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鄂教初中语文七上《诗两首纸船-寄母亲》课件_第1页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鄂教初中语文七上《诗两首纸船-寄母亲》课件_第2页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鄂教初中语文七上《诗两首纸船-寄母亲》课件_第3页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鄂教初中语文七上《诗两首纸船-寄母亲》课件_第4页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鄂教初中语文七上《诗两首纸船-寄母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两首创作背景1923年夏天,23岁的冰心在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到美国留学。离上海10天后,在船上,在远离故乡、远离母亲的茫茫大海上,女诗人冰心写下了这首《纸船——寄母亲》思念母亲的诗。

教学目标:

1、培养有感情阅读的能力及抒发生动、具体、含蓄、深沉的感情。

2、培养自主、合作、探究、感悟的学习方式。3、体验人间至深至爱的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感受自己的母爱。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讲清母女之间深厚的感情。难点:拖物寓情的写法。返回纸船纸船

-寄母亲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地/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挚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写作背景1923年初夏,冰心毕业于燕京大学。同年8月17日,她由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国留学。8月19日抵日本神户,21日游览了横滨。从写作时间来看,这首诗是诗人于游览横滨之后的第六天,在继续向大洋彼岸进发的海轮上创作的。思考

诗人为什么要叠纸船并把它抛进海里?叠纸船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悲哀?诗用“纸船”做题有什么好处?全诗的点睛之笔是哪一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词句赏析“从不肯妄弃”,足见感情执着;“妄弃”,随意丢弃。“一只一只”,可见数量之多。

“不灰心”“每天”感情诚挚,愿望强烈。

“含着泪”“悲哀”思念之苦,刻骨铭心。

“叠成一只只很小的船儿”感情很珍贵。船很小,感情却很深,愿望之强烈。“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它的爱和悲哀归去”因为爱和悲哀是融在一起的,因为有爱才倍觉思念,因为孤独和思念才有无边的悲哀,这悲哀当然只能诉说给母亲听,所以要将爱和悲哀载去。

“悲哀”是指思念母亲的孤独、惆怅、难舍的痛苦之情。《纸船——寄母亲》赏析诗的第一节从自己充满天真童心的行为——折纸作船写起,看似平淡的四行诗,为感情的喷发作了铺垫。第二节写从船上抛出的纸船的去向,她“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为此,她“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可见她这种愿望的强烈、诚挚。从而造成悬念,耐人寻味。诗的第三节翻出新意。诗人遥想母亲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就显示了诗人设想的奇特。诗人采用“卒章显其志”的方法,这一结尾,是全诗的高潮所在。

小结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志,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这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亲爱的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

一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那深厚的恩慈

反使他终于沉默

母亲啊

你是那春光吗?

二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躲到你的怀里。

三母亲啊!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四造物者------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我要至诚地求着:“我在母亲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文。2.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3.学习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人,我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她的诗以抒写纯真的童心和圣洁的母爱为主,影响很大。冰心纸船寄母亲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____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自学指导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注意节奏和停顿。自学指导2.

结合背景思考下列问题,1.诗中哪些词语表明诗人对母亲的思念和依恋之深?2.纸船的命运如何呢?3.作者希望纸船流到什么地方?

你相信纸船会漂进母亲的梦中吗?你相信女儿会闯入母亲的梦中吗?讲一讲你的理由。4.“爱和悲哀”指什么?作者为什么把“爱和悲哀”寄给母亲?5.作者赋于纸船什么样的含义?1923年夏,冰心从燕京大学毕业,准备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留学。告别了家人,只身乘车南下上海,又乘船远赴大洋彼岸……

饱含感情地读诗,看看诗中哪些词语表明诗人对母亲的思念和依恋之深,且由来已久。从不肯总是一只一只不灰心的每天的爱和悲哀指什么?对母亲的思念和漂泊无依的孤独。作者赋予“纸船”什么样的特殊含义?“纸船”象征诗人漂泊海外的孤独感;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灵。自学指导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思念母爱,孤独忧伤动手写一写:___,倘若你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_____________,这是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爱是历代文人墨客着力赞颂的主题之一,你知道有哪些歌颂母爱的诗或歌词,背给同学们听听好吗?(1)

,游子身上衣。(2)谁言寸草心,

。(3)父母之爱子,

。慈母手中线报得三春晖则为之计深远讲讲你和母亲之间令你感动的故事母亲泰戈尔泰戈尔母亲泰戈尔

(1861~1941)

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曾赴英国学习文学和音乐,十余次周游列国,与罗曼·罗兰、爱因斯坦等大批世界名人多有交往,毕生致力于东西文明的交流和协调。泰戈尔以诗人著称,创作了《吉檀迦利》等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他又是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作曲家和画家,

先后完成12部中长篇小说,20多部剧本,1500多幅画和2000多首歌曲。天才的泰戈尔还是一位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泰戈尔以诗歌集《吉檀迦利》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新青年》)第2期上发表他译的《赞歌》4首。作品中“信爱、童心、母爱”

的思想,博大仁慈的胸怀,独具魅力的人格,赢得了无数中国读者的敬仰。朗读设计参考:我/不记得/我的母亲,只在/我游戏/中间有时/似乎/有一段歌调/在我玩具上/回旋,是她/在晃动我的摇篮时/所哼的那些歌调。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但是/当初秋的早晨合欢花香/在空气中/浮动,庙里晨祷的/馨香/向我吹来/像母亲一样的气息。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只当/我从卧室的窗里/外望悠远的蓝天,我觉得/我母亲/凝注在我脸上的眼光,布满了/整个/天空。品读

诗人反复说:“我不记得我的母亲”,果真是不记得自己的母亲吗?但强调自己总忘不了母亲的()、()、()。原来,“不记得”,是因为();抹不去的则是()()的母爱。实际上表达了作者记得母亲的一切,深情地写出了对母亲的()和()之情。一、阅读全诗,理解内容,填空。歌调

气息眼神与母亲离别得太久太远纯洁无私眷念怀念

二、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读一读,说出原因,批注在句子的旁边。三、“庙里晨祷的/馨香/向我吹来/像母亲一样的气息。”一句中,“馨香”一词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从“晨祷的馨香”里感受到了母亲的气息?

答:这里的“馨香”是指庙里晨祷时索散发出的缭绕不绝的香气。

答2:这香气随风吹来,沁人心脾,好象母亲身上的气息,在“我”的心中经久不衰,永远芬芳、永远温馨。这首诗歌的立意有何特色?

答:这首诗歌将眷恋母亲的感情融于重重意象之中,委婉地道出离别后深切的思念。口口声声说“不记得我的母亲”,而耳畔总是回响着母亲催眠的歌调,眼前总是浮现母亲深情的眼光,早晨起来就感受到母亲的气息…….对母亲的难忘和思念就在一点一滴中展现出来。这首诗歌在结构上有什么特色?

答:“我不记得我的母亲”,以相同的格式,反复吟咏,歌唱同一主题,既留下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又加强了抒情的力量。拓展延伸一、读了冰心的《纸船和泰戈尔的《母亲》,结合你平时收集的资料,你能就冰心和泰戈尔的诗歌作个比较吗?参考:相同点:两人都充满天真和童心,语言都具有含蓄、深情、温馨的特点。不同点:

冰心诗歌体现了女性的柔婉、细腻的特点,具有浪漫、新奇的想象。

泰戈尔优裕的家庭和平静、温和的性情使他的诗歌具有宁静、恬然、优美的情调,生动而又新奇有味。二、记忆中,母亲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搜索你的记忆,打开你的情感匣门。

你希望,你对母亲的深情用诗的语言表达吗?你希望,你把世界上最无私、最纯洁的母爱献给天下所有的人吗?你希望,你最真诚的心愿流传大地吗?来吧,开始吧!老师在期待,期待未来的诗人!课程结束!卖油翁下课了,回顾学习一个小故事吧!学习目标1、复述故事,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初步把握人物形象。2、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3、体会文章所揭示的深刻道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要复述清楚。看图复述课文内容自学指导(一)1、作者运用哪几种方法去刻画人物的形象?从文中找出具体句子进行分析。并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两个人物的。2、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自学指导(二)陈尧咨(善射)卖油翁(善酌)动作神态语言睨之无他,但手熟尔以我酌油知之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释担而立但微颔之取置覆酌沥性格:自矜(骄傲)谦虚对比道理: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不必骄傲自满。忿然笑而遣之笑而遣之1、联系生活、学习,说说熟能生巧的事例。

2、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课外延伸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自满人十事九空,虚心人万事可成。谦受益,满招损。三人行,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