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PETCT显像操作规范_第1页
全身PETCT显像操作规范_第2页
全身PETCT显像操作规范_第3页
全身PETCT显像操作规范_第4页
全身PETCT显像操作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身PET/CT显像操作规范本文件规定了全身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射线计算机断层显像(TBPET/CT)设备(以轴向视野为194cm的uEXPLORER为例)进行18F-FDG葡萄糖代谢显像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扫描协议、图像采集和处理的要点,以及神经内分泌肿瘤受体显像(以68Ga-DOTATATE为例)、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配体显像(以68Ga-PSMA-11为例)和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显像(以68Ga-FAPI-04为例)显像等应用拓展。本文件适用于配置全身PET/CT的医疗机构进行全身显像操作时应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717857医用放射学术语(放射治疗、核医学和辐射计量学设备)WS519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质量控制检测规范WS817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设备质量控制检测标准T/CIRA36-2022核医学科建设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核医学nuclearmedicine将开放的放射性核素应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的学科。3.2核医学科nuclearmedicinedepartment在医院中独立设置通过放射性核素发射的射线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科学研究的专业科室。3.3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positr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PET一种通过探测正电子核素发出射线成像的医用影像设备,并对体内正电子核素显像剂的分布进行符合探测断层成像的核医学显像设备。3.42轴向视野axialfieldofview;AFOVPET设备一个床位成像在轴向上所能覆盖的范围。3.5全身PETTotal-bodyPETscanner;TBPETPET的AFOV>188cm者。4检查前准备4.1受检者准备全身PET/CT显像受检者准备同常规PET/CT显像,18F-FDGPET/CT显像检查前24h避免剧烈运动,注射显像剂前6h内禁食及禁饮含碳水化合物的饮料,禁食的前一餐未进食大量肉类等难以消化的食物。血糖控制在<11.0mmol/L水平。准备并携带既往就医记录和相关资料。4.2医师采集病史从采集病史中提取关键信息并结合必要的查体,明晰检查目的和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为个性化的选择采集条件提供佐证,并告知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建议复制并留存病人既往病史及影像资料。对于幽闭恐惧者需评估是否需要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或者是否适合于进行全身PET/CT检查。5显像剂注射5.1剂量18F-FDG注射全剂量定义为3.7MBq/kg,半剂量(二分之一剂量)为1.85MBq/kg,十分之一剂量为0.37MBq/kg,误差均为±10%。根据临床需求可以将全剂量的上限适度增加。其他显像剂,如68Ga-DOTATATE,68Ga-PSMA-11和68Ga-FAPI-04等可参照推荐剂量,根据应用场景选择适宜级别的低剂量。5.2注射方式分为静态扫描注射和动态扫描床旁注射。静态扫描注射同常规PET显像注射。床旁注射部位可选择足背静脉或下肢、手背或上肢静脉。宜在建立静脉通道后注射生理盐水确认静脉通道建立成功。在图像采集开始后立即推注显像剂,完成后再而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必要时可借助于延长管来改善注射的便捷性,但具有影响动态PET图像质量的风险。6注射后药物吸收时间18F-FDG静态扫描推荐在注射18F-FDG后至少45min进行PET图像采集,可以根据临床需求进行调整,以满足诊断需求,例如大动脉炎显像推荐在注射后2h进行PET图像采集,必要时补充采集5h延迟图像。68Ga-DOTATATE推荐注射后40~90min进行PET图像采集;68Ga-PSMA-11推荐注射后50~100min进行PET图像采集;68Ga-FAPI-04推荐在注射后50~60min进行PET图像采集,半剂量注射后34min采集图像。复诊者需与前次条件保持一致。3718F-FDG全身PET/CT静态扫描全身PET/CT静态扫描协议与常规PET/CT相似。对于身高超过PET轴向视野者,即一个床位采集未能包括全身者,可根据临床需求补充采集以涵盖全身。7.1质量控制与常规PET/CT一样,全身PET/CT在使用前,要分别对CT部分和PET部分进行相应的质控,主要包括日质控和周质控。日质控包括CT球管预热、PET校正。周质控包括CT空气校正、PET有源校正。在图像采集前训练受检者均匀呼吸,避免或减少在检查过程中深呼吸,必要时可以加腹带以减少呼吸所导致的上腹部和下胸部PET图像与CT图像的错配程度。7.2受检者体位可选择仰卧位头先进或者足先进,或根据实际需求采用适宜体位,如强迫体位者优先满足其舒适度的需求。体部图像采集宜根据需要,采用手臂上举或自然下垂置于身体二侧。当手臂位于身体二侧时,需充分评估上臂骨骼导致的CT图像射线束硬化伪影对毗邻区域病变显示的影响,还具有导致CT截断伪影的可能,可选择系统中预设的自适应滤波函数以减弱射线束硬化伪影,并将重建视野扩展到700mm来消除截断伪影。宜保持受检者的体位正、双侧对称且中心线与检查床的中轴线保持一致。7.3图像采集推荐图像采集流程为CT定位像、全身衰减校正CT(attenuation-correctionCT,ACCT)、PET图像采集和满足诊断需求的局部诊断CT,也可以在PET采集前完成局部诊断CT扫描。如需增强CT扫描,宜在PET扫描后进行,其适应证、禁忌证必须由医生仔细评估。不能长时间静卧者,宜采用全剂量PET快速采集,也可根据CT定位片以及既往的影像资料,确定范围优先完成局部诊断CT扫描,特殊情况下可借助于ACCT进行诊断。可选择采集短时胸部屏气PET/CT,以获得配准的肺部病灶PET/CT图像,图像质量和临床价值尚不确定。7.3.1CT采集应首先完成CT定位像扫描,确认受检者体位扫描范围合适,继而行ACCT扫描,再选择性进行局部诊断CT扫描;可选择全身诊断CT扫描,省略ACCT扫描,但是CT辐射剂量会增加。推荐头部、躯干或肺部CT扫描分别使用适宜的扫描参数。可根据临床需求进行增强CT扫描。CT采集设置详见附录A。7.3.2PET采集4全身PET图像采集分为强调图像质量的常规采集和强调短时间完成的快速采集,以满足不同的临床应用场景,如危重症和不能久卧位者,宜采用快速采集,但存在遗漏小病灶的风险。不同剂量常规扫描和快速扫描的推荐采集时长详见附录B。特殊需关注的部位或者区域,可适度增加采集时长以获得更好的图像质量,如脑部图像采集等。延迟显像者应根据实时的计数率或者根据注射显像剂之后的时长,确定采集时长,以获得满足诊断需求的图像。7.4图像重建7.4.1PET重建PET数据的重建参数应该因临床需求不同而异。推荐常规头部重建参数:矩阵192×192,选择OSEM(3次迭代、20个子集高斯半高宽2mm,使用时间飞行技术和点扩散函数,衰减、散射、随机和归一化校正。推荐常规体部重建参数:矩阵192×192或256×256,选择OSEM(2-3次迭代、20个子集高斯半高宽3mm,使用时间飞行技术和点扩散函数,衰减、散射、随机和归一化校正。矩阵大小可根据重建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之间的权衡来选择,其他重建参数也可根据临床要求进行调整。如受检者高度配合完成检查,选择预设采集时间重建可达到最优的图像质量;如在采集过程中受检者发生明显移动,宜选择不同时间窗的图像重建,优选出满足诊断需求的短时间采集图像;如在图像采集过程中受检者发生特殊情况而终止检查,可在采集到的信息中优选出重建图像以满足诊断需求。7.4.2CT重建7.4.2.1全身ACCT重建推荐重建参数层厚为5mm,层间距为5mm,矩阵为512×512,视野(fieldofview,FOV)为700mm。7.4.2.2诊断CT重建体部重建建议参数:层厚为0.625~5mm,层间距为0.625~5mm,矩阵为512×512,FOV为500mm。头部的重建建议参数:层厚为2~3mm,层间距为1~2mm,矩阵为512×512,FOV为300mm。宜根据临床需求进行调整。7.5图像质量评估与处理图像采集完成后,医师即时评估图像质量能否满足诊断要求,包括是否有明显的位移移位,图像范围是否包全,图像采集计数是否充足、图像对比度和清晰度是否合适,PET/CT融合图像配准是否满足要求等。对图像质量不满足诊断要求者分析其原因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818F-FDG全身PET/CT动态采集在注射显像剂后即刻开始采集,常规持续约60min或者根据实际需求设定采集时长。8.1质量控制超长时间(≥60min)的动态采集,应在扫描开始前将球管的热容量预热到15%以上。8.2受检者体位5同静态显像,需兼顾床旁注射时的便捷性。8.3图像采集动态扫描推荐顺序依次为CT定位片、ACCT、注射显像剂后动态PET采集,可根据需求选择采集局部诊断CT。8.4图像重建因需选择不同的图像分帧模式,设置不同的帧持续时间。帧数和每帧持续时间设置建议为6帧×10s/帧,2帧×30s/帧,6帧×60s/帧,5帧×120s/帧,4帧×180s/帧,6帧×300s/帧。矩阵的大小、层厚、迭代次数、子集数目和FOV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校正包括衰减、散射、随机和归一化。8.5图像的分析和处理通过房室动力学模型或图像分析方法对动态PET的4D数据进行计算分析,获得反映示踪剂在体内分布的定量动力学参数及参数图像。9双示踪剂显像18F-FDG联合68Ga-DOTATATE,68Ga-PSMA-11和68Ga-FAPI-04等显像剂进行双示踪剂显像可选择两日法或一站式一日法。两日法简便易行,但耗时且需要二次CT扫描。一站式一日法,节省受检者时间,减少一次CT扫描的辐射剂量,且双示踪剂图像具有提高病灶探测率的潜在优势,不足之处在于占用设备时间长、对于实施诊疗一体化者,需要优先进行靶示踪剂显像,如68Ga-DOTATATE,68Ga-PSMA-11或68Ga-FAPI-04等显像,再进行另外一种示踪剂显像。一站式一日法双示踪剂显像推荐采用双低剂量显像,显像的目的是关注第一种示踪剂的分布和定量分析结果,第二种示踪剂注射后双示踪剂图像对于病灶的显示,以及与第一种示踪剂对比分析肿瘤的异质性。一站式一日法的采集方案为,注射第一种显像剂后行静态采集,采集完成后受检者在检查床上保持不动,床旁注射另外一种显像剂动态采集60min或根据需要设定动态采集时间,重建检查结束前5~10min的图像用于诊断。10图像存储建议重建机的每节点配置为:CPU大于16核,内存大于96GB,硬盘容量大于3TB。操作台主机一般配置:不低于16核CPU,内存至少为128GB,硬盘大于1TB。附录A(资料性附录)CT采集参数CT的采集推荐参数见表A.1。表A.1CT采集参数CT扫描(mAs)准直宽度(mm)螺距旋转时间定位像20~40---衰减校正CT5~20400.98~1.3850.5诊断CT(体部)Ref.40~200400.9625~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