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市塘沽一中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许多土壤小动物以动植物遗体为食,属于分解者B.土壤小动物活动范围小,适合用标志重捕法来调查C.不知道名称、肉眼难以识别的小动物可忽略不计D.通过统计土壤小动物的个体数目来估算其丰富度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B.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D.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生物信息3.在种群“S”形增长曲线的数学模型中,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下列条件会使种群K值增大的是()A.地面进行硬化后的家鼠 B.干旱环境中的东亚飞蝗C.引入北极狐后的旅鼠 D.干旱环境中的大熊猫4.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一定偏大的是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振荡试管B.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C.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D.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数量时,未统计在样方线上的个体5.研究人员以燕麦胚芽鞘为实验材料,研究了蔗糖和KCl对生长素(IAA)促进生长作用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一、二的蔗糖组和KCl组使用的胚芽鞘不含IAAB.蔗糖和KCl都可以提高IAA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C.两个实验中IAA组的结果都是由内源IAA作用引起的D.两图结果说明蔗糖与KCl作用都是为胚芽鞘生长供能6.血细胞计数板是对细胞进行计数的重要工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每块血细胞计数板的正中央有1个计数室B.盖盖玻片之前,应用吸管直接向计数室滴加样液C.计数室容积为1mm×1mm×0.1mmD.计数时,不应统计压在小方格角上的细胞7.从光裸的岩石演变出森林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演替过程。下列有关该演替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B.首先在裸岩上定居的是苔藓C.草本植物阶段,各种昆虫和其他小动物开始进入到该地区D.微生物随有机物增加而增加8.(10分)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所指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素B.所说的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C.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D.物质循环过程中不断递减二、非选择题9.(10分)回答以下有关神经调节的问题。Ⅰ.人被蚊虫叮咬后,叮咬部位会出现红肿,并使人感觉到叮咬部位发痒.被叮咬者有时会不自觉地用手指抓挠痒处;如果患处瘙痒严重,被叮咬者会加大抓挠的力度,严重的会导致叮咬部位破裂而流血,甚至引起病菌感染。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感觉痒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被叮咬者会不自觉地用手指触摸叮咬部位,该行为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被叮咬者感觉到叮咬部位发痒而主动去挠痒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_______(填“双”或“单”)向的。(2)结合内环境的相关知识分析,叮咬部位出现红肿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Ⅱ.下图为一个蟾蜍屈肌反射实验装置的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已知药物X能阻断蟾蜍的屈肌反射活动,肌肉不能发生收缩,但不知是阻断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还是阻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或是两者都能阻断。现有一个如图所示的屈肌反射实验装置,请利用该实验装置从A、B、C、D、E中选择四个位点作为实验位点进行探究(在实验位点可以进行药物处理或电刺激,假设药物X在实验位点起作用后,其作用效果在实验过程中都不能消除)。(3)实验步骤:①将药物X放于______点,再刺激______点,观察记录肌肉收缩情况。②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记录肌肉收缩情况。实验结果预测及相应结论:若_________________,说明药物X是阻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若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药物X是阻断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若_________________,说明药物X是两者都能阻断。10.(14分)下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A、B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据图回答。(1)图中的A表示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_。在食物链的各营养级之间碳是以_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形式传递的。(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同时进行,能量流动是单向的,流动过程中逐级__________。(3)大气中的CO2能随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可见碳循环具有__________性。(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避免温室效应加剧,人类必须减少煤、石油等的使用,从而控制__________(气体)的排放。11.(14分)科学家利用双蛙心脏灌流装置。探究兴奋在神经与肌肉之间的信号传递方式。取心脏甲(保留神经)和心脏乙(去除神经),通过玻璃导管将甲、乙相连,如下图所示。灌流液模拟细胞外液,能维持组织细胞的活性。请回答:(1)兴奋在神经与肌肉之间传递需要通过的结构是__________。(2)电刺激心脏甲的神经时,心脏甲跳动频率逐渐减慢。①该过程__________(属于/不属于)反射活动,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②数分钟后,观察心脏乙的跳动频率:a.若心跳频率__________,则兴奋在神经与肌肉之间通过化学物质传递;b.若心跳频率__________,则兴奋在神经与肌肉之间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递。(3)实验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与肌肉之间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为了使实验更加严谨,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应如何设置?__________。预期结果为:__________。12.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填“A”、“C”或“E”)。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_______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_______,再到达突触后膜。(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析】1、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且身体微小,不适合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而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2、土壤动物具有避光、趋湿和避高温的特性,可以用诱虫器采集样本中的小动物。【详解】A、许多土壤动物以土壤中的枯枝落叶、动物的遗体粪便为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A正确;B、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且身体微小,不适合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而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B错误;C、无法知道名称、肉眼难以识别的小动物不能忽略不计,记为待鉴定,C错误;D、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D错误。故选A。2、D【解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2、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详解】A、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A正确;B、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B正确;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C正确;D、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D错误。故选D。3、B【解析】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值会上升,环境恶化时,K值减小。【详解】A、地面进行硬化后,不利于家鼠洞穴生活,其环境容纳量减小,A错误;B、蝗虫在干旱环境中大量产卵繁殖,卵容易成活,出生率高,K值增大;B正确;C、北极狐能够捕食旅鼠,因此,引入北极狐后旅鼠的容纳量减小,C错误;D、干旱导致竹子大量死亡,造成大熊猫的食物短缺,所以,干旱环境中的大熊猫环境容纳量减小,D正确。故选B。【点睛】考点是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本题考查K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B【解析】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被标志的动物身上的标志物脱落或被捕后变得狡猾不易被重捕都会导致第二次捕获中被标记的个体数量偏小,则计算值与实际值相比,数值会偏大;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要先震荡试管,让酵母菌分布均匀取样。统计方格内的菌体时,边线上的菌体要计算两条相邻的两边;采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对于边界线上的个体,要计相邻两条边及夹角中的数目;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湿、趋黑、避高温的特性,所以可以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并且打开电灯;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详解】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中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上层液体中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振荡试管,酵母菌分布不均匀,则实验所得到数值不一定偏大还是偏小,A错误;若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则会导致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实验所得到数值比实际数值大,B正确;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湿、趋黑、避高温的特性,所以可以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并且打开电灯。没有打开电灯,会导致所得数值偏小,C错误;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对于边界线上的个体,要计相邻两条边及夹角中的数目。若未统计在样方线上的个体,这样会使计算所得数值偏小,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综合考查种群密度调查、探究酵母菌数量和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5、B【解析】据图分析可知:两图中,燕麦胚芽鞘生长长度增加的百分比中:IAA+蔗糖组=IAA+KCl组>IAA组>蔗糖组=KCl组,蔗糖与KCl组的变化曲线相似,推测可能具有相同的效应。【详解】A、生长素主要在根尖或茎尖合成,因此实验中所用的胚芽鞘含有IAA,只是含量低,A错误;B、由实验一的结果:IAA+蔗糖组燕麦胚芽鞘生长长度增加的百分比>IAA组,说明蔗糖可以提高IAA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由实验二的结果:IAA+KCl组燕麦胚芽鞘生长长度增加的百分比>IAA组,说明KCl可以提高IAA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B正确;C、两个实验中的IAA组是由内源IAA和施加的IAA共同作用引起的,C错误;D、两图结果能够说明蔗糖与KCl对IAA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并不能证明蔗糖与KCl可以供能,D错误。故选B。6、C【解析】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应注意:(1)由于酵母就是单细胞微生物,因此计数必须在显微镜下进行;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线的酵母菌,应只计固定的相邻两个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数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3)每天计算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4)溶液要进行定量稀释;(5)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和重复,因为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只要分组重复实验,获得平均值即可。【详解】A、血细胞计数板是由一块比普通载玻片厚的特制玻片制成的,玻片中有四条下凹的槽,构成三个平台,中间的平台较宽,其中间又被一短横槽隔为两半,每半边上面,刻有一个方格网。方格网上刻有9个大方格,其中只有中间的一个大方格为计数室,因此每块血细胞计数板的正中央有2个计数室,A错误;B、盖盖玻片之前,将稀释后的酵母菌悬液,用吸管吸取一滴置于盖玻片的边缘,使菌液缓缓渗入,B错误;C、计数室的长和宽各为1mm,深度为0.1mm,因此计数室的容积为1mm×1mm×0.1mm,C正确;D、计数时,压在方格边上的酵母菌,要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个体数,否则会产生误差,D错误。故选C。7、B【解析】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初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详解】A、光裸的岩石上演变出森林,属于初生演替,其过程大致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A正确;B、首先在裸岩上定居的是地衣,地衣分泌的有机酸腐蚀了坚硬的岩石表面,加速了岩石风化成土壤的过程,然后才会有苔藓,B错误;C、经过苔藓阶段,在土壤能保持一定水分时,草本植物的种子就能够萌发生长。竞争的结果是较高的草本植物逐渐占据了优势,取代了苔藓,这时,各种昆虫和其他小动物开始进入这个地区,C正确;D、土壤中微生物靠分解土壤有机物为生,随土壤中有机物的增加,微生物的数量也增加,D正确。故选B。8、D【解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全球性、循环流动,与能量流动不同,物质循环不会逐级递减。【详解】A、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所指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一些基本化学元素,A正确;B、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必须在生物圈中进行,B正确;C、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C正确;D、由于生物营养级越高得到的能量就越少,物质在循环过程中是不变的,能量是不断递减的,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9、(1)①.大脑皮层②.脊髓③.单(2)毛细血管扩张,血浆蛋白进人组织液,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增多(3)①.D②.E③.②将药物X放于B点,再刺激C点④.①处理后肌肉收缩,②处理后肌肉不收缩⑤.①处理后肌肉不收缩,②处理后肌肉收缩⑥.①处理后肌肉不收缩,②处理后肌肉也不收缩【解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2、在完成一个反射的过程中,兴奋要经过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等多个神经元,相邻的两个神经元之间存在突触结构。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小问1详解】人感觉痒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被叮咬者会不自觉地用手指触摸叮咬部位,说明是无意识的自我保护行为,该行为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被叮咬者感觉到叮咬部位发痒而主动去挠痒的过程中,这是一个反射活动,在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小问2详解】结合内环境相关知识分析,叮咬部位出现红肿的原因可能是毛细血管扩张,血浆蛋白进人组织液,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增多。【小问3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药物作用的部位,而药物可以放在突触处,也可以放在神经纤维上。实验步骤:①将药物X放于神经纤维上的D点,再刺激E点,观察记录肌肉收缩情况;②将药物X放于神经元之间的B点,由于药物X在实验位点起作用后,其作用效果在实验过程中都不能消除,故再刺激的位点应选择C点,观察记录肌肉收缩情况。实验结果预测及相应结论:若药物X是阻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则①处理后肌肉收缩,②处理后肌肉不收缩;若药物X是阻断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则①处理后肌肉不收缩,②处理后肌肉收缩;若药物X是两者都能阻断,则①处理后肌肉不收缩,②处理后肌肉也不收缩。【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反射弧结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相关知识,找到图中各字母代表的含义,分析出实验自变量和因变量是解答该题的关键。10、(1).生产者(2).消费者(3).有机物(4).递减(5).全球(6).二氧化碳(或CO2)【解析】题图分析:图示表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表示生产者,B表示消费者。生物群落中碳是以有机物形式传递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主要通过二氧化碳形式进行的,碳循环具有全球性。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详解】(1)图中的A表示生产者,B表示消费者。在食物链的各营养级之间碳是以有机物形式传递的。(2)能量流动是单向的,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3)大气中的CO2能随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可见碳循环具有全球性。(4)为了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避免温室效应加剧,人类必须减少煤、石油等的使用,从而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图形、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11、(1).突触(2).不属于(3).反射需要通过完整的反射弧,该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4).减慢(5).不变(6).将玻璃导管换成能传导局部电流的物质,再对心脏甲进行电刺激,观察心脏乙的跳动频率变化(7).心脏乙的跳动频率没有明显变化【解析】1、完成反射的条件有:一是足够的刺激,而是要有完整的反射弧。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以化学物质进行传递。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时单向的。【详解】(1)传出神经与效应器之间连接的结构是突触。(2)①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完整的反射弧,由于电刺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球及中国1,1,1,2,3,3,3-七氟丙烷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超声波和热熔嵌件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晶圆旋转清洗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氟塑料换热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三方货物运输合同正规范本
- 布艺买卖合同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投资合同
- 国际货物运输代理服务合同范本
- 茶楼合作合同协议书范本
- 二手房交易中介合同年
-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压轴题练习
- 【人教版化学】必修1 知识点默写小纸条(答案背诵版)
- 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原卷版)
- 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无人机驾驶(植保)项目)选拔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卷(10)-江西省(解析版)
- 《奥特莱斯业态浅析》课件
- 2022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县乡卷)及答案解析
- 养殖场兽医服务合同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HR六大板块+三支柱体系
- 慢性病患者门诊身份管理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