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东省高考模拟预测历史试卷(三)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4届山东省高考模拟预测历史试卷(三)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4届山东省高考模拟预测历史试卷(三)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4届山东省高考模拟预测历史试卷(三)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4届山东省高考模拟预测历史试卷(三)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2山东省2024届高考模拟预测试卷(三)历史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45分)1.截止到2000年,我国已发现的史前城址中绝大多数属于龙山文化时期,这些城址不同于普通聚落,而是地域性中心聚落,城墙的修建反映其防御强度不断增强。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A.出现了最早的城市形式 B.建立了森严的等级秩序C.形成了早期国家的形态 D.出现了早期的文明曙光〖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题目中龙山文化时期、地域性中心聚落、城墙修建、防御强度加强等信息体现出当时即将迈入文明社会门槛,D项正确;从题干中无法得出其是最早的城市,排除A项;题干中的材料并不能说明此时已经建立了森严的等级秩序,排除B项;早期国家形态的标志为阶级分化和强制性权力及军队、警察、监狱等暴力机构的出现等,我国夏朝进入早期国家形态,排除C项。故选D项。2.唐朝前期颁行《五经正义》,儒家经义统一。唐朝中叶,出现各种儒学“专门之学”,摆脱章句训诂传统,走向义理解经之路。这一变化说明儒学()A.出现重视思辨的倾向 B.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精神C.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D.关注个体内在精神的修养〖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唐朝前期儒家经义统一,唐朝中叶儒学摆脱章句训诂传统,走向义理解经之路,体现了儒学出现重视思辨的倾向,A项正确;材料内容未涉及佛教和道教等相关内容,不能得出“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精神”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变化说明儒学出现重视思辨的倾向,材料未体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排除C项;材料变化说明儒学出现重视思辨的倾向,未涉及个体内在精神修养,排除D项。故选A项。3.元代,舶商、海商成为从事海外贸易商人的专称,经营海外贸易的显赫家族有沙不丁、橄浦杨氏、泉州浦氏等。至元二十三年制定的“市舶则法二十三条”,涉及舶商、海商的条款占绝大多数。这体现了()A.统治者对海外贸易严格限制 B.私人海外贸易有了较快发展C.外贸收入是政府的重要财源 D.朝贡贸易是海外贸易的主流〖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元代私人海外贸易有了较快发展,为了规范海外贸易的发展,元代制定了“市舶则法二十三条”,B项正确;元代制定涉及舶商、海商的条款法则,但材料未体现其内容,不确定“统治者对海外贸易严格限制”,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元代财政状况,不能说明外贸收入是政府的重要财源,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朝贡贸易的发展情况,不能得出“朝贡贸易是海外贸易的主流”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4.下表是1600—1812年清朝的农业生产和人口统计表。这主要说明当时()年份总人口(千人)农业人口(千人)耕地农业人口人均粮食(斤)总面积(千亩)农夫人均(千亩)总额净额余额16001200009720072546427.5217658194691766200000170000103610925.2217007894391784300000255000100935416.7511225211711812350000297500105043614.941012470120A.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B.资源危机日益突出C.农业人口迅速膨胀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00—1812年清朝(中国)。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清代的人均土地数目和人均粮食数量不断下降,说明资源危机日益突出,B项正确;材料中人均土地数目和人均粮食数量不断下降,不能体现农耕经济高度发展,排除A项;“农业人口迅速膨胀”只体现了材料的部分内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主要说明当时资源危机日益突出,未体现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排除D项。故选B项。5.魏源认为,英夷国律例,凡他国商携违禁货物入境者,罚其货价三倍。是即科以彼国之法,亦无可辞。其非因缴烟土而停贸易又明矣。这反映出魏源()A.把师夷长技延伸到政治领域 B.肯定了近代西方的法律制度C.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 D.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夷狄观念〖答案〗B〖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魏源认为英国法律中对于携带违禁物品进入英国的,罚其货价三倍,这是参照他国做法实行的,属于国际通行做法,因此收缴鸦片并非英国停止和中国贸易的理由,由此可见,魏源希望参考英国的做法来解决贸易纠纷,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西方的法律制度,B项正确;材料内容并未提及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排除A项;林则徐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排除C项;从称呼上看,魏源并未突破夷狄观念,排除D项。故选B项。6.1905年户部银行正式成立,1908年户部银行改名为大清银行。户部(大清)银行拥有发行货币、监管市场、经理国库等职能,其纸币发行数额从1905年底的53万余两,增加到1911年的1789万余两,成为当时流通的主要纸币之一。这一举措()A.开启中国金融业的近代化 B.有效应对清政府统治危机C.符合世界货币发展的潮流 D.适应西方经济侵略的需要〖答案〗C〖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用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范围为20世纪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初,清政府设立大清银行,拥有发行货币、监管市场、经理国库等职能,而且此后发行货币的数量不断增加。大清银行实际上是中央银行,这一机构的出现反映了当时清政府金融机构的近代化特征,这符合世界货币发展的潮流,C项正确;近代银行是中国金融业近代化的标志,而国人办的第一家银行是1897年的中国通商银行,排除A项;大清银行并未能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排除B项;大清银行不是为了适应西方经济侵略的需要而设立的,主要是为了缓和财政危机设立,排除D项。故选C项。7.1943年1月,中英、中美签订新约,其主要内容是:废除治外法权;废除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交还北平使馆区和租界等。日本和意大利、法国维希政府等轴心国也宣布了类似的废约决定。这表明()A.抗战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 B.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C.轴心国力图迅速结束战争 D.中华民族的抗战成效显著〖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型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43年的中国。根据材料“1943年1月,中英、中美签订新约”“废除治外法权;废除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交还北平使馆区和租界等”及所学可知,当时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建立,由于中国坚持抗战,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废除了英美在华的不平等条约、治外法权、其它特权和租界,说明中国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体现了中华民族抗战的显著成效,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抗战形势发生根本变化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的表述夸大了废约条款的作用,排除B项;“轴心国力图迅速结束战争”的表述与题干及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8.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继续实行“三三制”政策,要求解放区县以上政府聘请一些进步的工商业人士,以及有相当声望的、赞成反美反蒋、赞成民主和减租减息等基本纲领和政策而又没有逃跑的开明绅士担任参议、咨议,或吸纳他们参加一定的工作。这一精神的贯彻()A.使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 B.适应了民族解放战争形势的需要C.扩大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D.为新中国的制度建设积累了经验〖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抗战时期的“三三制”政策在解放战争时期得以延续,这为新中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积累了经验,D项正确;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党的工作重心开始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民族解放战争指的是抗日战争,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蒋介石政权、地主阶级都被排除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之外,范围没有扩大,排除C项。故选D项。9.1950—1952年中国大陆进出口贸易增长情况如下表所示,此表可用于说明()年份进出口增长情况/亿美元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进出口总额出口额进口额进出口总额出口额进口额195011.35.55.80.90.91——195119.67.612.01.20.92——195219.48.211.21.21.02——A.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发生变化 B.国民经济的初步恢复和发展C.帝国主义对华孤立政策的失败 D.私营工商业经济的迅速发展〖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0—1952年(中国)。材料表明,1950—1952年,尽管朝鲜战争导致西方对中国大陆实行“封锁”“禁运”,中国大陆的对外贸易还是以相当快的速度恢复发展,这有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项正确。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未发生变化,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建交高潮,说明帝国主义对华孤立政策失败,且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据材料所述的中国大陆进出口贸易增长情况,无法判断是国营企业还是私营工商业,排除D项。故选B项。10.在中世纪的西欧,曾出现给予城市的种种“特许状”,甚至出现把王权限制在法律之下,确立私有财产和人身自由不可被随意侵犯原则的《大宪章》以及承载民族文化的教育机构等。这说明中世纪的西欧()A.宗教神学无益于社会发展 B.社会孕育着转型的力量C.封建主的权力已实现让渡 D.王权已经形成集权体制〖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西欧)。“特许状”背后的城市自治、《大宪章》背后的限制王权、教会和城市创办大学背后的文化发展都显示了社会发展进步的力量,B项正确;宗教神学无益于社会发展说法过于绝对,对于救济和社会治理还是有一定作用,排除A项;“权力让渡”说法不正确,排除C项;王权已经形成集权体制的说法不符合题干材料的描述,排除D项。故选B项。11.下图为英国画家约瑟夫·赖特于1768年所创作的油画《空气泵实验》。面画正中是一场实验,实验显然做成功了,因为在那个抽空了空气的密闭玻璃杯中,小鸟已奄奄一息。漆黑笼罩的环境中,实验设备发出的光照亮了每一个人,给每个人以精神。这一创作表明()A.自然科学与思想解放密切相关 B.艺术创作与现实政治无关C.理性之光难以驱散现实的黑暗 D.教会的精神控制没有改变〖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68年的英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空气泵实验》,面画正中是一场实验,实验显然做成功了,说明以实验为依据的自然科学得到发展,漆黑笼罩的环境中,实验设备发出的光照亮了每一个人,给每个人以精神,表明18世纪的思想解放促进了自然科学发展,A项正确;艺术创作会反映现实政治,排除B项;思想解放会促使现实社会的发展,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人们思想的解放,而非教会的精神控制没有改变,排除D项。故选A项。12.下表为英、法、美、德四个国家在1840年到1913年间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其中②是()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0年到1913年间(世界)。从图片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以1870年为分界点,1870年德国统一后则呈上升超势,②为德国,D项正确;美国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但其殖民地较少,所以在世界贸易中比重位居英国和德国之下,为③,排除A项;由于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所以在1840年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应该最高,即为①,排除B项;法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贸易占比处于下降地位,④是法国,排除C项。故选D项。13.下图为描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之间利益纷争漫画。该漫画反映了()A.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B.法德矛盾成为世界主要矛盾C欧洲中心地位已经丧失

D.英国世界霸权受到美国挑战〖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一战后(世界)。根据图画及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西欧的世界中心地位动摇,美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由漫画中的信息可以看出英国世界霸权受到美国挑战,D项正确;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是在二战后,排除A项;法德矛盾并非是当时世界主要矛盾,且一战后,德国受到严厉制裁,排除B项;欧洲中心地位已经丧失是在二战后,排除C项。故选D项。14.二战期间,许多被压迫民族的人民参加了反法西斯的战斗,他们对帝国主义的反动本质有了深刻的认识,还学会了打击敌人的战术和方法;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放松了对殖民国家的经济控制,为了满足战争的需要,在殖民地和附属国开办了与战争有关的工矿企业,这些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这意味着()A.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彻底瓦解 B.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有历史必然性C.民族资本主义迎来较快发展时期 D.非殖民地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新趋势〖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世界。根据材料“他们对帝国主义的反动本质有了深刻的认识”“这些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可知,二战期间,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同时战争也激发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意识,使他们对西方国家的殖民统治强烈不满,这说明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有历史必然性,B项正确;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彻底瓦解是其最终结果,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与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无关,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有历史必然性,排除C项;材料强调在二战的影响下,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材料未体现非殖民地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新趋势,非殖民化是指一个地方从外国殖民统治转而独立及自治的过程,排除D项。故选B项。15.20世纪六七十年代,拉美与西欧分别提出了“拉美的欧洲选择政策”和“西欧重返拉美”的政策,双方接触和往来频繁;都想利用对方的经济优势来为己方经济发展服务,到70年代末,欧共体已成为拉美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这表明()A.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B.拉美意图摆脱美国控制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拉美更加依赖外来资本〖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和拉美)。依据题干20世纪六七十年代,拉美与西欧分别提出了“拉美欧洲选择政策”和“西欧重返拉美”的政策,拉美与欧洲都想利用对方的经济优势来为己方经济发展服务,可以看出拉美在追求务实外交力,争摆脱美国控制,B项正确;拉美更加依赖外来资本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项;世界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排除A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时空信息不符,排除C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4道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挣扎的帝国:元与明》是“哈佛中国史”丛书的第五卷。著名汉学家卜正民别出心裁,从气候这一环境史角度讲述元明帝国的发展与兴衰,凸显出这一时代的两大特征:蒙古征服后东亚大陆的新型政治秩序与环境变迁带来的社会生存困境,进而呈现出中国第一个连贯的生态历史。同时,他还探讨了中国古代专制、社会复杂性和商业化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材料二宋元明时期的气候折线图材料三元朝大运河根据以上材料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上述材料对于研究元朝时期的历史,有何史料价值。(2)除上述材料的角度,还可以从哪些角度研究元朝的兴衰。(3)在进行历史研究探究元朝兴衰研究时需要注意哪些原则。〖答案〗(1)史料价值:《挣扎的帝国:元与明》从气候这一环境史角度讲述元明帝国的发展与兴衰,对研究元明的兴衰具有重要的价值,是二手文献史料;宋元明时期的气候折线图,是对宋元时期气候的真实客观记录,对研究气候变化对元明兴衰的影响就有重要的价值,是一手文献史料;元朝大运河联接了南北,促进了元朝以及后世的经济繁荣,其见证了元明时期的兴衰,对研究元明经济繁荣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一手实物史料。(2)角度:民族矛盾;政治腐败;经济困境等。(3)原则:论从史出;坚持唯物史观;实事求是原则;孤证不立原则等。〖解析〗【小问1】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元明时期(中国)。史料价值:根据材料“《挣扎的帝国:元与明》是‘哈佛中国史’丛书的第五卷。著名汉学家卜正民别出心裁,从气候这一环境史角度讲述元明帝国的发展与兴衰,凸显出这一时代的两大特征”可知,《挣扎的帝国:元与明》从气候这一环境史角度讲述元明帝国的发展与兴衰,对研究元明的兴衰具有重要的价值,是二手文献史料;根据材料“宋元明时期的气候折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元明时期的气候折线图,是对宋元时期气候的真实客观记录,对研究气候变化对元明兴衰的影响就有重要的价值,是一手文献史料;根据材料“元朝大运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大运河联接了南北,促进了元朝以及后世的经济繁荣,其见证了元明时期的兴衰,对研究元明经济繁荣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一手实物史料。【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元朝(中国)。角度:结合史料研究的相关所学知识,以及元朝时期的历史史实,可以从民族矛盾、政治腐败、经济困境等角度描述研究元朝的兴衰。【小问3】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元朝(中国)。原则:结合史料研究的相关所学知识,探究元朝兴衰研究时需要注意论从史出;坚持唯物史观;实事求是原则;孤证不立原则等。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上海形成了一种改良京剧,被称之为海派京戏。表2为海派京戏部分知名剧目简介。下表首映时间剧目简介1901年《党人碑》以北宋书生谢琼仙的故事来影射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害一事。作者化用谭嗣同的诗歌在剧中痛呼:“他自仰天而笑,我却长歌当哭”。1904年《瓜种兰因》(又名《波兰亡国惨》)据波兰被瓜分的真实历史改编,影射晚清时期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局面。1908年《黑籍冤魂》(“黑籍”指鸦片)

改编自同名小说,以一个家族五代人的视角展现鸦片在中国泛滥成灾的情况。采用话剧加唱的演绎方式,并在演出当场出售戒烟药。演出团队遭到鸦片贩子来信恐吓,也收到法国驻上海领事赴法演出的邀约。1910年《明末遗恨》取自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后到明朝崇祯皇帝自缢期间的历史,剧中扮演崇祯帝的演员,后参加辛亥革命,人称“革命艺人”。——摘编自上海通志馆《戏剧人生——沪上百年戏苑逸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海派京剧。〖答案〗从当时海派京剧的创作意图角度作答:海派京剧发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借古喻今,意在唤起民众救亡图存。从背景角度作答: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加深(具体表现: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八国联军侵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西方思想在中国传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从发端上海角度出发:上海开埠早,中外文化荟萃,是近代民族工业中心。从影响角度作答:海派京戏丰富了京剧形式,推动近代京剧发展;传播革命思想,宣传救亡图存理念,促进了自由、平等、民主等思想的传播;有利于辨别清末新政预备立宪的欺骗本质,有利于辛亥革命开展。海派京剧主要在上海流行,受众不大,影响力有限。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成理,也可得分。〖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评析类)。时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题目要求评析海派京剧,〖答案〗可分别从海派京剧内容、背景、影响三个维度考虑。首先,提取材料信息,得出“海派京剧发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借古喻今,意在唤起民众救亡图存。”其次,从背景角度出发,结合当时政治、思想、经济三个维度回答,所以得出〖答案〗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加深(具体表现: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八国联军侵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西方思想在中国传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因为海派京剧发端上海,所以也要回答发端于上海的原因。所以有了〖答案〗“上海开埠早,中外文化荟萃,是近代民族工业中心。”最后,从影响角度回答海派京剧造成的影响,要从积极影响和局限性两个维度出发,体现历史辩证理念。积极影响要考虑从小到大的答题逻辑。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灶神贴于家家户户灶壁正中。腊月二十三张贴,以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决定对文化教育进行改革,改造灶神就是其中之一。图1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发行的历头灶神说明:旧灶神中,正中间为灶婆、灶公正面胸像,灶公神像作为主神略宽于灶婆,两人官袍加身,神光护顶,肃穆祥和,注视观者,充盈整个龛内空间,位置显要。梁柱之侧剩余的两个狭窄空间,是灶壁后的厨房内室,各有一妇人半侧身,于案头忙活炊事。地面居中摆着一座聚宝盆,左右两侧分别站着持荷仙童和端宝盒仙童,童子两侧是财神。上方正中绘一座云端宫殿,左右三道神光。两旁各有一童子挥舞双臂,骑马飞奔,甚为欢快。表格左右各有一条神龙飞升。整幅画充满神秘宗教气息。

图2建国初发行的《民主家庭》新历头灶神说明:新灶神《民主家庭》正中,一对年轻夫妇的半身像取代原有的灶神形象,两人胸前分别佩戴“生产模范”“劳动英雄”字样的红花。两人头顶门楣正中题有“民主家庭”四字,左右梁柱上题有“民主自由新世界,劳动读书好人家”的对联。两人背后各有一个身穿朴素制服的公务人员。最下方有两个童子肩扛锄头、斧头,都在持书阅读。历头部分居中的是五角星,左右斜插五星红旗。旗帜斜下角空白处各有一位挑水农民朝一簇庄稼走去,左右边角处有两个青年在割麦,两人之下是两个老者持斧拄锄,寒暄正浓。

——摘编自张春霞《从<民主家庭>看新中国初期凤翔年画图像之变》(1)对比图1和图2,指出建国初期我国社会发生的重大变革。(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变革发生的原因。〖答案〗(1)重大变革:男女社会地位的变迁。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重视教育。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社会风尚。婚姻自由打破旧俗的新风尚。人们拥护支持和新政权。

(2)原因:新中国建立后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为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革提供制度保障。建国后新中国重视科技、文化教育和思想观念建设为实现习俗观念方面的变革提供思想文化条件。建国后开展土地改革,从而为赢得民心和崇尚劳动提供经济动因。〖解析〗【小问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的中国。变革:由旧灶神中灶公和灶婆的形象到新灶神中一对年轻夫妇的形象对比和画中“民主”“自由”等信息,可以看出男女社会地位的变迁。由旧灶神中的神话色彩到新灶神中的读书和人民生活的现实写照,可知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重视教育等。由“生产模范”“劳动英雄”和人们劳作的画面,可知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社会风尚。从画中“囍”字、戴红花夫妇的形象、“民主家庭”等信息,可知婚姻自由打破旧俗的新风尚。从五星红旗、五角星、公务人员、人们祥和喜庆的精神面貌等信息,可知人们拥护支持和新政权。【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的中国。原因:结合做学知识,民主制度逐步建立带来人们身份地位的变化,建国后进行扫盲运动、重视教育和意识形态的宣传等带来习俗观念的变迁。开展土地改革,农民获得梦寐以求的土地,可知其对和新政权的支持拥护及对劳动的热爱等。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地图政治”视角下的殖民主义1502年,意大利北部的费拉拉公爵埃尔科莱一世·德斯特花费重金请里斯本的制图师制作了一张世界地图《坎迪诺平面球形图》。它以非洲大陆为中心,勾勒了南美洲东海岸以西一直到东亚和东南半岛的广大地域。在图的左侧画上了一条直直的竖线,把已知世界切割成两部分。坎迪诺图成为现存最古老的反映这条边界线的地图。15、16世纪之后欧洲制作的世界地图有着鲜明的发展轨迹。对海岸线精确测量,将陆地和海洋二分,各大陆的轮廓线日益清晰。和在陆地上的争夺不同,殖民帝国的海上之争,争夺的不是空间,而是航道。各霸权国也将陆地主权的专属特性延伸到船只和航道上。1886年7月24日,英国伦敦的《绘图》杂志发表了题为《帝国联盟:表现1886年英帝国幅员的世界地图》的一幅地图。它采用墨卡托投影法,重点突出的是英国的全球殖民地,以及各个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紧密的物质联系。以格林尼治子午线为中心,地图上的英属殖民地以粉红色填充,地图下方,象征英国的不列颠尼亚女神手执三叉戟和未字盾牌,端坐在标注着“世界”的地球之上。地球空间在近代欧洲地图上表现为三种形态:一种是“已知”空间,一种是“木知领土”,最后一种是海洋。16到19世纪的欧洲地图作品所体现的纯不仅仅是知识或技术,而是赤裸裸的权力。“权力从地图中走来,又行走于打造地图的道路上”。——摘编自宋念申《地图帝国主义;空间、殖民与地球规治》(1)近代欧洲地图作品力图告诉我们什么?结合背景加以说明。(2)对近代欧洲地图作品作用并加以评析。〖答案〗(1)《坎蒂诺图》:西葡依据教皇所规定的分界线以国际条约形式平分世界,为了分割它们当前和未来的海外殖民地。在探寻商路的同时,以殖民手段巩固对财富和贸易的垄断性占有,地球空间意味着可被征服、处置、分割。 15、16世纪后的欧洲制作的世界地图:与当时航海、贸易路线密切相关。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国际贸易成为欧洲发展的重要内容,海洋意识增强。以荷兰为代表的西欧国家为开拓国际贸易,加强对海洋的争夺,其世界地图对其他大陆轮廓的标识会更加清晰。 《帝国联盟》:该图以英国为中心;囊括全部殖民地,突出英王的领袖地位,完成了对大英帝国从实体到精神的完整宣传,以毫不遮掩的方式赞颂了英国殖民者所达到的前无古人的“伟业”。殖民主义不再是地图后面的隐秘文本,而是地图本身的表现对象。(2)起源于欧洲的现代地图,随欧洲殖民兴起,与科技进步密切相关,以国际法为保障,为兴起于殖民时代提供了一整套完整的论述框架,而现代殖民的发展和演变又沿着地图学所规定的框架和方向延伸和发展,成为意识形态在空间领域强大的表达和宣传。现代地图成为殖民权力中最为深层隐蔽的部分。它以对空间的重新组合和切割,配合着对人类社会的分类和等级化,以及对人类历史的线性排列。在帝国扩张的过程中,与暴力征伐、国际法互为表里、相互支持。〖解析〗【小问1】本题为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近代欧洲。《坎蒂诺图》:由材料中“在图的左侧画上了一条直直的竖线,把已知世界切割成两部分”及所学知识可知,1493年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划定了一条名为“教皇子午线”的分界线。这条分界线位于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约合550千米),从北极延伸到南极。西葡依据教皇所规定的分界线以国际条约形式平分世界,为了分割它们当前和未来的海外殖民地。他们以殖民手段巩固对财富和贸易的垄断性占有,地球空间意味着可被分割的。15、16世纪后的欧洲制作的世界地图:由材料中“殖民帝国的海上之争,争夺的不是空间,而是航道”可知,这与当时航海、贸易路线密切相关。结合所学可知,15、16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随之而来的早期殖民扩张,在发展国际国际贸易过程中,欧洲各国的海洋意识增强,如当时的荷兰为开拓国际贸易,其世界地图对其他大陆轮廓的标识会更加清晰。《帝国联盟》:由“重点突出的是英国的全球殖民地,以及各个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紧密的物质联系”及“象征英国的不列颠尼亚女神手执三叉戟和未字盾牌”可知,该图以英国为中心;囊括全部殖民地,突出英王的领袖地位;由“端坐在标注着‘世界’的地球之上”可知,以毫不遮掩的方式赞颂了英国殖民者所达到的前无古人的“伟业”,殖民主义是地图本身的表现对象。【小问2】本题为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近代欧洲。结合所学可知,近代欧洲地图作品是随欧洲殖民兴起,15、16世纪是地理大发现的时期,欧洲列强开始探索世界,发现了新大陆,如美洲大陆。这导致了欧洲列强对全球的殖民扩张,他们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殖民地,进行贸易和资源掠夺。这一过程在近代欧洲地图作品中得到了体现,如英国伦敦的《绘图》杂志发表的《帝国联盟:表现1886年英帝国幅员的世界地图》,它突出了英国的全球殖民地和各个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紧密的物质联系。这些地图作品展示了欧洲列强的势力范围和殖民地,体现了他们在全球范围内的权力和统治地位。这些地图作品在帝国扩张的过程中,与暴力征伐、国际法互为表里、相互支持。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这些地图作品,既要认识到它们在传播知识和促进交流方面的作用,也要警惕其中可能存在的偏见和歧视。山东省2024届高考模拟预测试卷(三)历史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45分)1.截止到2000年,我国已发现的史前城址中绝大多数属于龙山文化时期,这些城址不同于普通聚落,而是地域性中心聚落,城墙的修建反映其防御强度不断增强。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A.出现了最早的城市形式 B.建立了森严的等级秩序C.形成了早期国家的形态 D.出现了早期的文明曙光〖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题目中龙山文化时期、地域性中心聚落、城墙修建、防御强度加强等信息体现出当时即将迈入文明社会门槛,D项正确;从题干中无法得出其是最早的城市,排除A项;题干中的材料并不能说明此时已经建立了森严的等级秩序,排除B项;早期国家形态的标志为阶级分化和强制性权力及军队、警察、监狱等暴力机构的出现等,我国夏朝进入早期国家形态,排除C项。故选D项。2.唐朝前期颁行《五经正义》,儒家经义统一。唐朝中叶,出现各种儒学“专门之学”,摆脱章句训诂传统,走向义理解经之路。这一变化说明儒学()A.出现重视思辨的倾向 B.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精神C.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D.关注个体内在精神的修养〖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唐朝前期儒家经义统一,唐朝中叶儒学摆脱章句训诂传统,走向义理解经之路,体现了儒学出现重视思辨的倾向,A项正确;材料内容未涉及佛教和道教等相关内容,不能得出“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精神”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变化说明儒学出现重视思辨的倾向,材料未体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排除C项;材料变化说明儒学出现重视思辨的倾向,未涉及个体内在精神修养,排除D项。故选A项。3.元代,舶商、海商成为从事海外贸易商人的专称,经营海外贸易的显赫家族有沙不丁、橄浦杨氏、泉州浦氏等。至元二十三年制定的“市舶则法二十三条”,涉及舶商、海商的条款占绝大多数。这体现了()A.统治者对海外贸易严格限制 B.私人海外贸易有了较快发展C.外贸收入是政府的重要财源 D.朝贡贸易是海外贸易的主流〖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元代私人海外贸易有了较快发展,为了规范海外贸易的发展,元代制定了“市舶则法二十三条”,B项正确;元代制定涉及舶商、海商的条款法则,但材料未体现其内容,不确定“统治者对海外贸易严格限制”,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元代财政状况,不能说明外贸收入是政府的重要财源,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朝贡贸易的发展情况,不能得出“朝贡贸易是海外贸易的主流”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4.下表是1600—1812年清朝的农业生产和人口统计表。这主要说明当时()年份总人口(千人)农业人口(千人)耕地农业人口人均粮食(斤)总面积(千亩)农夫人均(千亩)总额净额余额16001200009720072546427.5217658194691766200000170000103610925.2217007894391784300000255000100935416.7511225211711812350000297500105043614.941012470120A.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B.资源危机日益突出C.农业人口迅速膨胀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00—1812年清朝(中国)。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清代的人均土地数目和人均粮食数量不断下降,说明资源危机日益突出,B项正确;材料中人均土地数目和人均粮食数量不断下降,不能体现农耕经济高度发展,排除A项;“农业人口迅速膨胀”只体现了材料的部分内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主要说明当时资源危机日益突出,未体现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排除D项。故选B项。5.魏源认为,英夷国律例,凡他国商携违禁货物入境者,罚其货价三倍。是即科以彼国之法,亦无可辞。其非因缴烟土而停贸易又明矣。这反映出魏源()A.把师夷长技延伸到政治领域 B.肯定了近代西方的法律制度C.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 D.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夷狄观念〖答案〗B〖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魏源认为英国法律中对于携带违禁物品进入英国的,罚其货价三倍,这是参照他国做法实行的,属于国际通行做法,因此收缴鸦片并非英国停止和中国贸易的理由,由此可见,魏源希望参考英国的做法来解决贸易纠纷,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西方的法律制度,B项正确;材料内容并未提及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排除A项;林则徐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排除C项;从称呼上看,魏源并未突破夷狄观念,排除D项。故选B项。6.1905年户部银行正式成立,1908年户部银行改名为大清银行。户部(大清)银行拥有发行货币、监管市场、经理国库等职能,其纸币发行数额从1905年底的53万余两,增加到1911年的1789万余两,成为当时流通的主要纸币之一。这一举措()A.开启中国金融业的近代化 B.有效应对清政府统治危机C.符合世界货币发展的潮流 D.适应西方经济侵略的需要〖答案〗C〖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用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范围为20世纪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初,清政府设立大清银行,拥有发行货币、监管市场、经理国库等职能,而且此后发行货币的数量不断增加。大清银行实际上是中央银行,这一机构的出现反映了当时清政府金融机构的近代化特征,这符合世界货币发展的潮流,C项正确;近代银行是中国金融业近代化的标志,而国人办的第一家银行是1897年的中国通商银行,排除A项;大清银行并未能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排除B项;大清银行不是为了适应西方经济侵略的需要而设立的,主要是为了缓和财政危机设立,排除D项。故选C项。7.1943年1月,中英、中美签订新约,其主要内容是:废除治外法权;废除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交还北平使馆区和租界等。日本和意大利、法国维希政府等轴心国也宣布了类似的废约决定。这表明()A.抗战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 B.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C.轴心国力图迅速结束战争 D.中华民族的抗战成效显著〖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型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43年的中国。根据材料“1943年1月,中英、中美签订新约”“废除治外法权;废除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交还北平使馆区和租界等”及所学可知,当时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建立,由于中国坚持抗战,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废除了英美在华的不平等条约、治外法权、其它特权和租界,说明中国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体现了中华民族抗战的显著成效,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抗战形势发生根本变化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的表述夸大了废约条款的作用,排除B项;“轴心国力图迅速结束战争”的表述与题干及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8.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继续实行“三三制”政策,要求解放区县以上政府聘请一些进步的工商业人士,以及有相当声望的、赞成反美反蒋、赞成民主和减租减息等基本纲领和政策而又没有逃跑的开明绅士担任参议、咨议,或吸纳他们参加一定的工作。这一精神的贯彻()A.使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 B.适应了民族解放战争形势的需要C.扩大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D.为新中国的制度建设积累了经验〖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抗战时期的“三三制”政策在解放战争时期得以延续,这为新中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积累了经验,D项正确;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党的工作重心开始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民族解放战争指的是抗日战争,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蒋介石政权、地主阶级都被排除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之外,范围没有扩大,排除C项。故选D项。9.1950—1952年中国大陆进出口贸易增长情况如下表所示,此表可用于说明()年份进出口增长情况/亿美元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进出口总额出口额进口额进出口总额出口额进口额195011.35.55.80.90.91——195119.67.612.01.20.92——195219.48.211.21.21.02——A.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发生变化 B.国民经济的初步恢复和发展C.帝国主义对华孤立政策的失败 D.私营工商业经济的迅速发展〖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0—1952年(中国)。材料表明,1950—1952年,尽管朝鲜战争导致西方对中国大陆实行“封锁”“禁运”,中国大陆的对外贸易还是以相当快的速度恢复发展,这有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项正确。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未发生变化,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建交高潮,说明帝国主义对华孤立政策失败,且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据材料所述的中国大陆进出口贸易增长情况,无法判断是国营企业还是私营工商业,排除D项。故选B项。10.在中世纪的西欧,曾出现给予城市的种种“特许状”,甚至出现把王权限制在法律之下,确立私有财产和人身自由不可被随意侵犯原则的《大宪章》以及承载民族文化的教育机构等。这说明中世纪的西欧()A.宗教神学无益于社会发展 B.社会孕育着转型的力量C.封建主的权力已实现让渡 D.王权已经形成集权体制〖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西欧)。“特许状”背后的城市自治、《大宪章》背后的限制王权、教会和城市创办大学背后的文化发展都显示了社会发展进步的力量,B项正确;宗教神学无益于社会发展说法过于绝对,对于救济和社会治理还是有一定作用,排除A项;“权力让渡”说法不正确,排除C项;王权已经形成集权体制的说法不符合题干材料的描述,排除D项。故选B项。11.下图为英国画家约瑟夫·赖特于1768年所创作的油画《空气泵实验》。面画正中是一场实验,实验显然做成功了,因为在那个抽空了空气的密闭玻璃杯中,小鸟已奄奄一息。漆黑笼罩的环境中,实验设备发出的光照亮了每一个人,给每个人以精神。这一创作表明()A.自然科学与思想解放密切相关 B.艺术创作与现实政治无关C.理性之光难以驱散现实的黑暗 D.教会的精神控制没有改变〖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68年的英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空气泵实验》,面画正中是一场实验,实验显然做成功了,说明以实验为依据的自然科学得到发展,漆黑笼罩的环境中,实验设备发出的光照亮了每一个人,给每个人以精神,表明18世纪的思想解放促进了自然科学发展,A项正确;艺术创作会反映现实政治,排除B项;思想解放会促使现实社会的发展,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人们思想的解放,而非教会的精神控制没有改变,排除D项。故选A项。12.下表为英、法、美、德四个国家在1840年到1913年间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其中②是()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0年到1913年间(世界)。从图片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以1870年为分界点,1870年德国统一后则呈上升超势,②为德国,D项正确;美国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但其殖民地较少,所以在世界贸易中比重位居英国和德国之下,为③,排除A项;由于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所以在1840年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应该最高,即为①,排除B项;法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贸易占比处于下降地位,④是法国,排除C项。故选D项。13.下图为描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之间利益纷争漫画。该漫画反映了()A.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B.法德矛盾成为世界主要矛盾C欧洲中心地位已经丧失

D.英国世界霸权受到美国挑战〖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一战后(世界)。根据图画及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西欧的世界中心地位动摇,美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由漫画中的信息可以看出英国世界霸权受到美国挑战,D项正确;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是在二战后,排除A项;法德矛盾并非是当时世界主要矛盾,且一战后,德国受到严厉制裁,排除B项;欧洲中心地位已经丧失是在二战后,排除C项。故选D项。14.二战期间,许多被压迫民族的人民参加了反法西斯的战斗,他们对帝国主义的反动本质有了深刻的认识,还学会了打击敌人的战术和方法;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放松了对殖民国家的经济控制,为了满足战争的需要,在殖民地和附属国开办了与战争有关的工矿企业,这些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这意味着()A.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彻底瓦解 B.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有历史必然性C.民族资本主义迎来较快发展时期 D.非殖民地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新趋势〖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世界。根据材料“他们对帝国主义的反动本质有了深刻的认识”“这些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可知,二战期间,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同时战争也激发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意识,使他们对西方国家的殖民统治强烈不满,这说明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有历史必然性,B项正确;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彻底瓦解是其最终结果,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与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无关,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有历史必然性,排除C项;材料强调在二战的影响下,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材料未体现非殖民地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新趋势,非殖民化是指一个地方从外国殖民统治转而独立及自治的过程,排除D项。故选B项。15.20世纪六七十年代,拉美与西欧分别提出了“拉美的欧洲选择政策”和“西欧重返拉美”的政策,双方接触和往来频繁;都想利用对方的经济优势来为己方经济发展服务,到70年代末,欧共体已成为拉美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这表明()A.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B.拉美意图摆脱美国控制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拉美更加依赖外来资本〖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和拉美)。依据题干20世纪六七十年代,拉美与西欧分别提出了“拉美欧洲选择政策”和“西欧重返拉美”的政策,拉美与欧洲都想利用对方的经济优势来为己方经济发展服务,可以看出拉美在追求务实外交力,争摆脱美国控制,B项正确;拉美更加依赖外来资本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项;世界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排除A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时空信息不符,排除C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4道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挣扎的帝国:元与明》是“哈佛中国史”丛书的第五卷。著名汉学家卜正民别出心裁,从气候这一环境史角度讲述元明帝国的发展与兴衰,凸显出这一时代的两大特征:蒙古征服后东亚大陆的新型政治秩序与环境变迁带来的社会生存困境,进而呈现出中国第一个连贯的生态历史。同时,他还探讨了中国古代专制、社会复杂性和商业化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材料二宋元明时期的气候折线图材料三元朝大运河根据以上材料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上述材料对于研究元朝时期的历史,有何史料价值。(2)除上述材料的角度,还可以从哪些角度研究元朝的兴衰。(3)在进行历史研究探究元朝兴衰研究时需要注意哪些原则。〖答案〗(1)史料价值:《挣扎的帝国:元与明》从气候这一环境史角度讲述元明帝国的发展与兴衰,对研究元明的兴衰具有重要的价值,是二手文献史料;宋元明时期的气候折线图,是对宋元时期气候的真实客观记录,对研究气候变化对元明兴衰的影响就有重要的价值,是一手文献史料;元朝大运河联接了南北,促进了元朝以及后世的经济繁荣,其见证了元明时期的兴衰,对研究元明经济繁荣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一手实物史料。(2)角度:民族矛盾;政治腐败;经济困境等。(3)原则:论从史出;坚持唯物史观;实事求是原则;孤证不立原则等。〖解析〗【小问1】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元明时期(中国)。史料价值:根据材料“《挣扎的帝国:元与明》是‘哈佛中国史’丛书的第五卷。著名汉学家卜正民别出心裁,从气候这一环境史角度讲述元明帝国的发展与兴衰,凸显出这一时代的两大特征”可知,《挣扎的帝国:元与明》从气候这一环境史角度讲述元明帝国的发展与兴衰,对研究元明的兴衰具有重要的价值,是二手文献史料;根据材料“宋元明时期的气候折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元明时期的气候折线图,是对宋元时期气候的真实客观记录,对研究气候变化对元明兴衰的影响就有重要的价值,是一手文献史料;根据材料“元朝大运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大运河联接了南北,促进了元朝以及后世的经济繁荣,其见证了元明时期的兴衰,对研究元明经济繁荣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一手实物史料。【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元朝(中国)。角度:结合史料研究的相关所学知识,以及元朝时期的历史史实,可以从民族矛盾、政治腐败、经济困境等角度描述研究元朝的兴衰。【小问3】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元朝(中国)。原则:结合史料研究的相关所学知识,探究元朝兴衰研究时需要注意论从史出;坚持唯物史观;实事求是原则;孤证不立原则等。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上海形成了一种改良京剧,被称之为海派京戏。表2为海派京戏部分知名剧目简介。下表首映时间剧目简介1901年《党人碑》以北宋书生谢琼仙的故事来影射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害一事。作者化用谭嗣同的诗歌在剧中痛呼:“他自仰天而笑,我却长歌当哭”。1904年《瓜种兰因》(又名《波兰亡国惨》)据波兰被瓜分的真实历史改编,影射晚清时期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局面。1908年《黑籍冤魂》(“黑籍”指鸦片)

改编自同名小说,以一个家族五代人的视角展现鸦片在中国泛滥成灾的情况。采用话剧加唱的演绎方式,并在演出当场出售戒烟药。演出团队遭到鸦片贩子来信恐吓,也收到法国驻上海领事赴法演出的邀约。1910年《明末遗恨》取自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后到明朝崇祯皇帝自缢期间的历史,剧中扮演崇祯帝的演员,后参加辛亥革命,人称“革命艺人”。——摘编自上海通志馆《戏剧人生——沪上百年戏苑逸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海派京剧。〖答案〗从当时海派京剧的创作意图角度作答:海派京剧发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借古喻今,意在唤起民众救亡图存。从背景角度作答: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加深(具体表现: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八国联军侵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西方思想在中国传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从发端上海角度出发:上海开埠早,中外文化荟萃,是近代民族工业中心。从影响角度作答:海派京戏丰富了京剧形式,推动近代京剧发展;传播革命思想,宣传救亡图存理念,促进了自由、平等、民主等思想的传播;有利于辨别清末新政预备立宪的欺骗本质,有利于辛亥革命开展。海派京剧主要在上海流行,受众不大,影响力有限。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成理,也可得分。〖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评析类)。时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题目要求评析海派京剧,〖答案〗可分别从海派京剧内容、背景、影响三个维度考虑。首先,提取材料信息,得出“海派京剧发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借古喻今,意在唤起民众救亡图存。”其次,从背景角度出发,结合当时政治、思想、经济三个维度回答,所以得出〖答案〗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加深(具体表现: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八国联军侵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西方思想在中国传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因为海派京剧发端上海,所以也要回答发端于上海的原因。所以有了〖答案〗“上海开埠早,中外文化荟萃,是近代民族工业中心。”最后,从影响角度回答海派京剧造成的影响,要从积极影响和局限性两个维度出发,体现历史辩证理念。积极影响要考虑从小到大的答题逻辑。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灶神贴于家家户户灶壁正中。腊月二十三张贴,以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决定对文化教育进行改革,改造灶神就是其中之一。图1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发行的历头灶神说明:旧灶神中,正中间为灶婆、灶公正面胸像,灶公神像作为主神略宽于灶婆,两人官袍加身,神光护顶,肃穆祥和,注视观者,充盈整个龛内空间,位置显要。梁柱之侧剩余的两个狭窄空间,是灶壁后的厨房内室,各有一妇人半侧身,于案头忙活炊事。地面居中摆着一座聚宝盆,左右两侧分别站着持荷仙童和端宝盒仙童,童子两侧是财神。上方正中绘一座云端宫殿,左右三道神光。两旁各有一童子挥舞双臂,骑马飞奔,甚为欢快。表格左右各有一条神龙飞升。整幅画充满神秘宗教气息。

图2建国初发行的《民主家庭》新历头灶神说明:新灶神《民主家庭》正中,一对年轻夫妇的半身像取代原有的灶神形象,两人胸前分别佩戴“生产模范”“劳动英雄”字样的红花。两人头顶门楣正中题有“民主家庭”四字,左右梁柱上题有“民主自由新世界,劳动读书好人家”的对联。两人背后各有一个身穿朴素制服的公务人员。最下方有两个童子肩扛锄头、斧头,都在持书阅读。历头部分居中的是五角星,左右斜插五星红旗。旗帜斜下角空白处各有一位挑水农民朝一簇庄稼走去,左右边角处有两个青年在割麦,两人之下是两个老者持斧拄锄,寒暄正浓。

——摘编自张春霞《从<民主家庭>看新中国初期凤翔年画图像之变》(1)对比图1和图2,指出建国初期我国社会发生的重大变革。(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变革发生的原因。〖答案〗(1)重大变革:男女社会地位的变迁。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重视教育。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社会风尚。婚姻自由打破旧俗的新风尚。人们拥护支持和新政权。

(2)原因:新中国建立后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为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革提供制度保障。建国后新中国重视科技、文化教育和思想观念建设为实现习俗观念方面的变革提供思想文化条件。建国后开展土地改革,从而为赢得民心和崇尚劳动提供经济动因。〖解析〗【小问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的中国。变革:由旧灶神中灶公和灶婆的形象到新灶神中一对年轻夫妇的形象对比和画中“民主”“自由”等信息,可以看出男女社会地位的变迁。由旧灶神中的神话色彩到新灶神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