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能与热能-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_第1页
化学能与热能-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_第2页
化学能与热能-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_第3页
化学能与热能-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_第4页
化学能与热能-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清单18化学能与热能

思维导图

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定

吸收的能量,符号:A”,义

单位:kJ・mo「

燃烧热:1mol纯物质完

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

物时放出的热量分

热化学

中和热:稀溶液中,酸.、方程式.

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反应IY不写反应条件,不注

时放出r

1molH2O(1)(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只]

3d,/

的热量一化

1-表示物质的量,可写成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

中分数

:物的总篦基计算,J

量定义f吸收热量的化学'

(根据键能计算卜算化本丫、反乂应心,…A//>0一

彘(断键吸收的能量

(根据盖斯定律计翦>

『成键迸茁的能量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跳判断

方法反应物的总能量<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生成物的总能量

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

定义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应,盖斯放热AH<0,

.定律,

(计算反应本质断键吸收的能量

成键放出的能量

判断

方法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J

知识梳理

知识点01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知识点02三个重要概念

知识点03反应过程中热量大小的比较知识点04能量-反应过程图像

知识点05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知识点06反应热的有关计算

知识点07能源

知识点01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回回

1.前提条件:必须是化学反应

(1)物质的溶解过程:主要发生物理变化

①放热过程:浓硫酸、NaOH固体溶于水

②吸热过程:NH4NO3固体溶于水

(2)状态变化:发生物理变化

①放热过程:凝固、液化、凝华等

②吸热过程:升华、汽化、熔化等

(3)化学键的变化

①放热过程: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如2H1H2,Na++C「=NaCl

②吸热过程:化学键的断裂过程,如H2—2H,NaCl=Na++C「

2.本质判据

(1)能量角度

①放热反应:反应物的能量总和之生成物的能量总和

②吸热反应:反应物的能量总和三生成物的能量总和

(2)键能角度

①放热反应:反应物的键能总和三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②吸热反应:反应物的键能总和之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3.条件判据

(1)需要持续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一般是吸热反应

(2)反应开始需要加热,停热后仍能继续进行,一般是放热反应

4.现象判据

(1)反应体系的温度变化

①体系的温度升高:放热反应

②体系的温度降低:吸热反应

(2)密闭体系的压强变化

①体系的压强增大:放热反应

②体系的压强减小:吸热反应

(3)液体的挥发程度

①液体的挥发程度增大:放热反应

②液体的挥发程度减小:吸热反应

(4)催化剂的红热程度

①停热后催化剂继续红热:放热反应

②停热后催化剂不再红热:吸热反应

5.经验判据

(1)放热反应

①金属、金属氧化物与酸或水的反应

②可燃物的燃烧反应及缓慢氧化

③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④铝热反应,如2A1+Fe2<)3里=2Fe+AhO3

⑤大多数的化合反应。如2NO2=^N2O4

(2)吸热反应

①大多数的分解的反应(2泾。2兽2H2O+O2T除外)

②钱盐和碱反应,如Ba(OH)2*8H2O+2NH4C1=BaC12+2NH3*H2O+8H2O

③盐的水解反应

④两个特殊反应:C+CO2垂=2CO、C+H2O(g)=H=CO+H2

⑤碳酸氢钠与柱檬酸的反应

6.自发判据:AH—TASW0

(1)A(g)+B(1)=C(1)自发进行,AH<0

(2)2AB(g)=C(g)+3D(g)高温自发,AH<0

7.注意事项

(1)反应的热效应与反应条件无必然关系

①在高温下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②在常温下进行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

③使用催化剂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2)反应的热效应与反应是化合还是分解无必然关系

①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

②分解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8.反应的活化能

(1)正反应的活化能为:Ei

(2)逆反应的活化能为:£2

(3)正反应的反应热为:△«=(£/-£2)kJ-mol-1

(4)活化能和反应热效应的关系

①放热反应:EaJE<.Efla

②吸热反应:E会>E。逆

(5)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但不影响反应热的大小

(6)活化能和反应速率的关系(相同温度)

①反应的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

②若E°IE>Ea逆,贝V正<丫逆

(1)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任何化学反应都具有热效应。

(2)不能根据反应条件判断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

就能进行的反应也不一定是放热反应。

(3)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不一定是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如水结成冰放热但不属于放热反应。

吸执吸执

(4)物质三态变化时,能量的变化形式为固态=^液态Ki气态。

放热放热

@@@@

【典例01】下列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用石灰石烧制石灰B.在锌粒中加稀硫酸

C.浓硫酸的稀释D.硫酸镂与氢氧化钙的反应

【答案】B

【分析】常见的放热反应为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

数化合反应和铝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为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少数分解置

换以及某些复分解(如镀盐和强碱)。

【详解】A.用石灰石烧制石灰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A错误;

B.活泼金属和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B正确;

C.浓硫酸的稀释是放热过程,但不是化学反应,故C错误;

D.硫酸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氨气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典例02】某反应使用催化剂后,其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能量

O反应过程

A.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的原因是提高了反应的活化能

B.使用催化剂后,AH不变

C.反应①是放热反应,反应②是吸热反应

D.AH=AH2-AH1

【答案】B

【详解】A.使用催化剂后,活化能降低,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故A错误;

B.使用催化剂后,活化能降低,焰变不变,故B正确;

C.根据图中信息,反应①是吸热反应,反应②是放热反应,故C错误;

D.根据图中信息得到总反应二①十②,按盖斯定律,AH=AHI+AH2,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知识点02三个重要概念

1.燃烧热(25℃、lOlkPa)

(1)概念:l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的反应热

(2)稳定氧化物:C—CO2(g)、H-EhO(1)、S—SO2⑴、PTP2O5(s)

(3)单位:kJ/mol

(4)表示:C的燃烧热为一393.5kJ/mol

(5)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为!

2.热值(25℃、lOlkPa)

(1)概念:lg_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的反应热

(2)单位:kJ/g

(3)表示:C的热值为-32.8kJ/g

(4)燃烧热和热值的换算关系:燃烧热=热值x摩尔质量

3.中和热

(1)概念:稀溶液中酸跟碱反应生成Imol水时的反应热

(2)单位:kJ/mol

(3)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zO的化学计量数为!

(4)表示:强酸与强碱的中和热为-57.3kJ-mo「

(1)中和反应反应热是强酸强碱的稀溶液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为57.3kJ,弱酸弱碱电离时吸热,生成1

molH,0时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浓硫酸稀释时放热,生成1molH2O时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2)对于中和反应反应热、燃烧热,由于它们反应放热是确定的,所以描述中不带“一”,但其焰变为负值。

(3)当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中和反应反应热时,生成H2O的物质的量必须是1mol,当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

燃烧热时,可燃物的物质的量必须为1mol„

【典例0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就是乙烯的燃烧热

B.在25℃、101kPa时,1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

C.由2co(g)+O2(g)=2CC)2(g)411=-566511101-1可知,CO的燃烧热为283kJ-moH

D.乙焕的燃烧热为1299.6则反应2c2H2(g)+5O2(g)=4CC>2(g)+2H2O(g)的AH=-2599.2kJ-mol1

【答案】C

【详解】A.燃烧热是指I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没指明乙烯为Imol,故A错

误;

B.没指明碳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CCh(g),故B错误;

C.2moic0完全燃烧放出热量566kJ,则ImolCO完全燃烧生成CO2(g)放出热量为283kJ,所以其燃烧

热为283kJ-moH,故C正确;

D.热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物水应为液态,故D错误;

答案选C。

【典例0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U(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AH不同

B.已知C(s)+O2(g)=CC»2(g)AH1;C(s)+1o2(g)=CO(g)AH2,则

,

C.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g)AW=-890.3kJ-mor

D.HC1和NaOH反应中和热AH=-57.3kJ-mo「,贝U:

1

H2so4(aq)+Ba(OH)2(aq)=BaSO4(s)+2H2O(1)AH=-114.6kJ-moF

【答案】B

【详解】A.△"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末状态有关,与反应条件无关,故A错误;

B.碳燃烧为放热反应,M为负值;C(s)+O2(g)=CO2(g)泡燃烧充分,放热更多,数值更大,AH更

小,所以△用<△%,故B正确;

C.燃烧热是指Imol可燃物然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时所放出的热量,H元素对应的指定产物时液态水,故

C错误;

D.中和热是指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ImolIhO时所放出的热量,

H2sO4(aq)+Ba(OH)2(aq)=BaSC)4(s)+2H2O(l)生成2molH2O的同时,领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化合生成硫酸

领,也放出热量,所以114.6kJ-molT,故D错误;

答案选B。

知识点03反应过程中热量大小的比较

0®。回

1.燃烧过程中热量大小的比较

(1)物质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

(2)物质在。2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在空气中的少(光能型)

(3)物质完全燃烧生成固态产物时放出的热量最多

(4)气态的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最多

2.各类中和热的比较

(1)强酸与强碱的中和热的数值笠至57.3kJ.moPi

(2)有浓酸或浓碱参加的中和热的数值大至57.3kJ-mori

(3)有弱酸或弱碱参加的中和热的数值小王57.3kJ.mo「

(4)有沉淀生成的中和热的数值笠乏57.3kJmo「

3.根据稳定性判断能量高低

(1)微粒稳定性的判断

①能量角度:微粒所含的能量越低越稳定

②键能角度:微粒所含的化学键键能越大越稳定

(2)生成稳定性强的物质,放热变

3.能量高低的判断

(1)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判据

①金属性越强,越容易失电子,吸收的能量越少

②非金属性越强,越容易得电子,释放的能量越多

③非金属单质与H2化合时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放出的能量越多

(2)微粒稳定性判据:能量越低越稳定

(3)键能大小判据:断裂1个键的键能越大,物质越稳定,所含能量越低

反应过程能量分析的注意事项

❶婚变与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是否彻底无关。

❷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影响焰变的大小。

❸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各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不一定完全断裂。

❹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不一定是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如水结成冰放热,但不属于放热反应。

@@@@

【典例05】NF3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存储能量的能力是CO2的12000〜20000倍,在大气中的寿命可长达

740年,如表所示是几种化学键的键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化学键N三NF-FN-F

键能/kJ-moE946154.8283.0

A.过程N2(g)-2N(g)放出能量

B.过程N(g)+3F(g)—NF3(g)放出能量

C.反应N2(g)+3F2(g)=2NF3(g)为吸热反应

D.NF3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B

【详解】A.过程Nz(g)-2N(g)为化学键断裂的过程,是吸收能量的过程,故A错误;

B.过程N(g)+3F(g)-NF3(g)为形成化学键的过程,是放出能量的过程,故B正确;

C.由反应热与反应物的键能之和与生成物的键能之和的差值相等可得:AH=946kJ-mol1+3x154.8

111

kJmol一6x283.0kJmol^一287.6kJmol,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错误;

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则NF3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说明没

有化学反应的发生,故D错误;

故选B。

【典例06】甲烷分子结构具有高对称性且断开ImolC-H键需要吸收440kJ能量。无催化剂作用下甲烷在温

度达到1200C以上才可裂解。在催化剂及一定条件下,CH,可在较低温度下发生裂解反应,甲烷在银基催

化剂上转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对过渡态I过冬委u

能/\过渡态川

(其中吸附在催

化剂表面的物种

用“•”标注)

.书C"H才C+4-H苗•C+2H2

A.甲烷催化裂解成C和H2需要吸收1760kJ能量

B.步骤②为吸热反应、步骤③放热反应

C.催化剂使用一段时间后失活的原因可能是碳在催化剂表面沉积

D.使用该催化剂,反应的焰变减小

【答案】C

【详解】A.断开ImolC-H键需要吸收440kJ能量,Imol甲烷分子中有4moic—H键,完全断开需要吸收

1760kJ能量,即Imol甲烷中的化学键完全断开需要吸收1760kJ能量,而不是甲烷催化裂解成C和H2需

要吸收1760kJ能量,选项A错误;

B.步骤②、③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均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均为放热反应,选项B错误;

C.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烷在保基催化剂上转化是在催化剂表面上发生的,催化剂使用一段时间后失活的原

因可能是碳在催化剂表面沉积,堵塞了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中心,选项C正确;

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使用该催化剂,反应的婚变不变,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知识点04能量-反应过程图像

i.反应热性质的判断

(1)放热反应:反应物的能量和大于生成物的能量和

(2)吸热反应:反应物的能量和大于生成物的能量和

2.反应吸热或放热数的判断:看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和的差值IAHI

[A…B…C]过渡状态

反应过程

3.催化剂和中间产物(过渡态物质)的判断

(1)催化剂:第一步反应的反应物,第二步反应的生成物

(2)过渡物:第一步反应的生成物,第二步反应的反应物

催化反应:

①O3+ClfO2+ClO

反应物②C10+0fC1+02

,成物O2+O2

反应进程

臭氧分解历程示意图

4.曲线上的峰

(1)峰的个数表示中间反应的个数

(2)峰谷

①峰前的峰谷:表示该中间反应反应物的能量

②峰后的峰谷:表示该中间反应生成物的能量

【典例07]某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f能量

'bl'

反应进程

A.反应过程a有催化剂参与

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热效应等于AH

C.使用催化剂,可改变该反应的AH

D.有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等于E1+E2

【答案】B

【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过程a需要的活化能比b要高,所以a没有催化剂参与,A错误;

B.由图可知,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反应的热效应

等于生成物与反应物能量之差,即AH,B正确;

C.使用催化剂,改变了反应进行的途径,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但不会改变该反应的焰变,C错误;

D.Ei、E2分别代表反应过程中各步反应的活化能,整个反应的活化能为Ei,D错误;

选B。

【典例08]反应A2(g)+2BC(g)=2BA(g)+C2(g)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A…B…C)

能量小宿化配合物

反应物A2(g)+\2BA(g)+C2(g)

2BC(g产----------7-生成物

0反应过程

A.Ei等于拆开1molA2(g)中化学键和2molBC(g)中化学键所需能量之和

B.该反应的热效应AH=E「E2

C.使用催化剂,该反应AH不变

D.若改变某条件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则Ei可能不变

【答案】A

【详解】A.由图可知,最高能量状态时得到活化配合物,并没有生成气态A、B、C原子,未彻底断裂反

应物中的化学键,则Ei不等于拆开1molA2(g)中化学键和2molBC(g)中化学键所需能量之和,选项A错误;

B.Ei为正反应的活化能,E2为逆反应的活化能,熔变等于正逆反应的活化能之差,则热效应AH=EI-E2,

选项B正确;

C.催化剂改变反应的历程,可同时降低正逆反应的活化能,但二者差值不变,不影响焰变大小,选项C正

确;

D.若改变反应物的浓度、反应体系的压强时,反应速率加快,则Ei不变,使用催化剂时Ei减小,选项D

正确;

答案选A。

知识点05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回回

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一写方程式::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I

|二标状态I一用s、l、g、aq标明物质的聚集状翻

确定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并在方程式“=1

I三定条件I―

上注明(101kPa,25℃时可不标注)

在方程式后写出4口,并根据信息注明AH

|四标AH卜

的“+”或“一”

|五标数值|一隔据化学计量数计算写出的值|

2.热化学方程式中各量的含义

2A(g)+B(g)(g)AH=—flkJmor1

(1)化学计量数

①含义: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

②特点: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2)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2moiA(g)和ImolB(g)完全反应生成3moic(g)时释放。反的热量。

(3)热化学方程式中的

@AH=-flkJ-mor1中moF1的含义:每摩尔反应

②单位:kJ・mo「,与化学计量数无关

③正负:正逆反应的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3.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问题

(1)反应物的量都已知,根据量少的计算反应热

(2)需要判断反应是可逆反应还是完全反应

(3)需要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

4.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1)注意标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方程式中每种物质的化学式后面用括号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g、1、s),

不用标"T"或水溶液用叫表示。

(2)注意注明必要的反应条件:焰变与温度等测定条件有关,所以书写时必须在后指明反应的温度

(298K时可不注明)。

(3)注意明确化学计量数的含义:化学计量数只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或原子个数,

因此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也可以是分数。

(4)注意AH的单位及符号:AH的单位是或kJnol-i,△”只能写在化学方程式的右边,表示正

向反应的焰变。AH<0表示为放热反应;△论0表示为吸热反应。

(5)注意同一反应中化学计量数与数值的对应关系: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加倍,则

数值的绝对值也加倍;若反应逆向进行,则的数值改变符号,但绝对值不变。

s®®®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热化学方程式的基础是化学方程式,因此必须遵循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如原子守恒、元素守恒等。

②要在物质的化学式后用括号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一般用英文字母g、1和S分别表示物

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水溶液中的溶质则用叫表示。热化学方程式一般不写反应条件。

③要在化学方程式的右边标出焰变(AH)。放热反应,AH为“一”;吸热反应,AH为“+”。△”的单位是

kJ/mol(或kJmoL)。方程式与应用空格隔开。

④由于△”与测定条件有关,因此应在AH后注明反应温度和压强。在25℃、101kPa下进行的反应,

可不注明。

⑤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数

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一般不用小数。

【典例09】在298K、101kPa下,将2.2gCO,通入150mL0.5mol.E1KOH溶液中充分反应(不考虑气体逸出),

1

测得反应放出xkJ热量。已知该条件下,W0.ImolCO2itAIL0.2mol.LKOH溶液中充分反应放出ykJ热

量。则CO?与KOH溶液反应生成KHCC>3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1

A.CO2(g)+KOH(aq)=KHCO3(aq)AH=-(40x-10y)kJ-mol

1

B.CO2(g)+KOH(aq)=KHCO3(aq)AH=-40(y-x)kJ-mol

1

C.CO2(g)+KOH(aq)=KHCO3(aq)AH=-2(10x-y)kJ-mol

1

D.CO2(g)+KOH(aq)=KHCO3(aq)AH=-10(5x-4y)kJ-mol

【答案】A

1

【详解】W2.2gCO2jfiA150mL0.5mol-LKOH溶液中充分反应生成0.025molK2cO3和0.025molKHCC>3,

1

反应共放出xkJ热量;W0.ImolCO2jfiAIL0.2mol-L-KOH溶液中充分反应生成O.lmolK2co3,放出ykJ

热量,则生成。.3的加放出的热量是2那热邕所以生成加的加放出的热量是小《闪

热量;则CO2与KOH溶液反应生成KHCO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1

CO2(g)+KOH(aq)=KHCO3(aq)AH=-(40x-lOy)kJ-mol,故选A。

【典例10]月井(又称联氨,化学式N2H♦和过氧化氢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两者混合时会发生反应生成氮气

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的热。已知足量液态期与Imol液态过氧化氢充分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320.8kJ

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N2H4

B.肿分子具有对称性结构,分子中既有极性键也有非极性键

C.当反应过程中放出320.8kJ热量时,转移电子数为6.02义1023

D.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⑴+2氏026=电©+4凡0⑴H=-641.6kJmor'

【答案】B

【详解】A.该反应的方程式为N2H4+2氏。2=冲+4应。,过氧化氢作氧化剂,故A错误;

B.脱的结构简式为H2N-NH2,具有对称性结构,分子中有N与N形成的非极性键,也有N与H形成的极

性键,故B正确;

C.该反应N2H4+2HQLN2+4HQ,当有2moiH2O2参与反应时,转移到电子物质的量为4mol,当放出

320.8kJ热量时,有ImollhCh参与反应,则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2mol,即为2NA个电子,故C错误;

D.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⑴+2凡。2⑴=、(g)+4H2O(g)H=-641.6kJ-mor1,生成水蒸气不是

液态水,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知识点06反应热的有关计算

圜里

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

QA(g)+6B(g)^=cC(g)+dD(g)AH

abcdIAH|

n(A)n(B)n(C)"D)Q

(1)化学计量数:|,H|=反应的物质的量:热量(Q)

(2)n(A)反应:n(B)反应:n(C)生成:n(D)生成:0=@:b:c:d:I/H|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计算

(1)AF/=生成物的能量和一反应物的能量和

(2)(8=生成物的相对能量和一反应物的相对能量和

3.根据键能计算焰变

(1)反应物的键能和一生成物的键能和

(2)计算关键:弄清物质中化学键的数目

①常见分子:根据成键原则画出结构式即可判断

分子式

C12O2N2H2O

结构式C1-C10=0N三NH-O-H

分子式

H2O2co2HCNNH3

H

结构式一三

H-O-O-Ho=c=oHCNH-N-H

分子式

CH4C2H4C2H6N2H4

HHH

结构式H-C-HH-UHVH

匕H-C=C-HAriH—N—N—H

②信息分子:根据分子结构示意图数共价键个数

物质硫化磷雄黄(AS4s4)P4O10

结构勒◎。专"

个P-S键2个As-As键生个P=O键

键数

2个p=s键贵个S-As键退_个p—O键

物质S8单质N4分子P4O6

结构令◎

键数2个s—S键&个N-N键丝个P—0键

③特殊物质:选修物质结构内容

物质白磷金刚石晶体硅石墨

/molSiO2

/H

结构•上

键数/mol62241.5

4.根据燃烧热和热值计算

(1)根据燃烧热计算:。放=〃(可燃物)x|燃烧热|

(2)根据热值计算:0放="?(可燃物)x|热值|

5.计算燃烧热、热值、中和热

(1)计算燃烧热:AH燃烧热——。放—kJ/mol

〃可燃物

(2)计算热值:AH热值=——^」kJ/g

机可燃物

(3)计算中和热:中和热=一"kJ/mol

〃水

6.根据比热公式进行计算:6=c〃,AT。

(1)水的比热容:c=4.18xlO-3kJ/(g-℃)

(2)〃z代表液体或混合液的总质量

(3)AT表示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值,AT=T2-TI

7.利用活化能计算:反应热=正反应活化能一逆反应的活化能

8.根据盖斯定律进行计算

(1)计算步骤

根据待求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

电明一物找出可用的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①根据待求解的热化学方程式调整可用热化

一学方程式的方向,同时调整AH的符号

O1-②根据待求解的热化学方程式将调整好的热

匚化学方程式进行化简或扩大相应的倍数同时调

整△!!的大小

[1画一将调整好的热化学方程式和AH进行加和

rj,.]△H随热化学方程式的调整而相应进行加、减、

警一乘、除运算

应]一检查得出的热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

(2)△反与书写方式的关系

①正逆反应的ZH、K的关系:/H正+21H逆=。,KIE-Kis=l

②化学计量数变成〃倍,ZH变为上倍,K变为“次方倍

③反应③二反应①+反应②,贝I:ZH3=/H1+4H2,K3=K1K

④反应③二反应①一反应②,贝!]:ZH3=/H「工取,乱=丛

&

⑤反应③=ax反应①一』x反应②,贝!]:zlH3=6/4111--2IH2,&=且1

bb

(3)反应举例

®A+B=C+DAHi

②2E+F=2C/%

③3D=M+2NAHi

则:6A+6B=6E+3F+2M+4N2\11=621111—321H2+2MI3

(4)若按照正常程序,不能将条件全部用完,则将用过和没有用过的反应中有的物质,而目标反应中没

有的物质消去即可

①FezCh(s)+3C0(g)=^=2Fe(s)+3CO2(g)AHi

②3Fe2C)3(s)+C0(g)=^2Fe3O4(s)+C02(g)AH2

③Fe3C>4(s)+CO(g)=^=3FeO(s)+CO2(g)AH3

则反应:FeO(s)+CO(g)(s)+CO2(g)AH=-3FH3+24HL工AH?。

6

反应热大小的比较的四个注意点:

(1)看物质状态。物质的气、液、固三态转化时的能量变化如下:

(2)看的符号。比较反应热大小时不要只比较A8数值的大小,还要考虑其符号。

(3)看化学计量数。当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状态相同时,化学计量数越大,放热反应的越小,吸热反应的NH

越大。

(4)看反应的程度。对于可逆反应,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和状态相同时,反应的程度越大,热量变化越大。

【典例09]我与IC1的反应分两步完成,其能量曲线如图所示。

(

o

u

v

p

o

反应历程

反应①:H2(g)+2ICl(g)=HCl(g)+HI(g)+ICl(g)

反应②:HCl(g)+HI(g)+ICl(g)=I2(g)+2HCl(g)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均是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

B.总反应的活化能为(E「E3)kJ-mori

1

C.H2(g)+2ICl(g)=l2(g)+2HCl(g)AH=-218kJ-moF

D.反应①的AH=Ei—E2

【答案】B

【详解】A.由图像可知,反应①、②均是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A正确;

B.Ei和E3分别代表反应过程中各步反应的活化能,总反应活化能为能量较高的Ei,B错误;

C.反应①和②总的能量变化为218kJ,并且是放热反应,所以H2(g)+2ICl(g)=l2(g)+2HCl(g)AH=—218

kJ-mol-1,C正确;

D.反应①的AH=正反应的活化能一逆反应的活化能=Ei—E2,D正确;

故选Bo

【典例10]在298K.WlkPa下,由稳定的单质发生反应生成Imol化合物的反应热叫该化合物的标准摩尔

生成热△fHm。。氧族元素氢化物a、b、c、d的生成热数据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H2S(g)+102(g)=S(s)+H2O(1)AH=-265kJ/mol

C.H2Se(g)=Se(g)+H2(g)AH=+81kJ/mol

D.反应Te⑸+H2(g)H2Te(g)达平衡后升温,平衡常数将减小

【答案】B

【解析】A.H?。分子间形成氢键,其沸点最高,其余氢化物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增大,故沸点:

H2O>H2Te>H2Se>H2S,A错误;B.由题中信息可得热化学方程式:I、S(s)+H2(g)=H2S(g)AH】=-20kJ/mol,

nJo2(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