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庆市B卷中考满分作文《春节里的文化》4_第1页
2022年重庆市B卷中考满分作文《春节里的文化》4_第2页
2022年重庆市B卷中考满分作文《春节里的文化》4_第3页
2022年重庆市B卷中考满分作文《春节里的文化》4_第4页
2022年重庆市B卷中考满分作文《春节里的文化》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重庆市B卷中考满分作文【真题在线】以下两题选做一题。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化在唐诗宋词的意蕴里,在书法国画的神韵里,在春联灯谜、月饼粽子的民俗里,在善良诚信、谦让友爱的品行里……请以“____里的文化”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春节里的文化每当大年初一来到,我们中国人最喜爱的节日“春节”就来到了。到了除夕那天晚上,我们就开开心心地吃年夜饭。到了7点半,春节晚会开始了。我们全家人就在一起看春节晚会,而且还换上了新的春联。当我们全家聚在一起的时候,重视有说有笑的。当我看电视正看着入迷的时候,爸爸给我讲起了春节放鞭炮的一个故事,叫“年”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它头上长着两只触角,样子非常凶猛。每年除夕的时候,它就出来危害百姓。有一年除夕,村里来了一位乞讨的老人,老人看见乡亲们正在慌慌张张地收拾着行李,一位婆婆走过他身旁,老人就问:“婆婆,你们怎么了?”婆婆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告诉了他,并告诉他,快到深山去吧!年兽快要来了。老人说:“您若给我在这儿住一晚上,我就把年兽赶走。”婆婆说:“别说大话了,赶紧逃吧。”“我没说大话,请婆婆相信我。”老人非常忠诚地说。婆婆半信半疑,只好答应了。半夜时分,年兽来了,年兽看见家家户户门贴大红纸,屋内一片亮光。老人村趁年兽不注意的时候,点起了鞭炮,啪啪啪,啪啪啪,年兽大叫了一声,就逃走了。第二天是大年初一,乡亲们回到了村子里,恍然大悟,他们看见村子里安然无恙,就问那位老人,老人讲给了乡亲们听,并告诉乡亲们对付年兽的办法。从此以后,乡亲们每年除夕的时候,就家家户户门贴大红纸,屋内一片亮光,放鞭炮。从此,年兽就再也不敢来了。”我听完了故事之后,就睡着了。我爱春节的风俗习惯,我喜欢过春节!【趋势分析】结合重庆近三年的中考作文题,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双命题,二选一"的形式一直是重庆中考作文坚持的命题方式,并且在题目的选择上,以半命题作文、全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为主。其中,今年重庆B卷的题目由以前的全命题作文改为半命题作文,但命题的意图没有变,都是想要让考生反思生活。2020年的《绊•伴》,2021年的《礼》,都希望考生在生活的磨砺和感恩中成长,有利于培养考生的意志,提升考生的人格。而今年的题目“____里的文化”,则让考生回顾成长过程中收获到的文化“财富”。这些文化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在遇到困难时给我们鼓励和支持,帮我们渡过难关,在我们困惑时给我们指点迷津,在我们骄傲时给我们警不,延续了2021年的《礼》的内幽。考生在写作时不仅要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要赋予其深刻的内涵。提示语中提到了春联灯谜、月饼粽子的民俗,回归了教材中关于传统节日的写作训练。所以考生不能忽视平时的课堂写作训练,这样才能为备战中考打好坚实的基础。题目二是材料作文,这种命题形式是近三年的重庆中考B卷一直采用的。2020年作文题的材料是一句很短但富有哲理的话,考生可以从材料本身出发,去思考领悟人生哲理。2021年是自荐信,紧扣教材,注重考查考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让考生学以致用。2022年则是展望未来,以劳动课即将纳入中小学课程这个节点为契机,紧承2021年立志于培养有生活常识、有动手实践能力、适合现代社会的人才这一宗旨。纵观近三年重庆中考的考题,这三年的考题体现了倡导考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特色发展的趋势,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考生“高分低能”的局面。【审题聚焦】2022年重庆B卷题目一的提示语直接提示了考生写作的内容,没有审题障碍。题目需要考生补充完整,而且补充的内容没有特定范围,这给了考生一个广阔的写作空间。提ボ语中提到的唐诗宋词、书法国画都是可选的写作对象,汶也是教材八年级下第五单元的写作实践内容。此外,春联灯谜、月饼粽子之类的写作对象既是考生课堂上写作练笔的内容,也是教材中对传统节日的看法。这类写作实践活动的内容,非常明显地体现出考题回归教材的倾向。善良诚信、谦让友爱,这是教育的本真,是立德树人的最终目的。当然了,题目可补充的内容还可以是“家乡”“困难”“劳动”……考生一定要选择自己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有话会说的经历来归纳关键词进行补题,这样才能写出感情真挚的作文,才能写成一篇不仅能感动自己,也能打动阅卷老师的考场佳作。【名师解题】2022年重庆B卷的中考作文题采用半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二选一”的形式,这有利于考生根据自己的经历、特长、生活经验等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进行写作。本次作文题分别从中华文化和劳动这两个角度设题,既贴近生活,又体现了命题者重视文化传承、紧跟新时代劳动教育发展趋势的理念。第(1)题____里的文化这道作文题有两个关键词,个是“文化”,一个是“里”。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慨念。写作时要化虚为实,选择具体的载体呈现文化的传承。“里”字,则表明作文不能流于表面,要体现出某文化载体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内涵。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和我们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比如语言、文字、价值观念、民俗习惯、古典艺术等。不同的文化载体有着不同的内涵,其作用、功能、意义等也不尽相同。考生若想写出新意,不仅要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要挖掘其当代价值,两者结合,方能出奇制胜。在体裁的选择上,此题比较自由,写议论文、记叙文均可。【命题透视】第(1)题这是个半命题作文。首先,我们要解决一个问题“文化”应该存在于什么里面?文化的分类有很多,如物质文化(衣食住行等)、社会文化(艺术、民俗、宗教等)、哲学文化(生活观念、审美观念、社会观念等),可能同学们想得比较多的是物质文化,它更贴近生活,比如餐饮文化、酒文化等,但是往往体现不出“文化”两个字,这也是这道题目的重点和难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实,中华文化的气息我们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得到。它跳动在民族乐器二胡哀婉而凄美的弓弦上,闪烁在国粹京剧色彩斑斓的脸谱上,绽放在异彩纷呈的民俗节日中,传扬在脍炙人口的中华诗词里。中华文化内容浩如烟海,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想在一篇文章中把所有内容都涵盖是不可能的。所以,写作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化虚为实,以“具体”诠释“抽象”。中华文化是较抽象的概念,写作时,化概念为万象,用具体的文化形态——诗歌、绘画、书法、文房四宝、茶艺、京剧、刺绣、民俗节日、剪纸、皮影戏等去诠释抽象概念的内涵,化抽象为具体,就拓宽了自己的思维空间,也拓宽了发挥自己优势的天地。2.以小见大,用“细节”点染万种“风情”。语言于文章,就如同衣服于人体一样,不但有表情达意、张扬个性的作用,还有点缀、修饰的功能,衣服的一个花边、一粒纽扣、一处镂空设计、一挂饰物点缀,都可以使你风情万种,独特妩媚。“小”处的设计显现出了“大”智慧。文章的细节同样可以显示考生独运的匠心。写作时,可参考以下几方面展开思路。①故事新编,赋予中华文化中古老的神话、传说鲜明的现代意义,去表现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体现出中华文化的朴素的人生追求。②老外学艺,通过一个外国人历尽“千辛万苦”,闹了无数笑话,也要学习那对他来说魂牵梦绕的东方文化的故事,来表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对外影响。③百姓生活,通过剪窗花、扭秧歌、划旱船、踩高跷、变戏法、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故事,表明中华传统文化、习俗的已经深入老百姓实实在在的生活中。【构思角度提示】①名字里的文化。名字是每个人行走世间特有的“名片”,具有独特的辨识度。每个人的名字都有着独特的含义,或是传承了家风家训,或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或带有强烈的时代烙印,等等。可选择其中一个角度,通过一个故事讲述名字背后的意思,突出名字的文化内涵,或从姓氏的起源、名字的内涵及其意义等方面对中心论点展开论述。②筷子里的文化。筷子是中华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与哲理。可从筷子一圆一方的两端代表“天圆地方”的角度切人,写其中蕴含的中国人刚正耿直、圆融通达的处世之道。③巷子里的文化。几乎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巷子,每条巷子或多或少地承载着所属地的历史,也有着各自的故事。可写小巷邻里亲如一家的故事,体现淳朴的民风。【思路导航】一、传统节日里的文化。【构思】①传统节日的来历:写家人晚上讲故事时说明了节日的来历。②参与节日活动的过程:写与父母一起准备过节需要的物品。节日里的收获:表明自己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与人们寄予节日的美好期待。【选材】如写春节期间家人会跨越千山万水聚集在一起,共享团圆。家人聚在一起贴对联、买年货、包饺子、吃团圆饭等,通过这此方式庆祝春节,享受过年的喜悦。如写端午节“我”与父母一起包粽子,或者妈妈教“我”做艾草香包、编五色绳手链的经历,或者写爸爸给“我”讲端午节的由来。二、诗词里的文化。【构思】①借诗意起笔,点明主题:运用充满诗意的言,点明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列举古代诗人或词人的诗词:分别介绍诗人或词人的诗词风格与诗词背后蕴含的哲思、感情、故事等。③抒发情感,照应开头:点明诗词带给自己美的感受,再次强调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材】如写自己在学习诗词的过程中,渐渐喜欢上了李白的浪漫主义诗句,读懂了李白的逸兴遄飞;渐渐喜欢上了杜甫的凝练诗句,读懂了杜甫的忧国忧民;渐渐喜欢上了苏轼理趣横生的诗句,读懂了苏轼的豪放乐观。如写诗词丰盈了自己的精神,读懂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读懂了“长风破很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理想抱负,读懂了“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豪迈气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