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7期末考试模拟测试(三)-2022-2023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浙教版)_第1页
专题27期末考试模拟测试(三)-2022-2023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浙教版)_第2页
专题27期末考试模拟测试(三)-2022-2023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浙教版)_第3页
专题27期末考试模拟测试(三)-2022-2023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浙教版)_第4页
专题27期末考试模拟测试(三)-2022-2023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浙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27期末考试模拟测试(三)总分160分时间120分钟一、单选题(共20题;共60分)1.(2023·宁波模拟)在研究蹄形磁体周围磁场分布的实验中,在蹄形磁体上方放一块有机玻璃,在玻璃上撒一层细铁屑,轻敲有机玻璃,铁屑就按一定规律排列起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处为磁体的一个磁极B.b点的磁场比c点强C.根据铁粉的分布无法确定磁场的方向D.可用细铜屑代替细铁屑进行实验【答案】D【解析】A.根据图片可知,a处吸引的铁屑最多,则为一个磁极,故A正确不合题意;

B.b点的铁屑比c点多,说明b点的磁场比c点强,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根据铁屑的分布只能判断磁场的强弱,不能确定磁场的方向,故C正确不合题意;

D.铜屑不能被磁化,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2.(2023·宁波模拟)传统皮蛋的腌制用氧化铅(PbO),氧化铅中O的化合价为2,则其中Pb的化合价是()A.l B.2 C.+1 D.+2【答案】D【解析】在化学式PbO中,O的化合价为2,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x+(2)=0,解得:x=+2.故选D。3.(2023·西湖模拟)装修中的甲醛污染引发了民众的关注。目前科学家发现,甲醛(CH2O)在纳米TiO2的作用下,可发生下列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醛分子是由碳原子、氧原子和氧分子构成的B.甲物质的微观模型是C.纳米TiO2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D.产物一和产物二质量之比为44:18【答案】A【解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方程式是:CH2O+O2=光照纳米TiO2CO2+H2O。

A.根据化学式CH2O可知,甲醛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与氧原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甲物质的化学式为O2,则微观模型是,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纳米Ti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因此纳米TiO2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故C正确不合题意;4.(2023·定海模拟)生物体内有很多“桥梁”结构承担着运输的功能,如图所示,甲乙分别为人体和植物体内的有关物质运输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中的物质主要通过血管运输B.脐带是胎儿和母体物质交换的场所C.③主要是有机物,依靠筛管运输D.④主要是水和无机盐,依靠导管运输【答案】A【解析】A.①②中的物质主要通过血管运输,正确,胎儿从母体中获取营养物质和氧气;把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和母体,A正确;

B.胎盘是胎儿和母体物质交换的场所,B错误;

C.④主要是有机物,依靠筛管运输,植物叶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进行运输,C错误;

D.③主要是水和无机盐,依靠导管自下而上运输,D错误;故答案为:A.5.(2023·衢州模拟)国产化5G通信芯片用最新一代碳化硅衬底氮化镓(GaN)材料试制成功,打破国外的垄断。已知Ga元素某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1,中子数为45,则该G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14 B.31 C.45 D.76【答案】B【解析】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镓质子数为31,则核外电子数也为31;故选B。6.(2023·西湖模拟)2022年2月4日冬季奥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国际奥委会严禁运动员服用兴奋剂。可卡因是一种兴奋剂,其化学式C17H21NO4,有关可卡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卡因是由C,H,O,N这4种元素组成的B.可卡因含有43个原子C.可卡因属于无机物D.可卡因由17个碳原子、21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4个氧原子构成【答案】A【解析】A、可卡因是由C,H,O,N这4种元素组成的,符合题意;

B、可卡因由分子构成,一个分子含有43个原子,不符合题意;

C、可卡因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D、可卡因由分子构成,其一个分子由17个碳原子、21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4个氧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故选A。7.(2023八下·龙湾期中)我国航母将采用自行研制的电磁弹射器。电磁弹射器的弹射车与飞机前轮连接,并处于强磁场中,当弹射车内的导体通以强电流时,舰载机受到强大的推力而快速起飞。电磁弹射器工作原理与下列实验原理一致的是()A.B.C.D.【答案】B【解析】根据“当弹射车内的导体通以强电流时,舰载机受到强大的推力而快速起飞”可知,电磁弹射器的工作原理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

A.当导线中有电流经过时,小磁针的指向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A不合题意;

B.闭合开关后,通过电流的导体棒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故B符合题意;

C.闭合开关后,通过两个电磁铁的电流相同,线圈匝数多的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更多,说明电磁铁的磁场强弱与线圈匝数有关,故C不合题意;

D.闭合开关后,当导体棒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故D不合题意。故选B。8.(2023·拱墅模拟)雪衣藻是一种生活在高原极地的单细胞藻类植物。雪衣藻原本绿色,在阳光照射下会产生多种红色色素,可吸收更多热量来融化周围的雪。则雪衣藻()A.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B.可以通过叶这一器官进行光合作用C.产生的多种红色色素存在于细胞核中D.大量繁殖对极地环境的保护极为有利【答案】A【解析】A.雪衣藻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正确;

B.雪衣藻属于藻类,没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所以不可以通过叶这一器官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

C.产生的多种红色色素存在于液泡中,遗传物质在细胞核中,所以C错误;

D.大量繁殖对极地环境的保护是不利的,因为某一物种的大量繁殖不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D错误;故答案为:A.9.(2023·拱墅模拟)小乐用如图所示模型模拟吸烟,直观地认识吸烟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多次挤压塑料瓶后发现笔管和面巾纸卷被熏黄,塑料瓶中残留着大量烟雾。下列分析和推理合理的是()A.笔管、塑料瓶依次模拟了肺和气管B.挤压塑料瓶用于模拟吸气过程C.吸烟对呼吸道没有任何影响D.呼气时肺内的有害气体并不能全部排出【答案】D【解析】A.笔管、塑料瓶依次模拟了气管和肺,A错误;

B.塑料瓶模拟了肺,挤压塑料瓶使其体积变小,里面的气压变大,所以用于模拟呼吸过程,B错误;

C.吸烟对呼吸道有影响,会使呼吸道容易受到里面某些物质的刺激,可能会造成气管炎,支气管炎等毛病,C错误;

D.实验过程中,无论挤压力度和次数如何变化,塑料瓶中残留着大量烟雾,这说明呼气时肺内的有害气体并不能全部排出,正确;故答案为:D.10.(2022八下·浙江期中)已知MgSO3和MgSO4组成的混和物中含镁为21%,则含氧约为()A.24% B.28% C.51% 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MgSO3、MgSO4组成的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1%,

设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

Mg元素质量:S元素质量=24:32=21%:x;

解得:x=28%;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121%28%=51%。故选C。11.(2023·萧山模拟)现在已经实现了4680无极耳电池的量产,可以让电动汽车价格更低性能更高。其中一项技术突破是阳极材料用硅代替了石墨,相关信息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硅是一种金属元素B.硅比碳多8个质子C.与其他元素根本区别是中子数不同D.碳相对原子质量是12.01克【答案】B【解析】A、硅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硅比碳多14-6=8个质子,符合题意;

C、与其他元素根本区别是质子数不同,不符合题意;

D、碳相对原子质量是12.01,不符合题意;故选B。12.(2023·萧山模拟)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备CO2的实验中,下列装置图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ABCD实验目的制备CO2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干燥CO2排空气法收集CO2装置图A.A B.B C.C D.D【答案】D【解析】A、制备二氧化碳利用不需加热,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和氯化氢都会发生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除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不符合题意;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利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导管要长进短出,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利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要长导管进气,符合题意;故选D。13.()下图是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纵切装片时所获得的图像,对其判断及主要特征分析错误的是()A.根毛细胞,表皮细胞向外突出B.伸长区细胞,细胞核很大C.分生区细胞,细胞排列紧密D.根冠细胞,细胞壁较薄【答案】B【解析】A.根毛细胞,表皮细胞向外突出,A正确;

B.伸长区细胞,细胞核很小,B错误;

C.分生区细胞,细胞排列紧密,C正确;

D.根冠细胞,细胞壁较薄,外层细胞排列比较疏松,内部细胞小、排列紧密,D正确;故答案为:B.14.()氯气(Cl2)和氧气(O2)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与甲烷(CH4)反应。已知O2和CH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CO2和H2O,由此推断Cl2和CH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可能是[联想氯气(Cl2)和氧气(O2)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A.CCl4和HCl B.CCl4和H2 C.CH2Cl2和H2 D.C和HCl【答案】A【解析】氧气和甲烷反应是生成的两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可以判断氯气和甲烷反应的生成物中也应该都含有氯元素,即形成碳和氯的化合物,以及氢和氯的化合物。

在光照条件下,氯气能取代甲烷中的氢原子生成氯代烃和氯化氢,如果氯气和甲烷充分反应后,则甲烷中的所有氢原子被氯气取代,则生成四氯化碳,同时还有副产物氯化氢。故选A。15.(2023·舟山模拟)图示为有关氧气的知识结构图(部分反应条件省略),参加反应的氧气为足量。下列相关说法合理的是A.用反应①制造氧气时,MnO2B.②③两种方法制取氧气时,都不需要检查气密性C.①②③都是分解反应D.空气中,Fe会与O2【答案】C【解析】A、用反应①制造氧气时,MnO2是催化剂,不符合题意;

B、②③两种方法制取氧气时,都需要检查气密性,不符合题意;

C、①②③都是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16.(2023·舟山模拟)如图为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大棚植物的叶表皮结构,下列有关气孔开闭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孔开放的数量影响蒸腾作用,不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b中水分的吸收能使a关闭,b中水分的散失使a打开C.陆生植物下表皮气孔数多于上表皮,既有利于光合作用又保持了水分D.气孔开闭能影响植物表面温度,不能影响水分的吸收和运输【答案】C【解析】A.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门户,气体指的是氧气、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所以气孔开放的数量影响蒸腾作用,同时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A错误;

B.a是气孔,b是保卫细胞,保卫细胞吸水时,细胞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时,气孔关闭;

C.陆生植物下表皮气孔数多于上表皮,既有利于光合作用又保持了水分,C正确;

D.气孔是植物体蒸腾作用失水的门户,气孔开闭会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蒸腾作用会促进水分的吸收以及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还能影响植物表面温度,所以D错误;故答案为:A.17.(2023·温州模拟)竹笋是竹子的根状茎上发出的幼芽,竹子中的物质X由叶运输到竹笋(如图),则下列关于物质X和运输结构判断正确的是()选项物质X运输X的结构A有机物韧皮部B有机物木质部C无机盐韧皮部D无机盐木质部A.A B.B C.C D.D【答案】A【解析】根据箭头自上而下,说明是有机物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进行运输,A正确。故答案为:A18.(2021八下·诸暨期中)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迟煤燃烧的时间B.如图a,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C.燃烧一定有发光、发热的现象D.由图b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能用二氧化碳灭火【答案】C【解析】A.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反应更充分,速度更快,故A错误;

B.如图a,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火焰可以给火柴梗进行加热,故B错误;

C.燃烧一定有发光、发热的现象,故C正确;

D.由图b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能够和二氧化碳反应,因此不能用二氧化碳灭金属镁的火灾,故D错误。故选C。19.如图所示,将一截两端不封口的玻璃管,一端系上一个小气球,另一端穿过双孔橡皮塞,橡皮塞和一个U形管相连,向一个盛满二氧化碳的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迅速塞紧橡皮塞。观察到的现象是()A.气球没有明显变化,打开止水夹后,U形管中的水位右高左低,气球膨胀变大B.气球膨胀变大,打开止水夹后,U形管中的水位左高右低,气球又瘪下去C.气球膨胀后又瘪下去,打开止水夹后,U形管中的左右水位不变D.气球比原来更瘪了,打开止水夹后,U形管中的水全部进入到锥形瓶中【答案】B【解析】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从而使锥形瓶内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气球内空气增多,体积膨胀。打开止水夹后,U形管左边压强减小,那么左边的水柱高度上升,右边高度下降。由于锥形瓶内气体体积减小,因此压强会增大,导致气球内的空气被挤压一部分出去,即气球又瘪下去了,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20.(2022八下·柯桥期中)下列的四幅图,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甲所示,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将小磁针移走,该磁场消失B.如图乙所示,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时用到了控制变量法C.如图丙所示,闭合开关后,仅对调磁体的N、S极,导体的运动方向不变D.如图丁所示,闭合开关,只要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电路中就一定会有感应电流【答案】B【解析】A.磁场是客观存在的,小磁针的作用是反映磁场的存在,则小磁针拿走后,磁场不会消失,故A错误;

B.探究电磁铁的磁场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时,需要控制线圈匝数相同而改变电流大小,使用了控制变量法,故B正确;

C.闭合开关后,对调磁体的N、S极,则磁场方向发生改变,那么导体的受力方向改变,运动方向改变,故C错误;

D.只有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D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共6题;共24分)21.(2023八下·新昌期中)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的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可能导致人体缺氧窒息。血红素是血红蛋白分子上的主要稳定结构,为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的辅基,其分子式是C34H32N4FeO4。请回答下列问题:(1)一个血红素分子中含有个原子。(2)血红素分子中C、H、N、Fe、O五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答案】(1)75(2)34:32:4:1:4【解析】(1)根据化学式C34H32N4FeO4可知,血红素分子中含有34个C原子、32个氢原子、4个氮原子、1个Fe原子和4个O原子,则含有原子个数为:34+32+4+1+4=75.

(2)根据化学式C34H32N4FeO4可知,血红素分子中含有34个C原子、32个氢原子、4个氮原子、1个Fe原子和4个O原子,则C、H、N、Fe、O五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34:32:4:1:4。22.“悬浮灯泡”能够悬浮发光,如图甲所示。图甲中的下部基座内有一个线圈(送电线圈)和铁芯组成的电磁铁,而灯泡内部有闭合线圈(受电线圈)连接的LED灯和磁铁,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1)想让灯泡悬浮得更高,应该将滑片P向(选填“左”或“右”)移动;(2)乙图中电源左侧为(选填“正”或“负”)极。【答案】(1)左(2)负【解析】(1)当灯泡悬浮在空中时,磁力和重力相互平衡;想让灯泡悬浮得更高,就要增大电磁铁的磁力,即增大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减小变阻器的电阻,那么滑片P应向左移动;

(2)受电线圈的下端是S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送电线圈的上端是S极,下端是N极;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大拇指指向下端,四指指向向左,那么线圈上电流向左,即电源的右端是正极,左端是负极。23.(2023八下·吴兴期中)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1)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A.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B.分子变小了C.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2)变化Ⅰ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答案】(1)C(2)化学变化【解析】(1)在变化II中,气态的水变成液态的水,发生液化现象,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变化的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故选C。

(2)在变化I中,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变化。24.(2023八下·杭州月考)如图是小明按时间顺序梳理的电与磁相关知识结构图,请你补充完整。

【答案】指南针(或司南);奥斯特;电磁感应【解析】①中国古代人民发现磁体具有指向性,据此发明了指南针(或司南);

②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点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应用为电磁铁;

③英国的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应用为发电机。25.(2022八下·丽水期末)青田石产于丽水青田,其质地温润,色彩斑斕,硬度适中,是中国篆刻艺术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印材之一,青田石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SiO2)。请回答:(1)SiO2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价;(2)二氧化硅与焦炭反应能制取粗硅,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为:2C+SiO2高温__2X+Si,则X的化学式为【答案】(1)+4(2)CO【解析】(1)在SiO2中,O的化合价为2,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x+(2)×2=0,解得:x=+4。(2)根据方程式2C+SiO2高温_26.(2022八下·金东期末)浙江省第十七届运动会于2022年11月在金华举行,为响应“韵动浙江,和美金华”的号召,本学期小金坚持健康慢跑锻炼。如图是小金体内的部分结构或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奔跑中,小金的呼吸频率和深度会增加,当进行吸气过程时,对应图甲中的;(2)小金在跑步过程中吸入的氧气,在图乙中的[④](填名称)内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答案】(1)①(2)肺泡【解析】(1)进行吸气过程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故当进行吸气过程时,对应图甲中的①。

(2)肺泡内的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故小金在跑步过程中吸入的氧气,在图乙中的[④]肺泡内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三、实验探究题(共6题;共44分)27.(2023八下·龙湾期中)1820年,奥斯特用铂丝连接伏打堆(相当于电源)的两端,铂丝水平沿南北方向放置,下方放置一个被玻璃罩封闭的小磁针。闭合电路后,小磁针发生了轻微的偏转,如图甲所示。他做出以下猜想:猜想一:可能是因为电流使导线产生了热,加热玻璃罩内的空气,引起了对流,从而导致小磁针的偏转。猜想二: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导致小磁针的偏转。奥斯特通过实验很快就否定了猜想一,又做了乙、丙两组实验。(1)请把猜想二补充完整:;(2)奥斯特通过在玻璃罩和上方的导线之间加入金箔、玻璃等介质,排除空气对流的影响,他仍观察到的现象,从而否定猜想一。(3)结合实验与所学知识,丙组中小磁针将(选填字母)。A.顺时针偏转,偏转角度比甲组更大B.顺时针偏转,偏转角度比甲组更小C.逆时针偏转,偏转角度比甲组更大D.逆时针偏转,偏转角度比甲组更小【答案】(1)电流产生了磁场(2)小磁针保持原来的偏转角度几乎不变(3)A【解析】(1)将小磁针放在条形磁铁附近时,小磁针的指向会发生变化,因此猜想二为:可能是因为电流产生了磁场,从而导致小磁针的偏转。(2)奥斯特通过在玻璃罩和上方的导线之间加入金箔、玻璃等介质,排除空气对流的影响,他仍观察到小磁针保持原来的偏转角度几乎不变的现象,从而否定猜想一。

(3)比较甲和丙图可知,二者电源的正负极方向相反,则通过导线的电流方向相反,那么电流产生磁场的方向相反,则小磁针受到磁力的作用方向相反,即丙中小磁针沿顺时针方向偏转。

相同长度的粗铂丝比细铂丝电阻更小,则电流更大,那么丙中电流产生的磁场更强,小磁针偏转角度更大。故选A。28.(2022八下·新昌期末)学习KClO3的分解反应后,小马对该反应的催化剂产生了疑问:除了MnO2,其他物质能做这个反应的催化剂吗?他将几种不同的物质分别放入KClO3中,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如图装置完成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编号KClO3质量/g加入物质加入物质质量/g收集50mLO2所需时间/s实验15171实验25Fe2O30.558实验35MnO20.549实验45KCl0.5154请据此分析:(1)设置实验1的目的是。(2)实验中,小马是通过测量收集50毫升氧气米比较3种物质的催化效果。(3)由实验1和实验4可知,氯化钾(选填“有”或“无”)催化作用。(4)用实验1继续收集50毫升氧气,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秒,这是因为反应生成的加快了反应。【答案】(1)对照(2)所需时间(3)有(4)氯化钾【解析】(1)设置实验1的目的是对照。

(2)实验中,小马是通过测量收集50毫升氧气所需时间来比较3种物质的催化效果。

(3)比较实验1和4可知,加入氯化钾后,收集50mL氧气的时间比不加入催化剂时的时间短,即氯化钾对实验有催化作用。

(4)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则用实验1继续收集50毫升氧气,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秒,这是因为反应生成的氯化钾加快了反应。29.(2023八下·舟山期中)许多科学发现从重视微小差异开始。科学家瑞利和拉姆塞正是重视氮气密度的微小差异,才最终发现了稀有气体氩气。材料一:1892年瑞利发现,在相同条件下,由空气中除去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灰尘后获得的氮气,其密度为1.2572克/升:出含氮化合物反应并除去水蒸气后获得的氮气(NH4NO2Δ__N2†+2H材料二:1894年4月瑞利和拉姆塞开始用如图装置进行“清除空气中氮气”的实验研究:在倒立圆底烧瓶内引入两根金属导线,通电使瓶中空气里的氧气和氮气生成氮的氧化物,用碱液来吸收生成的氮的氧化物和原有的二氧化碳气体。并从气体进口不断向瓶内补充氧气,使反应持续进行。材料三:瑞利和拉姆塞又设计了另一实验装置,将上述实验所得的气体干燥后,通过红热的铜粉来除去其中的氧气,得到少量的剩余气体,对剩余气体做光谱分析得知,这是一种未知的气体,并测得其密度约是氮气的1.5倍。1894年8月13日他们共同宣布:发现了一种未知气体,并命名为氩气。材料四:1898年拉姆塞等人利用不同的物质沸点不同,又发现了氪气、氖气、氙气。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与纯净氮气密度值更接近的是由获得的氮气密度值(填“空气中”或“含氮化合物反应”);(2)实验中不断向瓶内补充氧气的目的是;(3)在当时实验条件下,很难利用化学反应除去氩气,获知“未知气体”中还有其它气体存在,其理由是。【答案】(1)含氮化合物反应(2)将瓶中氮气完全消耗(3)氩气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未知气体”中的其他气体化学性质与氩气很接近【解析】(1)根据“两者密度差值虽小,却完全超出了实验误差范围。”可知,由空气中获取氮气的误差较大,而与纯净氮气密度更接近的是由含氮化合物反应的得到的。

(2)实验中不断向瓶内补充氧气的目的是:将瓶中氮气完全消耗。

(3)在当时实验条件下,很难利用化学反应除去氩气,获知“未知气体”中还有其它气体存在,其理由是:氩气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未知气体”中的其他气体化学性质与氩气很接近。30.(2022八下·金东期末)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将装有足量红磷的燃烧匙置于瓶内中间,并把装有足量白磷的燃烧匙浸没在蒸馏水下。图乙表示用氧气传感器测量的容器内氧气浓度变化曲线图。

用激光笔点燃红磷。[提出问题]红磷在烧瓶内熄灭后,瓶中是否有氧气剩余?[猜想假设]猜想;①有氧气剩余;②无氧气剩余。[定性验证]待装置完全冷却后,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用激光笔点燃白磷。(1)[得出结论]由此确认,猜想正确(填①或②)。(2)[反思交流]根据本实验可知:红磷燃烧后的的气体可以使白磷燃烧,说明足量红磷不能把装置中的氧气耗尽。根据这一结论,请判断教材中用“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是否可行:;(3)乙图中曲线DE段氧气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4)查阅资料,验证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可利用铁的缓慢氧化,将空气中氧气浓度消耗至0.2%。如图丙将足量细铁丝置于试管底部,并倒扣在装有水的烧杯中,足够长的一段时间后将会出现的现象是。【答案】(1)①(2)不可行(3)白磷燃烧消耗氧气,导致氧气浓度下降(4)细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试管中的液面约上升至试管中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处【解析】(1)根据“待装置完全冷却后,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用激光笔点燃白磷。”可知,红磷熄灭后,瓶子中的氧气并没有完全被消耗,则猜想①错误。

(2)由于红磷对氧气的消耗不够彻底,因此会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则教材中用“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不可行。

(3)乙图中曲线DE段氧气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白磷燃烧消耗氧气,导致氧气浓度下降。

(4)如图丙将足量细铁丝置于试管底部,并倒扣在装有水的烧杯中,足够长的一段时间后将会出现的现象是:细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试管中的液面约上升至试管中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处。31.(2022八下·杭州期末)我们可以利用如图一所示装置来比较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已知其他条件适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处气体的CO2浓度低于乙处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装置内,光由暗逐步调亮,测得甲处CO2量下降;光照强度与甲处CO2量的关系如图二,说明在ab段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3)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过如图三实验证实植物能更新污浊的空气,可有人于黑暗环境中重复他的实验却得出相反的结论:植物和动物“都会使空气变污浊”。从他们的实验和相关知识,你的观点是。【答案】(1)大于(2)变大(3)植物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光合作用的同时也进行呼吸作用。【解析】(1)甲处气体的CO2浓度低于乙处是因为发生光合作用消耗减少了,即此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

(2)装置内,光由暗逐步调亮,测得甲处CO2量下降;光照强度与甲处CO2量的关系如图二,说明在ab段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变大。(3)根据题意和图象内容知,植物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光合作用的同时也进行呼吸作用。32.(2022八下·安吉期末)某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通过测量一段新鲜柳树枝条的吸水情况来研究蒸腾作用(如图)。装置是连通的,并用白炽灯照射。请仔细研究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中右侧水槽中的清水是用来密封毛细玻璃管一端的。若不用水槽,改用橡皮泥密封,(选填“会”或“不会”)影响小气泡的移动。(2)若将装置移到高温且干燥的空气中,小气泡的移动速度变(选填“快”或“慢”)。(3)若将本实验装置放在高温且干燥的环境中,只通过减少叶片数量来观察实验过程中小气泡的移动,则本实验可以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否是。(4)前面实验项目完成后,小组同学又重新进行了一次实验,并将柳树枝条下的清水改成浓盐水,装置放在阴凉处,发现小气泡缓慢地向右移动,就此现象你的解释是。【答案】(1)会(2)快(3)叶(4)浓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柳树枝条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柳树细胞失水,使气泡右移【解析】(1)若不用水槽,改用橡皮泥密封,气体无法流动,会影响小气泡的移动。(2)决定小气泡移动速度的主要是柳树枝条的蒸腾作用。在高温及干燥的空气中,植物的蒸腾作用较快,故小气泡将快速地向左移动。

(3)若将本实验装置放在高温且干燥的环境中,只通过减少叶片数量来观察实验过程中小气泡的移动,则本实验可以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否是叶。

(4)将柳树枝条下的清水改成浓盐水,装置放在阴凉处,发现小气泡缓慢地向右移动,主要原因:浓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柳树枝条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柳树细胞失水,使气泡右移。四、解答题(共5题;共32分)33.(2022八下·龙湾期中)如图为某牙膏的部分标签,活性成分单氟磷酸钠的化学式为Na2PO3F,请计算下列问题:(1)单氟磷酸钠中氧元素与氟元素的质量比O:F=;(2)单氟磷酸钠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3)若牙膏中其它成分不含氟,则每支这种牙膏中,含Na2PO3F的质量为多少克?(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答案】(1)48:19(2)单氟磷酸钠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19×123×2+31+16×3+19(3)mF=200g×0.19%=0.38g;mNa2PO3F=mF/F%=0.38g/13.2%=2.9g;【解析】(1)根据化学式Na2PO3F可知,单氟磷酸钠中氧元素与氟元素的质量比O:F=(16×3):(19×1)=48:19;

(2)单氟磷酸钠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19×123×2+31+16×3+1934.(2022八下·龙湾期中)某科技兴趣小组制作了一个恒温孵蛋器,其箱内的温度要恒定在42摄氏度,图甲是其部分简化电路,R1是热敏电阻,其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U1=6伏,当线圈中电流达到30毫安时,电磁铁被吸下,线圈阻值忽略不计。(1)恒温箱的加热器应接在AB端还是CD端?。(2)温度恒定在40摄氏度,R0的电阻应该选多大?(3)制作完成后测试发现,该孵蛋器的温度恒定在42摄氏度,而不是40摄氏度,请你写出一种解决措施(具体数据不要求写出)。【答案】(1)CD(2)解:R总=U/I=6伏/0.03安=200欧;由图可知,当温度为40摄氏度时,R1=40欧;R0=R总R1=200欧40欧=160欧(3)换用阻值更小的定值电阻,(增加线圈匝数,将弹簧向右移动,增加电源U1电压,将电磁铁右移等)【解析】(1)根据图乙可知,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R1的阻值减小,而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增大,它的磁性增强,于是衔铁被吸下来,从而切断加热电路,因此恒温箱的加热器应该接再CD端。

(3)①当孵蛋器的温度恢复原来的40℃时,热敏电阻R1的阻值增大,根据R总=R1+R0可知,为了保持总电流不变,也就是总电阻不变,那么应该换用阻值更小的定值电阻。

②当孵蛋器的温度恢复原来的40℃时,而R1的阻值增大,根据R总=R1+R0可知,如果R0的阻值不变,那么总电阻变大。如果要保持总电流不变,根据U=IR可知,此时可以增加电源电压U1;

③当孵蛋器的温度恢复原来的40℃时,而R1的阻值增大,根据R总=R1+R0可知,如果R0的阻值不变,那么总电阻变大,则总电流变小,为了保持电磁铁的磁场强度不变,此时可以增加线圈匝数;

④⑤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当温度降低到40℃时,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减小,则电磁铁的吸引力减弱。为了保持将衔铁吸引下来,根据杠杆的平衡原理F1L1=F2L2可知,此时可以增大吸引力的力臂或减小弹簧的力臂,即弹簧右移或电磁铁右移。35.(2022八下·杭州期中)为了测定校舍建筑工地上石料中CaCO3的质量分数,该校某科学兴趣小组先将石料粉碎,然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