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古代政治史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_第1页
2021年人教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古代政治史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_第2页
2021年人教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古代政治史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_第3页
2021年人教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古代政治史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_第4页
2021年人教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古代政治史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人教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古代政治史专项练习题

一、单选题

1.《礼记•礼运》里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今大道既隐,

天下为家。”这里面记载的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反映的历史变迁是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B.宗法制的形成

C.郡县制代替分封制D.井田制的瓦解

2.据殷墟甲骨文、商周金文等资料,商王朝朝廷的官职可分为最高政务、一般政务、宗教

文化、生产经济、军事等,地方则有侯、甸、男、卫等行政长官和基层行政官吏“族尹”。

这说明商朝

A.国家管理体制已日渐完备B.摆脱了神权对王权的制约

C.王权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D.职官分工合作且相互牵制

3.殷人祭祀祖先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取悦先王先公等获得庇护,与此相比,周人有明显

不同:“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

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商周祀祖制度的演变

A.反映出上古时期帝王创立祀祖制度旨在社会教化

B.表明商周等早期政权日益重视以神权维护世俗权

C.显示出早期宗法文化中越来越多的人文理性因素

D.推动了战国时期崇尚君主集权的法家思想的诞生

4.费孝通先生曾将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描述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按照……

有差等的次序形成的关系网络”。这种差序格局的结构方式普遍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之中。

其中,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是“差序格局”的模板,其他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

得其构造原则,如同乡关系、师徒关系、君臣关系等。据此可知,“差序格局”

A.产生于儒家三纲五常思想B.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

C.使先秦血缘政治得以延续D.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5.战国时期,有一位著名历史人物曾指出:治理国家应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

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这一主张的实行,打击了

A.奴隶主贵族B.商人

C.新兴地主D.农民

第1页共14页

6.秦统一后,秦郡的划分十分重视地理区域的作用,往往一郡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

每郡都以肥沃盆地或平原为核心而推广于四周之高原或山地。这样的划分客观上

A.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B.遵循“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

C.有利于古代经济的发展D.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经济控制

7.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一--公天

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更有利于皇帝集中权力

C.制度法令的统一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8.贺昌群在其《论两汉政治制度之得失》中说道:“汉末大一统帝国之解体,先由其政治

机构之崩坏,而后有外戚宦官之擅权,外戚宦官之祸愈烈,政治上之破坏愈大。”汉末外戚

宦官弄权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D.君主的权力受到了制约

9.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

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10.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

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材料说明孝文帝

A.开创了民族融合的新时代B.意在为学习汉文化寻找历史依据

C.旨在进一步神化封建皇权D.力图争取鲜卑贵族的拥护与支持

11.敦煌藏经洞文书中,记载了唐朝一男子给妻子的休书:“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

会及诸亲,各还本道。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

之主。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这反映出

A.唐朝社会的离婚率比较高B.中国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

C.唐朝社会相对宽容、开放D.唐朝深受传统儒家婚恋观念的影响

12.隋唐时期,御史与谏官相辅相成的监察制度体系臻于完备。宋以后,谏官制度逐渐衰微,

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以御史与谏官制度合一的、以督察院为主体的单一监察制度体系。可见古

代监察体系的演变

A.缓和了官员内部的矛盾B.保障监察权力的高效运作

第2页共14页

C.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D.与专制权力的强化相一致

13.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十年寒

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所说的这项制度是什么制度?

A.行省制度B.科举制度

C.皇帝制度D.君主专制制度

14.宋代在大理寺和刑部断、覆(议)程序之外,又增加了一个由审刑院负责的详议程序.

审刑院置详议官专门详议经大理寺和刑部断、覆过的案件,再申报皇帝裁决,皇帝裁决的命

令下付中书省,如无不当,即颁下执行。其有不当,由宰相再次奏闻。据此可知,宋代的司

法审判程序

A.保证了司法权集中于中央B.体现出司法审判的严谨性

C.旨在消除司法行政化现象D.束缚了司法官员的积极性

15.雍正四年初有军机处时,仅为西北两军设,皇帝明其便利隐秘,但其权仍小,为户部一

分支下属。至八年时专管军务,而十年成立军机处时已要求知会(即以文书的形式告知)各

省。这表明军机处

A.可以避免大臣专权B.与内阁的地位相当

C.逐渐成为中枢机构D.已失去其绝密特性

16.乾隆时规定:到退休年龄,主动申请退休,获准退休后级别不变的官员,可以“食全俸”;

没有到退休年龄,但在考核中发现年老有病,朝廷可以特批退休,但即便获准级别不变,也

只能“食半俸”;被朝廷勒令退休的官员,就不能享受任何食禄了。此规定

A.利于增强政府机构的活力B.保证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C.对官吏体制作出法律规范D.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7.古代雅典法律规定任何公民都必须参与党争,拒绝参与者将受到处罚;它还规定每个公

民必须用一生当中的一年时间担任公众仲裁人的职务。这主要说明,古代雅典民主

A.以牺牲公民个人自由为代价B.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公民成为党争和争讼的主体D.真正实现了多数人的民主

18.梭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抽签选举绝大多数国家官职,就是先由各大行政单位(当时

称部落)投票预选出各官职的候选人,然后再进行二级选举,在候选人之间差额抽签产生各级

公职人员。以执政官为例,当选人数与候选人数比例为1:3。这一选举法

A.维护了贵族统治地位B.完善了权力运行机制

C.未采用财产资格限制D.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

第3页共14页

19.雅典的公民被称为自由民,也就是脱离了生产劳动的公民,他们不用关心生产的事,他

们虽然利用这个自由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但在这自由的背后是更多人的不自由。雅典的民主

制有着这样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创造自由的人没有自由,而有自由的人不创造自由。作者

意在阐明雅典

A.经济发展水平落后B.民众思想深受束缚

C.民主制的衰落根源D.政治生活特色鲜明

20.古代雅典城邦主张“用体育锻炼出儿童健美的体格;用美育发展儿童的行为美、语言美;

用德育剔除儿童心中的邪念,使他们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巨大的毅力;用智育使儿童获得真正

有用的学问,成为身心既美且善,和谐发展的人。”该教育理念

A.维护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B.提高了雅典所有民众的文化素养

C.抑制了公民个人自由意识D.反映了民主政治对公民素养的要求

21.意大利法学家维柯把罗马法看成“诗”“歌”,即法律是用一些暗含事实真相、具有公

文程式般的面具来表达。“这些公文程式,由于有些什么字和用多少字都有严格的规定,不

能加、不能减、不能改,它们把这种公文程式叫做诗或歌。”据此可知,罗马法

A.具有人文主义特征B.追求法律严谨公正

C.蕴含着自然法理念D体现罗马公民意志

22.马克思、恩格斯谈及罗马法时指出:“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

和商业方面引起进一步的结果,因为他们的整个生产方式没有改变。……当工业和商业一起

初在意大利,随后在其他国家一一进一步发展了私有制的时候,详细拟定的罗马私法便又立

即得到恢复并取得威信。后来,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起来,君主们开始照顾它的利益,以便借

助资产阶级来摧毁封建贵族,这时候法便在所有国家中•始真正地发展起来了。”其所阐述

的是

①罗马法对近代资产阶级法律的影响②罗马法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的私法规则不够完善

③生产方式的变化使罗马法私法精神得到激发④罗马法积累了一整套灵活务实的治国经验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二、非选择题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

第4页共14页

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

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西欧)在封建主义制度下,没有一个人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国王和百姓、领主

和封臣都共守一种契约。每个人都对他人负有某种义务。如一人违约,义务也就中止。如果

一个封臣拒绝履行他应尽的义务,国王有权强制执行。如果一个国王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

臣们也可以联合起来反对他,封臣们组成国王的议事会,国王应按封臣们的劝告行事。如果

封臣们认为国王滥用他的权力,可以对他进行限制。

一一(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很多现代中国的作者,称之为“封建社会”,并且以此将它与欧洲的feudalsystem

相比拟,其结果总是尴尬。欧洲之feudalsystem被称为feudalism起源于法国大革命之后,

当日作者以此名词综合叙述中世纪一般政治及社会特征,并未赋予历史上的意义……征之中

国传统文献,“封建”也与“郡县”相对,所以将汉唐宋明清的大帝国、中央集权、文人执

政、土地可以买卖、社会流动性大的郡县制度称为封建,更比拟为欧洲的feudalsystem,

就是把写历史的大前提弄错了。

——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朝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及其成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封建制度的特征对近代西欧政治发展的影响。

(3)概括材料三中作者的观点,并对该观点进行简要论证。(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绥绶,掌副丞相,有两丞相,秩千石,一曰中

丞……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一一《汉书•百官公卿表》

材料二唐朝建立了另一套更有效的谏官系统,虽然谏官以皇帝为监察对象,把皇帝当作为

国家最高官吏,对传统的以法治官,不失为一项重大突破。谏官,职能为对君主言行等违失

进行直言直谏,劝使其改正错误。……谏官系统作为皇帝的监察镜,及时纠正不少决策错误,

第5页共14页

避免祸国殃民之政。虽受到皇帝和谏官自身政风的局限制约,但其监察功能是无容置疑的。

一一李孔怀《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明清时,中央集权达到顶峰。同样,对官员的监察制度也达到了顶峰。明改御史台

为都察院,又罢谏院,设六科给事中,独立于六部。科道并立,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同

时设督抚,各省的提刑按察司也有监察权,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可谓严密。清朝,科道

合一,地方依明制。同时,制定了我国古代最完整的监察法典《钦定合规》。至此,中国古

代监察制度达到了顶峰。

——杨鸿年、欧阳鑫《中国政制史》

材料四权力应当是居于制度、法律之下,权力应当是相对被动和受控制的。遗憾的是,中

国传统的人治政治,造成权力无限、为所欲为的后果。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方面政治制度与法

制十分发达,一方面却是贪污腐败盛行的矛盾现象的总根源。王亚南先生甚至认为,一部二

十四史就是一部贪污史。

一一曾小华《强力与无奈一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政治分析》

(1)据材料一,归纳御史大夫的地位与职能。

(2)据材料一、二,唐朝的监察制度相对于秦汉有何突破?

(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监察制度达到顶峰的表现。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发展到顶峰的清代监察制度为何不能肃

清官员贪腐?

2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

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

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

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正因为我们的政治生活是自由

而公开的,我们彼此间的日常生活也是这样的。

——节选《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人民应该是权力的主人,但他们必须聘用比他们更能干的仆人。萨托利曾言:我

第6页共14页

们只有在选举的时候才能发现自己担当统治的“民”……这种由选举产生的人民的代表主政,

无疑大大提高了政府的智慧水平……孟德斯鸠更明确、完整的提出三权分立原则,立法、行

政、司法权如果不分别由不同的机关和人来掌握并在相互之间彼此制衡,公民自由就完了。

1787年美国的开国元勋们运用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学说,在历史上第一次以宪法

典的方式出色地构建了一个分权制衡的政体,为其他国家树立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典范。

一一叶海涛《共和主义:从古典到现代的婿变》

材料三“自然法为人神共有,人类既然是自然创造的,被赋予了正确的理性,也赋予了正

确的法律”。“它不会在罗马立下一条规矩,在雅典定下另一条。它更不会今天立下一条规矩,

明天另立一条。”“并非所有的法律都是好的、善的。判断一个法律的好与坏,或者说判断一

个法律是否是真正的法律,并非看其是否是以元老院的决议抑或是以人民大会的决议形式通

过的法律。”

——西塞罗《论共和国》

材料四“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契约为一种合意,依此合意,一人或数人对于其它一人或数人负担给付、作为或不作为的

债务;”

“任何行为使他人受损害时,因自己的过失使损害发生之人,对该他人负赔偿的责任。”

一一《法国民法典》

材料五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

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

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制的基本要义。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所述民主政治有何不同?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

(3)根据材三分析西塞罗阐述的自然法的特点,根据材料四指出《法国民法典》是如何体

现自然法原则的。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实现“依法治国”谈谈你的看法。

第7页共14页

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夏朝时期禹传位予启,中国古代从“天下为公”发展到“天下

为家”,反映的历史变迁是世袭制代替禅让制,A项正确;商周时期实行的宗法制,不是

“天下为家”的开始,B项错误;郡县制代替分封制体现的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不是

家天下取代公天下,C项错误;井田制的瓦解体现的是土地制度的发展,不是政治制度的变

革,D项错误。

2.【答案】A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商王朝的中央和地方的管理体制较为健全,A正确;先秦时期的政治

特点之一是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B排除;C说法片面,排除;材料未涉及相互牵制问题,D

排除。故选A。

3.【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来看,周代的祭祀活动不仅仅是为了祈祝祖先荫庇后世,更重要是的是从

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总结出的制度与规范,这对于王朝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人文因素的

体现,故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社会教化”;B选项没有理解材料中的

真实含义;D选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结论。

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其他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得其构造原

则,如同乡关系、师徒关系、君臣关系”结合所学可知该制度为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宗法制

度,宗法制度明确了尊卑等级,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秩序,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故B

项符合题意。A项,宗法制度先于儒家思想产生,排除。C项,宗法制度后来遭到破坏,故

排除。D项,宗法制度是社会等级形成的根源,而非表现,排除。

5.【答案】A

【解析】材料“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

反映了论功行赏的思想,这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故A正确;材料与商人无关,故

B排除;李悝变法有利于新兴地主,故C排除;材料也无法体现打击农民的主张,故D排除。

故选Ac,

6.【答案】C

第8页共14页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往往一郡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每郡都以肥沃盆地或平原为核

心而推广于四周之高原或山地”,结合所学可知,这样划分是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也促

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A项中“消除”表述有误,不能消除隐患,故A项错误;

“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是元代行省制,故B项错误;郡县制是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也包

括经济方面,故D项错误。

7.【答案】D

【解析】本题实际上是考查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分封制下,爵位和官职世代相传,即实

行世袭制。而郡县的行政长官郡守和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官吏任免的标准

是才干政绩。故地方政治权利向一般平民开放,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即材料中所谓“公

天下”。故最佳选项为D项。

8.【答案】C

【解析】专制主义制度下皇帝权力至高无上,为防止大臣擅权,往往重用亲信,一旦皇帝昏

庸或年幼,容易造成大权旁落,出现外戚干政、宦官专权。故答案为C项。AB项不符合史

实,排除;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9.【答案】B

【解析】材料信息说明东汉察举制选官标准是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高低,而能

达到这些标准的只能是地主阶级,东汉后期演变成门阀士族,这就促使了社会阶层的固化,

故B正确;A项是在汉武帝时,故错误;C项指的是科举制,故错误;郡县制的基础是中央

集权制度,九品中正制不利于中央集权,故D错误。

10.【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孝文帝认为黄帝以土德之瑞称王鲜卑族谓“土”为“拓”谓

“后”为“跋”故以“拓跋”为姓,称拓跋氏,意即黄帝的后代,这反映出孝文音为改革姓

氏寻找依据,进而学习汉族文化,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民族融合和神化皇权,故

AC项排除;材料没有提出孝文帝与鲜卑贵族之间的关系,故D项排除。

11.【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唐代妇女离婚后可以再行婚配,并被社会接受,因此唐朝社会相

对宽容开放,故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仅依据一份休书无法判断出唐朝社会离婚率较高;

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唐代妇女可以离婚和再婚,体现出唐代妇女地位较高;

D选项错误,传统儒家思想讲究“三从四德”,妇女地位低下,因此唐朝受传统儒家婚恋观

念影响较小。

第9页共14页

12.【答案】D

【解析】结合题意可知宋代以后,谏官制度逐渐衰微,到明清时期谏官与监察制度合一,形

成单一的监察体系,这与专制权力强化的趋势相一致,故选D项;A项材料没有涉及;监察

体系逐渐向单一发展,并不能说明效率的提升,故B、C两项错误。

1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平民百姓可以参加科举考试,金榜题名,故B项正确;行省制度是

地方管理制度,排除A;君主专制制度包括皇帝制度等,主要强调集权、专制,排除CD;

14.【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可知,材料所述宋代司法审判程序有利于减少司法审判失

误,从而体现出司法审判的严谨性,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描述的是中央内部司法审判程序,

不涉及地方,A项错在“集中于中央据材料信息可知,司法审判仍受中书省等的影响,因

此未消除司法行政化现象,C项错误;据材料信息无法看出司法官员的积极性受到束缚,D项

错误。

15.【答案】C

【解析】A避免大臣专权,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依据材料“至八年时专管军务,而十年成

立军机处时已要求知会(即以文书的形式告知)各省”可知军机处权力在逐渐增大,故C正确.

内阁始终的处在有职无权的境地,故排除B.军机处本身就不是绝密的,故排除D。.

16.【答案】A

【解析】退休才能让新鲜的血液进入政府,才能利于增强政府机构的活力,选A是符合题意

的,正确;封建政府谈不上决策的科学性,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是对官吏退休做出法

律规范而非对官吏体制作出法律规范,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君主专制强化

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17.【答案】A

【解析】据题意可知,古代雅典民主制度中规定公民必须参与政治,但这种做法也对公民产

生了限制,实际上牺牲了公民的个人自由,故选A;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少数人的民主,

不可能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排除B;“公民成为……主体”的说法是对材料的过度解读,

排除C;古代雅典民主始终不是多数人的民主,排除D。

18.【答案】D

【解析】材料着重论述的并不是雅典实行抽签选举,而是在抽签选举之前实行差额选举,

这一举措明显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中所述选举措施,体现不出对贵族

第10页共14页

统治地位的维护,排除A项;权力的运行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不是着重讲

选举中的财产资格限制,C与题意不符。

19.【答案】C

【解析】材料表明,希腊公民的自由是以奴隶的不自由为代价的,因而这种自由只是一个阶

层的自由。雅典的民主制不可调和的矛盾是奴隶制本身所具有的,奴隶制是雅典民主政治衰

落的根源,故C项正确。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民众思想深受束缚,政治生活特色鲜明在材料

中没有体现,故ABD错误。

20.【答案】D

【解析】城邦强调儿童在体、美、德、智方面的和谐发展,有利于为城邦培养合格的参政公

民,故D项正确;题干中的“儿童”,不仅仅局限于贵族子弟,A项错误;受教育权是城邦

公民阶层享有的特殊权利,而不是所有人,B项错误;“个人自由”与城邦教育不冲突,也

没有抑制个人自由意识,C项错误。

21.【答案】B

【解析】材料“这些公文程式,由于有些什么字和用多少字都有严格的规定,不能加、不能

减、不能改”体现出罗马法的严谨、庄严,故B项正确:人文主义倾向于对人的个性关怀,

强调人性尊严,材料没有体现出,故A项排除;自然法反映的是公平、正义、自由、平等、

人权,与材料无关,故C项排除;罗马法体现的是贵族的利益,故D项错误。

22.【答案】B

【解析】材料信息是,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罗马私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取得威信,并伴

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罗马法在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真正发展起来.由此可知,生产方式

的变化使罗马法私法精神得到激发,罗马法对近代资产阶级法律产生了影响,故①③正确;

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出罗马私法规则不够完善,故②错误;材料和罗马法积累了一整套灵活务

实的治国经验无关,故④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ACD错误。

二、非选择题

23.【解析】(1)第一小问变化,依据材料一中“封建诸侯”“秦皇灭六国开统一之局”等信

息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角度回答;第二小问成因,结合所学从''秦

朝统一意义以及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和“政治、经济以及思想”的角度概括作答可知,秦扫

灭六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吸取先秦分封制的历史教训;为了维护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需要;

法家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11页共14页

(2)第一小问特征,依据材料二中“国王和百姓、领主和封臣都共守一种契约”可知西欧

封建制度不存在绝对的中央集权,据材料二“封臣们认为国王滥用他的权力,可以对他进行

限制”可看出有限制王权的思想。第二小问影响,依据材料二中“国王和百姓、领主和封臣

都共守一种契约。每个人都对他人负有某种义务。如一人违约,义务也就中止”“国王侵犯

了封臣的权力,臣子可以反对他”等信息可知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不利于中央集权,但对近

代欧洲宪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第一小问观点,依据材料三中“很所学者把它称为封建社会……结果总是很尴尬……

把写历史的大前提弄错了”等信息可以概括出作者对“先前时期封建社会划分观点持不同意

见”;第二小问论证,结合所学从“西欧封建社会的含义以及中国分封制下中央权力与秦朝

中央集权制的比较”的角度进行分析论证,做到论从史出,有理有据。

【答案】(1)变化: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

成因:秦扫灭六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吸取前代历史教训;为了维护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需

要;法家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

(2)影响:不利于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形成;有助于欧洲民主宪政的形成。

(3)观点:称秦汉以来的中国社会为“封建社会”是不恰当的。

论证:封建社会是对欧洲中世纪社会形态的一种概括。欧洲中世纪的封建社会更类似于实行

分封制的西周时期,即:没有形成君主专制制度,君主没有绝对的统治权;没有形成强有力

的中央集权,地方政府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故“分封制”通常也被表述为‘'封建制"。秦汉

以来,随着三公九卿、郡县制等一系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实行,君权日益得到强化,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也逐渐加强。

24.【解析】(1)第一小问地位,据材料一中御史大夫的地位是“掌副丞相”;第二小问职

能,据“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回答。

(2)唐朝监察制度的突破体现,据材料二“建立了另一套更有效的谏官系统”“以皇帝为监

察对象”“为对君主言行等违失进行直言直谏,劝使其改正错误”概括回答。

(3)明清监察制度达到顶峰的表现,据材料三“又罢谏院,设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