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汇编:写作专题_第1页
河南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汇编:写作专题_第2页
河南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汇编:写作专题_第3页
河南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汇编:写作专题_第4页
河南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汇编:写作专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写作专题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四、作文(60分)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古人立身特别重视“己”“人”关系。《论语》中有“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的说法,《中庸》也说:“君子之学为己,小人之学为人。”大意都是君子要在自己身上下功夫,小人则专在他人身上做文章,“己”与“人”畛域分明。但《论语》又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认为“己”和“人”应是一体的,紧密相连。上述材料能给你什么样的思考与启示?请你从青年学生的角度结合对新时代的理解,写一篇文章。【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字数不得少于800个字。④不得抄袭、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答案】例文:从独善走向众善,从自顾走向兼济——谈对新时代己人关系的思考与认识新时代的青年如何处理自我与他人、己身与时代的关系?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早已经给出过答案。夫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可见“己”“人”本就不可分割,需相互成就。可见中国的儒家在处理己人关系时并不选择独善自顾,而是践行众善兼济。夫子以仁为己任,一生奔波劳碌,于困顿中而不改初衷,传道天下,博施济众。古往今来,仁人志士为了建设大同治世、提振国民精神、唤醒民族灵魂而奔走呼号,将个人的生命与他者的幸福紧密相连,将己身的遭际与国家的命途融为一体,与民同袍,与国同振,其熠熠之辉光耀史册。新时代青年亦当从独善走向众善,从自顾走向兼济。我们处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复兴中华需要集众人之力久久为功。在新长征的路上,我们需要三代造林、九转功成的塞罕坝人,需要祈盼稻菽浪千重的袁隆平,需要“嫦娥”团队中的那些90后们,需要哈工大那些成功抢救回“龙江二号”的二十几岁的青年们……在当下的时代里,那些以身许国、佑护和平的战士们,那些逆行出战、白衣执甲的勇士们,那些隐功埋名、不负华夏的国士们……每个人都不是独善其身,他们将小我融入大我,将个体与他者紧密相连,同呼吸、共命运,共同书写民族复兴的辉煌篇章。征程中携手同行。我们生活在万物互联的时代里,势必要与他人有更深广的交集。在这个万物互通互联的时代,很多人却活成了孤岛。殊不知,万物互联的时代,人、机、物无处不在地按需求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传输和协同交互,单个企业是无法独善其身的,单个人更无法独善其身,只有人人安全、合作伙伴都安全、整个环境都安全,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自己的网络安全。《神曲地狱篇》中,诗人维吉尔拉着但丁走出地狱,来到地面,“一起攀登,我随他向前,直至圆洞之外的穹隆,看熠煜归于碧落,我们于是趋步,仰见星辉重现……”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中,人与人将在更深广的层面互联,一起实现人类价值。所以,新时代的青年要构建新的“人己”关系,从独善走向众善,从自顾走向兼济。当今世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在新的历史窗口下,每一个人都不能“独善”其身。防疫,我们面临全球挑战;全球气候变化,我们面临全球挑战。需众人携手努力、同舟共济。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坚持协同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迎接全球挑战,创建美好人类社会。新时代里,每一个人都要先做好自己,“己”是“立人”的始点与依托,“人”是“立己”的砥砺与验证,新时代的青年不能脱离时代与他人而独善,我们既要砥砺修身,又要心怀他人,心怀世界。【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主要阐述“己”与“人”的关系。前半部分以《论语》和《中庸》中的语句为例,意在阐述要关注“己”少关注“人”,使“己”与“人”界限分明。后半部分以《论语》中的语句为例,意在阐述要为他人着想,不要只考虑自己,使“己”与“人”紧密相连。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关于“己”与“人”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应该这二者应该界限分明,另一种观点认为二者应该紧密相连。结合以上的分析可知,我们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观点,然后论述“己”与“人”的关系。新时代青年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处理“己”“人”关系,考生可以从个人修养的角度去谈“己”“人”关系,如谈自己对“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之学为己,小人之学为人”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理解;也可以谈自己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理解;也可以综合立意。考生可以在材料基础上延伸思维,比如可以举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之学为己,小人之学为人”的例子,本身又构成对比论证;也可针对材料中的名言展开深度思考,如为什么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可思考怎样做才能做到“立人”而“立己”,“达人”而“达己”。这些再和新时代的不同特点结合起来,又可产生新的关联。立意:1.新时代“己”“人”一体,可互相成就。2.做最好自己,点亮时代之光。3.从独善走向众善,从自顾走向兼济。4.以律己之态正心,以容人之量待人。5.“己”“人”一体,做新时代的君子。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我们的教材中有不少经典语句,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给我们以人生启迪;有些语句在新时代下又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做出辨析或阐释。请从以下语句中任选其一,准确理解其思想内容,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阐述你的思考和认识,题目自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致知在格物。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答案】例文:追梦路上,勇担责任大海说,它的责任是海纳百川,汇聚天地之力量,使浩淼海洋更加辽阔宽广;太阳说,它的责任是辐射大地,赠与世界温暖光明,让每个角落都熠熠生辉;我说,追梦路上的我们,应当像古人说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求学的我们,当在学习知识的年纪奋发图强,成长为有担当有勇气之人,将来有能力接过建设祖国、振兴民族的接力棒。追梦路上,勇担责任,就是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扛起民族振兴的大旗。宋朝的岳飞勇战沙场,为了国家安定,百姓安康,他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戎马一生,生平一百二十六仗全胜让他成为当之无愧的常胜将军。可就是这样一位受人敬仰的英雄,面对名利,无欲无求,日夜皆是为国思虑,视国任为己任,所以便有了金人所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古语说: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正是因为岳飞勇担责任,才抵御住外敌入侵,赢回了国家的尊严,同时也体现了自身的价值。追梦路上,勇担责任,就是要有普照大地的志向,让每位民众都享受到福祉。这种人是大写的人,他们在民族存亡之际豁得出去,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他们肩负着历史和时代赋予的使命。1937年,二战爆发,中国民众深陷苦难当中,中华民族危在旦夕,不少人在恐惧或者利益面前选择逃亡或变节,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哀鸿遍野,满目疮痍。这时候,有一个人站了出来,他意气风发,挥斥方遒,引领着中国人民走出黑暗,奔向光明,这个人就是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中华之福,民族之幸,正是因为涌现出无数像毛主席这样勇担责任的先辈们,他们抛头颅撒热血,中华民族才会变得国富力强,我们的生活才有了现在的和谐稳定。追梦路上,勇担责任,就是要沉思笃行,用自己的赤诚之心接力每个人,让大爱与大义的个体汇聚成海洋。2020年新春伊始,新冠疫情突然来袭,钟南山说:“没有特殊情况,就不要去武汉。”然而84岁的他却义无反顾地只身前往,到防疫最前线;李兰娟面对疫情,深思之后果断向国家建议武汉必须严格地“封城”,并主动请缨带团队驰援武汉,奋战在疫情第一线。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人类社会的蓬勃发展,靠的是一代代先辈为之不懈的奋斗。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更应该让责任驻扎心中,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远大理想,为投身民族建设而努力拼搏。勇担责任要有海纳百川之胸襟,要有普照大地之志向,要有敏思笃行之赤诚。泰戈尔说:“一整片暗夜的黑,也挡不住一点灯光的明亮。”当代的中学生,让我们以无畏的情怀在追梦路上,担起职责,实现我们的“中国梦”!【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本题是一道引言式的材料作文,要求考生从所引语句中任选其一,阐述自己的认识和思考。本题材料是七则名言,考生要认真研读每则引言,理解其蕴含的道理,在此基础上进行立意。第一则意在告诉我们:读书人必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由此可以从“梦想与责任”角度立意。第二则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亲自强加给对方。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立意方向:关注他人,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第三则意思是归纳或探究事物的本质和彼此关系,从而引导开启自己的智慧,获得更深层的领悟。这是从对事物反反复复地归纳总结、探究其原因和联系中得来的。当一些事物我们真的想通了,想透了,自然就会领悟这个世界的真相,就不敢对这个世界没有敬畏之心了。因为敬畏,所以意诚,所以心正。因为意诚心正,所以身得以修,言行得以正,潜心默化中,也会使家人(亲朋)也得以教化(齐)。立意方向:对待真理,要有敬畏精神,要有探索真理的精神,才能最终解决问题。第四则意思是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立意方向:关爱他人。第五则指能了解他人的人聪明,能了解自己的人智慧。中国有一句话,叫“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的最早表述者就是老子。“自知者明”,就是说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对待自己,这才是最聪明的,最难能可贵的。立意方向:认清自我,树立适当的人生目标。第六则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要想成就大事,应该多着眼于细微之事,多重视细微之事。事情的成功,多是从细微之处开始。在现实世界里,每个人都有梦想,都渴望成功,然而智大才疏往往是阻碍人们成功的最大的障碍。人世间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任何人都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凝聚起改变自身命运的爆发力。立意方向:重视基础和点滴积累。第七则意思是天下人能彼此相爱才会太平,互相仇恨就会混乱。若使天下的人都彼此相爱,国与国不互相攻打,家与家不互相争夺,没有盗贼,君臣父子都能忠孝慈爱,这样天下就太平了。圣人既然以治理天下为己任,怎么能不禁止人们互相仇恨、不劝导人们彼此相爱呢?所以,天下人能彼此相爱才会太平,互相仇恨就会混乱。立意方向: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社会才会安定,人民才会幸福;也可以从“构建和谐社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进行立意。【立意】(1)追梦路上勇担责任。(2)万事莫强求,理解最重要。(3)学习穷究物理,成长方可久远。(4)社会发展,道德先行。(5)人贵自知,方为大智。(6)量变要质变,积累不可断。(7)人人奉献爱心,构建和谐社会。【素材】(1)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一名公交车司机行车途中突发心脏病,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做了三件事:把车缓缓地停在马路边,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地下了车;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和乘客、行人的安全。他做完了这三件事,安详地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这名司机叫黄志全,所有的大连人都记住了他的名字。(2)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凡立功名于世者,无不是从小处做起,注意点点滴滴的积累,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品德才能,不断自我完善。若无每日闻鸡起舞坚持不懈的毅力,祖逖怎能北伐中原而名垂千古?若无常年笔走龙蛇墨染池水的工夫,王羲之怎能挥毫盖世被尊为书圣呢?若无半生钻研演算草稿盈筐的血汗,陈景润又怎能摘取明珠享誉世界呢?(3)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人类永远需要在互相帮助的氛围中进步和发展。爱作为人类一种美好的情感,它不是嘴上说说而已的美好言辞,它应该是更加具体、真切地落实到日常生活的互相帮助的行为中去。“勿以善小而不为。”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的共同理想,每一个人都献出点滴爱心就会汇成一股暖流,让社会更加温暖,我们也就会更加靠近理想的和谐社会。河南省郑州市励德双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人说:信任是开启心扉的钥匙;有人说:怀疑是无限的探求;还有人说:“怀疑一切与信任一切是同样的错误,能得乎其中方为正道。”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以“信任与怀疑”为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信任与怀疑人是依靠独立思维存在的个体,很多时候,对事物的信任与怀疑,构成了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有人拥趸信任为开启心扉之钥匙,有人则力推怀疑为探求世界本原之途径。依我之见,唯有将信任与怀疑辩证看待、优化应用,我们才能取得人生的主动权。作为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之一,信任在个人处世与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有了信任,我们才能敞开心扉、获得友谊;有了信任,企业间才得以交流、合作,形成良性竞争;有了信任,国家间方能开展磋商、合作,于是“国之交在于信相生”,和平发展的世界方能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信任的对象非常广泛,这表明我们不仅要珍惜当下的朋友,还要在特定情况下宽容过去的敌人。齐桓公重用管仲,不正是一个鲜明的例证?倘若齐桓公始终念及从前的“杀身之仇”,没有在鲍叔牙的劝导后解开心结、给予管仲足够的信任,那么他不太可能第一个登上春秋霸主之座。由此可见,信任是交往的良药,是止于至善的催化剂,它让我们在宽容中向成功进发。但是,一味的信任就真的有助于个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吗?二战前大国软弱示人的“绥靖政策”,不正是加快了法西斯势力的侵略和世界大战的爆发?自古以来,又有多少“天真英雄”被奸诈的朋友坑害?回顾贯穿古今的科技史,我们更是不难发现,真理的前进、上升往往建立于怀疑之上。没有哥白尼拒绝“正统”后提出的“日心说”,没有达尔文超越古人的“进化论”,没有爱因斯坦冲破经典力学局限而提出的“相对论”,我们的世界又是多么蒙昧黑暗!因此,怀疑是人类必不可少的宝贵品质,它代表着进步的批判性思维和对真理边界的无限探求。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告诉我们,信任一切与怀疑一切显然都是不明智的,它会使我们陷入形而上学的桎梏;得乎其中、入乎其髓方为正道。推广到吾辈当代中国青年身上,既要以德待人、以信护己,让信任拓宽人生的机遇、让互信铸就交流的标杆,也要秉持客观、批判的态度,敏锐地怀疑、判定、纠正,剔除一切不合理的要素,让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风清气正。如果说信任让我们走得更远,那么怀疑便能让我们走得更深。远不至荒漠、深不至幽谷,我们便能成功到达光明的彼岸,收获成功的果实。且让我们持信任之盾,柄怀疑之剑,适时而动、明智而行,乘着生命的巨舰,往山高水远处,浪遏飞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全命题材料作文题。材料围绕关键词“信任与怀疑”展开。材料前两句论述了信任、怀疑的特征和益处,即信任是彼此沟通的重要保障,使人与人之间更加融洽;而怀疑是质疑精神的体现,是科学的发端。这两句话是引导学生思考“信任”与“怀疑”的内涵与特征,并在“信任与怀疑”的话题内进行自我认知。而最后一句“怀疑一切与信任一切是同样的错误,能得乎其中方为正道”,指出对一切事物都抱着怀疑不相信的态度是错误的,对一切事物都相信、没有求证探求的精神也是错误的。而是应做到区别对待,不走极端,有针对性地理性分析,在怀疑和信任中找到平衡点,做到恰到好处。这一句话是引导学生思考“信任”与“怀疑”两者互相依存的辩证关系,如果在与人相处中彼此信任,在学习、研究或工作中保持严谨的怀疑态度,这是最好的选择。写作时,首先需要思考并解释清楚“信任”与“怀疑”的内涵,对其利弊也可各自进行分析。此后,重点则可放在两者的关系上,对此可指出一味信任与一味怀疑而带来的弊端,以及有分寸地信任和怀疑的价值,从而阐释清楚“信任”与“怀疑”两者的辩证关系。而对于如何做,则可说我们可以具有怀疑精神,具有防范意识,这样可以减少伤害;但是,更要有敢于信任的气魄,要有勇敢担当改造社会冷漠之病态的责任。立意:1.与人相处少一些怀疑,多一些信任。2.经过怀疑的信任才更坚定。3.与人相处重在信任,追求真理贵在怀疑。4.信任与怀疑应该有度。5.辩证思考,理性对待怀疑与信任。河南省郑州市桃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孟子》一书中这样谈勇敢:“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喘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意思是,反躬反省,如果正义不在我方,即使对方只是一个卑微贫贱之人,我不去恐吓他;反躬自省,如果正义在我方,即使前方有千万人阻挡,我也勇往直前。以上材料对崇尚勇敢无畏的青年人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持守正义,方为大勇俗语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初生弱小之牛犊,面临凶恶强大之老虎,能无所畏惧,可以算是勇敢。但是,细究起来,这所谓的无畏,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无知;这所谓的勇敢,可能导致无谓的牺牲。我们青年所崇尚的勇敢无畏不应是这样的。从外在表现来看,所有的勇敢似乎是一样的:不惧困难,不怕牺牲,勇于挑战,敢于进攻。但是,推究其产生的缘由,则千差万别。有的勇敢,是源于无知,比如前些年无知青年用U型锁砸日系车车主;有的勇敢是源于无敬畏,比如红卫兵怒砸三孔;有的勇敢是源于鲁莽,比如毫无户外生存经验的女大学生,独闯可可西里无人区,结果葬身狼群。与其说这些是勇敢,不如说是无知者无畏。真正的勇敢应该源于正义,出于理性,有所敬畏。孟子曾言:“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喘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才是大勇:如果正义不在我,即使对方只是一个卑微贫贱之人,我不去恐吓他;如果正义在我方,即使前方有千万人阻挡,我也勇往直前。大勇,要敢做敢为。只要合乎正义,出乎理性的思考,虽千万人吾往矣。就像魏征,把国家社稷放在心上,虽然犯龙颜触逆鳞,仍直言上谏;就像彭德怀,把百姓生活放在心上,把客观实际放在心上,虽然极左思潮占上风,仍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狠批左倾浮夸风。这种敢为,是对正义的坚守,是对规律的敬畏,种敢做敢为凭借的是浩然正气、凛然傲骨。大勇,还要敢于有所不为。只要违背正义,违反理性,就敢于说“不”。苏轼曾经说过:“大勇若怯。”这种怯,不是怯懦,而是有敬畏之心,不敢违反规则,不敢冒犯信仰,不敢触犯道德、法律底线,不敢背弃良知,不敢伤害正义。二战期间,希特勒给驻守巴黎的当地驻军统帅斯派达尔下达了炸毁所有桥梁及其他重要设施的命令。出于对历史的敬畏,斯派达尔将军,冒着背叛“叛国罪”的风险,拒绝执行这一命令。这种面对不义之任务时的敢于不为,岂不也是一种大勇?因此,追求勇敢无畏本无错,但要辨明怎样才是真正的勇敢。真正的勇敢是为了追求真理而与权威叫板,为了反抗不公而与威权对抗,为了维护正义而向邪恶势力开战,为了守护规则而与破坏分子斗争。但愿我辈青年,既有一腔热血,又有一份冷静,有大敬畏,有大勇敢。【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作文材料是一段出自《孟子》的关于“勇敢”的论述。这段论述由两层组成,阐述在不同条件下的“勇”的不同表现。第一层中的“勇”是当“正义不在我方”时的态度与做法。当“我方”行事不合乎道义,或观点不符合真理时,“不勇”才是真正的“勇”。此时的“勇”是勇于正视自己的问题,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勇于放下虚荣的面子,勇于接受真理,勇于接受对方的质疑。真正的“勇”并不是逞一时之威风,不会因对方是一个“卑微贫贱之人”而凌驾于对方之上,或俯视对方,更不会“恐吓”他。因为“勇”并不是言语上的一时之快,也不是凭借身份地位的不对等而欺凌他人,而是内心的“无忧无惧”。许多时候,越是真正的勇者,越是能用平等、甚至谦卑的姿态面对弱者。第二层中的“勇”是当“正义在我方”时的态度与做法。当“我方”行事合乎道义时,需要排除万难,“即使前方有千万人阻挡”,也应“勇往直前”。此时的“勇”是出自对自我拥有正义的信心与把握。因为有底气,有信念,才能做到“勇往直前”。“千万人阻挡”或许是因为理念、观点不同,或许是因为两方利益纷争。“阻挡”的方式可以有行动上的,也可以是思想上的。做一个勇者,可以是为追求理想不惧前途艰险,也可以是为传播真理而不惧人言可畏。写作导语给出了明确的写作任务,要写出对“崇尚勇敢无畏的青年”的启示意义。在写作时,要结合材料中对“勇敢”的阐释辩证思考,写出在不同条件下“勇敢”的不同表现形式。在主体论证过程中,可先谈对“勇敢”的理解。什么是“勇敢”?行为上的勇敢和内心上的勇敢有何区别?接着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式,设置两个分论点,写“勇敢”的不同方式。最后总结观点,回应写作任务。立意:1.真正的勇者无惧正视自我。2.勇者逐正义之光而行。3.退让并非懦弱,而是一种勇敢。河南省开封市祥符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四、作文(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下列经典语句,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有些语句在新的时代下又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作出辨析或阐释。例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指在当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需要有志之士勇担重责,坚定前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指在当今时代,“己所虽欲,也要慎施于人”。请同学们从下列语句中任选其一,准确深刻理解其思想内容,并结合新时代下青年成长的需要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致知在格物。④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