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_第1页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_第2页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_第3页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_第4页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基础达标】1.抗战家书是一个民族泣血的记忆。某抗日将领在一次战役时给家人写信说:沪战两月,敌军死亡依情报所载,其数达五万以上。这位将领参加的战役是()。A.太原会战 B.淞沪会战C.枣宜会战 D.平型关大捷【解析】根据“沪战两月”可知,这位将领参加的战役是淞沪会战,结合所学可知,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在上海打响,粉碎了日本“三个月亡华”的狂妄计划,B项正确;太原会战、枣宜会战、平型关大捷均不符合“沪战两月”,排除A、C、D三项。2.1937年南京陷落后,国民政府再次动员企业转移,从1938年7月起,武汉的工厂大规模拆迁,共迁出企业304家,物资511825吨。这次拆迁的主要方向可能是()。A.华北方向 B.华东方向C.西南方向 D.东北方向【解析】材料反映了1938年7月国民政府把企业从武汉迁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正值日本大举进攻武汉,中国军民浴血奋战保卫武汉时期,在此背景下,国民政府决定把首都迁往西南地区的重庆,所以出现了材料中的现象,故选C项;1938年东北、华北、华东很多地区已被日本占领或即将被日本占领,所以工厂不会迁往这些地区,故排除A、B、D三项。3.1940年,《中共晋察冀边委目前施政纲领》规定,“保障一切抗日人民的财产所有权”“在减租减息后,佃户须依约纳租;债户须依约偿付利息”。其主要出发点是()。A.团结抗战力量 B.减轻封建剥削C.改善群众生活 D.缓和阶级矛盾【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并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边区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保护开明地主等支持抗日的有产者的财产,A项正确。4.下图为某一战役示意图。据下图信息判断,该战役是()。A.平型关战役 B.百团大战C.孟良崮战役 D.淮海战役【解析】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该战役主要沿正太铁路展开,所以应该是百团大战,故选B项;平型关战役发生在平型关,而非铁路沿线,排除A项;孟良崮战役和淮海战役都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与图中的“八路军”“日军”不符,排除C、D两项。5.英国学者拉纳·米特所著《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一书充分肯定了中国军队配合盟军作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贡献。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最有可能出现在该书目录中的是()。A.东北抗日义勇军 B.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C.“三三制”原则 D.一二·九运动【解析】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有力地配合了盟军作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B项正确;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义勇军在东北抗日,与“配合盟军作战”无关,排除A项;“三三制”原则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在人员组成上采取的制度,排除C项;1935年北平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与“配合盟军作战”无关,排除D项。【拓展提升】6.(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从1937年七八月起,各高校师生开始从华北、华东迁到内地。“像金陵大学农学院迁到华西坝的,还要携带大批良种畜禽,更困难”,于是就有了学生们“牵牛牵羊”的奇怪景象,“艰辛而感人”。这种“文军西征”景象()。A.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 B.体现了国民政府持久抗战意图C.促进了农业畜牧业迅速发展 D.推动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高校从沦陷区迁到西南、西北地区,虽历经磨难,但仍坚持办学,体现了国民政府持久抗战的意图,B项正确;高校内迁保留了近代中国宝贵的教育资源,促进并推动了大后方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抗战和建设需要的人才,“物质基础”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中金陵大学农学院携带良种畜禽不能说明其促进了农业畜牧业的迅速发展,排除C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7.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重新划分国、地财政税收,将盐税、海关税及内地税、烟酒税等划为国家税,将田赋、契税、屠宰税等划为地方税。1941年6月,国民政府决定将原属省级财政收入的田赋、营业税等纳入国家税。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服务于民族战争需要 B.中央集权制度遭到破坏C.蒋介石强化独裁统治 D.日本对华经济侵略加剧【解析】题干反映出国民政府将原来的部分地方税收划归为国家税收,这有助于增加中央政府财政收入,结合题干时间信息可知,1941年正处于抗战时期,这一做法有助于增强对日作战的物质保障,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央权力的加强,排除B项;将部分地方税收划归中央税收不等于专制独裁,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日本的经济侵略,排除D项。8.1937年,外国记者贝特兰在书中写道:“‘特区’与以前的‘苏区’相比,发生了某些值得注意的变化。在政治上,这种变化体现为各个阶层现在都有权选举并参加政府。不再歧视地主,也不没收他们的财产。”当时“特区”实行的政策()。A.促进了工商业经济的发展B.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灭亡D.壮大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力量【解析】据材料“在政治上,这种变化体现为各个阶层现在都有权选举并参加政府。不再歧视地主,也不没收他们的财产”可知,随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中国共产党及时调整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选B项;1937年正值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调整政策主要是基于抗战大局的考虑,并不是为了发展工商业,排除A项;1937年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不可能加速国民党的灭亡,排除C项;1937年中国共产党的根据地已经转移到了陕北,排除D项。9.(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停止使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没收地主阶级土地之政策,而以“减租减息”作为解决农村土地问题的方针。这反映出()。A.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B.中国共产党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C.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D.根据地开展了大生产运动【解析】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材料所示改变土地政策就是为了适应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A项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代表工人、农民的利益,B项错误;1938年,广州、武汉沦陷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C项错误;大生产运动与材料无关,D项错误。10.(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下表所示是某学者统计的抗战时期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使用兵力情况。时间日军/万人占侵华总兵力比例(不含东北)1939年5462%1941—1942年4070%1943年3558%这表明()。A.正面战场已逐渐失去作用 B.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主战场C.日军仍然实施“囚笼政策” D.日本放松对正面战场的进攻【解析】由材料数据可知,1939—1943年,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使用兵力超过50%,说明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日军进攻的主要目标,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主战场,故选B项;正面战场失去作用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1940年的百团大战已经粉碎了日军实施的“囚笼政策”,排除C项;题干体现的是日军集中兵力进攻敌后战场,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放松对正面战场的进攻,排除D项。11.蒋百里在抗战期间撰文称:“须知我们是农业国家,并非工业国家,后者全部国力集中几点,一个纽约可抵半个美国,一个大阪可抵半个日本。中国因为是农业国家,国力中心不在都会,即使占领它最重要的沿海地区也不要紧,农业国是松散的,没有要害可抓……它们与中国的抵抗力量,完全没有影响。”这段论述可以用来论证()。A.中国是农业国,经济落后 B.日本是工业国,日本必败C.抗战是持久战,中国必胜 D.抗战是速胜战,无须悲观【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蒋百里指出中国是农业国,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和自给自足性,因而日本不可能通过攻打沿海大城市取得胜利,抗战必然是长期的,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C项正确;“中国是农业国,经济落后”的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是在讨论中国的国情,以此说明中国抵御外来侵略的有利条件,而非“日本是工业国,日本必败”,排除B项;“抗战是速胜战”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12.二战结束后,接受日本投降签字国的顺序是美、中、英、苏、澳、加、法、荷等。1946年5月,在审判日本战犯的远东国际法庭上,最初被提议的法官次序是美、英、中、苏、法等,经过中国法官梅汝璈的积极抗争,最终法官席次依照日本投降书上受降签字的次序排列。这说明了()。A.国共合作是取得抗战胜利的主因B.中国共产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C.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已经建立D.抗战胜利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解析】据题意可知,中国法官梅汝璈之所以能够抗争成功,主要是因为中国在二战中作出的突出贡献提升了自身的国际地位,D项正确;A、B两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是在二战期间,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12分)1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它(抗日战争)又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还从盟国那里挣脱了不平等枷锁,获得了平等地位。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抗战时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在旧的国际体系解体之后,中国积极参与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创立,并由此而在国际事务中担当重要角色。——摘编自王建朗《大国之路的起点: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抗日战争”提炼一个观点,并进行说明。(12分,要求:观点具体明确,史实准确,逻辑严谨。)【答案】示例观点: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2分)说明: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国战场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抗战的胜利重新确立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