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三)新生儿疾病_第1页
第六章(三)新生儿疾病_第2页
第六章(三)新生儿疾病_第3页
第六章(三)新生儿疾病_第4页
第六章(三)新生儿疾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生儿疾病的护理教学目标1.掌握: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2.熟悉:新生儿黄疸的健康教育,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表现。3.了解: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

新生儿黄疸患儿的护理

概述:

是指由于新生儿时期血中胆红素升高而引起皮肤、巩膜黄染等现象

新生儿黄疸

熟悉胆红素代谢过程:衰老RBC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葡萄糖醛酸β葡萄糖醛酸酐酶正常菌群未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胆汁非结合胆红素葡萄糖醛酸尿胆元粪胆元还原肠肝循环肠

肠肝C内④⑤③

Y、Z蛋白①

②A⑥脂溶性水溶性胆红素生成较多胎儿血氧分压低,红细胞数量代偿性增加,出生后血氧分压升高,红细胞大量破坏新生儿红细胞寿命短,且血红蛋白分解速度是成人2倍新生儿肝脏和其他组织中的血红素和骨髓中红细胞前体较多。【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2.联结的胆红素量少与白蛋白结合后,不能透过细胞和血脑屏障引起细胞和脑组织的损伤。早产儿胎龄越小,白蛋白含量越低,其联结的胆红素的量就越少。刚出生的新生儿常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也可减少胆红素与白蛋白联结。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3.肝功能不成熟肝内摄取胆红素的Y、Z蛋白(载体蛋白)含量低肝内尿酐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量和活性差,形成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差肝细胞将结合胆红素排泄到肠道的能力差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4.肠肝循环特点肠内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可将结合胆红素转化成未结合胆红素肠道内缺乏正常菌群,导致未结合胆红素又被肠壁重吸收入血循环回到肝脏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病因和病理生理】生理性黄疸: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50-60%足月儿和80%早产儿在生后可出现暂时性的高胆红素血症。病理性黄疸: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使胆红素产生增加,肝脏摄取、结合胆红素功能不良,使血中游离胆红素浓度过高。病因感染:细菌、病毒感染重要原因:新生儿败血症、尿路感染、肝炎综合症非感染新生儿溶血、先天性胆道闭锁、母乳性黄疸、药物性、先天性肠道闭锁、肠麻痹等【临床表现】生理性黄疸:

全部满足下列病理性黄疸:下列任一情况生后2-3d出现生后<24h出现10-14d内消失(早产儿可3-4w内消失)

持续时间过久(足月儿>2W,早产儿>4W)

总胆红素>85umol/L~<221umol/L总胆红素(TB)

足月儿>221umol/L,早产儿>257umol/L

或每天上升>85umol/L一般情况良好

黄疸持续不退或退而复现

血清结合胆红素(DB)>34umol/L

掌握【病理性黄疸临床表现】--续 病理性黄疸:皮肤发亮,昏睡、棕色尿液、食欲差、暗色大便。新生儿溶血:ABO血型不合最常见轻者黄疸重者贫血,水肿、心衰、肝脾肿大,治疗不及时可出现胆红素脑病。【辅助检查】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结合胆红素浓度测定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网织红等测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测定检查有无溶血母婴血型测定血清特异性血型抗体检查【治疗原则】病因治疗降低血清胆红素:蓝光疗法换血疗法:药物治疗其它治疗治疗

光疗:

1.原理:

光尿液

未结合胆红素―――――→水溶性异构体――→排出

425-475nm(蓝色)胆汁

510-530nm(绿色)

日光灯,日光

△需12-24h

血胆红素才下降

2.设备:光疗箱、光疗灯、……眼罩,尿布换血疗法作用:1、换出部分血中游离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

2、换出血中大量胆红素,防止发生胆红素脑病;

3、纠正贫血,改善携氧,防止心力衰竭。治疗药疗:1.葡萄糖:补充葡萄糖醛酸的原料

2.白蛋白、血浆:△增加与未结合胆红素的联结,减少核黄疸发生△换血前2-4h使用可增加胆红素的换出

3.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治疗

药疗:

4.肝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尼可刹米(可拉明)。

5.减少肠肝循环:活性炭,思密达,肠道微生态药。治疗

【护理诊断】潜在并发症胆红素脑病、心力衰竭。知识缺乏患儿家长缺乏黄疸的护理等相关知识。护理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胆红素脑病1.黄疸程度、大小便和神经系统。

2.光照疗法和换血疗法的护理。

3.遵医嘱给予白蛋白和肝酶诱导剂。

减轻心脏负担,防止心力衰竭的发生。

1、室内保持安静。

2、如有心衰表现:遵医嘱给予利尿剂和洋地黄药物,并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随时调整剂量,以防中毒。

3、密切观察患儿面色及精神症状。健康教育使家长了解病情、观察治疗效果及预后。溶血症,作好产前咨询及孕妇预防性服药。胆红素脑病者,留有后遗症的,给予康复治疗和护理。母乳性黄疸嘱可由隔次母乳喂养逐步过渡到正常母乳喂养。如黄疸严重,患儿一般情况差,可改为人工喂养,待黄疸消退后再恢复母乳喂养。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患儿的护理定义

简称冷伤,亦称硬肿。是由于寒冷或/和多种疾病所致。主要表现为低体温和皮肤硬肿,重症可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害。寒冷和保温不足

体温调节中枢不成熟

体表面积大、皮下脂肪薄

液体总量少、耐受性差

缺乏寒战反应

皮下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发病机制某些疾病

能源物质消耗增加

能源物质氧化障碍

热卡摄入不足多器官损害

局部循环淤滞→缺氧、酸中毒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多发生于寒冷季节或重症感染一般表现低体温皮肤硬肿多器官功能损害诊断体温降低皮肤硬肿寒冷季节保温不足诱发因素(某些疾病)轻度中度重度体温≥35℃<35℃<30℃硬肿范围<20%20~50%>50%伴器官功能障碍寒冷损伤分度治疗

控制感染纠正器官功能紊乱

治疗复温:1、肛温为30--34℃的患儿,足月儿一般用温暖的襁褓包裹,置于25--26℃室温环境中,加用热水袋保暖;早产儿置于30℃的温箱中,每小时监测一次肛温,根据患儿体温恢复情况调节温箱温度在30--34℃范围内,使患儿在6—12h恢复正常体温。2、肛温低于30℃的患儿,先将患儿置于比其体温高1--2℃的温箱中开始复温,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