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说课_第1页
《春秋战国》说课_第2页
《春秋战国》说课_第3页
《春秋战国》说课_第4页
《春秋战国》说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变革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社会(一)课标一、教学背景

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高中历史应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分析百家争鸣的内涵及历史意义,建构社会变动、百家争鸣和战国变法之间的内在历史逻辑关系。初中《历史与社会》(二)学情(三)资源教学资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各版本教材参考资源:基本文献:《论语》、《孟子》、《韩非子》、《史记》等专著:冯友兰《中国哲学史》、钱穆《国史大纲》、

列文森《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等论文:知网相关论文二、教学主题:《大变革时代》时代变局经济领域:铁犁、牛耕水利工程井田制瓦解政治领域:分封制、宗法制瓦解诸侯争霸应变而鸣孔子:德治克己复礼老子:无为小国寡民墨子:兼爱非攻尚贤韩非:集权严刑峻法变法图强李悝变法商鞅变法重点重点难点……核心素养的达成三、教学目标

在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政治变动、诸子学说等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剖析其前后逻辑关系;根据时间和地图分析诸侯争霸和诸子百家的活动场域,运用史料分析百家争鸣的原因、内容和结果,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选择与结果;探寻百家争鸣的划时代意义,感受时代巨人为了建设更美丽家园所付出的努力。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1.时代变局2.应变而鸣3.变法图强四、教学过程大变革时代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公元前500年前后苏格拉底、柏拉图?释迦摩尼犹太教先知孟子荀子韩非墨子庄子管仲屈原老子李悝扁鹊孔子李斯鬼谷子孙子“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大宗小宗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宗法制战国铁口犁“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国语·晋语》战国时期铁器出土分布图生产工具进步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浸,百姓飨其利。

——《史记·河渠书》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华阳国志》周天子诸侯诸侯齐桓公—尊王攘夷晋文公—会盟天下秦穆公—独霸西戎楚庄王—问鼎中原宋襄公—春秋大义吴王阖闾—攻灭楚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春秋无义战”。——《孟子·尽心下》

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杂篇·天下》子曰:“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朴素辩证法: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政治观点:“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孟子见梁惠王(魏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梁惠王》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

——《孟子·离娄上》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章句下》公元前353年,桂陵之战,魏败于齐。公元前341年,马陵之战,魏太子魏申被齐军俘虏而死。公元前340年,秦国的商鞅领兵攻魏,俘魏大将公子卯。公元前330年,魏割河西地于秦。公元前328年,又割上郡十五县于秦。公元前323年,楚使柱国昭阳领兵破魏军于襄陵。梁(魏)惠王会不会接受孟子的观点?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杨朱(道家)、墨翟(墨家)之言盈天下。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孟子·滕文公》思考:孟子为何而“辩”?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小组选定一个学者,阅读材料回答:你所在学派主要观点是什么?你如何看待孟子的观点?捍卫学派,抨击你不认可的学派。碰撞儒家与墨家:关于爱人思想和礼仪的冲突儒家与道家:坚守旧的规则;重视变化儒家思想内部:孟子和荀子,关于性善、性恶道家、法家与儒家严刑峻法;自然无为;仁政儒家

孟子和荀子,分别主张性善、性恶,但认为“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墨家与儒家

都主张爱人道家与法家

关于变化思想的内在相通法家

韩非:法家“法术势”合一,继承了荀子的性恶论融合如果你是当时的王,你会选择哪家学说?为什么?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秦:商鞅变法楚:吴起变法韩:申不害变法魏:李悝变法齐:邹忌变法燕:乐毅变法李悝变法“食有劳而禄有功”,废除官爵世袭制。“尽地力之教”,增加田租收入。平籴(di)法,稳定农业经济。创设《法经》,维持社会秩序。——朱绍侯:《中国古代史》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重农抑商使商无得籴(籴,买也),农无得粜(粜,卖也)。农无得粜,则窳(音羽,惰也)惰之农勉疾。商不得籴,则多岁(多岁,丰年也)不加乐。多岁不加乐,则饥岁无裕利。无裕利,则商怯;商怯,则欲农。窳惰之农勉疾,商欲农,则草(荒地)必垦矣。重关市之赋(商品税),则农恶商,商有疑惰之心。农恶商,商疑惰,则草必垦矣。——《商君书·垦令第二》奖励耕战好恶者,赏罚之本也。夫人情好爵禄而恶刑罚,人君设二者以御民之志,而立所欲焉。夫民力尽而爵随之,功立而赏随之,人君能使其民信于此如明日月,则兵无敌矣。——《商君书·错法第九》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加强控制,推行县制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检举,监督。)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史记·商君列传》统一思想六虱:曰礼、乐;曰诗、书;曰修善、曰孝弟;曰诚信、曰贞廉;曰仁、义;曰非兵,曰羞战。国有十二者,上无使农战,必贫至削。十二者成群,此谓君之治不胜其臣,官之治不胜其民,此谓六虱胜其政也……是故兴国不用十二者,故其国多力,而天下莫能犯也。——《商君书·靳令第十三》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史记·商君列传》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儒家:忠孝节义;“独尊儒术”墨家:游侠精神、非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