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49年,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建立起民主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如何走向和谐稳定与繁荣昌盛呢?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

(政治上层建筑)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观念上层建筑)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课标:了解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课程导入任务一:了解新中国的法治建设任务二: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目录一、从“法制”到“法治”

——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二、从艰苦奋斗到核心价值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目录与学习任务课程导入基础梳理:根据表格,同桌间互相梳理本课内容,交流补充(3分钟)目录与学习任务法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当代中国是如何从“法制国家”走向“法治国家”的?法制(法律制度,实际存在的法律构成)法治(依法治国,一种治国方法、理念)基础前提完善改造理解概念:“法制”“法治”一、从“法制”到“法治”——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时间内容/主要法律文件影响1949年20世纪50年代文革改革开放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十八大后《婚姻法》《土地改革法》通过54《宪法》《国务院组织法》《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十六字方针、通过82《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经济合同法》法治:开始历程《共同纲领》《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组织法》法制:初创法治:奠定基础法制和法治建设遭破坏法制:加强····保证法治:进入新时期①十五大完整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②1999、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③2010年底,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制:里程碑,使五方面有法可依,推动···奠定法治:进一步发展新十六字方针、2018年《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修改、颁布系列法律;2020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法制:进一步完善体系法治:进入新阶段任务一:了解新中国的法治建设1.梳理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过程任务一:了解新中国的法治建设一、从“法制”到“法治”——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2.围绕“法律与时代”,自拟论题,加以阐述。(背景、内容、影响)背景:1、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夕2、20世纪50年代,面临恢复经济,稳定社会秩序,巩固政权时期;三大改造的进行,社会主义制度即将在中国确立3、“文革”时期,民主法治被肆意践踏4、改革开放后,保障人民民主,党的工作重心转移至经济建设上来,对内改革、对外开放5、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6、十八大以来,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法治国重要性: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法治建设推动时代发展,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任务一:了解新中国的法治建设3.概括新中国法治建设的特点一、从“法制”到“法治”——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文革中被批斗的刘少奇主席特点:①以宪法为主体②曲折性③与时俱进/时代性④以人为本⑤继承发展⑥注重实践⑦鲜明中国特色4.谈谈你对法治建设的认识?启示:①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P55学习聚焦)②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③坚持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④与时俱进,法治建设要随社会需求而变化

一个国家仅靠法律和依法办事是无法达到真正的和谐稳定与繁荣昌盛的,更需要每个公民的道德自觉,公民需要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摘编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概论》时间背景内容影响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后20世纪90年代21世纪二、从艰苦奋斗到核心价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百废待兴物质匮乏涌现大批英雄模范集体和个人(孟泰、时传祥、王进喜······)①形成了···道德风尚……政治氛围……行动准则……新型人际关系②极大地激发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注重精神文明颁布指导方针,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五讲四美三热爱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创建文明城市、村镇、行业1994年,爱国主义教育社会风气好转,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振奋···增强···树立··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成为时代主旋律1、《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2006.10提出战略任务②十七大提出“···的本质体现”③十八大进一步提炼、概括①是····集中体现,凝结着···②涌现出一大批全国道德模范③为···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⑤···明显增强····奋发昂扬任务二: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梳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社会主义价值观1、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2、意义:①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涌现出大批全国道德模范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⑤民族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2.思考:从“时代楷模”的身上我们能够学习到哪些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关心集体、无私奉献热爱祖国、奉献人民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积极进取、崇德向善······二、从艰苦奋斗到核心价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任务二: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紧密结合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共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1996年10月10日)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运用唯物史观,阐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与地位。二、从艰苦奋斗到核心价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地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P57学习聚焦)作用:(1)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精神力量,提供智力支持(2)形成健康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任务二: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习近平2016年12月9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本课小结五讲四美三热爱《共同纲领》1949195419661980198219941997200120042010201220182020法治进程精神文明五四宪法文革开始破坏法制八二宪法依法治国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入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全面依法治国和《宪法修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

(政治上层建建筑)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观念上层建建筑)和谐稳定繁荣昌盛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1.1988年,全国人大确定采用“修正案”的方式进行宪法修改,宪法的原文不动,也不重新公布宪法。1993年,全国人大决定每次修宪后出版两个文本:一个是1982年通过的宪法并附修正案;一个是按照修正案修正后的宪法。这一转变()A.兼顾了宪法权威性与时代性B.贯彻了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C.吸取了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D.巩固了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随堂检测A2.1993年后,我国陆续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这些法律的出台()A.为新中国民主法制建设奠定基础B.确立了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C.标志着中国完备的法律体系确立D.顺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在需求D3.[2024年江苏真题]1980年,攀枝花当地报纸发表《关心群众生活,为子孙后代造福》一文,表达了人民迫切希望喝到优质水的心声。南京大学地质系肖楠森教授闻讯后多次到当地勘査,利用他的"新构造控水理论”成功找到了地下水。难能可贵的是,他一生不畏艰难,为全国许多地方解决了饮用水问题。这反映出()A.人民脱贫致富的愿望B.科研成果助力三线建设C.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D.科学家至诚报国的情怀随堂检测D4.[2022年天津真题]20世纪80年代,一批时代楷模的事迹广为人知,蒋筑英所制出我国第一台光学传递函教测试装置,甘做追光路上的“铺路石”:军人朱伯儒奉献自我、温暖别人,被誉为“80年代新雷锋”。对这些人物事迹的宣传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A.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B.立足法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C.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效巨大D.崇德向善成为核心价值标准A任务一:梳理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并分析其发展特点时间内容/主要法律文件影响1949年20世纪50年代文革改革开放后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十八大后《婚姻法》《土地改革法》通过54《宪法》《国务院组织法》《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十六字方针、通过82《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经济合同法》法治:开始历程《共同纲领》《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组织法》法制:初创法治:奠定基础法制和法治建设遭破坏法制:加强····保证法治:进入新时期①十五大完整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②1999、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③2010年底,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制:里程碑,使五方面有法可依,推动···奠定法治:进一步加强新十六字方针、2018年《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2020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法制:进一步完善体系法治:新阶段特点:①以宪法为主体②曲折性③与时俱进、时代性④以人为本二、从艰苦奋斗到核心价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颁布指导方针五讲四美三热爱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