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_第1页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_第2页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_第3页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_第4页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分层作业

一、单选题:

1.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B.小区联防联控机制要及时解决和协调防控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后续工作。

C.很多人都在鼎力守护着这座城市,疫情面前,他们不退!

D.新年伊始,西部战区空军某基地一场全要素体系集成对抗演练拉开战幕。

2.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回顾那些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等数不清的杰出人物,他们终其一生,孜孜以求,将自己最重要的精神力量,都凝聚在自己的作品中,为人类的精神史建造了一座又一座辉煌的宫殿。

②凡是走进这宫殿,一件件认真观赏这精神产品的人,必然会被这光辉映照,会在这光辉中获得光明与力量。

③读优秀的书,能使我们的精神变得广阔、深邃、博大。

④这宫殿与物质的宫殿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其中的每一件作品,都不是僵死的存在,而是在时间的大幕中,永不休止地散发着精神的光辉。

⑤因为优秀的书,不仅是知识的结晶,更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结晶,是人类精神的花朵与果实。

A.③⑤①②④B.③⑤①④②C.①②④⑤③D.①④②③⑤

3.《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告诉了我们哪些新闻信息()

A.时间地点事件B.届次奖名结果

C.时间事件人物

4.新闻结构有不同的类型。请根据以下图示,选择《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正确结构()

A.倒金字塔结构B.沙漏式结构

C.金字塔结构D.《华尔街日报》体

5.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青蒿素对鼠疟、猴疟疾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屠呦呦这一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________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

(2)人们不要忘记印度这片土地曾_________出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不要忘记牛的精神与现代意识在这里的融合,博采众长,东西合璧,也许是我们探寻的“真经”。

(3)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进而涵养和凝聚共图民族振兴的伟大精神力量,这是_________优秀传统文化的本意所在。

A.挽救哺育传扬B.拯救哺育传扬

C.拯救孕育弘扬D.挽救孕育弘扬

二、填空题:

6.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颁发()渗透()授奖()

遗嘱()巨额()仲裁()

(nuó)______威(bō)______款(tūn)______食

7.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1)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

遗嘱: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渗透:________________

建树:__________

8.找出并改正下列句中的错别字。

(1)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频发了诺贝尔奖。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2)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佣有者。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3)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载报的各国议会联盟。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4)诺贝尔奖的评义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9.文学常识填空。《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选自《___________》。由这则消息的背景可知,诺贝尔奖是根据_________(国别)著名化学家、工程师和实业家_________的遗嘱设立的。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每年于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______和______举行。

三、综合题: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根据诺贝尔的遗zhǔ,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今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shèn透压定律;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青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méng。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颁发()卓有成就()仲裁()

遗zhǔ()shèn()透联méng()

(2)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3)“颇有建树"中“建树”的意思是:________。

四、语言表达:

11.“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开展。学校组织同学们参观了这次展览。

(1)(语言建构与运用)下面是某同学在参观后写的一则消息,请为其拟写标题。(限22字)

标题:__________

北京秋意渐浓,正在北京展览馆展出的“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热度始终不减,一个个鲜明的文化印记熠熠生辉,唤起大家记忆深处的共鸣。

展示着70周年辉煌成就的各个展厅,引来无数观众的驻足、感慨。

“这就是妈妈小时候最爱看的电影……"在一面复古的“电影墙”前,中科院工作人员张文丽牵着儿子的手,指着墙上的剧照当起讲解员,《钢铁战士》《白毛女》《董存瑞》……墙上悬挂的海报和剧照讲述着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故事。

沿着“时空隧道"穿越到20世纪80年代。1983年除夕夜播出的第一届央视春晚视频吸引了来自河北的观众刘志杰。他久久驻足,反复观看,最后掏出手机和电视荧幕上出现的明星合影。

展厅里,闪光的数字和文化印记绑定后,也焕发出别样的吸引力:1949年,全国公共图书馆仅有55个,文化馆896个,博物馆21座;……2018年,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76个,文化馆44464个,博物馆4918座……一位观众说:“一串串数字,凝聚了几辈人的不懈努力。通过这些数字,我看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我国现代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

(2)(审美鉴赏与创造)参观后同学们纷纷抒发自己的感想,下列表述有问题的一项是()

A.通过参观,我们回顾了祖国70周年以来的辉煌成就;由于展览中展出的全都是重大的变化,让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当代学子的使命担当!

B.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国庆70周年微缩彩车。展厅中这些彩车展示了各个省份、各民族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取得的各种辉煌成果。我为我们的祖国如此强大而感到骄傲!

C.印象最深的就是看到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历程。很多领域都是创造性的从无到有,开辟了数不尽的国家“第一个”,真让人赞叹不已。

D.与第一代机场的简陋相比,现在的首都国际机场、大兴国际机场非常现代化。这让我感受到了航空工业的发展变化。我们在出行方面真是越来越方便了!

五、现代文阅读:

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①国际在线消息(记者敖丹娜、段雪莲)当地时间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以及来自爱尔兰的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来自日本的科学家大村智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屠呦呦也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人。

②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5日中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揭晓。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委员会秘书长乌尔班·伦达尔当天在卡罗琳医学院宣布了获奖结果:“诺贝尔委员会卡罗琳医学院评审委员会今日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半授予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以表彰他们在创新丝虫病疗法方面的贡献;另一半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她在疟疾新疗法方面的贡献。”

③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生于1930年,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20世纪六七十年代,屠呦呦带领科研组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运用现代科技,发掘中药的活性成分,创制了具有国际影响的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世界卫生组织也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治疗疟疾的“基本药品"目录。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委员会成员扬·安德森在评价屠呦呦的医学发现时表示:“早在1700年前,关于中药青蒿对治疗高热有效果的理论就已经存在。但是,屠呦呦的贡献在于如何确定青蒿中哪些成分是有效的,以及如何提取这些有效成分,这可以说是医药研究创新的范例,这一成果最终通过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实现了此类抗疟新药青蒿素的大规模生产。”

④几千年来,寄生虫病一直困扰人类,成为重大的全球性健康问题。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3位获奖者都在寄生虫疾病疗法上做出了革命性贡献。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委员会成员汉斯·福斯贝格教授表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在改善人类健康和减少患者病痛方面意义巨大:“寄生虫疾病长期以来威胁着人类健康,即使在今天,它仍旧困扰着世界上亿万易感染人群。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的医学发现为我们抗击淋巴丝虫病和盘尾丝虫病提供了革命性疗法;而屠呦呦的发现为抗击疟疾提供了显著有效的治疗方案。"

⑤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委员会主席朱琳·吉拉斯当天也表示,3位获奖者的医学成就和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完全符合诺贝尔奖设立的初衷:“诺贝尔奖的宗旨是表彰那些为人类做出了贡献的人,从这点上来讲,我想他们是很好的例子。这些医学新疗法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有效预防了残疾的产生和传染病的扩散。同时,它们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了经济增长。所以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这3位科学家,我想诺92尔本人也会赞同的。”

⑥据了解,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金共800万瑞典克朗(约合88万美元),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将获得一半奖金,另外两名科学家将共享另一半奖金。

(1)这则消息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2)请找出这则消息的导语,工整地写下来。

(3)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归纳概括第③④段的大意。

(4)第④段中引用汉斯·福斯贝格教授的话,有什么作用?

(5)阅读第⑤段,说说屠呦呦和另外两位科学家能够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原因有哪些。

(6)第⑥段是新闻的结语,有人认为这部分内容可有可无。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7)【知媒体】某中学校报在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后,对全校师生开展了“你是通过什么途径获知屠呦呦获奖”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

媒体传统媒体新兴媒体

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

比例12.7%1.6%30.5%55.2%

根据表格内容,请将该问卷调查的结论补充完整。

从新闻的获知途径上来看,_______

(8)【话标题】屠呦呦获奖后,国内各大新闻媒体相继报道了屠呦呦获奖的相关信息,以下是部分新闻媒体报道的标题:

“获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是谁"

“屠呦呦为何能获得诺贝尔奖”

“屠呦呦获奖打了谁的脸"

“屠呦呦获奖能否为中药正名”

请根据上面新闻标题,结合新闻的相关知识,探究新闻标题的特点。

(9)【用新闻】获知屠呦呦获奖后,学校校报主编向校报指导教师提供了3个出报方案,请运用相关新闻知识,为校报主编补写出方案一和方案二的“方案分析"。

①方案一:立即出报,转载《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媒体上的消息。

方案分析:_______

②方案二:不着急出报,先收集各大媒体的相关报道,然后做一期“屠呦呦获奖”的专题,进行综合报道。

方案分析: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选项B语序不当,“协调"应与“解决”对调,故选B。

2.【答案】B

【解析】通读所有语句可知,本文段围绕“优秀的书"展开。③句“读优秀的书,能使我们的精神变得广阔、深邃、博大”体现“优秀的书"的意义,总领全段,应为第一句;⑤句强调“优秀的书”为何能够涵养精神,强调“优秀的书"的内容,紧承③句,排在第二句;①句“为人类的精神史建造了一座又一座辉煌的宫殿”承接⑤句中的“人类情感与思想的结晶,是人类精神的花朵与果实”,将作品中蕴含的精神力量比作辉煌的宫殿,排在第三句;④句“这宫殿与物质的宫殿最大的不同之处”承接①句中的“为人类的精神史建造了一座又一座辉煌的宫殿"这一比喻的说法,强调“精神宫殿与物质宫殿”的不同,排在第四句;②句“凡是走进这宫殿"会在这光辉中获得光明与力量”再次强调读“优秀的书"的意义,总结全文,排在最后一句。

故正确排序为:③⑤①④②。

故选B。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新闻标题的能力。标题则是新闻的眼睛,是新闻的精华。新闻标题的作用有:提示新闻内容:新闻标题是以最精练的文字将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内容提示给读者。其次,根据题干要求作答即可。

4.【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新闻结构的理解掌握能力。新闻结构最常用的结构方式是:倒金字塔结构。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消息的最前面,把次重要的内容放在稍后,依据材料的重要性依次排列,这种结构方式很像倒置的金字塔。

5.【答案】D

【解析】“挽救”着重于设法从危险中救回来,如“挽救生命"挽救失足青少年”。“拯救"指援救,多用于上对下,如“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故应用“挽救"。

“孕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哺育"比喻培养。“孕育”更能体现新事物的出现,应用“孕育"。

“传扬”指(事情、名声等)传播。“弘扬"指发扬光大。句中意思是使“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应用“弘扬"。

6.【答案】bānshènshòuzhǔécái

挪拨吞

【解析】略

7.【答案】(1)遗嘱:人在生前或临死时对自己身后事如何处理用口头或书面形式所做的嘱咐。

(2)渗透:液体从物体的细小空隙中透过;两种气体或两种可以互相混合的液体,彼此通过多孔性的薄膜而混合;比喻一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多用于抽象事物)。

建树:文中表示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

【解析】略

8.【答案】(1)频—颁(2)佣—拥(3)载—裁(4)义—议

【解析】略

9.【答案】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瑞典诺贝尔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挪威的奥斯陆

【解析】略

10.【答案】(1)bānzhuózhòng嘱渗盟

(2)血青血清

(3)建立的功绩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的字音拼读与汉字书写能力。给汉字注音,要注意字母的拼写、声调符号及标注位置、多音字的区别等。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避免混淆。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本题中的“卓”容易读错;“嘱"容易写成错别字。

(2)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的辨识与修改能力。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汉字字形往往在同音字、形似字上出现错误。解答此类题,可结合具体语境,根据词义或字义来判断。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易错字、同音字、形似字,要注意积累,加强记忆。选文中的“血青”应改为“血清"。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意思,平时要加强积累。文中“颇有建树”的“建树"意思建立的功绩。

11.【答案】(1)示例:国庆70周年辉煌成就展热度不减——文化印记唤起观众共鸣

(2)A

【解析】(2)A(展出的是辉煌成就,语言表述不当)

12.【答案】【小题1】①归纳了文章的大意,概括了新闻事件的核心内容;②点明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的国籍,能够增强国人的自豪感。

【小题2】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以及来自爱尔兰的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来自日本的科学家大村智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小题3】第③段:屠呦呦创制了具有国际影响的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第④段:3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为抗击寄生虫病做出了巨大贡献。

【小题4】意在突出屠呦呦及其发明的青蒿素为人类做出的贡献之大。

【小题5】①他们的医学新疗法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有效预防了残疾的产生和传染病的扩散;②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③促进了经济增长。

【小题6】示例:不赞同。第⑥段介绍了诺贝尔奖奖金的分布情况,从屠呦呦专享一半奖金可以看出,屠呦呦的贡献极为巨大。

【小题7】示例一:新兴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知新闻的主要途径。

示例二:新兴媒体已经全面压倒传统媒体。

【小题8】示例:吸引读者。(或“提示内容,使读者在阅读文章之前对文章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或“评价内容,表达报纸的立场及态度”。)

【小题9】

①及时、迅速,但时间短促,难以做到深刻全面。

②能查阅、参考各种资料,做到深刻、全面(或“翔实"权威”),但相对延迟、滞后。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作答: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和多层含义;表达作者主观的感情和态度;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成为文章的线索和结构思路。

研读本文,文章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题的好处:①归纳了文章的大意,概括了新闻事件的核心内容;②点明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的国籍,能够增强国人的自豪感。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新闻导语的理解能力。导语是新闻的一部分,一般位于新闻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的作用一般是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