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调研测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和学校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并正确粘贴条形码。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写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其答案一律无效。3.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曾有不少理论盛极一时而后被证明是错误的,但它们同样是建成科学殿堂不可缺少的基石。比如:自然发生说。人们通过观察发现,污水会滋生蚊子,垃圾会滋生蚂蚁,尸体会滋生蝇蛆……由此提出,生命是从无生命的物质中自然发生的。1688年,弗朗切斯科·雷迪首先对自然发生说提出异议。他用实验证明腐肉生蛆是蝇类产卵的结果,由此提出,生命源于生命,没有先前的生命就不会有新的生命。这被后人称作生源论假说。雷迪的生源论假说得到越来越多人的信服。同时代的科学家列文·虎克等人,通过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科学家们进一步发现了通过某种微生物进行繁殖的规律。然而,就在这时,新的瓶颈产生了,显微镜制造技术达到了极限,没有办法观察到直径不足1/40000英寸的微小生命。1845年,约翰·尼达姆对于雷迪的假说是否适用藻类微生物表示怀疑。他设计一个实验:先把瓶子里的浸液煮沸,再用软木塞塞住瓶口并用树脂封好,然后加热整个容器,以杀死其中所有的细菌。如果雷迪的假说正确,当浸液冷却下来之后,其中不会再出现新的微生物才对;但事实正好相反,经过一段时间,浸液中总会出现微生物。尼达姆得出结论:微生物并不依赖于已存在的细菌,而是从浸泡的物质中产生。尼达姆的实验结果在科学界轰动一时。就这样,快被挤下历史舞台的自然发生说又被硬生生地拽了回来。关键时刻生理学家阿贝·斯帕兰扎尼扭转了局面。他对尼达姆的实验提出质疑:有没有可能,通过软木塞和树脂并没有完全排除空气,或者对浸液和上面的空气的加热并不足够?他用实验证明,如果将玻璃器皿颈部热熔来实现密封,然后把它放在沸水中加热45分钟,浸液中就不会再有微生物出现。斯帕兰扎尼虽然对尼达姆的实验和论证给予彻底的反击,但是我们经常忘记,驳斥一个命题,并不等于证明与此命题相矛盾的学说的正确性。批评者宣称,斯帕兰扎尼将浸出液在密闭管内煮沸45分钟,杀死了管内空气中的“活力”,因而影响了自然发生。于是,战斗不得不再一次打响。有必要在确保空气中氧气和有机物质的构成成分不改变,并且没有干扰生命存在的物质的情况下,再次重复这些实验。争论了近两百年后,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完美解决了这场争端。首先,巴斯德用脱脂棉来过滤空气,处理过的空气不含有任何能够促进生命发育的物质,煮沸的浸液接触这样的空气后,既不会腐烂也不会发酵。接着,巴斯德用显微镜检测了作为过滤器的脱脂棉,发现被过滤掉的固体颗粒中,有各种可以被明确识别为细菌的物体。他证明,这些微生物散播到适合发育的溶液中能够产生生命。他还证明了通过脱脂棉过滤的空气不能产生生命,并不是由于其成分发生任何超自然变化。如果不用脱脂棉,而是把长颈瓶的颈部拉长并向下弯曲(后世称之为“鹅颈瓶”),然后将其中的液体小心煮沸,再将管子充分加热以破坏进入管子空气中的细菌的话,那么无论将装置放置多久,其中的液体都不会产生生命。原因很简单。尽管充满着微生物的大气和鹅颈瓶中的无菌空气间存在自由的流通,但是细菌不能朝上落,永远到达不了鹅颈瓶的内部。如果从鹅颈瓶弯曲处将管子截短,外界空气中的细菌就可以自由地垂直下降,那么原本放置数月仍然保持清澈且无生命的液体在几天内就会变浑并且充满生命。赫胥黎对巴斯德的研究大为赞叹,认为这些实验和逻辑推理都堪称典范。由此,生源论有了充分而有力的证据,而自然发生学说只好灰溜溜地离开科学的舞台,从此在科学史上销声匿迹。(摘编自《<自然>百年科学经典》)材料二:过去大家都以为地球是平的,他们错了。现在不少人头脑里地球是个圆球,这批人也不对。但如果你以为前后两种认知错在同一个水平上,那你错的程度比他们加起来还深。很早以前,人们认为世界是平的。他们认真推论,且证据也不是光靠眼看所得,毕竟不少人的住地有杂乱山河、悬崖峡谷。但是地平说有些地方跟现实的观察无法对齐,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出三点质疑:(1)各地星空不同;(2)月亮被遮挡时形成的阴影总是圆的一部分;(3)远方的船出现时都是桅杆先于船身。他认为:如果地球是平的,就无法解释这三点;但如果地球有弧度,一切就说得通。地平说实际上没有这么不堪,因为地球的弧度每英里非常接近0。现在,我们知道这个完美球体的曲率,每英里约是0.000126。从0到0.000126,这就是人类花费千百年岁月走过的距离。那么,世界是球状的吗?答得对,但它不是严格的几何球体。好多代科学家耗费无数心血,算出地球的扁率为0.0034。——人类又往前走了一点点。更严格地看,椭圆地球观同样有瑕疵。1958年,卫星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测量了我们这颗行星的形状,地球更像一个长得有点遗憾的水果。在对错绝对两分的想象里,或许所有理论都注定是全错。可真正的过程是科学家们找到了一块理论木胎,就捧着它一直轻轻削扫,好传给下一代人。随着我们手艺越渐精纯,它的形状也在慢慢接近真相的模样。诚然,它从未完整,但不完整不等于全错。(摘编自艾萨克·阿西莫夫《错的层次》)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尼达姆的实验结果之所以轰动一时,是因为他根据这一结果推出的结论,使得当时广受信赖的生源论假说遭受沉重打击。B.斯帕兰扎尼的实验优化了密封方式,确保了加热时间,得到的结果证明了微生物必须依赖于已经存在的细菌才能产生。C.提出地平说的人们同样讲求证据,也并没有被眼前的复杂地貌束缚其思维,而是认真进行了推论,这些是值得肯定的。D.材料二最后一段,“理论木胎”是指那些虽原始粗糙却孕育着科学灵感的理论,“捧着它”体现科学家对这些理论的重视。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科学实验相比自然观察具有明显优势,前者可以让人观测到被研究对象在自然状态下难以被观察到的特性。B.高精度的显微镜能观测更微小的生命,卫星能精准测量地球的形状,技术的进步有力地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巴斯德依靠严格的实验和逻辑推理来解决争端;自然发生说的败退说明其支持者对科学与逻辑存在排斥心理。D.科学知识随时间的推移和证据的积累而不断更新,对地球真相的探索也不会因地球精准绘形的完成而走到尽头。3.对于材料中使用的逻辑推理的方法,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们通过观察有限的自然现象推出自然发生说,其推理方法是不完全归纳法,这一方法本身是不够严谨的。B.尼达姆与亚里士多德在推理时都使用反证的方法:先假设反面论题为真,再设法推翻它以推出正面论题为真。C.批评者认为斯帕兰扎尼破坏空气中的“活力”影响了自然发生,隐藏前提是自然发生需借助空气中的“活力”。D.材料二讨论地球形状时使用排除法:逐一否定地平说、球状说、椭圆说等学说,进而得出地球像水果的结论。4.巴斯德实验观测到的一系列证据,有些指向驳斥自然发生说,有些指向证实生源论。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4分)5.怀特黑德曾说:“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我们该如何正确认识错误并从中获得进步?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三锄头传舒飞廉周末回村消磨时间,我在楼梯背后工具间找到锂电割草机,去打理我的西原——夹在瓦屋与新楼房之间的小园子。草棵间繁露如麻,在五月的朝阳里闪耀。温和的南瓜藤,彬彬有礼的树苗,都不是江湖草莽们的对手。西原每周要除一次草,好像每天刮一次胡子;如果超过一周,草莽的声势,就会胜过良苗。我网购的割草机就是用来对付它们的。拨开割草机开关,旋转机头上的刀片转动起来,风火轮一般;顺着草茎、藤蔓,就可以将野草打扫一净。我干累了,就放下割草机,去一旁瓦屋里透气。瓦屋曾经盛放着祖父的床、衣箱、棺材,还有我与弟弟合用的床、书桌,如今做了仓库与柴禾间。进门的西山墙边,堆放着过去我们常用的工具:木桶、扁担、犁架、农药喷雾器……特别让我注目的,是挂在木梁上的锄头,因悬在空中,木柄完好,刃口也只有些微锈斑;好像是勾践剑夫差矛,被妥善地保存在这间小小的农具博物馆里。锄柄下方绀紫光滑,手泽犹存,我还能依稀辨认,哪一根是祖父用的,哪两根又是父母用,哪两根又是我与姐姐所争抢的。对,就像现在我妻子有称手的羽毛球拍,儿子有心爱的桌球杆,当年我们也各自有心仪的锄头。就像家里有老人、大人与小孩,侠客们有长剑、短剑、匕首一样,我们也有三种“锄”与“锄法”。第一是小锄,木柄细而短,锄头小而窄。它主要用来在菜园里的萝卜白菜、茄子豆角间薅草。薅草像穿针引线,捉蝴蝶,抓蜻蜓,得小心翼翼。坐在小凳上,拿着小锄头,坐而论剑,是合适的。小孩子们刚开始学锄地,跟大人下大田薅草,手掌还小,握不住大人的锄头,当然也是由小锄开始。第二是挖锄,枣木柄稍粗,三四尺长,锄头成铲形,又厚又重,紧紧地楔在柄首。菜园里的一二分地,我家黄牛施展不开,就像让罗成在灶屋里骑马耍枪,太委屈人家,所以一般是由祖父与父亲用挖锄开垦。大田论亩,有旱田与水田,黄牛责无旁贷,驾轭拖犁,披挂整齐,在方方正正的责任田里左旋画圈,无极生太极。但四个田头地角是明亮的犁尖巡游不到的,也得抡起挖锄翻地。到念初中时,我才长出抡起挖锄的力气,两脚开立,双手握柄,举锄过肩,汗流浃背,鼓舞余勇,翻一小块菜地,或挖一个地角。我左右手上的茧结,是儿时农事留下的遗迹,直到前几年才完全消失掉。祖父、父亲不同,他们的双手被各式农具形塑成农人的手,黑褐,粗砺,多筋节,密布厚茧;犁尾、锄柄、镰刀把,都被他们的手打磨光滑。我觉得他们强力而灵巧的双手,才是人子的手,没有辜负造物的用心。第三就是此刻悬挂屋梁蛛丝间的大锄,也叫薅锄。它的木柄比挖锄杆身要细,要长,略超过成人身高,锄头也比挖锄轻薄不少,锄面是小锄锄面的两倍。其长度、弯曲度、重量,以及枣木杆的柔韧,都用来帮助农人保持紧张而又松弛的身体感,以便长时间地戴着草帽在大田作业。两脚一前一后,稍稍低头弯腰,双手握在木柄尾部,就可以驱动锄头,在麦苗、棉苗、豆苗、玉米苗之间搜根觅草,松土推肥,以至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那时姐姐已经学会用薅锄,可以与母亲并肩立在棉苗垄里除草护苗,我只好拿着小锄,亦步亦趋地跟在她们身后见习。南风吹来,将正在打花苞的棉花苗吹得摇摇摆摆。母亲与姐姐的锄头出没在稍稍结皮的地面,割、刮、推、抹,将棉苗边野草划断,将土皮拉松推实。锄头或前或后,上下左右地翻飞,好像附上一只鸟的灵力,令我这个学徒目不暇接,艳羡不已。我现在想,她们运用大锄的技能,深合“轻拢慢捻抹复挑”之节律,孔子他老人家要是多看几眼,就不会以农事为鄙事了,恐怕也要心醉神迷于闻《韶》[注],感叹“乐其可知也”。祖父犁田,收稻割麦,父亲扬场撒谷,抹灰砌墙,以及我妻子打羽毛球,儿子在桌球馆做球王,他们胸有成竹,熟能生巧,也皆由此道。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但圣人就真的知道这工农日常中挥汗如雨、“技进乎道”的场景吗?陶渊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背去的可能就是薅锄,从诗中推断,他运锄技术应当也不错,所以才有劳作时的身心欣悦。除开松土薅草,大锄还有一个功用,就是“击壤”。黄牛将翻起的土块耙碎,但总有一些很犟的大土块,感染黄牛的脾气,不服周,拒绝粉碎。祖父、父亲就会用大锄,左一下,右一下,眼疾手快,“砰”地给它们一记重敲。这样腾挪跳跃、迅疾准确的技术,有一点像秦叔宝的“锏法”,李元霸的“锤法”。“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古《击壤歌》描述的,可能就是这个场景。可能是通过各种锄法掌握了上身上手的“力”的技术,所以才对“帝力”有反身的思考。农民起义军最初的武器,估计也是扁担与大锄。祖父他们斥人多是“老子一锄头敲死你”,其狠厉大概也与这些屋梁间悬挂的大锄有关。此时此刻,他们要是看到满园荒草里,我摆弄割草机做着表面文章,而不是用挖锄除其根,用大锄小锄断其茎,估计也会大喝一声:“老子一锄头……”[注]《论语》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韶》,传为舜时的乐曲名。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将在西园除草作为消磨时间的方式,可见他身上仍有昔日农事留下的印记。B.住人的瓦屋变成农具博物馆,劳动工具也变成观赏之物,人事变迁令人悲伤。C.“无极生太极”将黄牛拖犁与宇宙从无到有联系起来,含有耕种同样伟大的意味。D.工农劳动的场景亦蕴含“技进乎道”之妙趣,只是以农事为鄙事的圣人容易错过。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常将农具比作武器、将劳动比作战斗,使得原本平淡的劳动情景变得饶有趣味。B.作者对农事的回忆,既带有孩童视角的天真,也体现了成人视角的感性抒怀与理性审视。C.疯长的野草,风中的棉花苗,很犟的大土块,都投射着作者的情感,突显了乡野的气息。D.文章最后有意将使用割草机与祖父辈使用锄头对比,表达对现代化工具的批判态度。8.运用挖锄时和运用大锄时,劳动者呈现的形象有所不同。请简要概括。(4分)9.作者从历史、过去与今天等多个时间维度为锄头立传。老师要求大家以“从锄头的前世今生读懂精神传承”为标题写文学短评。请你列出短评思路。(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上自司马迁《史记》,下至《五代史》,其间数千百年正统偏霸与夫僭窃乱贼史家未有不书其国号者而《三国志》独不然。刘备父子相继四十余年,始终号汉,未尝一称蜀;其称蜀,俗流之语耳。陈寿黜其正号,从其俗称,循魏晋之私意,废史家之公法。用意如此,则其所书善恶褒贬,尚可信乎!魏晋之世称备为蜀,犹五代称李璟为吴,称刘崇为晋矣。今《五代史》作南唐、东汉世家,未尝以吴、晋称之,独陈寿如此,初无义例,直徇好恶耳。往时欧阳文忠公作《五代史》,王荆公曰:“五代之事无足采者,此何足烦公?三国可喜事甚多,悉为陈寿所坏。可更为之。”公然其言,竟不暇作也,惜哉!(宋·唐庚《三国杂事序》)材料二:陈寿,良史也。世误信《晋书》之文,谓寿轻诸葛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以此讪寿。至宋尹起莘,从而甚之。其言曰:“自陈寿志三国,全以天子之志予魏,而以列国待汉。”魏收天下三分之二,司马氏继之,于时作史者,王沉则有《魏书》,鱼豢则有《魏略》,孔衍则有《魏尚书》。之数子者,第知有魏而已。寿独齐魏于吴、蜀,正其名曰“三国”,以明魏不得为正统,其识迥拔乎流俗之表。且夫魏之受禅也,辛毗、华歆辈颂功德,李伏、许芝上符瑞,先后动百余人,其文见裴松之注,至今遗碑在许,大书深刻。而寿尽削之,不以登载。至先主即帝位武担,蜀之群臣请封之辞、劝进之表,大书特书,明著昭烈之绍汉统,予蜀以天子之制,足以见良史用心之苦矣。街亭之败,寿直书马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为张邰所破。未尝以父参谡军被罪,借私隙咎亮。至谓亮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则张俨、袁准之论皆然,非寿一人之私言也。造此谤者,亦未明寿作史之大凡矣。噫!纲目纪年,以章武接建安[注],而后得统之正,然百世之下可尔;其在当时,蜀入于魏,魏禅于晋,寿既仕晋,安能显尊蜀以干大戮乎?《书》曰:责人斯无难。尹氏之责寿,予窃以为未得其平也。(清·朱彝尊《陈寿论》)[注]章武,三国时期蜀汉皇帝刘备的年号;建安,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其间A数千百年B正统偏霸C与夫僭窃乱贼D史家E未有不书F其国号者G而《三国志》H独不然。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废,废弃,与《陈情表》“臣侍汤药,未曾废离”的“废”词义不同。B.烦,烦劳,与《种树郭橐驼传》“见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烦”词义相同。C.列国,原本是指必须接受天子统辖的诸侯国,文中用来指蜀汉的地位较低。D.“为张邰所破”与《报任安书》“难为俗人言也”的“为”用法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备建立的政权国号为“汉”,陈寿却称其政权为“蜀”,唐庚认为他凭个人好恶写史,有偏私之心;朱彝尊则认为陈寿这一做法是公正的。B.王安石(王荆公)严厉批评陈寿写的《三国志》,建议欧阳修(欧阳文忠公)再写一部三国史;在他心目中,欧阳修作为史家比陈寿更优秀。C.陈寿批评诸葛亮在用兵方面有不足,缺少应对敌人的才干,因此被世人诟病;但朱彝尊认为他对诸葛亮的批评并非一家之言,有其合理之处。D.唐庚强调写史应当严格遵循史家之公法;朱彝尊则认为此类要求如果忽略时代的限制,就未免强人所难。但两人都以刘备建立的政权为正统。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公然其言,竟不暇作也,惜哉!(2)寿既仕晋,安能显尊蜀以干大戮乎?14.请结合朱彝尊对陈寿的评述,分析其心目中“良史”的标准有哪些。(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夏中杂兴(其六)①陆游遣信邀邻父,随宜具小餐。草燔豚肉美,瓮压酒醅浑。易致商山皓②,难招楚泽魂。嗟予亦衰矣,心事与谁论?[注]①本诗写于嘉定三年,诗人85岁,闲居山阴。②商山皓:指商山四皓,秦末汉初四位蛰居商山的隐士,年龄都八十多岁。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邀请邻父来聚餐却无须精心准备,可见诗人平时不拘礼节,邻里关系和睦。B.酒食算不上精致,但一个“美”字写出了知足,一个“压”字体现了豪气。C.喝酒时诗人想起古代的隐士与投江的屈原,感慨他们全都消逝并被人遗忘。D.诗歌由生活场景切入却不囿于个人情感的书写,对国家时局也有所关注。16.尾联与前面诗句构成强烈反差,表达复杂的情感。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班会课上王老师告诫同学们,不要像白居易《琵琶行》中所写的“,”那样,在一天天的嬉戏中荒废年华。(2)走上工作岗位的小刚将苏轼《赤壁赋》中“,”两句作为座右铭,警醒自己在物质诱惑面前保持廉洁之心,拒绝贪腐之念。(3)在古代诗歌中,植物的凋零很容易引发诗人的伤感之情,比如“,”。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深中大桥虽然长度不到三千米,却是深中通道关键控制性工程之一,其建造难度非常之大。首先,(甲)。因为上游的广州港是华南地区最大的集装箱干线港口,国际集装箱航线多达130多条,日均4000多艘次船舶要在桥下通过。为了满足这一要求,深中大桥跨径要达到1666米。与此匹配,桥梁的通航净空必须达到76.5米的高度。(乙),就必须在伶仃洋上建造两座更高的大桥主塔。此时,中国工程师自主研发的一体化智能筑塔机便能A。有了这台机器,可以在一年内只通过48次浇筑,就将7400吨预制成型的钢筋、5万立方米的混凝土变成90层楼高的主塔。其次,要满足超高的承重要求。连接两座高主塔的主缆是大桥的“生命线”。组成主缆的钢丝强度为2060兆帕,数量为25000多根。每根主缆直径为1.06米。两根主缆的总缆力高达30万吨。在台风频发的伶仃洋海域,把这两根长约3000米、重约17000吨的主缆,搭建在270米高的主塔之上,如同风中穿针,难度极大。为了将桥梁主缆紧紧拉住,使其承受整个桥梁的重量和今后的行车荷载,还需要在深中大桥两端放置东、西两个锚碇。单个锚碇重约100万吨,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海中锚碇。最后,要经受超强台风的考验。深中大桥处在珠江口强台风频发区,①曾有欧洲的桥梁公司断定:②悬索桥方案绝对无法满足抗风安全。③但是工程师宋神友没有知难而退,④而是花费三年时间带领团队来攻克这一难题。最终他们研发出新型组合气动控制技术,在世界上首次将超大悬索桥颤振临界风速提高至88米/秒,确保深中大桥即使遇到17级台风也能B。作为世界工程奇迹的深中大桥,将推动大湾区飞速发展,助力中国经济破浪前进。18.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19.请在文中画横线的空白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20.文中第四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写出修改后的句子,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比较散乱,请将这些句子变成一个条理清晰的长单句,可以适当增删文字,不得改变原意。(4分)22.文中第三段使用“风中穿针”来描述深中大桥建造之难,这一比喻的本体与喻体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随着手机的普及,人与人之间的联络变得无比方便快捷。那么,相比没有手机的年代,人们是否更加容易维持亲近关系?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三语文参考答案1.B(“其实验结果证明了微生物必须依赖于已经存在的细菌才能产生”有误,斯帕兰扎尼只是反驳了尼达姆的实验和论证。)2.C(恰恰说明其支持者是被科学与逻辑说服,对科学与逻辑有着起码的尊重。)3.D(排除法先假设可能存在的多种情形,然后将除正确项之外的各种可能加以排除,从而确定正确项。但本文是随着认知的提升,逐步否定旧情形,接纳新情形,所用的不是排除法。)4.参考答案:(1)驳斥自然发生说:①脱脂棉过滤后的空气无法使浸液腐烂或发酵。②空气进入鹅颈瓶却无法使液体产生生命。(2)证实生源论:①脱脂棉过滤出来的物质可以使溶液产生生命。②鹅颈瓶被截断后,空气中的细菌进入液体后使其变浑浊。(每点1分,共4分。)5.参考答案:(1)正确认识:①错误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基础。②错误的层次有高下之分(或:不完整不等于全错)。(每点1分,共2分。)(2)获得进步:①和错误观点展开论战,从中改进方法与逻辑。②对前人含有错误的理论进行持续改进,从而不断接近真相。(每点2分,共4分。)(正确认识2分,获得进步4分,共6分。)6.B(作者描写瓦屋的变化,意在引出对过去的追忆;笔墨中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悲伤,而是倾向于深情的追忆。)7.D(作者将自己使用现代化的割草机,与祖父和父亲使用锄头的传统方式进行对比,其目的是表达对现代化进程中一些传统价值可能被人们忽视的担忧,呼吁现代人传承劳动精神,其反思的落点是现代人的精神而非现代化的工具。)8.参考答案:①使用挖锄时:强健有力,坚韧不拔,有着征服自然的豪气。②运用大锄时:技艺高超,享受劳动,有着自信狠厉的脾性。(每点2分,共4分。)9.参考答案:①锄头在古诗中一再出现,凝聚着劳动的艰辛与快乐;锄头又见证家族的劳动史,伴随“我”的成长。②如今锄头已被闲置,但“我”仍爱劳动(不忘往昔),而妻儿的球拍、球杆也与当年的锄头有相通之处(妻儿打羽毛球、打桌球也与当年用锄头有相通之处)。③无论何时,我们都应热爱劳动,不断完善力的技术,使劳动精神得以代代传承。(每点2分,共6分。大意相近即可。)10.BDG(每对1处得1分,超过3处给0分。原句为:其间数千百年,正统偏霸与夫僭窃乱贼,史家未有不书其国号者,而《三国志》独不然。)11.B(A.废弃/停止。B.烦劳/通“繁”,使……繁多。D.表示被动/向。)12.A(朱彝尊体察陈寿为形势所迫而不得已为之,并不认为陈寿称“汉”为“蜀”的做法就是公正的。)13.参考答案:(1)欧阳修同意了他的话,但最终没有时间来写,真是可惜啊。(然,竟,暇,“惜哉”大意,各1分,共4分。)(2)陈寿既然在晋国做官,怎么能公开尊崇蜀国以招致大祸(招来杀身之祸)呢?(仕晋,安,显尊,干大戮,各1分,共4分。)14.参考答案:①要有非凡人识见。与当时的史家不同,陈寿在书中将魏与其他两国并列。②要善于表达(要有良苦的用心)。无法直陈其意,陈寿以有意增删来表达立场。③要公正无私。虽然父亲曾受诸葛亮责罚,但陈寿并未将个人恩怨带入书中。(第一点1分,后两点每点2分,共5分。)15.C(“感慨他们全都消逝,被人遗忘”曲解原意。这两句的大意是:“当今像商山四皓这样的隐士是很容易邀请过来的,但像屈原一样以身报国的国士却很难见到了”;表达诗人对朝廷苟且偷安、人们安守现状感到不满。“招魂”,原意招回死者的灵魂,这里指重新弘扬屈原以身报国的传统。)16.参考答案:①宴会上吃肉喝酒,气氛欢快,但想到年岁已老仍一事无成,心情变得沉重;表明诗人闲居山阴却不甘沉寂,仍怀有报国之志。②与邻父对饮,十分热闹(关系和睦);因心事无人理解,又感到无比落寞;表达诗人空有报国之志却难遇知音的痛苦。(写出反差的内容,2分,分析思想感情1分;每点3分,共6分。)17.参考答案(1)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2)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3)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花谢花飞花满天(也可写成: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注意:“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没有明确表达伤感之情,不合要求)(每空1分,共6分。错字、漏字、多字或空白均不得分。)18.参考答案:甲:要满足繁忙的通航需求;乙:要实现这样的通航净空(每空2分,共4分,大意相近即可。)19.参考答案:A:大显身手(大显神通/大有作为);B:稳如泰山(坚如磐石/安然无恙)(每空1分。意思相近、语法通顺才给分。B写“纹丝不动”不合语境,不给分。)20.参考答案:(1)语句:②;修改为:“悬索桥方案绝对无法满足抗风安全的要求”。(2)语句:④;修改为:“而是带领团队花费三年时间来攻克这一难题”。(指出有语病的句子1分,修改正确1分,共4分。只写怎么修改,不给分。)21.参考答案:两根由25000多根强度为2060兆帕的钢丝组成的、直径为1.06米的主缆的总缆力高达30万吨。(句子为长单句1分,定语“由……组成的”“直径为1.06米的”各1分,语序合理[遵循“先直观后抽象,由部分到整体”的原则]1分,共4分。)22.参考答案:①主塔高耸的样子,与针直立的形态相似;主缆连接主塔,与线穿过针眼相似(或:主缆由众多钢丝组成,与线由多根纤维组成相似)。②在台风中用主缆连接主塔,如同在狂风中将线穿过针眼,都要排除线材摇摆不定等干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租赁合同的租赁物描述与租赁期限
- 2024年度拆除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合同
- 《铁路通信技术精髓》课件
- 销售技巧系列培训课程课件
- 《铁路车站编组站》课件
- 2024年度企业集体广告宣传合同
- 2024年度电力设计国际标准引进与推广合同
- 2024年度设备购买合同之设备交付与安装
- 2024年度企业质量管理与认证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度奶茶店店铺公共设施使用合同
- 管理的本质:企业管理的6个关键方法论
- 车辆采购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本课后习题答案
- 2024至2030年中国沥青搅拌站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市场需求潜力报告
- 大班绘本阅读《小老鼠的探险日记》教案含反思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3683管理学原理(中级)》考前模拟试卷一
- 第4章 代数式 单元测试卷 2024-2025学年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 中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4版)
- 小学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练习题(100道)
- 2025届河北省新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生物试卷含解析
- JBT 10554.2-2015 无损检测 轴类球墨铸铁超声检测 第2部分:球墨铸铁曲轴的检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