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房配套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安置房配套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安置房配套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安置房配套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安置房配套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置房配套道路工程PAGE15.8结构设计5.8.1工程规模5.8.1.1结构工程分布情况及设置原因本工程路基由于受规划红线及基本农田的影响,本项目大部分路段都不能采用放坡的方式处理,只能采用挡墙结构进行支挡。本工程路基支挡结构类型有桩板挡墙、衡重式挡墙、重力式挡墙、仰斜式挡墙、护肩墙等几种型式。各挡墙选用型式如下表:编号桩号范围长度(m)挡墙类型最大支挡高度(m))安全等级1#挡墙AK0+040~AK0+160段左侧120桩板挡墙+护肩墙+重力式挡墙7.33一级2#挡墙AK0+170~AK0+217段左侧47.1桩板挡墙+护肩墙9.2一级3#挡墙AK0+048~AK0+217段右侧188.26衡重式挡墙+重力式挡墙+仰斜式挡墙+护肩墙8.58一级4#挡墙AK0+440~AK0+570段右侧142桩板挡墙24.33一级5#挡墙BK0+128.065~BK0+508.432段右侧412桩板挡墙+衡重式挡墙+仰斜式挡墙+护肩墙18.48一级6#挡墙BK0+508.432—南一路K0+026.931段右侧30桩板挡墙16.77一级合计1186.365.8.2设计标准和参数(1)抗震设防烈度:6度,基本设防;(2)边坡工程安全等级:Ⅰ;(3)道路设计荷载等级:城-A级;(4)设计工作年限:50年;(5)边坡稳定安全系数:稳定安全系数边坡安全等级边坡类型一级永久边坡一般工况1.35地震工况1.15临时边坡1.25结构重要性系数γ0:一级边坡,γ0=1.1。荷载分项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3.2.4条采用。5.8.3岩土设计参数建议值岩土体设计参数选用及建议取值表设计参数素填土(稍密状)块石(稍密状)粉质粘土(可塑状)泥岩粉砂岩砂岩强风化中等风化强风化中等风化强风化中等风化天然重度γ(KN/m3)20.4*23.4019.30\24.60\24.01\23.91饱和重度γ(KN/m3)21.2*23.9019.80\0.00\0.00\0.00岩石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f(MPa)\\\\6.97\12.50\35.29岩石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f(MPa)\\\\4.45\8.22\26.13天然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fk(MPa)\\\\7.67\13.75\38.82饱和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fr(MPa)\\\\4.90\9.04\28.74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kPa)现场试验290*185.5*300*1615.35370*2983.86500*9485.19抗拉强度标准值fsk(kPa)\\\\148.43\309.70\507.64基底摩擦系数μ\0.36*0.21*0.37*0.42*0.40*0.47*0.42*0.52*桩的极限侧阻力(Kpa)\90*30*110*\140*\210*\天然内摩擦角Φ(°)28.4*6.1113.6123.5*30.2424.7*30.9825.2*32.41饱和内摩擦角Φ(°)20.7*4.7910.40\\\\\\天然内聚力C(kPa)7.6*20.1820.2467.0*256.50113.0*501.60135.0*820.80饱和内聚力C(kPa)1.4*13.6713.60\\\\\\桩侧负摩阻力系数0.22\\\\\\\\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N/m4)8*32*13*35*\50*\60*\水平抗力系数(MN/m3)\\\\130*\240*\490*M30锚固体与岩土的粘结强度标准值(Kpa)\80*35*90*280*120*430*320*920*基坑段临时边坡率1:1.251:1.501:1.251:1.001:0.751:0.751:0.501:0.751:0.50开挖段永久边坡率(H≤8m)1:1.751:1.251:1.501:1.001:0.751:1.001:0.751:1.001:0.50开挖段永久边坡率(8m≤H≤20m)1:2.001:1.501:1.751:1.251:1.001:1.251:1.001:1.251:0.75取值说明:1)、”*”为根据邻近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并结合场地的实际地质情况综合分析得出的经验值。2)、砂岩、泥岩以及结构面的抗剪强度标准值是根据结构面类型、结构面结合程度和《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4.3.1取得。3)、岩质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根据其岩石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乘以地基条件系数1.10~1.20(岩体较完整,其中砂质泥岩取1.1,砂岩取1.1);岩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根据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乘以地基极限承载力分项系数0.33得来。 4)、中等风化岩体抗剪强度指标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第10.3.4条确定。本工程岩体较完整,折减系数:粘聚力取0.30,内摩擦角取0.90,时间效应系数取0.95得来。5)、岩体变形模量和弹性模量由岩石的变形模量和弹性模量乘以0.70(岩体较完整)的折减系数得来;泥岩体Eav=86.20kpa、E50=73.95kpa,砂岩体Eav=335.38kpa、E50=307.90kpa。6)、岩体理论破裂角和边坡坡率值均为边坡岩体无外倾结构面和不利结构面组合时的取值;若边坡岩体存在外倾结构面或不利结构面组合,岩体破裂角和边坡坡率值应根据外倾结构面和不利结构面组合交线的倾角确定,对于开挖过程中的临时边坡可取表4.5-1中对应坡率值。7)、强风化砂、泥岩层面、中风化粉砂岩和泥岩内部层面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抗剪强度取C=27.8kPa,φ=16.9°;裂隙1、2为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抗剪强度取C=51.3kPa,φ=24.2°(无外倾结构面时);素填土与基岩面抗剪强度取C=5.4kPa,φ=21.2°;粉质粘土与基岩面抗剪强度取C=17.1kPa,φ=10.7°。5.8.4衡重式挡墙、重力式挡墙、仰斜式挡墙及护肩墙设计5.8.4.1挡墙材料挡墙墙采用C25混凝土。5.8.4.2施工技术要求(1)挖基基坑开挖的边坡坡率采用原槽开挖浇筑。基坑开挖过程中,防止雨水流入或地下水渗出,必须在基础尺寸外侧开挖排水沟和积水坑,配一台潜水泵,以便把积水立即抽排出积水坑外,保证挖基工作在无水情况下安全进行。基础开挖时应跳槽开挖,并注意基坑的支护,基底达到设计要求应立即封底,墙后填土采用透水性好的材料回填。基坑底标高、几何尺寸、地基承载力、基坑密实度等都符合要求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并且得到监理工程师的认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2)挡墙地基挡墙基础以基岩及土层作为持力层,地基承载力不小于设计值。地基承载力需要现场做地基承载力检测。挡墙埋置深度不小于1m,襟边宽度不小于3m。基坑开挖后,如发现地基与设计情况有出入,应及时与设计联系以便修改设计。挡墙起终点,应注意与边坡的顺接。挡墙基底倒坡应按设计要求设置,以保证墙体的稳定性。挡墙基底承载力应不小于设计值。(3)沉降缝根据地形及地质变化情况设置沉降缝,间距一般为10~15m;缝宽2cm,沉降缝内沿内、外、顶三边用沥青麻絮填塞,深度为15cm。(4)养生混凝土墙身浇筑完成后需要用草袋将其覆盖好,并及时洒水养护。(5)墙背回填

回填采用挖方中的土石混合料进行分层回填,严禁使用含有淤泥、淤泥质土、腐质土及有机物的土方填料。墙体强度达到75%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墙背回填。根据回填部位,选用适当的机具进行分层回填夯(压)实,保证压实度达到95%以上。靠近墙背30cm范围内:采用冲击式打夯机分层回填,每层松铺厚度不超过20cm。墙背0cm范围以外:采用18T压路机分层压实,辅以冲击夯夯实边角部位,每层松铺厚度不超过30cm。

施工、测量、质检、实验室人员应严格控制层厚,并在墙背划出回填区域,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操作。

5.8.4.3施工注意事项采用动态化设计、信息法施工。边坡施工需对边坡进行实时监控,如发生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或现场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通知相关各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做相应的处理,以确保施工安全。施工前,施工单位应会同建设、监理一起核准控制点、道路纵横断面等数据,为确保施工计量及放线准确。施工前,应调查和核准施工区域内现有地下、地上管线的位置、埋深、使用情况等,严禁盲目开挖,以免损坏地下管线。施工单位应做好文明施工,确保施工及过往车辆、人员的安全,并做好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业主批准。施工时应采取临时支挡措施以确保边坡的安全。开挖应分段分层进行,并及时做好支护结构,以免造成边坡风化剥蚀甚至垮塌。施工前,应建好临时排水设施和施工材料堆放场地,以免施工影响路基稳定性,影响居民生活和污染环境。施工中,应严格按建设方指定的地方作为弃渣场和取土坑,并作好临时支挡、夯实等工作,以免造成危害和破坏环境。施工中,应作好临时排水工作,用临时排水管涵或排水沟将地表水排除边坡范围以外。应注意地基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当不满足时,应进行处理。基坑开挖后应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应保持基础的干燥。地道防水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文明施工,防止柔性防水层破坏。混凝土挡墙施工中,碎石组成级配合理,水泥应采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采用早强水泥。混凝土挡墙应控制水化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保证其连续性。施工缝的留设应统一、美观。外露面应平顺、美观。挡墙的外观应满足美观的要求。外露墙面应平顺、光洁。挡墙基础应满足埋深要求。开挖时,宜采用跳槽施工。挡墙施工前,要做好地面排水,保持基坑干燥。岩石基坑应使基础紧靠基坑侧壁,使与岩层结为整体。墙身砌出地面后,基坑必须及时回填夯实,墙前应做成不小于5%的斜坡,以免积水下渗,影响墙身稳定。墙背回填需待混凝土强度到达75%以上方可进行,墙背填料应符合要求,填土应分层碾压夯实,夯实时应注意勿使墙身受到较大冲击,夯实后压实度大于93%。施工期间及竣工后,甲方应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测量单位,对边坡进行长期位移及变形观测。以检验边坡岩土工程治理施工及治理质量效果,确保工程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未尽事项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规定执行,严格按国家有关规范、规程、标准施工,确保质量。5.8.5桩板挡墙及锚索桩板挡墙设计5.8.5.1桩板挡墙施工要点(1)本次挡墙抗滑桩截面尺寸有φ1.5m,φ2.0m和φ2.2m和1.5*2m的方桩,具体详见挡墙立面设计图。(2)桩板挡墙桩身、桩间挡土板、冠梁和护壁均采用C30混凝土。抗滑桩要求一次浇筑成型。桩基采用隔桩跳挖作业方式。(3)桩身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70mm,冠梁和挡土板混凝土保护层均50mm,人工挖孔桩护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5mm。(4)挡板后应设置滤水管,底部通过横向PVC管排入现状道路排水系统。(5)施工前,应逐桩放样,复核桩位与道路及建筑结构的位置关系。(6)支护桩应进行100%桩身质量检测。(7)本次设计根据地勘剖面或相邻钻孔绘制。施工时如发现现场地质条件与设计图纸有出入,应立即通知设计解决。5.8.5.2材料桩、挡土板、顶梁采用C30混凝土,主筋采用HRB400钢筋;钢筋:HPB300钢质量要求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标准;HRB400钢质量要求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标准。5.8.5.3构造要求桩身混凝土保护层厚度70mm,面板混凝土保护层厚度30mm。5.8.5.4排水沿挡墙设置Φ100通长弹簧透水管,间距4m,在挡墙底通过Φ100横向三通管排出,接入就近排水系统。墙背采用不小于50cm的卵砾石等透水材料。。5.8.5.5桩成孔本次设计抗滑桩中,圆桩为旋挖机机械成孔,方桩采用人工挖孔。桩孔挖应根据岩土体的自稳性、可能的日生产进度和模板的高度,经过计算确定一次最大开挖深度。一般地,自稳性较好的可塑~硬塑状粘性土,或稍密以上的碎块石土,或基岩中为1.0~1.2m;软弱的粘性土或松散的、易垮塌的碎石层中为0.5~0.6m;垮塌严重段宜采用泥浆护壁进行支护。开孔前应复核测量基线、水准点及桩位;开挖前应平整孔口,并做好施工区的地表截、排水及防渗工作。雨季施工时,孔口应加筑适当高度的围堰。开挖过程中应不断检查孔的中心及直径,做好施工记录。抗滑桩应严格按设计图施工,应将开挖过程视为对滑坡进行再勘查的过程,注意观察土质及岩性变化,及时进行地质编录,对照复核地质报告,出入较大时要与勘察、设计单位联系,当遇到不利土层,应会同有关单位采取处理措施。开挖弃渣不得堆放在滑坡体上,防止诱发次生灾害。桩孔开挖过程中应及时排除孔内积水。当滑体的富水性较差时,可采用坑内直接排水;当富水性好,水量很大时,宜采用桩孔外管泵降排水。桩孔的施工容许偏差:①桩身尺寸不小于设计尺寸;±50mm;②垂直度0.5%;③虚土沉渣清除干净,不允许对超挖部分垫土、垫砂,如有扰动或超挖应在清理干净后用C20级混凝土垫平。5.8.5.6钢筋笼制作及安装直径20mm及以上的钢筋应采用剥肋滚轧直螺纹连接,并应按规范要求错开接头。钢筋必需具备出厂合格证明,使用前,应对钢筋进行随机抽样,做力学性能试验,满足规范要求后方可使用。水平钢筋(箍筋)与纵向钢筋交接处均应焊牢。钢筋笼外侧需设混凝土垫块或采用其它有效措施,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5.8.5.7混凝土浇注挖至桩身相应设计标高,应通知甲方会同勘察设计及有关质检人员共同鉴定,符合设计要求后清理孔底,及时验收,随即浇灌封底混凝土。封底混凝土浇灌后,应尽快浇灌桩身混凝土,如因条件所限需要延迟时,应在以后浇灌前先抽清孔内积水,清理封底混凝土层的表面,然后浇灌桩身混凝土。浇灌封底混凝土及桩身混凝土时,必须使用导管或串筒,出料口离混凝土面不得大于2m,且应连续浇灌,分层振捣,分层高度不大于1m,混凝土坍落度一般取80-100mm。每根桩应有一组试块,且每个浇注台班不得少于1组,每组3件。质检必须对每一根桩做好一切施工记录,并按规定留混凝土试块,做出试压结果。桩孔开挖过程中,应按相应规范钻取岩芯并做试验,桩孔开挖至设计标高时岩体强度不得小于地勘报告所提数值。对施工完的桩应进行质量和承载力检验鉴定,采取超声检测等有效方法,提出鉴定报告,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5.8.5.8桩板挡墙施工监测(1)施工过程中及竣工后,均应对边坡及坡顶建筑物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工并及时通知参建各单位共同研究解决办法。(2)桩身强度达到100%后方可开挖桩前岩土体,严禁一次开挖到底,应分级开挖,分级高度1~2m,开挖同时应加强对坡顶建筑的监测。5.8.6预应力锚索施工要点、注意事项5.8.6.1材料(1)钢绞线:本工程采用的预应力锚索选用无粘结低松弛钢绞线,其性能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14的7丝标准型钢绞线,直径d=15.2mm,其强度标准值fptk≥1860MPa。(2)锚具、夹具应符合《预应力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15标准。预应力锚具的锚固力应能达到杆体极限拉力的95%以上,且达到实测极限抗拉力的总应变值不应大于2%。(3)注浆体:锚孔注浆体为M30水泥砂浆,水泥质量应符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的规定,其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新鲜普通硅酸盐水泥。(4)水灰比:注浆体配制的灰砂比为0.8~1.5,水灰比为0.38~0.5。砂宜采用中细砂,当采用特细砂时,其细度模数不宜小于0.7。砂中含泥量按重量计不得大于3%,云母、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等有害物质含量按重量计不得大于1%。拌合水宜为饮用水,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核硬化的有害物资,不得使用污水。(5)外加剂:当采用早强剂、减水剂、CM微膨胀剂等外加剂时,其质量标准要符合国家或部颁现行规程规范的要求,其掺量由试验确定。5.8.6.2锚索制作(1)每孔锚索采用无粘结钢绞线编制而成,钢绞线编的形心与锚环形心重合。(2)锚索的钢绞线和各单元承载体应按一定规律编排并绑扎成束,不得使用镀锌铁丝作捆绑材料。内锚段需组装成枣核状,量出内锚段的长度并作出记号,在此范围内穿对中支架;支架应能使钢绞线可靠分离,使每根每根钢绞线之间的净距离≥5mm,且使隔离支架处锚索体的注浆厚度大于10mm。编索时一定要把钢绞线理顺后再进行绑扎,最后在内锚固段端头装上锥形导向帽。隔离支架应选用塑料隔离支架。锚固段每1m设置一道对中支架,张拉段每隔2.0m设置一道对中支架,端头2m区段内加密到1.0m,对中支架应保证其所在位置处锚索体的的注浆厚度大于10mm,对中支架之间扎无锌铅丝一道。(3)锚索捆扎完毕,运输过程中应防止锚索发生弯曲、扭转和损伤。(4)锚索锚孔口向内20cm处需设置定位止浆环,止浆环可采用充浆膨胀式止浆环、充气膨胀式止浆环或速凝锚固剂加土工布制作。所选用的止浆环必须能承受大于0.8MPa的注浆压力,且不漏浆。止浆环处钢绞线与止浆环之间必须用环氧树脂砂浆或锚固剂粘结并密封好。(5)穿注浆管、回浆排气管,注浆管下口应确保距孔底不小于100mm。注浆管的端部用薄塑料带封堵,在压力作用下冲破,这样,可以防止穿索时堵管。(6)用几种不同的颜色胶带在钢绞线张拉端标识相应的锚固单元(该颜色标识在本工作段是固定的且明确记录在记录表上)。认真检查锚索全段的PE套管,不得有损伤、裸露钢绞线,若有发现,及时用防水胶带包缠,确保防腐可靠。(7)每根锚索的编号与孔号、注浆号等其他的结构、材料编号应保持一致。5.8.6.3锚索灌浆(1)无粘结式锚索灌浆分锚固段、张拉段灌浆和外锚段灌浆两部分,锚固段、张拉段灌浆在锚索入孔后即可进行,外锚段灌浆则在锚索张拉锁定及验收后的3d~5d进行,或在封锚前1d进行。安装锚索就位后,应首先对锚固段进行灌浆锚固,待注浆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锚墩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30MPa后方可张拉锚索并安装锚具,张拉端的钢绞线必须清洁无油脂,确保锚具夹片与钢绞线在设计荷载作用下不松脱;注:①张拉时采用张拉应力和伸长率双重控制,张拉后应对锚头和自由段间的空隙进行补浆。②对土质边坡挡墙锚索张拉时应注意观察,若发现墙身发生变形,应立即停止张拉,在保证墙身不再发生变形的情况下将该张拉荷载锁定。③锁定荷载详各剖面“锚索锁定荷载表”。(2)锚固段、张拉段灌浆采用M30水泥砂浆,锚固段和张拉段灌浆长度应符合施工图要求,止浆装置位置准确,不论锚索孔的方向如何,注浆均采用排气法注浆;注浆管插至孔底,浆液由孔底注入,空气由止浆环处的排气管排出。(4)灌注前,应对注浆体进行流动性试验,浆液在粘度计流出的时间以不超过6秒为宜;还应进行泌水测定,在量筒中注入500cm3浆液,3h后泌水量不得超过2%。(5)锚固段和张拉段灌浆压力均为0.6MPa~0.8MPa,排气管回浆后即以0.8MPa的压力屏浆,屏浆时间30min以上。(6)对需要进行补偿张拉的锚索,当补偿张拉锁定并经检验合格后,即可进行外锚段注浆,待7d后作外锚段封锚。(7)灌浆结束标准:灌浆量大于理论吸浆量,回浆比重不小于进浆比重,且稳压30min,孔内不再吸浆;5.8.6.4锚索的张拉锚索正式张拉前,应取0.1~0.2轴向拉力设计值Nt对锚索预张拉两次,使杆体完全平直,各部位接触紧密。一般情况下,锚索的张拉均采用超张拉持荷稳压、超载安装施工方法,超载系数暂定为1.15,由岩锚试验成果验证调整。补偿张拉:根据代表性锚索的应力变化情况确定代表区域锚索是否需要进行补偿张拉。一般地,监测锚索荷载损失变化幅值,满足规定指标即预应力损失小于设计张拉力的10%的区域,原则上不进行补偿张拉;反之则需进行补偿张拉。需要补偿的锚索位置根据设计要求及监理指示进行。对于有补偿张拉要求的锚索,应在张拉锁定后3d~7d进行,补偿张拉的拉力为超张拉力。锚索张拉建议采用整体张拉,当千斤顶不能满足要求时则采用分组分束张拉。张拉过程:分为单股预紧和整束分级张拉两个阶段。单股预紧应进行两次以上,预紧实际伸长值应大于预紧理论值,且两次预紧值之差应在10%之内,以使锚索各股钢绞线受力均匀,再进行整束张拉。整束张拉共分五个量级进行,即张拉荷载分别按设计张拉力的25%~115%逐级依次进行,并且应控制最大张拉力不得超过预应力钢材强度标准值的70%。采用非同时张拉方式进行;其基本原理和操作方式是从最大变形量的单元锚索(最大自由长度)起,按顺序先后张拉,在到达最小变形量的单元锚索(最小自由长度)后,再同时张拉全部的单元锚索(整体张拉);其操作的关键是预先调整锚索的各锚索单元伸长量差值,计算的方法应科学有效且结合试验的有关成果(试验锚索的“非同时张拉方式管理图”)校验,确定准确的伸长提前量。整束分级张拉:初始应力—25%P—50%P—70%P—100%P—115%P(其中P为锚索施加预应力)稳压锁定;除最后一次超张拉要求静载持荷20min外,其余每级加载后的稳压时间为5min;前三次张拉(25%P、50%P、70%P)加荷速率不大于100KN/min,后两次张拉(100%P、115%P)加荷速率不大于50KN/min。预分两次逐级张拉,第一次张拉值为总张拉值的70%,两次张拉间隔时间不应小于3-5天,预应力锚索张拉锁定后锚头应涂防腐剂,。张拉各级加载稳定前后,均应量测钢绞线的伸长值,若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相差超过10%或小于5%,应停止张拉,查明原因后才能重新张拉。加荷、卸荷速率应平稳。张拉时,升荷速率不大于10%P/min或100MPa/min;卸荷速率不大于20%P/min或200MPa/min。松弛损失一般锁定张拉力(不包括所定损失)的3%~4%,在补偿张拉前,应注意检查测力计的读数,若索力超过10%的锁定荷载或地区经验值,应立即进行补偿张拉,若未超过10%的锁定荷载或地区经验值,无需进行补偿张拉。若通过测力计发现异常张拉力时要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在全部锚索施工结束后,因已经施加了设计计算的抗滑力,控制了边坡的变形,也由于开挖作业和支护的共同作用,锚索的索力也相应发生变化,应进行全坡面的锚索二次张拉,即按照设计的控制张拉力,用同样的张拉方法,逐个张拉,确保锁定荷载满足设计要求。二次张拉结束后,截去多余的钢绞线,使其外露30cm,安装防护罩,注入油脂,拧上堵头。封锚。张拉时的安全:预应力张拉操作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时应防止以下情况:夹片脱出或飞出、断丝与滑丝、千斤顶必须有固定设施,以防锚索张拉时锚固段突然失效时千斤顶坠落。5.8.6.5锚索耐久性构造设计(1)锚头部分:锚索张拉锁定、二次灌浆完成后封口,从锚具量起留100mm的钢绞线,并做厚度不小于100mm的1:2水泥砂浆保护层,再用钢筋网罩封闭,采用C30细石混凝土封闭,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锚具与张拉端与无粘结钢绞线之间采用过渡管连接,过渡管内注入防腐剂,无粘结钢绞线的PE套管伸入过渡管内长度不应小于100mm。(2)自由段:锚索筋材应采用工厂化生产的无粘结钢绞线,严禁采用有粘结钢绞线涂抹油脂套管的工艺方式。(3)锚固段:锚固段部分的钢绞线要剥除PE防护套管,用锯末除去钢绞线防腐油脂,并用面纱清洁擦拭(除油),采用水泥砂浆防腐,施工中应使锚索位于锚孔中部,要求杆体周围水泥砂浆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5.8.6.6锚索监测监测锚索的数量为总锚索量的5%。5.8.6.7锚索基本试验及验收试验(1)基本试验:锚杆(锚索)施工前施工前必须进行基本实验,基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确定锚固体与岩土层间粘结强度标准值、锚杆(索)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实验锚杆的锚固长度和锚杆根数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每种实验锚杆(锚索)数量均不低于5根。②基本试验的常规方法应采用循环加、卸载法。③当每组试验锚杆极限承载力的最大差值不大于30%时,应取最小值作为锚杆的极限承载力;(2)验收试验:验收试验的目的是检验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锚杆(锚索)验收试验荷载值及试验根数要求见下表:项目锚索类型孔径(mm)锚索验收试验荷载值(KN)锚索锁定值(KN)5束1×7Φ15.2钢绞线2005823885.8.7挡墙稳定性分析根据计算结果,挡墙为稳定挡墙,具体详见高边坡挡墙计算书。5.8.8边坡及支挡结构施工注意事项(1)边坡坡顶设截、排水沟,及时排走地表水,排水沟的设置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并应接入就近排水系统。坡顶防护栏杆高度不小于1.2米,具体形式由业主确定。(2)完善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后坡顶场地和坡面排水系统,防止雨污水等渗透至边坡,特别应做好坡顶水池防水系统,防止渗漏,危及边坡安全。(3)边坡位置和高度参数与现场不一致的,以现场为准,差异较大时,应通知地勘及设计人员进行现场处理。(4)本边坡防护遵循“动态设计、逆作法、信息法施工”原则。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现设计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时,应及时反馈信息,以利尽快修改设计,保证安全和工期。(5)由于边坡高度大,安全等级高,建议甲方委托具有相关资质并具备丰富高切坡施工经验的单位施工。(6)顺层面滑动边坡影响区域严禁爆破施工。(7)施工监测施工过程和施工结束后,应加强对边坡的监测,做好对边坡和邻近构筑物的变形和位移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采取有效工程措施,并及时通知设计人员,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8)施工之前对坡顶已有建、构筑物进行调查,确定已有建筑物变形、裂纹和其它损坏情况的现状。在施工过程中对已有建筑物进行变形、已有裂缝监测,并形成监测记录资料。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发生,应及时采取包括停止施工在内的有效措施,并通知监理、业主和设计单位,形成必要的施工措施或者设计补充或更改。(9)边坡施工前,应调查清除边坡施工影响范围内是否有地下工程、地下管道及地下管线等,防止土方及锚杆施工对其产生破坏。(10)边坡施工前应将各建筑物、管线位置精确定位,确保各建、构筑物(包括道路)、管线能正常建设后方可开工。(11)如今后在边坡坡顶和坡脚发生其它工程活动,应不对边坡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12)其他未尽事宜应严格按照现行国家和地方有关规范和标准执行,施工中如出现有关问题请及时与建设方、监理单位及勘察人员、设计人员联系,共同协商处理。5.8.9监测与维护要求边坡工程应由业主委托有资质的监测单位编制监测方案,监测方案应包括监测项目、监测目的、监测方法、测点布置、监测项目报警值和信息反馈制度等内容,经设计、监理和业主等共同认可后实施。5.8.9.1边坡变形监控监测场地边坡及不良地质路段应采用施工监测、信息化动态设计方法,及时对原设计进行校核、修改核补充。若现场开挖后的实际情况与勘测资料不符者,应与设计方取得联系,根据实际情况作动态变更设计。整个边坡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均应作边坡变形观测记录,水准基点设置应以保证其稳定可靠为原则,其位置宜靠近观测对象.在每一典型边坡段应设置不少于3个观测点的观测网,用经纬仪,水准仪,地表位移伸长计等观测位移量,移动速度和方向;在出水点应测地下水,渗水与降雨关系.观测时间间隔一般可每周观测一次,当有危险征兆时,应进行连续监测。边坡应作长期观测,在竣工后的观测时间不应少于3年。边坡施工安全监测包括坡顶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地表裂缝和坡顶建筑物变形监测、降雨洪水与时间关系、锚杆(索)拉力、支护结构变形、支护结构应力、地下水、渗水与降雨关系。具体见下表。边坡监测项目表测试项目测点布置位置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一级二级坡顶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支护结构顶部应测应测地表裂缝坡顶背后1.OH(岩质)~1.5H(土质)范围内应测应测坡顶建筑物变形建筑物基础、墙面,管线顶面应测应测降雨、洪水与时间关系应测应测支护结构变形主要受力杆件应测选测(1)监测挖方边坡观测断面应选取在稳定安全性高的断面,根据挖方路段长度,每50m处高边坡设置3道观测点,土质边坡段应埋设观测桩,观测桩测量采用光电测距仪和高精度水平仪进行。根据挖方路段长度,每50m处高边坡设置4道观测点。(2)预警边坡工程施工过程中及监测期间遇到下列情况时应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1)有软弱外倾结构面的岩土边坡支护结构坡顶有水平位移迹象或支护结构受力裂缝有发展;无外倾结构面的岩质边坡或支护结构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达到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允许值;土质边坡支护结构坡顶的最大水平位移已大于边坡开挖深度的1/500或20mm,以及其水平位移速度已连续3d大于2mm/d;2)土质边坡坡顶邻近建筑物的累计沉降、不均匀沉降或整体倾斜已大于现行规定允许值的80%,或建筑物的整体倾斜度变化速度已连续3d每天大于0.00008m;3)坡顶邻近建筑物出现新裂缝、原有裂缝有新发展;4)支护结构中有重要构件出现应力骤增、压屈、断裂、松弛或破坏的迹象;5)边坡底部或周围岩土体出现可能导致边坡剪切破坏的迹象或其他影响安全的征兆。6)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判断已出现其他必须报警的情况。(3)信息化要求对地质条件特别复杂的、采用新技术治理的一级边坡工程,应建立边坡工程长期监测系统。边坡工程监测系统包括监测基准网和监测点建设、监测设备仪器安装和保护、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处理与分析、预测预报或总结等。施工过程中采用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的要求,施工期间对岩土层厚度、层面产状与结合程度等进行复核查验。(4)边坡基坑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整个边坡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均应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