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5植被与土壤(课件)-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_第1页
专题15植被与土壤(课件)-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_第2页
专题15植被与土壤(课件)-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_第3页
专题15植被与土壤(课件)-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_第4页
专题15植被与土壤(课件)-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浙江专用)专题15植被与土壤考点精讲练一、课程标准深解读;二、必备知识当堂清;三、关键能力看拓展;四、高考真题回头看;五、典型例题随堂练。一、课程标准深解读课程标准1.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2.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核心素养目标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能够分析植物特征对环境的适应性。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图文材料,分析不同地区土壤的形成因素及土壤特征。人地协调观:能够举例分析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人类活动对植被的有利或不利影响。地理实践力: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分析土壤剖面结构和土壤特征。考点1二、必备知识当堂清主要植被类型

1、森林植被:

类型特点热带雨林发育最繁茂,植物种类丰富,群落结构复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终年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秋季陆续进入果期温带落叶阔叶林一般具有宽阔的叶片,夏季盛叶,冬季落叶,以减少水分和能量流失亚寒带针叶林主要由耐寒的针叶乔木组成,以松、杉类植物为主,树叶为针状,以抗寒抗旱考点1二、必备知识当堂清主要植被类型2、草原植被:①热带草原:a.分布地区:位于干旱季节较长的热带地区。b.植被特征:以旱生草本植物为主,星散分布着旱生乔木、灌木的植被;具有极其独特的群落外貌。②温带草原: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通常以丛生禾草植物占优势,植物普遍存在旱生结构,如叶面积较小、叶片内卷等。

考点1二、必备知识当堂清主要植被类型

3、荒漠植被:(1)分布:干旱地区。(2)类型:热带荒漠、温带荒漠等。(3)特点:植被稀疏,地表大面积裸露,植物种类贫乏,群落结构简单。

考点2二、必备知识当堂清植被与环境

1、环境影响植被的分布:

大尺度影响因素气候条件(热量和水分条件)分布形态带状分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海,植物由森林依次变为草原、荒漠中尺度影响因素地形分布形态垂直分带考点2二、必备知识当堂清植被与环境

2、植被对环境的影响:(1)影响十分显著。(2)当地表失去了植被,会导致整个地理环境的退化。(3)人们要特别重视以各种方式来恢复植被,改善整个生态环境。

考点3二、必备知识当堂清土壤概况1.概念: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2.意义: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并协调水分、养分、温度、空气等营养条件,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3.形成因素: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人类活动等。

考点4二、必备知识当堂清成土因素因素作用成土母质决定着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其粒度影响土壤质地,其化学成分决定着土壤的化学元素和养分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温度、降水和风影响显著生物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地形土壤随地势升高而发生垂直分化;坡度不同,土壤厚度不同时间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就越成熟人类活动①积极影响:能培育出肥沃的耕作土壤;②消极影响:会导致土壤退化考点5二、必备知识当堂清土壤剖面名称特点有机层是土壤表层的植物残体堆积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腐殖质层是土壤腐殖质积累而形成的暗色土层,呈灰黑色或黑色淋溶层是由于淋溶作用使得物质迁移和损失的土层,有机质含量淀积层常与淋溶层相伴存在,是土壤物质沉淀、积累的层次母质层和母岩层是土壤形成发育的原始物质基础,母质层为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母岩层,为坚硬的岩石拓展1全球森林分布三、关键能力看拓展拓展2世界沙漠和草原的分布三、关键能力看拓展拓展3主要植被及其景观特征三、关键能力看拓展植被类型对应气候景观特征森林

热带雨林热带雨林气候植被高大茂密、物种丰富,全年呈深绿色外貌,群落结构复杂。常见茎花、板状根等现象。木质大藤本和附生植物发达,林中常有绞杀植物附生热带季雨林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雨林相比,树高较低,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种类较少,群落较简单,优势物种较明显,板状根和茎花现象不普遍,层间藤木、附生、寄生植物也较少,季相变化明显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初;群落结构较简单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地中海气候为常绿乔木或灌木群落,叶片常绿坚硬,机械组织发达,常披茸毛或退化成刺,以适应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夏季叶色鲜绿,枝繁叶茂,林冠郁闭,秋冬季落叶亚寒带针叶林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植被以松、杉类植物为主,叶片呈针叶状,以抗寒抗旱拓展3主要植被及其景观特征三、关键能力看拓展植被类型对应气候景观特征草原热带草原热带草原气候草本植物发达,高达1~3米的禾本科植物占优势,星散分布的旱生乔木,树干多分枝,树冠扁平如伞状。湿季时,草木葱绿,生机盎然;干季时,万物凋零、满目枯黄温带草原温带大陆性气候通常以丛生禾草植物占优势,植物普遍存在旱生结构。叶小、叶片内卷,地下部分强烈发育。季相变化明显荒漠热带荒漠热带沙漠气候植被稀疏,地表大面积裸露,植物种类贫乏,群落结构简单。植物叶面积缩小或退化,呈鳞片状或为刺,以减少蒸腾;有的茎叶披白色茸毛,以抵抗灼热;有的具肉质茎叶,以储藏水分。大多有发达的根系,以便从很广很深的地下吸取水分温带荒漠温带大陆性气候拓展4不同地区森林(绿地)的作用三、关键能力看拓展地区主要作用丘陵、山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较干旱的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城市美化环境、减弱噪声、调节气候道路两侧美化环境、减弱噪声、吸烟滞尘、净化空气热带雨林维持全球碳氧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大气成分、促进水循环拓展5植被对环境的影响三、关键能力看拓展固碳释氧,净化空气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且能吸收有害气体,释放负离子涵养水源,保育土壤森林对降水的截留、吸收和贮存,可以增加可用水量,净化水质,调节径流。植物根系可以减少土壤侵蚀,改善土壤结构积累营养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在生长中积累了大量营养物质,为人类及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环境防风固沙,减轻灾害森林可以降低风速,减轻风沙、台风、霜冻等灾害拓展6植被与环境的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三、关键能力看拓展

(1)环境为植被的发育和生长提供阳光、空气、水分、养料、适宜的温度等生长所必需的条件。(2)植物的生长又会对环境产生影响,比如植物根系的生长、腐败的植物会影响土壤的结构和组成;植物可以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植物种类的改变会造成生物种类的改变。(3)不同的植被依赖于不同的特定环境,具有适应当地特定环境的特征;植被离开了适合的生长环境,可能会造成生长不良甚至死亡等后果。拓展7特殊地理环境下的植被特征三、关键能力看拓展

植物生活环境植物类型及其形态特征沙漠植物稀少,叶子退化,根深而叶不茂高山植株矮小,茎叶多毛草原丛生禾本科植物热带雨林常绿高大的森林植被,树身具有多层结构,叶子茂密池塘水生植物,叶子柔软而透明,带有通气组织拓展8植被破坏带来的影响三、关键能力看拓展影响具体分析破坏自然景观没有植被的光秃秃的山或废墟显然是没有大自然的亲和力的生态系统被破坏植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昆虫等动物的栖息场所,植被破坏后生物多样性也会遭到破坏土地退化加剧植被破坏后,降雨对土壤的冲刷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加剧,会造成土壤退化,如草原退化为沙漠;还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如水体富营养化全球气候变暖森林是二氧化碳的吸收器、贮存库和缓冲器。反之,森林一旦遭到破坏,则会变成二氧化碳的排放源,进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拓展9山地林“矮曲”的原因三、关键能力看拓展拓展10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三、关键能力看拓展1、自然地理要素与土壤的关系:拓展10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三、关键能力看拓展2、成土母质与土壤: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决定着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其粒度影响土壤质地,其化学成分决定着土壤的化学元素和养分。拓展10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三、关键能力看拓展3、气候与土壤:①气候通过降水、热量、风等要素影响土壤的厚度、水气比例、粒径、有机质含量。

②降水充沛,土壤粒径大、(下渗增加)土层较厚,土壤中含水量大。降水少,土层薄、土壤中空气含量多,土质疏松。

③热量丰富,微生物活跃,有机质被大量分解,土壤贫瘠。

④风力强,空气湿度降低,蒸发旺盛,成土母质迁移速度快,土壤粒径小、多气孔、有机质含量低,土质较差。

⑤不同气候类型影响下的土壤类型:高寒环境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层薄、土壤贫瘠、冻土湿热环境有机质分解快,土壤淋溶作用强,土壤贫瘠,偏酸性干旱环境土壤水分少,发育程度低,贫瘠,偏碱性冷湿环境有机质分解慢,大量累积在表土层,土层深厚、肥沃拓展10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三、关键能力看拓展4、生物与土壤: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起着主导作用。①生物创造土壤: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地衣类、苔藓类以及一些微生物功不可没。

②土壤养育生物:各种陆地植物生长在土壤上,蜱螨类、多类真菌以及蚯蚓、土鳖等以土壤为家。

③生物改造土壤:植物的枯枝落叶形成的腐殖质使土壤变得肥沃,低等动物和微生物改造土壤中的各类生物遗体,动物的活动使土壤变得松软。

④植物:低等植物:苔藓、地衣等;高等植物:草类、灌木、乔木(枯枝落叶)。

⑤动物:腐尸、排泄物(钙质、肥料)。

⑥微生物:分解(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拓展10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三、关键能力看拓展5、地形与土壤:土壤随地势升高而发生垂直分化;坡度不同,土壤厚度不同。拓展10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三、关键能力看拓展6、时间与土壤: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就越成熟,土壤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

拓展10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三、关键能力看拓展

7.人类活动

(1)有利的影响:积极的影响如培育出一些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以水稻土为代表。

(2)不利的影响: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可导致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土壤污染等。拓展11土壤肥力三、关键能力看拓展

土壤肥力的高低取决于土壤中水、肥、气、热四个因素之间的协调程度,以及能否满足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种需求。其中有机质含量高低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

肥:一般由有机质含量决定四大

水:水过多→根系缺氧,植物死亡肥力

气:空气过多→养分、水分供应不足,植物枯萎因子

热:适宜农作物生长的需要拓展12土壤肥沃的原因分析三、关键能力看拓展方向答题思路植被植被繁茂(草类茂盛、森林丰富),多枯枝落叶(腐殖质),积累大量的有机物微生物分解作用纬度高(或海拔高),气温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弱,有机质含量高外力侵蚀作用降水少,淋溶作用弱,水土流失不严重,土壤肥沃人类活动人工培育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例如:秸秆还田、使用农家肥等拓展13土壤改良的主要措施三、关键能力看拓展

(1)轮作换茬。

(2)土壤消毒:药剂法、日光法、高温法(高温季节灌水闷棚)、冷冻法(冬季撤棚深翻,冻死病虫卵)。

(3)改良土壤质地:增施有机肥,深翻,下层与上层混合,换土,无土栽培。

(4)以水排盐:闲茬时浇大水,表土积聚的盐分下淋,以降低土壤溶液浓度;夏季换茬空隙,撤膜淋雨。

(5)科学施肥。

(6)作物:种植绿肥作物、耐盐碱作物。拓展14中国主要土壤的分布三、关键能力看拓展拓展14中国主要土壤的分布三、关键能力看拓展拓展15中国五色土三、关键能力看拓展

中国五色土是指青、红、白、黑、黄五种颜色的土。五色土象征着我们广博的大中华,在社稷坛的东边是青土,代表着东边的大海;西边是白土,代表西部白色的沙;南边是红土,预示南方的红土地;北边是黑土,象征北部的黑土地;而中间的黄土,就是黄土高原的寓意。拓展15中国五色土三、关键能力看拓展类型主要分布区形成原因黑色土壤东北平原北部和内蒙古东部夏季温暖湿润,草类生长旺盛,冬季寒冷,微生物活动较弱,土壤中有机质分解慢,积累较多,形成黑色土壤红色土壤长江以南的广大丘陵高温多雨,土壤中有机质少,淋溶作用强,氧化铁含量较高,所以土壤呈红色青色土壤东部地区在东部地区雨水较多且排水不良或长期处于被淹的环境中,土壤中的铁以氧化亚铁的形式存在,所以土壤呈青灰色白色土壤西部地区气候干旱,土壤中盐碱含量比较高,有机质含量较低,水分较少,所以常呈白色黄色土壤黄土高原地区在黄土基础上发育的土壤,所以多呈黄色

1.(2022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农业生产中地膜覆盖对土壤理化性状的主要作用是(

)①保持土壤温度

②减少水肥流失

③增加土壤厚度

④改善土壤质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四、高考真题回头看解析:农田覆盖地膜可以保温、保土、保湿、保肥,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害,增强光效等,①、②对;土壤层次分为一般可分为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和成土母质层,土壤厚度是母质层以上的那部分,地膜覆盖不会增加土壤厚度,③错;土壤质地是根据土壤的颗粒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土壤质地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类,地膜覆盖不会改善土壤质地,④错,A对。故选A。√

(2021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洞庭湖区水域与陆地交错,从陆地到水底分布着森林、灌丛、草甸和水生植物等植被类型。完成下面小题。2.洞庭湖区的植被分布,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经度地带分异规律四、高考真题回头看解析:洞庭湖区从陆地到水底分布着森林、灌丛、草甸和水生植物等植被类型,洞庭湖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属于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地方性分异规律。故选B。√

(2021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洞庭湖区水域与陆地交错,从陆地到水底分布着森林、灌丛、草甸和水生植物等植被类型。完成下面小题。3.影响洞庭湖区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①地形②水分③热量④土壤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四、高考真题回头看解析:从陆地到水底,地形从出露地表到隐于水下,水分从少到多,这是导致洞庭湖区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①②正确;热量和土壤条件没有明显的差异。故选A。√

(2020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四、高考真题回头看解析:土壤的成土母质来源于岩石形成的风化物,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降水和气温实现,通过降水影响土壤的水分,通过气温影响土壤的热量,气候影响岩石的物理和化学风化过程;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气候和生物是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比较活跃的因素,B正确。成土母质和地形相对稳定,不会明显变化,成土母质、地形特征对土壤的形成都有影响,但不是比较活跃的因素。ACD错误。故选B。√4.下列成土因素,比较活跃的是(

)A.气候和地形 B.气候和生物C.母质和生物 D.地形和母质5.与陡坡相比,缓坡土壤肥力一般较高是因为(

)A.自然植被茂密 B.有机质积累多C.生物残体分解快 D.矿物养分流失快

(2020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四、高考真题回头看解析:热带雨林自然植被茂密,土壤肥力较低,因此自然植被茂密不是影响陡坡、缓坡土壤肥力差异的主要因素,A错误。据图分析,在陡坡上,水流速度快,侵蚀强,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有机质、矿物养分难以保留,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缓坡水流速度慢,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慢,有机质、矿物养分积累多,土壤肥力一般较高,B正确。温度高,生物残体分解快,陡坡和缓坡温度差异不大,C错误。陡坡矿物养分流失快,缓坡矿物养分流失慢,D错误。故选B。√

(2018年4月浙江·高考真题)土壤是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征。完成下列各题。6.下列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A.山东半岛温带森林 B.大兴安岭西侧草原C.西双版纳热带森林 D.内蒙古高原西部荒漠四、高考真题回头看解析:土壤有机质多少与枯枝落叶多少及热量条件有关。温度较低的地方,微生物作用慢。有机质积累多,高温湿润的地区虽然生物的生长量大,但由于微生物活动旺盛,故土壤积累的有机质少。大兴安岭西侧草原,草类茂盛,草类植被的根系主要集中表层,枯枝落叶多,而且该地纬度较高,微生物作用慢,有机质积累多,故选B项。√

(2018年4月浙江·高考真题)土壤是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征。完成下列各题。7.从我国内蒙古东部到西部的天然植被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四、高考真题回头看解析:从我国内蒙古东部到西部,由于距海远近不同,导致降水多少不同,从导致自然带呈现出由森林-草原-荒漠的递变规律,属于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故选B项。√

某研学小组通过文献研究贺兰山生物多样性随海拔的变化,绘制出贺兰山的总物种丰富度、草本层、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生物群落的多样性随海拔的变化格局图。其中图甲、图丁分别代表乔木和总物种丰富度。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海拔格局。五、典型例题随堂练1.郁闭度是以林冠层的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表示。从1400—2200m高度,乔木的郁闭度变化特点及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A.逐渐增大水分 B.持续减少坡度 C.先增后降热量 D.逐渐增大光照解析:根据材料,郁闭度是以林冠层的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表示,故物种丰富度越高,郁闭度越大,图甲表示乔木物种丰富度,从1400-2200米的海拔高度,乔木层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故郁闭度也逐渐增加,原因是山腰地区降水相对较多,水分条件较好,A正确;坡度、热量、光照条件均不是随海拔高度增加而更有利于乔木生长,BCD错误。故选A。√

某研学小组通过文献研究贺兰山生物多样性随海拔的变化,绘制出贺兰山的总物种丰富度、草本层、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生物群落的多样性随海拔的变化格局图。其中图甲、图丁分别代表乔木和总物种丰富度。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海拔格局。五、典型例题随堂练2.推测该区域物种最丰富、最少的类型及两者的总体关系是(

)A.草本乔木负相关 B.乔木草本正相关 C.灌木乔木负相关 D.草本灌木正相关解析:依据所学知识,根据物种丰富度数值可判断,该区域乙的种类介于甲乔木和丙之间,应该代表灌木,丙应该代表草本,乔木物种数量介于0-3之间,物种数量最少,占总物种丰富度的比值较小,草本最丰富,当乔木物种增加,郁闭度增加,会抑制林下草本层的生长,使得草木多样性减少,A正确,B错误;物种最丰富的是草本植物,最少的是乔木,灌木物种丰富度介于草本和乔木之间,CD错误。故选A。√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主产区之一,黄河流域灌溉面积约570.4万公顷,80%分布在宁蒙河套平原、汾河盆地和黄河下游平原。引黄灌区对保障黄河流域乃至国家粮食安全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灌溉面积、灌溉用水量及化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加,引黄灌区出现了土壤养分失衡等问题。下图为黄河流域五大灌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五、典型例题随堂练3.黄河流域五大灌区土壤养分失衡的主要表现是(

)A.土壤疏松度显著下降 B.土壤透水性变差 C.土壤有机质分解变慢 D.土壤盐碱化加剧解析:黄河流域五大灌区整体气候偏干旱,降水较少,蒸发较大,灌区农业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随着水分蒸发,盐分逐渐向土壤表层累积,土壤盐碱化加剧,且化肥的施用过多也会加剧盐碱化过程,D正确。根据材料“随着灌溉面积、灌溉用水量及化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加,引黄灌区出现了土壤养分失衡等问题”可知,灌区土壤养分失衡主要由灌溉导致,土壤疏松度、透水性以及有机质分解等变化不是其土壤养分失衡的主要表现。故选D。√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主产区之一,黄河流域灌溉面积约570.4万公顷,80%分布在宁蒙河套平原、汾河盆地和黄河下游平原。引黄灌区对保障黄河流域乃至国家粮食安全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灌溉面积、灌溉用水量及化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加,引黄灌区出现了土壤养分失衡等问题。下图为黄河流域五大灌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五、典型例题随堂练4.治理黄河流域五大灌区土壤养分失衡的有效措施是(

)A.增施生石灰,改良土壤结构 B.推广滴灌技术,种植有机绿肥C.实施耕地撂荒,降低耕作强度 D.开挖排水渠,降低地下水位解析:结合上题分析,五大灌区土壤养分失衡的主要表现为土壤盐碱化加剧,可推广滴灌技术,减缓地下水位的上升,同时种植有机绿肥,控制化肥的使用,控制盐碱化的发生,B正确。土壤增施生石灰,生石灰遇水反应释放大量热量,可杀死土壤病菌和害虫虫卵,且反应后生成强碱,可中和酸性土壤,A选项不是治理土壤盐碱化的措施,A错。实施耕地撂荒会浪费耕地资源,不利于保障粮食安全,C错。开挖排水渠,降低地下水位,可缓解盐碱化,但开挖排水渠会加大耕地资源的破坏和占用,不是最合理的措施,排除D。故选B。√

下左图为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土地类型分布图,下右图为不同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占比垂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五、典型例题随堂练5.土壤有机质含量占比曲线I、II、III对应的图示分布地区依次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甲、丙、乙解析:读图可知,曲线I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最少,应分布于干旱气候条件下,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甲地位于内蒙古西部,属于干旱区,对应曲线I;曲线II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最高,且集中分布于表层,是森林植被下的土壤有机质分布特点,树木的根系分布很深,直接提供给土壤表层的有机质不多,主要是以枯枝落叶的形式将有机质归还到地表,图中丙位于大兴安岭东侧,森林覆盖率高,枯枝落叶多,且集中分布于表层,加上气候冷湿,微生物分解作用弱,有机质分解慢,集中分布于表层;曲线III是草原植被下土壤有机质分布特点,草类根系茂密且集中在近地表的土壤中,向下则根系的集中程度递减,草本植物是整株植物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因此草原地带下的有机质是向下逐渐减少的,所以对应的是乙地内蒙古高原东部的温带草原地带下的土壤。因此,图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占比曲线I、II、III对应的地区分别是甲、丙、乙。D正确,ABC错误。故选D。√

下左图为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土地类型分布图,下右图为不同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占比垂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五、典型例题随堂练6.II曲线在深度达到20cm左右时,有机质含量比重骤降的主要原因是(

)①根系茂密且集中于表层土壤②枯枝落叶集中于土壤表层③距离成土母质近④雨水淋溶作用强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Ⅱ曲线是森林植被下的土壤有机质分布特点。森林植被,枯枝落叶层集中于表层,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后,受雨水淋溶作用下向下可达到20cm深处,②④正确,D正确;树木的根系分布很深,直接提供给土壤表层的有机质不多,主要是以枯枝落叶的形式将有机质归还到地表,①错误;与距离成土母质的距离无关,成土母质为土壤形成提供物质基础和矿物养分,不提供有机质,③错误,ABC错误。故选D。√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松嫩平原曾经分布有深厚、肥沃的黑土(有机质含量高)。下图示意东北黑土的分布。五、典型例题随堂练(1)说明松嫩平原黑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的主要原因。解析:影响土壤厚度的因素主要从:植被状况、地形状况、开发时间等方面来考虑,结合所学可知,松嫩平原当地原生植被茂盛,为黑土的形成提供大量枯枝落叶;当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长期地广人稀,开发较晚,平原地形,利于黑土的形成,黑土肥力积累期较长,故松嫩平原黑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松嫩平原黑土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土壤的有机质主要由生物提供,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植物生长较快,为黑土的形成提供大量枯枝落叶,积累大量有机质;该地纬度位置较高,气温较低,大量枯枝落叶难以分解,有机质在土壤中得以保留,形成深厚的腐殖质层;该地纬度较高,年均温较低,黑土中有机质分解速度慢;当地年均温较低,生物生长速度慢,黑土中的有机质参与生物循环的速度慢,消耗有机质速度慢。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松嫩平原曾经分布有深厚、肥沃的黑土(有机质含量高)。下图示意东北黑土的分布。五、典型例题随堂练(1)说明松嫩平原黑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的主要原因。答案:松嫩平原黑土层深厚的原因:当地原生植被茂盛,为黑土的形成提供大量枯枝落叶;当地长期地广人稀,开发晚,黑土的形成、积累期长。松嫩平原黑土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当地枯枝落叶较多,为黑土提供大量有机质;当地年均温较低,黑土中有机质分解速度慢;当地年均温较低,生物生长速度慢,黑土中的有机质参与生物循环的速度慢。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松嫩平原曾经分布有深厚、肥沃的黑土(有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