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指导:议论文语言_第1页
2024年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指导:议论文语言_第2页
2024年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指导:议论文语言_第3页
2024年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指导:议论文语言_第4页
2024年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指导:议论文语言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议论文写作指导

第九讲议论文语言

议论文的语言具有准确严密性、生动性、鲜明性、简洁概括性等特点。

准确严密性主要体现在修饰性、限制性词语的运用上,如定语、状语的恰当运用,还体现在判

断和推理的逻辑性方面等。

生动性主要体现在各种修辞手法和特殊句式的运用上。

鲜明性主要体现在作者态度明确、爱憎分明方面。

简洁概括性主要体现在叙述的简明扼要、详略得当上。

(一)议论文如何说理出彩

议论文的核心在于阐明道理,以理服人,礼说得是否深刻透彻,这是衡量议论文质量的关键,

但同时也要让议论语言生动活泼,让枯燥的说理文采斐然,使读者乐于阅读。那么怎样使议论文语言

出彩呢?

1.引用式说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准确恰当地引用寓言、生活故事、名人名言、警句俗语、成语故事等既能

使文章文采靓丽,可使议论文说理深刻厚重,极具张力。

如佳作《两种拍马者》中有这样一段议论:

这种拍马者一般不在大庭广众下拍你,往往在只有天知地知你(家)知时悄然暗拍,有时给你

“雪中送炭”,有时为你“锦上添花”。他们之中最工于心计者还有长期打算,按部就班地拍,循序

渐进地拍,由缓而急地拍,轻重相间地拍,坚忍不拔地拍,节奏适度,很有章法。他们知道,“石上

坐三年,能将石坐暖”,何况人心都是肉长的!至于此类人的战略目标,说来比较简单,或为自己提

拔,或为儿女前途,总之要“零存整取”,钓得大鱼,实属拍马界中高人。

这段话引用成语,俗语和专业术语具体分析了战略性拍马者的方式、心态和目的,用笔诙谐,

说理形象生动,嘲讽之意溢于言表。

又如佳作《赞扬个性炫出自我》中有这样一段议论:

庄子的个性张扬于“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的个性张扬于“天生我材必有

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岳飞的个性张扬于“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毛泽东的个性张

扬于“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此段恰当地引用古诗词,准确精炼地展示出庄子、李白、岳飞、毛泽东等人的个性特征,为作

者的观点提供了厚重有力的佐证,延展了文章的内核,深化了文章的意蕴,提升了文章的品味。

2.比喻式说理。

即用打比方的方法来将深奥抽象的道理形象、具体、生动地表现出来,使枯燥乏味的说理变得

生动活泼,饶有理趣。

如佳作《信念》这样写:

信念犹如光焰,当阴霾满天时,它像太阳,指给你本想光明的前程;当冰凌满谷时,它像温泉,

冲满身心,暖意融融;当你向险峰攀登时,它像葛藤,引你缘级而上。当你伫立科学迷宫之时,它像

金钥匙,助你撷取皇冠上的明珠。

这段话将抽象的''信念”比喻为可感的“太阳”“葛藤”“金钥匙”,生动形象地阐述了保持

信念的作用。

又如佳作《学会调整善于化解》中的议论:

生活是一面镜子一一你哭,它就对你哭;你笑,它就对你笑。人就是一台多频道的电视机,把

自己调到喜剧,就播放喜剧,调到悲剧,就播放悲剧。

这段贴切形象的比喻折射出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生活快乐与否完全取决于我们的态度。

3.叙议一体式说理。

这种议论很难说是叙还是议,实际上是理性化的叙述,叙议一体,渗透了作者思想感情,这种

议论性叙述往往由几个典型事例概括构成,常采用排比句式。

如:

三国旧事依旧明朗,昔日之覆辙岂能重蹈。是谁让一代枭雄董卓含恨离世?是他那最信任的义

子吕布。是谁换了曹太公墙上的那些金砖?是他最宠爱的小儿阿瞒。是谁捧着张飞的头奔向敌营?是

他亲自挑选的副将。往事蹉昵,不堪回首,在历史的天平上他们都让亲密的感情所欺弄,所扼杀;在

理性的尺度上,他们显得是那么渺小,那么无知。

这段话用一串简明事例阐述了感情认知的观点,酣畅淋漓,大气磅礴,表达出飞扬的激情和深

邃的思想,极具感染力。

4.类比式说理。

这是一种推理议论的方法,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点,类推出它们相似的结论。

如佳作《探知的阻碍》就用了类比议论的方法:

其实探知也如同喝茶的艺术。我们泡茶的时候,第一泡淡洌,第二泡沉香,第三泡甘醇,为什

么第三泡时才最爽口宜人?那时因为前两泡冲击了茶叶上的蜡质与灰尘,第三泡才泡出茶叶的真醇之

味,香味才更浓郁。我们探知亦如此。在对事物的认知上,逐渐抛下认知的阻碍,用澄净清明的心智,

抛下感情亲疏的羁绊,用一尘不染的心灵,轻装上路,才能在探知的道路上取得丰硕的成果,领悟认

识的真谛。

作者由喝茶联想到探知,文章文采飞扬,充满理趣,自然地将读者导入理性的天地。

5.画像展示式说理。

即用白描勾勒写意的笔调,再现某一形象,以“展览”其丑恶的灵魂,卑微的思想。此法适用

于嘲讽批驳性说理文,可收幽默形象生动之效。

如佳作《“走着瞧”的妙用》这样写:

现在有的人也说这句话骑驴看唱本一一走着瞧,有的口头上虽不说,实际上心里却是这样想的。

但他们意思既不是走路读书两不误,也不是希望日后见分晓,而是等一等,看一看再说,凡事莫在人

先,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他们连“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责任也不想主动尽到,总是听到别人先撞

钟后,才拿起钟锤来摇几摇,还不敢撞,生怕震痛了手臂。天长日久,他们已经形成了一种思想顽固

症一一“走着瞧”。这种思想症状有什么特征,大家不妨先来瞧瞧……

本文开头从一句民间邂逅语“骑驴看唱本一一走着瞧”引出“走着瞧”这类人来,并用白描的

手法对这类人做几笔粗线条勾勒,活画出这种人保守僵化的丑态,作者通过形象描绘把自己对这类人

贬斥否定的思想感情寄于其中。

(-)用句式让议论文说理更精彩

写好议论文必须在辩证认识问题的前提下,从写好一个议论的句子、一个议论语段开始,在结

构、语言方面加强锤炼,方能析理深透,文气贯通。那么,如何运用特殊句式,让说理更精彩呢?本

篇分享以下五种,供参考。

1.采用“对于……来说”的句式,进行纵横拓展,使说理更具普适性

要深入论述一个问题,往往要考虑到问题涉及的诸多方面,借助“对于……来说”的句式,就

可以进行多方面纵横拓展论述,从而使所讲的道理更加全面,更具有普适性。

请看一篇题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的作文片段:

对于常人来说,一粒沙子就是沙子,而在诗人的眼里,一粒沙子可以弥漫整个世界,一粒水珠

在诗人的眼里便折射出整个世界。因为诗人富有感情,对事物的认识便不同于一般人。''一千个人眼

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可能是由于人们对事物感情的亲疏不同造成的。

在“人比黄花瘦”的女词人李清照眼里,她的生活安定、幸福且少受战乱之苦,因此她才会“兴

尽晚回舟,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然而世事沧桑,后期的她饱受战争离乱之苦、丧夫之恨,

这时的舟已是“载不动许多愁”。前一舟是幸福愉快的载体,后一舟却成为了愁绪与痛苦的寄托。难

道是舟变了么?不,是她的感情变了一一物是人非事事休。她对事物的认识抑或对,抑或错,其实本

无定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在这里,作者采用''对于……来说”的句式先从常人到诗人,进行了横向的联系,强调了不同

的主体对同一事物具有不同的看法;接着又以词人李清照前后不同时期的生活与情感的变化进行纵向

的联系,强调即使相同的主体,在不同的境况下面对同一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答案。最终纵横交错地论

述了“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的中心论点。

2.采用“诚然……但(然而)”的句式,进行逆势转折,使说理更具辩证性

议论时如果既想把一个观点讲得清楚明白,又想让说理使人心悦诚服,我们就必须坚持辩证的

思维方法,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既充分肯定其正确的一面,又辩证分析其不合理的一面,以“诚然……

但(然而)”这样的句式,对前面所议的内容进行审视拷问和拨转反正,让说理更加辩证,更具说服

力。

请看《羊城晚报》的一段时评:诚然,有些官员被问责并不是因为其就是直接事故负责人,而

是负有领导责任;再说,不少问题官员在执政能力与智慧方面的确多有过人之处,举贤不避“过”,

用人所长也是可以理解的逻辑。但问题在于,轰轰烈烈的问责要具有震慑意义,就必须以事实说明其

严肃性惩戒性,即使是必须复出,也要让群众心服口服。从这个意义上说,复出不能是温室里羞答答

的玫瑰,而必须是太阳下的向日葵,需要接受程序正义的考量。

这段时评,先用“诚然”开头,看似退了一步,但是对实质问题却是不依不饶,步步深入,这

样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就使文章有了一种更加理性的认识,观点既有说服力也更有意蕴。

3.采用“有人说……可是”的句式,进行先驳后立,使说理更全面

一般来说,在提出一个正面的观点或论题后,要“反过来想想”“换个角度想想”,这样就可

以借助“有人说(也许有人会觉得)”“如果(假如说)”列出不同的观点或提出一个反面的观点,

或形象生动地虚拟呈现出我们想要予以肯定或否定的那种事物的极端情况,以显而易见的假定事实辅

助说理。然后通过分析论证或驳斥,使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请看一篇题为《简单的幸福》的满分考场作文开头:

“你最想要的是什么?”面对这个问题,大多数人的回答恐怕都是幸福。幸福,它看不到,摸

不着,来无影,去无踪。它就像一捧细沙,当你用力抓住时,它却从指缝间溜走;它又像一阵风,没

有先兆的吹来,即刻又不见了踪影。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得到幸福呢?

有人说,拥有了金钱就拥有了幸福。可是有的百万富翁锦衣玉食却惶惶不可终日,有的牧民仅

能食饱穿暖却赶着牛羊唱起了悠扬的山歌。他们到底谁更幸福?

还有人说,拥有了成功就拥有了幸福。可是如果这幸福需要用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拼搏来换取,

要以无数次的失败和苦涩的泪水为代价,又有多少人愿意得到这种沉重的幸福?

文章在第一段结尾提出“我们怎样才能得到幸福呢?”这一问题之后,并不接着就作出回答,

而是用“有人说"'‘还有人说”的形式列举两种观点,并且进行分析论证,在审视驳斥之后,自然而

然地得出了正面的观点。

4.采用“何尝不……”的句式,逐层深入,使说理更深刻

这是借助类比联想法使议论向纵深发展的有效途径。

请看《天平和七弦琴》中的片段: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常困于所溺。”因为有所溺,有好恶,感情上有亲疏远近,人们在认

识事物时便易于被迷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