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2024年秋季新教材)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国广袤的大地,曾孕育早期的人类,北京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通过历史学家们对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等早期人类化石、遗址等考古发现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概况,以及他们各自在演化过程中的特点。距今约1万年,生活在长江、黄河流域等地的先民已栽培水稻、粟、黍,并饲养家畜、磨制石器和烧制陶器,开始了定居生活。其中,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遗址和分布在黄河流域的半坡遗址成为原始农耕时期的典型代表。在农业兴起的基础上,原始社会不断发展,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相传距今五六千年,一些部落逐渐结成联盟,并推举出首领。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被后人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其后,尧、舜、禹通过禅让制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距今5000多年,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人口增长,城市出现,社会分化加剧,早期国家开始出现。黄河、长江和西辽河流域都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早期文明。距今4000多年,中原地区在广泛吸收各地文明要素的基础上迅速崛起,经过持续的发展,走向一体,以中原地区为引领的文明新格局开始形成。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人类的智力、能力不断提高,人类社会渐渐向奴隶社会过渡。学生是教学的终端,一切为终端服务。七年级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有限,尽管其在小学阶段接触过一些历史典故,但是缺乏系统性,再加上七年级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历史学科,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起点。在这一阶段,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对历史充满探求的欲望,但同时他们又缺乏学习历史的科学方法,历史学科素养也是空白状态,又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并逐步教会学生以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建构知识框架;巧妙设计问题,多角度引导探究;适时,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历史问题,以转变学习方式为核心,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达成目标。唯物史观了解我国境内的古人类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知道古人类的一般演化规律;知道原始农业的兴起,认识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了解炎黄联盟和华夏族的形成,知道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史料实证知道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图像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知道化石对我们研究早期人类的作用;通过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了解我国原始农耕生活;搜集大禹治水等史料,讲述相关传说时空观念了解我国境内的古人类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出现的大致时间、地理位置分布特点及人类的大致演化过程;识读《中国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中国境内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掌握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生活年代及活动范围;能够按时序讲述炎黄联盟的形成及尧、舜、禹的禅让历史解释思考北京人被发现的科学意义,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知道原始农业的兴起及意义,了解稻作农业的繁荣以及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了解河姆渡人、半坡人的生活特点;初步学习对具体历史资料进行归纳、概括、分析、比较得出历史结论的历史思维方法;了解早期国家和文明起源;通过了解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了解远古传说,思考和认识传说与史实的区别家国情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要树立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认识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表现出来的智慧与成就,产生崇敬之情,从而达到对祖国悠久历史的认同和尊重;认识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体会作为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1.用地理学科的读图方法去解读历史地图中包含的丰富历史信息。2.用生物课程的科学态度了解植物遗存、动物遗骸化石是研究人类活动的可靠依据。3.从艺术课程的角度去观察、欣赏历史文物图、历史绘画,发现历史现象。4.从建筑的角度认识远古居民的干栏式、半地穴式建筑的精华所在。5.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角度认识周口店遗址被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以及“禅让制”体现的崇高品德。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内容要求教学目标通过了解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遗存,知道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1.通过识读《中国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明确我国境内早期人类分布的地理位置及分布特点,掌握识图的基本方法,培养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研读相关史料,了解我国境内的古人类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时空观念、历史解释)2.研读相关史料和教材,了解北京人的体貌特征、生产生活情况,思考北京人被发现的科学意义;通过北京人遗址及化石的发现,认识到北京人是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知道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树立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3.知道山顶洞人及其特征。(历史解释)4.通过对我国境内古人类的学习,认识劳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唯物史观)教学重点:北京人的发现以及北京人的特征。教学难点:从北京人与山顶洞人基本特征的比较中,寻找我国人类进步的足迹。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是大家进入初中以来的第一节历史课。对于历史,大家并不陌生,通过书籍和影视剧,我们了解了许多历史知识和历史故事。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人类历史。关于人类的起源,古今中外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有关人类起源,无论是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谁是祖国境内最早的居民呢?他们又是怎样生活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学习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二、探究新知(一)我国境内的古人类1.教师讲述: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这些古人类遗址遍布全国各地。多媒体出示教材《中国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指导学生快速找出古人类遗址的分布位置并思考:他们生活的地方有何共同点?为什么都生活在这些地方?提示:共同点: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珠江等大河流域。原因:大河流域土壤肥沃,植被茂盛,食物和水源相对充足,适宜人类生存。2.多媒体出示《人类进化示意图》,使学生明确:人类是由古猿演化而来的。教师讲解:人类由古猿演化而来。距今300万年左右,有的古猿已能直立行走,并会制作和使用工具,脑容量增加,后来演化成能人,进而演化成直立人。距今约20万年,直立人经过演化发展为具有现代人体质特征的人类,即早期智人。到距今约5万年,早期智人演化为晚期智人,即现代人。3.展示材料:出示材料具体解读图1元谋人的门齿化石经过测定元谋人的门齿化石,得知: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图2元谋人使用过的石器元谋人使用的粗糙的石器,证明元谋人已经会制作工具文字材料蓝田人发现于陕西蓝田,考古学家发掘出的一个完整的头骨化石,距今约160万年。郧县人发现于湖北郧阳,目前考古学家发掘的3个头骨化石,距今约100万年他们都处于直立人时期教师提问:阅读教材内容,并结合材料,总结元谋人的生活年代、地点、地位、生产生活状况。提示:距今约170万年,生活在云南元谋县,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通过考古发现,我们可以看出元谋人能够制作工具。教师进一步提问:除了元谋人之外,还有哪两个古人类?他们和元谋人有什么共同特点?提示:蓝田人、郧县人,他们和元谋人都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4.拓展——化石的内涵:古代生物的遗骸或遗迹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时间,被周围沉积物的矿物质所渗入,逐渐石化,称为“化石”。化石是研究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教师强调:我国早期人类遗址中最著名的是北京人遗址。(二)北京人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正文内容,并出示北京人牙齿化石和头盖骨化石图片。eq\o(\s\up7(),\s\do5(北京人牙齿化石))eq\o(\s\up7(),\s\do5(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教师提问:(1)说出北京人遗址被发现的具体地点、北京人距今年代。(2)用图表或思维导图等形式梳理出北京人和北京人遗址的发现过程。师生归纳:(1)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时间:距今约70万—20万年。(2)发现过程:时间发现过程1921年北京人遗址被发现—根据在遗址中发现的3颗牙齿化石,将活动在这里的古人类命名为“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1929年我国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同年又发现用火遗迹此后又相继发掘出5个头盖骨化石,共出土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以及大量的动物化石和约10万件打制石器2.展示材料: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五蠹》材料二申弥国去都万里,有燧明国不识四时昼夜。其人不死,厌世而升天。国有火树,名燧木,屈盘万丈,云雾出於(于)中间,折枝相钻,则火出矣。后世圣人,变腥臊之味,游日月之外,以食救万物,乃至南垂,目此树表,有鸟若鸮,以口啄树,粲然火出。圣人感焉,因取小枝以钻火,号燧人氏。——《太平御览·王子年拾遗记》学生阅读材料及教材相关内容,分组讨论下列问题:(1)北京人的体貌特征是怎样的?(2)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怎样的?(3)北京人的用火情况是怎样的?(4)北京人的发现有什么意义?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教师过渡: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还发现了距今约3万年的山顶洞人。山顶洞人的模样和现代人相同。那么,山顶洞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如何呢?(三)山顶洞人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正文内容,总结:与北京人相比,山顶洞人有哪些进步?师生归纳:①体貌特征: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属于直立人,而山顶洞人模样和现代人相同,属于晚期智人。②工具制造: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而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③火的使用:北京人会使用火,山顶洞人可能已经知道人工取火。④意识形态:山顶洞人有了爱美意识,也有埋葬死者的行为。三、课堂小结同学们,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到我国历史的悠久,了解到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它的遗存的发现对于研究人类起源和古人类演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有爱美意识。见课件七年级学生在第一次接触正式的历史课时,教会他们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在课程具体内容中,以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并能够应用学习历史的方法。课堂实践中,以绘制图表的方法对课程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表格绘制、表头设计、内容选择、同类项梳理,一步步先讲后练习。在课堂上,学生们都较好地掌握了这一学习方法,教学效果较好。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内容要求教学目标通过了解河姆渡、半坡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1.知道原始农业的兴起,认识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识读《中国境内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了解原始农耕时代遗址分布的地理位置;理解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特征。(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2.通过阅读相关史料和教材,了解稻作农业的繁荣以及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归纳河姆渡人、半坡人的生活特点;通过比较半坡人、河姆渡人的生产生活,知道不同的环境出现不同的差异,都是适应环境的需要。(历史解释、史料实证)3.认识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表现出来的智慧与取得的成就,产生崇敬之情,从而达到对祖国悠久历史的认同和尊重。(家国情怀)教学重点: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及其特点;区分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住房结构和农作物的区别。教学难点:了解农业发展对中华文明产生的深远影响;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分析出现贫富分化的根本原因。一、导入新课在我国古老的神话传说里,有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这说明了我们的祖先开始由采集狩猎生活向农耕生活转变。今天我们就一起穿越到原始社会,体验祖先们的农耕生活吧!二、探究新知(一)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国境内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找一找新石器时代遗址主要集中在哪些区域。eq\o(\s\up7(),\s\do5(中国境内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学生观察地图,在地图中寻找信息并作标注,回答问题。教师提问:黄河、长江等大河对原始农业的产生具有怎样的作用?提示:提供水源,便于农作物种植。教师归纳:原始人类在长期的采集生活中,逐渐发现植物生长是有规律的,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摸索,初步掌握了一些植物的种植方法,并有意识地种植可以食用的植物,这就是原始农业的起源。2.学生自主探究: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并思考以下问题:(1)我国原始农业起源的时间、表现。(2)人类开始过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1)时间:距今约1万年;表现:我国南北方都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粟和黍均发现于我国。(2)根本原因:原始农业的出现和发展。3.教师提问:(1)哪些现象表明了原始农业的出现?(2)原始农业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有何意义?提示:(1)标志:定居生活、磨制石器、制作陶器、饲养家畜、农作物的出现。(2)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4.展示材料:材料一eq\o(\s\up7(),\s\do5(远古先民的生活想象图))eq\o(\s\up7(),\s\do5(陕西西安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材料二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蛖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墝(qiāo)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西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教师提问: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早期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人类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提示:变化: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人类从徙居过渡到定居。影响:农业生产的出现初步改变了人类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二)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的繁荣1.展示材料: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周易·系辞下》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相关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我国史前稻作农业经济兴盛的区域在哪里?(2)长江流域的代表性遗址是什么?(3)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人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什么?最典型的农业工具是什么?(4)有了农业之后,人们还会随意迁徙,到处流动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1)区域: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2)代表性遗址:河姆渡遗址。(3)农作物:水稻;工具:骨耜。(4)不会。原因:农作物种下后,必须等待收割,而且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农业生产也不是随便什么地方都能进行的,这就要求人们定居下来。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衣食来源比较稳定,也为定居提供了条件。所以有了农业之后,人们过上了定居的生活。2.多媒体展示河姆渡人干栏式建筑复原想象图。教师提问:结合地理学科知识思考,河姆渡居民为什么将房子建造成这种结构?有什么好处?学生交流回答。师生归纳: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浙江地区,属于长江流域,地势低洼,潮湿温热。我国原始居民为了居住地能有良好的通风和防潮性能,于是建造干栏式房屋。干栏式房屋既可防蛇虫猛兽之害,又可防潮湿,下面还可以养殖家禽家畜。3.多媒体展示河姆渡遗址有关水井、饲养的家畜以及出土陶器的图片。教师提问:除了农业生产和基本的生活之外,河姆渡居民还做什么?提示:由于原始农业的发展,粮食有了保障,打回来的猎物一时吃不完,人们把受轻伤的动物驯养起来,慢慢就成了家禽家畜,原始家畜饲养业产生了。4.归纳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大致情况。提示:距今约7000年,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遗址中有大量水稻遗存,骨耜广泛使用;会饲养家畜;懂得使用天然漆,会制作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还运用雕刻等技术,用象牙和兽骨制成古朴的艺术品。河姆渡遗址出土了目前已知我国最早的象牙雕刻器。(三)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1.展示材料: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先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而得名,考古学界一般将仰韶文化系统分为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和西王村类型三种类型,其中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的前段代表的是前期仰韶文化的发展面貌。阅读材料和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仰韶文化主要分布在哪一地区?距今大约多少年?仰韶先民主要从事什么生产?仰韶文化的重要特征是什么?哪一处是其重要的遗址?(2)仰韶文化时期是哪一社会的兴盛时期?它的早期和晚期有何差异?提示:(1)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距今约7000—5000年;主要从事粟作农业生产;在陶器表面绘出鱼、鸟、花等图案的彩陶是仰韶文化的重要特征;陕西西安的半坡遗址。(2)仰韶文化时期是氏族社会的兴盛时期。距今6000多年的早期墓地中,墓葬规模和随葬品数量看不出显著差别,氏族成员之间地位平等,没有明显的贫富分化。到了距今50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晚期,墓葬规模和随葬品数量出现明显的差别。2.多媒体展示西安半坡博物馆图片,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归纳半坡遗址发现的地点、距今时间,并探讨地理环境与半坡遗址之间的关系。提示:地点: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时间:距今约6000年。关系:当时的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人类活动。3.教师提问:在人类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半坡人居住的房屋样式是怎样的?在生活中使用什么生产工具?种植什么作物?饲养什么家畜?使用什么生活用具?(学生讨论回答)提示:房屋样式:半地穴式房屋。生产工具:磨制石器。作物:粟、黍。饲养家畜:猪、狗等。生活用具:陶器。4.课件展示北京人、半坡人使用的石器图片,思考:两者使用的石器有何不同?eq\o(\s\up7(),\s\do5(北京人使用的石器))eq\o(\s\up7(),\s\do5(半坡人使用的石器))提示:北京人使用的是打制石器,半坡人使用的是磨制石器。5.小组探究:列表归纳河姆渡人与半坡人的异同点。提示:河姆渡人半坡人不同点距今年代距今约7000年距今约6000年所处区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房屋样式干栏式建筑半地穴式房屋种植作物水稻粟、黍生产工具骨耜磨制石器手工业陶器、玉器、乐器骨哨陶器、乐器,会纺织、制衣相同点①都处于相同的社会发展时期。②都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③都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④都普遍制作和使用磨制石器、陶器等。⑤都饲养猪、狗等家畜6.教师提问: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分别代表了南北方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体现了当时南北方原始居民的生活差异。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同?提示:原因:主要是南北方自然环境不同。7.请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对仰韶文化的其他考古发掘做一个简单介绍。提示:河南灵宝西坡遗址发现的面积超过200平方米的大房子,位于成组房屋的中心位置,可能是氏族首领居住或处理部落事务的场所。考古学家还发现多处仰韶文化的公共墓地。8.学生自主学习:请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大汶口文化主要分布在哪里?距今约多少年?它具有什么价值?提示:大汶口文化主要分布于黄河下游和淮河中下游地区,距今约5900—4400年。大汶口文化晚期,制陶技术有较大发展。这一时期,在同一墓地的墓葬中,随葬品数量的显著差异表明当时同一群体内部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原始农业的发展、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生活方式,知道了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相关信息;认识到原始农耕生活有许多共同点,如种植农作物、使用磨制石器、建房定居、饲养家畜等。但由于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不同,原始居民的生活也有各自的特点。见课件本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设计探究问题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初步分析、解释材料及图片中反映的历史信息,作出简单的历史结论,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整节课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既让学生积极学习新知识,又让学生联系旧知识,通过对比,让学生学会自己归纳总结,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不足之处就是趣味性不强,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融入一些趣味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内容要求教学目标了解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通过古代文献中记述的黄帝、炎帝等神话传说,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1.了解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通过了解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历史解释、史料实证)2.知道炎黄联盟和华夏族的形成,知道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通过研读相关史料,理解禅让制的含义;了解大禹的优秀品质;思考和认识传说与史实的区别。(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3.认识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体会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学习大禹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家国情怀)教学重点: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炎黄联盟和华夏族的形成、禅让制。教学难点:我国早期国家与文明的起源,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传说与史实的区别与联系,“禅让”的含义和实质。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黄帝陵祭祖、祭拜炎帝图片。教师提问:为什么黄帝和炎帝受到所有炎黄子孙的尊敬?对黄帝和炎帝的祭奠有什么现实意义?教师导入:孙中山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毛泽东赞叹道:“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每逢清明时节,海内外炎黄子孙纷纷从各地赶来祭拜黄帝、炎帝,以寄托念祖之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学习本课内容来探讨上述问题吧!二、探究新知(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叙述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时间、过程。(2)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什么?提示:(1)时间:大约在5000多年前。过程:①大约在5000多年前,我国原始社会的农业、畜牧业有了较大发展,人口显著增长并开始向区域中心集中,早期城市逐步形成。②随着社会成员之间的分化加剧,一部分人从生产劳动中脱离出来,专门从事管理,出现了掌握政治、经济、军事和祭祀权力的王。以王为首的统治阶级对内进行统治,对外发动战争,形成了早期国家。(2)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二)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1.展示材料:材料一以良渚古城为核心的良渚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1936年首次发现。迄今为止,遗址考古发现非常丰富……这和其他随葬品较少的普通墓葬对比鲜明,说明当时的社会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5000年左右,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进入了文明社会。材料二陶寺古城的内城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良渚古城的内城面积约300万平方米……陶寺遗址的墓葬89%的小型墓几乎没有随葬品,8座大型墓发现随葬品200多件。教师提问:(1)结合材料一和教材相关内容,总结出你对良渚文化的认识。(2)概括你从材料二中得到的信息。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归纳:(1)良渚古城规模宏大;良渚文明社会阶级分化明显;良渚文明借助神权管理国家;良渚文明治理秩序规范;良渚文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高。(2)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统治者有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当时社会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相当明显。2.结合教材内容,请你对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做一简介,并回答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什么特征。提示:(1)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余杭,距今约5300—4300年。古城规模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城北面的水利系统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内城建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这些发现反映了良渚社会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城内外墓地的随葬品对比鲜明,说明良渚当时不同身份和等级的群体埋葬在不同的区域,社会的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此考古发现证实当时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2)陶寺古城:遗址位于山西襄汾,距今约4300—4000年。墓中随葬器物的不同,以及用人殉葬的现象,说明当时不同群体之间的社会地位差异显著,阶级分化严重。大型墓葬的随葬品来源十分广泛,反映出各地文化因素汇聚中原。此遗址的发现表明当时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3)文明特征:良渚古城、陶寺古城等考古发现,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距今5000年左右,各具特色的早期文明,不断交流和融合,共同构成早期中华文明的主体。距今4000多年,以中原地区为引领的文明新格局开始形成。(三)远古的传说1.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简要概括华夏族的由来,并指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提示:炎黄在阪泉大战,炎帝战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后炎黄部落联盟与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蚩尤战败,其部落部分归附炎黄部落联盟。黄帝被推举为炎黄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演化为后来的华夏族。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2.展示材料:“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梁启超《太古及三代载记》教师提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提示:华夏族由错居杂处的众多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的过程中逐渐融合而成。教师过渡:相传最后黄帝乘龙归天,而在他之后,我国的黄河流域又相继出现了三位杰出的领袖,他们就是尧、舜、禹。3.展示材料:材料一材料二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材料三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十七年而崩。三年丧毕,禹亦乃让舜子,如舜让尧子。诸侯归之,然后禹践天子位。尧子丹朱,舜子商均,皆有疆土,以奉先祀。服其服,礼乐如之。以客见天子,天子弗臣,示不敢专也。——[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教师提问:(1)何为禅让制?(2)这种制度的实质是什么?提示:(1)含义:首领传位给贤德之人的制度。(2)实质:民主推选联盟首领(原始民主)。4.展示材料:《史记·夏本纪》记载:“(他)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教师可以请同学讲述有关大禹治水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可以从大禹身上看出中华民族祖先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提示:创新精神,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敬业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等。5.情境设置:如果你是负责推荐的人,请你为尧、舜、禹写一段推荐词。提示:我负责推荐尧:他生活简朴,克己爱民,关注民生,急流勇退,为后来人打下坚实基础,也开创了一个良好开端。我负责推荐舜:他宽厚待人,以身作则,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兢兢业业,将民主推选的禅让制贯彻始终。我负责推荐禹:他率领人民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舍身忘我,为民谋福祉;他以民为本,敢为天下先,不惧挑战,迎难而上,总结教训,疏导治洪,过家门不入,终消水患,在他身后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6.课堂探究小游戏:远古传说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教师用纸写好一个小故事,传给第一个学生,第一个学生看过之后小声讲给第二个学生,第二个学生以同样的方式告诉第三个学生,以此类推,最后一个学生讲出他所听到的故事,老师最后把原本的小故事说出来,学生对比一下老师最初的故事和最后一个学生听到的故事有什么不同,由此来让学生体会传说与史实的差异。教师总结、归纳:远古传说指的是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们对远古时期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不可否认这里有神话的成分,但不难发现这其中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如炎帝、黄帝时代的传说,不仅在《史记·五帝本纪》有记载,而且已被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的考古发掘所证实。而历史事实则是指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因此,远古传说固然存在着夸张和理想化的成分,但是也包含着一些真实的历史情况。我们不能把传说等同于史实,但也要学会从传说中分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从而获得对历史更客观的认识。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以及炎黄子孙、华夏儿女的历史渊源,了解了禅让制以及尧舜禹的优秀品质。先人身上的创造精神、奉献精神、进取精神感动着我们,也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见课件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是处于主体地位的。通过史料,了解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是本课的重点;通过图文资料,让学生对传说中的尧舜禹有直观的了解。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对远古传说和史实作出初步的比较,通过玩游戏,让学生了解这些古代传说中的故事,学会区分哪些具有历史事实成分,哪些是虚构的,从而培养探究式的学习方法。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本单元的时间界限是从约公元前2070年夏王朝的建立到战国七雄的兼并战争,这是我国古代奴隶制渐趋瓦解,封建制度逐步确立的时期,整体展示了这一时期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诸多变化。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建立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创的王位世袭制为以后历代王朝承袭。随后的商朝,创造了以青铜器、甲骨文为显著标志的文明成就。到了西周时期,统治者实行分封制,通过各级贵族维系国家的统治。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争斗日益激烈,周天子的统治权威衰落,整个社会处于剧烈动荡与变革之中;诸侯争霸、大国兼并、经济发展、制度变革、思想学术繁荣和科技文化进步,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春秋时期,诸侯国林立,为追逐自身利益,各国争相称霸,这一时期民族不断交融,社会经济也有很大发展。到战国时期,各国为强兵富国,进行变法和兴修水利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它使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而秦国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并在随后的2200多年中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春秋时期,随着社会变化逐步加剧,社会动荡,以老子和孔子为代表的不同学派提出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主张。到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派相互抨击,竞相发表见解,又相互借鉴和吸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夏商周时期,我国在天文、历法、医学、文学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学生是教学的终端,一切为终端服务。七年级学生正处在知识储备和价值观初步形成时期,他们自我意识迅速增长,有强烈的求知欲,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分析理解能力日渐增强,但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实践经验、思维方式,所以教师应该充分重视教材资源的使用。另外基于朝代刚开始学习,学生对于理清历史线索,进行知识构建有一定困难,教师应指导并逐步教会学生以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建构知识框架,如巧妙设计问题,多角度引导探究;采用图表结构化的形式帮助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线索。本单元开始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但是史料叙述是文言文,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讲难度较大,这些需要教师利用课堂去充分地引导,既要贯穿学习方法、答题技巧,又要让学生充分学会提取关键信息。唯物史观通过了解夏商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初步认识、理解人心所向是影响朝代兴衰和更替的关键因素;通过国家建立前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对比,认识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了解春秋时期从经济发展到社会制度的深刻变化,知道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转型,认识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辩证认识诸侯争霸战争和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培养用联系、辩证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知道改革促进国家强大和社会进步;学会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理解百家争鸣这一现象;了解夏商周时期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知道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史料实证参观博物馆,观察相关文物图片,直观感受夏、商、周时期的文明成果;通过对春秋时期的铁器、牛耕文物图片和相关文献记载的识读,增加感性认识,培养证据意识;查阅史料,了解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等相关史实;查阅诸子百家的代表作品,认识和理解各学派学说的主要观点;通过考古发现和相关史料了解夏商周时期科技与文化方面的成就时空观念掌握夏商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识读《商朝形势图》《西周主要诸侯国示意图》《春秋争霸形势图》《战国形势图》,获取有效信息;了解夏商周时期的天文、历法、医学、文学成就历史解释了解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认识春秋时期是生产力飞跃进步、社会制度大变革、政治局面大动荡的时代;认识诸侯争霸战争和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开放性讨论,培养创新思维;知道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及影响;了解甲骨文的相关史事和影响,培养观察、想象、归纳概括的能力;知道夏商周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家国情怀通过对霸主兴替的探究,认识到综合国力和软实力对国家生存和大国崛起的意义;学习商鞅不畏强权、勇于改革的精神;认识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培养我们的爱国情感和国家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学习诸子先贤们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的崇高抱负和理想人格,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明确中华民族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强大生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1.用地理学科的读图方法去解读历史地图中包含的丰富历史信息,学会用地图讲述历史。2.用语文学科的阅读方法去理解相关的名词解释、事件说明、现象描述、历史小故事等。3.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角度认识商鞅变法的内容、作用以及百家争鸣各学派的主张。4.从美术课程的欣赏角度去观察历史文物、历史绘画,发现青铜器和甲骨文的艺术价值。5.用生物课程的科学态度了解扁鹊的四诊法和《黄帝内经》。6.用语文学科的角度去分析《诗经》和《离骚》,理解其文学价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内容要求教学目标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了解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1.研读相关史料和教材,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认识、理解人心所向是影响朝代兴衰和更替的关键因素。(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唯物史观)2.阅读《西周主要诸侯国示意图》及相关史料,认识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辩证看待分封制。(历史解释、史料实证、时空观念)3.通过国家建立前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对比,认识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唯物史观)教学重点:夏、商、西周的建立和灭亡。教学难点:西周的分封制。一、导入新课展示材料:二里头遗址宫殿,手工作坊墓葬群;阶级分化等级显,桀驾人车特暴戾。商汤起兵灭夏桀,建立商朝都在亳;水患不断又内乱,盘庚迁殷始稳定。最后暴君名为纣,征伐重赋用酷刑;武王伐纣顺民意,牧野一战成英明!血缘功劳来分封,授民授土权务分。朗读上述诗句,提问:诗句中提到的朝代有哪些?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几个王朝是怎样更替的,让我们一起学习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二、探究新知(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正文内容,运用表格归纳夏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以及历史地位。提示:朝代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历史地位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阳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2.教师提问:为什么说夏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提示:国家的构成要素包括军队、刑法、监狱、宫殿等。夏朝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修筑宫殿等,已有比较成熟的国家形态,所以夏朝已经是一个国家。3.展示材料: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注:材料中的禹、启、益均为人名)——《史记·夏本纪》教师提问:禹通过禅让制成为部落首领,那么在夏朝建立后,有没有继续通过禅让制选出下一任君王呢?《三字经》中的“夏传子,家天下”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提示:没有,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这句话的意思是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这个天下变成了他们家的天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家天下”开始。4.多媒体出示二里头遗址的“一号宫殿复原想象图”“墓葬群”“青铜酒器”等图片。教师讲解:考古学家在洛阳附近发掘出年代相当于夏王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从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为王室服务的手工业作坊、贵族和平民的生活区和墓葬群看,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从出土的各种精美器物看,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发展水平。5.教师提问:夏朝历经400多年,到夏王桀在位时期,国力衰弱。结合教材正文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夏桀是一位怎样的君主?提示:夏桀穷奢极欲,残暴无道,导致民怨沸腾,夏朝的统治陷入全面危机。教师过渡:由于夏王桀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反抗,最终被商汤所灭。商汤为什么能够灭亡夏王朝?他是何时灭夏的?(二)商朝的统治1.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正文内容,找出商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提示:约公元前1600年;汤;亳。2.教师提问:对比夏朝的灭亡,分析商朝很快走向强盛的原因。师生归纳:对内:①商王汤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经济得到发展。②设置监狱,制定刑法,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对外:长期对外征战,控制范围不断拓展。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商朝形势图》以及阅读材料: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今河南郑州)。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了。教师提问:根据材料,指出商朝迁都是受到了什么因素的影响。结合教材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到了商王盘庚时都城迁到了哪里?提示:内部战乱、环境变化。殷。教师过渡:此后商又叫殷商。然而,历史的发展往往会有很多的巧合,夏朝的末代君王是位暴君,末代商王纣也是位暴君。商王纣继位后,军事上连年征伐,耗费国力,经济上横征暴敛,政治上施行严刑峻法,导致民不聊生。那么周又是如何强大并灭商的呢?(三)西周的兴衰1.展示材料:牧野之战是周灭商之战役。商朝后期,统治阶级和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在危机四伏的情况下,武王认为伐商灭纣的时机到来了,公元前1046年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渡孟津伐纣,诸侯会集,庸、蜀、羌、微、卢、彭、濮等国亦出兵助周,商纣发兵十七万拒敌。甲子日晨,两军会战于牧野,商军倒戈。纣见大势已去,登上鹿台,自焚而死。教师提问:结合教材内容和材料,分析周能够推翻商的原因。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教师过渡:周朝建立后,面对广袤的疆域,周天子是如何进行有效统治的呢?假如你是当时的周天子,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辽阔的疆土呢?2.观察教材《西周主要诸侯国示意图》,说说周主要分封了哪些诸侯国。周王分封这些诸侯国的目的是什么?提示:周分封的诸侯国主要有鲁、齐、燕、宋、晋、吴等。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统治范围。3.多媒体出示材料,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分组讨论以下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合为朝觐会同(朝见天子),离为守臣扞(捍)城。——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三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政由方伯(一切政事都要经由各方诸侯的首领)。——司马迁《史记·周本纪》(1)西周分封的标准是什么?(2)诸侯国的权力和义务分别是什么?(3)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影响是什么?学生自由讨论,然后选派代表回答。提示:(1)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宗亲)和功劳大小(功臣)。(2)诸侯国的权力:拥有管理土地和民众的权力,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诸侯国的义务:受封的诸侯承担向周王进献贡赋的义务,其军队也要服从周王调遣。(3)积极影响:①分封制确立了周朝内部严格的等级结构和统治秩序。②巩固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消极影响:分封制下诸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强大,周天子的地位逐渐受到威胁,这也是导致春秋战国时期混战局面出现的原因之一。教师补充:分封制在西周前期对巩固统治起了积极作用,但它未能使西周长治久安。随着诸侯国势力的增强,特别是东周(春秋)时期,出现了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局面,周朝统治渐趋瓦解。4.多媒体出示《烽火戏诸侯》视频,结合教材内容,概述西周灭亡的原因。提示:①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厉王逃亡。②到周幽王时,朝政更趋腐败,内外矛盾激化(“烽火戏诸侯”)。5.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概述西周灭亡的标志。提示:公元前771年,周朝西部地区的犬戎攻陷镐京。6.小组探究:总结一下,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提示:原因:夏、商、西周灭亡都是因为出现了暴君,他们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教训:荒淫无度、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被人民所抛弃;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政策应该符合人民心愿;用人应做到唯才是举,广纳谏言。三、课堂小结通过学习夏、商、西周兴亡交替的历史过程,总结了朝代建立和灭亡的规律。一个朝代要建立和巩固,要有一个贤明的君主,要任用贤才,发展生产,而暴政往往是国家灭亡的重要原因,这是我们需要吸取的教训,同时也印证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些亘古不变的治国之道。现今我们国家提倡的“以人为本”理念亦是彰显了此治国之道。见课件本节课有大量的概念难以理解,在教学中采用图片、材料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效果较好。第5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内容要求教学目标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1.通过研读相关史料,了解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混战的现象;知道周王室衰微的原因、表现和结果。(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通过《春秋争霸形势图》,了解春秋诸侯的地理方位及春秋诸侯争霸的过程,提升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通过对诸侯争霸战争影响的讨论,辩证认识诸侯争霸战争,培养学生用联系、辩证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3.通过对春秋时期的铁器、牛耕文物图片和相关文献记载的识读,了解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了解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对当时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树立发展生产力的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4.认识春秋时期是生产力飞跃进步、社会制度大变革、政治局面大动荡的时代;通过对霸主兴替的探究,认识到综合国力和软实力对国家生存和大国崛起的重要意义。(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教学重点: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诸侯争霸。教学难点: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一、导入新课公元前606年,楚庄王想取周而代之,就借朝拜天子的名义,到周王室去问九鼎的大小轻重,结果周大夫王孙满回答鼎太巨大,不清楚多重。楚庄王不满,挑衅说楚国铜多,每个士兵的武器拆下来都可以铸成九鼎了。王孙满说“统治天下在德不在鼎”,楚庄王哑口无言只得退回楚国。请大家思考:西周时期,诸侯对天子绝对服从,为什么春秋时期楚庄王对周王室如此无礼,周天子却又无能为力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本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探秘吧!二、探究新知教师明确:春秋战国的由来: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春秋时期指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战国时期指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春秋”取名于孔子编订的编年体史书《春秋》,“战国”因西汉刘向编注的《战国策》而得名。(一)王室衰微1.展示材料:材料一“平王立,东迁于雒(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史记·周本纪》材料二周平王死后,王室竟然拿不出钱来办丧事。周襄王贵为天子,却狼狈得连一辆自己乘坐的马车都置办不起。教师提问: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的什么现象?提示:材料反映了王室衰微,诸侯操控政治。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正文内容,找出周王室衰微的原因、表现和结果。提示:原因: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和变化的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逐渐遭到破坏,后人称之为“礼崩乐坏”。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一些诸侯国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不再把新占有的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直接管理,这些职位也不再世袭。表现:①周王在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但缺乏经济、军事实力,权威明显削弱,渐渐失去对各地诸侯的控制。②诸侯国日益强大,各自为政,也不再定期朝觐天子和向周王室缴纳贡赋,导致周王室财政入不敷出,困难重重。结果:周王室地位不断下降,大国诸侯势力雄厚,拥有强大的影响。这时候,周天子已失去对国家的实际统治权,大国诸侯操控政治,竞相角逐,使春秋时期的政治呈现出新面貌。(二)诸侯争霸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正文内容,归纳诸侯争霸的原因。提示:①王室衰微。②各诸侯国为了追逐自身的利益。③各诸侯国争夺土地、人民、财产和政治上的对别国的支配权。2.多媒体出示《春秋争霸形势图》,了解诸侯争霸的过程及主要霸主。3.展示材料:材料一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材料二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暱,不可弃也。宴安鸩毒,不可怀也。《诗》云:“岂不怀归,畏此简书。”——《左传·闵公元年》教师提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相关史事”回答: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的原因有哪些?提示:认为管仲有才能,让他主持国政,管仲治国有方;齐恒公不计前嫌、唯才是举的做法得民心。4.展示观点:观点一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影响恶劣,战争导致民不聊生,百姓不能安居乐业;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不安。观点二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一方面,长期战争使得中原民族与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逐渐交融;另一方面,战争使得一些小的诸侯国被消灭,形成了几个大的诸侯国,为战国时期以及之后的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教师提问:以上两种评价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的观点,你赞同哪一种?(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春秋争霸,既要看到其弊端也要看到其客观作用)提示:一方面,春秋争霸给人民带来种种灾难。另一方面,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导致许多中小诸侯国覆灭,少数强大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当时中原的“诸夏”与周边的“戎”“狄”“蛮”“夷”等长期交往,为民族交融创造了契机。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教师过渡:春秋时期政治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动。这种政治领域的变动的根本原因是这一时期经济的发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三)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1.展示材料:材料一eq\o(\s\up7(),\s\do5(铁制农具))eq\o(\s\up7(),\s\do5(青铜牺尊))材料二河南新郑李家楼出土春秋时期的莲鹤方壶,湖北荆州江陵县望山楚墓出土越王勾践剑。材料三《汉书·地理志》载,齐国能“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材料四《管子·地数篇》载,齐国“聚庸而煮盐”,成为国家重要经济收入之一。材料五湖南长沙春秋楚墓出土了漆棺、漆木车。材料六《战国策·东周策》载,齐桓公“宫中七市”。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正文内容,结合材料回答:春秋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有哪些?(可列表归纳)师生总结归纳:农业手工业商业表现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使农业的深耕细作、山林的开发、耕地的扩大都具备了条件,粮食产量有了明显增长,人口也不断增多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分工更加细致,铸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和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各诸侯国统治者对经济活动提供一定的鼓励和保护,金属货币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2.教师提问:与青铜器、石器相比较,铁制农具更加锋利,而且比较便宜、实用,促进了农业的深耕细作,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对当时的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提示:各地经济得到发展,各诸侯国实力不断增强,导致分封制逐渐瓦解。3.课后活动:搜集资料,每人撰写一则春秋时期的小故事,然后在全班举办一次故事会。三、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周王室衰微,二是诸侯争霸,三是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要梳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随着自身实力的强大开始摆脱周王室的控制,分封制开始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之间为追逐自身利益开始进行争霸战争,从而使春秋时期出现社会动荡的局面。导致这种动荡的社会局面出现的根源是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经济得到发展,主要表现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见课件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这段历史,知道争霸战争的来龙去脉,把握了这一时期鲜明的时代特征,即奴隶制走向衰落、封建制逐渐形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但课堂上补充知识过多,授课时间过长,学生练习时间相对较少。第6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内容要求教学目标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改革;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1.识读《战国形势图》,掌握战国七雄的名称和地理方位;感知战国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认识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战争。(时空观念、历史解释)2.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作用,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通过研读史料,理解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学会辩证地分析改革的成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史料实证)3.通过研读史料和教材,了解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认识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培养爱国情感和国家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4.通过学习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知道改革促进国家强大和社会进步,但改革需要胆识和策略,学习商鞅不畏强权、敢于改革的精神。(唯物史观、家国情怀)教学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都江堰的修建。教学难点: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特点及历史影响;封建社会的形成。一、导入新课学生齐读:春秋纷争强吞弱,三家分晋七雄起;长平之战打基础,强秦终为六国患。孝公任用公孙鞅,富国强兵目的达;建立县制传至今,土地买卖封建立。岷江修建都江堰,成都平原成沃土……天府之国利万代,李冰父子美名留。教师讲述:春秋战国时期,在五霸争雄、七国并存的战场背后,每个国家都在致力于经济发展,以免实力不够被其他国家吞并,这就使得当时的社会经济呈现出空前繁荣局面,而生产力的发展又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化。这一时期,战事连绵,干戈不息,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当时的政治局面是怎样的?出现了什么样的重大改革?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6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二、探究新知(一)战国七雄1.多媒体出示《战国形势图》。教师提问:战国时期,形成了七雄并列的局面。请同学们观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地理位置,说出它们的分布有什么特点。提示:记背口诀:齐秦楚燕赵魏韩,东西南北到中间。2.多媒体出示《春秋争霸形势图》。教师讲述:对比《战国形势图》,春秋时期的晋已经不复存在,战国七雄的形成经历了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两大历史事件。可见这一时期各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3.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正文内容,列举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交战国家、与之相关的典故及战役的影响,完成下表。师生归纳:著名战役交战国家典故影响桂陵之战魏、赵、齐围魏救赵避免了魏国继续做大;保全了赵国;提升了齐国的战略地位马陵之战魏、齐、韩增兵减灶齐国强大起来长平之战秦、赵纸上谈兵秦军获胜,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4.多媒体播放“围魏救赵”“增兵减灶”“纸上谈兵”成语故事的小视频,教师加以讲解或请学生上台讲故事。教师提问:从以上故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战国时期的战争有什么特点?产生了什么结果?战国时期战争的性质是什么?提示:特点:①放弃“尊王攘夷”的旗号,公开提出自己的利益诉求,各自为政,发展实力,致力于拓展疆域。②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结果:魏、楚、齐、秦等先后崛起,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中占据优势地位。性质:兼并战争,后期具有统一战争的性质。教师过渡:七雄之间日趋激烈、连绵不断的兼并战争,导致各诸侯国势力此消彼长。为富国强兵、巩固统治和对外扩张,各诸侯国统治者纷纷实行变法改革,这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二)商鞅变法1.教师讲述:战国时期,魏、楚、赵、秦等诸侯国统治者纷纷实行变法改革。2.学生阅读材料,列表归纳魏、楚、赵、秦变法的目的、内容,并谈谈它们的影响。变法内容目的魏国李悝变法制定新法,发展生产,稳定市场,任用人才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楚国吴起变法针对楚国积弊,剥夺旧贵族政治、经济特权,同时发展经济,增强军力赵国变法战国中期,赵国国军赵武灵王学习北方游牧民族,组建骑兵部队,并且命部下穿着上衣下裤的胡服,以便骑乘秦国商鞅变法内容作用政治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建立了官僚制度,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建立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废除旧的土地制度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变法对各国的影响(部分):自胡服骑射以后,赵国军事实力增强,涌现出廉颇、李牧、赵奢等诸多名将,成为战国后期六国中能与当时最强大的秦国相抗衡的诸侯国;商鞅变法使秦国的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而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3.角色扮演:学生分小组扮演以下角色,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通过角色扮演,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谈谈你是否支持变法并说明理由。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展示学习成果,然后归纳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知识梳理,建构知识结构。4.展示材料: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材料二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记·商君列传》教师提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我们能从商鞅身上得到什么启示?提示: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变法触及了旧贵族的利益,在变法的支持者秦孝公死后,旧势力立即将商鞅处死。守旧贵族对商鞅变法的反对导致商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但商鞅虽死,变法还是获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启示: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挫折,有时会付出生命的代价。我们要学习商鞅勇于改革、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他不向旧势力屈服、坚持变法的品质。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我们应积极进取,与时俱进,为国家改革作出贡献。教师过渡:伴随着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和各国的变法图强,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也迎来了进一步的发展。(三)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正文内容,归纳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的表现。提示: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日趋普遍,牛耕进一步推广,耕作技术进步,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商业日益发达,货币流通广泛,涌现出一批中心城市。2.展示材料:材料一周灭后,秦孝文王以李冰为蜀守。冰能知天文地理……冰乃壅江作堋,穿郫江、检江,别支流双过郡下,以行舟船。岷山多梓、柏、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材木,功省用饶;又溉灌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材料二建于公元前3世纪,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的都江堰,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都江堰的评价eq\o(\s\up7(),\s\do5(都江堰示意图))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正文内容,回答:都江堰修建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作用是什么?对当时的政权产生了什么影响?(可以用表格归纳)提示:时间公元前256年地点成都附近的岷山上人物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作用防洪、灌溉、水运等影响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经济基础三、课堂小结战国时期最大的两个特点,一是“乱”,二是“变”。局势混乱,诸侯国之间的战争由称霸变为兼并。兼并战争加速了分裂局面的结束,使国家逐渐走向统一。在混乱的局势下,各国纷纷实行变法改革,以求富国强兵,为巩固统治、对外扩张积极创造条件。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这一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进一步发展。都江堰的修建和商鞅变法,为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见课件本节课通过分析图片、材料帮助学生了解战国七雄的分布特点和商鞅变法的内容、作用等。课堂上还设计了学生自主讲述历史典故、自主整理历史事件、角色扮演等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归纳教材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围绕战国时期最大的两个特点——“乱”“变”这两个核心去理解本课的知识。第7课百家争鸣内容要求教学目标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与思想;初步理解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1.理解老子、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知道战国时期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各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观点。(历史解释)2.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理解百家争鸣。(唯物史观)3.学习先贤们敢于独立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传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家国情怀)教学重点:孔子和儒家学说;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教学难点: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一提到春秋战国时期,哪些词语会出现在你的脑海中呢?大变革、大动荡……同学们对这个时期的时代特征都有了较为准确的理解,其实啊,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战争伴随着变革、动荡伴随着创新的时代,在这个充满变革气息的时代,还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光芒至今照耀着人类前进的道路。厦门大学著名教授易中天说:“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中国先秦诸子们纷纷著书立说,竞相争鸣。那为什么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会出现如此繁荣的景象?这些学说又对当时和今天的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7课《百家争鸣》。二、探究新知(一)老子和《道德经》多媒体出示老子生平: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释义:用于人名,如老聃),春秋后期楚国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并称之为“太上老君”。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学说《道德经》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20世纪80年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正文内容,总结老子的主张。提示:①思想: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他认为“道”是孕育万物的总根源,也是万事万物运行的总规律,人们要顺应事物内在规律来行事。他还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②处世:提倡安于柔弱的地位,主张以退为进,以柔克刚。③政治:主张“无为而治”,追求“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教师补充:老子的学说集中在《道德经》一书中,在道教中老子被称为始祖。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二)孔子和儒家学说1.多媒体展示孔子生平,让学生对孔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2.展示材料:材料一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篇》材料二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正文内容,结合材料概括孔子的主张。提示:思想主张:思想核心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治国主张:反对苛政,提出“为政以德”,认为只有实行德政,社会才会稳定。3.展示材料:材料一《论语》记载:“孔子对学生不分贫富贵贱,比较贫寒的学生只要交得起十条干肉就可以接受教育。”材料二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针对性的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请教父兄后再做。材料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材料四“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教师提问:孔子在教育上有何成就?提示:兴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先后培养了三千弟子;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总结教育规律,提出因材施教、举一反三等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师补充:孔子晚年精心整理和修订古代重要典籍,对传承我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巨大贡献。他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后来分成多个流派,他的学说被发扬光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三)百家争鸣1.展示图片(解释百家争鸣的含义):eq\x(概念呈现)百家争鸣•“百家”:泛指数量多。•“争鸣”:指争论和辩驳。•“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的不同学派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呈现出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K2.展示图片(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诸子百家”为何而“争鸣”?生产力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封建经济的发展)↓引发社会变革(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度确立,地主、农民、工商、“士”阶层崛起)↓为思想文化的活跃提供了自由的空间(私学的兴起——“学在民间”)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引发社会变革教师过渡: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对社会问题提出不同看法和治国主张。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正文内容并开展角色扮演活动。“猜猜我是谁?”——角色扮演。创设情境:由学生分别扮演诸子百家中各个派别的主要代表人物,介绍各自的生平、主要事迹和主张。例如:角色1:我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我有一个伟大的母亲,为了让我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多次搬迁;我主张“仁政”,认为“民贵”“君轻”……角色2:我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我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角色3:我是老子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后世将我与老子并称为“老庄”。我主张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角色4:我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我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角色5:我的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我师从荀卿,但思想观念却与荀卿大不相同,没有承袭儒家的思想,我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我反对空谈仁义……角色6:我的核心思想旨在探索战争规律,确保国家安全与胜利。在我的书中可以看到“知己知彼”“兵贵胜,不贵久”……师生共同归纳:学派代表人物相关著作主要思想主张儒家孟子《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拥护正义之战,强调“仁者无敌”荀子《荀子》主张实行礼治,提倡礼法并用,明确尊卑等级墨家墨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主张统一思想;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道家庄子《庄子》强调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人格独立法家韩非《韩非子》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兵家孙武(创始人)、吴起、孙膑《孙子兵法》—4.展示材料: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开放局面,这不仅是各种思想流派之间的争论,也是个人学术思想的发展,还是对中国早期文化的一次总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全面梳理,更是确立了后世两千多年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对中国历史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对当今中国的文化复兴也有着借鉴意义,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中学到很多智慧。学生分组讨论:百家争鸣的影响有哪些?提示: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成为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5.教师讲述:如果把中华文化比作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百家争鸣就构成了这棵大树的根基,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百家争鸣的诸多学派中,儒家的思想影响尤为深远。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思想则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而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可以这样说。百家争鸣,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的特点。6.教师提问:诸子百家的思想中有哪些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和利用的?提示:儒家的“仁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场运营服务 合同范例
- 敏捷开发合同范例
- 临床医学概论(内科)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 N2级护理人员理论考核考试模拟题+参考答案
- 农村地契合同范例
- 市政ppp项目合同范例
- 物业培训合同范例范例
- 土地流转抵押合同范例
- 乌龟买卖合同范例
- 2025年大理道路货物运输从业资格证考试
- 护士延续注册体检表
- 泌尿科一科一品汇报课件
- 西湖生死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传媒学院
-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第1课时)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二
- 一年级数学20以内计算练习凑十法、破十法、借十法、平十法
- 中国痔病诊疗指南(2020版)
- 创办精神病医院申请
- 2024征信考试题库(含答案)
- 学生学习概览StudentLearningProfile
- 小班数学《认识1到10的数字》课件
- 手工花项目策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