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物理复习热搜题速递之热与能
选择题(共12小题)
1.(2024•永州二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一个装有适量水的试管通过橡胶塞密封。当水被加热一段
时间后,橡胶塞被推出,同时管口出现了大量“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两
A.管口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
B.水蒸气推出橡胶塞导致水蒸气内能增加
C.水被加热的过程中,其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的
D.水蒸气推出橡胶塞与汽油机压缩冲程能量转化情况相同
2.(2024•玄武区校级模拟)2023年10月24日,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搭乘神舟十七号载人飞
船,开始了为期6个月的“太空出差”,六个月后将顺利返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箭加速升空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火箭选作燃料的物质主要是利用该燃料的比热容大的特点
C.火箭的发射过程中,燃料若不完全燃烧,热值会减小
D.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与大气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2024春•江都区期末)古诗词往往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词能说明分子处在不停运动中的是
()
A.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B.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D.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4.(2024春•福州期末)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糖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低,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B.在房间吸烟时,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海绵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D.盐水可以腌制咸鸭蛋是利用的扩散现象
5.(2024春•浦东新区校级期末)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放出相等热量后,甲的温度低于乙的温度。
关于两种液体的初始温度t甲、t乙,及比热容C甲、C乙,下列关系式中可以成立的是()
①tsp<t乙,C甲<。乙。
②t甲>1乙,Ctp>Cz,o
③tsp<t乙,CT=C乙。
④t甲<1乙,C(p>C乙。
A.1个B.2个C.3个D.4个
6.(2024春•连云港期末)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的是()
酒精
水
A.u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红墨水在水中散开
铅块紧压后粘在一起
D.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纸屑
7.(2024•河东区一模)在炎热、晴朗的天气里,沿海地区的“海陆风”对抑制暑热、调节气候有很好的
作用。海陆风是具有日周期的地方性风,其成因为昼夜交替过程中海洋-陆地间的气温差,带来了近地
面大气的密度和气压差,气压梯度力推动气流区域运动而形成。当出现如图所示风向时()
A.发生在白天,且陆地温度较高
B.发生在白天,且海水温度较高
C.发生在夜晚,且陆地温度较高
D.发生在夜晚,且海水温度较高
8.(2024春•仓山区期末)下列物理量中,用来描述对能量利用率的是()
A.时间B.速度C.功率D.机械效率
9.(2024•丰润区一模)下列对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将氯化镂与草木灰(K2c03)混合施用会降低肥效
B.蓄电池为汽车提供动力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用燃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纯棉线和羊毛线
D.注射疫苗时,用针管吸取药液,利用了大气压强
10.(2024•宿城区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热传递过程中,能量也可能从内能少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多的物体
B.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
C.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内能不变
D.内燃机消耗的燃料越多,其效率越高
H.(2024•张店区二模)北京时间2024年2月29日21时0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
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高轨卫星01星发射升空,其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火箭升空时,燃料的热值随燃料的燃烧而不断减小
B.火箭升空时,燃料的化学能先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
C.火箭穿过大气层时,防护罩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了内能
D.卫星定轨后,绕地球匀速转动时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12.(2024•安顺模拟)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创新能源也是一
种环保。有一种利用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制成的“发热纸”,末端接上电池不久后就会发热,用它可以包
装面包等小食品,这种“发热纸”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
A.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内能转化为电能D.电能转化为内能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3.(2024•哈尔滨)完全燃烧O.ln?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是J;若这些热量的20%被4kg的
液体吸收。使其温度升高50℃,则该液体的比热容是J/(kg•℃)o
(q天燃气=3.0X
14.(2024春•殷都区期末)“黄河故道芳菲天,大套梨花来相见!”如图所示,满园梨花香扑鼻而来,这是
现象;梨树枝很难折断,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用手握住梨树枝不容易压缩,说明分
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o
15.(2024春•长乐区期末)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能闻到粽香是由于分子
在,龙舟到了终点还能继续前进是由于龙舟具有。
16.(2024春•沙坪坝区校级月考)已知小山家的燃气热水器某次使用过程中消耗了0.05m3天然气,这些
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J;如果这些热量的60%被水吸收,则可以将
kg初温为10℃的水加热到40℃。[天然气的热值是8.4Xl()7j/m3,水的比热容为4.2X1()3〃(kg.℃)]
17.(2024春•方城县期末)生活中和“吸”字有关的现象,其原理各不相同。图甲中把两块表面干净的铅
柱压紧,下面吊一个重物,两个铅柱相互“吸”在一起,是由于;图乙中河水的漩涡
能够将附近的漂浮物“吸”进去,是因为漩涡中心的河水流速大,压强的缘故。
甲乙
18.(2024•邢台一模)合理分类和利用垃圾可以废为宝,在一定条件下,1kg垃圾能“榨”出0.17kg燃料
油,若燃料油的热值为4.0X107j/kg,则这些燃料油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为J,如果
这些热量的42%被水吸收,则可以使kg的水温度从20°C升高到100℃,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19.(2024•新乡模拟)2024年1月11日,我国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天行一号02星发射升空(如
图)。在升空过程中,以火箭为参照物,天行一号02星是的;火箭向下喷出高速气体使其自
身向上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火箭采用偏二甲胧作为燃料,是因为这种燃料的热值
(选填“大”或“小”)。
20.(2024春•沛县期末)腊肉是我国一种传统美食。制作时在鲜肉表面均匀涂抹食盐,过一段时间后,肉
的内部也有了咸味。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中称为,这是由于分子是的,能够进入
其他物质分子的中。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1.(2024春•庐江县月考)小明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水和煤油两
种液体,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如图甲所示,每隔2min记录一次温度。
甲
(1)图甲是小明同学的实验装置,为了完成本实验需要控制水和煤油的(填“质量”或
“体积”)相等。
(2)本次实验中,小明用衡量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填“升高温度的多少”或
“加热时间的长短”)。
(3)小明同学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
吸收相同的热量,(填“水”或“煤油”)升高的温度较低。
22.(2024春•巧家县校级月考)为探究不同燃料燃烧放热能力的差异,小明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组
对比实验,实验装置完全相同。烧杯内水的初温、质量也都相同,实验中忽略热量的散失,且两种燃料
燃烧时均匀放热。
(1)实验中应控制两种燃料燃烧的(选填“时间”“初温”或“质量”)相同,燃料完全燃
烧放出热量的多少是通过(选填“加热的时间”或“升高的温度”)来反映的。
(2)燃料燃烧过程中,记录燃烧时间和对应的水温;燃烧完后,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
如图丙所示。由图丙可知,燃料1燃烧5min放出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燃料2燃烧15min放出的热量,假设这一过程燃料都完全燃烧,则燃料1与燃料2的热值之比
为o
四.计算题(共2小题)
23.(2024春•灌云县月考)一辆汽车以某一速度匀速行驶138km,消耗的汽油为12kg,汽车匀速直线行
驶时受到的阻力f=1.2Xl()3N,汽油的热值qndeXKfj/kg,根据以上信息计算:
(1)该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牵引力做的功是多少J?
(2)该汽车在这段时间内消耗的汽油产生的热量有多少J?
(3)在这段时间内该汽车发动机效率是多少?
24.(2024春•虹口区校级期末)热水袋中装有1千克热水,一段时间后水温下降了30℃,求:水放出的
热量Q放。[c水=4.2X103焦/(千克・。。)]
2025年中考物理复习热搜题速递之热与能(2024年7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24•永州二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一个装有适量水的试管通过橡胶塞密封。当水被加热一段
时间后,橡胶塞被推出,同时管口出现了大量“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管口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
B.水蒸气推出橡胶塞导致水蒸气内能增加
C.水被加热的过程中,其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的
D.水蒸气推出橡胶塞与汽油机压缩冲程能量转化情况相同
【考点】内能的利用及意义;液化的概念及现象.
【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子热运动、内能;应用能力.
【答案】C
【分析】(1)“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液珠;
(2)水蒸气推出橡胶塞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改变内能的两种形式:做功和热传递;
(4)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解答】解:A、管口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
B.水蒸气推出橡胶塞,水蒸气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导致水蒸气内能减少,故B错误;
C、用酒精灯给水加热,酒精燃烧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得试管和试管内水
的内能增加的,故C正确;
D、试管内水蒸气将软木塞冲出的实验过程中,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汽油机的压缩
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两者的能量转化形式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内能的方法和物态变化,属于综合题。
2.(2024•玄武区校级模拟)2023年10月24日,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搭乘神舟十七号载人飞
船,开始了为期6个月的“太空出差”,六个月后将顺利返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箭加速升空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火箭选作燃料的物质主要是利用该燃料的比热容大的特点
C.火箭的发射过程中,燃料若不完全燃烧,热值会减小
D.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与大气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考点】热值的简单计算;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之间的转化.
【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机械能及其转化;应用能力.
【答案】D
【分析】(1)动能的大小由质量和速度决定,重力势能的大小由质量和高度决定;火箭工作时内能转化
为机械能;
(2)热值是燃料的性质,热值的大小与燃料是否完全燃料无关,火箭选热值大的物质为燃料;
(3)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解答】解:
A、火箭加速升空时,速度变大,高度变大,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不是动
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A错误;
B、火箭选热值大的物质为燃料,故B错误;
C、热值是燃料的性质,热值的大小与燃料是否完全燃料无关,故C错误;
D、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与大气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能量的转化、热值,难度不大。
3.(2024春•江都区期末)古诗词往往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词能说明分子处在不停运动中的是
()
A.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B.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D.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考点】分子的热运动.
【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理解能力.
【答案】C
【分析】分子的运动眼睛是看不到的,分子的运动可以通过扩散现象来反映。
首先明白各诗句的含义,根据含义确定包含的物理知识。
【解答】解:A.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故A不正确;
B.春风十里扬州路,说明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故B不正确;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是香气分子的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不停地做规则的运动,故C
正确;
D.天下三分明月夜,说明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D不正确。
故选:Co
【点评】本题的难点在于学生不理解诗句的含义,不能确定包含的物理知识点。
4.(2024春•福州期末)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糖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低,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B.在房间吸烟时,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海绵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D.盐水可以腌制咸鸭蛋是利用的扩散现象
【考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理解能力.
【答案】D
【分析】分子动理论主要内容:(1)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2)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
动;(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4)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剧烈;(5)分子间存在间
隙。
【解答】解:A.糖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故A错误;
B.烟雾弥漫,是固体颗粒的运动,并非分子的运动,故B错误;
C.海绵容易被压缩,是因为其疏松多孔的结构,与微观分子无关,故C错误;
D.盐水可以腌制咸鸭蛋是由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形成的,两种不同的物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
做扩散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该题目考查分子动理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难度适中。
5.(2024春•浦东新区校级期末)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放出相等热量后,甲的温度低于乙的温度。
关于两种液体的初始温度t甲、t乙,及比热容c甲、c乙,下列关系式中可以成立的是()
①t甲Vt乙,c甲Vc乙。
②1甲>1:乙,c甲><:乙。
③tep<tz.,Cv=C乙。
④tsp<t乙,C¥>C乙。
A.1个B.2个C.3个D.4个
【考点】比热容的计算公式.
【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综合能力.
【答案】C
【分析】已知两物体质量相同,放出热量相同,由放热公式Q放=cm△t结合选项中的条件分析。
【解答】解:甲、乙两个物体质量相同m^=m乙,放出相等热量后,甲的温度低于乙的温度,说明甲
的末温低于乙的末温,t甲末<1乙末;
又知放出热量Q^=Q乙,由Qj*=cmAt可知,c甲(t甲-t甲末)=C乙(t乙-t乙末),
①③④、若初温关系:t甲<t乙,同上t甲末<t乙末;甲的温度的变化可能大于或等于或小于乙的温度变化,
热量和质量相等,则C甲与C乙可以相等,也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故①③④有可能成立;
②、若初温关系:tv>t乙,甲的温度变化大,热量和质量相等,则C甲<CZ,不可能C甲〉C乙,故②不
可能;
综上所述,有3个是可能的。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放热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由于涉及多个量的变化,需依次分析。
6.(2024春•连云港期末)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的是()
噌精J
水
A.U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C.铅块紧压后粘在一起
D.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纸屑
【考点】分子间作用力的现象.
【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应用能力.
【答案】C
【分析】分子动理论内容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
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解答】解:A、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A不符合题意;
B、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铅块紧压后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C符合题意;
D、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纸屑是因为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点评】分子动理论为考试中的热点,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分子动理论的内容,也要注意各内容所对应
的现象。
7.(2024•河东区一模)在炎热、晴朗的天气里,沿海地区的“海陆风”对抑制暑热、调节气候有很好的
作用。海陆风是具有日周期的地方性风,其成因为昼夜交替过程中海洋-陆地间的气温差,带来了近地
面大气的密度和气压差,气压梯度力推动气流区域运动而形成。当出现如图所示风向时()
B.发生在白天,且海水温度较高
C.发生在夜晚,且陆地温度较高
D.发生在夜晚,且海水温度较高
【考点】利用比热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应用能力.
【答案】D
【分析】根据水的比热容比泥土、沙石的比热容大的特点以及风是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来分析海陆风的
形成过程。
【解答】解:水的比热容大于泥土、砂石的比热容,白天海水温度上升的较慢,温度较低,空气下降,
陆地温度较高,空气上升,风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海面温度降低的慢,温度低空气下降,陆地温度降
低的快,温度低空气下降,风从陆地吹向大海。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的了解和掌握,涉及到海陆风的形成。
8.(2024春•仓山区期末)下列物理量中,用来描述对能量利用率的是()
A.时间B.速度C.功率D.机械效率
【考点】能量的利用效率.
【专题】应用题;功、功率、机械效率;应用能力.
【答案】D
【分析】根据机械效率为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分析。
【解答】解:机械效率表示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机械效率越大,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也就越大,即能
量的利用率就越高,故D正确,时间和能量利用率无关,速度表示运动的快慢,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能量的利用率,难度较小,属于基础性题目。
9.(2024•丰润区一模)下列对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将氯化镂与草木灰(K2c03)混合施用会降低肥效
B.蓄电池为汽车提供动力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用燃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纯棉线和羊毛线
D.注射疫苗时,用针管吸取药液,利用了大气压强
【考点】能量的转化与转移;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专题】应用题;其他综合题;应用能力.
【答案】B
【分析】(1)根据草木灰显碱性来分析;
(2)蓄电池对外供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纯棉线和羊毛线的材料成份不同,燃烧后释放的气味不同;
(4)针管吸取药液,利用了大气压强。
【解答】解:A、草木灰溶液显碱性,能与氯化锭反应释放出氨气,使肥效降低,故A正确;
B、蓄电池为汽车提供动力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
C、纯棉线燃烧产生烧纸气味,羊毛线燃烧产生烧焦羽毛气味,因此可用燃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纯棉线
和羊毛线,故C正确;
D、用针管吸取药液时,拉动活塞,使针筒内气压减小,利用大气压强将药液压入针筒内,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是一道化学和物理综合题目,属基础题,难度不大。
10.(2024•宿城区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热传递过程中,能量也可能从内能少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多的物体
B.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
C.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内能不变
D.内燃机消耗的燃料越多,其效率越高
【考点】热机的效率公式与计算;热传递的方向与条件;温度、内能、热量的关系.
【专题】应用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应用能力.
【答案】A
【分析】(1)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内能大的物体的温度不一定高;
(2)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3)冰是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温度保持不变,但状态变了,内能也改变;
(4)热机效率是指热机所做有用功与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之比,这个比值越大,效率就越高。
【解答】解:A、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内能小的物体可能温度高,所以热量可能从内能少的物体
传递给内能多的物体,故A正确;
B、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但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而温度保持不
变,故B错误;
C、冰块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吸热,虽然温度不变,质量不变,但是状态改变了,故内能增加,故C错误;
D、热机效率是指热机所做有用功与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之比,这个比值越大,效率就越高,内燃
机消耗的燃料越多,所做有用功多少未知,其效率不一定越高,故D错误。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内能与机械能的关系以及热传递现象,是一道综合题。
H.(2024•张店区二模)北京时间2024年2月29日21时0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
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高轨卫星01星发射升空,其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火箭升空时,燃料的热值随燃料的燃烧而不断减小
B.火箭升空时,燃料的化学能先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
C.火箭穿过大气层时,防护罩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了内能
D.卫星定轨后,绕地球匀速转动时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考点】热值的简单计算;能量的转化与转移;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判断;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专题】应用题;其他综合题;应用能力.
【答案】B
【分析】(1)燃料的热值是燃料的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和燃烧程度无关;
(2)燃料的化学能先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4)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否则处于非平衡状态。
【解答】解: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种类有关,与燃料质量无关,所以热值不会随燃料的燃烧而不断减
小,故A错误;
B、火箭上升,是消耗了燃料的化学能,获得了机械能,即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火箭的
机械能,故B正确;
C、火箭穿过大气层时,防护罩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了内能,故C错误;
D、卫星定轨后,绕地球匀速转动时方向一直在变化,所以运动状态也一直在发生改变,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是一道关于航天知识的综合题,它涉及到热值、能量的转化、改变内能的方式、平衡状态
的判断等多个知识点,属于基础题。
12.(2024•安顺模拟)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创新能源也是一
种环保。有一种利用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制成的“发热纸”,末端接上电池不久后就会发热,用它可以包
装面包等小食品,这种“发热纸”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
A.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内能转化为电能D.电能转化为内能
【考点】能量的转化与转移.
【专题】应用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应用能力.
【答案】D
【分析】从题意中来看,这种纸是连上电池发热,故消耗电能,得到内能,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解:这种“发热纸”接通电池就会发热,该过程中消耗电能、产生内能,即电能转化为内能,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o
【点评】本题考查了能量的转化,知道消耗和获得的分别是哪种形式的能量是关键。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3.(2024•哈尔滨)完全燃烧O.ln?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是3X1()6j;若这些热量的20%被4kg的液
体吸收。使其温度升高50℃,则该液体的比热容是3X1Q3J/(kg-℃)o(q天燃气=3.OX107J/m3)
【考点】气体的热值计算;热平衡方程及其应用.
【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应用能力.
【答案】3X106;3X1030
【分析】(1)利用公式Q放=Vq求出的完全燃烧O.ln?天然气放出的热量。
(2)这些热量的20%被4kg的液体吸收,先求出该液体吸收的热量,再利用Q=cmAt求出液体的比
热容。
【解答】解:(1)完全燃烧O.ln?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Q放=Vq天然气=0.1m3x3X107j/m3=3Xl()6j。
(2)这些热量的20%被4kg的液体吸收,Q吸=20%X3X106J=6X1()5J,Q吸=闭堤,C=J^L=
Mt
5
6X10J=3X1Q3J/(kg-℃)o
4kgX501c
故答案为:3X106;3X103O
【点评】该题考查了热值计算、热平衡方程及其应用。结合题意,选择合适公式,仔细计算。
14.(2024春•殷都区期末)“黄河故道芳菲天,大套梨花来相见!”如图所示,满园梨花香扑鼻而来,这是
扩散现象;梨树枝很难折断,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用手握住梨树枝不容易压缩,
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
【考点】分子间作用力的现象;扩散现象.
【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理解能力.
【答案】扩散;引力;斥力。
【分析】(1)不同物质互相接触时,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
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间同时存在斥力和引力。
【解答】解:满园梨花香扑鼻而来,是花香分子在空气中发生了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
做无规则的运动。
分子间同时存在斥力和引力,梨树枝很难折断,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即主要体现为引力。
分子间同时存在斥力和引力,用手握住梨树枝不容易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即主要体
现为斥力。
故答案为:扩散;引力;斥力。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扩散现象在生活中的运用和分子运动论的内容,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考
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5.(2024春•长乐区期末)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能闻到粽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
地做无规则运动,龙舟到了终点还能继续前进是由于龙舟具有惯性。
【考点】分子的热运动;运用惯性判断物体的运动.
【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理解能力.
【答案】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惯性。
【分析】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物质的分子互相进入对方的现象就叫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
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解答】解:吃粽子时闻到粽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运动员停止划桨后,龙
舟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继续向前运动。
故答案为: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惯性。
【点评】此题考查了扩散现象、惯性,比较简单,是一道基础题目。
16.(2024春•沙坪坝区校级月考)已知小山家的燃气热水器某次使用过程中消耗了0.05m3天然气,这些
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4.2X106j;如果这些热量的60%被水吸收,则可以将20kg初
温为10℃的水加热到40℃。[天然气的热值是8.4Xl()7j/m3,水的比热容为4.2Xl()3j/(kg«℃)]
【考点】气体的热值计算;能量的利用效率;利用比热容的公式计算热量.
【专题】应用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应用能力.
【答案】4.2XK)6;200
【分析】(1)根据Q放=qV求出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根据n=%■求出水吸收的热量,利用Q吸水(t-to)求出水的质量。
Q放
【解答】解:0.050?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Qkt=qV=8.4X107J/m3X0.05m3=4.2X106J;
如果这些热量的60%被水吸收,根据川=譬■可知,水吸收的热量为:
Q放
Q吸=9(2放=60%X4.2X106J=2.52X106J,
则水的质量为:
Q吸2.52XI()6j
=20kg
m水———7--------r3o
c水4.2X10J/(kg<)X(401C-101C)
故答案为:4.2X106;20o
【点评】本题考查了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吸热公式和效率公式的应用,因条件已给出,难度不大。
17.(2024春•方城县期末)生活中和“吸”字有关的现象,其原理各不相同。图甲中把两块表面干净的铅
柱压紧,下面吊一个重物,两个铅柱相互“吸”在一起,是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图乙中河水的
漩涡能够将附近的漂浮物“吸”进去,是因为漩涡中心的河水流速大,压强小的缘故。
【考点】分子间作用力的现象;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综合能力.
【答案】分子间存在引力;小。
【分析】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液体和气体都称为流体,生活中常见的流体是水和空气,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体的流速越小,
压强越大。
【解答】解:图甲中把两块表面干净的铅柱压紧,下面吊一个重物,两个铅柱相互“吸”在一起,是因
为压紧过程使得两铅块的分子被挤压时,宏观上体现出了分子间引力的相互作用,所以说明分子间存在
引力。
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漩涡内的水流速大,压强小,漩涡外的水流速小,压强大,在内外压
强差的作用下能将物体“吸”进去。
故答案为:分子间存在引力;小。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子热运动以及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等,属于基础原理的应用,难度不大。
18.(2024•邢台一模)合理分类和利用垃圾可以废为宝,在一定条件下,1kg垃圾能“榨”出0.17kg燃料
油,若燃料油的热值为4.0Xl()7j/kg,则这些燃料油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为6.8X1Q6J,如果这些
热量的42%被水吸收,则可以使8.5kg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100℃,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
式改变水的内能。
【考点】热值的简单计算;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利用比热容的公式计算热量.
【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热机、热值;应用能力.
【答案】6.8X106;8.5;热传递。
【分析】已知燃料油的质量和热值,利用Q放=qm可求出这些燃料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由题意求出水吸收的热量,根据Q吸=cm(t-to)可求出可加热水的质量;
改变内能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做功是指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是指能量的转移。
【解答】解:这些燃料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放=4111=4.0乂107〃18乂0.171^=6.8*106];
由题可知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42%Q放=42%X6.8X1()6J=2.856><
由Q吸=cm(t-to)可知可加热水的质量为:m水=----肥~~-=
c水
_____________z856X1()6J_____________=g5kg;
4.2X103J/(kg'DX(1001C-201C)
燃料油燃烧放出的热量传递给水,因此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故答案为:6.8X106;8.5;热传递。
【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值、比热容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和对能量转化、改变内能方式的理解,需要熟练运
用相关的计算公式及变形式,难度不大。
19.(2024•新乡模拟)2024年1月11日,我国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天行一号02星发射升空(如
图)。在升空过程中,以火箭为参照物,天行一号02星是静止的;火箭向下喷出高速气体使其自
身向上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火箭采用偏二甲胧作为燃料,是因为这种燃料的热值
(选填“大”或“小”)。
【考点】热值的简单计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力的相互性.
【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运动和力;应用能力.
【答案】静止;相互的;大。
【分析】(1)要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首先确定参照物,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
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火箭使用热值较高的燃料。
【解答】解:升空过程中,以火箭为参照物,天行一号02星的相对位置不变,是静止的;
火箭在向下喷气时,给空气一个向下的力,空气给火箭一个向上的力使其向上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
用是相互的;
火箭使用一种叫做偏二甲股的燃料,主要的原因是它具有较大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该液体燃料
时,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热量。
故答案为:静止;相互的;大。
【点评】此题考查了运动了静止的相对性、热值的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等知识,是一道综合
题,但难度不大。
20.(2024春•沛县期末)腊肉是我国一种传统美食。制作时在鲜肉表面均匀涂抹食盐,过一段时间后,肉
的内部也有了咸味。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中称为扩散现象,这是由于分子是运动的,能够进入
其他物质分子的间隙中。
【考点】扩散现象.
【专题】应用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应用能力.
【答案】扩散现象;运动;间隙。
【分析】不同的物质的分子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也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解答】解:制作时在鲜肉表面均匀涂抹食盐,过一段时间后,肉的内部也有了咸味,这是盐分子扩散
到肉中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同时也说明了分
子之间存在间隙。
故答案为:扩散现象;运动;间隙。
【点评】本题考查了扩散现象,属于基础知识考查。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1.(2024春•庐江县月考)小明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水和煤油两
种液体,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如图甲所示,每隔2min记录一次温度。
甲
(1)图甲是小明同学的实验装置,为了完成本实验需要控制水和煤油的质量(填“质量”或“体
积”)相等。
(2)本次实验中,小明用加热时间的长短衡量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填“升高温度的多少”
或“加热时间的长短”)。
(3)小明同学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
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填“水”或“煤油”)升高的温度较低。
【考点】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专题】实验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实验基本能力.
【答案】(1)质量;(2)加热时间的长短;(3)水。
【分析】(1)(2)我们使用相同的酒精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2种方法: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即比较加热
时间),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或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的时间),比
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
(3)根据图乙分析回答。
【解答】解:(1)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不同物质密度不同,根据m
=pV,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图甲是小明同学的实验装置,为了完成本实验需要控制水和煤
油的质量相等。
(2)由转换法,本次实验中,小明用加热时间的长短衡量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
(3)根据绘制的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加热相同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
高的温度较低。
故答案为:(1)质量;(2)加热时间的长短;(3)水。
【点评】本题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考查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的应用和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的运用,
为热学中的重要实验。
22.(2024春•巧家县校级月考)为探究不同燃料燃烧放热能力的差异,小明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组
对比实验,实验装置完全相同。烧杯内水的初温、质量也都相同,实验中忽略热量的散失,且两种燃料
燃烧时均匀放热。
甲乙丙
(1)实验中应控制两种燃料燃烧的质量(选填“时间”“初温”或“质量”)相同,燃料完全燃烧
放出热量的多少是通过升高的温度(选填“加热的时间”或“升高的温度”)来反映的。
(2)燃料燃烧过程中,记录燃烧时间和对应的水温;燃烧完后,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
如图丙所示。由图丙可知,燃料1燃烧5min放出的热量大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燃料2燃烧15min放出的热量,假设这一过程燃料都完全燃烧,则燃料1与燃料2的热值之比为工
【考点】热值的简单计算.
【专题】实验题;比热容、热机、热值;科学探究能力.
【答案】(1)质量;升高的温度;(2)大于;3:2。
【分析】(1)在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放热能力的实验中,应控制燃料燃烧的质量相同,通过温度计示数的
变化来进行比较;
(2)液体温度变化越多,说明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越多;从图丁中读出数据,运用公式、放=4111和Q
i»=cmAt可求出两燃料的热值之比。
【解答】解:(1)在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放热能力的实验中,还应控制燃料燃烧的质量相同,通过比较升
高的温度来比较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
(2)读图丙可知,燃料燃烧完时,燃料1燃烧了5min,燃料2燃烧了15min,则可知甲图中水升温更
多,说明燃料1放出的热量大于燃料2放出的热量;
实验中忽略热量的散失,且两杯水的质量、比热容均相同,则由公式Q吸=CIn△t可得,二者放出的热
量之比为5=*_="_=隼军=3;
Q2cmAt2At260lC-20r2
燃料的质量相同,由公式Q放=qm可得,燃料1与燃料2的热值之比为qi:q2=Qi:Q2=3:2。
故答案为:(1)质量;升高的温度;(2)大于;3: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燃料的热值及其计算,同时要运用好控制变量法,还要熟练掌握吸热公式,有
一定难度。
四.计算题(共2小题)
23.(2024春•灌云县月考)一辆汽车以某一速度匀速行驶138km,消耗的汽油为12kg,汽车匀速直线行
驶时受到的阻力f=L2Xl()3N,汽油的热值根据以上信息计算:
(1)该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牵引力做的功是多少J?
(2)该汽车在这段时间内消耗的汽油产生的热量有多少J?
(3)在这段时间内该汽车发动机效率是多少?
【考点】热机的效率公式与计算;功的简单计算;热值的简单计算.
【专题】计算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功、功率、机械效率;应用能力.
【答案】(1)该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牵引力做的功是1.656X1()8J;
(2)该汽车在这段时间内消耗的汽油产生的热量为5.52X1()8J;
(3)在这段时间内该汽车发动机效率是30%。
【分析】(1)汽车匀速直线行驶时,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W=Fs求出汽车在这段时间内
牵引力做的功;
(2)根据Q^=mq求出12kg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根据i]=」Lx100%求出在这段时间内该汽车发动机效率。
Q放
【解答】解:(1)汽车匀速直线行驶时,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即F=f=L2Xl()3N,该汽车在
这段时间内牵引力做的功为:
W=FS=1.2X103NX138X103m=1.656X108J;
(2)12kg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Q放=mq=12kgX4.6X107J/kg=5.52X108J;
(3)在这段时间内该汽车发动机效率为:
g
n=^—x100%=656x1°Jxioo%=3o%。
Q放5.52X1Q8J
答:(1)该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牵引力做的功是1.656X108j;
(2)该汽车在这段时间内消耗的汽油产生的热量为5.52X108J;
(3)在这段时间内该汽车发动机效率是30%。
【点评】本题考查了做功公式、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和效率公式的应用,因条件已给出,比较简单。
24.(2024春•虹口区校级期末)热水袋中装有1千克热水,一段时间后水温下降了30℃,求:水放出的
热量Q放。[C水=4.2X103焦/(千克•℃)]
【考点】利用比热容的公式计算热量.
【专题】计算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应用能力.
【答案】水放出的热量Q放为1.26X105J。
【分析】根据Q放=cmAt求出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少先队知识之解
- 大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三英语外研社版同步经典题精练之非谓语动词
- 感染性胃肠炎护理
- 红领巾心向党主题班队会
- 机械制造基础课件-金属切削加工
- 10kv高压倒闸操作
- 小学语文《半截蜡烛》解析
- 2019-2025年教师招聘之中学教师招聘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
-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达标测评卷(含答案)
- 《文化学概论》第三章-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38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地理+生物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必会)物业管理师(三级)考前冲刺知识点精练300题(含答案)
- JBT 14714-2024 锂离子电池X射线检测设备(正式版)
-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九校联考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
- 民法典与医疗损害责任
- 《抽水蓄能电站检修导则》
- 锅炉本体安装单位工程验收表格样本
- 王蔷《英语教学法》总复习练习(附答案)
- 广东省深圳市2024年七年级下册地理期中试卷附答案
- 2022年4月自考03201护理学导论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