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习03《湖心亭看雪》考点梳理及作业设计
--------------QWWB®-------T学习目标♦
模块一思维导图串知识1.理解作家作品、写作背景。
模块二基础知识全梳理(吃透教材)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
模块三教材习题学解题通文意熟练记忆文言字词句的翻译。
模块四核心考点精准练(4个考点)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张岱笔下天地苍茫、
模块五小试牛刀过关测(基础+模拟)物我合一的唯美境界,感受民族文化的力量,增强文化
自信。
模块一思维导图串知识
持立楼行
期俺富勾勒出
•最初人梅.朴
*浸屐
一•法里
-a.雄人超凡
朕俗的美感
6模块二基础知识全梳理-----------------------------
一、文学常识
(-)作者资料
张岱(1597年10月5日—1680年?),初字维城,后字宗子,又字天孙,因著《石匮书》,人称“石
公”,于是又字石公,号陶庵,晚号六休居士、蝶庵、古剑老人(一作古剑陶庵老人)、渴旦庐等,浙江
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祖籍四川剑门(故其自称“蜀人”),明清之际史学家、文学家,史学方面与谈迁、
万斯同、查继佐并称“浙东四大史家”,文学创作方面以小品文见长,以“小品圣手”名世。
张岱出身仕宦家庭,早年患有痰疾而长住外祖父家养病,除了因聪颖善对而被舅父陶虎溪称为“今之
江淹”外,还提出过“若以有诗句之画作画,画不能佳;以有诗意之诗为诗,诗必不妙”等灼见;在天启
年间和崇祯初年则悠游自在,留下大量诗文;崇祯八年(1635年)参加乡试而不第,因而未入仕;明亡后
先是避兵灾于翔中,兵灾结束后隐居四明山中,坚守贫困,开始潜心著述,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
寻》、《石匮书》等;康熙四年(1665年)撰写《自为墓志铭》,颇有向死而生之意;后约于康熙十九年
(1680年)九月与世长辞,享年约八十四岁,逝后被安葬于山阴项里。
(二)解题
“湖心亭”交代了赏雪的地点,“看”是欣赏、观察的意思,“看雪”点明了事件。文题简洁明了,展现了
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基础字词
(-)课本注释
①选自《陶庵梦忆》。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
家。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湖心亭,在杭州西湖中的■个小岛上。
②[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
③[更(geng)定]晚上八时左右。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旧时
每晚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定更”。
④[孥(nd)]撑(船)。
⑤[拥霆(cut)衣炉火]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拥,裹、围。囊,鸟兽的细毛。
⑥[雾淞(song)沆场(hangdang)]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雾淞,天气寒冷时,雾冻结在树木的枝
叶上形成的白色松散冰晶。沆扬,白汽弥漫的样子。
⑦[长堤一痕]指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⑧[焉得更有此人]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焉得,哪能。更,还。
⑨[三大白]大三杯酒。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
⑩[客此]客居此地。
⑪[舟子]船夫。
⑫[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敬。
(二)一词多义
【一】
上下一白:全。
长堤一痕:数词,一。
【更】
是日更定矣:初更。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
更有痴似相公者:还。
【是】
是日更定矣:这。
是金陵人:表判断。
三、课文翻译
1.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香衣炉火,
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
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连续下了三天大雪,湖中人声、鸟声都消失了。这天晚上
初更刚过,我划着一条小船,披着细毛皮衣,围着火炉,独自一人前往湖心亭看雪景。寒气弥漫,白茫茫
一片,天空与云、与山、与湖水,上下全是白色的。湖上映出的影子,只有像一条印记的长堤,像一个墨
点的湖心亭,和我那像小草似的小船,船中的两三个人罢了。
2.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
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
公者。”
【译文】到了湖心亭,(看见)有两个人铺着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仆在煮酒,炉中酒正沸腾着。
(两个人)看到我非常高兴,说:“湖中怎么还有这样的人?”于是拉着我一同喝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
酒就告辞,(我)问他们的姓氏,(他们回答)是金陵人,客居此地。等到下了船,船夫不断地小声念叨
说:“别说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
四、内容理解
1.赏析“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点明时间和地点。文章写于明朝灭亡之后,但用的仍是明朝的纪年,说明在作者的心中明朝始终没有
灭亡,故国之情仍在。
2.大雪过后的寒冷夜晚,作者为什么独自一人去赏雪,他当时会有怎样的心情呢?
一个“独”字,写出了作者有着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方式。当他一个人面对寂静
广漠的雪景时,应该是孤独寂寞,遗世独立的感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有对故国的怀念,和普通人
无法理解的独特审美倾向。
3.“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这句话连用了三个“与”有什么效果?
生动地写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色。
4.“雾淞沆碰……上下一白”描绘了怎样的图景?
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山、湖水一片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写全景,突出天地茫茫,阔大辽远之势。
5.“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一句在写景上有什
么特点?
“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运用白描的手法,表现了随着小舟的缓缓行进,湖中景物依稀
可辨的景象,同时它们的排列由大至小,突出“小”字。
6.夜深更定,作者独游西湖,却在湖上邂逅了两位客居西湖的人,此时作者的心情如何?
作者强调“金陵人”“客”,与自己相似的经历。他乡遇知音,暗示这引起了他对故国的思念。本以
为自己的怀恋之情,隐逸之趣是无人理解的,但遇到知己时的欢欣只有自己明白。
8模块三教材习题学解题-----------------------------
1.朗读并背诵课文。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文中有关“湖上影子”的几句描写很有特
点,试做具体分析。
课文写西湖雪景有以下几个角度
⑴概括式描写(或称为“侧面描写”),即“大雪三比湖中人鸟声俱绝”两句,没有正面写雪,而
写“大雪三后人声鸟鸣断绝,寂寥凄清。
⑵全景式描写(或称为“间接描写”),即“雾淞沆碘,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几句,没有直
接写雪,而是写出了雪后雾气弥漫、云天山水合而为一、完全成为雪与雾的世界。
⑶集合式描写(或称为“动态描写”),即“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芥、舟中
人两三粒而已”几句,由远及近,把雪后西湖仅能见到的景物收罗在一起,仿佛是一个逐渐拉近的长镜头,
极写大雪造成的“艺术效果”。
这几句描写,抓住了景物在大雪覆盖中留下的“影子”的特点,妙用“痕”“点”“芥”“粒”等量
词(有的本不是量词,如“痕”“芥”甚至可以说是临时借用的),把长堤、湖心亭、作者身处之舟、包
括作者在内的舟中之人用白描的手法按照由远及近、由大及小的次序勾勒出来,如同一幅颇有意境的水墨
画,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语,与文中哪句话相互映衬?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两句话的深层内涵和
表达效果。
示例:“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语.与后文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相互映衬。此语从金陵客
人口中呼出,实则也是作者的心语。联系前文,作者以为他自己是“独往湖心亭看雪”,金陵客人也一定
自负地认为他们是唯来湖心亭看雪的,不会有第二拨儿人。但是双方的“独”,都被对方的到来消解工,
所以有惊讶之语;联系后文,舟子的喃喃之语,以第三者的身份整合了作者与客人谁更“独”、谁更痴的
问题,实则是“湖中焉得更有此人”(金陵客人呼出,也许是作者正想说出的)以另二种形式的回响。而
道出客为“金陵人”,更潜藏着故国之思。这种错落互见式的表现手法,以此含彼,以单方代双方,既简
洁明快,又含蓄深婉。
6模块四核心考点精准练---------------------------
考点一:词语解释
i.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星日更定是:
(2)上下:白一:
(3)强饮三大自白:
(4)寄此客:
(5)问某姓氏其:
(6)般公相公:
(7)舟子舟子:
(8)余孥一小舟聋
(9)军港沆扬雾淞:
(10)拥毒衣炉火羹:
2.一词多义。
①是星日更定矣()基金陵人()
②一上下二白()惟长堤:痕())
③更是日更定矣()里有痴似相公者()
④白上下一白()余强饮三大自而别()
考点二:句子翻译
3.句子翻译
(1)雾淞沆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4)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5)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考点三:句子节奏划分
4.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限三处)。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考点四:内容理解
5.《湖心亭看雪》《醉翁亭记》两文作者都寄情山水,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请结合两篇文章的
内容和背景加以分析。
6.“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语,与文中哪句话相互映衬?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两句话的深层内涵和表达效果。
0模块五小试牛刀过关测-----------------------------
(9分)(2024.新疆乌鲁木齐.一模)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手一小舟,咽囊衣炉火,
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扬,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厚、湖心亭一点、与余舟
■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答此。及下船,舟子喃喃目:“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7.(2分)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解释不亚颂的一项是()
A.余孥一小舟孥:撑(船)B.姻霆衣炉火拥:裹、围
C.惟长堤一痕痕:痕迹D.是金陵人,容此客:客人
8.(4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雾淞沆物,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9.(3分)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氐确的一项是()
A.文中“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作者写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他仍然使用明朝的年号,表
达了作者的故园之思、故国之悲。
B.作者选择在“人鸟声俱绝”的情况下,不顾天寒地冻前往湖心亭赏雪,表现出他的不同凡响之处,也
是作者崇尚“冰雪人格”的体现。
C.本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作者使用了白描的写作手法,视野由近及远,由大变小,让人产
生一种天地之大、人生之微的感慨。
D.作者以精炼的笔墨、清秀的文笔描写的雪夜湖景如一幅淡墨山水画。全文语言浅显易懂,明白晓畅,
虽然不足二百字,表现力却极强。
(13分)(2024•湖南常德•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常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囊衣炉火,
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扬,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
■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②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
强饮三火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侨《湖心亭看雪》)
10.(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余擎一小舟(持,执)B.媚霆衣炉火(拥抱)
C.湖中焉得里有此人(还)D.容此(客人)
H.(2分)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舟中人两三粒画已B.先天下之忧时忧
C.温故丽知新D,云归而岩穴暝
12.(2分)请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2处)
独往湖心亭看雪
13.(3分)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雾淞沆硕,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14.(4分)作者写录时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15分)(2023•青海海东•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二衣炉火,
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扬,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
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零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
饮三大目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目:“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5.(2分)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余强饮三大目而别:
16.(2分)下面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雪/三日B.是日/更定矣
C.一童子烧酒炉/正沸D.拉余/同饮
17.(3分)翻译句子。
余孥一小舟,拥霆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18.(4分)文段中从舟子口中道出的“痴”字,看似随意,实则意味深长。作者“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痴行”,
表现出_____的性情。
19.(4分)文段中有关“湖上影子”的几句描写很有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13分)(2024•山东荷泽・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叠衣炉火,
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将近顼,天与互与且与左,上下一自。湖上影子,惟长缓一痕、—避心亭一点,与余身
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
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目:“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
开发,尤为奇观。石蓊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余时为桃花所恋,
竟不忍去。湖上电断撩至菱提一带.、叠胆红霎,.弥漠二士余里。一歌吹为风粉迂为画爱纨之盛多于提匹之墓,一.
艳冶极突。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
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
士道()?
(选自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
20.(2分)下列对两个文段中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
B.“弥漫二十余里”中的“二十”,表现了此区域绿柳如烟、红花似雾美景的范围之广,写出了西湖春景
的美妙。
C.“是金陵人,客此”中的“客”,动词用作名词,是“客居”的意思。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的“白“,是象形字,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
亮、白色有关。“白”字在“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一句中的意思是“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21.(2分)在【乙】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下列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之也B.之哉C.乎也D.者哉
22.(3分)【乙】文中下面的句子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划出,每划对一处给1分,划分超过三处不给
分。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
23.(2分)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
24.(4分)【甲】、【乙】两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描写的都是西湖景色,但在写作手法上有不同之处,
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14分)(2024•河南周口・二模)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目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羹衣炉火,
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
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节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若其晴空万里,朗月照人,秋风白兰①,露下懑襟,离鸿惊起,疏钟清听。有客酹②客,无客顾影,
此于湖心亭佳,而散步六桥久举复不减,故日宜月。
(节选自王士性《游武林湖山记》)
【注释】①白芝:白色的芭麻。②酹(跑i):这里指敬酒。③六桥:杭州西湖外湖苏堤上的六座桥。
25.(3分)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文言语句方法提示解释
(1)是日更
词语比较法:主人且再食
定矣
(2)露下满查阅词典法:①全部充实。②使满。③满足。④表示行为的趋势。(摘自_______(填序
襟《古代汉语词典》)号)
(3)兴复不字源法:甲骨文的字形,像四只手各持一物一角,共同用力抬起的样子。
减《晋书・列传第五十》:“乘兴而来,兴尽而反。”
26.(3分)将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余孥一小舟,拥霆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7.(4分)甲文中有关“湖上影子”的几句描写很有特点,试做具体分析。
28.(4分)张岱往湖心亭赏雪,王士性在湖心亭赏月,请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两人的心境有什么不同。
(16分)(2024•广东中山•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飒羹衣炉火,
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扬,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
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
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与下船,舟子喃喃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陶庵梦忆》卷三)
29.(3分)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姻鑫衣炉火(2)上下:白(3)或下船
30.(4分)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乙】
冷泉亭在灵隐寺山门之左。丹垣绿树,翳映阴森。亭对峭壁,一泓泠然,凄清入耳。
夏月乘凉移枕簟就亭中卧月涧流淙淙丝竹并作。张公亮听此水声,吟林丹山诗:“流出西湖载歌舞,
回头不似在山时。”言此水声带金石,已先作歌舞声矣,不入西湖宰入乎!余学谓住西湖之人,无人不带
歌舞,无山不带歌舞,无水不带歌舞,脂粉纨绮,即村妇山僧,亦所不免。
余在西湖,多在湖船作寓,夜夜见湖上之月,而今又避嚣灵隐,夜坐冷泉亭,又夜夜对山间之月,
何福消受?余竺谓西湖幽赏,无卓东坡,亦未免遇夜入城。而深山清寂,皓月空明,枕石漱流,卧醒花影,
除林和靖、李峋陵之外,亦不见有多人矣。
(选自《西湖梦寻》卷二,有删改)
31.(2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04月绥化安达市书记进校园活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7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04月四川乐山市赴川北医学院考核公开招聘事业单位人员15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商场占地合同范本
- 2025年04月三明市直事业单位及部分县(市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94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其他债务转让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年全国消防安全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120题)
- 冰库出租转让合同样本
- 出租小区套房合同标准文本
- 农村采购桃子合同样本
- 个人信托资金借款合同样本
- 第四课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 2025年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带答案
- (完整版)特殊教育与随班就读
- 旋流风口RA-N3选型计算表格
- 《VB程序结构基础》课件教程
- 个人房屋租赁合同标准版范本
- DBJ50-T-157-2022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从业人员配备标准
- 2024年中考模拟试卷地理(湖北卷)
- 沙塘湾二级渔港防波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慢肾风中医辨证施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