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测评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和增殖方式是()
A.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减数分裂
B.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有丝分裂
C.将成熟筛管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内;减数分裂
D.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有丝分裂
函D
画植物细胞表现全能性的条件:①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②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
分)和植物激素等。植物细胞经组织培养形成植物体的过程,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重要的
步骤,在这两个过程中,细胞都是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的,故选D项。
2.下图表示四倍体兰花叶片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②③
四倍体兰花叶片一愈伤组织一胚状体一兰花植株
A.通过消毒和无菌操作避免①②过程发生杂菌污染
B.此兰花的花药离体培养所得植株为二倍体植株
C.细胞全能性表达的前提是①过程,体现在②③过程
D.需添加生长调节物质调控①②过程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画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要求无菌无毒的环境,其中外植体要进行消毒处理,而培养基需灭
菌处理,A项正确油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是单倍体,B项错误;高度分化的细胞首先经过脱
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由于愈伤组织细胞没有分化,全能性较高,然后再分化过程就体现了愈伤
组织细胞的全能性,C项正确;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加入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来调控
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D项正确。
3.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可以归纳为①3幺②」③-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选取根尖、茎尖等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B.②一③再分化过程中,细胞增殖的方式为有丝分裂
C.①一③培养过程中,应在培养基中加入水、无机盐、蔗糖、氨基酸、植物激素等物质
D.将①经脱分化培养成②时,得到胚状体或丛芽
奉口
画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通常选用根尖、茎尖等容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的部位,A项
正确;②一③再分化过程中,细胞增殖的方式为有丝分裂,B项正确;①一③培养过程中,应在培
养基中加入水、无机盐、蔗糖、氨基酸、植物激素等物质,C项正确;将①经脱分化培养成②
时,得到愈伤组织,将②经再分化培赛成③时,得到胚状体或丛芽,D项错误。
4.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将天竺葵与香茅草进行杂交可产生驱蚊香草,使有驱蚊作用的香茅醛
随着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发到空气中,达到驱蚊的效果。下列有关培养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生质体的融合常用聚乙二醇作为诱导剂
B.形成的愈伤组织的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
C.由杂种细胞一杂种植株,要经过有丝分裂和细胞的分化
D.该项技术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ggB
画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常用的诱导剂是聚乙二醇,A项正确;杂种细
胞经组织培养形成的愈伤组织,自身不含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其营养物质来自培养基,
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B项错误;杂种细胞要经过有丝分裂和细胞的分化才能形成杂种植
株,C项正确;植物体细胞杂交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D项正确。
5.下图表示利用棉花叶肉细胞的原生质体培养进行遗传改良的过程,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紫外线照射
I②
雕窑0原生质体a愈伤组织包根、芽一棉花幼苗
A.①过程需在适宜条件下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混合物处理
B.②过程能定向诱导原生质体产生优良性状的突变
C.③过程中叶肉细胞失去了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
D.④过程需用适宜配比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处理
gl]B
噩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是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的,常选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植物细
胞的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原生质体;紫外线照射属于诱变育种方法,其所依据的原理为基
因突变,是不定向的;③过程是脱分化,就是让已经分化的细胞,经过诱导后,失去其特有的结构
和功能而转变成未分化细胞的过程;④是再分化,需用适宜配比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进行诱
导。
6.下图表示“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其中①〜⑤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组织或植
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①表示在低渗溶液中用酶解法处理植物细胞,获得原生质体
B.e是一团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薄壁细胞
C.可根据质壁分离现象鉴定杂种细胞的细胞壁是否再生
D.③④过程分别表示脱分化和再分化
ggc
画原生质体在低渗溶液中会吸水涨破,应将细胞置于较高渗透压溶液中进行酶解处理;e是
植物细胞脱分化后形成的一种不定形的薄壁细胞;质壁分离是指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
象,故可根据是否发生质壁分离现象来鉴定杂种细胞的细胞壁是否再生;图中④⑤分别表示脱
分化、再分化过程。
7.下图中的A、B为两种二倍体植物,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形成C植株,③过程的原理及
C含有的染色体组数分别是()
A.细胞膜的流动性;2
B.植物细胞的全能性;4
C.细胞增殖;4
D.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
ggB
解画图中③过程是由1个细胞长成1个个体,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另外,此过程为两种植
物的体细胞进行融合,每个体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融合后形成的杂种细胞应含有4个染色
体组,为四倍体生物。
8.科研人员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了具有油菜叶绿体和胡萝卜雄性不育特性的春油
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春油菜作为母本用于杂交实验无须人工去雄操作
B.将油菜细胞与胡萝卜细胞直接诱导融合形成杂种细胞
C.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新植物体的过程属于有性生殖
D.春油菜染色体数是油菜和胡萝卜染色体总数的一半
朝春油菜具有胡萝卜雄性不育的特性,将其作为母本用于杂交实验无须人工去雄操作,A项
正确;将油菜细胞与胡萝卜细胞去掉细胞壁后才能诱导融合形成杂种细胞,B项错误;将杂种
细胞培育成新植物体的过程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该过程属于无性生殖,C项错误;春油菜染
色体数是油菜和胡萝卜染色体总数,D项错误。
9.下图是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番茄-马铃薯”植株的技术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过程②表示再分化的过程
B.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原生质体融合
C.已知番茄、马铃薯分别为四倍体、二倍体,则“番茄-马铃薯”属于三倍体
D.人工种子可以由发育到f过程的结构包裹上人工种皮制备而成
^]D
解画图中的过程②表示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A项错误;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再生
出新的细胞壁,B项错误;由于番茄、马铃薯分别为四倍体、二倍体,因此植物体细胞杂交得到
的“番茄-马铃薯”属于异源六倍体,C项错误;人工种子是将植物离体培养产生的体细胞胚、芽、
愈伤组织等包埋在含有营养成分和保护功能的物质中制成的,图中f阶段试管中的培养物为
胚状体,D项正确。
10.下图是对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所作的处理,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a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花药离体培养
B.过程b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可以得到4种基因型的玉米
C.c和d分别是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
D.图中过程a或过程c、d能够说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1B
解利a过程由花粉粒变为单倍体植株,一定要经过花药离体培养,A项正确;基因型为Aabb的
玉米能产生Ab和ab2种基因型的花粉,经花药离体培养后可得到2种基因型的单倍体幼苗,
幼苗再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AAbb和aabb2种基因型的可育玉米,B项错误;c是脱分化过
程,d是再分化过程,C项正确;过程a或过程c、d是用植物细胞培育成了植物个体,所以能够
说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D项正确。
11.下列有关植物体细胞杂交和生物个体杂交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植物体细胞杂交可以克服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生殖隔离
B.植物体细胞杂交获得的是杂种细胞,生物个体杂交获得的是生物个体
C.生物个体杂交属于有性生殖,而植物体细胞杂交属于无性生殖
D.植物体细胞杂交可发生在不同种植物个体之间,生物个体杂交只能发生在同种生物个体之
间
奉B
噩植物体细胞杂交可以克服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生殖隔离,A项正确;植物体细胞杂交获得的
也是杂种个体,生物个体杂交获得的是生物个体,B项错误;生物个体杂交,需要经过减数分裂,
属于有性生殖,而植物体细胞杂交,只存在有丝分裂,属于无性生殖,C项正确;植物体细胞杂交
可发生在不同种植物个体之间,生物个体杂交只能发生在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因为不同物种之
间存在生殖隔离,D项正确。
12.下图表示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优质玉米的过程。下列对此过程的相关描述,错误的
是()
花粉愈伤组织试管苗
组织分化
A.b-e过程中细胞全能性的高低发生了改变
B.c试管中形成的是高度液泡化的薄壁细胞
C.a植株和f植株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不同
D.培养出的f植株一般可以直接应用于扩大种植
奉D
为脱分化过程,该过程中细胞的全能性增大,c—e为再分化过程,该过程中细胞全能
性降低,A项正确;c试管中形成的是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由高度液泡化的薄壁细胞组成,B项正
确;a是正常的二倍体植株,而f是经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植株,两者的染色体组数不
同,C项正确;f为单倍体植株,高度不育,因此一般不能直接应用于扩大种植,D项错误。
1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依据细胞的全能性,在体外将植物组织细胞培养成一个完整植株的过
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离体的植物组织J甲」~~।丙.底由1一叩n一碱
器富或细胞乙甲丛芽广乜妙1成活
人为使用植物激素控制
A.甲和丙分别是脱分化和再分化
B.乙是愈伤组织,是通过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经过细胞增殖与分化形成的
C.离体的植物细胞之所以能培养成完整植株,是因为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D.丙过程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蜒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过程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分别是图中的甲和丙,A项正确;愈
伤组织的形成过程是脱分化,脱分化过程只进行细胞增殖,不进行细胞分化,B项错误;植物组
织培养技术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C项正确;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
达,D项正确。
14.某课外活动小组获得了一株性状优良的结球生菜,并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其进行快速
繁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对外植体进行消毒
B.为保持结球生菜的优良遗传性状,应选用花粉进行培养
C.在诱导生根时,培养基中应提高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和用量
D.经再分化产生的芽可经人工薄膜包裹制成人工种子
奉D
丽使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对外植体进行消毒,A项错误;由于产生花粉的过程中会发生
基因重组,故为保持结球生菜的优良遗传性状,应选用体细胞进行培养,B项错误;在诱导生根
时,培养基中应提高生长素的比例和用量,C项错误;再分化产生的芽经人工薄膜包裹可制成
人工种子,D项正确。
15.烟薯-25是一种甜度大、抗病力强、产量高的红薯。它是进行无性繁殖的作物,多代繁殖
后病毒会在体内积累,导致含糖量不足,产量下降,大面积栽培时,一般用脱毒苗。下列有关脱毒
苗培育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脱毒苗培育过程的原理是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B.脱毒苗培育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阶段,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是关键性激素
C.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培养基成分是相同的,但两个阶段光照条件不同
D.培育脱毒苗应将茎尖进行消毒处理,接种过程应进行无菌操作
gg]c
酶脱病毒苗的培育采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A项正
确;脱病毒苗培育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阶段,需要添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植物生长调
节物质,作用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B项正确;植物组织培养中脱分化和再分化的
培养基中激素的成分和含量不同,C项错误;培育脱病毒苗应将茎尖进行消毒处理,接种过程
应进行无菌操作,避免微生物污染,D项正确。
16.某兴趣小组拟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一种名贵花卉,其实验步骤为“取材―消毒-愈伤组织
培养一出芽T生根T移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消毒的原则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
B.在愈伤组织培养中加入细胞融合的诱导剂,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C.出芽是细胞再分化的结果,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
D.生根时,培养基通常应含a-蔡乙酸等生长素类调节剂
ggB
朝植物组织培养中要求无菌操作,以防止植物材料被污染,消毒时既要杀死材料表面的微
生物,又要尽量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A项正确;由于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植物细胞的融合
必须首先破坏细胞壁,再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加以融合,如果在愈伤组织培养中直接加入细胞
融合的诱导剂,不能诱导细胞融合,B项错误;出芽是细胞再分化的结果,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
选择性表达,C项正确;在诱导生根的过程中,需要生长素类和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的共同作用,
生长素类与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的比值大时,有利于根的分化,因此生根时,培养基中会含有a-
泰乙酸等生长素类调节剂,D项正确。
17.下图为烟草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流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X细胞
烟草9烟草根.愈伤其林优其幼曲
植株组织块*■组织胚状体幼苗
A.对过程①获取的根组织块应做较彻底的灭菌处理
B.过程②应根据要求使用适宜的培养基,在避光的环境中进行
C.过程③发生脱分化,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用人工种皮包裹X细胞可获得烟草人工种子
药B
噩对过程①获取的烟草根组织块应进行消毒处理,如果采用灭菌技术,会使根组织块失去
活力,无法进行组织培养,A项错误;过程②是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需要在避光的环境中进
行,B项正确;过程③发生再分化,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项错误;用人工种皮包裹愈伤
组织可获得烟草人工种子,D项错误。
18.某愈伤组织在图甲所示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得到图乙所示的结果,经分析可知该培
养基中()
A.细胞分裂素多,生长素少
B.细胞分裂素少,生长素多
C.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用量相等
D.只有生长素
解胡从图乙中可以看出该培养基有利于生根且抑制芽的形成,所以可推断该培养基中生长素
多,细胞分裂素少。
19.下图为将胡萝卜的离体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培育形成试管苗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
A.利用此过程获得的试管苗可能为杂合子
B.①②过程中都会发生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C多倍体植株的培育必须经过如图所示过程
D.此过程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奉A
阿洞利用此过程获得的试管苗的基因型与亲本的基因型相同,可能为杂合子,也可能为纯合
子,A项正确;①是脱分化过程,没有发生细胞分化,B项错误;题图所示过程采用的是植物组织
培养技术,其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多倍体植株的培育不一定必须采用植物组织培
养技术,C、D两项错误。
20.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培育一种名贵花卉的脱毒苗,其实验步骤为“取材一消毒一愈伤
组织培养T生芽T生根T移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取材部位一般选择植物顶端分生区附近,因为其含病毒少,甚至不含病毒
B.外植体消毒可先用酒精处理30s,无菌水清洗后再用次氯酸钠溶液处理10min
C.在愈伤组织培养基中加入聚乙二醉,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D.与生芽相比,生根时应调整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含量和比例
fgc
前制备脱病毒苗一般选取茎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因为该部位细胞含病毒少,甚至不含病
毒,A项正确;外植体消毒可先用酒精处理30s,无菌水清洗后再用次氯酸钠溶液处理10min,B
项正确;植物细胞含有细胞壁,故直接使用聚乙二醇处理,不能使细胞融合,故不能得到染色体
加倍的细胞,C项错误;决定植物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因素是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比例,生芽
和生根所需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含量和比例不同,D项正确。
21.实验人员利用矮牵牛(2〃=14)的红色花瓣细胞(液泡呈红色)与枸杞(4〃=48)叶肉细胞,制备
了相应的原生质体,并诱导其融合,经筛选、培养获得杂种植株。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获得该杂种植株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B.可利用电刺激、离心等方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C.可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筛选出杂种原生质体
D.若原生质体均为两两融合,则融合后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均为62条
ggD
前获得该杂种植株的方法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该技术最大的优点是能克服远缘杂交不
亲和的障碍,A项正确;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时,可以采用物理法(电刺激法、离心等)或化学
法(聚乙二醇等),B项正确;杂种原生质体的染色体数目是两种细胞染色体数目之和,可通过光
学显微镜观察到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所以可利用光学显微镜筛选得到融合后的杂种原生质
体,C项正确;若原生质体均为两两融合,则会形成3种细胞,即矮牵牛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枸
杞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杂种细胞,所以融合后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8条或96条或62条,D
项错误。
22.花粉植株是体细胞遗传研究和突变育种的理想材料。下图是培育四季柑橘(2〃=18)花粉植
株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芽
愈伤
转
取
丛
转
接到
组
花取花粉粒,
基
到
蕾
养
织
接到
接
并
②培
接种到培培
基
基
消
养
培养
毒CF株
弗基AD
A.花粉植株培育的原理是花粉粒细胞具有全能性,其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
B.过程③是细胞再分化,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四种培养基中所含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比例不同
D.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四季柑橘花粉植株根尖细胞,可观察到18条染色体
ggD
的花粉粒细胞培育成单倍体植株,依据的原理是花粉粒细胞具有全能性,其技术是植物组
织培养,A项正确;由愈伤组织到丛芽的过程是再分化,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项
正确;图中四种培养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植物激素的种类和含量不同,C项正确;观察处于分
裂中期的四季柑橘花粉植株根尖细胞,其染色体数为9条,D项错误。
23.两种远缘植物的细胞融合后会导致一方的染色体被排出。若其中一个细胞的染色体在融
合前由于某种原因断裂,形成的染色体片段在细胞融合后可能不会被全部排出,未排出的染色
体片段可以整合到另一个细胞的染色体上而留存在杂种细胞中。依据该原理,将普通小麦与
耐盐性强的中间偃麦草进行体细胞杂交获得了耐盐小麦新品种,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普通小①r黄通小麦
麦细胞原生质体杂种小杂种瓦耐盐
中间偃麦①-中间偃麦草细胞下广植株选小麦
草细胞^原生质体
不同剂量的②t
紫外线照射
A.过程①需使用纤维素醐和果胶酶处理细胞
B.过程②的目的是使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断裂
C.过程③中常用灭活的病毒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D.耐盐小麦的染色体上整合了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ggc
函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过程①需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除去细胞壁获得
原生质体,A项正确;紫外线属于诱发变异的物理因素,紫外线照射的目的是使中间偃麦草的
染色体断裂,B项正确;过程③为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常用电刺激法、离心法、聚乙二醇融
合法等方式处理,不用灭活的病毒诱导,C项错误;普通小麦没有耐盐基因,耐盐小麦的形成是
将来自中间偃麦草的含有耐盐基因的染色体片段整合到普通小麦染色体上的结果,D项正
确。
24.下图是“白菜-甘蓝”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0~
白菜白菜
体细胞原生质体f野
正在融杂种愈伤“白菜-甘
EHzw合的原细胞组织蓝”幼苗
甘蓝甘蓝生质体
体细胞原生质体
A.去壁过程中需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溶液处理获得原生质体,溶液的渗透压应略大于细胞液
渗透压
B.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需用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培养杂种细胞
C.最终得到的植株相对于白菜、甘蓝,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因此不具有可育性
D.与传统的有性杂交相比,细胞融合技术的优越性在于实现了远缘杂交
ggc
豳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去壁过程,需要将植物组织置于含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较高渗透压的
溶液中,A项正确;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杂种细胞通过组织培养形成杂种植株,需用不同浓
度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处理,从而诱导生根和发芽,B项正确;最终得到的植株属于异源四
倍体,可育,C项错误;与传统的有性杂交相比,细胞融合技术的优越性在于实现了远缘杂交,D
项正确。
25.下列有关菊花的组织培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先添加生长素再添加细胞分裂素,有利于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B.要用高压蒸汽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即在100℃下保持15min
C.在培养过程中要先让愈伤组织生根后再使其生芽
D.用酒精对外植体进行消毒时,持续的时间不能太长
解丽先添加生长素再添加细胞分裂素,有利于细胞的分裂,但细胞不分化,A项错误;在对培养
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时,要在100kPa、121℃条件下保持15~20min,B项错误;在培养过程中
要先让愈伤组织生芽后再使其生根C项错误;用酒精对外植体进行消毒时,持续的时间不能
太长,否则容易杀死外植体细胞,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7分)植物叶肉细胞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的主要过程可用下面所示图解简单表示,请回
答下列问题。
所用洗净、灭菌、切条、酶解1原生质体悬液I过滤、离心1纯净的原生质体I培养基中培养1愈伤组纲上
懈状体|二*|5^|
(1)培育胚状体利用了这一项生物技术,胚状体再继续培养,则可培育
出完整的植株,这体现了。培养基中除了含有一定的营养和植
物激素外,还需要对培养基进行严格的»
(2)如果愈伤组织是三七叶肉细胞培养产生的,若为了获得三七的细胞产物,则只需要培养
到。
(3)从叶片的叶肉细胞到获得胚状体的过程中,必须要经过
(填序号)。
①无丝分裂②有丝分裂③减数分裂④植物体细胞杂交⑤细胞融合⑥脱分化⑦
再分化
噩(1)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灭菌(2)愈伤组织(3)②⑥⑦
27.(8分)某植物有A、B两个品种。科研人员在设计品种A组织培养实验时,参照品种B的
最佳激素配比(见下表)进行预实验。
品种B
组织
培养阶
段
I诱导
形成
min\
愈伤组
织
n诱导
形mini
成幼芽
in诱导
"731T3
生根
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I阶段时通常选择茎尖、幼叶等作为外植体,原因
是O
(2)在I、n、m阶段中发生基因选择性表达的是阶段。
(3)为确定品种A的I阶段的最适细胞分裂素浓度,参照品种B的激素配比(如>2.0),以0.5
Hmol/L为梯度,设计5个浓度水平的实验,细胞分裂素最高浓度应设为
pmol/Lo
矗卜)细胞分化程度低,容易诱导产生愈伤组织(2)1、II、in(3)如+1.0
解械1)选择茎尖、幼叶等作为外植体是因为其富含分生组织,细胞分化程度低,诱导其脱分化
形成愈伤组织更容易。(2)在植物组织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因
为rmpmol/L为品种B在I阶段的最佳激素配比中的细胞分裂素浓度,所以确定品种A在I
阶段的最适细胞分裂素浓度时,若以0.5pmol/L为梯度设计5个浓度水平,设置的浓度由低到
高应依次为如-1.0、g-0.5、如、如+0.5、单位均为nmol/L)o
28.(12分)科学家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将番茄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成功地
培育出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培育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①〜⑤表示过程,a~f表示细胞、
组织或植株。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番焉今
0&叵)cdef株
马铃薯细胞b
(1)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中,过程①常用酶处理植物细胞以除去细
胞壁。
(2)过程②表示,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3)与过程③密切相关的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4)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杂种植株的过程中,依据的原理是.
其中过程④表示过程,过程⑤涉及的细胞分裂方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番茄细胞内含m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内含〃条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的体
细胞内含条染色体;若由杂种细胞培育成的“番茄-马铃薯”植株为四倍体,则此杂
种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为倍体。
(6)如果形成c的原生质体a、b来源于同一株番茄,那么更常用且有效地得到番茄植株f的处
理方法是O
冕1)纤维素酶和果胶(2)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细胞膜具有流动性(3)高尔基体(4)植
物细胞的全能性脱分化有丝分裂(5加+"单(6)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
番茄种子或幼苗
解新(1)由图可知,过程①为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两种植物细胞以除去细胞壁,得到原生
质体。(2)过程②表示诱导原生质体融合,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3)过程③
是杂种细胞再生出细胞壁,在此过程中高尔基体起重要作用。(4)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杂种植
株的过程中,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图中过程④表示脱分化,过程⑤表示再分化,在
过程⑤中细胞进行有丝分裂。(5)植物体细胞杂交得到的杂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番茄细胞
和马铃薯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之和;若培育成的杂种植株是四倍体,则该杂种植株的花粉经离体
培养得到的植株是单倍体,因为其是由配子(如花粉)直接发育而来的。(6)利用同一株植物的
体细胞融合得到的植株是同源多倍体,获得同源多倍体更常用且有效的方法是利用适宜浓度
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植物种子或幼苗。
29.(12分)科学家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成功获得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为了便于杂种
细胞的筛选和鉴定,科学家利用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分别标记番茄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膜上
的蛋白质,其培育过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番茄以番茄红色荧在6
细胞原生质体潮k融合的更觎瓢第
马铃普_或马铃着绿色荧原生质体金得体
细胞一原生质体彘胞次
(1)过程①常用的酶是,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
是。
(2)植物体细胞杂交依据的生物学原理
是。
(3)植物原生质体融合过程常利用化学试剂诱导,在鉴定杂种原生质体时可用
显微镜观察,根据细胞膜表面的荧光可观察到种不同的原生质体(只考虑细胞两两融
合的情况),当观察到时,可判断该原生质体是由番茄
原生质体和马铃薯原生质体融合而成的。
(4)过程④中的培养基常添加的植物激素是。
(5)若番茄细胞内有m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内有n条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在有丝分
裂后期含条染色体。
蜃](1)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杂种细胞再生出新的细胞壁(2)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的
全能性(3)聚乙二醇3融合的细胞表面既有红色荧光又有绿色荧光(4)生长素和细胞
分裂素(5)2(m+〃)
医附(3)在鉴定杂种原生质体时可用显微镜观察,根据细胞膜表面的荧光可观察到3种不同的
原生质体(只考虑细胞两两融合的情况),即番茄原生质体自身融合、马铃薯原生质体自身融
合、番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原生质体相互融合;根据题意,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分别标记番茄
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膜上的蛋白质,因此当观察到融合的细胞表面既有红色荧光又有绿色荧
光时,可判断该原生质体是由番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原生质体融合而成的。(5)植物原生质体
融合过程中,融合后形成的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等于融合前的两细胞核内染色体数之和,若番茄
细胞内有机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内有〃条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m+n,
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故有丝分裂后期“番茄-马铃薯''细胞内含
2(m+”)条染色体。
30.(11分)现有甲、乙两个番茄品种(染色体数2〃=24),其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
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且在光照强度大于500lx时,都不能生长,这是它们中的一对隐性纯
合基因(aa或bb)作用的结果。取甲、乙两品种的花粉分别培养成植株,将它们的叶肉细胞制
成原生质体,并将两者相混,使之融合,诱导产生细胞团;然后,放到大于500lx光照下培养,结果
有的细胞团不能分化,有的能分化发育成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番茄品种花粉经过花药离体培养技术而形成的植株是倍体。
(2)将叶肉细胞制成原生质体时,使用去除细胞壁。
(3)在细胞融合技术中,常用的化学试剂是o融合后形成的细胞类型有
种(这里仅考虑2个原生质体的相互融合)。
(4)细胞融合成功的标志是。
(5)细胞融合后诱导产生的细胞团叫。
(6)在大于500lx光照下培养,能分化的细胞团的基因型是(这里只考虑2个原生质
体的相互融合)。由该细胞团分化发育成的植株,其染色体数是条。
噩(1)单(2)纤维素酶和果胶酶(3)聚乙二醇3(4)再生出细胞壁(5)愈伤组织
(6)AaBb24
暖丽⑴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植株是单倍体。(2)叶肉细胞有细胞壁,因此要制成原生质体时,
先要把细胞壁分解掉,细胞壁的成分主要为纤维素和果胶,因此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
胞壁。(3)人工诱导植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常用的化学试剂是聚乙二醇。若
只考虑两两结合的情况,会出现3种类型的融合细胞,即甲细胞自身融合形成的细胞,乙细胞自
身融合形成的细胞及甲和乙细胞相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4)原生质体长出了新的细胞壁,说
明细胞融合成功。(5)细胞融合后形成杂种细胞,杂种细胞经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6)大于
500lx光照下培养,隐性纯合基因(aa或bb)有致死作用,只有杂种细胞才能存活,即基因型为
AaBb的细胞团存活。由杂种细胞发育成的植株,其染色体数是24条。
第二章植物细胞工程
第一节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可获得完整植株
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
1.利用植物的花瓣就能培育出完整的植株,下列针对这一实例的解释,错误的是()
A.组成花瓣的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B.花瓣细胞中有个体发育所需的全套遗传物质
C.利用花瓣培育出完整的植株涉及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D.在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也能表现出全能性
阿花瓣属于植物的体细胞,因其细胞中具有个体发育所需的全套遗传物质,所以花瓣细胞
具有发育的全能性,A、B两项正确;在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不会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
化为各种组织和器官,由花瓣培育出完整植株,其前提是花瓣必须离体培养,且处于适宜条件
下,在培养过程中涉及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C项正确,D项错误。
2.下列各项植物培养中,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A.无籽番茄的培育
B.无籽西瓜的培育
C.月季枝条嫁接到蔷薇上开出月季花
D.将胡萝卜块根培育成胡萝卜植株
画无籽番茄的培育属于植物激素的应用范畴,A项不符合题意;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属于
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项不符合题意;月季枝条嫁接到蔷薇上开出月季花属于无
性生殖中的嫁接,C项不符合题意;将胡萝卜块根培育成了完整的植株,这体现了植物体细胞
的全能性,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D项符合题意。
3.茎尖超低温疗法是一种马铃薯脱毒方法。科学家以单病毒PLRV(马铃薯卷叶病毒)、PVS(马
铃薯S病毒)感染的马铃薯试管苗为实验材料,对不同大小的茎尖进行超低温处理后,再生培
养,选取培养18周的20棵植株进行检测以获得病毒保存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病毒
感茎尖大小病毒保存率
染类/mm/%
型
0.50(0/20)
PLRV
1.535(7/20)
0.5100(20/20)
PVS
1.5100(20/20)
注:括号内数字表示检测阳性样本量/检测总样本量
结合以上实验结果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超低温处理后的再生培养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B.PLRV和PVS必须在宿主细胞内才能进行增殖
C.1.5mm的茎尖超低温脱毒效果优于0.5mm的茎尖
D.应设置一组未受病毒感染的马铃薯试管苗作对照组
答案c
PLRV感染的试管苗经低温处理后,1.5mm的茎尖超低温脱毒效果不如0.5mm的茎
尖;PVS感染的试管苗经低温处理后,不同茎尖病毒保存率均为100%,C项错误。
4.下图为培育甘蔗脱毒苗的两条途径,研究发现经②过程获得的幼苗脱毒效果更好。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获
热水
52°C得
取0.5〜接种到培转移到培
处理30min,脱
的养基中,养基中,
1.0mm—►再38℃处AB毒
[理1075d,
甘蔗茎尖诱导生芽诱导生根苗
③
A.带叶原基的芽与植物体其他组织中的病毒含量相同
B.可推测②过程的温度处理有利于组织中的病毒失去活性
C.过程③④均属于再分化,所以培养基A和B各成分含量相同
D.图中获得的脱毒苗与原甘蔗苗相比,细胞核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ggB
酮带叶原基的芽几乎不含病毒,故与植物体其他组织中的病毒含量不同,A项错误;经过热
水处理脱毒效果好与阻碍病毒进入有关,其作用是使组织中的病毒在图中处理温度下部分或
全部失活,B项正确;过程③④所用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和比例不同,C项错误;
题图中脱病毒苗的培育过程采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其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遗传物质
没有改变,D项错误。
5.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容易获得突变体的主要原因是()
A.培养的细胞一直处于不断的分生状态
B.培养基营养丰富,易于植物生长
C.纺锤丝的形成容易受抑制
D.DNA复制容易受抑制
量A
暖丽在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中,由于培养细胞一直处于不断的分生状态,因此容易受到培养
条件和外界压力的影响而产生突变。
6.紫草宁是紫草细胞的代谢产物,可作为生产治疗烫伤药物的原料。研究人员欲用植物组织培
养技术通过培养紫草细胞生产紫草宁,下列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A.对作为外植体的紫草叶片进行消毒处理,既可保证细胞活性也可减轻污染
B.培养基中要加入植物激素,保证已分化的植物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C.调节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比例,以保证愈伤组织再分化并得到完整的植株
D.在培养细胞的过程中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以保证氧气的充足供应
fgc
画对作为外植体的紫草叶片进行消毒处理,既可保证细胞活性也可减轻污染,A项正确;培
养基中要加入生长素类和细胞分裂素类物质,保证已分化的植物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B
项正确;紫草宁是愈伤组织的代谢产物,不需要再分化得到完整的植株,C项错误;在培养细胞
的过程中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以保证氧气的充足供应,D项正确。
7.美国化学家从红豆杉树皮中分离出具有高抗癌活性的紫杉醇,从此,美国的红豆杉遭受了掠
夺式的砍伐。为拯救红豆杉,同时获得紫杉醇,科研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流程。请回
答下列问题。
________红豆杉
胚状体
植株
红豆杉茎尖诱导一愈伤
分生组织组织
愈伤组织侬野►紫杉醇
(1)选用茎尖分生组织进行组织培养可以获得脱毒苗,原因是茎尖分生组织细
胞;诱导茎尖分生组织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叫。
(2)茎尖分生组织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
是:
(3)紫杉醇作为常见的细胞产物,抗癌效果显著,通常取自愈伤组织的(细胞
器)。
矗|(1)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脱分化(2)茎尖分生组织细胞含有该种生物的全部遗传信
息(3)液泡
隆画(1)茎尖分生组织细胞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因此选用茎尖分生组织进行组织培养可以
获得脱病毒苗。诱导茎尖分生组织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叫脱分化。(2)茎尖分生组织细胞含
有该种生物的全部遗传信息,因此具有全能性。(3)紫杉醇是从红豆杉树皮中分离出来的具有
高抗癌活性的物质,作为常见的细胞产物,通常取自愈伤组织的液泡。
关键能力提升练
8.为给工厂繁殖脱毒甘薯苗提供技术上的支持,科研人员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甘薯茎
尖(外植体)大小对诱导分化苗和脱毒苗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茎尖大小外植体数/分化苗数/脱毒苗数/
/mm个苗苗
小于0.32011
0.3〜0.520107
大于0.620134
A.在不同的培养阶段,培养基中的激素种类和比例不同
B.脱分化过程中应给予充足光照使其进行光合作用
C.培育脱毒苗时依据的原理有基因突变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D.0.3-0.5mm大小的茎尖最有利于获得抗病毒的特性
富A
函在不同的培养阶段,培养基中的激素种类和比例不同,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大时
有利于根的分化,比值小时有利于芽的分化,A项正确;脱分化过程中不需要光照,此时不能进
行光合作用,B项错误;培育脱病毒苗时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C项错误;0.3~0.5mm
大小的茎尖最有利于获得无病毒的特性,而不是抗病毒的特性,D项错误。
9.下图所示为利用体细胞诱变技术获得抗除草剂白三叶草新品种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育种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有基因突变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B.过程①②分别为脱分化、再分化
C.白三叶草愈伤组织和胚状体的细胞中DNA和RNA种类相同
D.过程③通常采用的筛选方法是向白三叶草幼苗喷洒适宜浓度的除草剂
解制y射线照射愈伤组织,能诱发基因突变;利用白三叶草组织细胞培养形成白三叶草植株的
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A项正确。图中过程①为脱分化,过程②为再分化,B项正确。白三
叶草愈伤组织和胚状体的细胞中DNA种类相同,但由于细胞分化,基因选择性表达,故二者细
胞中RNA种类不同,C项错误。过程③通常采用的筛选方法是向白三叶草幼苗喷洒适宜浓度
的除草剂,D项正确。
10.下图是通过植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得紫杉醇的途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J
紫
高产
③细胞
泌
胞
杉
细
分L
醇
群
物
A.①过程是脱分化,②过程是再分化
B.①过程中不需要光,但需控制好培养基中植物激素的比例
C.②过程需用一定浓度的胰蛋白酶处理愈伤组织,有利于细胞分散
D.③过程是再分化,植物激素的比例一般是细胞分裂素高于生长素
gm]B
西①是脱分化过程,但②不是再分化过程,A项错误;①是脱分化过程,该过程不需要光,但需
控制好培养基中植物激素的比例,B项正确;②过程需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对愈伤组织进行处
理,C项错误;③过程是细胞增殖,D项错误。
11.紫杉醇是从红豆杉树皮中提取的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同权益转让承诺书
- 产品试销合同2025
- 《营销策略呈现》课件
- 2025新能源汽车采购销售合同
- 2025无中介房屋租赁合同签订
- 《小黄车的那些事儿》课件
- 《近代雅韵》课件
- 2025授权协议 新产品研发委托合同
- 2025农药购销合同范本 标准版 模板
- 《全球物流发展趋势》课件
- 10人以下小团队管理手册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21版教材课后思考题
- 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合同
- 网络安全服务项目服务质量保障措施(实施方案)
- 生产加工型小微企业安全管理考试(含答案)
- 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深度分析
- 世界近代武器革新图鉴(1722-1900)英国篇
- 安标受控件采购管理制度
- 亚低温的治疗与护理
- 防高坠自查自纠台账
- 市政工程消耗量定额 zya1-31-201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