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时间的脚印品析说明文的语言-(群文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阅读考点精练_第1页
08时间的脚印品析说明文的语言-(群文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阅读考点精练_第2页
08时间的脚印品析说明文的语言-(群文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阅读考点精练_第3页
08时间的脚印品析说明文的语言-(群文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阅读考点精练_第4页
08时间的脚印品析说明文的语言-(群文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阅读考点精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8、时间的脚印——群文阅读品析说明文的语言品味语言,把握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理性思考、自主探究的习惯。【考点解读】准确性与生动性是说明文语言的两大特点。常见的考查方式如下: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何作用(好处)?2、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请说明理由。3、文中的××词(某一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技法点拨】品析说明文的语言准确性与生动性是说明文语言的两大特点。一、准确性。它主要表现为对科学知识表达得科学、严密。如表示时间、空间、范围、程度、特征、程序、性质等的语言,都做到准确无误。阅读中,要格外注意文章是怎样运用限制性词语、概括性词语来修饰中心语,从而进行说明的。这些词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01、从时间上限制。如:当时、即将、很快、永远、××到××年(月)等。02、从范围上限制。如:大都、凡是、总共、完全、绝大多数等。03、从程度上限制。如:主要、非常、特别、最关键等。04、从语气上限制。如:可算、大约、也许、可能、几乎、不能不算等。二、生动性。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表现在诸多方面。01、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如生动地描写、描摹物体的形态或状貌等。02、修辞手法的使用。比喻(打比方)、拟人(拟人化说明)、排比、对比(作比较)、引用(引资料)等,可以增强说明文语言的感染力、趣味性与可读性,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例]《时间的脚印》中,“时间是没有脚的”,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时间的抽象性。03、句式富于变化。如大量运用成语、四字句,灵活运用长短句等,都可以使说明文语言自然流畅,节奏分明而富有美感答题模板:1、加点词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阐明了……事理。2、①表态(“能”或“不能”,一般为“不能”)。②解释原词的意思或内容。③解释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④阐明如果替换,意思有何改变,强调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特点。3、①表态(“能”或“不能”,一般为“不能”)。②定性。如“当时”“即将”等表时间限制,“大都”“凡是”等表范围限制。③阐明删去后意思有何改变,与实际不符或过于绝对。④强调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特点。【真题演练】(一)材料一:为什么说月球是地球的“女儿”欧阳自远①为什么地球边上有个月球?它是怎么来的?与地球有怎样的关系?②多年以来,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假说。其中,“同生说”认为,地球和月球各是由一块太阳星云形成的,是一对“姐妹”;“捕获说”认为,地球和月球各自形成后,地球把运行到它附近的月球捕获为自己的卫星,月球是地球的“干女儿”。但后来的研究证明,这些假说都缺乏科学依据。现在大多数科学家比较支持“大碰撞说”。这个假说认为,大约46亿年前,太阳星云中还残存着一些没有构成行星的大大小小的天体,在太阳系中各行其道。大约45亿年前,一个火星大小的天体撞上了地球,撞击产生的大量碎块绕着地球运行,最后慢慢聚集凝结,形成了月球。受地球引力的作用,月球始终围绕地球公转,不离不弃,就像是地球的“女儿”。③但月球是不是真的就是地球的“女儿”呢?这还需要科学的确证。科学家提取了月球和地球的“基因”——岩石样品中各种化学元素的同位素组成,做“亲子鉴定”,测定的结果证明月球就是地球的“女儿”。④跟地球相比,月球很小,没有能力把空气“抓”在周围,所以它的表面是超高真空的环境,没有任何天气变化,没有液态水,也没有生命迹象。【甲】月球的结构很简单,从外到内由月壳、月幔和月核构成,就像蛋壳、蛋清和蛋黄。在诞生之初的10多亿年里,月球一直非常活跃。那时它很年轻,活力四射,内部的能量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月震和火山喷发频繁。后来,内部的能量渐渐耗尽,月球慢慢成为一个“僵死”的星体。⑤催生月球的那场惊天动地的撞击,也使地球从直立自转变为倾斜自转,但这“终身残疾”促成了地球表面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月球的引力使地球产生了潮汐,对生物从海洋迁徙到陆地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月球还像一个巨大的“刹车片”,不断为地球自转减速。很早以前,地球的一天只有16小时,更早的时候只有6小时。正是由于月球的作用,地球自转周期才减缓到现在的一天24小时。月球还以它小小的身躯为地球抵挡难以计数的小天体撞击,它表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撞击坑,直径大于1千米的有3.3万个,直径大于10米的有1亿多个。⑥作为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40多亿年来,月球和地球共同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地球一直在关爱和呵护自己的“女儿”,而月球也一直陪伴着地球“母亲”,增加它的活力,护卫它的安全。(摘编自《百科知识》2020年第3期)材料二:关于月球诞生的“大碰撞说”认为,月球最初是由地球被忒伊亚星体撞击时产生的大量熔融物质凝结而成的一个大石球,科学家称之为岩浆海。【乙】后来,随着温度降低,球形的岩浆海逐渐冷凝结晶,分异出月幔、月壳和月核。在冷凝结晶的过程中,不同的矿物质结晶顺序不一样,比如,橄榄石和辉石最先结晶,而且比较重,就渐渐往下沉,在岩浆海中心的周围,形成了月幔;后结晶的斜长石比较轻,漂浮在岩浆海的上方,形成了月壳;而岩浆海中心渐渐被月幔包围,成为月核。月球表面冷却以后,又遭受过大规模的陨石撞击,斜长岩的月壳被撞出大量的撞击坑。后来,撞击坑被深部上涌的玄武岩岩浆填充,就成了我们看到的月海,而斜长岩质的月壳就成为高地。月海的玄武岩呈黑色,反光性差,而高地的斜长岩为浅色,反光性好,这就形成了我们晚上看到的明亮而又有暗斑的月亮。(摘编自贾斌《月球岩石透露了多少秘密》)1、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3分)A.材料一第⑤段在说明月球上撞击坑数量之多时,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B.材料一第⑥段总结了月球与地球相伴相护的关系,突出了地球和月球的相互作用。C.月球的引力可减缓地球自转速度,在遥远的未来,地球的一天可能更长。D.月亮看起来明亮而又有暗斑,是因为玄武岩反光性好,斜长岩反光性差。【解析】根据材料二“月海的玄武岩呈黑色,反光性差,而高地的斜长岩为浅色,反光性好”可知,应该是玄武岩反光性差,斜长岩反光性好。2、简要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语言特色。(4分)材料一的语言生动活泼,形象性强;材料二的语言更专业严谨,逻辑性强。(每点2分,共4分)3、材料一的前三段是如何逐步得出“月球是地球的‘女儿’”这一结论的?请简要分析。(6分)第①段提出月球起源、月球与地球关系的问题;第②段先指出“同生说”和“捕获说”缺乏科学依据,然后由“大碰撞说”对月球形成的解释,得出月球“就像是地球的‘女儿’”的结论;第③段用岩石样品检测结果,确证了“月球就是地球的‘女儿’”这一结论。(每点2分,共6分) 4、【甲】【乙】两处画线句都写到了月球的结构,【甲】处略写,【乙】处详写,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4分)材料一重点说明的是月球与地球的关系,不必详细说明月球的结构,所以【甲】处略写。材料二的主要内容是揭示月球岩石的秘密、月球的结构及形成过程与月球岩石的密切关系,所以【乙】处详写。(每点2分,共4分) (二)地球的内热董朝林①地球正在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在人类约束自身工业化进程的同时,我们不应当忽视地球内热这一因素。②地球的地质构成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是地球最表面的构造层,约占地球体积的0.8%。构成地壳的岩石是自然形成的矿物集合体,它构成了地壳及其以下的固体部分。地壳之下的地幔是巨厚的硅酸盐圈层,约占地球体积的82%。地幔内部有大规模的物质对流,这一对流会驱动地壳的板块运动。那么,这种对流是怎么产生的呢?这就是因为地球的内热,这种热量一般被认为是由放射性同位素衰变引起的。地球内热的秘密就隐藏在地球的地核处。地核是一个高温高压的世界。③地球内部聚集的能量有时候会释放到外部。火山爆发就是地球释放能量的一种方式。火山爆发的时候,会从地下喷涌出各种气体和炽热的岩浆。这些岩浆把热量从地球内部转移到地球的表面。通过传导和对流扩散等方式,地热会向地球表面传递,在这种传递过程中,会出现矿物相转变、地幔对流、岩浆喷发等地质现象。我们很容易想到,如果在某个地质时期,有大体量的地热从地下传递到地表,那么,地球是不是也会变热呢?④火山、温泉以及成矿热流体都表明地热是客观存在的。全球的地热分布非常不均匀,这与地球板块构造位置密切相关。不同地区、不同深度的温度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会造成地壳的不规则运动,当地壳的板块发生碰撞和挤压的时候,地壳下面的岩浆就可能冲出地壳,造成火山爆发。由于地球内部温度很高,压力很大,所以岩石在高温下会变成通红的炽热液体。随着温度的升高,岩浆产生的物理和化学反应可以释放出有毒气体,好像水中的气泡一样,上升到岩浆表面就会破裂。这就是人们看到的岩浆沸腾的样子。⑤我们所能见到的火山只是大陆上的火山,还有更多的火山在海底。海底火山起初只是沿洋底裂谷溢出的熔岩流,它在到达海面之前就被海水冷却,逐渐向上增高,形成海底火山。海底火山在喷发中不断向上生长,会露出海面形成火山岛。随着时间的迁移,地幔对流将火山岛缓缓地从大洋中脊向两侧推开,同时火山岛的年龄从大洋中脊向外逐渐变老。这一地质过程就是海底扩张。⑥20世纪50年代,地球物理学家爱德华·布拉德发明了一种热流探针。这种探针可以下到海底,穿入海底层测量温度梯度。这种探针测量的结果令人吃惊:通过太平洋海底地壳,由地球内部释放的热流比预期值高10倍。而大洋中脊的热流值更高,海沟处则比正常值低。这个测量结果表明,热流应是从大洋中脊上升,在海沟处下降。我们可以推测,如果大洋海底的火山活动异常,在某时期内释放了巨大热量,那么,就会对地球气候造成巨大影响。2007年初,日本研究者使用海洋探测机器人,在印度洋海底发现了世界最大的熔岩平原。研究者们发现了因海岭扩张而形成的裂痕,据此推测,从数万年前开始,大量黏稠度较低的岩浆从海岭的裂痕中喷涌而出,最终形成了巨大的海底熔岩平原。我们不难想象,在这一地质过程中,伴随着海底熔岩的涌出,海水温度也会升高,进而会影响大气环境。近年来,多次影响我们的厄尔尼诺现象,就是洋流水温反常升高造成的很多气候反常的现象。(有删改)1、请简要概括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地球内热的释放方式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2、文中画线句子都运用了设问的手法,请分别说明其作用。①第一处,由地幔内部物质对流产生的原因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地球的内热,引起读者的注意和阅读兴趣。②第二处,引发读者思考,引出下文有关地球内热的释放影响气候的相关说明。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语句有什么作用?岩浆产生的物理和化学反应可以释放出有毒气体,好像水中的气泡一样,上升到岩浆表面就会破裂。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岩浆产生的物理和化学反应释放出的有毒气体比作“水中的气泡”,形象生动地描摹出了有毒气体的形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4、根据文中提供的相关信息,说明厄尔尼诺现象形成的原因。当大洋海底的火山活动异常时,海底熔岩涌出,释放巨大热量,使海水温度升高,进而导致洋流水温反常升高,最终形成厄尔尼诺现象。(三)计时的变迁漫奇①“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是千百年来教诲人们珍惜时间的格言。光阴即时间,怎么用长度“寸”来计量呢?②在古代,钟表还没有发明,没有时、分、秒之称。但人们利用“观天”“测地”,白天看太阳量阴影,晚上望月亮数星星。寸阴、分阴表示短暂的时间也就流传于今了。公元7世纪,我们祖先利用日影变化制成的圭来测量时间,以后又创造了沙斗、漏壶等计时工具。这些就是钟表的“老祖宗”吧!③在现代生活中,时间观念强了,再也不能“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了,而必须是“7点15分,老地方见面”。对计时的要求高了,争分夺秒,分秒必争。几分钟的差别,上班就会迟到或赶不上火车;几秒钟内会决定一场球的胜负;电视和电影的画面每秒变化二十几幅;1/10秒乃至1/100秒决定了短跑运动员谁是冠军。几百年来,以重锤的重力或发条的弹性力为动力的机械钟表,独霸了钟表世界,尽管它的外貌千姿百态,但万变不离其宗,“内脏”都是由游丝、平衡摆和齿轮等组成,以机械周期性运动作时间的基准,但机械工艺限制了它的准确度,日差变化保持在数秒之内。④电子技术“闯入”钟表世界后,计时的准确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同凡响的石英电子钟,以俊秀潇洒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它用高稳定度的石英晶体振荡器作时间基准,造型新颖,走时准确。层出不穷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使电子钟表的功能日臻完美。数字式石英电子钟表,除时、分、秒、日、月、星期、上下午外,还有音乐报时、测时秒表、世界时转换等,成为钟表世界中的一颗明星。⑤但现代科学技术用分秒计算时间就太“粗糙”了。为了研究电子运动、同位素各种粒子的寿命、天文大地测量、空间天文导航、激光测距以及人造卫星的飞行、定位和导弹跟踪,都需要精确到百万分之一秒乃至百亿分之一秒的标准时间。现代化的地震台网在地震的监视和预报中,测试时间上1微秒(1/1000000秒)误差相当于距离上的300米。在天文测量时,1毫秒(1/100秒)的时间相当于太阳附近1万米的误差,真可谓“差之毫秒,失之千里”。人们发现原子从一种能量状态变为另一种能量状态时会辐射或吸收固定频率的电磁波,把这种频率积累起来也可以计时,称为原子时。于是,铯原子钟就应运而生了,并已广泛应用于人造卫星、导弹、激光测距等国防和科研工作中。(选自《科学夜谈》)01、通读全文,完成下列计时变迁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铯原子钟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