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PAGEPAGE53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报中国制造业进展报告执笔:李金华王青云林玉伦韩中王清剑中国制造业进展新背景当今世界是一个进展的世界,同时也是布满变革、布满挑战、布满竞争的世界。现阶段,中国制造业进展面临的国际新环境是国际产业大转移、全球产业价值链消灭新动向,新贸易保护主义屡屡现身的时期。一方面,发达国家通过国外直接投资(FDI)将低端制造业、劳动密集制造业转移到进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又借口环境约束、质量标准,通过“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形式掣肘进展中国家制造业的进展。现在,非关税壁垒已经取代关税壁垒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形式,同时,以环境保护形式、技术优势构建的壁垒,以及严格的产品准入条件、严格的技术认证和特殊的对外贸易管理等,形成了新一轮世界范围内的产业革命和产业竞争。在利用技术优势进行市场竞争的同时,发达国家的“巨无霸”跨国公司还利用产品开发、制造、运输、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以及包装品循环利用等实现着各环节的价值增值,构成了一条全球范围内的价值增值链,迫使欠发达国家的低端制造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一)国际背景目前,中国制造业进展面临着新的国际背景,其特征是:国际分工和产业转移,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新形式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新的竞争环境。1.国际金融危机促成更趋激烈的新竞争环境现阶段,全球制造业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东亚三大区域,其中东亚地区以中、日、韩三国为代表。自20世纪90年月以来,以制造业为主的中国经济得到了长足进展,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比重从3%提高到2007年的13.2%。目前,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位居美国之后成为全球第三大制造国家,被称为“世界工厂”。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这使得全球金融和经济遭遇严重打击,大量银行、企业相继破产,全球失业人数激增。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三大经济体欧盟、美国和日本几乎同时进入衰退。由于中国对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直接和间接出口占出口总额的近60%,美欧日等主要市场的经济形势不乐观,这直接影响到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市场需求。据有关专家测算,美国经济增长率每下降1%,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就会下降5%~6%。因此,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中国制造业面临了更加严峻的形势。现在,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仍在产生作用,中国制造业消灭了近30年来少有的困难。格外是2008年,数以万计的中小制造业企业由于外部总需求量削减加之人民币升值、银根紧缩等缘由纷纷破产。面临如此严重的经济形势,因此世界各国都相继推出了乐观的财政政策扩大投资拉动本国的经济增长,中国也公布了一个4万亿的投资政策以拉动国内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中国经济在2009年仍然取得了较快的增长速率。但是,投资的剌激作用并不能长期维系,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世界制造业竞争会更趋激烈。制造业作为一国经济进展的支柱和经济跨越的依托,始终以来被各国所重视。近年美国先进制造业联合会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制造业仍是美国经济增长最为强劲的发动机。在经济全球化、贸易投资一体化的进程下,中国被很多专家认为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赢家,这在肯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制造业取得的重要成果。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进展,中国逐渐融入到全球生产体系之中,承接全球产业的转移,并逐渐变为世界制造大国。制造业的迅猛进展是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力气。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向型制造业的快速增长。然而,中国制造业主要是建立在高能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益的基础之上,产业竞争力弱,比较优势低。这种增长方式导致了经济逐渐进入到高成本增长阶段,过高的能源消耗与依靠程度使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面临诸多领域的严峻挑战。并且,当前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劳动力成本、要素价格等低层次优势,产品的附加值明显偏低,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差。中国融入全球生产体系,承接发达国家转移的制造行业大部分是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产业,处于“微笑曲线”的低端,价值链上游的研发和下游的市场营销则被发达国家主导的跨国公司所掌握,产品最终定价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产品定价权的丢失必定导致财宝安排权的丢失,而且这种状态有被“锁定”的危险。处于这一分工状态的中国制造业,对能源等要素更加依靠,更加强化了强势国家的掌握,经济主权进一步丢失。同时,贸易摩擦增多,国际贸易谈判中会处于更加劣势地位。因此,依靠于低层次优势,进展技术含量低的加工产业的传统思路已经难以连续,实现经济进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升级已经是决定中国经济实行可持续进展、维护中国经济平安的必定选择。2.新型的国际产业分工成为新动向新型的国际分工,是指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为主要形式,同时包含产业间、产业内和产品内多元的立体的分工格局,它是相对于传统的产业间垂直型国际分工而言的。这种新型的国际分工的边界已经细化到价值链层次,从而导致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不再体现在某个特定产业或某项产品上,而是体现在产业链条中所占据的环节或工序上。由于伴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国际分工的产业边界在弱化,产业链条或产品工序的作用在提升。简略而言,就是在产业链条层次,由生产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的转移是增值能力和分工地位提升的显著标志。而生产环节又可细分为上游生产(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如电脑中的芯片、微波炉的磁控管等)和下游生产(终端的加工组装),越接近于上游的生产其技术含量越高、附加值越大,越接近于下游的生产其知识技能的要求越低、附加值也越小。所以在生产环节中,由下游生产向上游生产的递进也一样意味着分工地位和增值能力的提升。在当代国际贸易中,进展中国家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大为扩张,但实际上这些国家从事的主要还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组装环节,其大部分技术和技能仍包含在进口的零部件中。依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新近公布的《贸易与进展报告》:尽管发达国家在世界制成品出口的份额现在有所下降,但其在世界制成品增加值中的份额,却在上升;而进展中国家却与此相反,虽然在世界制成品出口的份额大幅度增加,但并没有以相应的幅度提高在世界制成品增加值中的份额。这说明进展中国家所承接的加工制造环节在整个国际分工体系中始终处于较低层次,其增值能力有限,附加值较低。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展,知识经济的逐步涌现,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正极大地转变产业进展的技术环境和经营条件,也转变着产业竞争的基础和商业模式。伴随着全球化,制造业的国际分工也由垂直分工逐步变为水平分工,产业链逐步得到细分。发达国家凭借技术优势逐步把低技术的产业转移出去,对于高技术产业领域,他们也是尽力抢占高技术、高附加值环节,把低技术环节转移给处于较低进展水平的国家,进一步完成价值链的分离和转移,使生产环节逐步细化。作为全球化阶段主要的受益者,中国自上世纪90年月以来逐渐成为国际制造业转移的重要聚集地,国内市场的国际化竞争程度越来越高,中国的制造业通过产业内外和产品内的国际分工逐步融入到全球的生产体系之中。伴随着新型国际分工的消灭,这种状况会加剧中国制造业竞争的激烈程度。3.国际产业转移形成新格局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近年消灭了一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作为外商直接投资承载主体的跨国公司凭借国外直接投资(FDI)不断进行着全球性生产布局,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大量转移到进展中国家,并在移入国或地区形成集聚。这种转移呈现出一些新特征。第一,产业链更加细化,增值环节更多。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进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格外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和网络系统正极大地转变各个产业进展的技术环境和经营条件,也转变着产业竞争的业态基础和商业模式。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制造业的国际分工正由垂直分工进展到水平分工,甚至网络分工,产业链被极大地细化了。这一方面是由于,现今的制造业其产品价值链上的增值环节越来越多,一些产品的不同生产工序或价值环节都可以超越国家范围进行分工,使得制造业产业链在全球延长;另一方面,处于主导地位的制造厂商越来越注意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为优越的生产区位来安排其价值链上的一些环节,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产品价值链的整合,使产品的生产更具比较优势。其次,跨国公司成为制造业国际转移的主体。跨国公司的飞快进展和膨胀是当今国际经济进展的典型特征,它已经成为制造业国际转移的主要担当者。依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数据:目前全球共有跨国公司4、5万家,其子公司25万家,平均一个公司拥有国外子公司5.5家,这些公司掌握了世界生产总值的40%~50%。由于跨国公司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拥有全世界配置资源和开拓市场的优势,因此它会成为今后国际制造业转移的主要载体。同时,为了降低成本,跨国公司在转移产业的过程中也开头实施人才本土化战略,对产业移入国的人力资源的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三,劳动密集型产品转移开头向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转移。近年来,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构高度化趋势明显加强,作为国际产业转移其中一部分地制造业国际转移也消灭这样的趋势。世界银行统计的资料显示:20世纪50~80年月,国际产业转移主要以初级产品加工和原材料为主转移产业。进入90年月以后,其重心开头由原材料工业向加工工业、由初级工业向高附加值工业、由传统工业向新兴工业转移。以前跨国公司向中国的国际产业转移主要集中于消费品制造业、轻型制造业或一般制造业;而从2002年起,资本品制造业、重型制造业或装备制造业将成为跨国公司新一轮向中国转移的重点。同时,还呈现出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同步转移的趋势和特点,形成了制造、研发、服务、人才一体化转移的局面。第四,产业国际转移消灭组团式、集群式。国际制造业向外转移过程中,产业集群特征比较明显。随着区域竞争不断加剧,产业转移已由原来单个项目、单个企业、单个产业的转移转向产业链式转移,且在产业链整体转移趋势中,有产业特色和配套产业基础的大型开发区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现在,国际产业转移进展越来越飞快,虽然服务业的转移开头增多,但在产业转移中占主要地位的仍然是制造业转移,且规模不断扩大。据联合国工业进展组织的一份报告统计:到2005年发达国家所占全球制造业的份额已由1970年的86%下降到67.6%,而进展中国家所占份额则从1970年的10.3%上升至30.6%。这一变化,正意味着世界制造业的大规模转移及发达国家对目前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一调整,形成了国际制造业进展的新格局。4.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呈现新形式伴随着国际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的消灭,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消灭一种新形式,即“绿色贸易壁垒”和“技术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也叫环境壁垒,是国际贸易中一些国家以保护生态资源、生物多样性、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借口,设置一系列苛刻的高于国际公认或绝大多数国家不能接受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对外国商品进口实行的准入限制或禁止措施。其惯常运用的手段是环境附加税、绿色环境标志制度、产品加工标准制度、绿色包装和标签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绿色补贴制度等。由于各国的生产力进展水平不同,经济所处的进展阶段不同,进行环境保护的能力和对环境质量的需求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各种环境问题在不同的国家的严重程度也不尽相同,由此决定了绿色贸易壁垒中不同国家的环境标准参差不齐,难以协调。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经济进展,社会生产力和环境保护的意识远远高于进展中国家。虽然环境标准的规定和实施格外严格,但对发达国家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却微乎其微,而对进展中国家却可产生巨大的冲击。因此,发达国家往往以环境规章和标准为借口来限制进展中国家产品的进出口,从而达到贸易保护的目的。绿色贸易壁垒是以保护世界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行贸易限制和制裁措施之实。在近10年里其被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成为继反倾销措施以后的又一重要的贸易措施。据欧盟环保机构的一项调查:全球共计有137个进口国采纳了绿色壁垒措施,仅1998年,欧盟国家禁止进口的“非绿色产品”价值就达300亿美元,其中90%来自于进展中国家,涉及纺织、成衣、化妆品、日用品、玩具、家具和家用电器等几千种商品。目前,绿色壁垒措施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一方面绿色壁垒本身也随着社会经济进展的需要在不断调整和补充,消灭了层出不穷、变化多端的绿色贸易措施,包括环境保护、人类健康、生物多样性、动植物平安等多个领域;另一方面,绿色壁垒所管辖的对象范围越来越宽泛,它不仅对产品本身提出绿色环保要求,还对产品的设计开发、原料投入、生产方式、包装材料、运输、销售、售后服务、甚至工厂的厂房、后勤设施等整个周期的各个环节提出了绿色环保的要求。这些绿色保护措施给进展中国家的制造业和对外贸易与经济进展产生了极大挑战。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以国家或地区的技术法规、协议、标准和认证体系等形式消灭的贸易保护手段,其涉及的内容广泛,含盖科学技术、卫生、检疫、平安、环保、产品质量和认证等诸多方面。由于此类壁垒大量的以技术面目消灭,因此常常会披上合法外衣,成为当前国际贸易中最为隐蔽、最难应付的非关税壁垒。现在,WTO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文件有两个,分别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TBT协定)和“实施卫生与动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协定),于1995年1月1日WTO正式成立起开头执行。格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通过严格繁杂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简洁的合格评定程序、严格的包装、标签规章来实施,客观上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进展,促使各国要不断提高本国产品的质量、卫生及平安性能。但在现行的国际标准体系中,标准的制定者基本上都是发达国家,进展中国家大多是标准的被动接受者,这无疑会大大限制和束缚进展中国家的经济进展。现在,贸易技术措施涉及到贸易的各个领域,如农产品、食品、机电产品、纺织服装、信息产品、家电、化工医药,包括它们的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和制成品;也涉及到各个环节,如加工、包装、运输和储存等环节。从国际贸易壁垒的进展趋势看,随着传统贸易壁垒逐步走向分化,关税、配额和许可证等壁垒逐渐弱化,反倾销等传统贸易壁垒虽然在相当长时间内仍连续存在,而以技术性贸易壁垒为核心的新贸易壁垒会不断进展,将逐渐取代传统贸易壁垒成为国际贸易壁垒中的主体,成为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手段和高级形式。所以,将来中国制造业的进展必必要面对和适应这种进展的新环境。(二)国内背景1.中国处于新型工业化阶段目前,中国制造业规模扩大,装备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兴起,格外是重工业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工业增长明显转向以重工业为主导的格局,从而再次消灭了重化工业势头,经济进入新型工业化阶段。20世纪90年月中期,中国居民消费结构消灭升级,在彩电、冰箱等传统家电类的消费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空调、个人计算机和通信等需求领域以更高速度增长,从而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增长,促成了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格外是近两年,居民消费结构再次升级,由吃、穿、用向住、行转变,从而使得房地产、汽车等产业成为新的高增长行业。由于房地产、汽车等行业产业链条长,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很强,尤其是对钢铁、机械、化工等重化工业的产生了较大需求,从而加速了中国重化工业的进程。市场化改革、对外开放、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共同构成了中国工业化的推动力气。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制造业领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这就是低成本的制造优势。国际产业进展的显著变化之一是产业分工方式的转变,即跨国公司为主导的产业链纵向分工方式的形成和高度细分化,以及由此推动的新一轮产业的国家间转移。在新一轮国际分工的形成过程中,中国凭借着市场需求巨大、低成本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智力资源等)、相当实力的产业基础和生产能力等综合成本优势,获得了此轮产业转移的有利地位,已初步确立了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重要地位,即加工、组装环节的比较优势。这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消灭的新情况和新趋势。不过,也应该看到在这个阶段,中国存在的问题和冲突仍很突出,如供应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国内有效需求仍然不足,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产品的附加价值低,工业化过程中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高,国有企业还存在很多尚未解决的突出问题等。所以,中国政府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方面给中国制造业的进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注意进展质量的更高要求。2.产业结构面临升级压力产业结构体现为GDP构成和从业人员的构成上。从从业人员看,1978年以后中国从业人员在三大产业间结构变动的基本趋势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逐渐降低,到2007年下降了23.8个百分点,其次产业、第三产业就业比重逐渐提高,分别上升了6.6个、19.2个百分点。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从业人员总数的年均增长率为2.45%,因而尽管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是降低的,但从业总人数在1993年前始终是增加的,此后就保持在365万从业人员水平上。从1994年开头,中国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总数首次超过了其次产业。从GDP的构成上看,2007年,中国三次产业增加值的占比分别为11.26%、48.6%和40.1%。显然,第三产业比重值与当今发达国家的60%~80%比重值相比确实过低。20世纪90年月以来,中国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始终处于一种较低的水平,其次是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主要靠其次产业的带动。依据官方供应的统计数据计算:近20年里,中国第一产业的贡献率约为8.4%,其次产业的贡献率约为57.6%,其中工业的贡献率约为52.7%,第三产业的贡献率约为31.7%。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一产业的贡献率基本持平,略有下降;其次产业的贡献率保持在一个高水平下,升中略有下降;而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则是在平缓上升。数据显示:中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是正确的,但目前的结构状态却还不是合理的。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曾利用基于一般均衡性质建立的结构变化模型,描述了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揭示了产业结构变化在经济进展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对经济增长产生最直接、最重要影响的是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表现是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和三次产业的内部升级。产业结构转变的先决条件是社会需求结构和贸易结构的变动。故而,经济进展本身可被看作是经济结构持续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变化(H.钱纳里,1991)。比照这一理论不难发现,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动轨迹正如产业结构演化的一般定律所描述的,农业产值(总产值和增加值)的比重在逐步下降,工业产值的比重在逐步上升;中国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演化为工业,但第三产业始终未占主导地位;中国各产业产值的结构比重与从业人数的结构比重没有消灭同步的波率和波幅,全社会从业人员总量中,农业部门的从业人员始终占有了绝大比重,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始终没有明显的增长;与产值总量始终呈上升趋势不同,全社会从业人员总量曾消灭过阶段性的下降。现阶段,中国的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第一产业比重偏大;在其次产业中,传统产业、高耗能产业比重偏大,耗能低、附加值高的高技术产业比重偏低。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传统服务业(传统的物流及餐饮旅馆业)比重较大,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电信及商业服务)比重较小,服务业进展的空间格外宽阔。因此,加速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为主向集约型为主的转变,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是目前中国经济进展面临的一项战略性任务。3.经济进展方式面临转变从1953年开头,中国在完成国民经济恢复期以后,开头了大规模的国民经济建设。1953~1957年,中国实施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明确的目标是进行大规模工业化,格外是重工业建设。这期间,全国基本建设投资,农业只占7.1%,轻工业占6.4%,而重工业则占到36.2%;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46.9%提高到了56.7%,煤炭、冶金、石油、有色金属、机械制造、矿山设备、汽车等一些重型工业部门相继建立起来。到1958年,中国又开头执行其次个五年计划,钢铁工业被放置到了头等重要的位置,中国工业格外是重工业进入了一个高速进展的巅峰时期。1957~1960年,中国工业结构折线为波峰阶段,而农业折线则进入波谷阶段。但好景不长,由于过分强调工业的进展,加之自然灾难,中国农业大面积减产,国民经济结构消灭了严重的比例失调。因此,从1961年开头,国家进行了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进入20世纪90年月以后,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的产业政策更显力度。1989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国第一部产业政策——《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决定》,该决定的基本指导思想是通过产业政策,加强宏观调控,逐步消除总需求与总供应的冲突,消除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冲突,通过政策导向,引导进展农业、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产业以及一些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轻纺工业。到后期,国家开头重视企业的技术改造,以图通过新技术的进展来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促使经济向集约化方向进展。这一段时期,中国产业变得门类齐全,结构也变得简洁。2002年,国家再次出台了《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其基本指导思想是:“以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为目标,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保证,以企业为主体,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为主要途径,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政府引导与市场相结合……有选择地进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实现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跨越式进展,为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供应技术保证。其战略目标是:“优先进展具备比较优势和对传统产业改造关系亲密的高新技术,……基本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落后的生产工艺;大力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带动一大批中小型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进展。2002年的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把目标锁定在提升传统产业技术水平,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上。它为后来中国产业结构的进展、演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在将来肯定时期,中国必须适时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加快经济进展方式的转变,实现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经济进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转变经济进展方式,2010年3月召开的“两会”,党和政府再一次强调要加快转变进展方式,认为转变经济进展方式,事关经济进展质量和效益,事关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抵挡风险能力,事关经济可持续进展和经济社会协调进展的战略问题。转变经济进展方式,就是要着眼于增强进展的均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就是要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进展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农产品保障能力,增强农业可持续进展能力,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就是要推动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高国民经济各产业的信息化水平;就是要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经济进展,就是要加快进展现代服务业,转变过去主要由工业拉动经济进展的状况,保证经济进展过程中,一、二、三次产业都有一种适度的进展速度,在不断优化结构的过程中,三次产业一齐发力,共同拉动经济的进展。这也是将来一段时期,中国制造业进展的国内大背景。二、中国制造业规模、结构与集聚状况制造业,是指对采掘的自然物质和工农业生产的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再加工,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供应生产资料,为全社会供应日用消费品的生产部门。制造业的劳动对象是各种自然产品或工农业生产的原材料,其生产过程是加工和制造,产出则是生产资料或日用消费品。制造业范围广、产品杂、技术性强、掩盖面宽,在国民经济行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依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中国产业标准分类,中国官方统计部门界定的“制造业”的范围主要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02)》中的门类C,含30个大类,即C1310~4320,169个中类,482个小类。(一)制造业规模制造业规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制造业进展规模和水平的体现,此处,我们选用制造业的企业数、总产值、增加值、资产总量和从业人数5个指标来测度现阶段中国制造业的总量,计算和整理相关数据如表1。表12000-2008年中国制造业的总量水平由于2004年中国由于2004年中国进行了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2005年没有出版《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故本报告中的数据不包括2004年的相关数据。企业数(个)总产值(亿元)增加值(亿元)资产总量(亿元)从业人数(万人)200014439973913.7719396.5194096.544619.36200115250883103.6721971.28100618.944390.8200216217296854.5225923.98108371.814473.682003181186127352.0834088.7127966.984883.812005251499217835.7457231.49183056.425935.252006279282274571.6772436.89216698.566346.892007315396355427.5994653.02270988.266913.012008396950441358.36…323403.087731.57数据来源:2001-2008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作者计算整理。表1中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01~2008年的《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部分数据来源于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其统计口径为全国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图12000~2008年中国制造业规模水平图表1和图1显示:中国制造业的总体进展水平不断提升。2000年整个制造业的企业数为144399个,总产值为73913.77亿元,增加值为19396.51亿元,资产总量为94096.54亿元,从业人数为4619.36万人;到2008年,中国制造业的企业数则达到396950个,增加值达到441358.36亿元,资产总量达到323403.08亿元,从业人数达到7731.57万人。8年间,制造业企业数增长了174.90%、总产值增长了497.13%、资产总量增长了243.69%、从业人数增长了67.37%,其中增幅最大的是总产值,增幅最小的是从业人数,九年间各测度指标的环比增长速度如表2。表22000~2008年制造业规模增长速度表单位:%年份企业数总产值增加值资产总量从业人数2000—————20015.6212.4313.276.93-4.9520026.3416.5517.997.711.89200311.7231.4931.4918.089.17200538.8171.0567.8943.0521.53200611.0526.0526.5718.386.94200712.9329.4530.6725.058.92200825.8624.18…19.3411.84年均增速13.4725.03…16.696.65数据来源:2001~2008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作者计算整理。图22000~2008年制造业规模增速图从表2和图1.2可看出:2000~2005年间,除制造业从业人数一个指标在2001年消灭负增长外,其他全部总量指标均是正增长,2003~2005年间各项指标的增长速度最快此处制造业规模各项指标增速如此之快,主要是因为缺失了2004年中国制造业的相关数据,故此处直接将2005年的制造业规模与2003年的总量比较得出增速,所以得出的增速出现跳跃性增大。,达到了近年来的最高点,分别为38.81%、71.05%、67.89%、43.05%、21.53%,其中总产值的增速最快,高达71.05%;2005~2006年期间,各项总量指标的增速变缓;2007年以后,制造业总产值和资产总量的增长速度消灭了明显地下滑,总产值的增速由2007年的29.45%下降到2008年的24.18%,下滑了5个百分点,资产总量增速则由25.05%降为19.34%,而企业数和从业人数的增速与2007年相比都消灭了正增长,其中制造业企业数的增长较快,增速由07年的12.93%上升到25.86%,增长了近1倍。而2000~2008年的整个时期,制造业企业数、总产值、资产总量和从业人数的年均增速则分别为13.47%、此处制造业规模各项指标增速如此之快,主要是因为缺失了2004年中国制造业的相关数据,故此处直接将2005年的制造业规模与2003年的总量比较得出增速,所以得出的增速出现跳跃性增大。(二)制造业结构1.制造业行业结构中国国家统计局于2002年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02)中定义,制造业含30个行业大类,其分别为: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这一分类,是进行制造业结构分析的基础。依据制造业分类,利用制造业企业数、总产值、增加值、资产总量以及从业人数进行制造业的行业结构分析。相关计算指标如表3。表3制造业行业结构分析表单位:%企业数总产值增加值资产总量从业人数农副食品加工业5.794.954.943.313.86食品制造业2.121.721.981.661.97饮料制造业1.411.442.001.851.47烟草制造业0.051.073.111.420.27纺织业8.925.304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4.722.152.411.726.04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业2.381.461.581.003.75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2.511.001.100.771.55家具制造业1.310.690.690.621.33造纸及纸制品业2.681.791.852.302.02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1.620.600.740.851.06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1.310.590.590.511.74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0.695.053.303.541.1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7.347.587.818.445.55医药制造业1.841.802.432.612.00化学纤维制造业0.501.170.861.300.66橡胶制造业1.180.981.021.041.28塑料制造业4.912.302.272.253.2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7.764.405.165.266.54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299.539.5810.964.44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64.302.28金属制品业5.723.99通用设备制造业8.555.215.435.606.14专用设备制造业4.283.003.263.753.7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4.507.687.429.495.96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6.176.796.446.186.55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5811.098.439.188.58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481.56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2.050.960.980.802.00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70.100.10合计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数据来源:《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作者计算整理。由表3的数据可绘制图3至图5如下:5%5%5%5%8%10%5%5%8%7%11%31%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其他图3制造行业总产值结构图7%7%6%8%5%5%10%5%8%5%5%3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其他图4制造行业增加值结构图5%5%8%5%11%4%6%4%9%6%9%33%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其他图5制造行业资产总量结构图表1-3和图1.3~图1.5显示了现阶段中国制造业规模在行业间的分布状况。第一,制造业产值集中于重化和高技术行业。现阶段,中国制造业的总产值和增加值主要源自重化制造行业和高技术制造行业。2007年,总产值占全部制造业总产值比重处于前10位的行业是:通用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1.09%)、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9.53%)、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7.6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7.58%)、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6.79%)、纺织业(5.3%)、通用设备制造业(5.2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5.1%)、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5.05%)和农副食品加工业(4.95%)。这10个行业总产值之和达到了整个制造业总产值的近70%。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增加值比重处于前10位的行业分别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9.58%)、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8.4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7.8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7.42%)、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6.44%)、通用设备制造业(5.43%)、纺织业(5.2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16%)、农副食品加工业(4.94%)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4.76%)。这10个行业增加值之和达到了全部制造业增加值的近60%。其次,制造业资产总量主要分布于高增加值的行业。目前,中国制造业资产总量占比位于前10位的行业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0.9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9.4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9.1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8.4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6.18%)、通用设备制造业(5.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26%)、纺织业(5.1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4.3%)和专用设备制造业(3.75%)。这10个行业的资产总量之和达到了整个制造业资产总量的67%。显然,制造业的产值分布与资产总量分布有着相同的结构。高技术制造行业和重化制造行业,产值高,其拥有的资本量也大,对国民经济进展的影响也大。2.装备制造业行业结构装备制造业又称装备工业或资本品制造业,是指为满意国民经济各部门进展和国家平安需要而制造各种技术装备,格外是重大技术装备的产业总称。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其产品范围包括机械、电子和兵器工业中的投资类制成品,分属于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装备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装备制造业等,含7个大类185个小类。重大技术装备,指装备制造业中技术难度大、成套性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大意义、对国计民生具有重大影响,需要组织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才能完成的重大成套技术设备。包括通用类装备、基础类装备、成套类装备、平安保障类装备、高技术关键装备等。其中,通用类装备,也称一般性装备,基本上是传统的机械制造类产品,如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建筑机械、运输机械等;基础类装备,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主要包括机床、工具、模具、量具、仪器仪表、基础零部件、元器件等,一般意义上还包括相应的基础技术和基础材料;成套类装备,主要指生产线等;平安保障类装备,主要指新型军事装备、尖端科研设备、保障经济平安的关键性设备等;高技术关键装备,是前沿性核心装备,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中的单晶拉伸、硅片切抛、镀膜光刻、封装测试等核心技术设备等。装备制造业不仅涉及到机械加工业,还涉及到材料、电子和机械零配件加工等配套行业,其进展能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进展。装备制造业可以为各行业供应现代化设备,从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到国防使用的武器装备,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技术密集、资本密集,也同时具有劳动密集的性质,有较大的就业容量,可以供应大量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在资源日趋紧张、环保要求日趋严格的背景下,各国都致力于优化产业结构,进展省能源、省资源的高技术、高附加值型产业。而装备制造业作为技术密集工业,万元产值能耗在重化工业中是最低的。随着不断吸纳高新技术,以及信息技术、软件技术等,很多先进制造行业会被纳入高技术产业范畴。所以,一个地区装备制造业规模占全部制造业规模的比重基本可以反映其制造业的进展能力和经济进展潜力,所占比重越高,制造业的整体进展能力和潜力就越大;反之,则越小。目前,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行业分布状况如表4。表4装备制造业的行业结构表单位:%企业数总产值增加值资产总量从业人数金属制品业16.788.479.047.3910.92通用设备制造业24.9313.6315.3414.6616.81专用设备制造业12.497.849.219.8210.2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3.1320.0920.9424.8316.32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8.0017.7718.1816.1817.94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0.4529.0223.8024.0323.49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93.094.27合计100100100100100数据来源:《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作者计算整理。装备制造行业结构的图表显示:通用设备行业集中了整个装备制造业最多的企业数,其数目达到整个装备制造行业企业数的24.93%,其次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8%)、金属制造品(16.7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3.13%)、专用设备制造业(12.4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0.45%)、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4.22%)等。而在吸纳就业人数方面,尽管通用设备制造业的企业数占有明显优势,但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行业所供应的就业岗位最多,从业人数占整个装备制造业的23.49,而通用设备制造行业的从业人数仅占16.81%。产值方面,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两个行业的总产值、增加值和资产总量在整个装备制造行业中占据了很大比重。前者的总产值占比为29.02%、增加值占比为23.8%、资产总量占比为24.03%,后者总产值占比为20.09%、增加值占比为20.94%、资产总量占比为24.83%。二者的总产值、增加值和资产总量之和分别达到了整个装备制造业的49.11%、44.74%和48.86%。进展水平相对较低的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在各项指标上都明显地落后于其他装备制造业行业,其企业数、总产值、增加值、资产总量和从业人数占整个装备制造业的比重分别仅为4.22%、3.19%、3.49%、3.09%和4.27%。3.制造业全部制结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有效处理了全部制结构中主体与辅体的相互关系,逐步确立并实行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全部制形式共同进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同样形成了多种全部制并存的格局。这些全部制形式包括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指企业全部资产归国家全部,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非公司制的经济组织,包括国有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联营企业;国有控股企业,指对混合全部制经济企业进行的“国有控股”分类,它是指这些企业的全部资产中国有资产(股份)相对其他全部者中的任何一个全部者占资(股)最多的企业。集体企业,指企业资产归集体全部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经济组织,包括城乡全部使用集体投资举办的企业,以及部分个人通过集资自愿放弃全部权并依法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定为集体全部制的企业,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外商投资企业,指企业注册登记类型中的全部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指企业注册登记类型中的全部港、澳、台资合资、合作、独资经营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依据如上的分类,我们计算出目前中国制造业全部制结构分析数据如表5。表5制造业全部制结构表单位:%企业性质企业数总产值增加值资产总量从业人数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4.5622.4523.1331.7114.85集体工业企业3.292.452.541.762.88私营工业企业53.5825.3826.1918.8731.02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21.2435.0332.3233.4833.89其他17.3414.6915.8314.1717.37合计100100100100100数据来源:《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作者计算整理。由表5绘制的分析图如图6至图8。22%2%25%36%15%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集体工业企业私营工业企业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企22%2%25%36%15%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集体工业企业私营工业企业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其他23%3%26%32%16%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集体工业企业私营工业企业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企23%3%26%32%16%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集体工业企业私营工业企业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其他32%2%19%33%14%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集体工业企业私营工业企业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企32%2%19%33%14%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集体工业企业私营工业企业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其他制造业全部制结构分析图表显示:在企业数指标上,私营企业占据着肯定的优势,其集中了全部制造业企业数的一半以上,达到53.38%,紧随其次的是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占比21.24%。而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和集体工业企业所集中的企业数相对较少,分别为整个制造业企业数的4.56%和3.29%。在吸纳从业人员方面,私营制造企业和外商、港澳台投资企业的从业人数分别为整个制造业从业人数的33.89%和31.02%,两者的总从业人数占了整个制造业从业人数的65%,而集体制造企业的从业人数仅占2.88%。可见,在解决社会就业方面,私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外商、港澳台制造企业在总产值、增加值和资产总量方面都高于其他全部制企业,分别占了整个制造业规模的35.03%、32.32%和33.48%。国有及国有控股制造企业在企业数上没有明显的优势,仅为私营工业企业的10%左右,但其在制造业总产值、增加值和资产总量方面却丝毫不弱于私营制造企业,其总产值和增加值占整个制造业的比重分别达到22.45%和23.13%。格外地,国有制企的资产总量占了整个制造业资产总量的31.71%,比私营工业企业(18.87%)还高了12.84个百分点,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在技术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上所占的肯定优势。(三)制造业集聚1.制造业规模的空间集聚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产业的集聚本质上是一个产业在空间上的分布,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各部门、各环节在地域上的动态组合分布,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展运动规律的简略表现。较早讨论产业布局的是德国经济学家韦伯,他是产业布局理论的创始者,他在1909年撰写的《工业区位论》一书中系统地论述了工业区位理论。他认为:运费是对工业布局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工业的最优区位通常应选择运费最低点上,同时劳动费用和运费一样,也是影响工业布局的重要因素。(1)制造业规模的省域集聚前述的有关产业结构、产业分布的经典理论,为我们进行制造行业地域分布和集聚状况的分析供应了讨论思路。此处,仍然用制造业企业数、总产值、增加值、资产总量和从业人数作为观测指标进行测度分析,现阶段,中国制造行业地域分布与集聚状况如表6。表6制造业地域分布和集聚情况表单位:%地区企业数总产值增加值资产总量从业人数北京1.982.341.833.201.61天津1.992.512.422.581.61河北3.064.003.903.803.57山西0.781.341.492.051.61内蒙古0.801.091.581.310.90辽宁4.774.524.825.133.95吉林1.111.571.711.701.22黑龙江0.861.000.911.311.11上海4.786.055.527.074.05江苏13.1414.3012.8212.6812.07浙江16.179.467.3510.2511.26安徽2.401.92福建4.533.223.403.124.95江西1.671.521.631.391.70山东11.0412.6313.449.6010.69河南3.784.455.503.354.19湖北2.632.352.853.082.58湖南2.742.072.581.912.32广东13.1714.3813.1012.3718.62广西31.201.25海南40.340.13重庆61.311.32四川2.922.623.403.032.91贵州0.530.470.610.710.65云南0.650.991.311.500.83西藏0.020.010.010.020.02陕西0.851.091.331.571.31甘肃0.460.730.660.980.72青海80.250.15宁夏30.310.25新疆0.390.520.360.760.45合计100100100100100数据来源:《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作者计算整理。从表6可知,2007年中国制造业的企业数、总产值、增加值、资产总量和从业人数在31个省市、自治区之间的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在企业数方面,所占比重比较大的前4个地区是浙江(16.17%)、广东(13.17%)、江苏(13.14%)、山东(11.04%),其总数达到53.52%,仅仅这4个省份所集中的制造业企业数就超过全国的一半;同样在总产值、增加值、资产总量和从业人数方面,这4个省份仍然占有肯定优势,5个指标之和达到的份额分别为50.77%、46.71%、44.9%和52.64%,整个制造业的从业人数有超过一半分布在这4个省,制造业增加值和资产总量也接近于整个制造业的一半集中在这4个省。相对于4个制造大省、强省,其他省份,尤其是西部地区的省市、区的制造业规模所占比重则明显落后,格外是西藏自治区的制造业企业数、总产值、增加值、资产总量和从业人数所占比重分别仅为0.02%、0.01%、0.01%、0.02%和0.02%,均不足1%;其他制造业各项总量指标分布也不足1%的省份还有海南、贵州、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可见,中国制造业的分布在各省市、自治区之间是很不均衡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各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经济进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各地区制造业进展能力的差异。(2)制造业规模的大区集聚更进一步,我们测度制造业规模在东、中、西部和7大区域的集聚状况。相关计算数据如表7。表7东、中、西部制造业分布和集聚情况表单位:%区域企业数总产值增加值资产总量从业人数东部地区74.7673.6868.8570.1472.50中部地区15.9716.2318.8616.9116.75西部地区9.2710.1012.2912.9510.75合计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数据来源:《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作者计算整理。表7显示:东部地区制造业的企业数占整个制造业的比重为74.76%,相对应地,中部地区为15.97%,西部地区为9.27%;东部地区制造业的总产值、增加值、资产总量和从业人数所占比重分别为73.68%、68.85%、70.14%和72.50%,而中部地区的占比为16.23%、18.86%、16.91%和16.75%,而西部地区则为10.10%、12.29%、12.95%和10.75。可以直观地看出,制造业在东、中、西部之间的分布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东部地区的总产值、增加值和资产总量所占整个制造业的比重均超过了2/3,总产值更是达到了73.68%之多,东部地区制造业的总产值分别为中、西部地区的4.5倍和7.3倍,增加值为中、西部地区的3.7倍和5.6倍,资产总量分别为4.1倍和5.4倍。西部地区在各项指标上都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无论在生产总量还是在从业人数上,西部地区的制造业生产都处于劣势。目前,中国制造业规模有近一半分布在华东地区,该地区2007年制造业企业数占整个制造业的53.73%,总产值占比为49.12%,增加值占比为46.35%,资产总量占比为46.24%,从业人数占比为46.73%;其次是华南地区,占比分别为14.54%、15.74%、14.68%、13.9%、20.01%;华北地区与华中地区相比,虽然其制造业企业数的占比(8.61%)略低于华中地区(9.15%),但其在总产值、增加值、资产总量和从业人数上却均高于华中地区;东北地区的制造业规模集聚度仅低于华中,分别为6.73%、7.08%、7.44%、8.13%和6.27%;制造业集聚度相对落后的两个区域是西南和西北,两个地区集聚的制造业企业数约为整个制造业企业数的7.23%,其制造业总产值、增加值和资产总量的集聚度也仅分别为整个制造业的7.9%、9.38%和10.45%,从业人数仅为整个制造业的8.59%。显然,制造业的集聚度与地区经济进展是亲密相关的。2.装备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由于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特殊作用,此处单独分析其总量的空间集聚状况。仍然从企业数、总产值、增加值、资产总值和从业人数这5个指标入手,通过收集、整理2000-2008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并计算相关的分析指标如表8及图9至图11。表8东、中、西部装备制造业集聚表单位:%企业数总产值增加值资产总量从业人数东部地区81.1981.8777.8077.0479.13中部地区12.0511.5114.1613.8412.52西部地区6.766.628.039.118.35合计100100100100100数据来源:《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作者计算整理。81%81%12%7%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图9东、中、西部装备制造业总产值集聚图78%14%8%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图178%14%8%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77%14%9%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图177%14%9%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在东、中、西部地区的集聚图表显示:装备制造业在地域上分布很不均衡,无论是在企业数、总产值、增加值,还是在资产总量和从业人数方面,东部地区都占有肯定的优势,其占整个装备制造业的比重分别为81.89%、81.87%、77.8%、77.04%和79.13%,其中企业数和总产值所占比重更是超过了总体的80%;相比之下,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进展水平落后于东部地区,其中中部地区的装备企业数占比为12.05%,总产值占比为11.51%,增加值占比为14.16%,资产总量占比为13.84%,从业人数占比为12.52%。西部地区虽然包含12个省份,但其装备制造业的生产能力极其落后,其企业数、总产值、增加值、资产总量和从业人数分别为东部地区的8.3%、8.1%、10.3%、11.8%和10.5%。装备制造业集聚图表显示:企业数有超过一半集中于华东地区(55.32%),其从业人数也占据了整个装备制造业的近一半。华南地区在企业数和从业人数上仅次于华东地区,分别占了整个装备制造业的16.06%和25.61%。相比之下,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所拥有的企业数及从业人数占比则明显落后于华东地区,西南地区的企业数和从业人数所占比重为4.43%和5.02%,而西北地区则分别为1.29%和2.22%。七大区域不但在装备制造业企业数和从业人数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同样地在总产值、增加值和资产总量的分布和集聚程度也极其不均衡。装备制造业总产值主要集聚于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两者所占比重分别为49.89%和22%;华北的总产值占整个装备制造业的9.94%,东北和华中紧随其后,分别为6.75%、5.86%,集聚最少的是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两个地区总产值之和也仅占整个装备制造业的5.55%,略高于华东地区的占比。装备制造业的增加值和资产总量也主要集聚于华东和华南。华东地区的增加值和资产总量所占比重分别为48.65%和48.19%,均接近于整个装备制造业的一半;华南地区的相应比重分别为19.95%和17.97%,两个地区的增加值就占据了整个装备制造业增加值的68.6%,资产总量为66.16%。相比之下,西北地区装备制造业生产能力更弱,其增加值仅占到整个装备制造业的1.69%,不足2%,资产总量也只是全部装备制造业总资产的2.43%。3.制造业的行业空间集聚肯定范围内,生产相同或相像产品的企业,或生产上下游产品的企业,在外在规模经济的驱动力下,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必定会逐步把本企业转移至相关产品的集聚区进展,这便形成了行业集聚。从过程来看,行业集聚必定伴随着区域的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设施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必定受规模经济内在要求的驱动。在集聚机制的作用下,不同城镇之间通过行业关联和其他一些经济联系集聚成群。企业是区域经济进展的主体,行业的集聚可以增强企业、行业以及地区的竞争力;同时,行业集聚也加剧了竞争,给企业带来了创新的压力与动力,迫使企业不断降低成本,改进产品及提高服务,追赶技术变革的浪潮。因此,集聚区内的企业比起那些散落在区外的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更容易进入行业的前沿。(1)集聚程度测评经济学中,测度行业集聚程度的指标是集聚度指数,即规模最大的几个企业的总量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比重。此处,将其进行延长,以此测度制造业的集聚程度,计算公式如下:(N为全部行业个数,N>n)CRn表示规模最大的前几个地区(企业)的行业集中度;表示第i个地区(企业)的产值(或产量、或职工人数、或资产总额)等;n为产业内规模最大的前几个地区(企业)数;N为产业内的地区(企业)总数。通常n=4或者n=8,时,行业集中度就分别表示产业内规模最大的前4家或者前8家企业的集中度。CR4越大,说明这一行业的集中度越高,市场竞争越趋向于垄断;反之,集中度越低,市场竞争越趋向于竞争。美国经济学家贝恩(JoeS.Bain)提出过产业集中度的划分标准,CR8≥40,为寡占型;CR8<40%,为竞争型。CR8≥70%则为极高寡占型;CR8<20%则为分散竞争型。依据2008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供应的制造业总产值数据,计算得2007年中国全部制造业中的21个大类行业集聚度指数于表9。表9制造行业的空间集聚度(CR4)表单位:%CR4集中度前4位省份及其份额第1位第2位第3位第4位化学纤维制造业78.16浙江37.21江苏31.38福建5.50广东4.08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74.50广东34.11江苏20.90上海12.71北京6.79纺织业72.98江苏23.03浙江22.37山东19.65广东7.93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69.44江苏22.51广东18.30浙江17.33山东11.30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68.77广东31.00江苏18.95浙江11.55上海7.2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66.30广东25.99江苏16.75浙江12.80山东10.76金属制品业63.69广东22.89江苏17.48浙江12.69山东10.62造纸及纸制品业60.39山东21.27广东15.79江苏11.96浙江11.37通用设备制造业58.24江苏18.00山东15.94浙江14.03上海10.2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53.63江苏19.31山东16.70广东9.62浙江8.0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49.58山东17.96河南11.66广东11.50江苏8.46农副食品加工业48.88山东26.62河南9.23江苏6.62广东6.41专用设备制造业46.84山东16.40江苏13.46广东8.72浙江8.2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46.28河北15.59江苏15.26山东8.38辽宁7.05食品制造业45.52山东19.42河南10.01广东9.76内蒙古6.33烟草制造业43.19云南19.85湖南9.44上海7.48江苏6.42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40.31山东12.94辽宁12.73广东9.08山西5.56饮料制造业40.03四川12.26山东11.91广东8.48河南7.37医药制造业39.67山东13.72江苏10.10浙江9.06广东6.79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7.58江苏10.62河南9.61山东8.92广东8.43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7.36广东10.84江苏9.04山东8.79上海8.69数据来源:《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作者计算整理。表中主词栏行业按集中度指数凹凸排列。若将行业的集聚程度依据30%、50%、70%三个分界点来划分,位于30%~50%之间的为低度集聚,位于50%~70%之间的为中度集聚,而高于70%的则为高度集聚。从表9可以看出:第一,制造业的绝大多数行业集聚在前4名的省份中。集聚程度最高的行业是化学纤维制造业,集聚程度最低的行业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低度集聚的行业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7.3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7.58%)、医药制造业(39.67%)、饮料制造业(40.03%)、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40.31%)、烟草制造业(43.19%)、食品制造业(45.5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46.28%)、专用设备制造业(46.84%)、农副食品加工业(48.88%)以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49.58%);中度集聚的行业有: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53.63%)、通用设备制造业(58.24%)、造纸及纸制品业(60.39%)、金属制品业(63.6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66.3%)、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68.77%)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69.44%);高度集聚的行业有:纺织业(72.98%)、通信设备、计算机机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74.5%)和化学纤维制造业(78.16%)。其次,绝大多数制造行业集聚于东部沿海地区。中国绝大多数制造行业主要集聚于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沿海省份,只有少数行业集聚于内陆省份,这此行业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北京6.79%),非金属矿物制造业(河南11.66%),农副食品加工业(河南9.2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河北15.59%、辽宁7.05%),食品制造业(河南10.01%、内蒙古6.33%),烟草制造业(云南19.85%、湖南9.44%),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辽宁12.73%、山西5.56%),饮料制造业(四川12.26%、河南7.37%)以及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9.61%)。第三,集聚程度高的行业主要是资源依靠型较强的行业,或是对技术、资本有较高要求的新兴行业。前者如烟草制造业、石油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这些高度地方化的行业对原料产地有较强的要求,是资源密集型工业,这些工业往往会集中在生产所需要资源相对富有的地方,以便获得相对廉价的资源投入,节省原材料的运输成本;后者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这些行业主要集中于技术较好、资本充足的地区。可以看出,中国烟草制造业主要集中于云南、湖南等地,而化学纤维制造业等对技术和资本要求较高的行业则主要集中于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这些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利用自身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快速进展本地区的经济,形成了中、西部地区无法比拟的技术、资本、劳动力优势,促进了制造行业在沿海城市的集聚。(2)空间聚类测度CR4从一个侧面测度了单个制造业行业在区域的集聚程度,下面用中国制造业的企业数、增加值和资产总量计算制造行业的空间集聚系数空间集聚系数,为制造业的企业数、增加值和资产总量的区域结构比率。,进一步分析制造业的集聚状况。计算结果见表10空间集聚系数,为制造业的企业数、增加值和资产总量的区域结构比率。表10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系数表企业数增加值资产总量位次省份空间集聚系数(%)位次省份空间集聚系数(%)位次省份空间集聚系数(%)1浙江16.171山东13.441江苏12.682广东13.172广东13.102广东12.373江苏13.143江苏12.823浙江10.254山东11.044浙江7.354山东9.605上海4.785上海5.525上海7.076辽宁4.776河南5.506辽宁5.137福建4.537辽宁4.827河北3.808河南3.788河北3.908河南3.359河北3.069福建3.409北京3.2010四川2.9210四川3.4010福建3.1211湖南2.7411湖北2.8511湖北3.0812湖北2.6312湖南2.5812四川3.0313安徽2.4013天津2.4213天津2.5814天津1.9914安徽2.1914安徽2.1215北京1.9815北京1.8315山西2.0516江西1.6716吉林1.7116湖南1.9117广西1.2417江西1.6317吉林1.7018吉林1.1118内蒙古1.5818陕西1.5719重庆1.1019山西1.4919云南1.5020黑龙江0.8620广西1.3320江西1.3921陕西0.8521陕西1.3321内蒙古1.3122内蒙古0.8022云南1.3122重庆1.3123山西0.7823重庆1.2623黑龙江1.3124云南0.6524黑龙江0.9124广西1.2025贵州0.5325甘肃0.6625甘肃0.9826甘肃0.4626贵州0.6126新疆0.7627新疆0.3927新疆0.3627贵州0.7128宁夏0.2028海南0.2428海南0.3429海南0.1329宁夏0.2329宁夏0.3130青海0.1230青海0.1830青海0.2531西藏0.0231西藏0.0131西藏0.02数据来源:《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作者计算整理。表10显示:目前,中国制造企业数主要集聚地为:浙江(16.17%)、广东(13.17%)、江苏(13.14%)、山东(11.04%)、上海(4.78%)、辽宁(4.77%)、福建(4.53%)、河南(3.78%)、河北(3.06%)、四川(2.92%)等;制造业增加值主要集聚地为:山东(13.44%)、广东(13.10%)、江苏(12.82%)、浙江(7.35%)、上海(5.52%)、河南(5.50%)、辽宁(4.82%)、河北(3.90%)、福建(3.40%)、四川(3.40%)等;资产总量主要集聚地为:江苏(12.68%)、广东(12.37%)、浙江(10.25%)、山东(9.60%)、上海(7.07%)、辽宁(5.13%)、河北(3.80%)、河南(3.35%)、北京(3.20%)、福建(3.12%)、湖北(3.08%)等。整体上,中国制造业产能主要集聚于江苏、浙江、广东、山东、上海等东部沿海城市,西部地区的新疆、贵州、宁夏、青海、西藏和东部的海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其拥有的制造业总产值、增加值和资产总量较少。依据数据的特征,为运算便利,直接采纳平方欧氏距离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数、增加值和资产总量的产业集聚系数进行聚类处理,得目前中国制造业聚类分析谱系图如下(图12)。图12制造业聚类分析谱系图聚类分析谱系图表明,制造业集聚相像的省份可分为5个类别:第一类别:浙江、山东、广东、江苏;其次类别:上海、辽宁、河南、福建;第三类别:湖北、四川、河北、北京、天津、安徽、湖南;第四类别:新疆、甘肃、贵州、西藏、青海、宁夏、海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乘除法竖式计算练习题
- 土方分包合同范本-合同范本
- 《美容项目专业知识》课件
- 《医院急诊科的管理》课件
- 届每日语文试题精练
- 更新采伐公路护路林许可申请表
- 《家用医疗用具使用》课件
- 金融产业电话理财顾问绩效总结
- 快递公司保安工作总结
- 医疗器械行业安全工作总结
- 乒乓球教案完整版本
- 2024年重庆公交车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
- 银行解押合同范本
- 2024-2030年中国纹身针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每课教学反思
- 2024云南保山电力股份限公司招聘(100人)(高频重点提升专题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英语 Unit 1 You and Me 语法知识点复习提纲与学情评估测试卷汇编(含答案)
- 六年级期末家长会课件下载
- 煤炭托盘合作协议书
- 2024年重庆市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地理试卷(二)
- 大班春季班级工作计划下学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