迷氛围。C.颔联铺写诗人在金陵所见景象,雨后春水漫过驿路,树木笼罩堤岸,黄莺飞来飞去。D.颈联交代金陵多为官之人,但诗人无心交往,反倒由于离家近,万般情感涌上心头。4.本诗尾联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答案】3.B4.尾联掉尾回首,与“自有情”“趁晚程”照应,全诗一团精神,聚而不散。末句化用韩愈《晚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之句,以清新之语,状轻快、恬适之心情,颇有特色。【解析】3.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赏析诗歌的能力、B.首联的意思为:远望中春雨后的金陵灰蒙蒙的,归舟连晚赶到金陵停泊。首联渲染了春雨后金陵烟尘弥漫的凄迷氛围,而并非雨前的情景;故选B。4.本题考查赏析诗句。尾联的意思为:眼见得家乡在望,被阵阵东风吹得思乡之情更浓,杨花如雪,千里飘荡。本句中的“动离思”与前文的“自有情”“趁晚程”呼应,表达归心似箭的心情。根据“杨花千里雪中行”可知这是化用韩愈《晚春》中的句子“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借用如雪花的杨花,描绘出春天的美景,充分表达能够回到家乡的愉悦之情。5.(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阅读古诗,完成题目。下第①后上②永崇③高侍郎唐·高蟾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④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注释】①下第:落第,未考中。②上:上书。③永崇:指长安。④芙蓉:荷花,莲花。作者借用某个事物来暗示自己的情志,于是这个事物就有了某种寓意,成为作者志趣意愿的寄托,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请结合本诗最后两句,对此作具体分析。【答案】本诗最后两句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以“芙蓉”(即荷花)自喻,借写芙蓉生在秋江上,不怨东风(春风)不来,未得和百花一齐开放,来表现自己科举落第后的怀才不遇和虽遭挫折却乐观豁达的胸襟。这里的“芙蓉”不仅是作者高洁情操的写照,也寄寓了作者对自己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对高尚品格的坚守,即使面对逆境也不失风骨,不怨天尤人,而是保持一种积极向上、自我肯定的人生态度。【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写作手法分析。诗歌大意:天上的碧桃和着甘露种植,日边的红杏倚着彩云栽培。木芙蓉生长在这秋天的江畔,从不抱怨东风不让她及时开放。从诗歌的整体背景来看,高蟾在科举考试中落第,心情自然是复杂而失落的。但他并没有直接抒发这种情感,而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寄托自己的情志,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巧妙之处。在“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这两句中,作者选取了“芙蓉”(即荷花)作为自己情感的载体。荷花在中国文化中一直被视为高洁、清雅的象征,与世俗的污浊形成鲜明对比。作者将自己比作秋江上的荷花,既展现了自己高洁的品格,也暗示了自己当前的处境——如同荷花一样,虽在秋江之上,未能与春日百花争艳,但依旧保持着自身的清丽与高雅。“不向东风怨未开”一句,更是将作者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这里的“东风”可以理解为科举考试的风向标,也可以看作是世俗的评判标准。作者明确表示,自己不会因为未能得到科举的青睐(即“未开”),就去怨恨那“东风”(即科举制度或世俗眼光)。这种态度展现了作者超脱于世俗之外的高远志向和豁达胸襟。他明白,自己的价值并不取决于外界的认可与否,而是取决于自己内心的坚守与追求。因此,这两句诗不仅是对荷花生长环境的客观描述,更是作者自我情感的深刻抒发。通过托物言志的手法,作者将自己对科举落第的失落与不甘、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与追求、对高洁品格的坚守与自豪等复杂情感都寄托在了“芙蓉”这一形象之上,使得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意蕴悠长。据此概括作答即可。(2024·四川内江·中考真题)阅读杜甫《春望》,完成下面小题。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6.首联的“”和“”二字描绘出衰败凄凉的景象,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情。7.颔联与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乱花渐欲迷人眼”同是写花鸟,二者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答案】6.破深7.杜甫在诗中,通过描写花鸟的意象,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情怀,他因为国家战乱而感伤,看到花儿都仿佛在落泪,鸟儿也让他感到惊心。而白居易则在诗中描绘了早春的生机与美好,早莺争暖树、乱花迷人眼,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和欣赏之情。因此,两者在表达情感上有着明显的区别。【解析】6.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意为: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破”是被攻破的意思,在这里是指国都被攻破了,也含有国都残破的意思,生动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令人触目惊心;“深”在这里指草木疯长、无人打理,写出了人民四处离散,无心打理草木的景象,暗示了战乱带来的痛苦,令人满目凄然。诗人通过这些景象,传达出对战乱造成的破败和毁灭的深刻感慨,抒发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因此,“破”和“深”二字不仅是描绘景物的词语,更是诗人情感的抒发。7.本题考查诗歌主旨情感理解。《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这里的“花”和“鸟”并非单纯地描绘春天的美好,而是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情感内涵。诗人因感叹时事,内心痛苦,所以看到美丽的花朵也似乎在流泪;听到鸟儿的叫声,也让他感到心惊胆战。此处诗人触景生情,移情于物的手法,凝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之情。《钱塘湖春行》中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莺鸟在树上争抢温暖的巢穴,繁花似锦,令人目不暇接。写仰视所见禽鸟的活动,争暖树的早莺,啄春泥的新燕,这里的“花”和“鸟”更多地是被用来描绘春天的美好和生机,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因此,两首诗都写了花鸟,但是情感表达上有明显区别。(2023·海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游山西村[南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8.全诗紧扣一个“”字展开,诗人一路领略山水风光和民俗风情,意犹未尽,最后用“”三个字形象直观地表达了可以随时拜访农家的愿望。9.请从景、情、理三个方面赏析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答案】8.游夜叩门9.示例:选景典型生动,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柳绿花艳,描绘出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柳暗花明的自然美;表达了诗人对山西村千变万化,明媚绚丽风光的赞美之情以及内心的喜悦与惊喜之情;该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新的出路,进入新的天地。【解析】8.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第①空:从题目《游山西村》就可以看出,这首诗描述的是诗人在山西村游览的经历和感受。诗中,诗人通过描绘他在山西村游览时所见到的山水风光、田园景色、民俗风情以及与村民的互动,展现了山西村的自然美和人文美。因此,全诗紧扣“游”字展开,表达了诗人对于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第②空:这首诗的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中,“无时”意味着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叩门”则是敲门的意思。整句诗描绘了一个画面:如果今后有时间和机会,我会在月色下拄着拐杖,随时前来敲你的家门。这里的“夜叩门”三个字,直观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随时可以拜访农家的愿望。这种情感不仅是对于农村风光和民俗风情的喜爱,更是对于农村人家热情好客、淳朴民风的赞美和向往。9.本题考查赏析诗句。句意为: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山村。从景的方面来看,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绝美的山村风光图。诗人通过“山重水复”描绘出地形的复杂多变,以及路途的曲折艰难,而“柳暗花明”则立刻转变了这种氛围,呈现出清新明媚的景致,仿佛一片世外桃源在前方呈现。这种景物的对比,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令人仿佛身临其境。从情的方面来看,这两句诗也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诗人或许曾感到迷茫和无助,但随着景色的转变,“柳暗花明又一村”又让诗人感受到了希望和喜悦。这种情感的起伏,使得诗句更加富有感染力,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内心变化。从理的方面来看,这两句诗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山重水复,前方似已无路,但转过一个路口,就会发现目的地赫然就在前方。它们告诉我们,人生就像这山路一样,有时看似已经走投无路,但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总会找到新的出路,绝境当中往往蕴含着希望。这种哲理的阐述,使得诗句不仅仅是一种美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的启示。二、习题闯关根据要求答题。金钱花【唐】罗隐占得佳名绕树芳,依依相伴向秋光。若教此物堪收贮,应被豪门尽劚①将。【注释】①劚(zhú):掘,砍。5.小语选择了《金钱花》作为补充资料,请你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罗隐的“争”。6.“争”的精神在中外文化中都有所体现。小语想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平凡的世界》《名人传》中寻找“争”之精神,请你选择其中一部作品,结合相关人物的具体经历,帮助小语丰富“争”之精神的理解。小结:“争”是争取,是抗争,是诤谏。“争”流淌在文字中,民族的血脉中。因此我们中华民族在面对苦难时,始终选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努力站起来,强起来。1.小语选择了《金钱花》作为补充资料,请你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罗隐的“争”。2.“争”的精神在中外文化中都有所体现。小语想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平凡的世界》《名人传》中寻找“争”之精神,请你选择其中一部作品,结合相关人物的具体经历,帮助小语丰富“争”之精神的理解。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赠从弟(其二)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亭亭”“瑟瑟”两句句式工整,相互映衬,读来极有音韵美。B.三、四句以“山上松”的“劲”来衬托“谷中风”的“盛”。C.诗人在结尾由表及里,于一问一答中突出松柏的本性。D.这是一首咏物诗,诗歌语言质朴、刚劲峭拔而又情深意长。4.诗中松柏的“本性”是什么?诗人写松柏“本性”的目的是什么?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渔翁·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歘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注释】①此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期。②歘乃(ǎinǎi):摇橹声。③下中流:由中流而下。④无心:语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一般是表示庄子所说的那种物我两忘的心灵境界。5.下面对这首诗歌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的前两句以时间为序,描述了渔翁的活动:夜宿西岩,晨起汲水,燃竹做饭。B.“欻乃一声山水绿”中的“绿”字用得很传神,不仅呈现出色彩的功能,而且给人一种动态感。C.三四句既描写了自然景色,又交代了人物行踪:旭日初升,云开雾散,橹响传来,渔翁已悄然离岸。D.这是柳宗元被贬在永州时写的一首诗味隽永而诗情飘逸的抒情小诗,诗歌用自然之景正面表现了渔翁超然世外的形象。6.《渔翁》最后两句,苏轼认为可以删去,但也有不少评论家反对他的意见,认为这两句有利于表现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情。请结合全诗,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7.阅读下列这首诗,并结合上表中王维的《竹里馆》,完成鉴赏任务。归嵩山作①[唐]王维清川带长薄②,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注释】①《归嵩山作》是王维从济州贬所返回之作。②薄(báo):草木丛生的地方。(1)意象探究:诗人归来时的情感是波折变化的。从颔联中的流水有意、中可以体会到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而颈联中荒城、古渡、落日、秋山这些意象,则流露出诗人的情感。(2)知人论世:请结合《归嵩山作》和《竹里馆》的内容,谈谈你对诗中“归”字的理解。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1)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中的“贾生”即贾谊,西汉初期著名政论家,主张加强中央集权,曾任太中大夫,后被迁为长沙王太傅。B.一、二句叙述贾谊被迁后,过了几年汉文帝又把他召回长安,在宣室里接见了他。这两句,层层递进,表现了文帝对贾谊才能的推服器重。C.第三句“夜半前席”,把汉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状描绘得惟妙惟肖。D.第四句说明了文帝郑重求贤,虚心垂询的原因,侧面烘托出贾谊学富五车、青年才俊、华彩照人的精神风貌。(2)赏析“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9.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诗以由外到内的游踪为线索写景抒情。B.诗中抒写了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笔调古朴,意境浑融。C.颔联中,“幽”“深”二字互相映衬,共同烘托出幽静的气氛。D.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表现了诗人春风得意、开朗豁达的胸怀。10.诗中的“悦”“空”两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简要赏析。11.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山店登登山路何时尽?决决①溪泉到处闻。风动叶声山犬吠,几家松火②隔秋云。①决决:流水声。②松火:即燃烧松木以照明的火。(1)这首诗题为“山店”,诗人其实并未从正面写山店,而是从和两个感官角度,巧妙地暗示了山店就在前方。(2)本诗写景状物中隐含着叙事,叙事中又有诗人心情的变化,请你结合诗句具体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12.诗的后两句写“人不知而月相照”,这与诗中“”二字相应。13.这首诗写景写人平淡自然,写出了的氛围与的心态。14.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淮中晚泊犊头北宋•苏舜钦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1)下列关于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题为“淮中晚泊犊头”,前两句写作者在犊头所见之景,第三句叙事,第四句又回归写景,这样写景、叙事有机结合,丰富了诗的内容。B.首句写春云布满天空,灰蒙蒙地笼罩着淮河两岸的原野;原野上草色青青,与空中阴云上下相映。这样阴暗的天气、单调的景色,让远行的旅人感到乏味。C.第二句写岸边不时有一树野花闪现出来,在眼前豁然一亮,那鲜明的影像便印在旅人的心田,印象深刻。D.第四句“满川风雨看潮生”写诗人泊舟古祠的所见,表现了诗人悠闲、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和风度。(2)有人评价本诗为“动中观静,静中观动”,请你从中选择一个方面,结合诗句简要谈谈你的理解。15.阅读下面的古诗,补全对话。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①辞凤阙②,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注:①[牙璋]古代发兵所用的兵符。这里指奉命出征的将帅。②[凤阙]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同学甲:我判断这两首诗都是边塞诗,因为两首诗中都有“①、②”表示边塞独特风景的意象。同学乙:的确,这两首诗都有边疆战士艰苦生活的场景描写。例如“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此句描写敌兵滚滚而来,像一片黑云,翻卷着,涌动着,逼近城墙,城墙仿佛将要坍塌了;我军严阵以待,适逢日光从云隙间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铠甲上,铠甲如金色鳞片般闪闪发光,耀人眼目。同学丙:“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这句话描绘的场景是③。同学丁:联系写作背景,两首诗的尾联都表达了共同的心声:④。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注:①戍(shù)楼:军营城楼。②梅花何处落:是将曲调《梅花落》拆用。16.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高适,字达夫,一字仲武,唐朝中期名臣、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B.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诗歌开篇就营造了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C.“梅花何处落”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意思为:何处吹奏《梅花落》这首曲子?D.最后一句描述了晚风吹起,一夜之间梅花开满关山的实景让人看到落梅的花瓣飞满关山的奇异景象。17.本诗情感含蓄隽永、委婉深沉,请结合诗句完成下列表格。诗句情感分析①②③化声为形:。④用了通感的方法,听觉与视觉相通,战士由听曲而想到了故乡的梅花。18.边塞诗是唐诗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作者借菊花意象,寄托情感。如《逢入京使》中“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诗人的复杂情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晚泊浔阳望庐山孟浩然挂席①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②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③近,日暮空闻钟。[注]①挂席:扬帆。②远公:指东晋高僧慧远。③东林精舍:即东林寺,慧远创建。1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主要写诗人“晚泊浔阳”时的所见、所闻、所思。B.颈联写作者曾经读过慧远禅师的传记,表达了对他的怀念之情。C.尾联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来描写,其中“日暮”点明闻钟的时刻,“闻钟”又渲染“日暮”的气氛,加深了意境。D.本诗前两联重在抒情,略带叙事,色彩淡素,落笔空灵;后两联以情带景,可谓寓情于景。20.简析颔联中“始”字的表达效果。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①吴松作作者:姜夔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②禁持③。春浦④渐生迎棹⑤绿,小梅应长亚门⑥枝,一年灯火要⑦人归。【注释】①岁不尽五日:除夕前五日。②恶(wù):猛。厉害。③禁持:摆布。④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⑤棹(zhào):船桨,也指船。⑥长亚门:长得靠近门楣。⑦要:同“邀”。21.对这首词进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雁无声,穿过重云,一个劲儿飞向温暖的南方——这幅画面恰成词人归心似箭的写照。B.雁“怯”重云,画船“愁”过,运用拟人手法,表达词人急切归家却遇阻碍的愁苦之情。C.迎着归棹,春天的河岸上已逐渐生出一层嫩绿,意境焕然一新,笔锋骤转却不显得生硬。D.下片描绘眼前之景:春浦渐绿,小梅初长,灯火催归,语淡而情浓,表现家人思亲情切。22.本词由上片至下片有“柳暗花明”之感,你如何理解这一说法?2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1)对这两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从体裁上来说,《游山西村》是七言律诗,《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是七言绝句,两首诗的作者都是南宋诗人。B.两首诗的开头都用了“莫”字,表示“不要”的意思。“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而“莫言”二字,像是自诫,又像是提醒别人,耐人寻味。C.《游山西村》颈联展现了春节将近,农家热闹迎丰收的情景,描摹了宋朝农村风俗画卷。D.《过松源晨炊漆公店》题目中的“松源”“漆公店”都是地点,“晨”点明了时间。(2)以上两首诗的画线句都写到了“山”,且诗句都蕴含哲理。请简析句中的“山”都可以指代人生中的什么情况?两句诗能带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宿济州西门外旅馆[宋]晁端友寒林残日欲栖乌,壁里青灯乍有无。小雨愔愔①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②。含山店梦觉作[唐]韦庄③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注释】①愔愔:寂静无声。②刍:喂牲畜的草。③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24.下列诗歌表达的情感与上面两首诗最接近的一首是(
)A.《夜雨寄北》 B.《钱塘湖春行》C.《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5.两首诗歌都描写了一些光影,比如“日”“灯”“月”等,试分析其作用。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盱眙①北望(宋)戴复古北望茫茫渺渺间,鸟飞不尽又飞还。难禁满目中原泪,莫上都梁②第一山。注释:①盱眙:县名。南宋时是宋金交界地区。②都梁:山名,在盱眙东南。山上有隋炀帝建造的都梁宫。隋炀帝开凿运河,南下扬州游玩,劳民伤财,导致隋朝灭亡。26.展开想象,描绘“北望茫茫渺渺间,鸟飞不尽又飞还”的画面,(50字以内)27.阅读全诗,说说诗人的“泪”中包含哪些情感。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28.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吏呼一何怒”,从“呼”“怒”两个词语可以看出差役的蛮横残暴。B.“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意思是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C.“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这两句表现战争给人民带来极度贫困的生活。D.诗人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深感悲痛,不满那场平定叛乱的战争。29.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曲折的小路,幽深的花木,肃穆的禅房,构成一种静谧祥和的氛围。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浮云”表现诗人的行踪不定,“落日”表现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C.“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卖炭翁》)“把”“称”“叱”“牵”几个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对卖炭翁的蛮横掠夺。D.“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关雎》)“流”求取,这两句写出了女子采摘荇菜时灵巧的姿态。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吕岩:字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30.“笛(吹、拂、弄)晚风三四声”,诗中横线处填哪个词语最恰当,请结合诗歌内容说说你的理由。31.小语读《牧童》时想起了王维的《竹里馆》,两首诗的结尾都用“月”这个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但小语觉得两位诗人的情感有所不同,你赞成吗?请说明你的理由。【链接】《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32.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问题。甲卜算子·咏梅南宋·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乙白梅元·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1)下列对以上两首诗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词上片通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了落寞凄清的意境。B.“无主”既指无人照管,又指无人赏识,只能独自走完自己的生命历程。C.“无意”写梅花没有办法与春花争奇斗艳,难以获得欣赏,故内心苦痛。D.乙诗中“忽然”二字,强调了白梅绽放的突然性,给人以惊喜和和震撼。(2)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词在写作手法和写作目的上的相似之处。江夏别宋之悌李白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注释】宋之悌因事被贬交趾(今越南河内),李白在江夏(今湖北武昌)设宴送别。33.请发挥想象,描述颈联呈现的画面。34.诗人为什么会“于此泣无穷”?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天地者,万物之逆旅(“逆旅”是旅馆的意思)也。古往今来的你我,一直在路上,看风景,也看人生。请阅读以下与旅行有关的古诗文,完成小题。早起五言三韵(唐)韩偓万树绿杨垂,千般黄鸟语。庭花风雨馀,岑寂如村坞。依依官渡头,晴阳照行旅。【在路上:风景】35.根据诗中意象,判断诗人出游的季节。36.诗中充满了各种充满矛盾又统一的对比。请找一组具有这样特点的意象进行分析。示例:杨树枝条静垂,林中晨鸟叽喳,对诗人来说,这是一个安静又热闹的早晨。【在路上:情绪】37.即将踏上旅途,诗人的内心是怎样的状态?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乙】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38.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首联点出送别地与友人即将赴任地,隐含送别情意,对仗严整。B.乙诗首联“青山”“白水”从色彩角度写景,“横”写出了山的静态,“绕”写出了水流的动态。C.乙诗借“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无限深情和不舍之意,表现了诗人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D.两首送别诗都写得情深意切,对仗工整,自然流畅。39.这两首都是唐人送别诗的经典之作,试分析甲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乙诗中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园情”在表现手法和表达情感上有什么不同。诗句表现手法表达情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直接抒情①浮云游子意,落日故园情②以“浮云”“落日”作比,表达与友人难分难舍、依依惜别之情。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面小题。新制布裘
(唐·白居易)桂①布白似雪,吴②绵软于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馀③温。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谁知严冬月,支体④暖如春。中夕⑤忽有念,抚裘起逡巡⑥。丈夫贵兼济⑦,岂独善⑧一身。安得万里裘,盖裹周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注释】①桂:地名。②吴:地名。③馀:同“余”。④支体:通“肢体”。⑤中夕:半夜。⑥逡(qūn)巡:迟疑徘徊,欲行又止。⑦兼济:兼济天下,做利国利民之事。⑧独善:注重个人的思想品德修养。⑨周:遍。40.作品结尾四句“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源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这
两句。41.白居易和杜甫都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新制布裘》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两首诗中作者的境况不同,但两首诗都运用了先记叙后①的手法,都抒发了诗人②的情怀。渔翁[唐]柳宗元渔翁夜傍①西岩②宿,晓汲③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④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注]:①傍:接近。②西岩:湖南永州西山。③汲:取出。④欸(ǎi)乃:象声词,摇橹声。42.请赏析“欸乃一声山水绿”一句中“绿”字的妙用。43.诗歌看似写渔翁,实际是写作者自己,诗中反映了作者一种怎样的心境?灞上①秋居[唐]马戴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②久,何年致此身③。【注释】①灞上:又作“霸上”,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因地处灞陵高原而得名,为诗人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②郊扉:郊居。③致此身:献身于国君。44.下列作品中,情感主旨与本诗最接近的一首是(
)A.陶渊明《饮酒(其五)》 B.杜牧《赤壁》C.王安石《登飞来峰》 D.陆游《游山西村》45.诗人为何不把“寒灯独夜人”写为“烛灯独夜人”?请简要分析。46.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中“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是经典名句,请你比较这两联诗在情感上的异同。
47.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____〔唐〕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乙】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①陆游〔宋〕风怒欲拔木,雨暴欲掀屋。风声翻海涛,雨点堕车轴②。拄③门那敢开,吹火不得烛。岂惟涨沟溪,势已卷平陆④。辛勤蓺宿麦⑤,所望明年熟。一饱正自艰,五穷故相逐⑥。南邻更可念⑦,布被冬未赎。明朝甑⑧复空,母子相持哭。注释:①本诗作于庆元六年,作者罢官归居故乡,生活穷困潦倒。②堕车轴:如车轴堕地。③拄:支撑。④平陆:平地。⑤蓺宿麦:种植冬小麦。蓺,同“艺”种植。⑥五穷;指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这里指厄运。相逐,相追随。⑦念:可怜。⑧甑(zèng):古代蒸饭的瓦器。(1)【甲】诗的作者是唐代的①(人名),题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为”的意思是②(2)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题目上看,都因暴风雨的袭击,两位作者面对现实,产生忧思,写下诗歌。B.从体裁上看,两首都是古体诗。【甲】诗是歌行体古诗,【乙】诗是五言古诗。C.【甲】诗最后一节间接抒情,表达诗人广济天下苍生的博大胸襟。D.【乙】诗“明朝甑复空,母子相持哭”,在叙述和描写中蕴含着作者对穷苦人民的深切同情。(3)两首诗中都有对恶劣天气的精彩描写,请你任选一处画线的诗句做简要分析。48.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甲】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乙】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下面对诗歌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诗中的“浮云”,既是实写眼前的景色,也是比喻漂泊不定的游子。B.【乙】诗首联写农家在丰年殷勤待客的情谊,抒发了诗人做客时的感受。C.“游山西村”“登飞来峰”都由动词和游览地点组成,点明诗歌主要事件。D.两首诗都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闻说”“若许”引出了诗歌的虚写内容。(2)下列对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B.“寻”是古代长度单位,诗人用“千寻”极言塔之高。C.“腊酒”指腊月所酿的酒。“浑”意为“浑浊”,古时酒以浊为贵。D.“春社”是古代立春后人们祭社神(土地神),祈求丰收的日子。(3)“理趣”是宋诗的一大特点,诗人往往借富有特色的景,抒发内心的情,并将发人深省的理寓于其中。比较两首宋诗,完成下表。言景情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我站在飞来峰的最高点,就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①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野小径中,山路陡转,突然出现花明柳暗的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农村优美自然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②消夏绝句[清]赵翼消磨长日仗丹铅①,常苦巾箱少逸②篇。解事童奴传好语,门前新到卖书船。[注]①丹铅:校勘书籍用的朱砂和铅粉。②逸:通“佚”,亡失,散失。49.请你联系整首诗歌,想象并描述最后两句所表现的画面。50.本诗主要表现诗人爱书之情深。请你结合诗句简要赏析。51.品读诗歌,根据语境完成对话。有道流过门留与之语颇异口占①赠之[宋]陆游②万里纵横自在身,偶然来看剡溪春。取将月去闲娱客,携得云归远寄人。缩地不妨游汗漫③,移山随处对嶙峋。须君更出囊中剑,一为关河洗虏尘④。[注释]①[口占]作诗文不起草稿,随口而成。②[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生逢北宋灭亡,外族统治中原,南宋偏安一隅之际。③[汗漫]广大,无边际;形容漫游之远。④[虏尘]指敌寇或叛乱者的侵扰。你看,首联中(1)“”一词能对应颔联中的“闲”意。是的。颔联中(2)“”和(3)“”两个动感的画面又让“看春”的意境全出。不止呢!我还从这首赠诗的尾联中,读到了诗人(4)的抱负。52.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以上两首诗都是诗人登临之作,王诗以“千寻塔”极言登临之地的,苏诗以“各不同”描写庐山面貌的。(2)两首诗描写中都含有深刻的理趣,请任选一首写出其表达的哲理。【知识卡片】理趣是指诗歌所蕴含的哲理与审美情趣。宋诗往往不排斥说理,但不用抽象、直露的“理语”入诗,而要用具体生动的经历来表现一定的道理。约客[南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南宋]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53.下面对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所写的季节不同,诗人在诗作中流露出的心情也是有所不同的。B.《约客》写黄梅时节“家家雨”的天气及耳边不断的蛙声,流露出诗人对好友约而不至的苦闷、无聊和寂寞。C.《闲居初夏午睡起》写初夏午睡后,芭蕉分绿,柳花飘飞,诗人悠闲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的情景。D.两首诗都是七言绝句,读这两首诗,我们也可以约略感受到古人的生活情趣。54.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中“芭蕉分绿与窗纱”中的“分”字很传神,你认为它好在哪里?55.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问题。示秬秸张耒①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注释】①秬(jù)秸(jiē):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1)本诗中卖饼儿的“不忧衣单忧饼冷”与白居易笔下卖炭翁“心忧炭贱愿天寒”在内容上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2)张耒想借“示秬秸”这首诗告诉他的两个孩子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潼关吏①杜甫士卒何草草②,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③。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哀哉桃林战④,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注释】①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杜甫经过这里时,刚好看到了紧张的备战气氛。②草草:劳苦的样子。③西都:指长安。④桃林战:指天宝十五年(756年),安禄山进攻潼关。守将哥舒翰本想据险固守,但唐玄宗听信杨国忠之言,不断促战。哥舒翰被迫出战,大败,潼关失守。5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写潼关守军修关筑城辛勤备战的景象及潼关的雄姿。B.“士卒何草草”句,“何”字,更流露出诗人无限赞叹的心情有增强情感的作用。而“妇啼一何苦”的“何”却没有此作用。C.“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句,意思是指:瞧,那层层战栅,高接云天,连鸟也难以飞越。D.本诗语言平实,用韵自由,理解起来难度不大。57.请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潼关吏的形象,并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喜迁莺·梅雨霁宋代·周邦彦梅雨霁①,暑风和。高柳乱蝉多。小园台榭远池波。鱼戏动新荷。薄纱厨②,轻羽扇。枕冷簟③凉深院。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注释】①霁(jì):指雨停止。②纱厨:纱帐。③簟(diàn):指蕲竹所制竹席,凉席。5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词通过“高柳”“乱蝉”“新荷”“纱厨”“羽扇”等景物,描绘了一幅夏日雨后初晴的宁静画卷。B.上片“梅雨霁,暑风和”起笔交代时令,接着进一步描绘小园中的景致,画面鲜活生动。C.下片转而描写室内的环境,“枕冷簟凉深院”,写出了躺在竹席上只觉凉爽舒畅的快意。D.本词格调轻快,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下雨前后的天气进行对比,语言清新明丽,自然轻快,意趣盎然。59.周邦彦曾自称“无事小神仙”,请结合内容分析本词是如何体现他“神仙般”心境的。60.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淮上喜会梁州故人①唐•韦应物江汉②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注】①韦应物在江淮一带做过县令和刺史,这首诗是他在淮上(今江苏淮阴一带)喜遇梁州故人时所作的。②江汉:即题目所说的“梁州”。【知识卡片】意象是指诗歌中用以传达作者情感、寄寓作者思想的艺术形象。【蕴含浮云“意象”的古诗文名句集录】A.“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论语>十二章》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C.“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探究发现】小语:我发现《淮上喜会梁州故人》诗中“浮云”与上面集录名句中的①(填字母)项意象内涵一致,表达的情感是②。小文:除此之外,从“③”一词中,我还读出诗人表达的情感是④。【甲诗】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乙诗】江村①杜甫清江②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来自去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要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注释】①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天,诗人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沈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②清江:清澈的江水,江,指锦江,岷江的支流,在成都西郊的一段称浣花溪。61.下列对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全篇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B.诗人两首诗写作时的年龄阶段相同,都写于安史之乱时期,诗歌风格呈现出“沉郁顿挫”的特点。C.【乙诗】颔联写景物之幽:燕子自来自去,鸥鸟相亲相近,江村景色的幽静跃然纸上。颈联写人事之幽:老妻画棋盘,幼子弯针当作钓钩,各得其乐。D.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甲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乙诗】生动地描绘出溪水紧紧围绕江村的情态。62.两首诗的表达情感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题分水庙①(清)朱彝尊落月西风动戍楼②,津头③官柳系孤舟。行人莫唱思归调,汶水南来已北流。【注】①分水庙:即南旺分水龙王庙,是运河南北分水的枢纽之地。从戴村引流的汶河水在南旺入运河,三分往北流,七分向南流。②戍楼:军事驻地的城堡。③津头:渡口。④莫唱:无需唱。63.诗歌前两句运用落月、、孤舟等意象描绘出一幅的画面。64.下列诗句与本诗后两句情感最为接近的一项是(
)A.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B.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C.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D.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注释】永泰四月,友人严武去世,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携家人由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渝州至忠州,抵达忠州后,创作了这首诗。65.诗句“,”描绘出雄浑阔大的景象。66.结合注释研读全诗,说说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塞路初晴雍陶晚虹①斜日塞天昏②,一半山川带雨痕③。新水④乱侵⑤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注释】①晚虹:傍晚雨停后出现的彩虹。②昏:水汽上升而形成的略带迷蒙的景象。③雨痕:雨水冲洗后留下的痕迹。④新水:雨水。⑤乱侵:到处流淌。6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前两句正面点题,时间、地点十分明确,重点照应了“初晴”。B.三、四句写雨水在长满青草的路上流淌,附近的村庄,绿杨簇拥,炊烟袅袅。C.诗人描绘出雨后初晴景象,全诗由近及远,写景富于变化,极有层次。D.诗人行走塞路,所见之景赏心悦目,充满诗情画意,别具一格。68.本诗描绘景物时,在色彩搭配上很有特点。请结合具体词句加以赏析。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两则批注。木瓜《诗经•卫风》投我以木瓜①,报之以琼琚②。匪③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注释】这是一首通过赠答表达深厚情意的诗作。①木瓜:落叶灌木,果似小瓜。②琼琚:佩玉名,古代的饰物。③匪:同“非”。69.根据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我推测“琼瑶”“琼玖”的意思是。70.联系韩愈的《马说》,我明白了读懂对方很重要,此诗中的“我”最可贵的是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友人入蜀①
李白见说②蚕丛路③,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④。【注】①此诗为李白在长安送友人入蜀时所作,诗人当时受到朝廷权贵的排挤。②见说:即“听说”。③蚕丛路:代称入蜀的道路。④君平:西汉严遵,字君平,隐居不仕,曾在成都以卖卜为生。7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体裁看,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从内容看,这是一首送别诗。B.首联写诗人对友人的亲切叮嘱,语调平缓自然,感情诚挚恳切。C.颔联对“崎岖不易行”的蜀道作具体描写,表现蜀道风光优美动人。D.中间两联对仗工巧整齐,“起、生、笼、绕”四个动词生动传神。72.尾联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宋)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73.班会上大家就“诗与气候”展开讨论,你不同意谁的说法(
)A.小明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花和叶片落入土壤后,即被分解,养分重新被植物利用。其有机物质还可改善表层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保水、保肥能力。诗人以花自比,表达自己虽身老但报国之心却凿凿可见。B.小黄说“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每年6-7月雨带北移到长江中下游流域,冷暖空气旗鼓相当,展开一场较为持久的“拉锯战”。形成了一条稳定的降雨带,造成了长时间绵绵的阴雨天气,因此时正值梅子成熟,所以称为“梅雨”。因下雨,虽约了朋友来作客,但能不能来却是两码事,清幽的环境与内心的焦急相映成趣,令人玩味。C.小林:清明会下雨,多半是由心理因素影响的,多数是受到杜牧诗影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诗人因见不到亲人故友,把内心的阴郁折射到所见之物,自己的伤心之泪仿佛化作一场倾盆大雨:“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D.小雨:密州(诸城)绿茶赫赫有名,备受顾客钟爱,被称作江北第一绿茶。江南是清明前适宜采第一茬,而密州清明后更恰当。所以诗人写道“寒食后”“且将新火试新茶”。生活经验和观察在写作中何等重要。74.诗人此前在杭州任职,为了跟胞弟苏辙近一些,主动调职到密州。对诗人的“诗酒趁年华”的理解,小明说是“放纵”,小黄说是“顿悟”,小林说是“企盼”,你认为呢?说出你的理由。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滞雨李商隐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75.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的画面。
76.诗的后两句在写景中抒发情怀。请加以赏析。
南轩松李白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77.下列诗词中,表情达意的方法与本诗最相近的一项是(
)A.《诗经·式微》 B.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李白《送友人》 D.陆游《卜算子·咏梅》78.请结合诗歌内容,仿照示例,赏析诗歌的尾联。示例:诗歌颔联意为“清风摇动着它的枝条,潇洒终日是多么惬意”,作者以孤松在清风中姿态表达了自己潇洒自得的心态。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79.请解释《赤壁》这首诗中加横线的句子。80.《渔家傲》中的“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鹧鸪天①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②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注释:①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②红蕖:红荷花的别名。81.词上阕中“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两句的语言很有特色,请赏析加点的两个词。82.小文觉得苏轼的这首《鹧鸪天》和下面链接材料,虽然都是其贬谪黄州时期的作品,但两者在情感上有明显的不同,请简要分析。链接材料: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扬子江①【宋】文天祥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②,不指南方不肯休。【注释】①扬子江:长江在南京一带称扬子江。文天祥赴元军谈判被扣留,拘押北行。后脱险南归,率兵抗击元军。1276年,文天祥历北海经长江口南下之时,作《扬子江》一诗述志。②磁针石:指南针。8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诗人以轻松语气书写被扣押时的生活,表现出随遇而安、闲适恬淡的情怀。B.第二句写诗人在海上漂流数日以后,再一次回到长江口的艰险经历。C.末两句诗人表明自己要回到南方,再兴义师,重整山河的决心。D.诗人触景生情,抒写了自己心向南宋,不回南方誓不罢休的坚定信念。84.请分析诗歌最后两句的修辞手法和表现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②寒漪③。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④吹。【注】①陂(bēi):池塘。②浸:淹没。③寒漪(yī):带有凉意的水纹。④信口:随口。85.“衔”字运用十分精妙,请你赏析。86.“笛”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本诗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都选取“笛”声抒情,请说说两首诗所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湖①口送友人李频中流②欲暮见湘烟③,岸苇无穷接楚田④。去雁远冲云梦雪⑤,离人独上洞庭船。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注释】①湖:指洞庭湖。②中流:指江心。③湘烟:指雾霭。④楚田:指田野。⑤云梦雪:指洞庭湖以北地区下起了茫茫飞雪。87.首联中写了哪些物象?古诗词常在物象中寄寓某种情感或精神,南宋词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一句通过“梅花”寄寓了怎样的情感?88.“离人独上洞庭船”一句中的“独”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上李邕①
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②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③,见余大言皆冷笑。宣父④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注】①李邕:当时的北海太守。②簸却:激起。③殊调:不同流俗的言行。④宣父:指孔子。89.请简要概括大鹏在“风起”“风歇”时的不同特点。90.本诗如何提出“未可轻年少”的建议?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夜寒陆游斗帐重茵①香雾重,膏粱②那可共功名!三更骑报河冰合,铁马何人从我行?【注】①斗帐:小帐子,形状像倒置的斗,所以叫斗帐。茵:铺垫的东西,垫子、褥子、毯子的通称。②膏梁:享受奢侈的公子哥儿。91.根据你对诗歌意思的理解,第一句中的两个“重”分别应该是什么读音?请选择其中一个来做解答。甲:重茵
乙:香雾重我选(甲或乙),读(),理由是92.“铁马何人从我行”一句中蕴含了哪些情感?93.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1)请选出赏析错误的一项(
)A.“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两句,暗含送别,以人的眼睛来比拟山水,把山水写得有情有义。B.“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写诗人目送友人,友人走在作者深情送别的目光中,越走越远。C.“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侧面写“送”,点出了别友人的时间:暮春。D.“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是作者在友人临行之际,从心底发出的深情祝愿。(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李白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9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作者与杜甫醉别不久,又在鲁郡同游共饮,说明彼此感情契合,情谊深厚。B.颈联用“落”和“明”化静为动,展现了一幅凄凉、萧条的秋色山水图。C.尾联以“飞蓬”喻指李白和杜甫,想象离别后各自飘零远逝的境况。D.本诗以“醉别”开始,干杯结束,首尾呼应,情味深远。95.“多情自古伤离别”,有人评论本诗突破了传统离别诗多是抒发感伤之情的特点,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对这种评价的理解。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临江仙·夜归临皋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①?夜阑风静觳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注]①营营:往来劳碌。9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夜饮东坡醒复醉”,一开始就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B.上片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通过写家童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C.“夜阑风静觳纹平”,以江面的平静反衬词人内心的不平静,写出诗人不甘被贬,渴望建功立业的政治追求。D.“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表达了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是他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97.有人认为词的下片“夜阑风静縠纹平”一句在表达上一语双关,请结合词句谈谈你的理解。参考答案:1.示例:罗隐的“争”是不屈从黑暗现实,敢于发声,用文字大胆讽刺揭露。诗歌开头写道“占得佳名”,称赞花的名字起得好,“绕树芳”三字则描绘出金钱花柔弱美丽的身姿,沁人心脾的芳香,“依依相伴向秋光”,描绘了金钱花一朵挨着一朵,展示出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美不胜收的景象;后边两句笔锋一转,展开议论,金钱花如此娇柔迷人,如果它真的是金钱可以收藏的话,那些豪门权贵就会毫不怜惜地把它全部掘尽砍光了!前后鲜明的对照,表达了作者对唐末豪门贵族贪婪残酷本性的讽刺与批判。2.示例一:《钢铁是怎样炼成》中保尔·柯察金曾经数次因伤病离开队伍,甚至在一次激战中头部重伤,差点失去了生命,但他用顽强的毅力战胜死神,又投入到了国家建设中去。种种伤痛及忘我的劳动使他体质越来越坏,以至于双目失明,几乎完全瘫痪。但他从低谷中走出,创作了长篇小说《暴风雨的所诞生的》,所以抗争精神就是敢于向命运挑战并战胜自我,用顽强的毅力,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明确的生活目标与生活中的苦难抗争。示例二:《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他本是陕北农家的一个穷小子,他背负着沉着的家庭负担来当地县城念高中,他没有因为贫穷自暴自弃,而是忍饥挨冻刻苦学习。他因为矿难而毁容,在养伤期间他进一步成熟,拒绝了脱离苦难矿工生活和留在县城的机会,毅然回到了矿区。所以抗争精神就是树立远大的志向,不断为之努力,不向命运低头,冲破一次又一次给予他的苦难,一直向前。示例三:《名人传》中贝多芬从小被父亲逼着学音乐,有着悲惨的童年,还遭遇了失聪的打击,经济的窘迫,侄子的不肖,但在悲苦的深渊里,贝多芬却致力与讴歌欢乐,创作出伟大的作品。所以抗争精神是不屈服命运带给自己的苦难,执着对梦想的追求。【解析】1.本题考查诗句赏析。诗的前两句“占得佳名绕树芳,依依相伴向秋光”意思是:金钱花拥有美好的名字,花朵绕着树绽放,芬芳四溢,一朵挨着一朵,相依相伴一直到秋天的时光。作者通过对金钱花美丽姿态和迷人芬芳的描绘,展现出其美好的一面,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美好与价值不应被忽视。而后两句“若教此物堪收贮,应被豪门尽劚将”意思是假设金钱花真能被收藏,定会被豪门权贵肆意掠夺砍伐。这看似是一种假设,实则是对现实中豪门贪婪成性、肆意掠夺的强烈谴责和讽刺。这种先扬后抑的手法,鲜明地表达了罗隐对社会黑暗面的不满和抗争。他以金钱花为喻,暗示了底层人民的美好如同这花一般,常被权贵无情地践踏和剥夺。罗隐通过这首诗,为那些被欺压和掠夺的人们发声,与不公的社会现实进行着不屈的斗争。故罗隐的“争”是对社会不公和权贵贪婪的抗争,是对正义和良知的坚守。2.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及内容分析。作答时,首先把握“争”之精神的内涵,即与困难、命运、环境等不利因素进行抗争的品质。然后选择其中一部作品的相关人物,比如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着重关注保尔·柯察金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和伤病后的顽强奋斗;在《平凡的世界》里留意孙少平、孙少安兄弟面对贫困生活的努力拼搏;在《名人传》中重点体会贝多芬在音乐创作道路上遭遇的重重挫折及他的不懈抗争。注意阐述所选事例中人物面临的困境和挑战,语言要表达清晰、准确、流畅,突出重点。示例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在修筑铁路时,环境恶劣,面临着严寒、饥饿和匪帮的袭击,但他毫不退缩,始终坚守在岗位上。他的靴子烂掉了,衣服破了,身体也极度疲惫,但他依然坚持工作,展现出了与恶劣环境和艰苦条件抗争的坚韧精神。这种抗争精神不仅体现在他与身体上的伤痛斗争,还体现在他与外界的重重困难作斗争,始终坚定地为国家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示例2:《平凡的世界》孙少安作为生产队长,在农村改革的浪潮中,勇敢地尝试承包责任制,尽管面临着来自各方的压力和质疑。他开办砖厂,经历了多次失败,背负着巨额债务,但他没有被打倒,而是不断总结经验,重新振作,最终让砖厂取得成功。他的抗争精神在于敢于突破旧有的观念和体制,勇于在困境中寻找出路,为家庭和乡亲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示例3:《名人传》米开朗琪罗遭遇了教皇的压迫和刁难,被要求完成大量艰巨的艺术创作任务,工作条件恶劣,身体也饱受折磨。但他依然坚持创作,留下了众多不朽的雕塑和绘画作品。他的抗争精神在于面对强权和不公,不放弃对艺术的追求,用作品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对美的追求,以艺术为武器与黑暗的现实抗争。3.B4.松柏的“本性”是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是坚贞不屈、高风亮节);诗人借松柏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对堂弟寄寓了无限期望,也有自况自勉的意思。【解析】3.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B.有误,三、四句句意: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以“谷中风”的“盛”来衬托“山上松”的“劲”,选项表述有误;故选B。4.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一问,结合“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可知,诗中松柏的“本性”是:在风声盛大的谷中,依然刚劲挺拔;在冰霜严酷凄惨的环境下,始终保持端正的姿态,即坚贞不屈、不畏严寒。二问,诗人写松柏“本性”的目的是:借松柏的这种坚贞之性,象征和赞颂从弟在恶劣环境中坚守自我、刚正不阿、不随波逐流的品格,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坚守。诗人以松柏为喻,既是对从弟的劝勉和期望,也是自我心志的表达。5.D6.不能删。这两句诗借助“天际”、“浮动的白云”等意象,描写了一幅日出以后,渔船进入中流,回首骋目,山巅上正浮动着片片白云,好似随意地前后相逐的画面,渲染了恬淡悠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遭贬后对这种恬淡安适生活和自由人生的向往之情。【解析】5.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辨析。D.“正面表现了渔翁超然世外的形象”表述有误。这首诗中的渔翁形象是柳宗元思想情感的寄托,诗中的“渔翁”是超然物外的隐者,是诗人自况。诗人通过渔翁在山水间获得内心宁静的自我写照,曲折地表达了郁郁不得志的悲愤,而并非直接正面描写渔翁的超然世外。诗中的“渔翁”独来独往,似孤鸿雁影,实际上是柳宗元政治上失意的自我写照。故选D。6.本题考查诗句赏析。“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意思是:回身一看,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白云相互追逐。此句赋予云以人的动作(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联系写作背景可知,本诗写于作者谪居永州期间可知,作者不因被贬而愁绪满肠,而是通过写渔翁在江中划船,赏自然之景,写渔翁在山水间获得内心宁静的描写,表达了作者自身遭受打击后寻求超脱的心境,所以最后两句有利于表现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情。因此,不能删去。7.(1)暮禽相还凄清悲苦(2)示例1:从写作背景来看,诗人此时仕途不顺,政治失意,产生了归隐的心理,而归隐后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生活,传递出了诗人安然闲适的心境。诗人选择“归”,纵然有一些失意无奈,但更是其豁然洒脱,宁静淡泊,热爱自然的人生选择。示例2:《归嵩山作》中诗人因被贬而选择了“归”,在归去的路上心情经历了由悠闲到伤感,最终释然的过程;而《竹里馆》中,可看到诗人晚年归隐后的生活,虽然有孤独寂寞,但更多的是心境的澄净恬淡。由两首诗可知,“归”正体现诗人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详解】(1)本题考查意象。第一空:在《归嵩山作》这首诗中,颔联“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诗人把流水和暮禽拟人化,流水似有意相随,暮禽结伴而归,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从中可以体会到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故填写:暮禽相还。第二空:颈联“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荒城”“古渡”给人一种荒芜、凄凉之感,“落日”“秋山”又增添了一份萧瑟和落寞。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流露出诗人在贬谪归来途中的孤独、凄凉和悲苦之情。故填写:凄清悲苦。(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归嵩山作》中的“归”:写作背景分析:从注释可知,这首诗是王维从济州贬所返回之作。此时诗人仕途不顺,政治失意,这是他选择“归”的重要原因。在官场的挫折让他产生了归隐的心理。“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诗人归途中看到清澈的河流环绕着一片草木丛生之地,车马缓缓前行,这里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状态,仿佛诗人暂时忘却了仕途的不顺,享受着归途中的宁静。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流水似有意相随,暮禽结伴而归,进一步强化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此时的“归”带有一种对自然的向往和回归宁静生活的期待。“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荒城、古渡、落日、秋山这些意象,让诗人的心情变得伤感。这里的“归”也染上了一层凄凉的色彩,诗人在归途中看到这些荒芜的景象,或许也在感慨自己的人生境遇。“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最后诗人回到嵩山之下,决定闭关,不再理会外界的纷扰。这里的“归”是一种释然,诗人在经历了仕途的挫折后,选择回归自然,寻找内心的宁静。
《竹里馆》中的“归”:“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年归隐后的生活。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弹琴长啸,享受着自然的宁静。虽然身处深林之中,无人知晓,但明月相伴,也不觉得孤独。这里的“归”更多的是一种心境的澄净恬淡。诗人在归隐后,远离了官场的喧嚣,回归到自然之中,与明月、竹林为伴,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自在。从这两首诗中可以看出,“归”字在王维的诗中不仅仅是一种行为上的回归,更是一种心灵的回归。诗人在仕途失意后,选择回归自然,寻找内心的宁静和自在。虽然其中有一些失意无奈,但更多的是诗人豁然洒脱、宁静淡泊、热爱自然的人生选择,体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示例:在王维的《归嵩山作》和《竹里馆》中,“归”字有丰富内涵。《归嵩山作》中,诗人因被贬而归,途中心情从悠然到伤感再到释然,“归”是对官场的远离和心灵的安顿。《竹里馆》中,“归”是精神的归宿,诗人在自然中找到宁静,是对繁华的摒弃和对纯粹生活的追求。“归”体现王维对自然和内心宁静的追寻,是超脱世俗、向往宁静淡泊生活的象征。8.(1)D(2)此句借贾谊的典故,讽刺当政者的无能和不重贤才的荒唐行径。【详解】(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D.“不问苍生问鬼神”意思是:不问百姓生机只问起鬼神之事。晚唐那些封建统治者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揭示了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实,寄寓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故选D。(2)本题考查赏析诗句。“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意思是:可惜文帝半夜移膝靠近贾谊听讲,不问百姓生机只问起鬼神之事。“夜半前席”,把汉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状描绘得惟妙惟肖。在“夜半虚前席”前加上“可怜”两字,可怜,即可惜。不用感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甲乙双方云计算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合同标的金额调整补充协议3篇
- 2025年度版权许可使用合同(含影视音乐)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在线教育平台合作协议认证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公司分包合同5篇
- 二零二五年度教育培训项目合作与授权合同3篇
- 羽毛球发球课程设计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分销与绿色能源项目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影视制作场地租赁协议书2篇
- 2025年度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研发与转让合同
- 2023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 邻近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监测技术规程 (TB 10314-2021)
- Exchange配置与规划方案专项方案V
- 三年级上册脱式计算练习200题及答案
- 新生儿腭裂护理查房课件
- 二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纲要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
- 河南近10年中考真题数学含答案(2023-2014)
-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家长会课件
- 2024年大学试题(宗教学)-佛教文化历年考试高频考点试题附带答案
- 软件项目服务外包工作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