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医疗纠纷处理流程_第1页
医疗机构医疗纠纷处理流程_第2页
医疗机构医疗纠纷处理流程_第3页
医疗机构医疗纠纷处理流程_第4页
医疗机构医疗纠纷处理流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疗机构医疗纠纷处理流程TOC\o"1-2"\h\u3805第一章医疗纠纷概述 333321.1医疗纠纷的定义 3176801.2医疗纠纷的分类 320731.2.1医疗技术纠纷:指因医疗技术原因导致的医疗纠纷,如误诊、误治、手术失败等。 3136701.2.2医疗服务质量纠纷:指因医疗服务质量原因导致的医疗纠纷,如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差等。 4252051.2.3医疗设备设施纠纷:指因医疗设备设施原因导致的医疗纠纷,如设备故障、设备不足等。 4132661.2.4医疗费用纠纷:指因医疗费用原因导致的医疗纠纷,如收费过高、不合理收费等。 440441.2.5医疗伦理纠纷:指因医疗伦理原因导致的医疗纠纷,如隐私泄露、医疗歧视等。 4160281.3医疗纠纷的处理原则 443811.3.1客观公正原则:处理医疗纠纷时,应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全面了解事实真相,不偏袒任何一方。 4182361.3.2依法处理原则:处理医疗纠纷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处理结果的合法性。 4319161.3.3及时处理原则:医疗纠纷发生后,应迅速启动处理程序,及时解决问题,避免事态扩大。 4294101.3.4以患者为中心原则:在处理医疗纠纷时,应以患者权益为出发点,关注患者需求,保证患者得到合理的救治。 4130291.3.5协商调解原则:在处理医疗纠纷时,应积极协商调解,寻求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462371.3.6赔偿与补偿原则:对于因医疗纠纷造成的损失,应依法给予患者相应的赔偿或补偿。 43869第二章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制度 4118562.1预防制度的建立 470542.1.1完善医疗质量管理 4132532.1.2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5189432.1.3强化法律法规教育 5119362.2处理制度的制定 5325112.2.1建立医疗纠纷处理机制 5303482.2.2明确医疗纠纷处理原则 5275442.2.3制定医疗纠纷处理预案 5307952.3制度执行与监督 6209572.3.1加强组织领导 6155102.3.2落实责任追究 6293902.3.3加强监督考核 65871第三章病历资料管理 6174283.1病历资料的收集与保存 611783.1.1病历资料收集 6156043.1.2病历资料保存 659743.2病历资料的查阅与复制 7272143.2.1病历资料查阅 7178493.2.2病历资料复制 716473.3病历资料的保护与保密 770673.3.1病历资料保护 796333.3.2病历资料保密 731909第四章患者权益保护 7254144.1患者知情同意权 7193354.2患者隐私权 8247714.3患者投诉与反馈 84035第五章医疗纠纷调解 8277985.1调解程序启动 8140415.2调解过程与原则 969915.3调解结果与履行 913278第六章医疗纠纷鉴定 10105776.1鉴定程序的启动 1063386.1.1鉴定申请 10295656.1.2鉴定机构的选择 10242766.1.3鉴定程序的启动 1015806.2鉴定过程与原则 10616.2.1鉴定过程 10320486.2.2鉴定原则 10211356.3鉴定结论的应用 1112086.3.1鉴定结论的采纳 11211516.3.2鉴定结论的公示 1126156.3.3鉴定结论的异议处理 11215596.3.4鉴定结论的执行 1126062第七章医疗纠纷诉讼 11236637.1诉讼程序启动 11183807.1.1立案 11255107.1.2送达 11212977.1.3开庭审理 11257197.2诉讼证据收集 11218577.2.1原告证据 1118217.2.2被告证据 12195677.2.3人民法院调查取证 12299797.3诉讼判决与执行 12144937.3.1一审审理 12325657.3.2二审审理 12233047.3.3执行 12204587.3.4再审程序 1221153第八章医疗纠纷赔偿与补偿 12304888.1赔偿与补偿的原则 13209468.2赔偿与补偿的标准 13162438.3赔偿与补偿的履行 1314991第九章医疗纠纷处理与医疗机构管理 1412649.1医疗纠纷处理对医疗机构的影响 1470689.1.1影响医疗机构的社会形象 14151949.1.2影响医疗机构的内部管理 1485259.1.3增加医疗机构的运营成本 1437449.2医疗机构内部管理改革 14238269.2.1完善医疗服务流程 1447799.2.2加强医患沟通与协作 1488389.2.3建立医疗纠纷预警机制 15262919.2.4强化医疗质量管理 15281299.3医疗机构服务质量提升 1542059.3.1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1599709.3.2加强医疗技术交流与合作 15137139.3.3优化医疗服务环境 15279319.3.4强化医疗服务监管 1520091第十章医疗纠纷处理与法律法规 151532010.1相关法律法规的适用 1576110.1.1医疗纠纷处理的基本法律法规 152991610.1.2医疗纠纷处理中的具体法律法规 151089510.2法律法规在医疗纠纷处理中的作用 1697710.2.1明确责任主体 162961110.2.2规范处理程序 161259010.2.3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16451210.3法律法规的完善与更新 16第一章医疗纠纷概述1.1医疗纠纷的定义医疗纠纷是指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因医疗行为、医疗服务质量、医疗设施设备、医疗费用等方面产生争议,患者及其家属与医疗机构之间发生的矛盾和纠纷。医疗纠纷通常涉及患者对医疗行为的质疑、医疗效果的不满意以及医疗服务的期望与实际之间的差距。1.2医疗纠纷的分类根据医疗纠纷的性质和内容,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2.1医疗技术纠纷:指因医疗技术原因导致的医疗纠纷,如误诊、误治、手术失败等。1.2.2医疗服务质量纠纷:指因医疗服务质量原因导致的医疗纠纷,如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差等。1.2.3医疗设备设施纠纷:指因医疗设备设施原因导致的医疗纠纷,如设备故障、设备不足等。1.2.4医疗费用纠纷:指因医疗费用原因导致的医疗纠纷,如收费过高、不合理收费等。1.2.5医疗伦理纠纷:指因医疗伦理原因导致的医疗纠纷,如隐私泄露、医疗歧视等。1.3医疗纠纷的处理原则在处理医疗纠纷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3.1客观公正原则:处理医疗纠纷时,应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全面了解事实真相,不偏袒任何一方。1.3.2依法处理原则:处理医疗纠纷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处理结果的合法性。1.3.3及时处理原则:医疗纠纷发生后,应迅速启动处理程序,及时解决问题,避免事态扩大。1.3.4以患者为中心原则:在处理医疗纠纷时,应以患者权益为出发点,关注患者需求,保证患者得到合理的救治。1.3.5协商调解原则:在处理医疗纠纷时,应积极协商调解,寻求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1.3.6赔偿与补偿原则:对于因医疗纠纷造成的损失,应依法给予患者相应的赔偿或补偿。第二章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制度2.1预防制度的建立2.1.1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具体措施包括:制定严格的医疗技术操作规范,保证医疗行为规范化、标准化;加强医疗人员的培训与考核,提高医疗人员的业务素质;强化医疗设备、药品和器械的管理,保证其安全、有效使用。2.1.2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医疗机构应注重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具体措施包括:优化服务流程,简化挂号、就诊、缴费等环节;增强医患沟通,尊重患者意愿,及时解答患者疑问;加强医患关系建设,培养良好的医患互动氛围。2.1.3强化法律法规教育医疗机构应加强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医疗人员法律意识。具体措施包括:组织医疗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法律素养;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为医疗机构提供法律支持;对医疗人员进行法律风险防控培训,提高风险识别能力。2.2处理制度的制定2.2.1建立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纠纷处理机制,保证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具体措施包括:设立医疗纠纷处理专门机构,负责协调、处理医疗纠纷;制定医疗纠纷处理流程,明确纠纷处理步骤、时限和责任;建立医疗纠纷调解、仲裁、诉讼等多种处理方式。2.2.2明确医疗纠纷处理原则医疗机构在处理医疗纠纷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公正、公平、公开,保证纠纷处理结果公正;及时、高效,保证纠纷得到迅速处理;以患者利益为出发点,保障患者合法权益。2.2.3制定医疗纠纷处理预案医疗机构应制定医疗纠纷处理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类医疗纠纷。具体措施包括:预案内容应包括纠纷类型、处理流程、责任分配等;预案应定期更新,以适应法律法规和医疗实践的变化;预案应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医疗人员的应对能力。2.3制度执行与监督2.3.1加强组织领导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制度的组织领导,保证制度得以有效执行。具体措施包括:成立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协调工作;明确各部门职责,保证制度落实到位;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工作情况。2.3.2落实责任追究医疗机构应落实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的责任追究制度,保证责任到人。具体措施包括:对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对违反制度规定的医疗人员,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对制度执行不力的部门和个人,进行严肃问责。2.3.3加强监督考核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制度的监督考核,保证制度执行到位。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工作监督考核机制,对各部门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公布监督电话和邮箱,接受患者和社会监督;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不断改进和完善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制度。第三章病历资料管理3.1病历资料的收集与保存3.1.1病历资料收集医疗机构应保证病历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在患者就诊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诊断、治疗方案、检查结果等信息,保证病历资料的收集齐全。3.1.2病历资料保存医疗机构应建立病历资料保存制度,明保证存期限、保存方式及责任人。病历资料应按照规定存放,保证安全、防火、防盗、防潮、防虫蛀。同时医疗机构应定期对病历资料进行整理、归档,便于查阅和管理。3.2病历资料的查阅与复制3.2.1病历资料查阅医疗机构应建立病历资料查阅制度,明确查阅范围、查阅手续和查阅人员。查阅病历资料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查阅病历资料需经患者或家属同意,特殊情况除外;(2)查阅病历资料应在医疗机构内部进行,不得携带出医疗机构;(3)查阅病历资料时,应保证不泄露患者隐私。3.2.2病历资料复制医疗机构应建立病历资料复制制度,明确复制范围、复制手续和复制费用。复制病历资料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复制病历资料需经患者或家属同意;(2)复制病历资料应保证不泄露患者隐私;(3)复制病历资料应按照规定收费。3.3病历资料的保护与保密3.3.1病历资料保护医疗机构应采取以下措施保护病历资料:(1)加强病历资料管理,保证病历资料安全;(2)建立病历资料备份制度,防止病历资料丢失;(3)对病历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提高查阅效率。3.3.2病历资料保密医疗机构应采取以下措施保障病历资料保密:(1)加强医护人员保密教育,提高保密意识;(2)建立健全保密制度,明保证密责任;(3)对泄露病历资料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保证患者隐私不受侵犯。第四章患者权益保护4.1患者知情同意权患者知情同意权是医疗机构在医疗活动中必须尊重的基本权益。医疗机构应充分保障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具体措施如下:(1)在治疗前,医疗机构应向患者详细介绍病情、治疗方案、预期效果、可能的风险及替代方案等,保证患者充分了解相关信息。(2)医疗机构应尊重患者的意愿,不得强制实施治疗。在患者同意治疗的前提下,方可进行相关操作。(3)医疗机构应提供书面知情同意书,由患者或法定代理人签字确认。对于无法签字的患者,医疗机构应采取适当方式取得其口头同意,并记录在案。4.2患者隐私权患者隐私权是患者的基本权益,医疗机构应采取措施保护患者隐私,具体如下:(1)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患者隐私保护制度,明确隐私保护的范围、措施和责任。(2)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患者隐私保护规定,不得泄露患者隐私信息。(3)医疗机构应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保证患者信息不被非法获取、利用和泄露。(4)医疗机构在开展医疗活动时,应尽量减少对患者隐私的侵犯,尊重患者的隐私权益。4.3患者投诉与反馈患者投诉与反馈是医疗机构改进工作、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患者投诉与反馈机制,具体如下:(1)医疗机构应设立投诉与反馈接待窗口,方便患者提出意见和建议。(2)医疗机构应明确投诉处理流程,保证投诉得到及时、妥善处理。(3)医疗机构应对患者投诉与反馈进行归类、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4)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了解患者需求,不断改进服务质量。(5)医疗机构应公开投诉与反馈结果,提高医疗服务的透明度,增强患者信任。第五章医疗纠纷调解5.1调解程序启动医疗纠纷调解程序的启动,首先由纠纷双方共同提出书面申请,明确调解的意愿与要求。若双方中的一方提出申请,另一方应在接到通知后五日内予以答复。在接到调解申请后,医疗机构应立即指派专门负责医疗纠纷调解的工作人员进行初步审查,确认调解申请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行性。5.2调解过程与原则调解过程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保证双方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调解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调解人员与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了解纠纷的具体情况,收集相关证据材料。(2)调解人员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会议,引导双方充分表达各自的意见和诉求。(3)调解人员根据双方的意见和诉求,提出初步的调解方案,征求双方意见。(4)双方当事人对调解方案进行讨论,如有分歧,调解人员应积极协调,促使双方达成一致。(5)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后,调解人员应制作调解书,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调解过程中,调解人员应严格遵循以下原则:(1)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不得强迫或诱导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2)保证调解过程的公平、公正,维护双方合法权益。(3)保护当事人的隐私,不得泄露与调解无关的信息。(4)遵循法律法规,不得违反国家政策。5.3调解结果与履行调解协议达成后,双方当事人应在调解书上签字或盖章,调解书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调解协议生效后,双方当事人应严格按照调解书确定的条款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医疗机构应按照调解书的要求,及时履行赔偿、道歉等义务。若医疗机构未按照调解书履行义务,患者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医疗机构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于调解协议的履行,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保证调解协议的履行到位。同时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第六章医疗纠纷鉴定6.1鉴定程序的启动6.1.1鉴定申请医疗纠纷发生后,当事人可向医疗机构提出书面鉴定申请,说明鉴定的目的、范围和事项。医疗机构应当在收到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将鉴定申请和相关材料提交至有资质的鉴定机构。6.1.2鉴定机构的选择当事人可以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如双方对鉴定机构的选择有争议,可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指定。6.1.3鉴定程序的启动鉴定机构在收到鉴定申请和相关材料后,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启动鉴定程序,通知当事人并提供鉴定所需的相关材料。6.2鉴定过程与原则6.2.1鉴定过程(1)鉴定机构应当组织专家进行鉴定,专家组成员应当具有相关专业领域的资质和经验。(2)鉴定机构应当对当事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如需补充材料,应当通知当事人提供。(3)鉴定机构应当对当事人进行调查,了解案件事实和当事人意见。(4)鉴定机构应当根据调查结果和专家意见,撰写鉴定报告。6.2.2鉴定原则(1)客观公正:鉴定机构应当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保证鉴定结果的公正性。(2)科学严谨:鉴定机构应当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保证鉴定结果的准确性。(3)独立鉴定:鉴定机构应当独立进行鉴定,不受任何外部因素的干扰。6.3鉴定结论的应用6.3.1鉴定结论的采纳医疗机构应当根据鉴定结论,对医疗纠纷进行妥善处理。如鉴定结论认为医疗机构存在过错,医疗机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责任。6.3.2鉴定结论的公示医疗机构应当将鉴定结论在医疗机构内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6.3.3鉴定结论的异议处理当事人对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鉴定机构提出书面异议。鉴定机构应当在收到异议后15日内,对异议进行审查,并作出答复。6.3.4鉴定结论的执行医疗机构应当依据鉴定结论,对医疗纠纷进行妥善处理,保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如医疗机构未按照鉴定结论执行,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七章医疗纠纷诉讼7.1诉讼程序启动7.1.1立案医疗纠纷诉讼程序首先从立案开始。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应当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并按照人民法院的要求提供相关证据材料。起诉状应当载明原告、被告的基本情况、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等内容。7.1.2送达人民法院在收到起诉状后,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收到起诉状副本后,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进行答辩。7.1.3开庭审理人民法院在收到答辩状后,将依法组成合议庭,确定开庭日期,并通知当事人。开庭审理时,当事人应当按时到庭,并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7.2诉讼证据收集7.2.1原告证据原告应当提供以下证据:(1)与医疗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检查报告、诊断证明等;(2)医疗损害鉴定意见书;(3)与医疗纠纷有关的费用单据、赔偿协议等;(4)其他与案件有关的证据。7.2.2被告证据被告应当提供以下证据:(1)与医疗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检查报告、诊断证明等;(2)医疗行为符合法律法规、诊疗规范的证据;(3)医疗过错鉴定意见书;(4)其他与案件有关的证据。7.2.3人民法院调查取证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时,可以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在调查取证过程中,人民法院应当全面、客观、公正地进行,保证案件事实清楚。7.3诉讼判决与执行7.3.1一审审理人民法院对医疗纠纷案件进行一审审理,根据案件事实和证据,依法作出判决。判决书应当载明判决结果、事实和理由。7.3.2二审审理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一级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进行二审审理,依法作出终审判决。7.3.3执行判决生效后,义务人未按照判决书确定的义务履行,权利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应当遵循法定程序,保障权利人的合法权益。7.3.4再审程序当事人对生效判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人民法院对再审案件进行审理,依法作出再审裁定。再审裁定生效后,按照裁定结果执行。第八章医疗纠纷赔偿与补偿8.1赔偿与补偿的原则医疗纠纷赔偿与补偿的原则,旨在维护患者合法权益,保证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同时兼顾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赔偿与补偿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过错责任原则: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因过错导致患者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2)因果关系原则: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的成立,应当具备因果关系,即医疗过错行为与患者损害之间具有直接因果关系。(3)公平原则:在医疗纠纷赔偿与补偿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当事人双方的经济状况、损害程度等因素,保证赔偿与补偿的公平性。(4)合理原则:赔偿与补偿金额应当根据患者实际损失、医疗机构过错程度等因素合理确定。8.2赔偿与补偿的标准医疗纠纷赔偿与补偿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医疗费用:患者因医疗纠纷产生的医疗费用,包括已发生的医疗费用和预期医疗费用。(2)误工费:患者因医疗纠纷导致的误工损失,按照患者本人收入水平计算。(3)护理费:患者因医疗纠纷需要护理的,按照护理人员的收入水平计算。(4)残疾赔偿金:患者因医疗纠纷导致残疾的,根据残疾等级和患者年龄等因素计算。(5)死亡赔偿金:患者因医疗纠纷导致死亡的,按照死者生前收入水平计算。(6)精神损害赔偿:患者因医疗纠纷遭受精神损害的,根据损害程度和患者情况计算。8.3赔偿与补偿的履行医疗纠纷赔偿与补偿的履行,应当遵循以下程序:(1)医疗机构应当在医疗纠纷发生后,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了解患者损失情况,积极协商赔偿与补偿事宜。(2)双方达成赔偿与补偿协议的,应当签订书面协议,明确赔偿与补偿金额、支付方式等事项。(3)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协议约定,及时履行赔偿与补偿义务。(4)如双方无法达成协议,患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投诉,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法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作出处理。(5)如医疗机构不履行赔偿与补偿义务,患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审理,并作出公正判决。(6)赔偿与补偿金额较大,医疗机构一时难以支付的,可以分期履行,但最长不得超过三年。第九章医疗纠纷处理与医疗机构管理9.1医疗纠纷处理对医疗机构的影响9.1.1影响医疗机构的社会形象医疗纠纷的发生往往会对医疗机构的社会形象造成负面影响,患者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度降低,可能导致患者流失,影响医疗机构的业务发展。9.1.2影响医疗机构的内部管理医疗纠纷的出现,暴露出医疗机构在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如医疗服务流程不完善、医患沟通不畅等,这些问题需要医疗机构在处理纠纷过程中进行整改。9.1.3增加医疗机构的运营成本医疗纠纷处理过程中,医疗机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应对纠纷的解决。这无疑增加了医疗机构的运营成本,对医疗机构的长期发展产生压力。9.2医疗机构内部管理改革9.2.1完善医疗服务流程医疗机构应针对医疗纠纷中暴露出的问题,对医疗服务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保证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控制。9.2.2加强医患沟通与协作医疗机构应重视医患沟通,提高医患沟通能力,加强与患者的协作,共同应对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9.2.3建立医疗纠纷预警机制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纠纷预警机制,及时发觉和解决医疗纠纷的潜在问题,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9.2.4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减少医疗差错,降低医疗纠纷的风险。9.3医疗机构服务质量提升9.3.1提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