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西省高二下学期5月统一调研测试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江西省高二下学期5月统一调研测试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江西省高二下学期5月统一调研测试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江西省高二下学期5月统一调研测试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江西省高二下学期5月统一调研测试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2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统一调研测试历史试卷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考查范围:高考全部内容。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战国时期,北方的三晋、西秦文化和东方的邹鲁文化、田齐文化,皆属于黄河流域的文化;以老子为代表的南方道家文化,属于淮河流域的文化;吴越文化和荆楚、巴蜀文化则属长江流域的文化。这表明这一时期()A.文化多元并带有地域性特征 B.华夏认同已经开始出现C.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频繁 D.中原文化具有核心地位〖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呈多元分布,并带有地区的特点,A项正确;华夏认同是在春秋时期出现,但材料未讲述这一内容,排除B项;材料没有讲述不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排除C项;材料未讲述中原文化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2.公元前98年,汉武帝在大司农下设“斡官”,负责统管酒类专卖事务。官府向私营酒坊提供酿酒用粮食、酒曲等原料,规定酿造酒类的品种和标准;私营酒坊负责酒类酿造,官府向酒坊支付加工费用后直接掌控,统一销售。自此,民间不得私自酿造酒。这一做法()A.减轻了农民生活负担 B.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C.造成了商业凋敝衰败 D.实现了全国市场管理统一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影响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材料反映了汉武帝垄断酒类经营权,实行酒专卖。这一做法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B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手工业,没有体现农民的生活状况,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虽实行抑商政策,但商业依然获得一定发展,“凋敝衰败”说法错误,排除C项;实现了全国市场管理统一化,叙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3.在《唐律》中,对于以尊犯卑的情况,如果犯罪者与被害者的血缘关系较近,那么处罚就会相对较轻;反之,如果血缘关系较远,处罚就会相对较重。这一规定()A.体现了德主刑辅理念 B.维护了儒家伦理秩序C.削弱了道德教化作用 D.标志着中华法系确立〖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唐律》中的规定可知,这一规定是为了维护家族和社会的稳定,符合儒家伦理观念,B项正确;德主刑辅是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主张以道德教化为主,辅以刑罚,但材料中的规定并未直接体现这一理念,排除A项;削弱了道德教化作用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项;中华法系确立并非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4.元朝自1271年建国起到延祐二年(1315年),即从内部关上了那扇科考大门。但一部分读书人“乃更沉潜性命之学,手编诸经传注,汇秤先儒格言,其精义奥旨,融贯演绎”。据此可知,元朝停废科举()A.加速了自身政权的灭亡 B.旨在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C.有利于行省制度的推行 D.使程朱理学得到进一步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271--1315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乃更沉潜性命之学,手编诸经传注,汇秤先儒格言,其精义奥旨,融贯演绎”概括得出结论是:元初科举制的废除,让一部分读书人能够全身心投入到程朱理学的学习和研究之中,从而使程朱理学在元初得到进一步发展,D项正确;元朝政权覆灭的深层次原因是元朝后期统治阶级的腐败堕落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排除A项;元朝停废科举的目的并非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排除B项;行省制度与停废科举没有关联,排除C项。故选D项。5.据统计,万历六年(1578年)明朝财政收入约为350余万两白银,支出则为380余万两白银。到万历十二年十二月,“皇上御极十三年,太仓粟可支七年,银亦可支二年。”这表明“一条鞭法”的实行()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C.给明朝财政状况带来转机 D.加重了农民徭役负担〖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条鞭法”的推行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给明朝财政状况带来转机,C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而是赋税制度改革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排除A项;“一条鞭法”的推行,计亩征银,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一条鞭法”使赋役合一、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徭役负担,排除D项。故选C项。6.1888年《日本国志》书成,上呈至总署,却被束之高阁。无奈之下,黄遵宪于1895年自费刊印,该书印行问世之时已是《马关条约》签订数月后;一经流传,即享誉海内外。这一变化折射出()A.国人师法西学心态发生转变 B.外交官员难以施展个人才能C.清廷仍坚守传统的宗藩外交 D.思想禁锢必然导致甲午战败〖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88--1895年(中国)。据本题材料“1888年《日本国志》书成,上呈至总署,却被束之高阁。无奈之下,黄遵宪于1895年自费刊印,该书印行问世之时已是《马关条约》签订数月后;一经流传,即享誉海内外”概括得出结论是:《日本国志》的际遇由冷向热,由书成之初寻求官方刊印而未果,到甲午战后广受推崇。这一变化折射出甲午前后晚清上层阶级及普通士人师法西学的心态转变,A项正确;仅由材料,不能得出外交官员难以施展个人才能的结论,排除B项;中日关系不属于近代的宗藩外交,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提到思想禁锢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7.1916年,《上海青年》改名为《新青年》的第一期,陈独秀指出“慎勿以年龄在青年时代,遂妄自以为取得新青年之资格也”。他在赋予新青年时代先锋的正面意义的同时,也拔高了刊物的定位。陈独秀此举()A.修正了全盘西化的思想倾向 B.体现出更加明确的宣传定位C.剔除了旧思想对人们的羁绊 D.欲为宣传马克思主义作铺垫〖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陈独秀通过利用《新青年》改名的机会,更加明确了杂志的特色和定位,故B项正确。陈独秀的行为不涉及西化与否的思想倾向,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但“剔除了旧思想对人们的羁绊”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8.如图为《申报》中“革命外交”与“对日宣战”出现频次统计(1928—1941年)。这反映出当时()A.国民政府对日态度发生了重大改变 B.经济危机引发国内政治危机C.社会舆论对国民政府期望由热变冷 D.中国收回主权诉求获得成功〖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8—1941年(中国)。从图中可看出,“革命外交”在1929年和1931年左右分别出现了一次高峰,这与国民政府掀起的“改订新约运动”和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密切相关;但1932年后,无论是“革命外交”还是“对日宣战”的出现频率均走向沉寂,主要是由于“改订新约运动”的失败和国民政府与日本妥协的做法使社会舆论对国民政府大失所望,C项正确;从图中无法看出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态度的变化,排除A项;从图中看,“革命外交”和“对日宣战”的高峰期应是民族主义高涨的时期,而非经济危机引发国内政治危机,排除B项;中国收回主权诉求获得成功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对西部有过两次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即20世纪50年代的“一五”时期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三线”建设时期。这两次开发建设的共同影响是()A.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现代化 B.实现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C.推动农业与工业协调发展 D.改变了贫穷地区落后面貌〖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尽管两次大规模建设的出发点和目的不尽相同,但国家对西部都给予了很多关注,大量投资,抽调大量人力物力到西部,使经济落后的西部较快地追赶东部,促进了西部社会的现代化,A项正确;“实现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说法绝对化,排除B项;三线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应对日趋紧张的国际形势,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而非“完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排除C项;材料主旨为“三线工程与西部建设”,而“改变了贫穷地区落后面貌”与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0.1975年,邓小平指出: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写进反对霸权主义的内容,含义有两点。一是中国和日本都不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都不搞霸权主义。二是反对任何国家及任何国家集团在这个地区谋求霸权的努力。这两点是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积极构建结伴而不结盟外交 B.外交完全突破意识形态的局限C.把反霸权主义作为外交准则 D.全面展示出负责任大国担当〖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5年(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日在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时,中国强调“都不搞霸权主义”,并把这一条款作为“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据此可知,当时中国把反对霸权主义作为外交准则,C项正确;结伴而不结盟外交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完全突破”用语过于绝对,排除B项;全面展示出负责任的大国担当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排除D项。故选C项。11.15世纪,印加政府从最可靠和最勇敢的部落中选出社员镇守要地,为了鼓励他们,印加王常赐予贵重礼物,包括衣物和妻子;把一些新征服的“不可靠”的部落强制性地迁往内地,使其与熟悉环境隔绝,失去反叛条件,把“忠诚”的部落移植到上述部落的故乡。这一做法()A.表明社会阶层流动频繁 B.具有国家集权主义色彩C.维系了帝国的长治久安 D.缓和了民族和阶级矛盾〖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美洲。根据题干可知,印加帝国将被征服有反叛倾向的部落、可靠部落和勇敢部落的人口进行迁徙,是实施军事控制和政治调节的反映,具有国家集权主义色彩,B项正确;社会阶层的流动是由于选官制度等,材料与此无关,排除A项;“维系了帝国的长治久安”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把一些新征服的‘不可靠’的部落强制性地迁往内地”不利于缓和民族和阶级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12.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自己是其他一切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的一切更是个奴隶。”这反映出卢梭()A.以驱散人世间的黑暗为奋斗目标 B.强调人应该独立思考C.理性思考了社会契约订立的目的 D.提出权力应相互制衡〖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法国)。根据材料“社会契约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自己是其他一切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的一切更是个奴隶”可知,订立社会契约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人们的主权和自由,故C项正确。材料并不强调卢梭的奋斗目标,启蒙运动旨在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理性方法,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不是人应该独立思考,而是强调自由是有约束的自由,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权力制衡,排除D项。故选C项。13.如图为英国漫画家吉尔雷1799年出版的一幅漫画。画面中进入到五百人院会议现场的拿破仑尽管身上伤痕累累,但是姿态沉稳且表情镇定,议会成员们则高举着双手逃窜。地上有血淋淋的匕首和拿破仑脚踩着的五百人院名单。该作品意在说明()A.“自由”已成为拿破仑的敌人 B.拿破仑称帝具有广泛群众基础C.暴力革命成为法国人的共识 D.法国的民主共和道路艰难曲折〖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该作品意在说明”,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99年(法国)。据题干漫画中拿破仑在五百人院会议现场的表现以及议会成员的反应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漫画反映了当时法国民主共和道路的艰难曲折,拿破仑的崛起以及议会的混乱状态体现了这一过程的复杂性和曲折性,D项正确;漫画更多体现的是拿破仑对权力的掌控而非直接针对自由理念,排除A项;漫画中议会成员逃窜的场景并不反映拿破仑称帝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反而体现了他的强势和议会成员的恐惧,排除B项;不能仅凭此漫画就得出暴力革命成为法国人的共识,排除C项。故选D项。14.1830年,澳洲羊毛出口总量仅200万镑,1848年猛增至3500万镑,约占英国进口羊毛总量的半数。1850年金矿发现前夕,新南威尔士耕地面积扩大到198,000英亩,范迪门为169,000英亩,南澳大利亚为65,000英亩,除新南威尔士外,东部其他殖民区已开始出口粮食。由此可知,当时澳洲的农牧业发展()A.受到了国际市场强有力的支持 B.客观上为淘金移民奠定物质基础C.使其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 D.推动了世界各地之间的交流融合〖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中期(澳洲)。根据材料可知,澳洲农牧业经济的发展,进而导致定居地扩大,这就为之后“淘金热”时期涌入的移民提供了生活保障,B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农牧业发展对于移民的作用,未涉及国际市场推动的情况,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畜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合,排除D项。故选B项。15.据统计,即使不算短期投资,1924—1930年外来投资仍占德国经济全部投资的40%以上,其中绝大部分来自美国。1925—1929年在德国所得来自国外的长期贷款里,美国占70%;德国占美国贷给外国的长期贷款总额的20%。这一状况()A.导致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B.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扩张C.促进了德国垄断资本主义兴起 D.制约了美国政府对外政策〖答案〗D〖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范围为20世纪20年代世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20年代,美国对外投资主要在德国。在德国未直接威胁美国的情况下,为了保护美国在德国的巨额投资和债权,美国不愿轻易冒犯德国,故经济因素制约了美国政府对外政策,D项正确;美国卷入二战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排除A项;德国法西斯上台是在1933年,排除B项;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垄断资本主义兴起,排除C项。故选D项。16.1957年11月,12个社会主义国家和工人党代表团在莫斯科举行会议,通过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共同纲领《莫斯科宣言》。1960年11月10日至12月1日,81国和工人党代表在莫斯科举行会议。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A.得益于苏联力量的强大 B.带来了两大阵营的对立C.促进了不结盟运动形成 D.推动着多极化趋势加强〖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世界。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两次会议显示出全世界和工人党与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基本都是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和建设的,A项正确;两大阵营对立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已形成,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不结盟运动,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世界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D项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康熙十四年(1675年),朝廷颁布《开采铜铅例》解禁铜矿;康熙四十四年,由于从日本进口的铜料不能保证,朝廷下令铸币铜料可采用滇铜;雍正初年,清政府又提高铜价,抑制短价收买,鼓励铜矿发展;乾隆二年,京局铸钱所需的铜料全部改为滇铜;乾隆三十八年,又规定私人开采的铜可留10%自由出售,使开采者有利可图。——摘编自杨黔云《论清朝前期滇东北地区铜业开发的历史意义》材料二玉米在滇东北地区的推广大致是在清初期,《恩安县志》载“梁类,苞谷,俗称玉麦,可酿酒,可救饥荒,乡人围圃扩种。”玉米的主要优势在于可以在很贫瘠的山区生长,而滇东北地区很多新开垦的土地都位于山间。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玉米因其产量高,在滇东北地区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取代了原本的燕麦、荞等成为山区的主要种植物,《镇雄州志》载:(乾隆年间)“包谷,汉夷贫民率其妇子垦开荒山,广种济食,一名玉秫。”——摘编自彭建《清代云南玉米种植概况浅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初滇东北地区开矿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滇东北地区高产作物扩大的影响。〖答案〗(1)原因:清朝统治的巩固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朝廷解决铸钱用铜问题的需要;铜矿开采的解禁及鼓励;清朝加强对少数民族区域的管理。(任答三点即可)(2)积极影响:有利于促进滇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增加粮食产量,缓解饥荒现象;对山区的开垦种植有重要意义,有利于种植面积推广;改变了滇东北地区的饮食结构;促进了清朝经济文化的发展。(任答两点即可)消极影响:过度开山垦田,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初(中国)。原因:据所学知识得出清朝统治的巩固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据材料“康熙四十四年,由于从日本进口的铜料不能保证,朝廷下令铸币铜料可采用滇铜”可得出朝廷解决铸钱用铜问题的需要;据材料“乾隆三十八年,又规定私人开采的铜可留10%自由出售,使开采者有利可图。”可得出铜矿开采的解禁及鼓励;据材料“滇铜”可得出清朝加强对少数民族区域的管理。(任答三点即可)【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初(中国)。积极影响:据材料“在滇东北地区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可得出有利于促进滇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据材料“可酿酒,可救饥荒,乡人围圃扩种”可得出增加粮食产量,缓解饥荒现象;据材料“而滇东北地区很多新开垦的土地都位于山间”可得出对山区的开垦种植有重要意义,有利于种植面积推广;据材料“取代了原本的燕麦、荞等成为山区的主要种植物”可得出改变了滇东北地区的饮食结构;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促进了清朝经济文化的发展。(任答两点即可)消极影响:结合所学生态知识可得出过度开山垦田,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46年11月15日至12月25日,国民党不顾中共和民盟的反对,召开了“制宪国民大会”。在“制宪国大”中,围绕《中华民国宪法》第1条国体应如何规定,国民党与青民两党展开激烈争论。国民党人认为,以三民主义冠国体,是国民党领导革命的目的,也是建国的准绳。“民有、民治、民享”及“民主”等字义已包含于“三民主义共和国”的含义之中,不必赘述。青年党与民社党代表指出修改宪法第1条为“中华民国为民主共和国”,认为“各国宪法第一条皆规定国体,现中华民国既规定为三民主义之国体,等于国民党为主权者,国民党员为八百万,则其他四万万四千二百万人民将摒弃于主权之外”“三民主义是一种广泛政治思想,各人都可能有不同的解释,如果订在宪法条文中,将来必会引起种种争执与借口。”国民党代表则强调三民主义目前已为国内各党派所一致承认,写入政协通过的《和平建国纲领》之中,已“非国民党一党者”,称此举“甚合理想”。蒋介石与国民党被迫作出一定让步,同意“民有、民治、民享”入宪,称“这部宪法以三民主义为基础,成为民有、民治、民享共和国的宪法,是世界上共和国最新的宪法”。——摘编自张维达《1946年“制宪国大”国体之争研究》(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国民党与青民两党在“制宪国大”国体之争中的观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制宪国大”国体之争。〖答案〗(1)观点:①青年党与民社党:遵循世界他国宪法的惯例;加入“三民主义”体现了国民党独裁专制,破坏了信仰自由和民主思想。②国民党:三民主义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为国内各党派一致承认);此前的施政纲领已确定民主原则与思想。(2)评价:“国体之争”是国民党专制势力与民主党派在思想政治上的斗争;折射出民主共和思想深刻影响着近代政治;宪法最终修改结果是各方妥协的产物;争论未能找到解决中国政治困境的正确道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代中国。①青年党与民社党:据材料一“各国宪法第一条皆规定国体”可得出“遵循世界他国宪法的惯例”;“现中华民国既规定为三民主义之国体,等于国民党为主权者,国民党员为八百万,则其他四万万四千二百万人民将摒弃于主权之外”可得出“加入‘三民主义’体现了国民党独裁专制,破坏了信仰自由和民主思想”。②国民党:据材料“国民党代表则强调三民主义目前已为国内各党派所一致承认”可得出“三民主义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为国内各党派一致承认)”;据材料“写入政协通过的《和平建国纲领》之中”可得出“此前的施政纲领已确定民主原则与思想”。【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据材料“国民党不顾中共和民盟的反对”“围绕《中华民国宪法》第1条国体应如何规定,国民党与青民两党展开激烈争论”并结合所学,1946年国民党包办的“国民大会”通过的《中华民国宪法》是国民党专制统治和蒋介石独裁的装饰品,可得出“‘国体之争’是国民党专制势力与民主党派在思想政治上的斗争”;由“民主共和与专制的争论”可得出“这折射出民主共和思想深刻影响着近代政治”;据材料“蒋介石与国民党被迫作出一定让步”可得出“宪法最终修改结果是各方妥协的产物”;结合所学“《中华民国宪法》是国民党专制统治和蒋介石独裁的装饰品”可得出“争论未能找到解决中国政治困境的正确道路”。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代以来世界贸易中心转移简表时期世界贸易发展的历史形态地中海时代中世纪地中海地区的主要贸易商品包括丝绸、香料、金属、玻璃、陶瓷和奢侈品等,主要来自东方的中国、印度和阿拉伯地区。奢侈品如珠宝、艺术品和高级纺织品等则主要是向意大利和法国等欧洲城市出口的。城市作为商业中心和交通枢纽,聚集了大量贸易商和手工业者,成为各种商品的集散地,其中以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最为著名。而贸易商则是贸易的主要参与者,他们通过各种贸易形式如委托、担保和合资等方式进行交易,带动了中世纪地中海地区的经济繁荣大西洋时代16世纪以后,世界商业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18世纪后半期,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日不落帝国”被英国建立起来,……帝国本身制度的领先与工业霸权一起,共同将英国推上了世界霸主的宝座。19世纪70年代后的“电气化”,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末,重工业开始在世界工业中占主导地位,各国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十分显著。以工业生产为例,1870年~1913年,美国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的比重从23.3%上升到35.8%,德国则从13.2%上升到15.7%,而英国却从31.8%下跌到14%,失去了其“世界工厂”的地位。世界经济贸易中心,逐渐从以英国为核心的西欧转移到以美国为核心的大西洋时代亚太时代全球货物贸易也将继续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势和动态。新兴市场的崛起将进一步改变全球贸易格局。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贸易将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1970年西欧在美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为30.5%,而亚太地区仅为26.1%,到了1980年亚太地区便超过西欧成为美国最大的对外贸易市场。1994年,美国对亚洲(主要是东亚)贸易总额达3720亿美元,占美国全球贸易总额的36%以上,比美欧间贸易高出30%~40%。美国对外经济关系的重心转移还反映在对外投资关系的变化上。这一变化趋势大致与对外贸易相同——摘编自李德伟译《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1)根据材料,概括世界贸易发展各个时期的特征。(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太地区成为当今世界贸易中心的原因,并谈谈世界贸易中心转移的启示。〖答案〗(1)特征:①地中海时代:与丝绸之路密切联系;贸易商品以奢侈品为主;贸易商是贸易的主要参与者,贸易形式多样化。(任答一点即可)②大西洋时代:经济活动以欧美为中心;贸易中心转移与工业革命密切相关。(任答一点即可)③亚太时代:贸易中心多元化;新兴市场的崛起;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贸易成为重要发展方向;规范性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任答一点即可)(2)原因:亚太地区地域辽阔,人口多,资源丰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亚太地区经济迅速增长;美国对外经济关系的重心转移;亚太新兴国家重视科技教育的发展,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政策。(任答三点即可)启示:世界贸易格局是由世界各地区经济发展实力决定的;世界贸易的发展需要规范性国际贸易组织的建立。(任答一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以来(世界)。特征:据表格可知,材料中将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分为地中海时代、大西洋时代和亚太时代,据此可以分三个时期分别说明其特征;首先地中海时代,据材料“中世纪地中海地区的主要贸易商品包括丝绸、香料、金属、玻璃、陶瓷和奢侈品等”可知,与丝绸之路密切联系;贸易商品以奢侈品为主;据材料“而贸易商则是贸易的主要参与者,他们通过各种贸易形式如委托、担保和合资等方式进行交易”可知,贸易商是贸易的主要参与者,贸易形式多样化。然后大西洋时代,据材料“世界经济贸易中心,逐渐从以英国为核心的西欧转移到以美国为核心的大西洋时代”可知,经济活动以欧美为中心;据材料“帝国本身制度的领先与工业霸权一起,共同将英国推上了世界霸主的宝座。19世纪70年代后的“电气化”,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可知,贸易中心转移与工业革命密切相关。最后亚太时代,据材料“1970年西欧在美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为30.5%,而亚太地区仅为26.1%,到了1980年亚太地区便超过西欧成为美国最大的对外贸易市场”可知,贸易中心多元化;据材料“新兴市场的崛起将进一步改变全球贸易格局”可知,新兴市场的崛起;据材料“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贸易将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可知,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贸易成为重要发展方向;据材料“美国对外经济关系的重心转移还反映在对外投资关系的变化上。这一变化趋势大致与对外贸易相同”可知,规范性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世界)。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亚太地区本身的资源、经济、教育和政策,以及与亚太地区相关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美国的因素;从亚太地区本身来看,结合所学可知,亚太地区地域辽阔,人口多,资源丰富;亚太地区经济迅速增长;亚太新兴国家重视科技教育的发展,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政策;从与亚太地区相关的因素来说,经济全球化的推动;美国对外经济关系的重心转移。启示:从材料中世纪贸易中心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可知,世界贸易格局是由世界各地区经济发展实力决定的;结合二战后世界贸易的发展变化并结合所学可知,世界贸易的发展需要规范性国际贸易组织的建立。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长城的历史看,它首先是用于军事斗争的产物,从公元前7世纪前后开始大规模修筑长城起,直至公元17世纪停止修筑为止,长城始终是作为军事防御工程而存在的。它的出现,标志着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程度的提高。——摘编自李文龙《中国古代长城的四个历史发展阶段》材料二1933年长城抗战爆发,在器械精良、炮火凶猛的日军进攻下,中国军人只能以肉体血战长城。强敌叩关的历史记忆、血肉相搏的御敌现实等新旧因素的碰撞促生了“血肉长城”的新概念。——摘编自郭丽萍《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关于长城民族符号形成史的研究》材料三长城的修筑与运用,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长城文化和长城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长城精神内涵丰富,价值巨大,对于增强民族自信有着重要意义。——摘编自姜红明、杨娟《长城精神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价值》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长城的历史演进中感悟历史,自拟论题,阐述你的历史认识。(要求:主题贯通,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答案〗示例一论题:长城铸就了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阐述:在古代,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程,其基本功能是保家卫国,秦统一后,将原韩、赵、魏等国长城连接起来,特别是在汉代,大一统的民族精神逐渐固化,并对周边少数民族产生强大凝聚力和同化作用,而后在历史合力的驱使下,长城以北的一些少数民族也逐渐融入中华民族大家族中来,逐渐形成了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在近代,抗日战争中血肉长城概念的产生最具代表性,长城的精神内涵不断得到充实丰富,逐渐发展出忠诚团结、不惧牺牲等现代爱国主义价值观念,并为各族各界人士所认同,正是在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洪流中、在“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普遍认同中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符号;随着新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建设和保家卫国、抢险救灾的壮举往往被艺术家们通过长城这个有形的形象艺术地表现出来,长城也逐渐成了一种具有固定内涵的政治话语和媒介话语,长城的这种历史性变迁反映出在中华大地上,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在不断形成与发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我们青年更要弘扬长城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起新时代新的长城。示例二论题:长城精神的历史演变。阐述:在古代,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程,其基本功能是保家卫国,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承载,长城的持续修造,也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特质,维系了中华文明的传承延续;近代以来,长城逐渐被赋予民族文化象征的意义,长城形象开始发生变化,抗战中形成了血肉长城,宣扬不畏牺牲、誓死卫国的国民品格,为长城注入了现代爱国主义的价值观念,成为被广泛接受的民族象征符号;今天,长城经历了土石长城、血肉长城、精神长城的历史变迁,长城精神已经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识,已经深刻烙印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在长城精神的号召下,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我们应大力弘扬长城精神,继续发挥爱国精神、拼搏精神、斗争精神,万众一心,团结奋进,以新时代的长城精神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材料体现的是长城的问题,首先得出论题长城铸就了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其次结合材料一古代长城的作用和其体现的精神可得出在古代,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程,其基本功能是保家卫国,秦统一后,将原韩、赵、魏等国长城连接起来,特别是在汉代,大一统的民族精神逐渐固化,并对周边少数民族产生强大凝聚力和同化作用,而后在历史合力的驱使下,长城以北的一些少数民族也逐渐融入中华民族大家族中来,逐渐形成了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结合材料二得出近代长城的作用和精神在近代,抗日战争中血肉长城概念的产生最具代表性,长城的精神内涵不断得到充实丰富,逐渐发展出忠诚团结、不惧牺牲等现代爱国主义价值观念,并为各族各界人士所认同,正是在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洪流中、在“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普遍认同中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符号;据材料三归纳现代长城的作用和精神,随着新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建设和保家卫国、抢险救灾的壮举往往被艺术家们通过长城这个有形的形象艺术地表现出来,长城也逐渐成了一种具有固定内涵的政治话语和媒介话语,长城的这种历史性变迁反映出在中华大地上,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在不断形成与发展。最后进行情感升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我们青年更要弘扬长城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起新时代新的长城。论证的过程,要求语言通顺、逻辑较严明。只要合理就可以。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统一调研测试历史试卷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考查范围:高考全部内容。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战国时期,北方的三晋、西秦文化和东方的邹鲁文化、田齐文化,皆属于黄河流域的文化;以老子为代表的南方道家文化,属于淮河流域的文化;吴越文化和荆楚、巴蜀文化则属长江流域的文化。这表明这一时期()A.文化多元并带有地域性特征 B.华夏认同已经开始出现C.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频繁 D.中原文化具有核心地位〖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呈多元分布,并带有地区的特点,A项正确;华夏认同是在春秋时期出现,但材料未讲述这一内容,排除B项;材料没有讲述不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排除C项;材料未讲述中原文化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2.公元前98年,汉武帝在大司农下设“斡官”,负责统管酒类专卖事务。官府向私营酒坊提供酿酒用粮食、酒曲等原料,规定酿造酒类的品种和标准;私营酒坊负责酒类酿造,官府向酒坊支付加工费用后直接掌控,统一销售。自此,民间不得私自酿造酒。这一做法()A.减轻了农民生活负担 B.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C.造成了商业凋敝衰败 D.实现了全国市场管理统一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影响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材料反映了汉武帝垄断酒类经营权,实行酒专卖。这一做法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B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手工业,没有体现农民的生活状况,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虽实行抑商政策,但商业依然获得一定发展,“凋敝衰败”说法错误,排除C项;实现了全国市场管理统一化,叙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3.在《唐律》中,对于以尊犯卑的情况,如果犯罪者与被害者的血缘关系较近,那么处罚就会相对较轻;反之,如果血缘关系较远,处罚就会相对较重。这一规定()A.体现了德主刑辅理念 B.维护了儒家伦理秩序C.削弱了道德教化作用 D.标志着中华法系确立〖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唐律》中的规定可知,这一规定是为了维护家族和社会的稳定,符合儒家伦理观念,B项正确;德主刑辅是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主张以道德教化为主,辅以刑罚,但材料中的规定并未直接体现这一理念,排除A项;削弱了道德教化作用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项;中华法系确立并非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4.元朝自1271年建国起到延祐二年(1315年),即从内部关上了那扇科考大门。但一部分读书人“乃更沉潜性命之学,手编诸经传注,汇秤先儒格言,其精义奥旨,融贯演绎”。据此可知,元朝停废科举()A.加速了自身政权的灭亡 B.旨在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C.有利于行省制度的推行 D.使程朱理学得到进一步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271--1315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乃更沉潜性命之学,手编诸经传注,汇秤先儒格言,其精义奥旨,融贯演绎”概括得出结论是:元初科举制的废除,让一部分读书人能够全身心投入到程朱理学的学习和研究之中,从而使程朱理学在元初得到进一步发展,D项正确;元朝政权覆灭的深层次原因是元朝后期统治阶级的腐败堕落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排除A项;元朝停废科举的目的并非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排除B项;行省制度与停废科举没有关联,排除C项。故选D项。5.据统计,万历六年(1578年)明朝财政收入约为350余万两白银,支出则为380余万两白银。到万历十二年十二月,“皇上御极十三年,太仓粟可支七年,银亦可支二年。”这表明“一条鞭法”的实行()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C.给明朝财政状况带来转机 D.加重了农民徭役负担〖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条鞭法”的推行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给明朝财政状况带来转机,C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而是赋税制度改革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排除A项;“一条鞭法”的推行,计亩征银,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一条鞭法”使赋役合一、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徭役负担,排除D项。故选C项。6.1888年《日本国志》书成,上呈至总署,却被束之高阁。无奈之下,黄遵宪于1895年自费刊印,该书印行问世之时已是《马关条约》签订数月后;一经流传,即享誉海内外。这一变化折射出()A.国人师法西学心态发生转变 B.外交官员难以施展个人才能C.清廷仍坚守传统的宗藩外交 D.思想禁锢必然导致甲午战败〖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88--1895年(中国)。据本题材料“1888年《日本国志》书成,上呈至总署,却被束之高阁。无奈之下,黄遵宪于1895年自费刊印,该书印行问世之时已是《马关条约》签订数月后;一经流传,即享誉海内外”概括得出结论是:《日本国志》的际遇由冷向热,由书成之初寻求官方刊印而未果,到甲午战后广受推崇。这一变化折射出甲午前后晚清上层阶级及普通士人师法西学的心态转变,A项正确;仅由材料,不能得出外交官员难以施展个人才能的结论,排除B项;中日关系不属于近代的宗藩外交,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提到思想禁锢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7.1916年,《上海青年》改名为《新青年》的第一期,陈独秀指出“慎勿以年龄在青年时代,遂妄自以为取得新青年之资格也”。他在赋予新青年时代先锋的正面意义的同时,也拔高了刊物的定位。陈独秀此举()A.修正了全盘西化的思想倾向 B.体现出更加明确的宣传定位C.剔除了旧思想对人们的羁绊 D.欲为宣传马克思主义作铺垫〖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陈独秀通过利用《新青年》改名的机会,更加明确了杂志的特色和定位,故B项正确。陈独秀的行为不涉及西化与否的思想倾向,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但“剔除了旧思想对人们的羁绊”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8.如图为《申报》中“革命外交”与“对日宣战”出现频次统计(1928—1941年)。这反映出当时()A.国民政府对日态度发生了重大改变 B.经济危机引发国内政治危机C.社会舆论对国民政府期望由热变冷 D.中国收回主权诉求获得成功〖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8—1941年(中国)。从图中可看出,“革命外交”在1929年和1931年左右分别出现了一次高峰,这与国民政府掀起的“改订新约运动”和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密切相关;但1932年后,无论是“革命外交”还是“对日宣战”的出现频率均走向沉寂,主要是由于“改订新约运动”的失败和国民政府与日本妥协的做法使社会舆论对国民政府大失所望,C项正确;从图中无法看出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态度的变化,排除A项;从图中看,“革命外交”和“对日宣战”的高峰期应是民族主义高涨的时期,而非经济危机引发国内政治危机,排除B项;中国收回主权诉求获得成功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对西部有过两次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即20世纪50年代的“一五”时期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三线”建设时期。这两次开发建设的共同影响是()A.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现代化 B.实现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C.推动农业与工业协调发展 D.改变了贫穷地区落后面貌〖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尽管两次大规模建设的出发点和目的不尽相同,但国家对西部都给予了很多关注,大量投资,抽调大量人力物力到西部,使经济落后的西部较快地追赶东部,促进了西部社会的现代化,A项正确;“实现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说法绝对化,排除B项;三线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应对日趋紧张的国际形势,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而非“完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排除C项;材料主旨为“三线工程与西部建设”,而“改变了贫穷地区落后面貌”与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0.1975年,邓小平指出: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写进反对霸权主义的内容,含义有两点。一是中国和日本都不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都不搞霸权主义。二是反对任何国家及任何国家集团在这个地区谋求霸权的努力。这两点是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积极构建结伴而不结盟外交 B.外交完全突破意识形态的局限C.把反霸权主义作为外交准则 D.全面展示出负责任大国担当〖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5年(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日在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时,中国强调“都不搞霸权主义”,并把这一条款作为“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据此可知,当时中国把反对霸权主义作为外交准则,C项正确;结伴而不结盟外交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完全突破”用语过于绝对,排除B项;全面展示出负责任的大国担当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排除D项。故选C项。11.15世纪,印加政府从最可靠和最勇敢的部落中选出社员镇守要地,为了鼓励他们,印加王常赐予贵重礼物,包括衣物和妻子;把一些新征服的“不可靠”的部落强制性地迁往内地,使其与熟悉环境隔绝,失去反叛条件,把“忠诚”的部落移植到上述部落的故乡。这一做法()A.表明社会阶层流动频繁 B.具有国家集权主义色彩C.维系了帝国的长治久安 D.缓和了民族和阶级矛盾〖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美洲。根据题干可知,印加帝国将被征服有反叛倾向的部落、可靠部落和勇敢部落的人口进行迁徙,是实施军事控制和政治调节的反映,具有国家集权主义色彩,B项正确;社会阶层的流动是由于选官制度等,材料与此无关,排除A项;“维系了帝国的长治久安”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把一些新征服的‘不可靠’的部落强制性地迁往内地”不利于缓和民族和阶级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12.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自己是其他一切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的一切更是个奴隶。”这反映出卢梭()A.以驱散人世间的黑暗为奋斗目标 B.强调人应该独立思考C.理性思考了社会契约订立的目的 D.提出权力应相互制衡〖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法国)。根据材料“社会契约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自己是其他一切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的一切更是个奴隶”可知,订立社会契约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人们的主权和自由,故C项正确。材料并不强调卢梭的奋斗目标,启蒙运动旨在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理性方法,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不是人应该独立思考,而是强调自由是有约束的自由,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权力制衡,排除D项。故选C项。13.如图为英国漫画家吉尔雷1799年出版的一幅漫画。画面中进入到五百人院会议现场的拿破仑尽管身上伤痕累累,但是姿态沉稳且表情镇定,议会成员们则高举着双手逃窜。地上有血淋淋的匕首和拿破仑脚踩着的五百人院名单。该作品意在说明()A.“自由”已成为拿破仑的敌人 B.拿破仑称帝具有广泛群众基础C.暴力革命成为法国人的共识 D.法国的民主共和道路艰难曲折〖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该作品意在说明”,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99年(法国)。据题干漫画中拿破仑在五百人院会议现场的表现以及议会成员的反应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漫画反映了当时法国民主共和道路的艰难曲折,拿破仑的崛起以及议会的混乱状态体现了这一过程的复杂性和曲折性,D项正确;漫画更多体现的是拿破仑对权力的掌控而非直接针对自由理念,排除A项;漫画中议会成员逃窜的场景并不反映拿破仑称帝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反而体现了他的强势和议会成员的恐惧,排除B项;不能仅凭此漫画就得出暴力革命成为法国人的共识,排除C项。故选D项。14.1830年,澳洲羊毛出口总量仅200万镑,1848年猛增至3500万镑,约占英国进口羊毛总量的半数。1850年金矿发现前夕,新南威尔士耕地面积扩大到198,000英亩,范迪门为169,000英亩,南澳大利亚为65,000英亩,除新南威尔士外,东部其他殖民区已开始出口粮食。由此可知,当时澳洲的农牧业发展()A.受到了国际市场强有力的支持 B.客观上为淘金移民奠定物质基础C.使其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 D.推动了世界各地之间的交流融合〖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中期(澳洲)。根据材料可知,澳洲农牧业经济的发展,进而导致定居地扩大,这就为之后“淘金热”时期涌入的移民提供了生活保障,B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农牧业发展对于移民的作用,未涉及国际市场推动的情况,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畜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合,排除D项。故选B项。15.据统计,即使不算短期投资,1924—1930年外来投资仍占德国经济全部投资的40%以上,其中绝大部分来自美国。1925—1929年在德国所得来自国外的长期贷款里,美国占70%;德国占美国贷给外国的长期贷款总额的20%。这一状况()A.导致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B.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扩张C.促进了德国垄断资本主义兴起 D.制约了美国政府对外政策〖答案〗D〖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范围为20世纪20年代世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20年代,美国对外投资主要在德国。在德国未直接威胁美国的情况下,为了保护美国在德国的巨额投资和债权,美国不愿轻易冒犯德国,故经济因素制约了美国政府对外政策,D项正确;美国卷入二战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排除A项;德国法西斯上台是在1933年,排除B项;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垄断资本主义兴起,排除C项。故选D项。16.1957年11月,12个社会主义国家和工人党代表团在莫斯科举行会议,通过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共同纲领《莫斯科宣言》。1960年11月10日至12月1日,81国和工人党代表在莫斯科举行会议。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A.得益于苏联力量的强大 B.带来了两大阵营的对立C.促进了不结盟运动形成 D.推动着多极化趋势加强〖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世界。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两次会议显示出全世界和工人党与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基本都是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和建设的,A项正确;两大阵营对立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已形成,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不结盟运动,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世界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D项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康熙十四年(1675年),朝廷颁布《开采铜铅例》解禁铜矿;康熙四十四年,由于从日本进口的铜料不能保证,朝廷下令铸币铜料可采用滇铜;雍正初年,清政府又提高铜价,抑制短价收买,鼓励铜矿发展;乾隆二年,京局铸钱所需的铜料全部改为滇铜;乾隆三十八年,又规定私人开采的铜可留10%自由出售,使开采者有利可图。——摘编自杨黔云《论清朝前期滇东北地区铜业开发的历史意义》材料二玉米在滇东北地区的推广大致是在清初期,《恩安县志》载“梁类,苞谷,俗称玉麦,可酿酒,可救饥荒,乡人围圃扩种。”玉米的主要优势在于可以在很贫瘠的山区生长,而滇东北地区很多新开垦的土地都位于山间。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玉米因其产量高,在滇东北地区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取代了原本的燕麦、荞等成为山区的主要种植物,《镇雄州志》载:(乾隆年间)“包谷,汉夷贫民率其妇子垦开荒山,广种济食,一名玉秫。”——摘编自彭建《清代云南玉米种植概况浅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初滇东北地区开矿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滇东北地区高产作物扩大的影响。〖答案〗(1)原因:清朝统治的巩固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朝廷解决铸钱用铜问题的需要;铜矿开采的解禁及鼓励;清朝加强对少数民族区域的管理。(任答三点即可)(2)积极影响:有利于促进滇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增加粮食产量,缓解饥荒现象;对山区的开垦种植有重要意义,有利于种植面积推广;改变了滇东北地区的饮食结构;促进了清朝经济文化的发展。(任答两点即可)消极影响:过度开山垦田,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初(中国)。原因:据所学知识得出清朝统治的巩固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据材料“康熙四十四年,由于从日本进口的铜料不能保证,朝廷下令铸币铜料可采用滇铜”可得出朝廷解决铸钱用铜问题的需要;据材料“乾隆三十八年,又规定私人开采的铜可留10%自由出售,使开采者有利可图。”可得出铜矿开采的解禁及鼓励;据材料“滇铜”可得出清朝加强对少数民族区域的管理。(任答三点即可)【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初(中国)。积极影响:据材料“在滇东北地区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可得出有利于促进滇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据材料“可酿酒,可救饥荒,乡人围圃扩种”可得出增加粮食产量,缓解饥荒现象;据材料“而滇东北地区很多新开垦的土地都位于山间”可得出对山区的开垦种植有重要意义,有利于种植面积推广;据材料“取代了原本的燕麦、荞等成为山区的主要种植物”可得出改变了滇东北地区的饮食结构;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促进了清朝经济文化的发展。(任答两点即可)消极影响:结合所学生态知识可得出过度开山垦田,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46年11月15日至12月25日,国民党不顾中共和民盟的反对,召开了“制宪国民大会”。在“制宪国大”中,围绕《中华民国宪法》第1条国体应如何规定,国民党与青民两党展开激烈争论。国民党人认为,以三民主义冠国体,是国民党领导革命的目的,也是建国的准绳。“民有、民治、民享”及“民主”等字义已包含于“三民主义共和国”的含义之中,不必赘述。青年党与民社党代表指出修改宪法第1条为“中华民国为民主共和国”,认为“各国宪法第一条皆规定国体,现中华民国既规定为三民主义之国体,等于国民党为主权者,国民党员为八百万,则其他四万万四千二百万人民将摒弃于主权之外”“三民主义是一种广泛政治思想,各人都可能有不同的解释,如果订在宪法条文中,将来必会引起种种争执与借口。”国民党代表则强调三民主义目前已为国内各党派所一致承认,写入政协通过的《和平建国纲领》之中,已“非国民党一党者”,称此举“甚合理想”。蒋介石与国民党被迫作出一定让步,同意“民有、民治、民享”入宪,称“这部宪法以三民主义为基础,成为民有、民治、民享共和国的宪法,是世界上共和国最新的宪法”。——摘编自张维达《1946年“制宪国大”国体之争研究》(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国民党与青民两党在“制宪国大”国体之争中的观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制宪国大”国体之争。〖答案〗(1)观点:①青年党与民社党:遵循世界他国宪法的惯例;加入“三民主义”体现了国民党独裁专制,破坏了信仰自由和民主思想。②国民党:三民主义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为国内各党派一致承认);此前的施政纲领已确定民主原则与思想。(2)评价:“国体之争”是国民党专制势力与民主党派在思想政治上的斗争;折射出民主共和思想深刻影响着近代政治;宪法最终修改结果是各方妥协的产物;争论未能找到解决中国政治困境的正确道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代中国。①青年党与民社党:据材料一“各国宪法第一条皆规定国体”可得出“遵循世界他国宪法的惯例”;“现中华民国既规定为三民主义之国体,等于国民党为主权者,国民党员为八百万,则其他四万万四千二百万人民将摒弃于主权之外”可得出“加入‘三民主义’体现了国民党独裁专制,破坏了信仰自由和民主思想”。②国民党:据材料“国民党代表则强调三民主义目前已为国内各党派所一致承认”可得出“三民主义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为国内各党派一致承认)”;据材料“写入政协通过的《和平建国纲领》之中”可得出“此前的施政纲领已确定民主原则与思想”。【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据材料“国民党不顾中共和民盟的反对”“围绕《中华民国宪法》第1条国体应如何规定,国民党与青民两党展开激烈争论”并结合所学,1946年国民党包办的“国民大会”通过的《中华民国宪法》是国民党专制统治和蒋介石独裁的装饰品,可得出“‘国体之争’是国民党专制势力与民主党派在思想政治上的斗争”;由“民主共和与专制的争论”可得出“这折射出民主共和思想深刻影响着近代政治”;据材料“蒋介石与国民党被迫作出一定让步”可得出“宪法最终修改结果是各方妥协的产物”;结合所学“《中华民国宪法》是国民党专制统治和蒋介石独裁的装饰品”可得出“争论未能找到解决中国政治困境的正确道路”。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代以来世界贸易中心转移简表时期世界贸易发展的历史形态地中海时代中世纪地中海地区的主要贸易商品包括丝绸、香料、金属、玻璃、陶瓷和奢侈品等,主要来自东方的中国、印度和阿拉伯地区。奢侈品如珠宝、艺术品和高级纺织品等则主要是向意大利和法国等欧洲城市出口的。城市作为商业中心和交通枢纽,聚集了大量贸易商和手工业者,成为各种商品的集散地,其中以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最为著名。而贸易商则是贸易的主要参与者,他们通过各种贸易形式如委托、担保和合资等方式进行交易,带动了中世纪地中海地区的经济繁荣大西洋时代16世纪以后,世界商业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18世纪后半期,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日不落帝国”被英国建立起来,……帝国本身制度的领先与工业霸权一起,共同将英国推上了世界霸主的宝座。19世纪70年代后的“电气化”,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末,重工业开始在世界工业中占主导地位,各国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十分显著。以工业生产为例,1870年~1913年,美国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的比重从23.3%上升到35.8%,德国则从13.2%上升到15.7%,而英国却从31.8%下跌到14%,失去了其“世界工厂”的地位。世界经济贸易中心,逐渐从以英国为核心的西欧转移到以美国为核心的大西洋时代亚太时代全球货物贸易也将继续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势和动态。新兴市场的崛起将进一步改变全球贸易格局。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贸易将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1970年西欧在美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为30.5%,而亚太地区仅为26.1%,到了1980年亚太地区便超过西欧成为美国最大的对外贸易市场。1994年,美国对亚洲(主要是东亚)贸易总额达3720亿美元,占美国全球贸易总额的36%以上,比美欧间贸易高出30%~40%。美国对外经济关系的重心转移还反映在对外投资关系的变化上。这一变化趋势大致与对外贸易相同——摘编自李德伟译《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1)根据材料,概括世界贸易发展各个时期的特征。(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太地区成为当今世界贸易中心的原因,并谈谈世界贸易中心转移的启示。〖答案〗(1)特征:①地中海时代:与丝绸之路密切联系;贸易商品以奢侈品为主;贸易商是贸易的主要参与者,贸易形式多样化。(任答一点即可)②大西洋时代:经济活动以欧美为中心;贸易中心转移与工业革命密切相关。(任答一点即可)③亚太时代:贸易中心多元化;新兴市场的崛起;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贸易成为重要发展方向;规范性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任答一点即可)(2)原因:亚太地区地域辽阔,人口多,资源丰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亚太地区经济迅速增长;美国对外经济关系的重心转移;亚太新兴国家重视科技教育的发展,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政策。(任答三点即可)启示:世界贸易格局是由世界各地区经济发展实力决定的;世界贸易的发展需要规范性国际贸易组织的建立。(任答一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以来(世界)。特征:据表格可知,材料中将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分为地中海时代、大西洋时代和亚太时代,据此可以分三个时期分别说明其特征;首先地中海时代,据材料“中世纪地中海地区的主要贸易商品包括丝绸、香料、金属、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