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引”与“导”_第1页
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引”与“导”_第2页
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引”与“导”_第3页
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引”与“导”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本文提出,通过创设情境、引入资源和联结生活三个维度深入应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精神。作者将此种策略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尝试,证实了其在信息科技教育中有应用价值,能够为未来教学提供实践指导。关键词:小学;信息科技;网络礼仪案例背景《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二学段(3~4年级)“在线学习与生活”内容要求第7条指出,“认识数字身份的唯一性与信用价值,加强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提升在线社会中自我管理的能力”。在数字化时代,网络礼仪教育对小学生至关重要,关系到他们如何安全、负责任地使用互联网。基于此,苏科版《信息科技》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遵守网络礼仪》应运而生,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行为和信息道德。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笔者观察到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高度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网络礼仪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所学知识,展现出积极的网络行为改变。案例描述与分析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现代教学中,创设情境已经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教学策略,特别是在信息科技教学中,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吸收。《遵守网络礼仪》这一课的设计,正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的深入应用。在本案例中,教学的起始环节便采用了情境创设的策略。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力学园好孩子”的六个特征,引导学生开展从现实生活中的文明礼仪过渡到网络礼仪的探讨,有效地衔接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学习内容。这种策略不仅引起了学生对网络礼仪主题的兴趣,而且激发了他们对如何在网络空间表现得体的好奇心。接着,通过播放《力学园好孩子》歌曲,进一步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感受到文明礼仪重要性的同时,增强学习网络礼仪的积极性。此外,利用学生熟悉的文明用语进行互动,不仅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到网络礼仪的应用,还巧妙地将抽象的礼仪知识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最为关键的是,通过设置与网络礼仪相关的互动问答,如在线社会的行为规范讨论,既让学生明白了网络空间同样需要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也让他们认识到作为数字公民的责任。这种情境创设不仅提升了学生对网络礼仪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对网络礼仪知识的内化,为其日后的网络行为提供了指导。“创设情境”策略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将抽象的网络礼仪知识具体化,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使得学生能够在互动和讨论中深刻理解网络礼仪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所学知识。这种教学策略不仅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学习成效,而且为培养学生成为负责任的数字公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引入资源:拓展学习维度在《遵守网络礼仪》一课的教学中,通过引入丰富而多元的教学资源,如视频、网络热词解析、符号猜测游戏等,使得教学内容能够生动化和多维度展开。这种策略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网络礼仪概念的理解,还极大地拓宽了他们的知识视野,提升了学习体验的丰富性和互动性。课堂上引入的视频资源覆盖了网络礼仪的各个方面,从基本的网络行为规范到网络表情的发展历程,在每个视频匹配教学内容的不同阶段,都确保学生能够在视觉和听觉上全方位地接收信息。例如,观看《网络表情发展史》的视频不仅让学生了解到网络表情背后的文化意义,还激发了他们对网络文化深层次探索的兴趣。这些视频资源的引入,使得抽象的网络礼仪知识变得直观和易于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课堂参与度。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网络热词和符号,教学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感。通过“猜一猜”互动游戏(如下表),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了网络符号的含义,实践了如何在网络交流中恰当地表达情绪,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网络礼仪的实际应用。这样的教学设计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得学习过程既富有成效又充满乐趣。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而是通过视频观看、讨论交流、游戏互动等多种方式,全面、深入地理解网络礼仪的重要性和应用。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的引入,极大地提升了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的同时,增强网络文明意识,提升网络交流能力,为成为负责任的数字公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联结生活:践行学习目标注重真实场景的模拟,深刻理解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联结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情境中,从而践行学习目标。通过设计具体的讨论项目,如“议一议”,提供真实的网络交流场景,引导学生探讨和反思,帮助他们在面对网络冲突和挑战时能够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项目“议一议”:看完两个场景的内容,和同桌进行交流,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场景一:在小慧在网上与他人发生意见分歧后,对方总是会用语言攻击她,导致她整天闷闷不乐。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预设:在网上远离这样的人;向家长或老师寻求帮助;向值得信赖的同学或朋友倾诉。场景二:小明把同学发在个人空间的照片处理后发在同学群里。你觉得小明的做法对吗?预设:不对,对别人的不尊重;侵犯了别人的肖像权,投诉、拉黑。在“议一议”项目中,设定了两个具体场景,引发学生深入讨论和思考。针对第一个场景,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解决策略,如避免与有害人群互动、寻求成人帮助或与信任的同伴交流。这不仅教会学生如何在网络空间中自我保护,还强调了面对网络霸凌应采取的正确态度和行动。第二个场景则涉及小明未经同意处理并分享他人照片的问题,这一行为触碰了网络礼仪和法律法规的边界。通过讨论这一场景,学生能够理解尊重他人隐私和肖像权的重要性,明确网络空间同样需要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通过这些真实场景的模拟和讨论,学生不仅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网络使用经验相结合,还能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修正自己的网络行为。这既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网络行为准则,又培养了其成为负责任数字公民的意识和能力。反思1.深化情境创设:提高真实性与挑战性使用创设情境的教学策略,通过模拟真实网络环境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这一策略还存在改善空间,特别是在情境的真实性和挑战性方面。实际的网络环境充满复杂性,而教师的情境设计往往偏向理想化,没有充分涵盖面对网络冲突和挑战时所需的高层次思维和应对策略。例如,网络欺凌、信息泄露等问题在现实中极为普遍,但在课堂情境中的呈现却相对较少。未来的课堂设计应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网络使用经验,引入更加复杂和接近生活的情境。通过增加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更加真实的环境中学习网络礼仪,从而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增强他们面对网络挑战时的应对能力。2.精准引入资源:确保高质量与适用性虽然本课大量引入视频资源和网络热词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但在资源的精准度和适宜性方面仍有不足。部分资源虽然丰富多彩,却缺乏与教学目标的紧密对接,或信息量庞大导致学生吸收和理解的负担加重。未来在引入资源时,应加强对资源的筛选和评估,确保每个教学资源都能直接支撑教学目标,避免信息过载。此外,应引入更多能促进学生参与和互动的资源,如互动式网站、在线模拟活动,以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意愿和参与度。同时,引导学生参与到对资源的评估过程中,以培养他们的信息筛选和批判性思维能力。3.实践性联结生活:增强持续性与实效性虽然本课通过联结生活环节促进了学生将网络礼仪知识应用于实际,但在实践活动的持续性和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