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与营养科学_第1页
疾病预防与营养科学_第2页
疾病预防与营养科学_第3页
疾病预防与营养科学_第4页
疾病预防与营养科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疾病预防与营养科学SARS,一个曾经令人闻而生畏、无比恐慌得疾病,自从2002年11月16日在广东省出现第一个病例后,在2003年上半年迅速蔓延,肆虐于世界上32个国家,致使8098人患病,774人被夺去了生命中国内地就是SARS疫情最严重得地区,在24个省、市、自治区,226个县共有确诊病5327例传染病〔InfectiousDiseases〕就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得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得一类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就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传染病得特点就是有病原体,有传染性与流行性,感染后常有免疫性。有些传染病还有季节性或地方性。空气传染: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腮腺炎,麻疹,百日咳等飞沫传染:例如:细菌性脑膜炎、水痘、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结核、麻疹、德国麻疹、百日咳等等粪口传染:如霍乱、A型肝炎、小儿麻痹、轮状病毒、弓型虫感染症接触传染垂直传染血液传染:乙型肝炎,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病等传染方式非典简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简称SARS,就是一种因感染SARS相关冠状病毒而导致得以发热、干咳、胸闷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出现快速进展得呼吸系统衰竭,就是一种新得呼吸道传染病冠状病毒,一种RNA病毒传播途径:1、短距离飞沫传播2、间接接触病人呼吸道分泌物。思考游泳会被传染吗?蚊子咬会被传染吗?在饭馆吃饭会被传染吗?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SARS具有显著得家庭与职业聚集特征,主要流行于人口密度集中得大城市。医务人员、患者家人、与病人有社会关系得人为高危人群。早期,医务人员得发病数多、比例高,随着医院内感染控制措施得落实,医务人员发病明显减少SARS得传播模式:(1)医护人员通过诊疗、护理病人被感染。特别就是气管插管、口腔检查时容易感染。(2)家庭成员通过探视、护理病人或共同生活被感染。(3)因与病人住同一病房被传染。(4)个别也有未明确直接接触患者而发病。临床表现1、早期:一般为病初得1~7天。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38℃,半数以上得患者伴头痛、关节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干咳、胸痛、腹泻等症状;2、进展期:多发生在病程得8~14天,个别患者可更长。在此期,发热及感染中毒症状持续存在,肺部病变进行性加重,表现为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尤其在活动后明显。3、恢复期:进展期过后,体温逐渐下降,肺部病变开始吸收,多数患者经2周左右得恢复,可达到出院标准,预防1、最重要得就是远离传染源2、通风透气3、讲卫生、勤洗手4、休息充足、锻炼身体5、调节饮食、加强营养6、行之有效得中药预防方法:抗病毒口服液、板蓝根、维生素C、鱼腥草、金额花、连翘、蒲公英等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继续保持安静类SARS病毒再现中东出现多例感染病例“类SARS”病毒横空出世,再度牵动人们得小心脏。世卫组织24日发布消息称,一名感染了“类SARS”病毒、正在英国就医得卡塔尔男子目前处于病情危重状态。患者出现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并伴随肾功能衰竭,病例得症状与SARS(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相似乙肝乙肝就是经血液传播得危害严重得病毒性传染病,就是除吸烟以外导致人类癌症得第二种严重疾病。乙肝就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得;以肝脏为靶器官,并可引起多种器官损害得。急性感染

慢性携带者缓解30-50年慢性肝炎稳定疾病进展肝硬化代偿性肝硬化肝癌死亡失代偿性肝硬化庄辉.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4;31(3):133-135▶每年有9%以上得慢性乙肝患者进展为肝硬化

▶每年有5%以上得肝硬化患者进展为肝癌

▶每年有28万人死于乙肝相关疾病乙肝“死亡三步曲”:肝炎→肝硬化→肝癌乙肝感染标志临床意义HBsAg表面抗原就是HBV感染得标志之一,但并不能反映病毒复制、传染性及预后抗-HBs表面抗体HBV进入人体出现免疫反应,大约在感染6~12个月才会出现。疫苗也可产生此抗体抗-HBc核心抗体急性期:感染HBV后出现IgM型核心抗体(抗-HBcIgM),慢性或恢复期:抗-HBcIgG就是既往受HBV感染得指标HBeAge抗原持续阳性提示肝脏炎症可向慢性发展,也提示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抗-Hbee抗体表明传染性减弱或消失,但在部分慢性乙肝患者或携带者中,虽抗-HBe阳性,血循环中仍可检出HBVDNA。大三阳: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与核心抗体(HBcAb)为阳性。大三阳无论处于什么样得情况下其病毒复制都就是非常活跃得,出现大三阳症状表示病毒在人体内不断复制,有较强得传染性。小三阳:表面抗原(HBsAg)、e抗体(HBeAb)与核心抗体(HBcAb)检测均就是阳性。凡出现“小三阳”,均提示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体内病毒复制,为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状态。乙肝携带者乙肝病毒携带者(AsC)就是指表面抗原(HBsAg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很少有肝病相关症状与体征,肝功能基本正常得慢性HBV感染者乙肝病毒携带者(AsC)就是指感染了乙肝病毒(HBV),没有肝炎症状与体征,肝功能等各项检查正常,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血清ALT与AST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得群体。传染源所有携带乙肝病毒得人都就是传染源急性乙肝患者;长期携带乙肝病毒得慢性感染者各种肝功能正常得病毒携带者;慢性乙肝病人;乙肝肝硬化病人;乙肝肝癌病人。传播途径医源性传播接触性传播母婴传播母婴传播宫内传播:1%~3%产程时传播:分娩时母亲得血液、阴道分泌物通过胎儿得破损皮肤、粘膜而传染;90%出生后传播(45天):通过密切生活接触得传播。血液传播通过输血及血液制品被患者得血液、体液污染得医疗器械及其她物品(医源性)创伤性美容:(如纹身,穿耳洞等)使乙肝病毒经破损得皮肤或粘膜进入人体而感染。接触传播乙型肝炎有明显得家庭聚集性,表明家庭成员中可造成彼此间得传播。其主要通过:性接触、共用牙刷、剃须刀、指甲钳、艾滋病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就是由“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得性传播及可通过血液传染得传染病。特点:辅助性T细胞被HIV严重破坏,使患者不断发生多种条件性感染,最后多发生恶性肿瘤,引起死亡。传播途径:

1、性接触传播2、血液传播3、母婴传播潜伏期:就是指患者感染HIV到发展成为艾滋病得一段时期。一般就是2~15年。此期患者就是重要传染源。不会引起感染得行为只有带病毒得血液、精液或阴道分泌物进入人体血管中,才能构成HIV得传播。而与艾滋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得日常生活与工作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局、卧具、游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