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语文补充篇目:《报任安书》教学设计_第1页
2025届高考语文补充篇目:《报任安书》教学设计_第2页
2025届高考语文补充篇目:《报任安书》教学设计_第3页
2025届高考语文补充篇目:《报任安书》教学设计_第4页
2025届高考语文补充篇目:《报任安书》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高考语文补充篇目:《报任安书》教学设计主备人备课成员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报任安书》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三(1)班

3.授课时间:2025年3月15日

4.教学时数:1课时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深入阅读《报任安书》,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增强对古代汉语词汇、句式的掌握,并能运用到实际阅读和写作中。

2.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分析《报任安书》中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提升对文本深层次含义的解读能力。

3.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对《报任安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司马迁的生平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理解古代文人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追求,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高中阶段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包括基本的文言文词汇、句式和古代文化常识,以及一定的文本分析能力。

2.学习兴趣: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对《报任安书》这样较为深奥的文言文可能兴趣不足。学习能力:学生具备基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深入理解和分析文本的能力尚待提高。学习风格:学生偏好通过实例和讨论来学习,对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可能感到枯燥。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文言文的语言障碍,如生僻字词和不常见的句式结构;对司马迁及其时代背景的陌生,可能导致对文本深层含义的理解困难;对文本中的思想内容和道德观念可能存在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需要引导学生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进行现代解读。学具准备多媒体课型新授课教法学法讲授法课时第一课时师生互动设计二次备课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配备《高中语文》教材,并提前预习《报任安书》相关内容。

2.辅助材料:准备司马迁生平介绍、古代汉语语法资料、相关历史背景资料,以及《报任安书》的视频讲解或朗读音频。

3.教室布置:将教室分为小组讨论区,每组配备白板和便签,以便学生讨论和记录思路。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1)同学们,大家好!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史记》中的名篇《项羽本纪》,大家对司马迁和他的作品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将学习《史记》中的另一篇重要文章——《报任安书》。请大家先回忆一下,《史记》是一部怎样的著作?它在中国古代史学史上有什么重要地位?

(2)学生回答: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一位著名史学家,他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文本阅读与理解

(1)请大家翻开教材,阅读《报任安书》。在阅读过程中,注意理解文中的生僻字词和句式,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随时提问。

(2)学生阅读,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3)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跟读,注意把握文言文的节奏和语气。

3.课文主旨内容探究

(1)同学们,我们已经阅读了《报任安书》,那么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请大家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

(2)学生回答:文章主要讲述了司马迁因坚持自己的史学研究,触怒了汉武帝,被贬为官,但他仍然坚守信念,努力完成《史记》的故事。

(3)教师总结:确实如此,这篇文章展现了司马迁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质。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探讨文章的侧重点。

4.全文侧重点探究

(1)请大家找出文章中司马迁被贬为官的原因。

(2)学生回答:司马迁在《史记》中为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

(3)教师引导:那么,司马迁在面对困境时,是如何坚守信念的?请大家找出相关内容。

(4)学生回答:司马迁在文章中表示,自己虽然身陷囹圄,但仍然要完成《史记》的撰写,以实现自己的史学理想。

(5)教师总结:司马迁的坚守信念和高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接下来,我们将探讨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5.文本分析

(1)请同学们分析文章中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

(2)学生回答:文章采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结构清晰,逻辑严密。

(3)教师引导:那么,文章中的哪些内容体现了司马迁的高尚品质?

(4)学生回答:文章中司马迁面对困境时的坚定信念,以及他为了实现自己的史学理想而不懈努力的精神。

6.课堂小结

(1)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报任安书》的主旨和侧重点,分析了文章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感受到了司马迁的高尚品质。

(2)希望大家能够以司马迁为榜样,坚定信念,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7.课后作业

(1)请大家结合课堂学习,撰写一篇关于《报任安书》的读后感,字数不限,要求有深度、有见解。

(2)预习《史记》中的其他篇目,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8.课堂延伸

(1)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深入了解司马迁的生平事迹,了解更多关于他的故事。

(2)鼓励同学们阅读《史记》中的其他篇目,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历史文化素养。教学资源拓展1.拓展资源:

-《史记》其他篇目:《太史公自序》、《孔子世家》、《屈原列传》等,这些都是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经典篇目,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司马迁的史学观点和文学风格。

-相关历史文献:如《汉书》、《后汉书》等,这些文献中记载了司马迁的生平事迹以及《史记》的成书背景,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历史背景。

-司马迁研究专著:例如《司马迁评传》、《司马迁与史记研究》等,这些专著对司马迁的生平和《史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适合对司马迁有更深入兴趣的学生阅读。

-古代汉语语法书籍:如《古代汉语语法手册》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言文的语法结构。

2.拓展建议:

-阅读延伸:鼓励学生在学习《报任安书》的基础上,阅读《史记》中的其他篇目,特别是与司马迁生平相关的内容,如《太史公自序》。通过对比阅读,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司马迁的史学精神和文学成就。

-研究探讨:学生可以围绕司马迁的生平和《史记》的成书过程,进行小组研究,探讨司马迁在史学和文学上的贡献,以及《史记》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观看纪录片:推荐学生观看关于司马迁和《史记》的纪录片,如《国家地理频道》的《司马迁与史记》,通过影像资料生动地呈现司马迁的生平和《史记》的成书过程。

-写作练习:鼓励学生以《报任安书》或《史记》中的其他人物为对象,撰写一篇人物传记,通过写作实践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人物的分析。

-文化体验: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历史遗址,如西安的史记博物馆,让学生在实地体验中感受司马迁的史学精神和《史记》的文化价值。

-学术交流:鼓励学生参加有关司马迁和《史记》的学术讲座或研讨会,与其他学习者和专家进行交流,拓宽学术视野。

-语法练习: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可以尝试使用古代汉语语法书籍,对《史记》中的句子进行语法分析,提高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反思改进措施(一)教学特色创新

1.在《报任安书》的教学中,我尝试引入了历史背景的讲解,通过多媒体展示司马迁生活的时代背景,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司马迁的史学成就和《报任安书》的写作背景。

2.我采用了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部分享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这种互动式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也促进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和深度学习。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存在困难,尤其是对生僻字词的理解不够,这影响了他们对文本的整体把握。

2.在分组讨论环节,部分小组的讨论深度不够,有些学生可能只是简单地重复教材内容,而没有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

3.教学评价方面,我发现传统的书面考试难以全面反映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欣赏能力,需要寻找更加全面的教学评价方法。

(三)改进措施

1.针对文言文阅读困难的问题,我计划在课前增加一些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复习,比如通过小测验或快速问答的形式,帮助学生巩固文言文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2.为了提升分组讨论的质量,我会在讨论前给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内容,并在讨论结束后进行小组汇报,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分享自己的见解。

3.在教学评价方面,我计划引入更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比如课堂表现、口头报告、小组项目等,这些评价方式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典型例题讲解例题一:请分析《报任安书》中司马迁是如何表达自己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和信念的。

答案: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通过对比自己与古代圣贤的遭遇,表达了自己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和信念。他说:“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通过这些例子,司马迁表达了自己即使身处困境,也要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

例题二:请解释《报任安书》中“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诗经》和《尚书》之所以含蓄隐约,是因为作者想要表达他们内心的志向和思想。司马迁在这里借用了《诗经》和《尚书》的例子,来说明自己写作《史记》的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史学理想和追求。

例题三:请阐述《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对待困境的态度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面对困境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态度。他说:“仆虽斧斤加身,岂二姓之羞哉!”即使遭受极刑,他也不以之为耻。这种坚定的信念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知识分子坚持真理、追求理想的楷模。

例题四:请分析《报任安书》中司马迁是如何运用对比论证方法的。

答案: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多次运用对比论证方法。例如,他将自己的遭遇与古代圣贤的遭遇进行对比,通过对比来突出自己的坚持和信念。他还对比了自己与汉武帝的看法,以此来说明自己的史学观点。

例题五:请结合《报任安书》的内容,谈谈你对司马迁“忍辱负重”精神的理解。

答案: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展现出了“忍辱负重”的精神。尽管他遭受了极大的屈辱和困境,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而是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