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4章末检测试卷(第5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4·山东莱州一中期中)果蝇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一个脱氧核苷酸发生了变更,会导致()A.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削减B.表达的蛋白质分子结构不肯定变更C.碱基配对方式发生变更D.染色体上全部基因碱基序列都发生变更答案B解析DNA分子中一个脱氧核苷酸发生了变更,会导致基因碱基序列变更,不会导致基因数目变更,A错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基因突变后,其表达的蛋白质结构不肯定变更,B正确;DNA分子中一个脱氧核苷酸发生了变更,不会导致碱基配对方式发生变更,C错误;DNA分子中一个脱氧核苷酸发生了变更,只能导致一个基因碱基序列发生变更,D错误。2.(2024·四川广安一中期中)酵母菌细胞中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后,使mRNA中段增加了连续的三个碱基AAG(终止密码子有UGA、UAG、UAA)。据此推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突变后的基因在复制时参加复制的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比例不变更B.突变后的基因编码的多肽链最多只有两个氨基酸与原多肽链不同C.突变后的基因表达时可能会在mRNA增加AAG的位置停止翻译D.突变前后的基因在编码多肽链过程中须要的tRNA种类可能相同答案B解析基因中嘧啶数与嘌呤数始终相同,因此基因突变后,参加基因复制的嘧啶脱氧核苷酸比例不变,仍为50%,A正确;依据题意可知,突变后使得mRNA中段增加了连续的三个碱基,若增加的三个碱基插在了一个氨基酸对应的碱基中间,则可能导致终止密码子的提前出现,其后面全部的氨基酸都将不存在了,B错误、C正确;在正常状况下,运输氨基酸的tRNA一共61种,突变前后的基因在编码多肽链过程中须要的tRNA种类可能相同,D正确。3.(2024·湖北武汉二中高二上期末)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原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生物都能发生基因突变B.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高的C.基因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D.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答案A解析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因此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A正确;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B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C错误;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害的,D错误。4.(2024·山东潍坊一中月考)将易感病的水稻叶肉细胞去除细胞壁,处理得到的细胞结构经60Co辐射处理,再进行培育获得再生植株,得到一抗病突变体,且抗病基因与感病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抗病突变体为1条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则感病基因对抗病基因为完全显性B.若抗病突变体为1条染色体片段重复所致,则该突变体再经诱变不行复原为感病型C.若抗病突变体为单个基因突变所致,则该突变体再经诱变不行复原为感病型D.若抗病基因是感病基因中单个碱基缺失所致,则合成的蛋白质氨基酸数量相同答案A解析假如抗病突变体为1条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则缺失片段中含有感病基因,说明感病基因为显性基因,未缺失染色体上的基因为隐性基因,并且为完全显性,A正确;假如突变是由染色体片段重复所致,可通过染色体片段缺失再复原为感病型,B错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C错误;假如发生碱基缺失,会使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变更,D错误。5.(2024·陕西榆林高新完全中学月考)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会导致生物发生遗传物质的重组,在下列叙述中,与遗传物质重组无关的是()A.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发生局部的交换B.卵原细胞形成初级卵母细胞时DNA复制C.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在配子中自由组合D.受精作用时,雌雄配子的遗传物质相互融合答案B解析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Ⅰ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局部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A不符合题意;卵原细胞形成初级卵母细胞时DNA复制,遗传物质只加倍,与基因重组无关,B项符合题意;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别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进入子细胞中,该过程也是基因重组,C不符合题意;受精作用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遗传物质相互融合,形成新的基因型的个体,根本缘由是基因重组导致配子中染色体组成的多样性,D不符合题意。6.(2024·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调研)以下关于变异的描述,正确的有()①表现出亲代所没有的表型叫突变②基因突变有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之分③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三者的共同特点是三者都能产生新的基因④突变能人为地诱发产生⑤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重要区分是基因突变在光镜下看不到变更⑥DNA分子结构变更都能引起基因突变⑦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突变的方向与环境并无明确的因果关系⑧基因突变是基因内部碱基的增加、缺失或替换,并引起基因碱基序列的变更A.二项B.三项C.四项D.五项答案D7.下列可以认为是一个染色体组的是()A.二倍体配子中全部的染色体B.体细胞中两两配对的染色体C.四倍体植物配子中全部的染色体D.三倍体植物体细胞全部的染色体答案A解析二倍体配子中全部的染色体是一个染色体组,A正确;体细胞中两两配对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而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B错误;四倍体植物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其配子中全部的染色体为两个染色体组,C错误;三倍体植物体细胞中全部的染色体为三个染色体组,D错误。8.如图所示为某种生物细胞中染色体及部分基因,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答案C解析A项中染色体为原de所在的染色体和原GH所在的染色体之间发生了易位;B项中所示染色体应当是原fgh所在的染色体缺失了h基因所在片段形成的,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C项中ABCDe基因应当是原d基因突变成D基因形成的,属于基因突变,不属于染色体变异;D项中基因BACde应当是原基因AB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了颠倒形成的,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9.(2024·浙江杭州学军中学月考)遗传病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是由21号染色体三体引起的(目前尚未发觉21号染色体四条的个体),是人类染色体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发病率约为eq\f(1,700)。现有一唐氏综合征患儿,其基因型为NNn,其父亲的基因型为nn,母亲的基因型为Nn。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患儿出现的缘由是母亲的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Ⅱ过程中发生错误B.其他染色体三体综合征很少见,可能是由于胚胎无法正常发育而流产死亡C.若患儿与另一唐氏综合征患者婚配,后代患唐氏综合征的概率为eq\f(2,3)D.若患儿的基因型为nnn,则是由于父亲在产生精子的过程中发生错误引起的答案D解析该患儿的基因型为NNn,其父亲的基因型为nn,母亲的基因型为Nn,患儿出现的缘由是母亲的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Ⅱ姐妹染色体分开后移向同一极而导致,A正确;其他染色体三体综合征很少见,可能是由于胚胎无法正常发育而流产死亡,B项正确;若患儿与号染色体有3条,因此后代患唐氏综合征概率eq\f(2,3),C正确;若患儿的基因型为nnn,可能是父亲在产生精子的过程中发生错误引起的,也可能是母亲的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Ⅱ过程中发生错误所致,D项错误。10.(2024·山东济南一中期中)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限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F1中()A.白眼雄果蝇占eq\f(1,2) B.红眼雌果蝇占eq\f(1,4)C.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eq\f(1,4) D.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eq\f(1,4)答案C解析依据题意可知,F1白眼雄果蝇占eq\f(1,4),红眼雌果蝇占eq\f(1,2),A、B错误;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eq\f(1,3)×eq\f(3,4)=eq\f(1,4),C正确;依据自由组合定律,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eq\f(1,4)×eq\f(2,3)=eq\f(1,6),D错误。11.(2024·山东试验中学其次次诊断)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2种变异(甲图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甲图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增加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②乙图中出现的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③甲、乙两图中的变更只会出现在有丝分裂中④甲、乙两图中的变异类型都可以用显微镜视察检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甲图中染色体上片段d、e、f位置发生变更,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增加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①正确;乙图中发生的是着丝粒分裂后,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一极,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②正确;乙图中的变更只会出现在有丝分裂中,甲图中的变更可出现在减数分裂也可出现在有丝分裂,③错误;因为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可在显微镜下视察到,所以甲、乙两图中的变异类型都可用显微镜视察检验,④正确。12.(2024·湖南长郡中学期中)在某严格自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中,野生型植株的基因型均为AA(无A基因的植株表现为矮化植株)。现发觉甲、乙两株矮化突变体植株的相关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矮化程度与a基因的数量呈正相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突变体植株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一个四分体最多含有4个a基因B.乙突变体植株产生的缘由可能是在甲突变体植株的基础上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C.甲突变体植株产生的根本缘由是基因突变,其自交后代只有一种矮化植株D.若各类型配子和植株均能成活,则乙突变体植株自交后代中存在两种矮化植株答案D解析甲突变体植株体细胞中含有2个a基因,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一个四分体即一对同源染色体,已经在间期进行了DNA复制,所以含有4个a,A正确;乙突变体植株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中,一条染色体缺失了一个片段,而另一条染色体增加了一个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正确;等位基因产生的根本缘由都是基因突变,甲是隐性纯合子,自交后代也是隐性纯合子,表现为矮化植株,C正确;若乙突变体植株自交,且各类型配子和植株均能成活,则可以产生基因型为aaaa、aaO、OO(O代表不含a基因的染色体)三种矮化植株,D项错误。13.经权威遗传机构确认,济南发觉了世界首例染色体异样核型:46,XY,t(6,8),该例异样核型属于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染色体平衡易位是造成流产和畸形儿的重要因素,由于没有遗传物质丢失,患者表现及智力均与正常人一样。某女性患者的第1和5号染色体易位,染色体异样核型可表示为46,XX,t(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经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视察到染色体易位B.46,XY,t(6,8)表示某男性患者的第6和8号染色体易位C.只有缺失和重复这两类染色体变异才能导致基因数量的变更D.染色体易位不属于基因重组,这种变异是可遗传的答案C解析经染色后,染色体易位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视察到,A正确;依据题干信息推出染色体核型46,XY,t(6,8)表示某男性患者的第6和8号染色体易位,B正确;能导致基因数量变更的不只有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和缺失,还有染色体数目变异,C错误;染色体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正确。14.(2024·广西河池高级中学月考)张三和他的一个孙子患有甲病,但张三的其他12位家人均表现正常。据张三的家系()A.可能推知甲病的遗传方式 B.可能推知甲病在当地人群中的发病概率C.可以确定甲病基因的突变频率 D.可以确定环境中影响甲病遗传的关键因素答案A解析依据题意可知,甲病为隐性遗传病,A正确;依据张三的家系只能推知其家系中的发病状况,无法推知甲病在当地人群中的发病概率,B错误;依据张三的家系只能推断该病是隐性遗传病,无法推断甲病基因的突变频率,C错误;依据张三的家系可以确定甲病是隐性遗传病,但是无法推断环境对该病的影响,D错误。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误的得0分。15.二倍体植物甲(2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不育。用物理撞击的方法使F1在减数分裂Ⅰ时整套的染色体安排到同一个次级精(卵)母细胞中,减数分裂Ⅱ正常,再让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F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物理撞击和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相同B.F1为四倍体,具有20条染色体C.若用相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则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D.用物理撞击的方法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为异源四倍体答案CD解析物理撞击是使F1在减数分裂Ⅰ时整套的染色体安排到同一个次级精(卵)母细胞中,而秋水仙素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两者原理不同,A错误;F1含有2个染色体组,共10条染色体,其中5条来自甲,5条来自乙,B错误;F1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数目加倍,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C正确;利用物理撞击的方法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为异源四倍体,D正确。16.分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只能变更基因型,而基因重组能产生新基因B.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均可导致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变更C.自然条件下,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均会变更一条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D.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供应原材料答案ABC解析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A项错误;基因重组不会引起基因碱基序列的变更,B项错误;自然条件下,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不会变更基因的个数,C项错误;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原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D项正确。17.蜜蜂种群中雌蜂是二倍体,雄蜂是单倍体。如图是蜜蜂某些细胞分裂示意图(部分染色体),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两图所示细胞中都有2个染色体组B.两图所示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分别是8条和4条C.假如图2所示细胞是有丝分裂,则该细胞应来自雄蜂D.基因型为AD的雄蜂可能是由图1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卵细胞发育来的答案AC解析两图所示的细胞中,每一形态的染色体各有2条,表明都有2个染色体组,A正确;图1、2所示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分别是8条和0条,B错误;雄蜂是单倍体,体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而图2所示细胞也不含同源染色体,因此,假如图2所示细胞是有丝分裂,则该细胞应来自雄蜂,C正确;雄蜂是由卵细胞干脆发育而来的,图1所示细胞呈现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别,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为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的初级卵母细胞,该初级卵母细胞分裂后最终形成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d,因此基因型为AD的雄蜂不行能是由图1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卵细胞发育来的,D错误。18.国家开放二胎政策后,生育二胎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安排生育二胎的父母们都期望能再生育一个健康的无遗传疾病的“二宝”。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调查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而且调查群体要足够大B.胎儿全部先天性疾病都可通过产前诊断来确定C.假如通过基因检测确定胎儿不携带致病基因,则可推断其不患遗传病D.人类遗传病检测和预防的主要手段是遗传询问和产前诊断答案D解析调查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调查对象应为患者家系,在人群中随机抽样是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方法,A错误;并不是全部先天性疾病都可以通过产前诊断来确定,B错误;虽然胎儿不携带致病基因,但也可能患染色体异样遗传病,C错误;人类遗传病检测和预防的主要手段是遗传询问和产前诊断,D正确。19.下列利用基因型为MMNN与mmnn的小麦进行育种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B.单倍体育种可获得基因型为MMnn的小麦,育种的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C.将基因型为mmnn的小麦人工诱变可获得基因型为mmNn的小麦,则等位基因产生于基因重组D.多倍体育种获得的基因型为MMmmNNnn的小麦通常可比基因型为MmNn的小麦表达出更多的蛋白质答案AC解析小麦MMNN与mmnn杂交获得MmNn的后代,缘由是减数分裂Ⅰ后期发生了基因重组,A错误;先通过杂交得到基因型为MmNn的小麦,再取其花药(Mn)离体培育及染色体加倍处理可得到基因型为MMnn的小麦,其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B正确;基因突变可产生其等位基因,C错误;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多倍体植株往往可表达出更多的蛋白质,D正确。20.如图为患甲病(A对a为显性)和乙病(B对b为显性)两种遗传病的家系图,其中有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Ⅱ-7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Ⅰ-2可产生4种类型的卵细胞,Ⅲ-9可产生4种类型的精子C.假如Ⅲ-8是女孩,则她不行能患甲病D.Ⅱ-6不携带甲、乙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答案ABD解析依据Ⅰ-1和Ⅰ-2不患乙病,但他们生出了患乙病的女儿Ⅱ-4,可推断乙病为隐性遗传病,且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依据Ⅰ-1和Ⅰ-2均患甲病,但他们的儿子Ⅱ-6不患甲病,可推知甲病为显性遗传病,结合题干信息“其中有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可确定甲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正确;Ⅰ-2的基因型为BbXAXa,可产生4种类型的卵细胞,Ⅲ-9的基因型为BbXAY,可产生4种类型的精子,B正确;Ⅱ-4两病都患,其基因型为bbXAXA或bbXAXa,Ⅱ-3表型正常,其基因型为B_XaY,他们的后代Ⅲ-8不论是不是女孩,都有可能患甲病,C错误;Ⅱ-6既不患甲病也不患乙病,其基因型为B_XaY,其父母均为乙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则Ⅱ-6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为eq\f(1,3),D正确。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4分。21.(10分)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G)的N位置上带有乙基而成为7乙基鸟嘌呤,这种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从而使DNA序列中G—C对转换成G—T对。育种专家为获得更多的变异水稻亲本类型,常先将水稻种子用EMS溶液浸泡,再在大田种植,通过选育可获得株高、穗形、叶色等性状变异的多种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表示水稻一个基因片段的部分碱基序列。若用EMS溶液浸泡处理水稻种子后,该DNA序列中全部鸟嘌呤(G)的N位置上均带有了乙基而成为7乙基鸟嘌呤。请绘出经过一次DNA复制后所形成的两个DNA分子(片段)的碱基序列。(2)试验表明,某些水稻种子经甲磺酸乙酯(EMS)处理后,DNA序列中部分G—C碱基对转换成G—T碱基对,但性状没有发生变更,其可能的缘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3)水稻矮秆是一种优良性状。某纯种高秆水稻种子经EMS溶液浸泡处理,种植后植株仍表现为高秆,但其自交后代中出现了肯定数量的矮秆植株。请简述该矮秆植株形成的缘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如图所示(2)突变后的密码子对应同一种氨基酸;突变发生在基因的非编码区;该突变为隐性突变;突变后的基因在环境中不能表达(写出两点即可)(3)高秆基因经处理发生(隐性)突变,自交后代(或F1)因性状分别出现矮秆解析(1)依据题意可知,经过EMS浸泡后,DNA序列中的G—C变为G—T,则以—ATCCCGTAA—为模板复制的DNA分子应为,以—TAGGGCATT—为模板复制的DNA分子应为。(3)高秆个体发生隐性突变(如AA→Aa),自交后代会因性状分别而出现矮秆。22.(10分)(2024·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下期中考试)小香猪背部皮毛颜色是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限制的,共有四种表型:黑色(A_B_)、褐色(aaB_)、棕色(A_bb)和白色(aabb)。(1)如图为一只黑色小香猪(AaBb)产生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1位点为A基因,2位点为a基因,某同学认为该现象出现的缘由可能是基因突变或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①若是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则该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②若是发生基因突变,且为隐性突变,该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是______或_____。(2)某同学欲对上面的假设进行验证并预料试验结果,设计了如下试验:试验方案:用该黑色小香猪(AaBb)与基因型为_______的雌性个体进行交配,视察子代的表型。结果预料:①假如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发生了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②假如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答案(1)①AB、Ab、aB、ab②AB、aB、abAb、ab、aB(2)aabb结果预料:①出现黑色、褐色、棕色和白色四种表型②出现黑色、褐色和白色或棕色、白色和褐色三种表型解析题图中1与2为姐妹染色单体,在正常状况下,姐妹染色单体上对应位点的基因是相同的,若不相同,则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或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若是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则该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AB、Ab、aB、ab4种基因型的配子,与基因型为ab的卵细胞结合,子代出现黑色、褐色、棕色和白色四种表型;若是基因发生隐性突变,即A→a,则该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AB、aB、ab或Ab、ab、aB三种基因型的配子,与基因型为ab的卵细胞结合,子代可出现黑色、褐色和白色或棕色、白色和褐色三种表型。23.(12分)科研人员围绕培育四倍体草莓进行了探讨。试验中,每个试验组选取50株草莓幼苗,并用秋水仙素处理它们的幼芽,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试验结果看,影响多倍体诱导率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诱导形成四倍体草莓相宜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鉴定四倍体草莓的方法之一是视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鉴定时一般不宜选用当代草莓的根尖作材料,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视察时,最好选择处于分裂______期的细胞。(4)最新探讨发觉多倍体植株叶片上的气孔有明显变更。科研人员取生长在同一位置、大小相近的二倍体和四倍体草莓叶片,视察并统计两种植株叶片气孔的长度、宽度和密度,得到下表:倍性气孔长度/μm气孔宽度/μm气孔密度/个·mm-2二倍体22.819.4120.5四倍体34.729.684.3试验结果表明四倍体植株单位叶面积上气孔总面积比二倍体植株的________。联系多倍体植株糖类和蛋白质等养分物质含量高的特点,从光合作用角度分析,四倍体植株气孔呈现上述特点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2)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用0.2%的秋水仙素处理1天(3)当代草莓植株的根尖细胞并没有经过诱导,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中(4)大有利于植株从外界汲取CO2进行光合作用解析(1)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诱导形成多倍体。(2)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多倍体形成的因素有秋水仙素的浓度和处理时间,用0.2%的秋水仙素处理1天诱导形成四倍体的效果最显著。(3)秋水仙素处理的是幼芽,只有地上部分染色体加倍形成四倍体,地下部分并未加倍。(4)从表中数据可知,四倍体单位叶面积上气孔总面积比二倍体的大。气孔除能经蒸腾作用散失水格外,还可汲取CO2用于光合作用。24.(12分)(2024·江西临川一中高三月考)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的三对等位基因(用I、i,A、a,B、b表示)限制。基因限制花瓣色素合成的途径如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状况下,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某基因型为IiaaBb的红花植株中有少部分枝条开出了白花,推想可能是由于形成花芽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也可能是因某条染色体发生缺失,出现了基因型为________的花芽细胞。(2)探讨人员在探讨中发觉,由于染色体发生了结构变异(重复)或者数目变异,出现了基因型为IIaaBbb的开粉红花的植株,这是因为花芽细胞中b基因数多于B基因数时,B基因的表达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体。请设计杂交试验,确定该突变植株属于哪种变异类型。试验步骤:让该突变体植株与基因型为IIaabb的植株杂交,视察并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①预料结果:若子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若子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②请将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杂交过程用遗传图解表示。答案(1)4基因突变Iiaab(2)①红花∶粉红花∶白花=1∶2∶3红花∶白花=1∶1②遗传图解如下解析(1)依据基因限制花瓣色素合成的途径可知,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应为I_aaB_,共有4种基因型;某基因型为IiaaBb的红花植株有少部分枝条开出了白花,推想可能是由于形成花芽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基因B突变为b,也可能是因为基因B所在染色体发生缺失,出现了基因型为Iiaab的花芽细胞。(2)基因型为IIaaBbb的开粉红花的植株,其形成若属于染色体片段重复,则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配子为1/2IaB和1/2Iabb,与基因型为IIaabb的植株杂交,后代将出现红花∶白花=1∶1;其形成若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则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配子为1/6IaB、1/3IaBb、1/6Iabb、1/3Iab,与基因型为IIaabb的植株杂交,后代将出现红花∶粉红花∶白花=1∶2∶3。25.(10分)(2024·湖北宜昌一中月考)果蝇是遗传学探讨的经典试验材料。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限制,且刚毛(B)对截毛(b)为显性;限制果蝇红眼的基因(R)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两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只考虑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胸科病人管理规范
-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比较 探究《山海经》两篇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 2024秋八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 3 Sports Unit 1 Nothing is more enjoyable than playing tennis教学设计(新版)外研版
- 15 坚持才会有收获 第2课时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统编版
- 2024秋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3课 走看校园去教学设计 鄂教版
- 谈判沟通技巧培训
- 7 能量从哪里来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教科版
- 14《母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 Unit 4 My Family Lesson 1 My Family Photo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冀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年度财务顾问聘用协议8篇
- DB4401∕T 5-2018 房屋面积测算规范
- DIN1783厚度在0.35mm以上冷轧的铝及铝塑性合金带材和板材、尺寸
- 脚手架或模板支架立杆底地基承载力计算
- GB∕T 40741-2021 焊后热处理质量要求
- Model5000功率计(介绍及操作)
- 超导材料应用举例PPT课件
- 现场总线技术03 PROFIBUS总线
- 2020年超星尔雅重说中国近代史通识课期末考试答案
- 轮胎式装载机检测报告(共5页)
-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完整资料).doc
- 基于语音信号去噪处理的FIR滤波器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